奇门遁甲:《烟波钓叟赋》的释义(一)

按:以吾之所学,奇门圭臬《烟波钓叟赋》的歌诀内涵,每一段都有有显、隐两义(我们用前两句来做一下演示)。之后的歌诀,我们主要聊“显义”,以后再撰文部分披露“隐义”。
《烟波钓叟赋》显义解读
歌:
阴阳顺逆妙难穷,二至还乡一九宫。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来一掌中。
释:
“阴阳顺逆”中其妙难穷,这是奇门总纲,任何遁甲变化都不出“阴、阳、顺、逆”这四字,凡是理念不清、术法不明之处,用此四字来衡量,便能了解其“妙”了。
二至还乡一九宫,显义是夏至(一阴始生)以后阴遁“还乡”(即逆行一宫到九宫),冬至(一阳始生)以后阳遁“还乡”(一宫到九宫顺行)。
隐义是太极分两仪,为“二”,即先天一气生出阴阳二气,世间万象皆由阴阳二气冲合而成。二至还乡,就是阴阳二气要归本还原,即回归为先天一气。一到九宫的变化,都要归本还原为先天一气,然后才能演化为新的阴阳变化,从而实现不可思议的效应。
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来一掌中。这两句还是显隐两义。
显义指奇门遁甲的阴阳顺逆的妙理明通之后,可以在手上排盘起局并推演结果变化,仿佛天地的发展变化都来到了手上一样。
隐义是指,阴阳二气归本还原的理法了达通透,即能做到如《阴符经》所云:“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所谓神通变化,不过是阴阳二气的运用,吾派这一步的口诀是:“缩天地于掌上,运阴阳于手心。”言止于此,以后有机会再详细探讨。
歌:
轩辕黄帝战蚩尤,涿鹿经年苦未休。偶梦天神授符诀,登坛致祭谨虔修。神龙负图出洛水,彩凤衔书碧云里。
释:
显义是说,黄帝与蚩尤之战,在涿鹿纠缠很长时间,苦于不能停止。偶然间黄帝梦见天神授与符诀(符文和口诀),便登上祭坛献祭并虔诚修炼。
神龙指龙马和龙龟。伏羲时代,龙马负河图出于黄河;大禹时代,龙龟负洛书出于洛河。此二者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实,按照传说,黄帝时代,洛书尚未出现。
《龙甲书》云:“黄帝致祭于天,有感。夜三更时分,忽见轩辕丘上,神光缭绕,天鼓大震。当如纪官,同往视之。乃彩凤自天降。衔玉匣一端,长九寸按九宫,阔八寸按八卦。黄帝启匣视之,中有天篆文册,龙甲神章,一十八籍。”
彩凤衔书,即指上文中的“天篆文册、龙甲神章”,实为太乙、六壬、奇门三式之书。虽然洛书尚未出现,但是歌诀特意强调了洛水,也就是暗指河图洛书,和三式之术同根同源,内涵是相同的。
总体而言,这几句说的是奇门遁甲的起源。所谓“彩凤衔书碧云里”,这句话非常有深意。
看盘局的时候,要记得这句话,必须有俯视的角度,要如天凤在云,也就是俯视天地的角度,以河图洛书所蕴含的大道之理去看,于是懂了:
奇门盘局,就是这一刻的天地某个时空点的缩影,这一刻的拆补局和茅山局,转盘法和飞盘法,盘面不同,只是从不同角度去看而已。就像解答数学题,计算方法常常不只一个,过程虽然不同,但是结果却是统一的。
彩凤衔书,是一种比喻。应用奇门术法时所谓心血来潮亦或心中一动,都是“彩凤衔书”的一种,是元神传给识神的“消息”。
彩凤是从“碧云里”来的。碧云里是什么?是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的“太虚”。其实,元神和识神不是分开的,是一体两端,是一不是二。识神能安住太虚,如如不动,即是元神。
实际上,这一段的隐义是说黄帝象喻的脾土意念,和蚩尤象喻的肺金呼吸之间的逐鹿控制,是元神“登坛”施展奇门法术的运用方法。而下一段的隐义则是讲呼吸掌控之后的数字变化。
关于隐义的介绍,这一组文章到此为止。讲完《烟》赋的显义之后,我们再专文撰写隐义的奥妙。
歌:
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一千八十当时制,太公删成七十二。逮于汉代张子房,一十八局为精艺。
释:
黄帝得到彩凤衔来之“书”后,命令风后(传说黄帝的宰相)演成三式之文,奇门遁甲这一“图式之法”就开始定型并流传后世了。风后制定奇门之式时,有一千零八十局。
《遁甲演义》曰:“黄帝始创奇门,四千三百二十局法。”而歌诀中的一千零八局是这么来的:一年三百六十天分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分三候共十五天,即有一百八十个时辰。二十四节气共有四千三百二十个时辰,奇门遁甲每个时辰一局,因此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但在这四千三百二十局中,每个局都会重复四次,所以实际上只有一千零八十局,分阳遁五百四十局、阴遁五百四十局。
