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吾子孙但务耕读本业,切莫服役于衙门;但就实地生理,切莫奔利于江湖。衙门有刑法,江湖有风波,可畏哉!虽然,仕宦而舞文而行险,尤有甚于此者。
【第十六章】
世称清白之家,匪苟焉而可承者,谓其行己唯事乎布素,教家克尚乎俭约,而交游一本乎道义。凡声色货利、非礼之干,稍有玷于家声者,戒勿趋之;凡孝友廉节,当为之事,大有关于家声者,竞则从之。而长幼尊卑聚会时,又互相规诲,各求无忝于贤者之后,是为真清白耳。
【第十七章】
凡势焰熏灼,有时而尽,岂如守道务本者可常享荣盛哉?一团茅草之诗,三咏煞有深味。
【第十八章】
凡人欲养身,先宜自息欲火;凡人欲保家,先宜自绝妄求。精神财帛,惜得一分,自有一分受用。视人犹己,亦宜为其珍惜,切不可尽人之力,尽人之情,令其不堪。到不堪处,出尔反尔,反损己之精力矣。有走不尽的路,有读不尽的书,有做不尽的事,总须量精力为之,不可强所不能,自疲其精力。余少壮时多有不知循理事,多有不知惜身事,至今一思一悔恨。汝后人当自检自养,毋效我所为,至老而又自悔也。
【第十九章】
讼非美事,即有横逆之加,须十分忍耐,莫轻举讼。到必不可已处,然后鸣之官司,然有从旁劝释者,即听其解已之可也。《讼卦》辞“中吉中凶”、“不克”等语,最宜三复,然究之作事谋始一语,则绝讼之本也。
【第二十章】
凡有必不可已的事,即宜自身出,斯可以了得,躲不出,斯人视为懦,受欺受诈,不可胜言矣,且事亦终不结果,多费何益?语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可省已。
【第二十一章】
积金积书,达者犹谓未必能守能读也,况于珍玩乎?珍玩取祸,从古可为明鉴矣,况于今世乎?庶人无罪,怀璧其罪。身医口食之外皆长物也,布帛菽粟之外皆尤物也,念之。
【第二十二章】
今人酷信风水,将祖先坟茔迁移改葬,以求福泽之速效。不知富贵利达自有天数,生者不努力进修,而专责死者之阴庇,理有是乎?甚有贪图风水至倾其身家者,曷不反而求之天理也?可谓惑已。看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节,说到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安可不觅善地以比化者?但善地是藏风敛气,可荫庇后人耳。必觅发达之地,多费心力以求谋,甚至损人利己,此最是伤天理事,切不可为。若无葬埋处,苟无水无蚁,亦可自惬矣。或听堪舆家言,别迁移以求利达,是大不孝事,天未有肯佑者,尤切戒不可,切戒不可。
【第二十三章】
吾上世初无显达者,叨仕自吾始,此如大江湖中,偶然生一小洲渚耳,唯十分培植,或可永延无坏,否则夜半一风潮,旋复江湖矣。可畏哉,可畏哉!
【第二十四章】
创业之人,皆期子孙之繁盛,然其本要在于一仁字。桃、梅、杏、果之实皆曰仁。仁,生生之意也,虫蚀其内,风透其外,能生乎哉?人心内生淫欲,外肆奸邪,即虫之蚀、风之透也,慎戒兹,为生子生孙之大计。
【第二十五章】
凡人为子孙计,皆思创立基业,然不有至大至久者在乎,舍心地而田地,舍德产而房产,已失其本矣,况惟利是图,是损阴骘。欲令子孙永享,其可得乎?
【第二十六章】
祖宗积德若干年,然后生我们,叨在衣冠之列。乃或自恃才势,横作妄为,得罪名教,可惜分毫珠玉之积,一朝尽委于粪土中也。
【第二十七章】
释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世因,今生作者是。此言极佳,但彼云前世后世,则轮回之说耳。吾思昨日之前,而父而祖,皆前世也;今日之后,而子而孙,皆后世也。不有祖父之累,昔日之勤幼,焉有今日?乃今日作为,不如祖父之积累,可望此身之考终,子孙之福覆乎?是所当惕醒者。
【第二十八章】
余令新兴,无他善状,唯赈济一节,自谓可逭前过,乃人揭我云:百姓不粘一粒,尽入私囊。余亦不敢辩,但书衙舍云:勤恤在我,知不知有天知;品骘由人,得不得,皆自得。今虽不敢谓天知,然亦较常自得矣。汝辈后或有出仕者,但求无愧于心,勿因毁誉自为加损也。
【第二十九章】
一部《大学》,只说得修身;一部《中庸》,只说得修道;一部《易经》,只说得善补过。修补二字极好,器服坏了,且思修补,况于身心乎?
【第三十章】
《易》曰:“聪不明也。”《诗》曰:“无哲不愚。”自恃聪哲的,便要陷在昏昧不明处所去,可惜哉!所以人贵善养其聪、自全其哲。
【第三十一章】
智术仁术不可无,权谋术数不可有。盖智术仁术,善用之以归于正者也;权谋术数,曲用之以归于谲者也。正谲之辨远矣,动关人品,慎诸!
【第三十二章】
才不宜露,势不宜恃,享不宜过,能合蓄退逊,留有余不尽,自有无限受用。阿莹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是为雅操。
【第三十三章】
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无他妄念,此心多少快活?反是以求浓艳,趋炎势,蝇营狗苟,心劳而日拙矣。孰与淡泊之能日休也?
【第三十四章】
人要方得园得,而方圆中却又有时宜。在《易》论圆神方知,益以易贡二字,易妙,变易以贡,是为方圆之时。棱角峭厉非方也,和光同尘非圆也,而固执不通非易也,要认得明白。
【第三十五章】
圣人教人一生谨慎,在非礼勿视四句;教人一生保养,在戒之在色三句;教人一生安闲,在君子素其位而行一章;教人一生受用,在居天下之广居一节。
【第三十六章】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冲折,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量。
【第三十七章】
学者心之白日也,不知好学,即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刚,亦皆有敝也,况于他好乎?做到老,学到老,此心自光明正大,过人远矣。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第三十八章】
事到面前,须先论个是非,随论个利害,知是非则不屑妄为,知利害则不敢妄为,行无不得矣。窃怪不审此而自陷于危亡者。
【第三十九章】
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懒人。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意时,要越加谨慎。[1]

