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开示丨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

一、财施:即以钱财,及衣,食,住,给济贫穷困苦者。
二、法施:其人不知善恶邪正,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并了生脱死切要法门,方便善巧而为宣说。或以佛,菩萨,祖师,善知识,所说契理契机之书,印送流通。俾见闻者生正信心,渐次深入,以至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者,皆名法施。
三、无畏施:一切众生,好生恶死,普劝同人,戒杀护生。并人有怖畏,或弭其祸,或启其衷,是小无畏施。一切众生,终难免死,死而复生,生而复死,永劫长怀此之怖畏。令彼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渐次进修,至成佛道,是名大无畏施。
此三种施,财施只在现生,后二直尽未来。凡欲利人以期圆成自己福慧者,宜随己力而实行之。则人民幸甚,国家幸甚。~《印光法师文钞》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
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

佛教大纲,不外五宗。五宗者,即律、教、禅、密、净也。律为佛法根本,严持净戒,以期三业清净,一性圆明,五蕴皆空,诸苦皆度耳。教乃依教修观,离指见月,彻悟当人本具佛性,见性成佛耳;然此但指其见自性天真之佛为成佛,非即成证菩提道之佛也。

密以三密加持,转识成智,名为即身成佛;此亦但取即身了生死为成佛,非成福慧圆满之佛也。此三宗均可摄之于禅,以其气分相同也。以故佛法修持之要,不过禅净二门。禅则专仗自力,非宿根成熟者不能得其实益。净则兼仗佛力,凡具真信愿行者皆可带业往生。

其间难易,相去天渊。故宋初永明寿禅师,以古佛身示生世间,彻悟一心,圆修万行,日行一百八件佛事,夜往别峰行道念佛,深恐后世学者不明宗要,特作一四料简偈,俾知所趣。

第一偈云
其第一偈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者:盖以其人既彻悟禅宗、明心见性,又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而于诸法之中,又复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观经》“上品上生,读诵大乘,解第一义”,即此是也。

“犹如戴角虎”者,以其人禅净双修,有大智慧,有大禅定,有大辩才,邪魔外道闻名丧胆,如虎之戴角威猛无俦。有来学者,随机说法:应以禅净双修接者,则以禅净双修接之;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则以专修净土接之。无论上中下根,无一不被其泽,岂非人天导师乎?

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弹指顷,华开见佛,证无生忍,最下即证圆教初住,亦有顿超诸位至等觉者;圆教初住即能现身百界作佛,何况此后位位倍胜,直至四十一等觉位乎,故曰“来生作佛祖”也。

第二偈云
其第二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者:以其人虽未明心见性,然却决志求生西方。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应道交,即蒙摄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恶,临终苦逼,发大惭愧,称念佛名,或至十声,或止一声,直下命终,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万修万人去乎?

然此虽念佛无几,以极其猛烈,故能获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较量其多少也。既生西方,见佛闻法,虽有迟速不同,然已高预圣流,永不退转,随其根性浅深,或渐或顿,证诸果位,既得证果,则开悟不待言矣,所谓“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

第三偈云
其第三偈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者:以其人虽彻悟禅宗、明心见性,而见思烦恼不易断除。直须历缘锻炼,令其净尽无余,则分段生死方可出离。一毫未断者勿论,即断至一毫未能净尽,六道轮回依旧难逃。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尚未归家,即便命终,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谓耽搁也。阴境者,中阴身境,即临命终时,现生及历劫善恶业力所现之境。

此境一现,眨眼之间,随其最猛烈之善恶业力,便去受生于善恶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五祖戒再为东坡,草堂青复作鲁公,此犹其上焉者,故曰“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也。阴,音义与荫同,盖覆也。谓由此业力盖覆真性,不能显现也。瞥,音撇,眨眼也。有以蹉为错,以阴境为五阴魔境者,总因不识禅及有字,故致有此谬误也。岂有大彻大悟者,十有九人错走路头,即随五阴魔境而去、著魔发狂耶?夫著魔发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炼之增上慢种耳,何不识好歹以加于大彻大悟之人乎?所关甚大,不可不辨。

第四偈云
其第四偈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者:有谓无禅无净即埋头造业、不修善法者,大错大错。夫法门无量,唯禅与净最为当机。其人既未彻悟,又不求生,悠悠泛泛,修余法门。既不能定慧均等、断惑证真,又无从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以毕生修持功德,感来生人天福报。现生既无正智,来生必随福转,耽著五欲,广造恶业。既造恶业,难逃恶报。一气不来,即堕地狱,以洞然之铁床铜柱,久经长劫,寝卧抱持,以偿彼贪声色、杀生命等种种恶业。诸佛菩萨,虽垂慈愍,恶业障故,不能得益。

清截流禅师谓修行之人若无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诸善名为第三世怨者,此之谓也。盖以今生修行,来生享福,倚福作恶,即获堕落,乐暂得于来生,苦永贻于长劫。纵令地狱业消,又复转生鬼畜,欲复人身,难之难矣!

