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cn/A6q1RRr8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曾有少年时-李浩源[图书]#@李浩源_鲤太史

遇见前年的风骨

可能真的因为太过于年轻,所以很多时候总是执着于追求文人身上的那一丝风骨。

唐朝无疑是我们最了解的朝代,自我们咿呀学语开始,我们就开始接触唐诗,即使那时候我们对这些文字背后的意思并不了解,却也在灵魂里烙下诗的印记;随着我们着渐长大,对这些诗文也有了新的理解,渐渐地,能从他们遗留下来的文字中读懂他们的悲欢离合。

浩源的这本《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从我们最熟悉的唐朝起笔,借十位风华绝代的才子的故事,衔接起大唐的荣辱兴衰。

可能真的因为太过于年轻,所以很多时候我总是执着于追求文人身上的那一丝风骨。所以书中介绍的唐朝十大才子,我最有感触的便是张九龄,最让我心悸的也是张九龄。

还记得写张九龄那篇的引子中写道,唐玄宗在和左右丞相商量关键职位人事变动时,李林甫向玄宗推选了几个人,玄宗问道:“风度得如张九龄否?”想必,在玄宗的心中,张九龄最有君子之风,是选官任人的蓝本,是天下文人的楷模。在唐玄宗的记忆深处,必然有一位清癯的老人,骑着一匹瘦马,悠悠扬扬地向大殿走来。

我想,作为文人他才华横溢,文采飞扬,作为文坛领袖引领着开元年间文坛的方向;作为臣子他恪尽职守,鞠躬尽瘁,为大唐引进了无数人才。他是文人,但是他又不是寻常文人,作为大唐的臣子,写文章永远都只是他的副业,他还有可以与他的才情相媲美的政治见解。有才华的文人很多,但是他们大多对于一个王朝,一个盛世而言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张九龄不同,他虽然未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才干,却也对军事有着精辟的见解,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我想,对玄宗而言,张九龄绝对不是盛世之时养在宫中仅供写文章取乐的学士,而是有着君子之风的贤臣。

在浩源的这篇文章中,我不仅读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惊艳的名句,也看到了那普雅文字之后的爱国爱民之心。作为儒生,张九龄自幼便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知理守法,自律修身;宦海沉浮几十载,他也在不断地修炼着自己的能力与气度。也许,张九龄绝对唐朝的其他名相而言,并不是那么耀眼,但是他对待权力的自律,他那谦谦君子之风必定会留在那泱泱青史,供后人去瞻仰,去永远地铭记。

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仓皇而逃。渔阳的鼙鼓,边境的战火将他唤醒,他突然想起了张九龄,想起了那个曾经提醒过他提防安禄山的谦谦君子,请人专程到岭南去祭告张九龄亡灵。

确实,张九龄并非完美,但是在张说去世后,他接受了宰相的重担,引领着文坛。他选择君子的风度,就要自律地对待权力。但自律,不是唐玄宗的追求。其实两人早已貌合神离。

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的这句诗,却道尽了他的一生,永远地追求着君子风度。

我想,我应该很羡慕张九龄,因为他这一生,一直活成了他想活的样子,永远保持着他那谦谦君子之风。

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
四念处。

小乘圣人在修四念处之前,先要修五停心观,这是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能停止行人的乱心,叫做“三摩地”,即止、定的意思。此乃声闻乘人入道之初,小乘三贤之第一。观有五种:
(一)不净观:观察一切根身器界都不清净。看一切境界、一切事物皆属不净之相,看男女都是白骨、骷髅,所以停止贪欲之心。贪心重者可修之。
(二)慈悲观: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嗔恚多者可修之。
(三)因缘观: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十二因缘三世相续,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愚痴深者可修之。

