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思想#|长生久视的仙道观
道教的宗教理想是修道成仙,长生不老。李约瑟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曾精辟地指出:“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迷恋于这样一个观念,即认为达到长生不老是可能的。我们不知道在世界上任何其他一个地方有与之近似的观念。这对科学的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从先秦开始,中国的文化就显现出一种重人性而非神性的思想特征。
这种人文的观念,最早反映在《尚书·洪范》中:“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把追求人生的幸福同长寿、健康、安宁、道德紧密相联。在他们看来,人生的幸福并非仅仅是财富与地位的占有,幸福是意味着生命的完善与圆满。而健康、安宁、长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是第一位。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文化背景,孕育了道教的仙学。

《汉书·艺文志》说:“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在《楚辞》、《庄子》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仙人的生活,说他们肌肤如同冰功雪,风采神韵如同处女,不食五谷,吸风饮露,驾驶飞龙,行走云中,逍遥四海,与世无争;他们具备超常的功能,不惧危险,水淹不死,火烧不死,无忧无虑,其息深深,心忘容寂。当“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庄子·天地》)这里所说的“三患”,即指人生的疾病、衰老、死亡。成仙之后,就能脱离病患,跃出生死,永远逍遥在天地之间,这就是神仙。

神仙思想即由“不死”的观念发展而来。《释名》曰:“老而不死曰仙。”人生自古皆有生有死,唯成仙之人长生不死,变化莫测,故谓之神仙。在道教看来,要想做到长生不死,肉体成仙,首先应从爱护、保养自己的躯体和生命着手。《太平经》认为,人生最可贵的是生命,它属于每一个人仅仅一次。书中说:“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因此,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基于这种认识,炼养身心、健康长寿便成为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与《太平经》同时的其他几部道经,也都贯穿着这种信念。《老子河上公章句》说:“修道于身,爱气养神,益寿延年,其法如是,乃为真人。”《周易参同契》说:“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近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长存。”以上这些论述,都以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为修道的第一要旨。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产生了中国道教史上振聋发聩的宣言——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至唐宋时期道教内丹派的形成,进一步弘扬了这种思想。钟离权指出,人能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故体天地之道,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但人的本性却阴阳相杂,故可以为鬼,亦可以为仙。不事修炼,恣情纵意,病死而为鬼。知之修炼,超凡入圣,脱质而为仙。仙者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其坚固,同得长久”。这些思想突出了道教教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健康、长寿,取得把握自身生命自由的途径。

炼形住世故曰地仙图在道教看来,天地万物与人类,同为大自然的产物,本为相互依赖的关系,故人类的所作所为必然影响天地万物的生存;反之,天地万物的运化生存,亦必然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两者可谓唇与齿的关系。另一方面,人类生存的环境可以分为人体内环境和人体外环境,这是两个内外有别但又息息相通的空间。因此,在我们对任何一个环境采取行动的时候,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它对另一个环境的影响。对这两个环境而言,社会与文化的因素都早已成为它们的重要构成。这一点实际上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老子在讲述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对人意识到了。

体内环境的影响时说:缤纷的五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品,使人口伤;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稀有的商品,使人偷和抢。显然,老子看到了社会与文化因素对人体的内环境即生理与心理方面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站在现代社会的视野来看,他们的这种认识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加突出,因为我们早已不再生活在一种自然的环境之中,而是别无选择地生活在一种文化环境之中。

文化,不仅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感情,也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状态,甚至决定了我们青春期的长短和衰老死亡降临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医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已注定要归根结底成为文化的一个部分。大自然将会通过我们自身,重新获得它早已被剥夺的发言权。除倡导追求至善至美的外部生存环境外,道教仙学中还包含另一层深意,即不断追求人性的完善,以扬善抑恶的形式,高扬人类伦理的理想,力求人类自我的内部环境的净化与完善。

在道教看来,修仙道必须修人道,人道不修,焉能成其仙道。成仙得道的前提在修德,实现生命之转化的关键是人的德行。从人们好生恶死的天性出发,道教论证了修身养德同长生不死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使道德修养成为长生不死的实践前提。

