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之#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夜谭录#

柴四

固原有个人叫柴四,他在磁州贩羊,但是生意做得一塌糊涂。到了秋天,秋风一起,他就开始思念家乡,就起了回家的念头。于是赶着驴踏上了归途。

一天,他走着走着就迷了路,竟然误走进一片草地中,迟迟走不到边,因此他就跳下驴来徒步而行。

走了一会儿,他感觉到累了,就想让驴子吃点枯败的芦苇,柴四想自己可以吃点干粮,休息一会儿。他坐在路边,一边远远地看着树林,一边休息还吃着干粮。

正在这时,突然从远处蹦来一只兔子,蹿出草丛中。驴看到兔子被惊吓了一跳,刚巧路旁有一口枯井,驴子迷失了方向就失足掉落井中。可是驴的缰绳正巧在柴四手中抓着,他猛然间来不及甩脱,也随着驴子掉了进去。

井内黑洞洞的,内中的泥浆很深,可以埋没人的踝骨。柴四在暗中摸索,他想不到可以出去的办法。柴四心想,这次必死无疑了,不由得哀伤自己怎么这样倒霉。

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有一丝光亮不知从什么地方透了进来,就像一条细细的线。他走近前去,才发现一扇石门,他用力摇动,石门豁然开了。石门外,是另一个世界,细草葱茏,万花如绣,远山横黛,近水碧透,天朗气清,一目可望千里。

柴四喜出望外,随即牵着驴走进石门,走过花丛有半里多路,便找到一条小路。沿小路两旁,长满了奇花异草,都是柴四平生所没有见到的,桃花千叶,朵朵都如碗口那么大。此时虽已是晚秋,而这里的风景却像是暮春时节。

柴四心中很是疑惑,就骑上驴子,“得得”地沿小路走去,最后到了一个村子。只见村子四周清流环绕,绿树荫翳,房子都是一色板屋竹墙,就像在画里一般。村中的小孩老人,都面带喜色,猛然看见柴四,都非常奇怪,对他那头驴子更是好奇,他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却无人敢上近前。

柴四不知道他们的意思,只是低声下气地请求他们给点饭吃。一个老人指着前方说:“你向西走到石桥边,是荀孺子的家,他富庶而好礼,你可以去见见他。”

柴四按老人的指点走,果然这里有一个大宅子。这宅子面向桥,建造得很是堂皇。柴四敲了很长时间的门,一位白发老者出来开门,询问了柴四后便进去通报主人。

又过了很久,荀孺子才出来。荀孺子皮肤白皙,须髯长得很美,年纪在四十岁左右。他头戴岸帻,身着方袍,礼节均仿照古人。他看见驴子,惊讶地问:“这是什么野兽?”柴四说是:“这是驴子。”

荀孺子仔细观看,笑驴子的形状奇怪,说:“我多在诗书中看见驴字,可是我今天才认识了它啊!”荀孺子把柴四请进堂屋,将驴子拴在庭院中的树旁,没顾上和柴四说话,就急忙招呼全家人一道来看驴子。人群中有一女郎,长得很妖艳,不时地用眼睛看柴四,好像对他很中意的样子。柴四看到这女子长相娇媚,他的心即让她勾走了。

一会儿,驴子叫了起来,全家人听到了叫声都被惊吓得四散开来,不知如何是好。荀孺子笑着说:“这驴子的形状像马,它一定是不吃人的,又何必害怕呢?刚才细听它的叫声,很美妙,在宫声、羽声之间,实在是奇异的东西啊!”于是,他将柴四留在家中吃饭,招待很殷勤,并让两个童仆服侍他。

几天之后,柴四心里一直念着那女子,就找个机会向童仆打听那女子。童仆并不回答,笑着走了。

不一会儿,荀孺子来了,问道:“听说君问起小女,一定是对她有心了吧?”

柴四很是惭愧,浑身冒汗,连忙赔罪道:“我只是看到小姐长得很美,心里爱慕,就想问问她的情况,确实没有其他的意思,希望先生宽恕。”

荀孺子问道:“君曾经听说过韦娭光的故事吗?”

柴四摇摇头说:“我从小当商贩,胸无点墨,哪知道这些!”

荀孺子说:“从前有个娭光,他精神激奋,渣滓销铄,以六气为餐,喝夜间的水气,漱太阳,含朝霞,能乘风云而上下。可是他一见仲鉴,就结为伉俪。今天你对我女儿有意,是上天早就定下的姻缘。如果你不赚弃我们村野之人,我愿和君结成亲戚。”

柴四听了,心里禁不住狂喜,说道:“我何德何能可以娶小姐为妻,真是高攀不起。”他虽然嘴上推辞,然而却并不坚决。荀孺子当时就索要聘礼。柴四立刻打开包裹,拿出两枚紫金镯子,奉送给荀孺子。

荀孺子说:“这些东西作聘礼已经足够了。”又问柴四:“您平日做什么生意?”