所以佛以手拈土,问阿难曰:“我手土多,大地土多?”阿难对佛:“大地土多。”佛言:“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犹局于偈语,而浅近言之也。

永明禅师恐世人未能将禅净之真义观察清晰,故作此偈以明之,可谓迷津之宝筏,险道之导师,厥功伟矣!

#佛教##佛法看世间#

【释迦牟尼佛开讲净土三经的根源】

没有四十八愿,就没有阿弥陀佛,就没有极乐净土,当然也就没有净土三经,所以《大经》是根源。

为什么说《大经》是根源呢?

没有四十八愿,会有阿弥陀佛吗?法藏比丘当初发了四十八愿,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才成就了极乐世界,才成就了阿弥陀佛。所以,如果没有四十八愿,就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极乐世界。那样的话,释迦牟尼佛还能讲出净土三部经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释迦牟尼佛也不能讲一个没有四十八愿的极乐净土。

所以,四十八愿是净土三经的根源,也是释迦牟尼佛开讲三部经的根源。释迦牟尼佛讲净土三部经,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是有来源的,是望着阿弥陀佛的本愿流淌出来的,这是根源。

根源既发,必待展开,不然不能广利众生,埋没法门奇功。这在《大经》已露其端,即是下卷初〖三辈专念〗之文,紧接〖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后,将一本愿念佛分布于三辈机品,一一劝以“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根源既发,必待展开”,就像地里的一颗种子发芽了,接下来它会欣欣向荣,展开枝叶,然后开花、结豆。如果不展开,那就不能结豆子了,本来能够一豆成百千豆,这个功能利益就失去了。所以,既然它的根长出来了,源头出来了,就一定要展开。

法门也是一样的,《大经》讲完之后,一定要展开,否则就不能广利众生,就会埋没法门奇功。这是说法的次第。

“这在《大经》已露其端”,怎么叫“已露其端”呢?

就是说有这样的意思,但没有完全展开。因为《大经》的根本任务是要“讲原理”,而不是要展开摄受众生根机的,但是有这样的意思、头绪。

在哪里?

──就在《大经》下卷初〖三辈专念〗之文。
“其上辈者、其中辈者、其下辈者”,三辈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这三段文紧接在〖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后。
♦〖第十八愿成就文〗就是这个种子,是种子中的种子,源头中的源头。我们讲四十八愿为源头,其中第十八愿是【源中之源】。

第十八愿讲的是〖念佛往生〗。

“将一本愿念佛分布于三辈机品”,每一辈每一辈都劝他“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这就是展开。

这里把念佛展开为三辈,就好像一个根干上发了三个枝,这三个枝都是从根部吸收营养的。这三辈都是从“一向专念”吸收营养的,也都体现了“一向专念”的成分,所以它就展开为三辈。

我们先读经文: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这是“第十七愿的成就文”,十方诸佛都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怎么赞叹?
无穷无尽的赞叹也还是赞叹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接着就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闻”是听闻。听闻十方诸佛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就是“名号”两个字。“闻”是闻什么?闻上面十方诸佛所赞叹的。

闻的效果怎样呢?
──听到名号具有不可思议威神功德,凡夫称念一定往生,所以“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乃至一念,“南无阿弥陀佛……”。
“乃至一念”就乃至念念,“乃至一念”和乃至念念是一样的,一念和念念相续念佛是一个意思。比如点蜡烛,一念点着了,就念念亮下去,一念光明,念念光明。
──我们的心,“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往生决定,我愿意往生”,然后
【念念之间信愿不断,不改变,这就是“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很简单,很明了,很殊胜。

这前面是源头,就讲名号。名号是种子的种子、源头的源头,十方诸佛都赞叹这句名号。“诸有众生”听到愿往生;

接下来“佛告阿难”,这就展开了。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和第十八愿成就文的“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是对应的。“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并不是指少数特别的人,而是把众生大致分为三类,稍微展开一点。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

这三辈都是把本愿念佛稍微展发一点。

不管是从经文的次第、文义的衔接,还是法义上的顺承关系,都非常明显,这里“凡有三辈”,是围绕前面第十八愿成就文“至心回向,愿生彼国”的众生展开的,把本愿念佛分为三辈来说,展开分成上、中、下三辈。所以善导大师说:

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这是《大经》露出的端倪。

不过《大经》的重心并非在此,所以“三辈专念”文点到为止,接着又转入广泛地描述四十八愿之深广果德方面。

《大经》的重点是讲四十八愿的因愿果德:因中怎么发愿,果上成就的功德,净土如何庄严,弥陀如何慈悲,众生怎样仰仗四十八愿本愿力的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后有怎样殊胜的果报。所以,在根机的展开这方面,“三辈往生”文点到为止,没有广泛地展开,而是“接着又转入广泛地描述四十八愿之深广果德方面”。

──摘自《阿弥陀经归宗解》

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1、8.八‮米百‬测试心里默念‮名的‬字是‮,你‬数学大题解不‮时出‬心底底气是你,‮操出‬时眼角余‮是光‬你,人潮熙攘的‮街大‬里有你,空无‮人一‬的小巷里
  • 这样患者就会出现肌肉无力,身体变得虚弱,容易疲劳,不愿意做任何活动,特别困。一旦身体严重缺钾,就会引起低钾血症,影响患者的心脏。
  • [舔屏]李子柒 螺状元 肖叔叔 好欢螺 只投螺碗 螺满地 家柳江人家 螺蛳粉~~优惠券[举手]~小时候问过母亲大人一个很傻的问题,说鱼身体里那么多刺,就不会痛吗
  • (有关化解的方法,请参看文章2023年十二生肖趋吉避凶)爱情运:猴生肖在兔年的爱情状态处于“死”位中,这种感情好像是一片死水了,如果再不激动,笔者担心你们会出现
  • #nflying[超话]# #车勋[超话]# 【NFLYINGCN20221228IG更新相关】@ btob.kiss.the.radio 221220 我们
  • 以静制欲,不仅能“自静其心延寿,与物无求长神”更可达到“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意境。人如果都能有心静的自然和谐,有修身养性的积极处事态度,远离悲观厌
  • 没有你们说得那么差吧!!
  • #绿色镌像[超话]# 歌词 自己机翻一下吧 我笑不行了 차가운 고독 속을 헤매다 또 외로운 뒷골목 인생에 다 꺼져버린 날 비춰준 건 오직 유일한
  • 【#波司登五年涨价六至八成#,专家称万元羽绒服面料很低廉】据新浪财经消息,前不久,波司登推出了“顶配”产品,登峰2.0系列羽绒服,波司登方面表示,其将航空材料技
  • 巨蟹座:有爱有家,温暖永久大家都知道巨蟹座的人很顾家,也非常向往家庭生活、非常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但他们比较容易没有安全感、害怕受伤害,所以会不敢太快地去投入
  • 但蝴蝶效应下的改变谁又知道是好是坏呢,还是要向前看吧,别后悔,别回头,往前迈的步才有方向(是时候重刷剧了,啊啊啊好喜欢《想见你》不想说再见[悲伤][悲伤][悲伤
  • 这时超市的工作人员询问是不是孩子不舒服怎么老哭,我跟工作人员解释了一下,没想到工作人员说,没事让孩子喝吧,喝完把包装留下,付款的时候付了款就可以,当时感觉非常暖
  • #星推官计划# #好物推选官# #天猫年货节# #股票[超话]# 没想到疫情三年以来,中国年轻人的消费观真的变了,这三个变化一定要看清,以后做生意的逻辑可能
  • 婆婆今天感冒一个人带娃 一拖二的日子真是充实啊希望快好起来吧 也希望两个宝贝不被传染 健健康康的 能拖多晚就拖多晚晚安计划•打卡第三天爱,用力去爱吧一到了晚上就
  • 粉妈的《周六小派对》这个歌为啥听这么多我也没搞懂[笑cry]当时就是小周在小破站跨年唱的《just like fire》诶,然后好奇去搜了一下,就很秃然就被这首
  • 结论是咱就独美专注自家最好,美美欢乐祥和和谐跨年,加上实在是各种大混乱(jj + jj + + 穿山甲 + + 一群小男孩等等)最好一点点都不要碰到,容易走
  • ✨让我们一起变成更好的人吧✨肖战平安顺遂✨  肖战我喜欢你, 肖战最帅❤️肖战我喜欢你 xz 肖战暖心❤本 肖战粉丝小飞侠 觉得 肖战好帅!肖战好帅 我喜欢肖
  • ✨让我们一起变成更好的人吧✨肖战平安顺遂✨  肖战我喜欢你, 肖战最帅❤️肖战我喜欢你 xz 肖战暖心❤#肖战[超话]# 昨日除了去K11 Musea 買guc
  • #情感##亲爱的树洞#这大概是最好的爱情观:如果不合适,千万别将就。13、我伤了感情了,但是我这个人并不把自己的友谊强加于那些不重视友谊的人——那些认为我无足轻
  • #穿成苏培盛了[超话]#热乎的来啦,本来是想大雪发的,一直拖着没上色,现在改成冬至了(bushi)❄️《冬至3》听外面那帮小的如此热闹,苏大公公也坐不住了,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