《赤松子中诫经》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精辟地阐述了道教仙学思想的道德决定论,即个人行为是决定了生死祸害的根本。书中认为,营营万民,在天各有一星主之,其盛衰贫富死生,皆随其人的善恶而表彰。为善者,善气覆之,福德随之,众邪去之,神灵卫之,人皆敬之,远其祸矣;为恶之人,凶气覆之,灾祸随之,吉祥避之,恶星照之,人皆恶之,衰患之事并集其身矣。

即赋予天上神灵以人间道德之神圣捍卫者的性质,从而把人的命运同他的行为直接相联系,以死亡衰患相威胁,以长生富贵相诱导,希望人们体天地之仁义,弃恶从善,修道积德。

葛洪亦倡其说,提出修道者当先立功德,以救危难,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欲求仙者,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只务方术而保命,皆不得长生。如积善事未满,虽服仙药,亦无益于成仙。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修成神仙,除了外服仙药,内炼神气之外,还必须积大功德,功夫、功德双双圆满,方可成为天仙。

道教把道德修养在生命中的意义如此强调,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据,更有其不可否认的合理性。从必然的生死转换,到永恒长生的神仙境界,这是一个由凡入圣的过程,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迈进。为了完成从人到仙的历史转折,各种各样的修仙途径、内炼手段应运而生,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包含一个先决条件道德。

在这里,无论是富有万国的天子,还是凡庶之士,都是一律平等的。如汉武帝汲汲于成仙不死,而求之于李少君,少君回答说,帝虽然求仙之心急切,但却不能绝奢侈,喜怒不除,万里有不归之鬼,市朝有流血之刑,神丹大道,未可得成。可见即使是作为天下至尊的汉武帝,亦未获得宽免的资格。相反,许多忠贞慈善之士却以贫寒之身得升仙界。

如《列仙传》记载的负局先生以紫丸救人,“活者万计,不取一钱”。《续仙传》记载的王老好道,“务行阴德为善”;马自然为人治疗百病而不收分文,有强送财帛,“留之复散与贫人”;药王孙思邈“凡所举动,务行阴德,用心自固,济物为功”。

此外尚有许宣平、叶干韶、曹德休、殷七七、杜升、丰去奢等成仙典型,普遍具备符合时代特征的高尚德行。当然,道教中道德高洁的人何止百千,这在各种神仙传记中层出不穷。而这些神迹的反复出现,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强调崇高的道德乃是得道成仙的关键,缺此断无所成。

生命过程的道德化,生命价值的神圣化,在道教追求健康长寿、得道成仙的漫长路途中,一一得到了展现。《道德经》说:“死而不亡者寿。”这里“死”、“不亡”、“寿”的概念,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思想内涵,渗透着一种以德治命的精神。

死尽管是不可避免的,而“不亡”则意味着肉体之身可以死去,但内在的真我即永恒不坏之神,则将从此脱躯而出,故曰“寿”。

在这种理念中,人类可能性的最高潜力达到了它的极致,得到了最终的实现。道教正是在面对死亡的阴影之前,以高度的责任感去探索生命的奥妙,力图去创造一个统一的自我,使之依从人类的愿望,让生命进入永恒的状态,达到既死即生。这就是修道的目的,道教仙学思想的核心。