(四)界分别观:把诸法分别为六界或十八界,是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者可修之。

(五)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之相,计呼吸数,把心摄到呼吸上,心息相依,以此而停止散乱之心,散心多者可修之。还有的是把因缘观和界分别观合而为一,因两者相似。另外加之佛观,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能除一切烦恼。业障重者可修之。“四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境即是念处,是修智慧的,以发修行人的慧观,叫做“奢摩他”。
念处有四种:
第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与前面的不净观相同。人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有净处,故观身不净。
第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是心对境之感受,就是心和境结合到一块了,那么,苦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第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因为心念是刹那瞬间变化不停、生灭不已的,而无常住之时,故观心无常。
第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因一切法均无自主、自在之性,所以不要着在法上,故观法无我。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慧为体的。因人之苦谛有身、受、心、法四义,就以身、受、心、法而观其“不净、苦、无常、无我”,以慧观的力量,使念住於身、受、心、法所观之处,即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四正勤”就是一心精进修行此四法的意思。又名“四正断”,即能断懈怠之意。或“四正胜”,即於策励身语意中,此为最胜。以能意中决定,而断然行之,则名“四意断”。这四法的内容是:
第一、对已生之恶要把它断除,而勤加精进。
第二、对未生之恶要使之不生,而勤加精进。
第三、对未生之善要使之生起,而勤加精进。
第四、对已生之善要使之增长,而勤加精进。
四正勤就是精进不懈、勤奋修持,从上述四个方面策励修行人,从身口意三方面断恶行善。我们修道就是要从身、口、意下手,一切法都离不开这个身口意,而四正勤为最好,故为四正胜。“
四如意足”。四念处是修智慧的,修“实智慧”。
四正勤修“正精进”。智慧、精进增长了,但由于定力弱,使修行人还不能如意遂愿,故须修此“四如意足”四种正定。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之“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所谓如意,是指六种神通中的如意通,由定而生起。足者,乃依靠之义。
比如:我们的身体是依足而立的。那么,六通中的如意通是依靠此四种定而生起的。又因修定能生起神通妙用,凡事都能随心所欲,你想到什么地方,就能到什么地方,所以又称之为“神足”。
在我们修道的次第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谓之资粮位,然后就是加行位,而这四定正是依加行而命名的。
第一、欲神足:欲於加行而生起定,就是你想得到这个神足的定,依欲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二、勤神足:於加行位上勤修此定,精进勤奋,不懈地努力,依勤奋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三、心神足:於加行位上,一心专注,依正念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四、观神足:於加行位上观察理,即观照,心不驰散,依观之力,则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然有许多法,但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为四如意足。“
五根”。根者,能生之义、增长之义。比如:草木以根而生长。五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一切法皆以信为首。“信根”,即信三宝、信四谛法,信根坚固,则可精进修持;“精进根”,又名勤根,精进勇猛修法;“念根”,念念不忘正法;“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慧根”,开发智慧,能认识真理。此五根是生一切善法之本。五根坚固,则可引发五力。 “
五力”。力者,用也。五根增长,则可不为烦恼所坏,有治五障之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如我们时时刻刻地念佛,就是为断除贪嗔痴三毒邪念;“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有了定力,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三界内之见思烦恼均破了。
“七觉支”,觉乃觉了、觉察之义,此法能使定慧均等。其觉非一,觉法有七种,故为支或分,即七觉支、七觉分。又因七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此法修后能成菩提正道,故又名“七菩提分”。有: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第一、择法觉支:即以智慧选择所修之法。任何修行人开始下手修道时,首先要选择相应的法,其含义有二:一是以智慧选择法门之真伪,选正离邪;二是选修与自己根基相契的法门,这样容易成就。如同一个生病的人,若对症下药,病就会治好,如不对症下药,病则治不好。第二、精进觉支:选择了相应的法门后,则要以勇猛之心,精进不懈地力行正法。若间断、时修时停、一曝十寒,都是不行的。第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法喜充满,乐于修法。第四、轻安觉支:修法得当,则可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第五、念觉支:时时刻刻观念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第六、定觉支: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第七、行舍觉支:舍离一切虚妄之法,一切都不住。我们的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俱足无量无边的妙用,那还要什么东西呢?一样都不需要。古禅师说:“无有一物可当情。”一切都舍了,一切都放下了。上述七觉支中,若修者心浮动,可用轻安、行舍、定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可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修之。定、慧各三支,随用一支,得益便止。念觉支常念定、慧,通於两处,定慧均等。其余六支,依上述随修者之需要而选用之。“八正道”。此法是通向涅槃之路,故谓之道。其道离于偏邪,故谓之正道。是圣人所修之道,可证得阿罗汉果,故又谓之圣道。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第一、正见: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后,有了正确的知见,以无漏之慧为体。第二、正思惟:见四谛之理后,能正确思维,使真智增长,以无漏之心为体。第三、正语:以真正的智慧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儒家曰:“非礼勿语。”以无漏之戒为体。第四、正业:以真正的智慧断除身之一切邪业、一切不正当的行为,而做清净的身业、正当的行为,以无漏之戒为体。第五、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顺於正法而活命,谋正当的职业,离弃邪业。以无漏之戒为体。若为了名闻利养,以供生活挥霍,就称为邪业,又叫邪命,有五种:(一)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二)宣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三)占卜吉凶、看相算命,以求利养。(四)大言壮语,而现威势,说大话,欺骗人,威吓人,以求利养。(五)说所得利,惑动人心,以求利养。第六、正精进:发用真智而勤修涅槃之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无漏之勤为体。第七、正念: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以无漏之念为体。第八、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定是无出入之大定,即无论何时何处,对境都不动心,不糊涂。八正道中以正道为主体,总为无漏,是见道位之行法,而七觉支是修道位之行法。所以,七觉支、八正道属于修行次第。上述就是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基本修法是戒、定、慧三学。戒以破贪,定以破嗔,慧以破痴。见思烦恼断尽,破除惑业,则无生死苦果可感,即出三界,得灭谛涅槃之乐,故“道可修”也。#三宗智慧#