柴四说:“我一直贩羊为生。”

荀孺子惊愕地问:“你贩了有几年了?”

柴四说:“我的父亲就做这种生意,我接替他做,已经两代了。我家即使算不上富户,也是小康。”

荀孺子听了他的话很不高兴地说:“你不是仁人,怎么能娶我的女儿做妻子呢?”

柴四解释说:“我只是贩羊却不杀羊,没有什么罪过吧?”

荀孺子说:“你虽然不杀羊,可是羊因为你而死,怎么说没有罪呢?”

柴四请求荀孺子:“今天听了先生的教诲我自知不对,只要你把女儿嫁给我,我一定会改从他业的。”

荀孺子摇摇头说:“你家两代贩羊,被你们害死的羊已不少了,罪过也追不回来,改业也晚了。”于是将柴四的聘礼退回,将他的驴子留下,给了他一锭黄金,将他打发走了。

柴四又悔又恨,不敢争辩,极不愉快地背着行装出了荀家,在荀孺子的左邻家中住下,打算回家去。他向人打听归路,却没有人能知道,心中不由郁郁不乐。幸亏这家房主人善良,不但不要他房钱,每天还给他吃两顿饭,他什么也不缺。柴四也喜欢这个地方风景秀美,人情敦厚朴实,因此也就安心住下来了。

一天,柴四听见邻人们说是荀孺子要将女儿嫁给鲍处士家,今天就迎亲。全村男女老幼,看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将荀家围得严严实实。柴四也挤在人群中。只见彩旗在前引路,华丽的车子在后跟随,迎娶的人鲜衣花帽,前后簇拥,浩浩荡荡。那头驴子也被盛饰起来,上骑一簪花美少年。围观的人都说骑怪兽的人是鲍家的儿子,荀家的女婿。

柴四见了那鲍家的儿子眉清目秀,又想到他要娶荀家的女儿,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妒火,他冲上前挡住道路问:“你为什么骑我的驴子?”

众人看到是柴四,开始觉得很惊奇,都劝他快快离开,可是柴四执意不放手,众人继而便发怒了。他们围上来,用马鞭子抽打柴四,如同雨点似的鞭雨向他打来,他只是抓住驴子不放手。

荀孺子听说了这件事,脸上勃然变了色,跑过来,看见柴四,大怒说:“放羊的,怎么敢乱我的大礼?”然后他又急忙命人将柴四捆起来。

柴四在地上乱滚,大喊道:“我死都不怕,还怕绑么?”众人没办法赶他走,就将他交给官府。官府听了柴四的叙述,心中不免有些袒护他。只将他判作刁诈顽固之罪,打了三百鞭子,流放五百里,发送戍守尘界关。

尘界关的关吏命柴四守关门。柴四在关里待了一个月,没有一个人进出关门,因此他感到很寂寞。

一天,正巧关吏有事要到别处去,临行前他嘱咐柴四要谨慎看守关门,千万不要随便窥伺关外的事情。说罢,关吏就走了。柴四好不容易得到这么个机会,他立刻开了关门,拔腿便逃。

他刚一出关门,就发现这里的气候、景色和关内大不一样,非常寒冷。他一路奔走,直到天晚,才到了一个村市。 柴四向行路的人问:“这是什么地方?”

路人回答:“此地是湖南某县某村。”

他又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路人回答说:“今年是某年十一月某日。”

柴四听了以后大惊,这里竟离他掉进那口井的地方有一千多里地,他又计算了一下落井的日期到现在,竟然已过了十多年了。

柴四看到时间过了这么久,很担心家里人。于是他连夜回到家,才发现家中房屋已换了主人。他又访求亲友,可是亲友们有的迁走,有的流落他方。他只找到了最小的弟弟,可是他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胡子也长得很长了,衣服破破烂烂的,已经沦落到给一家酒店当雇工。柴四又去祭拜祖先的坟茔,却发现祖茔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了几株干枯的松柏。

柴四抚胸恸哭了一会儿,就找到了弟弟,假装是他的侄儿:“我父亲已经去世了,他生前没能回到家乡,现在托我回来,找到你们,可是却只剩下你一个人了。这是我父亲给你的钱,你拿着钱好好做生意吧!但是记住不要再做那贩羊伤命的生意了,就是给儿孙积福呢。”说完,他把自己贩羊剩下的钱全部给了弟弟。这时他好像看透了世上的一切,于是出家做了和尚,从此云游四方。