--节选自李远国《中国道教读本》

新约《以弗所书》第6章通读和讲解
2019-09-29

【通读】

【弗6:1】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弗6: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弗6:4】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弗6:5】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
【弗6:6】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讨人喜欢的,要像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 神的旨意,
【弗6:7】甘心侍奉,好像服侍主,不像服侍人。
【弗6:8】因为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
【弗6:9】你们作主人的待仆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吓他们,因为知道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并不偏待人。
【弗6:10】我还有末了的话:你们要靠着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
【弗6:11】要穿戴 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
【弗6:12】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两“争战”原文都作“摔跤”)。
【弗6:13】所以,要拿起 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
【弗6:14】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
【弗6:15】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
【弗6:16】此外又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
【弗6:17】并戴上救恩的头盔,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 神的道。
【弗6:18】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
【弗6:19】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
【弗6:20】我为这福音的奥秘作了带锁链的使者,并使我照着当尽的本分放胆讲论。
【弗6:21】今有所亲爱、忠心侍奉主的兄弟推基古,他要把我的事情并我的景况如何全告诉你们,叫你们知道。
【弗6:22】我特意打发他到你们那里去,好叫你们知道我们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们的心。
【弗6:23】愿平安、仁爱、信心从父 神和主耶稣基督归与弟兄们。
【弗6:24】并愿所有诚心爱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人都蒙恩惠!

——————————————

【讲解】

以弗所书第六章

第 6 章

父母时常都是自己有理,孩子不准多嘴,要孝又要敬,还要听命,这我……

6:1-2 听命与孝敬是有分别的:听命表示做对方要求的事情,孝敬则表示尊重和爱。孩子不应为了听从父母而违抗神。长大成人的儿女,不应对父母蛮横,而要孝敬他们;孩子听命父母,直至长大成人,但孝敬父母却是终身的责任。

现代人讲求公平,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但基督的爱却不同,可以怎样行在家庭中?

6:1-4 若果我们真正相信基督,就会在家中,就是最熟识我们的人中常有好见证。父母与子女皆要向对方负责:即使父母的要求过分或不公平,子女也应该尊敬父母;即使子女不顺服、不讨欢心,父母也应该温柔地照顾子女。当然,最理想的是基督徒父母和子女都体贴和爱对方,若双方都放下自己的利益、彼此顺服,理想是可能达到的。

老了,无用了──老人常这样说,有时青年人也这样说,你会如何说?

6:3 某些社会也能尊敬长者,敬重老年人的智慧,顺服他们的权威,关心他们的福乐。这些是基督徒应该做的。老年人若能受到尊敬,长寿就是他们的福气,而不是活受罪。

父母说话,短话长说,孩子埋怨,仍不间断,所为何事?如果你作父母……

6:4 父母管教子女的目的是帮助他们成长,而非使他们恼怒或沮丧(参西3:21)。教育子女并非一桩易事,需要无限的忍耐,才能使子女在爱和尊崇基督中成长。情绪不稳或愤怒绝不应是惩罚子女的原因。父母要爱子女,对待他们如同基督对待所有的人一样,这样对子女的成长、对神的认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你看保罗如何为当时社会没甚权利的奴隶说话……

6:5 奴隶在罗马社会里扮演重要的角色,当时的罗马帝国内有数百万的奴隶,很多奴隶和主人都成了基督徒,因此早期教会便要直接处理主仆关系的问题。保罗既不宽容又不谴责这个制度,却教导主人和仆人当在基督家里共同生活。当时的妇女、孩童和奴隶的权利甚少,在教会内,他们却拥有一些社会所剥夺的自由。这里保罗指出作丈夫、父母和主人的应该关心照顾妻子、儿女和仆人。

无论做什么,要像服事基督──在工作上?在生活上?我真能何事都从心里做吗?

6:6-8 保罗鼓励我们在工作上要尽忠和负责。基督徒雇员对待工作,应该视基督为主管;而基督徒雇主,应该以公平对待下属,尊重他们。即使老板不在身旁监督,你是否仍竭尽所能地工作呢?你是否工作勤奋热心?你是否将下属当人看待而非视他们为机器呢?不管你为谁工作,也不管谁替你工作,最终应是讨天父的喜悦。

世上地位各有分别,只有在一处是没有分别的,就是……

6:9 虽然基督徒在地上的社会中,有阶层的分别,但是在神面前却是平等的。祂并无偏私,没有哪个人比其他人更重要。保罗在腓利门书中也阐述了相同的观点:作为主人的腓利门和作为仆人的阿尼西谋,在基督里同为弟兄。