后来到周初的姜太公,即姜尚姜子牙,根据七十二候,以一候定一局,以五日为一变,将风后的一千零八局删减为七十二“活局”。
所谓七十二候,根据《逸周书·时训解》,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有一个“候应”,比如“水始涸”、“鸿雁来”、“桃始华”等等,以七十二个“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一年中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
后来又到汉代的张良张子房,按二十四节气分三元,重新把奇门遁甲定为阳遁九局、阴遁九局,合计为十八局,便是后世通用的奇门遁甲定式。
有学者认为,张良删减为十八局,但是节气不同、日干支不同,用神、旺衰……都已经产生了不同的变化,不如四千三百二十局来的准确。
其实不然,风后奇门,以冬至起阳遁,坎艮震巽四卦统十二节气,每卦三节气,一气分三元,一元五日,即每卦统领四十五日,“九宫周遍”。按一个节气分三元,那么阳遁局有三十六元,盘面只有九宫,九宫要重复四次才行(这就是四千三百二十局的来历)。
如果按时辰分,一元有六十时辰,所以阳遁局有五百四十个。同样,阴遁局从夏至气,也有五百四十个,共一千八十局。
而太公奇门,是八卦中,每卦三节气,每节气分三候,一年七十二候,立七十二局,每局六十时辰,七十二局也是四千三百二十个时辰。
再看子房奇门,虽然按九宫算,阴阳遁局法各只有九种,但仔细推之,比如冬至上元、惊蛰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四元都是阳遁一局。也就是阳遁九局,每局管四元,加上阴遁九局也是每局管四元,实际上还是七十二局。
万变不离其宗。奇门遁甲具体应用的效果,完全是术者个人水平的问题。水平不够,给他四千三百二十局,一样不准不灵。水平够了,十八局定式足矣。
歌:
先须掌上排九宫,纵横十五在其中。次将八卦论八节,一气统三为正宗。阴阳二遁分顺逆,一气三元人莫测。五日都来换一元,超神接气为准则。
释:
古人不画九宫格或者米字格,而是在手掌上掐算。所谓的九宫掌,就是左手食、中、无名指的三个指节作为洛书九宫,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五在中央”:
4—9—2
3—5 -7
8—1—6
在这个洛书九宫图中,无论纵、横、斜向哪个方向,三个数字相加之和,都是十五。奇门遁甲最早是行兵布阵的方法,排成这样的方阵,强者边上弱,弱者边上强,互相呼应照顾,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进攻,防御的兵力都是一样的。
先把九宫排到手掌,然后将后天八卦也按照方位对应到九宫当中,即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中五宫无卦。八节指的是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个节气。九宫八卦和时间对应起来,每个卦管三个节气。一气者,卦气也。
奇门之法,以每个节气分三元定局为正宗。每个节气十五天,分三元,天干以甲己为头,称之“符头”;地支是子午卯酉者(四仲)为上元,地支为寅申巳亥(四孟,也叫四生)为中元,辰戌丑未(四库)为下元。三元也叫三候。
所谓阴阳二遁分顺逆,指夏至一阴始生起阴遁局,冬至阳气初升起阳遁局。阳遁天干顺行九宫,阴遁则逆行。每个节气统领上中下三元,每元起局数如上图,这不是人心揣测的,这是自然规律。
每一元都有一个符头,统管五日。但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纪年,并不是天干地支排出来的360天,多出五又四分之一天,分配给二十四个节气,所以节气和符头不是对应的。符头在节气之前,叫超神,符头落到节气后面叫接气。符头与节气同时,叫正授。
起局的准则,要让符头符合节气。古人有置闰法(上元符头于节气相差的时间超过九天置闰,二至的前一个节气把三元重复一遍),拆补法(节气一到就用此节气的符头起局,用后面多出来的日子拆补),茅山法(节气开始时刻作为上元起始,按60时辰记元)。置闰法定局较难,古书也不统一,所以现代人多采用拆补法和茅山法。
(未完待续)