--万象

最好的教养,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01
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妈妈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02
“四十岁死,八十岁埋”?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
‘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03
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04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本文节选自《让孩子心悦诚服》,作者:杨杰

大多数的家长呢,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妈妈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妈妈,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

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妈妈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我们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这个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https://t.cn/AirtmY5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同样,说明买股票的时机很重要!2018年四大行正是顶部,若更早之前买入,收益率会完全不一样了!
  • 这时23号突然爆灯道:“男嘉宾我十分欣赏你的踏实肯干和拼搏精神,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跟职业没有什么关系,每个职业都会有出类拔萃的人出现,我很看好你,我也相信
  • ”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云说,为破解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无人机编队产品、使用场景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公司研发团队不断更新技术与管理手段,在去年11月
  • “我确信我们的合作是Jacob Cohën真正向时尚界开放的第一步,同时忠实于品牌的风格代码和DNA。黄金存储最多的几个国家:1、美国8133吨2、德国3359
  • 一名整形外科医生,手算是我的命根了吧,但是偶尔也喜欢做饭,没事就打打篮球,偶尔打打麻将(只和朋友打)理想中的ta:希望另一半脾气好一些,乐观开朗比较顾家今天看到
  • 用略知一二的意识去认知万千世界,争论不休就是普世现象了…#跟着海带解决吃饭难题##长春美食##探店回顾#【很二炭火烧】位置:吉林大路与东盛大街交会北行200米人
  • 2. 当周参加多个考试科目的考生,只需提供符合当周首场参考要求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真人比照片更严肃一些)#翻译硕士##翻译##catti##mti##CA
  • 《洋芋花》2021.08.20土豆也会开花只为等待成长在不觉之间还留有一丝懵懂在黑暗的时间寒侵虫啃饱受摧残孤独冷漠也无朋无友只为阳光存活信念朴实无华积蓄着却没有
  • ”「雕塑匠计划」已经正式启动 WHO ARE YOU?亲爱的候选人 欢迎来到面试现场 很显然你们都是同龄中的佼佼者 你们是最卓越的 最勇敢的 以及最聪明的好吧
  • ”“像我这么帅的,一般都是主角哦~”⭐️【露露锐评】“夏天的熟了”#TES拿下夏季赛首胜#⚡#TES战胜WE##LOL今日最佳#--- [Viper二连MVP终
  • 感谢所有的家人们,给了我最优质的帮助接下来,把自己专业上的一套实操都学会了,可以开始尝新的奶酪孙子兵法,可以了解下#腊月[超话]#也说佛‹6›【浅谈六度之三:忍
  • 17.没有人会消失,大家都只跟想念的人联系18.你对我皮囊失望很正常,但我灵魂滚烫。10.慌张忙乱马马虎虎但不影响我的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11.好多话想说,好多话
  • 上层的发言可以说是对我们股市的一粒定心丸,言外之意就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胸有成竹,这就是稳稳的幸福!#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做人有尺,做事有度;我
  • #阳光信用# [困]#每日一善# 所谓成熟就是,喜欢的东西依旧喜欢,但可以不拥有;讨厌的东西依旧讨厌,但可以忍受;害怕的东西依旧害怕,但可以面对;以前觉得难以理
  • [萌虎贴贴]༜ Ov чᗝu _↱ᴸʸⁿ [2022] ·̩͙ ♡‥youleer2[虎爪比心]@摩登兄弟刘宇宁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还是会选择认识你,心中
  • 3月13日,11:00到得胜市场,后返回家中,16:00在海澜新苑核酸检测点参加核酸检测,后到海澜新苑佳俊俏牛羊肉店,17:00返回家中。病例31,男,铁龙公司
  • 人的山根祖窍为什么会放光,因为性之根与命之窍相连,上下是一条无形的管子,启动元神放出真性之光,靠命窍精足,也就是元精发动,先天的生命性与命,性是元神,命是元炁,
  • 整装是最理想化的一种家装生活方式,是基于用户体验角度的最美好的整体家居装修方案;...2022年第四‮功场‬德法会7⃣1⃣3⃣日地藏‮法宝‬会地藏‮乐安‬妙宝(
  • 更多详细内容可查看页面介绍哦~礼包链接:#王源[超话]# “奇货可居杂货铺”自今天起正式营业啦!此次暑期活动重头戏之一,复业庆贺礼包将于7月9日0点正式上架~[
  • 2007年,在《综艺》杂志六月份所评定的“14家上星10年卫视竞争力排行榜”及“14家卫视2006年全国覆盖排名”的榜单上分列第七与第五 [3]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