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
四念处。

小乘圣人在修四念处之前,先要修五停心观,这是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能停止行人的乱心,叫做“三摩地”,即止、定的意思。此乃声闻乘人入道之初,小乘三贤之第一。观有五种:
(一)不净观:观察一切根身器界都不清净。看一切境界、一切事物皆属不净之相,看男女都是白骨、骷髅,所以停止贪欲之心。贪心重者可修之。
(二)慈悲观: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嗔恚多者可修之。
(三)因缘观: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十二因缘三世相续,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愚痴深者可修之。

(四)界分别观:把诸法分别为六界或十八界,是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者可修之。

(五)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之相,计呼吸数,把心摄到呼吸上,心息相依,以此而停止散乱之心,散心多者可修之。还有的是把因缘观和界分别观合而为一,因两者相似。另外加之佛观,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能除一切烦恼。业障重者可修之。“四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境即是念处,是修智慧的,以发修行人的慧观,叫做“奢摩他”。
念处有四种:
第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与前面的不净观相同。人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有净处,故观身不净。
第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是心对境之感受,就是心和境结合到一块了,那么,苦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第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因为心念是刹那瞬间变化不停、生灭不已的,而无常住之时,故观心无常。
第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因一切法均无自主、自在之性,所以不要着在法上,故观法无我。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慧为体的。因人之苦谛有身、受、心、法四义,就以身、受、心、法而观其“不净、苦、无常、无我”,以慧观的力量,使念住於身、受、心、法所观之处,即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四正勤”就是一心精进修行此四法的意思。又名“四正断”,即能断懈怠之意。或“四正胜”,即於策励身语意中,此为最胜。以能意中决定,而断然行之,则名“四意断”。这四法的内容是:
第一、对已生之恶要把它断除,而勤加精进。
第二、对未生之恶要使之不生,而勤加精进。
第三、对未生之善要使之生起,而勤加精进。
第四、对已生之善要使之增长,而勤加精进。
四正勤就是精进不懈、勤奋修持,从上述四个方面策励修行人,从身口意三方面断恶行善。我们修道就是要从身、口、意下手,一切法都离不开这个身口意,而四正勤为最好,故为四正胜。“
四如意足”。四念处是修智慧的,修“实智慧”。
四正勤修“正精进”。智慧、精进增长了,但由于定力弱,使修行人还不能如意遂愿,故须修此“四如意足”四种正定。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之“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所谓如意,是指六种神通中的如意通,由定而生起。足者,乃依靠之义。
比如:我们的身体是依足而立的。那么,六通中的如意通是依靠此四种定而生起的。又因修定能生起神通妙用,凡事都能随心所欲,你想到什么地方,就能到什么地方,所以又称之为“神足”。
在我们修道的次第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谓之资粮位,然后就是加行位,而这四定正是依加行而命名的。
第一、欲神足:欲於加行而生起定,就是你想得到这个神足的定,依欲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二、勤神足:於加行位上勤修此定,精进勤奋,不懈地努力,依勤奋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三、心神足:於加行位上,一心专注,依正念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四、观神足:於加行位上观察理,即观照,心不驰散,依观之力,则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然有许多法,但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为四如意足。“
