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命運與命數的重要轉變之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命從哪裡來?怎麼改娈?

  大家常常看風水,算命,看相。他們常問:“這個是不是真的?”我的答復:“是真的.” 為什麼是真的? 你要明白這些亊理的真相, 你就曉得它是真, 不是假的。

  命從哪裡來?命有沒有?——有!

  命從哪裡來的?命是你過去生中, 所造善惡形成的. 你過去生中造的善多,你的命就好, 你造的惡多, 你的命就不好. 所以, 命不是人家給你注定的, 跟天地鬼神, 跟菩薩, 跟上帝都沒有關系, 命是自己造的, 不關別人的亊情.

  因果通三世, 不是一生的. 一生做, 一生受, 這叫現報, 這一生做, 來生報。

  佛法承認, 每一個眾生, 毎一個人都有命運, 但是佛法不講宿命,也就是說命運是可以隨時改變的.

  怎麼改娈?

  你要是覺悟了, 你一定會斷惡修善, 你就會把命運改好了.

  你要是不覺悟, 天天還是存心干一些損人利己的亊情, 作惡, 那你的果報就愈來愈壞了, 你的命運就變壞了, 所以命運它有個變數.

  為什麼會准?

  一個平常人,不能說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然有這一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氣數束縛了;既被陰陽氣數束縛,怎麼可說沒有數呢?雖說數一定有,但是只有平常人,才會被數所束縛住。若是一個極善極惡的人,數就拘他不住了。

  一般人他去算命, 看相, 都能算得很准確, 是什麼道理?他天天雖然有變數, 他變的幅度不大, 距離他的標准起伏不大, 所以就相當准硧.

  如果他有大善大惡, 起伏太大了, 就不准了, 諸位要是稍微畄意去觀察,你就能夠體會到, 你也懂得怎樣改變自己的命運, 改變命運這個亊情不難!

  2).世界的預言

  人確實有命運,家有家運,國有國運,整個世界有世運。

  古老典籍(現在收在《四庫》裡面)《皇極經世書》,這是宋朝邵康節作的。邵康節先生要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學天才。他完全用數理來推斷,推斷整個世界的命運,世界的興衰,世界的吉凶禍福,但是他的文字很艱深,一般人不容易看得懂,他是用數理來推斷。數理推斷的這種預言,在佛法裡面講,屬於比量,根據一些理論來推測的,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它的准確性相當高,雖不能完全正確。

  另外一種預言,是從定中境界裡面看到的,這個很准硧,像最近我聽說西方岀了一本書叫《聖經密碼》,裡面預測到近代,他寫這個書是三千年前寫的,對於近代連波斯灣戰爭發生的日期,都注解得那麼清楚明白,許許多多現在發生的亊情,它裡頭統統都有說。

  這個我們來看,它是屬於現量境界,那是定功,在禅定裡面。所以西方人感覺得這個書很驚訝,我看到這個書很平常,他們認為這是上帝的傑作,我們曉得不需要上帝。能夠有初禅的功夫就行了,有初禅這種定力的話,對於幾千年發生的亊情,他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為什麼?

  近代愛因斯坦講過,他說:“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 同時存在” 就跟佛法裡面講的“十世古今,不離當下一念”一個意思。因為未來同時存在,所以你入定的時候,這個界限突破了,就能夠看到未來。所以未來幾千年的亊情,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是禅定的功夫,只要有定力的人,他都很清楚,他都很明瞭。

  在一個學佛的人來看,這很平常,西方人覺得這是很了不起的,可是他也說得很有道理,他說:“善惡是個變數”,這個講得很有道理。

  3).變數

  這個變數能夠把災難化解,能夠把危機延後,要靠什麼力量?靠大家覺悟。如果這個世界上能夠有十分之一的人覺悟,問題就解決了,就能夠延後。那些沒有覺悟的人沾覺悟的人光,所以“一人有福,連帶一屋”,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就沾他的光。

  一個人生下來就有命運,一個家庭興衰有家運,整個世界眾生造的共業有世運。命運絕對有,所以一些高明的人能夠推算出來。實在說,我們自己的心到一定純度,煩惱少,智慧長,在一切境緣當中。也能夠知道個大概。隨著自己修行功夫加深,觀察就更入微,對於起心動念,吉凶禍福的這些因緣果報,就能看得清楚,絲毫不爽。