人为什么会做恶梦?当心魂魄外游中鬼邪!(附道教辟恶梦法)

做梦是一个重要的日常生活现象,数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我国虽然从上个世纪中期才正式开始产生专门的梦学,但实际上,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还是中医学,都已形成了以“占梦”、“攘梦”等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系统的梦的理论。

道教对于恶梦形成机制的认识以及“辟恶梦”之法的运用,有其独到之处,而且对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也产生过较为积极的影响。因此,研究道教的辟恶梦之法,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传统梦学理论的认识。

1

中国古代对于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人们为了占梦而分“六梦”:

“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日思梦,四日痞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

汉郑玄注“正梦”曰:“无所感动,平安自梦’;

注“噩梦”曰:“惊愕而梦’;

注“思梦”日:“觉时所思念之而梦’;

注“痞梦”曰:“觉时道之而梦”;

注“喜梦”曰:“喜悦而梦”;

注“惧梦”曰:“恐惧而梦”。

“六梦”的划分在中国传统梦文化中影响深远,而郑玄的注解则明确地解说了梦的形成机制。

《周礼》之后,汉代王符在“六梦”的基础上又将梦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指出:“凡梦,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时,有反,有病,有性。”后来,隋唐时期名医杨上善从临床的角度,删繁就简.将梦归纳为“征梦”、“想梦”、“病梦”三种,指出:“凡梦有三种:人有吉凶,先见于梦,此征梦也;思想情深,因之见梦,此为想梦也;因其所病,见之于梦,此为病梦也。”

这些有关梦的不同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对于梦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梦想”一词,往往与浪漫和美好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梦并不全是美梦,正如古人所分析的那样,日常之梦除了“正梦”、“喜梦”之外,还有“噩梦”、“惧梦”等令人惊恐的梦,这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恶梦。因此,人们在享受美梦所带来的快乐之余,时常也会受到恶梦的惊吓,很多人的正常生活甚至还会因而受到不小的困扰。

恶梦又称作“噩梦”、“梦魔”,古人也有“卒魔”、“魔不痞”等说法。现代医学将恶梦又名为“梦中焦虑发作”,因为做恶梦的人在梦中及惊醒之后常常会伴有严重焦虑和恐惧。

中国历史上关于恶梦的这类记载较多,最早的记载如《左传》: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坏大户及寝门而人。公惧,人于室。又坏户。公觉。”

所谓“大厉”就是指通常所说的鬼怪。晋侯梦见被一个披头散发,捶着胸脯跳跃而人的厉鬼追打,在他惊醒之后不由得恐惧万分,竟在几个月后因此而命丧黄泉。

此外,《周礼》等其他古籍中也有不少关于恶梦的记载。这说明古人对于恶梦已经有了较为深人的观察。关于恶梦的起因,如前所引,郑玄认为,恶梦是由于白日里突然受到惊吓或因心怀恐惧所引起的。对此,先秦道家以及后来的道教则提出了全然不同的观点。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列子》,在借鉴和吸收《周礼》“六梦”思想的基础上,对于恶梦的成因重新做了解释。他说:此六者,神所交也。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知其所由然,则无所但。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烙炳;阴阳俱壮,则梦生杀。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沈实为疾者,则梦溺。籍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街发则梦飞。