五根”。根者,能生之义、增长之义。比如:草木以根而生长。五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一切法皆以信为首。“信根”,即信三宝、信四谛法,信根坚固,则可精进修持;“精进根”,又名勤根,精进勇猛修法;“念根”,念念不忘正法;“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慧根”,开发智慧,能认识真理。此五根是生一切善法之本。五根坚固,则可引发五力。 “
五力”。力者,用也。五根增长,则可不为烦恼所坏,有治五障之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如我们时时刻刻地念佛,就是为断除贪嗔痴三毒邪念;“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有了定力,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三界内之见思烦恼均破了。
“七觉支”,觉乃觉了、觉察之义,此法能使定慧均等。其觉非一,觉法有七种,故为支或分,即七觉支、七觉分。又因七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此法修后能成菩提正道,故又名“七菩提分”。有: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第一、择法觉支:即以智慧选择所修之法。任何修行人开始下手修道时,首先要选择相应的法,其含义有二:一是以智慧选择法门之真伪,选正离邪;二是选修与自己根基相契的法门,这样容易成就。如同一个生病的人,若对症下药,病就会治好,如不对症下药,病则治不好。第二、精进觉支:选择了相应的法门后,则要以勇猛之心,精进不懈地力行正法。若间断、时修时停、一曝十寒,都是不行的。第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法喜充满,乐于修法。第四、轻安觉支:修法得当,则可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第五、念觉支:时时刻刻观念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第六、定觉支: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第七、行舍觉支:舍离一切虚妄之法,一切都不住。我们的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俱足无量无边的妙用,那还要什么东西呢?一样都不需要。古禅师说:“无有一物可当情。”一切都舍了,一切都放下了。上述七觉支中,若修者心浮动,可用轻安、行舍、定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可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修之。定、慧各三支,随用一支,得益便止。念觉支常念定、慧,通於两处,定慧均等。其余六支,依上述随修者之需要而选用之。“八正道”。此法是通向涅槃之路,故谓之道。其道离于偏邪,故谓之正道。是圣人所修之道,可证得阿罗汉果,故又谓之圣道。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第一、正见: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后,有了正确的知见,以无漏之慧为体。第二、正思惟:见四谛之理后,能正确思维,使真智增长,以无漏之心为体。第三、正语:以真正的智慧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儒家曰:“非礼勿语。”以无漏之戒为体。第四、正业:以真正的智慧断除身之一切邪业、一切不正当的行为,而做清净的身业、正当的行为,以无漏之戒为体。第五、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顺於正法而活命,谋正当的职业,离弃邪业。以无漏之戒为体。若为了名闻利养,以供生活挥霍,就称为邪业,又叫邪命,有五种:(一)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二)宣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三)占卜吉凶、看相算命,以求利养。(四)大言壮语,而现威势,说大话,欺骗人,威吓人,以求利养。(五)说所得利,惑动人心,以求利养。第六、正精进:发用真智而勤修涅槃之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无漏之勤为体。