  《了凡四訓》裡的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之後,他的心定了,一切境緣當中,真的不起心不動念,因為他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有的決定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所以心定了,樂得清淨。遇到雲谷禅師之後,這才恍然大悟,“命中注定”是誰注定的?自己注定的,不是別人,這是自己過去生中造的業決定的。既然是自己決定的,當然自己可以改造。

  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教學弘法三十八年,他的壽命是這一生當中改造的,他說他沒有那麼長壽。我們仔細看他的相,人中很短,這不是長壽相,他說他能話到這麼大年歲,是這一生修得的,

  懂得改造命運的人很多,不是沒有,只是你無緣接觸。這是一個人在一生中莫大的遺憾,能遇到真是大幸!我們斷惡修善就是大幸,能遇到改造命運的理論與方法,一定要掌握住。

  持續放生者,受佛菩薩、天地一切神仙贊歎護佑,有求必應。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我們平時要多念經、抄經、念咒、念佛、供僧、拜忏、印經、放生、施食、建寺修廟、侍奉父母、禅修、道場做義工等,這些實修都能提升福報。多誦佛菩薩佛號和大悲咒、楞嚴咒,多誦大乘經典《心經》《金剛經》《阿彌陀經》《地藏經》《普門品》《藥師經》《法華經》《無量壽經》《楞嚴經》《僧伽吒經》《華嚴經》等,增加福報,改變命運。

  [附]:

  《了凡四訓》故事簡介

  袁了凡先生訪高僧雲谷禅師於棲霞山中,並對坐一室。了凡先生與雲谷禅師對坐三晝三夜心中末動一念。雲谷禅師異之,問了凡先生何以如是的因由。了凡先生對曰:我的命運已被孔先生算定,而且事事皆准,無出其右者,故此,在人生中,再也不起心動念有所欲求。雲谷禅師笑曰,本以為你是一個聖人,其實也是個標准凡夫啊。

  後來禅師與了凡先生在討論數可逃不可逃,命運是否天已注定這個問題上,雲谷禅師給了袁了凡先生一個精到而且是改變其一生的答案:

  雲谷禅師說:「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

  雲谷禅師讓袁了凡明白了一件事情,只要努力做大善事,命就拘他不住了,由此命可改變。

  事實上,從袁了凡先生自佛前發弘願後,發誓行善事三千條,以報天地祖宗之德開始,直到他七十四歲於家中仙逝,他的人生道路完全擺脫了孔先生原來的預測。

  正所謂: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便能違天之孽,享其所作之福。

  精通邵雍《皇極數》的孔先生,雖然算准了袁了凡的一生,但也忽略了雲谷禅師所說的立命之說,於心中廣種福田,求福則福自來。

  [附]:

  榮華富貴不是爭來的,是修來的

  古大德常常教導我們:“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兩句話非常重要。也許有人問:“假如我不跟人爭,在這個世間一無所求,活得有什麼意思?”似乎人活在世間就要爭、就要求,這是西洋人的想法,這個想法,實在講誤導眾生,造成這個世間無量的災難,天災人禍就是因為人爭、求,感來的苦報。聖人教導我們是非常有道理,為什麼?如果爭、求,要真正能得到,那是好事情,應該去爭,應該去求。怎麼爭、怎麼求,也得不到,你何必去爭?何必去求?

  為什麼得不到?你命裡頭沒有。諸位要知道,我們這一生當中怎麼去爭、怎麼去求,都是緣。有緣沒有因,你們看看這個世間人,哪個不爭,哪個不求?幾個人求到,幾個人爭到?絕對不是說一百個人爭,一百個人都得到,一百個人求,一百個人也都得到,這個爭跟求有意義,值得提倡的。一百個人爭,得到的可能只有一、兩個;一百個人求,能求得的可能也只有一、兩個。我們就說這是或然率,這不是真實的。

  佛教給我們,“因”是過去生中種的。你求財富,你命裡頭有財,命裡頭有多少財,也是一定的,你想多得一點,得不到,你想少要一點,也不可能,該得多少,到時候自然現前;而且得到的還有時節因緣,有人年輕的時候發達,有人中年發達,有人晚年發達,時節因緣各個人不一樣。所以古德說了兩句話,“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都是講事實真相。