在《列子》看来,人做怎样的梦,与人的身体状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际遇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人体内阴阳之气不协调、不适度,就有可能梦到恐怖的水火之灾或者生杀之难等,从而形成恶梦。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也有相似的说法:“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又如:“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籍籍”。

到了晋代,葛洪则用所谓“魂魄”之说来解释恶梦的产生,认为恶梦的产生是由于魂魄外游被邪物所拘执,想要回归人体而不得所造成的。他说:“魔卧寐不痞者,皆魂魄外游为邪所执录,欲还未得所。忌火照,火照遂不复人,而有灯光中魔者,是本由明出,但不反身中故耳。”葛洪不仅以道教的方式解释了恶梦的形成机制,同时也指出了防范恶梦的一些禁忌。这对后世道教形成完整的辟恶梦之法具有重要的影响。

2

道教较为系统的辟恶梦之法大致形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其一,东晋上清派道书《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中载有“太素真人教始学者辟恶梦法”:

若数遇恶梦者,一曰魄妖,二曰心试,三曰尸贼,此有厌消之方也。若梦觉,便起坐,以左手第二指捻人中三七过,啄齿三七通,而微祝曰:“大洞真玄,长炼三魂,常守七魄,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守心节度,速启太素三元君。某向遇不祥之梦,是七魄游尸来协万邪之源,急召桃康护命,上告帝君。五老九真,皆守体门。黄阔神师,紫户将军,把钱握铃,消灭恶津,反凶成吉,生死无缘。”

毕,又卧,必获善应,向造为恶梦之悉,则受闭于三关之下也。三年之后,帷感应而有梦也。梦皆如见将来之明审也,略无复恶梦,仍无不祥之想也。若夜遇善梦者,吉。应好梦而心中自以为佳,则吉感也。卧觉,当摩目二七遍,急闭目以两手掌从内向外摩之,叩齿二七,而微祝曰:“太上高精,三五丹灵,蜂宫明彻,吉感告情,三元守魄,天皇授经,所向谐合,飞仙上清,常与玉真,俱会紫庭。”毕,此大洞秘诀,以传于始涉津流者也。

这段“辟恶梦法”首先说明了造成恶梦的三个主要原因:魄妖、心试或尸贼,并认为,“遇不祥之梦,是七魄游尸来协万邪之源”,也就是说,恶梦是由于人的心以及魂魄中了鬼邪而造成的。这一关于恶梦形成原因的解释,与葛洪的说法如出一辙。

重要的是,这里还阐述了辟恶梦的具体做法:按摩有关穴位或身体部位,“以左手第二指捻人中三七过,啄齿三七通”,“摩目二七遍,急闭目以两手掌从内向外摩之,叩齿二七”;同时,默念祝词,祈求神灵,驱邪还魂。此外,这段“辟恶梦法”还阐述了求得善梦的做法。

其二,南朝宋灵宝派道书《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中载有“解恶梦品”:

凡是道学,当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炼心未精,六识缘境,日以心斗,招得恶梦。若道士、女官及外众男女,遇恶梦时,当长跪,向北方启太上大道君,言其状,乞得返凶为吉,返祸成福,密呢曰:“太真玉女,侍真卫魂,三宫金童,来守生门,化恶返善,上书三光,使我长生,乘景驾云。”呢毕,咽唾七过,“尸齿七通,返枕更卧,凶邪消化,返祸为福。梦忏所见非常,懊无语人,不言则吉,论之则凶,不论不言,万代无患也。

这段“解恶梦品”认为,养生的最高境界其实是无梦,而恶梦的发生则是缘于心性修炼不精、平日里受到了鬼邪的侵扰而招致。显然,灵宝派的这一有关恶梦形成机制的解释,与上清派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在辟恶梦之法方面,两派则大同小异,或是默念咒语,祈求神灵,或是“咽唾七过,叩齿七通”。需要指出的是,“解恶梦品”还认为,恶梦醒来之后必须“慎无语人”,不得告诉他人,否则就会有凶险。