神所赐的军装

邪恶势多,没有军装怎么成,数点我军装,这……我好像有又像无──你不是这样吧……

6:10-17 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我们跟“执政的”、“掌权的”争战,就是最凶恶的撒但所领导的邪恶势力争战(参彼前5:8)。要抵挡它们的攻击,我们必须仰赖神的能力,穿戴全副军装。保罗不单劝告作为基督身体的教会,也劝勉在教会内个别的信徒,教会整体需要武装起来,当你跟“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作战时,应以圣灵所赐教会的力量来迎战。

撒但,一个我常期望是幻像的名字,偏不是;软弱的人,怎有能力──不!你说,还有……

6:12 那些不是“属血气的”,是指撒但所操纵的邪灵。它们不是幻像,而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有力量征服教会的强大军队。我们相信基督,这些恶魔就成了我们的敌人,它们用尽各种诡计要使我们离弃基督,返回罪恶之中。虽然我们知道最终必然得胜,但绝不可松懈,要努力作战直到基督回来。撒但不会停止攻击属主的人,但神已赐圣灵居住在我们心里,又赐军装给我们,使我们得着超自然的力量去打败撒但。

时常祷告,多方祷告,不断祷告,不闷吗?真有这么多话说?

6:18 怎样可以多方祷告?我们可以每天把所遇到的任何情况,以快速精简的祈祷作为惯常的回应;另一个方法是按着神的旨意和教导,整理自己的生活,这样,生命就变成一个祷告。你毋须远离人群、逃避工作,仍可每日恒久祷告。让祷告变成生命,生命变成祷告,在这个需要神大能掌管的世界上生活。“为众信徒祈求”的意思是为所有信徒祈祷,为你认识的基督徒和世界各地的教会祈祷吧。当你觉得沮丧的时候,不要忘记耶稣对彼得说的话:“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16:18)

6:21 推基古是保罗的亲密同工,保罗曾多次提到他(参徒20:4;西4:7;提后4:12;多3:12)。

这一卷书,我读完了,你呢?是读完就“完了”,还是有所得着?

6:24 这封信写给以弗所教会,也意在其他教会传阅。保罗在信中突出了基督的超越性和教会的特质,说明信徒应有的生活,强调信徒合一,不论男女、父母、子女、主仆,也不管性别、国籍、社会地位,都要合一。最难体现基督徒生活的地方就是家庭和教会,在熟人面前,我们最容易显现出真我。跟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可能令我们感到困扰;只有增加我们对神的信心和依赖,才能避免彼此的闲隙。顺从基督的教诲,谦卑地彼此服事,教会就能合一了。──《灵修版圣经注释》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2018年7月12日

听众朋友们,欢迎大家回到我们澳洲东方华语电台。今天是2018年7月12日,星期四,农历是五月二十九。今天趁节目之前给大家做一个《白话佛法》的节目。

《白话佛法》实际上就是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能够知道真我和假我。一般人以为死了就是解脱,可是如果你没有修成解脱道,你没有成为阿罗汉那?那么你无论如何都会有下一世的,这就叫没有脱离六道轮回。所以很多人他不知道,他以为死了就是万念皆空了,下一世他以为就没有果报了。实际上,下一世的果报完全是过去的因,所以现在这一世所造的恶业有时候就是因为“因”而造成的,所以很多人这辈子来受苦就是因为他上辈子没有涅槃寂静,他做不到灭度,他因为在人间所受的——当他转换成一种贪、嗔、痴,然后慢慢就堕落三恶道。所以,涅槃是真正的断灭一切法,不会再来这个世界受苦了,所以叫灭度。什么叫涅槃?涅槃实际上就是觉知的心能住在涅槃之中。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涅槃中这个本根不灭,因为我们最善良的根器它不会灭掉的,所以解脱道并非是断灭论,很多人不懂。