  而在佛門裡面,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們看看《了凡四訓》,雲谷禅師對袁了凡先生的一番開示,那是聖人之道。何以說“有求必應”?因為佛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你想求,如理如法的求,就一定能得到。“我想得個瓜”,你不去種瓜,天天在那裡禱告、求,天上會掉個瓜給你吃?哪有這種道理?這不可能的事情!佛怎麼教你求?你想得瓜,教你種瓜,你才能得到。你要求財富,佛說財富的因是什麼?財富的因是財布施,你才會得財富。

  這一世當中,我們看到有很多擁有億萬財富的人,他的財富從哪裡來的?過去生中財布施的因,他布施得多,他布施得大,這個大是心量大,他布施得歡喜,他布施得自在,這一生發財好像不操心,自自然然財源就滾滾而來,就這麼回事情。過去生中沒有種因,這一生想盡方法也得不到,無論用什麼手段都是枉然,只是造罪業而已。聰明智慧是果報,法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報,無畏布施是因。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你就會自在了,就會如意了。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不正當的方法統統捨棄掉,規規矩矩、如理如法的去求,種善因一定得善果,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

改造命運與命數的重要轉變之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命從哪裡來?怎麼改娈?

  大家常常看風水,算命,看相。他們常問:“這個是不是真的?”我的答復:“是真的.” 為什麼是真的? 你要明白這些亊理的真相, 你就曉得它是真, 不是假的。

  命從哪裡來?命有沒有?——有!

  命從哪裡來的?命是你過去生中, 所造善惡形成的. 你過去生中造的善多,你的命就好, 你造的惡多, 你的命就不好. 所以, 命不是人家給你注定的, 跟天地鬼神, 跟菩薩, 跟上帝都沒有關系, 命是自己造的, 不關別人的亊情.

  因果通三世, 不是一生的. 一生做, 一生受, 這叫現報, 這一生做, 來生報。

  佛法承認, 每一個眾生, 毎一個人都有命運, 但是佛法不講宿命,也就是說命運是可以隨時改變的.

  怎麼改娈?

  你要是覺悟了, 你一定會斷惡修善, 你就會把命運改好了.

  你要是不覺悟, 天天還是存心干一些損人利己的亊情, 作惡, 那你的果報就愈來愈壞了, 你的命運就變壞了, 所以命運它有個變數.

  為什麼會准?

  一個平常人,不能說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然有這一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氣數束縛了;既被陰陽氣數束縛,怎麼可說沒有數呢?雖說數一定有,但是只有平常人,才會被數所束縛住。若是一個極善極惡的人,數就拘他不住了。

  一般人他去算命, 看相, 都能算得很准確, 是什麼道理?他天天雖然有變數, 他變的幅度不大, 距離他的標准起伏不大, 所以就相當准硧.

  如果他有大善大惡, 起伏太大了, 就不准了, 諸位要是稍微畄意去觀察,你就能夠體會到, 你也懂得怎樣改變自己的命運, 改變命運這個亊情不難!

  2).世界的預言

  人確實有命運,家有家運,國有國運,整個世界有世運。

  古老典籍(現在收在《四庫》裡面)《皇極經世書》,這是宋朝邵康節作的。邵康節先生要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學天才。他完全用數理來推斷,推斷整個世界的命運,世界的興衰,世界的吉凶禍福,但是他的文字很艱深,一般人不容易看得懂,他是用數理來推斷。數理推斷的這種預言,在佛法裡面講,屬於比量,根據一些理論來推測的,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它的准確性相當高,雖不能完全正確。

  另外一種預言,是從定中境界裡面看到的,這個很准硧,像最近我聽說西方岀了一本書叫《聖經密碼》,裡面預測到近代,他寫這個書是三千年前寫的,對於近代連波斯灣戰爭發生的日期,都注解得那麼清楚明白,許許多多現在發生的亊情,它裡頭統統都有說。

  這個我們來看,它是屬於現量境界,那是定功,在禅定裡面。所以西方人感覺得這個書很驚訝,我看到這個書很平常,他們認為這是上帝的傑作,我們曉得不需要上帝。能夠有初禅的功夫就行了,有初禅這種定力的話,對於幾千年發生的亊情,他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為什麼?