其三,南朝梁道士陶弘景在治疗恶梦方面,总结了以往道教的辟恶梦之法。

他的《真浩》记录了上述“太素真人教始学者辟恶梦法”,并且发挥了《洞玄灵宝道学科仪》“解恶梦品”中所谓恶梦“不言则吉,论之则凶”的思想,指出:“善梦可说,恶梦默之,则养性延年也。”

与此同时,陶弘景还十分重视用药物治疗恶梦。《真浩》记载:“枕察香一具于颈间,辟水注之来,绝恶梦矣。常存三关佳也。”应当说,陶弘景是较早提出应用赓香治疗恶梦的道教医学家。除此之外,由葛洪所撰、经陶弘景增补而成的现存的《肘后备急方》中还有用其他药物治疗恶梦的诸多药方,如:“带雄黄,男左女右’;“以虎头枕’;“取雄黄如枣核,系左腋下”;“作犀角枕”;“以青木香内枕中,并带之”等等。

从东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辟恶梦之法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道教的辟恶梦之法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其一,默念咒语,祈求神灵;其二,“叩齿”、“咽液”,按摩有关穴位或身体部位;其三,运用某种药物;其四,“慎无语人”。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道教的辟恶梦之法实际上成为道教治疗恶梦的基本法则,并在后世得到传承。

3

道教的辟恶梦之法,属于道教医学的内容,这其中既有属于道教方面的方术,又有属于医学方面的疗法。重要的是,道教辟恶梦之法中的一些内容或思想为古代中医学所汲取。

陶弘景运用赓香来防止做恶梦的方法,在古代中医的一些经典著作中多次被引用。唐代王熹所撰《外台秘要方》有“人喜魔及恶梦者方”,其中之一就是“枕赓香一分于头边。”

宋代张果在所著《医说》中也说:“置庸枕中可绝恶。”

明代周王朱楠撰《普济方》,其中“治魔及恶梦”中提到:“用赓香不拘多少,安头边,佳。又灌香少许在口中。”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载:察香“佩服及置枕间辟恶梦”。

由此观之,陶弘景所采取的安放赓香于枕边以辟恶梦的方法,在我国古老的中医传统中已成为了公认的良方。

除用察香之外,道教还有采用丹砂以辟恶梦的方法,而且也为古代中医所运用,并深信不疑。张呆在《医说》里就说道:“钱巫少卿忽夜多恶梦,但就枕便成,辄通夕不止。后因赴官,经汉上与邓州推官胡用之相遇,骤中同宿,遂说近日多梦,虑非吉兆。胡曰:昔当如此,惊怕特甚,有道士教戴丹砂。初任辰州推官,求得灵砂,双箭链者戴之,不涉旬即验,四五年不复有梦,至今秘惜。因解髻中一绛纱袋遗之。即夕无梦,神魂安静,《真浩》及他道书多载丹砂辟恶,岂不信然。”而且,这一记载还出现在《本草纲目》等其他医学典籍里。这说明道教用丹砂辟除恶梦的做法,也被历代医家所广泛接受。

此外,存于《肘后备急方》中的道教辟恶梦之法所用的其他诸多药方,也为后来许多医家所汲取。

唐代名医孙思邀在其所撰《备急千金要方》中论及辟恶梦的方法,指出:

“夜梦恶,不须说,旦以水面东方嘿之,叹日:恶梦着草木,好梦成宝玉。即无咎矣。又梦之善恶,并勿说为吉。”

这里所谓“夜梦恶,不须说”,实际上就是汲取了道教“慎无语人”的思想,而且,孙思邀还运用咒语“恶梦着草木,好梦成宝玉”。用这一咒语治疗恶梦的方法,为后世医家所接受。而事实上,这与道教辟恶梦之法运用咒语,虽内容有所不同,但其功效是一致的,概属于心理疗法之类。

“叩齿”、“咽液”是道教辟恶梦之法中的重要内容,其实,这也是道教重要的养生之方,并被古代中医所采纳。隋代巢元方所撰《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引《养生方》云:“《仙经》治百病之道,叩齿二七过,辄咽气二七过,如三百通乃止,为之二十日,邪气悉去;六十日,小病愈;百日,大病除,三蛊伏尸皆去,面体光泽。”