第七、正念: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以无漏之念为体。第八、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定是无出入之大定,即无论何时何处,对境都不动心,不糊涂。八正道中以正道为主体,总为无漏,是见道位之行法,而七觉支是修道位之行法。所以,七觉支、八正道属于修行次第。上述就是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基本修法是戒、定、慧三学。戒以破贪,定以破嗔,慧以破痴。见思烦恼断尽,破除惑业,则无生死苦果可感,即出三界,得灭谛涅槃之乐,故“道可修”也。[心]转发自南无韦陀菩萨摩诃萨! https://t.cn/R2WxKux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零基础自学插画[超话]##自学板绘[超话]# 【新新课】蓉儿水彩第三期iPad课程插画、度薇年五合一系统课、古糖小物、周末老师、gua老师、鸭鸭提升班拼课吗?
  • #带你看世界.‍‍青甘大环线#历经7天带着从西宁出发,途径青海湖,门源,张掖,敦煌,格尔木大柴旦等自驾环线,其中包含大漠、雅丹、丹霞、戈壁、石窟、雪山、湖泊、草
  • 突然想做的事超多,也是突然觉得如果有个兴趣相投的人一起去做一些突发奇想的事也是蛮快乐叭有太多个煎熬的时候了,但还是偏执的守住了底线,往前走一步真的好难或许该搬砖
  • 陕西心特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牢记回馈社会、投身公益的责任,这次携手西安地铁四号线,就是希望能够为参与大西安的建设者贡献一份力量,让他们感受到陕西
  • ”你看,与直接拒绝你的同事相比,这种表面上答应你,背地里却不使劲儿地“软刀子”是不是更具有杀伤力?“你看我好像对谁都很好,只不过是我不想产生正面冲突,其实帮谁不
  • ~按时长大⏰ 日期: 2022.11.2 农历: 九月廿八☀ 天气: 晴 地点: 重庆市 祝自己生日快乐⭐ 愿我所爱的人身体健康平安快来✨ 希望新的一岁爱我的
  • 【上半年房企“零入门”长租公寓迎来新一轮洗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长租公寓行业进入“寒冬”:出租率下降、租客违约率提升成为普遍现象,多家企业面临普遍
  • —— 张枣 《张枣的诗》4.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顾太清6.一个微风的早晨,你我初次相遇,夏蝉把天地
  • 但是你们注意哦,显教、密教是相通的,所以我讲的这番话,都是经过艰苦的道途来的,每个法子我都自己亲自经验过,才告诉你们它的利弊在哪里,不是随便妄讲的哦!你要晓得观
  • ​​保利廣場二樓這家日式簡餐飯店,​很容易錯過,店員介紹門店開了兩年,一直坐穩南山區日式小吃榜單前三,正因為他們的服務貼心,食客吃的放心而得名。​店內裝扮的很精
  • 不过,这个系列也被很多人认为“过于 CHANEL ”不论是花呢元素的外套、还是配饰组合方式,都充满 CHANEL 的​ 手法。相比与之前品牌创意总监 Antho
  • #有个爹系男友是什么体验# 这次见面,1⃣️上衣太短被要求穿他的大t被拒绝从而全程给我往下拽上衣差点被扯成裙子2⃣️天太热要喝加冰奶茶被凶,然后点了去冰他以为是
  • 一场特殊时期的外贸盛会,拉开一场全球贸易的信心之战——自全国各地的2.5万家参展企业全力冲刺,向云端释放新的生产力:有的企业组织外语主播“竞争上岗”力求培训出最
  • 很多老师和学生居然也帮这个偷偷补课的数学老师说话,他们居然说什么:我没诚信,过河拆桥,这种人,人品不好!也有网友表示:家长和孩子这样算计,利用老师,良心不痛吗?
  • 集团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第一家专 业阿胶生产厂,是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拥有“八大国字号”荣誉、是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中医药五十强企业。集团始
  • #王俊凯[超话]##王俊凯电影断桥# #王俊凯演的少年逃犯# #断桥定档813# ❤️#断桥预售开启# ❤️ ❤️#王俊凯说只要不是大伤我都可以# ❤️
  • !!
  • 良心产品啊,饱满的内馅吃起来超过瘾,千层也是好吃的令人咂舌,多吃几口也不会腻,高手中的高手,买了当礼品的结果一口气吃完了,太好吃的错[衰]。#在新加坡的日子里#
  • 3、电视墙直接刷乳胶漆就不错,省成本是次要的,工期短也是次要的,关键是“极简=大气=不容易过时”。3、电视墙直接刷乳胶漆就不错,省成本是次要的,工期短也是次要的
  • 用了这个,乖乖更爱洗澡啦昨天是唯一没有上课的日子,我提议中午做饺子,所以Douer独自在家做功课,爸爸杜尔和我去买菜。我今天恢复上课的那天,中午与朋友共进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