  近代愛因斯坦講過,他說:“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 同時存在” 就跟佛法裡面講的“十世古今,不離當下一念”一個意思。因為未來同時存在,所以你入定的時候,這個界限突破了,就能夠看到未來。所以未來幾千年的亊情,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是禅定的功夫,只要有定力的人,他都很清楚,他都很明瞭。

  在一個學佛的人來看,這很平常,西方人覺得這是很了不起的,可是他也說得很有道理,他說:“善惡是個變數”,這個講得很有道理。

  3).變數

  這個變數能夠把災難化解,能夠把危機延後,要靠什麼力量?靠大家覺悟。如果這個世界上能夠有十分之一的人覺悟,問題就解決了,就能夠延後。那些沒有覺悟的人沾覺悟的人光,所以“一人有福,連帶一屋”,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就沾他的光。

  一個人生下來就有命運,一個家庭興衰有家運,整個世界眾生造的共業有世運。命運絕對有,所以一些高明的人能夠推算出來。實在說,我們自己的心到一定純度,煩惱少,智慧長,在一切境緣當中。也能夠知道個大概。隨著自己修行功夫加深,觀察就更入微,對於起心動念,吉凶禍福的這些因緣果報,就能看得清楚,絲毫不爽。

  《了凡四訓》裡的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之後,他的心定了,一切境緣當中,真的不起心不動念,因為他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有的決定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所以心定了,樂得清淨。遇到雲谷禅師之後,這才恍然大悟,“命中注定”是誰注定的?自己注定的,不是別人,這是自己過去生中造的業決定的。既然是自己決定的,當然自己可以改造。

  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教學弘法三十八年,他的壽命是這一生當中改造的,他說他沒有那麼長壽。我們仔細看他的相,人中很短,這不是長壽相,他說他能話到這麼大年歲,是這一生修得的,

  懂得改造命運的人很多,不是沒有,只是你無緣接觸。這是一個人在一生中莫大的遺憾,能遇到真是大幸!我們斷惡修善就是大幸,能遇到改造命運的理論與方法,一定要掌握住。

  持續放生者,受佛菩薩、天地一切神仙贊歎護佑,有求必應。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我們平時要多念經、抄經、念咒、念佛、供僧、拜忏、印經、放生、施食、建寺修廟、侍奉父母、禅修、道場做義工等,這些實修都能提升福報。多誦佛菩薩佛號和大悲咒、楞嚴咒,多誦大乘經典《心經》《金剛經》《阿彌陀經》《地藏經》《普門品》《藥師經》《法華經》《無量壽經》《楞嚴經》《僧伽吒經》《華嚴經》等,增加福報,改變命運。

  [附]:

  《了凡四訓》故事簡介

  袁了凡先生訪高僧雲谷禅師於棲霞山中,並對坐一室。了凡先生與雲谷禅師對坐三晝三夜心中末動一念。雲谷禅師異之,問了凡先生何以如是的因由。了凡先生對曰:我的命運已被孔先生算定,而且事事皆准,無出其右者,故此,在人生中,再也不起心動念有所欲求。雲谷禅師笑曰,本以為你是一個聖人,其實也是個標准凡夫啊。

  後來禅師與了凡先生在討論數可逃不可逃,命運是否天已注定這個問題上,雲谷禅師給了袁了凡先生一個精到而且是改變其一生的答案:

  雲谷禅師說:「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

  雲谷禅師讓袁了凡明白了一件事情,只要努力做大善事,命就拘他不住了,由此命可改變。

  事實上,從袁了凡先生自佛前發弘願後,發誓行善事三千條,以報天地祖宗之德開始,直到他七十四歲於家中仙逝,他的人生道路完全擺脫了孔先生原來的預測。

  正所謂: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便能違天之孽,享其所作之福。

  精通邵雍《皇極數》的孔先生,雖然算准了袁了凡的一生,但也忽略了雲谷禅師所說的立命之說,於心中廣種福田,求福則福自來。

  [附]:

  榮華富貴不是爭來的,是修來的

  古大德常常教導我們:“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兩句話非常重要。也許有人問:“假如我不跟人爭,在這個世間一無所求,活得有什麼意思?”似乎人活在世間就要爭、就要求,這是西洋人的想法,這個想法,實在講誤導眾生,造成這個世間無量的災難,天災人禍就是因為人爭、求,感來的苦報。聖人教導我們是非常有道理,為什麼?如果爭、求,要真正能得到,那是好事情,應該去爭,應該去求。怎麼爭、怎麼求,也得不到,你何必去爭?何必去求?