综上所述,作为道教医学的组成部分,道教辟恶梦之法虽然有其宗教的内涵,采纳了道教方术,但其中也有属于医学方面的内容,并被古代中医学所汲取,因而对于古代中医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道教辟恶梦之法中的一些方法,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有些药方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比如《肘后备急方》载:“人喜魔及恶梦者,取火死灰,著履中,合枕。”唐代王煮《外台秘要方》则载:“取烧死人灰,著履中,令枕之。”仁川宋代医药学家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也载:“取火烧死者灰,著枕中、履中。”今天如果用这样的药方治疗恶梦,也许还会适得其反。

老北京的冰上运动

文 谈金铠

目前,北京市有关部门正在为成功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2022年冬季奥运盛会而紧锣密鼓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殊不知,老北京就有五花八门的冰上运动。

冰 嬉

冰嬉又称冰戏,是中国古代冰上运动,宋代已盛行。满清入主中原后,将他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冰嬉也带入关内,其内容丰富多彩,呈一代之盛。由于清政府将滑冰运动纳入军训项目,使清代成了我国古代冰嬉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皇家每年冬天都要从各地挑选上千名“善走冰”的能手入宫训练,于冬至“三九”在太液池(北海和中南海的合称)表演。每逢此时,北海四周搭起彩棚,插彩旗,悬彩灯,皇帝和后妃、王公、大臣都来观赏。
北海漪澜堂就是当年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等观赏冰嬉表演的地方。表演时,按军制,每旗200 人,满清八旗,共1600 人(其中包括射球兵丁160 人)。检阅时分成两队:一队领队穿红马褂,队员穿红背心;另一队领队穿黄马褂,队员穿黄背心。队员的背上,分别按旗籍插着正黄、正白、镶黄、镶白等小旗,膝部裹着皮护膝,脚上穿着装有冰刀的皮靴,还带着弓箭、球架等,这些均由内务府提供。冰场上矗立着三座插彩旗、挂彩球的大门。两队队员各自列成一路纵队,滑行于冰场之上,各个精神饱满、意气风发,施展自己的高超绝技——猿猴抱桃、蜻蜓点水、鹞子盘云、紫燕穿波、金鸡独立、凤凰展翅、金蹬朝天、翻杠子、千斤坠等多种花式。
从三座大门中鱼贯穿行,在晶莹的冰场上形成一条巨龙,蜿蜒盘旋、气势恢宏,蔚为壮观。清代宫廷画家金昆、程至道、福隆安所绘《冰嬉图》,将这一冰上盛况场面描绘得活灵活现。原图121cm*64.8cm, 藏于故宫博物院。冰嬉结束后,按着参赛者表演的难度取三个等级的优胜者,每级三人,给予奖励。头等赏银十两,二等八两,三等六两。另外,其他所有参与表演者每人赏银四两。
有位清人作的一首诗也对此进行了形象的描写:“铁若剑脊冰若镜,以履踏剑摩镜行。其疾如矢矢逊疾,剑脊镜面刮有声。左足未住右足进,指前踵后相送迎。有时故意作欹侧,凌虚自我随纵横。”

冰 床

从明朝到本世纪初,每至天寒地冻时,就在什刹海、护城河、二闸(本名庆丰闸,是通惠河五个闸口中的第二个, 故俗称二闸——编者注)等处,拉冰床活动便开始活跃起来。冰床长约五六尺,宽约三四尺,以木做成,下面装有铁条,以利滑行。床上可坐三四人,一人以绳索拖拉,跑起来如风驰电掣,于雪晴日暖之际,如行水晶宫中。有的拖拉老手,身怀绝技,即在冰床滑行最快的瞬间,跃坐于冰床之上,洋洋自得地体会片刻作为乘客的惬意。等到速度将慢下来时,他再跳下快速拉起冰床来。如此反复,别有一番情趣。历来老北京人对这项冰上活动乐此不疲,于是,许多以拖拉冰床为业者便应运而生——他们多为京郊的贫苦农民。
当时,乘冰床多是为了娱乐消遣。清朝时,王公大臣奉旨在禁园乘坐的冰床甚为精美,上有华丽的宝盖、蓬帘,可避风雪。此乃皇上的恩宠。清人张朝墉《燕京岁时杂咏》云:“奎翰冰嬉绝妙词,溜冰佳趣几人知。趋朝不畏风霜烈,御赏拖床太液池。”
清末民初,有纨绔子弟做滑冰游戏时,每于往返,皆呼朋引伴,共同出资雇拖床数只,甚至数十只,连成一串,以三四人拖拉而行,快捷如飞,煞是壮观。拖床上铺毡毯,设酒馔,推杯换盏,开怀畅饮,欢歌笑语,好不热闹。还有好胜者立于冰床之上,抛球为嬉。