公元前338年,商鞅被诬陷谋反,走投无路下在郑黾池被秦军擒杀。临死前,商鞅仰天长叹道:“我让秦国称霸诸侯,却落得如此下场,恨不听赵良之言!”商鞅死后,遗体被秦王五马分尸,全家亦被诛杀。

商鞅很多人都知道,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曾主持“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家给人足”。秦国从偏远落后之国一跃成为战国霸主,商鞅居功至伟。

《智囊》说:“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皆商君之谋也!”由此可见商鞅对秦国的重要性。既如此,为何商鞅最后下场如此凄惨?观其始终,或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智囊》记载,商鞅原名公孙鞅,“少好刑名之学”,年轻时刻苦钻研法家学说,后在魏国宰相公叔痤处任门客。公叔痤嫉贤妒能,“知其贤,而未及进”,直到临死之时,才向魏惠王推荐,结果魏惠王置若罔闻。

当时“孝公下令国中求贤,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商鞅恨魏惠王之轻视,愤然来到秦国,并贿赂宠臣景监得以面见秦孝公。

秦孝公一开始对商鞅并不重视,首次见面商鞅大谈“帝道”,秦孝公听得直打哈欠“时时睡,弗听”。第二次会面商鞅大谈“王道”,秦孝公虽然兴趣缺缺,但知道商鞅是有才之人。

很快第三次会面,商鞅谈到“霸道”,秦孝公立马被吸引住。《智囊》记载,“不自知跶之于前席也,语数日不厌。”