  為什麼得不到?你命裡頭沒有。諸位要知道,我們這一生當中怎麼去爭、怎麼去求,都是緣。有緣沒有因,你們看看這個世間人,哪個不爭,哪個不求?幾個人求到,幾個人爭到?絕對不是說一百個人爭,一百個人都得到,一百個人求,一百個人也都得到,這個爭跟求有意義,值得提倡的。一百個人爭,得到的可能只有一、兩個;一百個人求,能求得的可能也只有一、兩個。我們就說這是或然率,這不是真實的。

  佛教給我們,“因”是過去生中種的。你求財富,你命裡頭有財,命裡頭有多少財,也是一定的,你想多得一點,得不到,你想少要一點,也不可能,該得多少,到時候自然現前;而且得到的還有時節因緣,有人年輕的時候發達,有人中年發達,有人晚年發達,時節因緣各個人不一樣。所以古德說了兩句話,“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都是講事實真相。

  而在佛門裡面,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們看看《了凡四訓》,雲谷禅師對袁了凡先生的一番開示,那是聖人之道。何以說“有求必應”?因為佛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你想求,如理如法的求,就一定能得到。“我想得個瓜”,你不去種瓜,天天在那裡禱告、求,天上會掉個瓜給你吃?哪有這種道理?這不可能的事情!佛怎麼教你求?你想得瓜,教你種瓜,你才能得到。你要求財富,佛說財富的因是什麼?財富的因是財布施,你才會得財富。

  這一世當中,我們看到有很多擁有億萬財富的人,他的財富從哪裡來的?過去生中財布施的因,他布施得多,他布施得大,這個大是心量大,他布施得歡喜,他布施得自在,這一生發財好像不操心,自自然然財源就滾滾而來,就這麼回事情。過去生中沒有種因,這一生想盡方法也得不到,無論用什麼手段都是枉然,只是造罪業而已。聰明智慧是果報,法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報,無畏布施是因。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你就會自在了,就會如意了。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不正當的方法統統捨棄掉,規規矩矩、如理如法的去求,種善因一定得善果,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

佛陀的预言
人不会
真正的死亡

这个故事取自《楞严经》,故事中的主人公波斯匿王是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兼领有迦尸国,与摩竭陀国并列为佛陀时代的大强国。

波斯匿王与佛陀同龄,曾和佛陀辩论而结成好友,视佛陀如师,在印度是护持佛教的国王。

经文中波斯匿王因为年老惊恐死亡后的世界,起身问佛,

佛陀在此段中非常精辟地指出人在本质上并没有生死,

生死变化的只是外在的身体而已,

而真正的主人公其实并没变化过。
  
波斯匿王听佛教诲
  
【经文】: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

我昔未承诸佛诲敕,波斯匿王起立白佛:

“ 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

‘ 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

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

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佛告大王:“ 汝身现在,今复问汝:

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

为复变坏 ?”
  
“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佛言:“ 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佛言:“ 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
  
“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 ;

年至长成,血气充满 ;

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
  
佛言:“ 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王言:“ 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 !

寒暑迁流,渐至于此。

何以故 ?

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 ;

三十之年,又衰二十 ;

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

世尊,我见密移,虽比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 ;

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 ?

实为年变!岂唯年变 ?

亦兼月化!何直月化 ?

兼又日迁 !

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

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佛告大王:“ 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 ;

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 我实不知 。”
  
佛言:“ 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
  
王言:“ 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佛言:“ 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

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
  
王言:“ 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佛言:“ 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

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
  
王言:“ 不也,世尊。”
  
佛言:“ 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

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

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翻译】:

波斯匿王从人群中站立来给佛陀顶礼问道

“ 我从前并没有侍奉过诸佛菩萨,也不曾听过佛法,

现在听迦旃延、毗罗胝子

( 两个人均是外道 ) 说

‘ 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就是断灭,就是涅槃的意思 ’

我今天虽然遇见佛陀说法,但是心中仍然有疑问。

如何认识人不生不灭的本性,今天在此烦恼没有断尽的人们,都愿意听闻佛陀教诲 。”
  
佛陀 “ 我现在问你,你的身体是金刚不坏之身呢 ?