冰上足球

有关冰上足球运动,清初方士奇《金鳌退食笔记》有详尽记载:“禁中人于冰上作掷球之戏,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伍而立,以皮作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堕,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高宗有御制冰嬉赋。”说明这种冰上足球比赛,皇帝是观看过的,才能如此明白地写出。这种冰上足球最初是作为一种军事训练手段在军队中进行的,后来流传到民间。1920 年代,在什刹海和护城河上还时常有老百姓在玩这种冰上足球。

打滑挞

打滑挞也是清代冰上军事训练项目。在滴水成冰的季节,选择一块比较合适的地方,用水浇地,堆成一个三四丈高、莹滑无比的坡形冰堆,然后让身体矫健的士兵穿上特质的带毛猪皮鞋,从坡上挺身直立滑下,能顺利滑到地面而不摔跤者为胜。这种运动,要求参赛者具有很高的身体平衡能力。

民间溜冰运动

至于民间溜冰运动,既没有冰场,也没有专业的冰鞋。在鞋上绑一块木板,板上安两根铁条,简易的冰鞋(俗称“凌鞋”)就已完成。人们将木板紧紧扎在鞋上,便能够在冰面上如履平地。据称,有擅长滑行长跑者,参加28 公里竞赛,脚绑“凌鞋”,由朝阳门起步,顺着通惠河,转瞬间便溜到了通州,还买了几个糖火烧,带回了一罐酱豆腐——以示自己跑了个来回。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溜冰的人们,确实是老北京冬日的一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了新式滑冰的时代。当年活跃于北海五龙亭、中山公园筒子河等处天然冰场的,绝大多数是大中学校的男女学生。他们充满青春的活力,身着活泼的运动装在冰场上风驰电掣,做出各种优美姿势时,脖子上围的长围脖也随风飘动……虽然在寒冬腊月穿着单薄的衣裳,却丝毫挡不住他们酷爱滑冰的热情。
北海公园、原中南海公园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还举办过化装溜冰大会,选手们造型各异,在当时可谓“时代先锋”。1926年元月31 日原《晨报》报道了在北海公园举办的一场化装滑冰大会的盛况:“北海公园漪澜堂前自组织溜冰场后,滑冰者与参与者,络绎于途,该堂经理广约中外人士,幻作奇装异服演出曼妙之身手,共同竞赛……故与会比赛人数达三百余名。男女各半,衣冠华丽,无所不有。西妇方面,由九人饰牛羊马或兔,令人捧腹……如斯盛会,琼岛为之生姿,瑶池为之增色,洵为北京各年冬令所未有之盛也。”
好莱坞拍摄的宋雅海妮(今译索尼娅·海妮,前挪威籍女子花样滑冰运动员和电影明星)溜冰影片《凤舞银冰》,当年在平安电影院放映后,可以说风靡一时。女溜冰健儿都学着宋雅海妮的舞姿,在冰场上一条腿翘起来,不停地快速打旋子,着实大出了一番风头——不过当众摔跤“献丑”者也不在少数。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有一位南小街棚铺的掌柜很会动脑筋,在王府井南口、东长安街路边空地上租了一块地皮,搭起了席棚,装上电唱机及彩色电灯,开设“音乐舞蹈溜冰场”,生意相当红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对于萧逸,真的真的真的很想很想很想你,我无数次以为你会在下一秒出现的时候,你总是不来,看到善逸逼你出来的时候说实话有那么一秒的失落,但当你真正出现时,仅仅“是我
  • ”   “他已经被蔚蓝逼到了绝路,准备离开A市了,这个关键点上突然联系不上,很可能出了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就当为自己积德! 我有什么好乐的,除非现在告诉
  • 我真的想吐槽一句男主人公真的很“下头”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拥有时却不珍惜,放在现在妥妥的一个纨绔子弟。主人公出生就在罗马,可能对于书中的主人公来说,需要做的是突破