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法家思想与立志图强的秦孝公一拍即合。自此,秦孝公重用商鞅,“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商鞅的变法思想:“国贫而务战,毒输于敌,无六虱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无论国家穷富,都要以战养战,这样才会强盛,不会被“六虱”所侵扰。

“六虱”是指“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商鞅认为这些是国家软弱的因素,打压这些思想,就能使国家保持长久的血性和竞争力。换而言之,就是“愚民”。

商鞅的法令基本是从“尚武”和“愚民”两个方面考虑,很快将军队打造成冷血善战的战争机器,将百姓驯化成如臂指使的国家力量。秦孝公因此“国富兵强,长雄诸侯,为战国霸君”。

其后商鞅带兵大败魏国,狠狠出了当年之恶气。“破魏还,封之于商十五邑”。商鞅从破落贵族一跃成为秦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可谓是风光无限。

但是,这都是表面现象。《智囊》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商鞅变法十年,皇亲贵族都对他恨之入骨,最有代表的是太子嬴驷和他的两位老师。

有一次太子嬴驷犯法,商鞅竟要责罚太子。但嬴驷毕竟身份尊贵,只能让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代受刑罚。公子虔被割去鼻子,而公孙贾被脸上刻字。

商鞅风头一时无两,朝野上下皆畏惧。这时,谋士赵良劝谏道:“君尚将贪商于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

意思是“你贪图既得利益,垄断百姓秦国教化,积累百姓的怨恨,一旦秦王病逝,秦国必然逮捕你,再不采取措施,你就等死吧!”商鞅不以为然。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嬴驷继位为秦惠王。《智囊》记载,“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刚继位就要整死商鞅,最终“杀之于郑黾池,车裂以徇,更灭商君家”。

故事记载在《智囊》,商鞅是秦国崛起的最大功臣,其下场无疑是一场悲剧。他因何而死,我觉得有两点原因。

第一,功高震主。俗话说“震主者身危”,商鞅十年相秦积累下崇高的声望,秦惠王登基后考虑的头等大事,自然是如何消除商鞅的影响力,确立新王的威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商鞅处在风口浪尖而不知明哲保身,岂非坐以待毙?

第二,自绝于朝。商鞅推行变法多年,得罪之人不计其数。当然这无可避免,但商鞅得罪太子以及太子亲信,简直自断后路,自绝于朝。新王猜忌,贵族怨恨,商鞅将自己置于死地,却又贪恋权位不肯离去,最后死于非命,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一个死因,商鞅错信帝王,自以为有功于秦,低估了帝王的无情和朝堂斗争的残酷性。《智囊》云:“荣非己莫恃,祸惟他勿纵”。意思是富贵不是自己努力来的不要依赖,祸害只有对方能制造的,就不要放纵。