还是会变老变坏的身体呢?”
  
波斯匿王“ 我这个身体,最终会坏掉的。”
  
佛陀 “ 大王,你还没有入灭,为何知道最终身体会坏掉 ?”
  
波斯匿王 “ 世尊,我这个身体虽然现在还能用。

但是我发现念头一直不停地流动,却从来没有停留过。

就跟火渐渐变成灰烬一样,最终是熄灭的。

我的身体,也跟这火焰一样,最终会坏掉。”
  
佛陀 “ 对的。

大王,你现在已经年龄渐老,你的颜貌跟童年时比又如何?”
  
波斯匿王 “ 我在童年的时候,肌肤润泽,青年时,血气方刚。

而如今年龄渐老,形色枯悴,精神也不好了,头发花白,皱褶布面,大概活不长了。

与年轻时候没有办法相提并论了。”
  
佛陀 “ 大王,你的身体应该不是一下子就老了吧 。”
  
波斯匿王“ 世尊,变化是时时刻刻的事情,渐渐到此地步,我并没有明显的察觉出来。

我二十岁时,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比十岁的时候老了。

三十岁的时候又比二十岁要老。

现在今年六十二岁了,再回过头来看五十岁的时候,感觉那个时候还很强壮。

世尊,我看到身躯的隐约变化,甚至直到它的毁损破坏,

这当中的变化流易不过以十年为一限。

如果我再仔细的感知,那它的变化时限岂止是十年、二十年,实际是以年为限的,

又岂止是以年为一限,简直是月月在变,日日在变的。

如果我再沉观细察,这变化简直就是瞬息之间的事,

就是念念刹那之间的事,没有任何停息的时候,

所以,我知道我的身躯终归要变易以至于灭绝。
  
佛陀 “ 你看到了变化,这变化迁移流转不曾停息,

从而起启发你知道自己终将灭绝。

然而,你可曾知道就在你的身躯正在迁谢变易之时,

你身中还有不曾灭绝的东西吗 ?”
  
波斯匿王合掌对如来说 “ 我实在不知道 。”
  
佛陀 “ 现在我就告诉你不生不灭的道理。

大王,你初见恒河时是几岁 ?”
  
波斯匿王 “ 在我三岁时,母亲带我去拜谒长命天神耆婆天,经过这条河,那时,我就知道了恒河。”
  
佛陀 “ 大王,如你所说,二十岁时比十岁时衰老,

如此直到六十岁时,你的身体日日月月年年都在流化迁变,

那么,你三岁时看到的恒河,到你十三岁时,它的流水有变化没有 ?”
  
波斯匿王 “ 恒河水仍然如我三岁时所见,没有什么变化,

直到如今我六十二岁了,没有什么变化 。”
  
佛陀 “ 今天你感叹自己白发皱皮,认为容颜必定比童年衰老,

那么,你现在看恒河和你童年看恒河有没有什么不同 ?”
  
波斯匿王 “ 没有不同,世尊。”
  
佛陀 “ 大王啊,虽然你的容颜衰皱了,

但是你的认知观见的精微本性并没有衰皱。

衰皱就是迁变,没有衰皱的就是没有迁变。

迁变的事物会灭绝,那没有迁变的事物,

本来也就没有生也没有灭。

如此来说,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死置于那生生灭灭之中,

而且还要随顺那些道修行者的妄言,

认为这身躯在死后即一切绝灭了呢?
  