为什么我们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实就是讲到一个真谛。你想解脱,你想脱离娑婆世界的五浊恶世,非常非常的难,因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行无常、法无我的。所以很多事情终生只要在这个人间活着,你就会有“色、受、想、行、识”五蕴,那么众生在行蕴当中,你就会有种种行为出现,这些行为也就造就了你种种的福报。没有一样是恒常不变的,所以我们在一切法中,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这个“我”本身就是业报所致,因为他是一个能见闻觉知的“我”。所以本身人的身体就有生灭法。如果一个人认为,我今天知觉的意识和心能够到下一世,实际上他就是有为偏离,因为诸法都是无我的。

所以真正能够学佛、能够开悟的人,实际上真的就是我们所讲的,在这个世界要理解诸行、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像花一样,有花开就有花落。你今天有情绪了,你就会有情绪的灭度;你今天心灵觉得自由了,你很快就要把自己的自由观住;你今天无我了,实际上你就是脱离了一种无常。所以,任何事物没有一个事物能够长久不变的。如果众生觉得自己活得很痛苦,就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一样东西它是能够长久的。所以人生很多人以为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和事物,这些都是永恒的、永远不会变的、永远存在的,实际上你就偏离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境界。如果人生不能认识无常、无我的道理,那你一定会执着于有常、有我。你只要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东西“哎呀,拿到之后可以永远了”,那你这个人就慢慢地会自寻烦恼,因为你就执着有常了,你觉得无我,但是你到了最后会有我。所以菩萨说:“有我相皆是苦,有相皆是苦,我相皆是苦,一切都是苦。”,所以很多人的烦恼都是因为“我怎么办啊……我以后怎么办啊……我没饭吃啊……我修心之后……我……我……我……”都是我。其实这就是苦果和苦因,你摆脱不了生死轮回的这种不可思议的涅槃的这种理想的境界,那你这种死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不能解脱的死亡。

其实“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实际上它是一个佛教非常高深的、最高的这种解脱。你知道了什么事情都不长的,你是不是不会去执着去追求了?当你知道这个事情无所谓了,因为已经没有了,你怎么还会去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中?你连执着的法都没有了,那你想想看你什么不就放下了吗?所以才能圆成佛道。因为你懂得诸法无我的时候,你会拥有自己的平等心,拥有平等心,你就会慢慢地懂得什么叫诸行无常,什么叫诸法无我,什么叫涅槃寂静。实际上用白话讲,这个世界的一切永远没有长久的东西,你去执着什么?所有世界上一切的行为、一切的方法、一切的佛法、一切的能够让你开通、能够让你忧伤所有的诸法实际上都不是你的,你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再让你想到最后,你要真正的解脱,要放下,要开悟,你才是真正的寂静。寂静就是解脱了,所以很多人不懂,以为什么叫解脱,解脱不了,实际上解脱是什么?解脱就是想通了。师父跟你们讲佛法都是非常非常简单的,让你们一听就听懂了,佛法讲什么叫解脱?解脱就是想通,你想得通吗?你到今天还想不通,你到今天还难过,你到今天为某件事情还是不离不弃,你不就是还是在有常、有我当中吗?你不就是在自寻烦恼吗?希望大家能够开悟明性。