商鞅若是懂得这个道理,及时止损,思考对策,也就不会有最后凄惨的结局了。由此可见,一个人即使聪明绝顶,没有为人处事的智慧是不行的。

老师戴上了护目镜,人群对新病毒议论纷纷,我却在火车站发呆听伍佰,这一切好像都离我很远,很远
每当我就要觉得自己对一切都很有把握的时候,我就又回答不了“明天到来的是什么”了
某一天,我将以同样的罪名自绝于社会,因为这个社会是荒谬的,生活的本质是荒谬
只有我自己是真实的,我的热爱是真实的,这永远不会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中外历史上,一帆风顺而有大成就的人实属少见,真正出类拔萃的,大都是那些历尽艰辛,在逆境中磨练出坚强意志的人们。正是因为逆境的激励,我们的世界才变得
  • 这意味着,2023年确实是上海适龄结婚人群的数值高峰,之后结婚人数可能随着人口下降而变少。2005年也是农历年没有立春,上海结婚对数同比下降了17.8%,而在其
  •   “给我打断她的腿,不仅乱跑,还敢反抗,今儿看我不弄死你!  “给我打断她的腿,不仅乱跑,还敢反抗,今儿看我不弄死你!
  • 随着朝鲜族婚礼祝福歌传来,6对身着朝鲜族特色服装的“新人”出现在园区内,这是特别为市民游客准备的民俗婚礼体验巡游,让市民游客更加了解朝鲜族的传统婚礼文化,感受到
  • 我只是单纯在记录每个人的操作逻辑及买点,这样可以找到最适合每个人自己的投资操作图二~ 图四是回复我的两个小伙伴,主要是跟我时间较长,不想变被误会,也是我一个统一
  • 一、钟楚曦交往过的男人都蛮抢手的,因为她这个人“嘴叼”不够优秀的男人绝不交往,某方面能力不够强的也没资格和她谈恋爱,所以这么几番筛选下来,她选中的男人都不会差的
  • 【重点提示】日常蔬菜、肉类等食物,营养价值高,换不同方式做给孩子吃,既能过嘴瘾,又能助长高,比这些垃圾食品好很多!【邱医生薏诗茶,两盒装活动中】 记录生活孕35
  • 写写这座玉融宝塔,就称为”水南塔”吧,记得笔者小时候就这么称呼她,觉得这样更亲切,更有乡土味。早就想说那些喜欢到处玩烂梗,劝退所谓“路人”的人是烧饼了,还到
  • 当然,如果你有时间,还是建议大家自己回家做着吃,这样才是真的干净,放心!把你都吃了,不再叫你来妨碍我修行!
  • ①当遇到前车紧急并线或急刹车时,应当遵守“让速不让线”的原则,适当采取制动而不改变路线。②碰到“造怒者”“路怒者”时,要通过合法方式处理,可以向交警反映。
  • 这个安排不仅我从直播、董事们的vlog里了解的很多细节和一些名场面没有呈现(比如9人晚上加班卸羊粪(徐姐家的)没有剪出第二天机器撒肥挂壁原因也没有解释)而且基本
  • 心简单,世界也就简单;心幸福,日子才能过的轻松;人自在,一生才值得。在这乍寒还暖的早春时节,希望我们都能从容自在,继续奔跑在热爱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 现在很多人就爱看这个,媒体编辑也是掌握了现在人的心态,为了吸引点击量,他就用了耸人听闻的标题,去和你想看的东西,去同频共振,你就会点了。同样,我们每天喜爱看什么
  • 早就想说那些喜欢到处玩烂梗,劝退所谓“路人”的人是烧饼了,还到处是什么一点不好特别差别来[费解],我一整个迷惑,这种人也配称作是粉丝,五月天教你的你是一点没学会
  • 但我感觉也比我现在呆的老工业城市强,其实有文化底子,但是发展停滞……所有的一切仿佛停留在90年代,gl气息太重,迈不开步子,所有的文化都被尘土埋着,唯有吃食可以
  • ”​她说“我知道呀”然后很不屑的​她还想给我按头安利《快乐老友记》她说喜欢0713张远​但是我不了解不喜欢我就说“不感兴趣”​她就走了​我暂时真的不想和她玩,感
  • 在冬季,修剪掉多余的枝条和死亡的部分,以促进新的生长。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准备土壤、提供支撑、管理水分和养分、修剪和管理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你可以成功地种植出
  • #南来北往大结局# 汪新 马魁 给我️我来写:这集我来当编剧[doge]1、前期师傅这么培养汪新,汪新也出师了、再加上汪家欠老马家的,危机时刻,汪新替师傅挡枪
  • #商务印书馆新书早知道# 《琴史与琴器》考订宋末至明前期三百年琴史 品鉴唐宋元明高古琴器 笺释恩师郑珉中藏琴手记全彩精印,图文并茂,寻味琴中趣编辑推荐:从上
  • 老许&警员们:好好好知道了知道了嘟噜噜噜噜神经病啊这对吗!老鬼日记day441:(2.23演出日两场警长老许:你们第一天上班,不出意外的话...警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