听了佛陀说法,波斯匿王确切知道身躯死亡,并不是完全归于寂灭,

而是舍弃了现前的生命,

又走向了新的生命,

于是,他与大众获得了如此未曾有过的领悟而欢欣快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从17岁的白牡丹到25岁的王一宝 ,从名不见经传的十八线小艺人,到正能量青年演员,王一博砥砺前行......岁月蹉跎,增长的是年龄和笃定,不变的是干净的眼
  • Cap之前的一条微博说 “想想也挺好的,因为短时间太多的情感其实很容易反噬,你可能分不清楚到底是 欲 还是 爱 ,小事也有可能造成很大的不愉快。”很赞同,不过我
  • 从此以后异地而处,牵挂成了唯一的救赎,回忆成了想你唯一的方式。从此以后异地而处,牵挂成了唯一的救赎,回忆成了想你唯一的方式。
  • #鞠婧祎[超话]#jjy#鞠婧祎满月之下请相爱# jjy#鞠婧祎雷初夏# . “她是迪士尼逃出来的公主,塞纳河畔永远得不到的王”@鞠婧祎
  • 蓝天下便是阳光;艰苦后便是甘甜;失败了就当经验;成功时便是灿烂】回想一下 当时真正开始贴近粉圈的时候就是粉圈最动荡的时候 当时每天都在想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喜欢
  • 他是一个比任何和他一起踢球的人都要好得多的球员,但他从来不会只带着球跑,"约翰斯顿说。他的父亲格雷厄姆也是阿伯丁当地青年队的一名优秀球员,所以当我看到
  • 蒋俊豪#肆无惧燥 X 摩登兄弟刘宇宁[音乐]##肖战[超话]##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xz#肖战玉骨遥[超话]#xz#肖战时影# , . 山野
  • 多么骄傲,多么舒坦,心情能不爽么,你想和哥们儿们撸串也好你想喝酒也罢,她能不同意?多么骄傲,多么舒坦,心情能不爽么,你想和哥们儿们撸串也好你想喝酒也罢,她能不同
  • 庚子运,比肩助力,伤官制杀,庚金得水而清,子冲午官星,申子合水食伤,惯性发力。庚生午月,高透七杀,午为七杀丙火羊刃,杀过易招是非,外表七杀形象,实则正官心性。
  • 还买了几十册日版或者台译的百合向的B6或者A5单行本漫画以及百合精选集(太多了,百合爱好者都知道是哪些,除了向日葵桑这个冷门作品我相信其他是什么大家都知道)说起
  • (本以为能跟他合唱hey kong的,好遗憾) 还有wuli,小左宝贝&他的六个队友舞台还是不戳滴(不过为什么唱青蟹啊麻麻想看你跳舞绝杀全场来着)。与其
  • 第三招就是砍价砍得差不多的时候,你可以做出要付款的样子,来上临门一脚。对方只要想卖,他肯定磨叽一下,开什么玩笑,1000我进都进不来,你诚心想买的话,最低180
  • 同样的效果,只选便宜药,拒绝给患者用贵药.2、坚持做脾胃疾病科普,再孤单也要继续。  需要给大家提醒一下  近视手术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手术,做之前要考虑清
  • 与人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做到进退有度,懂得自我反省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缺点,用宽容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才是与人相处
  • #森德瑞拉·bride##十堰婚纱礼服新娘跟妆##迎宾纱##出门新中式风格##十堰婚纱礼服出租定制##十堰男士礼服定制##十堰褂皇##褂皇中式嫁衣##手绣龙凤褂
  • ”少年人不再迷茫 “我有我的事情要做” 但我们终会再见…“谢谢你这几天陪我”终是不虚此行…#如何评价百姓的味道理塘站# 看完这两期节目,我更想!好想去那里呼吸来
  • 一副涉世未深的样子哈哈哈哈还是小孩啊很开心看到头头逐渐能够在赛场上掌控自己的情绪,冷静稳住坚定做好自己专注比赛,就像别人对他的期望那样但有时候也想再看到那个会在
  • 刘涛看到易烊千玺的时候,粉丝:人间真实,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在几年前他们几个人一起录制了一档综艺《亲爱的客栈》易烊千玺曾经当过飞行嘉宾,这么优秀的少年谁相处谁喜
  • 演述杨七郎和杜金娥婚后第二天,被调往边关御敌,七郎不幸遇害。演述杨七郎和杜金娥婚后第二天,被调往边关御敌,七郎不幸遇害。
  •   生活有点欺软怕硬,如果你内心很脆弱,生活就会打压你,甚至折磨你,如果你内心足够强大,生活就会奖励你,眷顾你,全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时间无用,让我还是记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