好,听众朋友们,今天给大家说的《白话佛法》就到这里结束了,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敬请收听【白话佛法】2018年7月12日
https://t.cn/RgLE3w8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丁真[超话]#过年收到的真真的祝福,2022年愿1376心想事成,逢考必过,成功上岸。2022年争取瘦下一共十五斤,立贴为证,哈尼梅梅们一起减肥暴美暴瘦,互相
  • 雨碎江南,望也望不见、过却千帆皆不是;渔火杨梢、醒醉弄浮萍!~谁解灯火泣 谁赴红尘遇墨语千指遐 懂呢泪开花孤心对月唱 夜吟残诗长爱许月下肠 情埋久重阳湿呢弥漫
  •     而在5月21日,陈奕天又发布了他的全新原创单曲《离开我吧》离开我吧是一首听起来很虐心的摇滚式情歌,歌曲一听就有针对短视频来创作,特别是开头的副歌“就让你
  • ”可能文字上略有差異,但應該是這意思,當時深有同感,我感覺是在說同學相聚在同個學校,但畢業後每個人又都走向不同道路,落點也不同。可以确定的是,我的吐槽水平将会有
  • 《奇妙能力歌》陈粒 作曲:陈粒 作词:陈粒 我看过沙漠下暴雨,看过大海亲吻鲨鱼 看过黄昏追逐黎明,没看过你 我知道美丽会老去,生命之外还有生命 我知道风里有诗句
  • #如何看待六万人拼多多砍价不成功# 类似事件不是第一次,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此前甚至都有律师起诉过,但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全网等拼多多一个回应# 很多消费者都觉
  • 社交巨头Meta也摊上事了,不仅在俄被刑事立案,还可能被定义为“极端组织... 以退为进的目的在于减弱冲突浓度,挽回时候最害怕的是我们一不小心又惹对方生气,进一
  • 而#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临时纳入各省医保#就减轻了负担,让大家都能检测[给力][给力]#湖南身边事# 确保防疫抗疫措施落到实处!#株洲身边事##同心抗疫##边关月[
  • #巴萨[超话]##ForçaBarça# ​昕羊好好磕呀,看了3.14视频这谁能不磕呀[开学季]互相提问环节↓昕:你觉得我们在中心住的时候跟在外面住的时候,你觉
  • #日本和牛# #日本美食#说到北海道富良野,许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缤纷的花田、田园风光等富饶的自然景色,但是这里不只有美丽的视野,还是农业、酪农兴盛的区域,并且
  • 梁安琪的资产虽然丰厚,但多数涉及到房地产,而目前香港房地产的市场十分不景气,由此来推断,这样的联合和冰释前嫌也是在情理之中。翻看该作者的社交网动态不难发现,他的
  •   在临床上大多数妇女的病理性盆腔积液是由于炎症引起,是盆腔存在炎性渗出物,如果不加以治疗的话,可以慢慢长大,到了一定程度就需要手术治疗。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
  • 现在网络环境已经如此之差,大有网络黑社会的趋势,有组织有预谋产业化的黑水郡黑工关,已经能够操纵民意,炮制假舆情,影响媒体司法了。同时,运筹帷幄、谋篇布局,为迫不
  • 老矿工的1000币和新矿工10个币 同时锁定100% 得到的加成是一样的(剔除闪电因素)即便是2019年注册的老矿工不坚持点闪电,假设到今天一共只点了10次闪电
  • 我拍给我妈看,她说,你脚真可爱,笑死我了╯我和曾去偷偷买了凉皮,太惊险了,好刺激好害怕!投身军旅,为国争光今天早晨超级好玩,因为去体育馆太早被里面了[允悲],然
  • 实体EP台版80p8出东老师的xin·haha一套三个 60还有一个打投徽章,收得多的话,直接送,其他的小东西,我都会看情况送。我简直太太太棒了[偷笑][偷笑]
  • 童生曰:有德者谦冲为怀,今日济公活佛带我来此,老菩萨必行大阴功善德,否则焉能被邀为访问对象?我今年已九十一岁,在我六十五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濒于死亡,在半梦半醒
  • #杨超越[超话]# 超~可爱的超越纸牌,根本不舍得用啊[开学季] 对着图案数了数,原来超越已经演了10个角色了啊,“董若萱 昊天 小娜 洛天然 凤舞 杜鹃 温柔
  • (图片来自“书坛之家”微信公众号)水火抽阁记录: 继视频后,一发十连出火球(二百八十五抽)再两发十连把火套抽齐啦٩( 'ω' )و三百零五抽两套齐。绝对是故意的
  • 我得知外甥患麻疹刚愈又受风寒,当时患儿脸色苍白,精神萎靡,体温38.3℃,我认为这正是少阴病的“脉微细,但欲寐”“反发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我妹夫的叔叔是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