  • #任嘉伦[超话]##任嘉伦# #任嘉伦无忧渡# #任嘉伦流水迢迢# #任嘉伦烈焰之武庚纪# 坚定的支持任嘉伦的选择坚定的信任任嘉伦的选择坚定的尊重任嘉伦的选择坚
  • -《诗经之小雅·十月之交》】《小雅·十月之交》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是周朝大夫因为不满于当政者皇父诸人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管社稷安危,只顾中饱私囊的行为而作的政治
  • 涂山璟被怀孕后,玱玹也是极尽可能地看他们的笑话,狐狸那么样支持你,你的一丝丝的同情心呢?清水镇和小六那么长时间的相处,小六几次三番的相救都没有唤醒眼瞎心盲的玱玹
  • 因为水旺就会又生印星甲木不利​​因此他全局喜用土金,坐下夫妻宫戌土为喜用神​​看大运28岁之前行杀运,这个官杀生助忌神甲木对他不利,也不是说事业不好,事业也能顺
  • 12、 有很多爱情,是靠愧疚维持的。10、是你察觉不到我的任何情绪。
  • 【#重庆理工大学的校歌火了# 你知道歌词是郭沫若写的吗?为了一探究竟,华龙网记者走进了重庆理工大 ​​​#金昇玟[超话]##金昇玟# #金昇玟0922生日快乐#
  • 现该公司向我起诉并已获**区人民法 院受理,要求我本人(因我在购销合同上签的字)偿还。事实与理由:**年4月5日,被告与原告一起合伙做汽车配件生意时,被告向原告
  •   我以为他真心后悔,想和我复婚,哪怕我不接受,可是心里总有一些痛快,所以当我听到他和星彩公司合作,看到小猫落在游戏室的围巾时,那种像是被人耍了的感觉,又冒了
  • 如果家里卧室和客厅足够大,也不需要音频口和网口,可以考虑冲这个。看攻略说买投影仪要看参数,各种参数看的我头都大了最后终于选出来两款千元投影仪,大眼橙c1和快乐星
  • #刘学义[超话]#哈喽大家晚上好吖[月亮],今晚还想跟大家聊会[羞嗒嗒]在今年之前,我追剧从来不会关注演员的演技如何,都是只关注剧情,自从我在长风渡认识了学长,
  • 第3章:中国智能时装头部厂商,销量和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第4章:全球智能时装产能、产量及主要生产地区规模第5章: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分析第6章:全球不同产品
  • 到底有没有说做的好不好年终给多少,我说那里记得住,那时候好的穿一条裤子,他说既然你答应就应该给,说实话,做成那样,换谁都不会给,更何况我走的时候整个仓库货架电脑
  • 我的妈呀 我们吃的也太好了吧!应援十分给力 生日场我把小羊蹄带进来了 但是没有张扬哦 只是跟你合了影 让她见见你 就收起来了 开心开心 心愿都满足了7号场 全场
  • 孙茜发文称:“这几天不时的关注上海4岁的小女孩儿最新的进展,没有进展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想起一次在医院,我身边路过一位爸爸,独自带着7、8岁左右的女儿,爸爸跟女
  • 当初分开后,可能他心里爱得一直还是张阿姨,只是无奈自己已婚了,只能用这种方式,补偿张阿姨。 我觉得,愧疚可以直言跟妻子明说,能转出300多万的话,家里经济条件
  •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到的荷兰方面的发言中所载的叙述只有一个目的,即真理和谎言是混在一起的,华沙莱吉亚应该为在欧足联比赛中缺乏职业精神而受到指责。这场不合理的Ju
  • 这次特别的聚会,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让我更加珍惜家人和家庭时光。我们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家乡味道,还分享了温馨的家庭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