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书单#

《李长吉诗歌编年笺注》
图书信息:
书名:《李长吉诗歌编年笺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编号:I222.742 40/1
书库:图书馆二楼书库三书架15

编辑推荐:

李贺被人们称为“诗鬼”,在诗歌创作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在遣辞与设色方面,多用“泣”、“腥”、“冷”、“血”、“死”之类的字眼以及“冷艳、怪丽”的风格,使诗歌带有伤感、冷艳的风格。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长吉体”的代表作。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这位呕心沥血的“诗鬼”吧!

书籍简介:

李贺,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今河南宜阳)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六年(七九零),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八一二)。父名晋肃,是疏远的皇族,一生官职低微。

李贺自幼聪颖,束发读书以来,勤奋好学,广泛阅读经传史籍、诸子百家、诗骚乐府、古小说等书籍,为他日后取得较高的诗歌创作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和三年,应河南府试获隽,随即赴京应礼部试,翌年,遭谗落第,返回昌谷。这年的九、十月间,他再度经洛阳人京,走“父荫得官”的道路,由宗人荐引,经过考试,在元和五年五月,始任太常寺奉礼郎。元和七年春,诗人因病辞官返乡。

作者简介:

作者:(唐朝)李贺;合著者:吴企明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点校者吴企明,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唐音质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点校整理《程史》(中华书局,1981);《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唐才子传校笺》(参与撰稿,中华书局);《中国文学家大辞典•隋唐五代卷》(参与撰稿,中华书局,1992);《李贺资料汇编》(编纂,中华书局,1994)等。

精彩摘要:

1.鮑焦:周代隱士。《韓詩外傳》卷一:”鮑焦,衣敝膚見,挈畚持蔬,遇子貢於道,子貢曰:‘吾子何以至於此也?’鮑焦曰:‘吾聞之,世不己知而行之不已者,爽行也,上不己用而干之不止者,是毀廉也,行爽廉毀,然且弗舍,惑於利者也。’子貢曰:“吾聞之,非其世者不生其利;污其君者不履其土,非其世而持其蔬,其可乎?詩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此誰有之哉?‘鮑焦曰:’於戲!吾聞賢者重進而輕退,廉者易愧而輕死。‘於是棄其蔬而立槁于洛水之上。”應劭《風俗通》卷三:“鮑焦耕田而食,穿井而飲,非妻所織不衣,餓於山中,食棗。或問之:‘此棗子所種耶?’遂嘔吐,立枯而死。”

—— 引自第630页

2.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王母桃花千徧红。彭祖巫咸幾回死。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箏人動我金屈巵。神血未凝身問誰。不須浪飲丁都護。世上英雄本無主。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唯澆趙州土。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髪薄不勝梳。看見秋眉换新緑。二十男兒那刺促。

—— 引自第127页

3.吳娥聲絶天。空雲閒徘徊。門外滿車馬。亦須生緑苔。樽有烏程酒。勸君千萬壽。全勝漢武錦樓上。曉望晴寒飲花露。東方日不破。天光無老時。丹成作蛇乘白霧。千年重化玉井土。從蛇作土二千載。吳堤緑草年年在。背有八卦稱神仙。邪鱗頑甲滑腥涎。

—— 引自第212页

李贺作诗写文总是经过细心的观察和深刻的构思,从不生搬硬造、东拼西凑去模仿别人,平时很注意积累素材观察生活锤炼文字、深化意境。他常常早上出去骑一匹瘦马后边跟一个小书童,背上一个书包。他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凡是认为有意义的事都随时记下来放到书包里。凡诗不先写题目,晚上回家以后再拿出来一一整理成完整的诗文。他的母亲常常看到儿子背着一书包纸片回来,又每天写到深夜,心疼地说:“孩子啊!你要把心呕出来吗?”但,如若不是这样,又岂能写出“心事如波涛,中坐时时惊”、“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等绮丽险峻的句子呢?

读李贺,我惊异于他的才华和他的想象,我感叹他的每一首诗的每一个字,我在他的诗句里领略了斑斓的风物,奇崛的想象,还有那些凛冽年岁里的春风花草香;我看过他无法原谅自己奋力后的无声,看过他铁马冰河的铮铮铁骨,也看过他快意人生时刻的锦心绣肠。纵观李贺的人生轨迹基本是:昌谷出生、读书——洛阳备试——长安考试落第——回到昌谷——再赴长安,任奉礼郎——因病辞官返回昌谷——前去潞州投奔张徹——探望十四兄——东南之游——归昌谷,卒于家。

长吉、长吉,李贺却未能如他的字般长命百岁,吉运高照,李贺卒于27岁,正是青春大好年华。他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与绝望,望长吉来生能做春风得意的少年吧!

文字:20级商英一班张心雨

编辑:20级商英二班高金金

#日常[超话]#2021.02.07.It's over.
今日份来自dym的折磨.从早上瘫到晚上八点左右.两点一线.(卧室——卫生间)时隔三个月再一次体验生不如死的痛苦.(此处暴风哭泣)

一整天没写作业良心上过意不去...忍着痛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今天就语数英三科叭.结果正确率贼低.尤其数学!明天再战其他科.小娜同学已阵亡.[二哈]晚安

真的太想亦河了!md!

#妈妈永远的思念#
2021年2月3日

立 春


高家有煜花莫言,

岁尽月藏白云间,

陌上桃李馥成蹊,

等君待识玉英容。

煜儿:妈妈心爱的女儿,以上诗句,是疼爱你的玉萍阿姨今天立春时节于成都为你赋写,我很感动,转抄与你分享。在此深深感谢这位年少便出道艺术绝技的清丽佳人—我的挚友发小,祝愿她永远如春阳般美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高中毕业后到外面的城市“漂”了几年,今年4月份通过镇上的就业和人才智慧服务平台被推荐到这里就业。华店镇人大主席高加顺告诉记者,该平台是镇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重点项
  • 來微博真的只能看超話了,用大名搜尋真的都會看到一堆髒東西拜託請放過我們家李,你們喜歡誰就去關注他,別浪費生命去酸別人,你們就也只是見不得別人好老娘今天發誓半年內
  • [哈哈] 第五位网友:晒这张图片就是想让大家看看我多漂亮,气色多好 ,再大的舆论也压不垮我 ,我一样可以活的很逍遥,很自在 。[哈哈]其实这只是李湘随随便便发
  • 整体来看,今日全国生猪收购价格呈现全面上涨态势,屠宰企业白条猪出场价格上涨了1500-1800元/吨,随着猪价上涨,猪产品出现一定的跌涨现象,部分区域有多次提价
  • 我前几天还瞟见你手机来学生3:不会吧老师,大学就应该谈恋爱啊学生4:以咱的资质遇到喜欢的就去追,一定行,我看好你,准行我说:你们给我介绍个他们跃跃欲试哈哈哈哈我
  • #熊猫守护者[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下、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让人误以为万事万物
  • 而孙杨身边的似乎就是他的女朋友,画面中,这名女生随意披散着长发, 身高和孙杨并没有相差很多,她将头靠在孙杨的肩膀上,两人都低着头,似乎在看着什么,和所有普通情侣
  • ”面对患者每天各种各样的问题,值班党员微笑服务,热情解答,将群众的需求落到了实处,推动党员服务活动常态化,让每一位患者满意而归。”党员示范岗不只在门诊、在病区,
  • 还有一个星期才发布,一加10手机直接列出具体参数来,还真是手机圈的一股清流呀哈哈,友商们咋样机身尺寸1630x739x8.55mm处理器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L
  • 作为野马旗下的首款MPV车型,外观设计基本延续此前发布的野马M302,并且借鉴了丰田老款埃尔法的设计,车身C柱和D柱都增加了黑色涂装,车身尺寸分别为4580/1
  • #收图[超话]# 出200614TF家族夏季运动会 【图】 cp: 完年 风年 爱年 盆年 年樱 晚风 棍年 碗盆 文严文 文朱 风盆 碗吉 翔霖 戏棍 戏年
  • #今日穿搭(ootd)##原创首饰# 以拥有高级金棕色的虎眼石为主石、秋天的气氛设计的首饰一套,搭配同色系连衣裙。光腿穿靴子这种事情再也无法发生在冬季了,但是春
  • 我们走吧,他这么说着,就搂着我的脖子开始综综综地废话今天的事情,然后一起走回家。我太喜欢综星了,我看着路灯下紧紧贴在一起的影子。
  • ”在《可喜可贺的临终》里,故事中的病人都是绝症患者,都是不久人世的人,在最后的时间里,都想回到自己的家中,安心快乐地在家中生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吃一些自己
  • 婚恋方面:年月丑戌相刑,财星逢刑,说明感情上会多纠结的,也是会遇到女小人的特别是你在之前的癸未大运,是丑未戌三刑运,这个期间感情上是烦恼的事情特别多,谈的感情也
  • 最后,最近开这辆蔚来ES8和ET7给我感觉最大的不同是,老SUV的车机好像还是笨笨的,很多次呼叫嗨nomi的时候总是无法一次成功,语音识别还需要加强。目的地出行
  • 很多店铺属于营业额高,但实际利润却少,如果要进行补税,那只能等着“卷铺盖走人”了。我们要用合理的方法来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究其根本,电商的经营地址是在网上的,哪
  • 看似漂泊不定的命运,其实都有迹可循;一个人获取财富的多寡,或者健康状况如何,也是皆有定数。生命的途程就是一个惊人的国度,没有人能完全没有苦楚地度过一生,倘若一遇
  • 说法图上部绘须弥山,山上有八座殿堂建筑,说法图的东西两侧及下方绘有30多幅以绿色山野为背景,含有人物和建筑的小画面。图一至图二:窟室内景图三:龛顶图四:龛顶为四
  • 陈廷焯指出:“……此处点醒题旨,既突兀,又绵密,妙只五字束住,下文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笔,却满纸羁愁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白雨斋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