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佛土有四: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获六神通自在力,得入菩提微妙宫。

关注
印光法师:佛土有四,所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一)凡圣同居土者,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带业往生之人论,则生凡圣同居土。然此土清净微妙,如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此土虽属带业往生之人所居,亦有法身菩萨及佛同居其中,为其说法,故亦名凡圣同居土。但此为净土往生之人,虽未能如佛菩萨所见所受用之殊妙,然其气类相同,不比娑婆之条然各别也。此土亦分九品,若中下六品,则多须时劫。若上三品,则速得悟(悟无生,方能入实报。)无生忍,登不退地,证入实报寂光矣。
(二)方便有余土者,乃已断见思,未破无明之人所居之土。言方便者,以其所修系入真实之前方便。言有余者,虽断见思未破无明,(尘沙无体,说不说俱可。若说,此九方便人,正破尘沙惑耳。)故言有余。若破无明,可称分证无余。若无明净尽,(九方便,即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此九种人,同断见思,未破无明。)则是究竟无余矣。
(三)实报无障碍土者,即佛菩萨不思议福慧庄严所感之报土。
(四)常寂光土者,即佛菩萨所证之理性也。此二土本属一土,约所感之果报土言,则名实报。约所证之理性言,则名寂光。圆教初住,初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实报土,亦得名分证寂光。若至妙觉佛果,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矣。讲者欲人易悟,且将分证者归于实报,究竟者归于寂光。实则分证,二土俱是分证。究竟,二土俱是究竟耳。实报土,唯破无明证法性者得见。何得以带业往生之人,便拟生实报耶。生同居,由信愿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盖彼虽未断烦惑,由内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弥陀慈悲之力,感应道交。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故得往生最极清净之同居土。汝疑所生之土,当不能清净,并阿弥陀之胜妙色身,此等众生不当即见者。乃以汝所见者为是。以弥陀之誓愿,释迦之言教,诸菩萨祖师善知识之发挥著述皆错也。唯汝所见为最的确最高超,汝作此见,乃谤佛谤法谤僧,将来当与提婆达多同享极乐于阿鼻大地狱中。其为乐也,莫能喻焉。恐尽未来际,尚不间断其受用于种种乐事。汝欲享此乐,请依汝知见而说。如不欲享此乐,纵令势促威逼亦不可说也。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恶之极重罪人,由临 终阿鼻地狱之相已现,生大恐怖,遇善知识教以念佛,由怖苦求救之心,猛切之极。虽所念无多,而一念心光感佛,故佛即垂接引以应之,遂得往生。其在华中十二大劫者,以在生罪业重而善根浅,故花开最为迟延也。然此人在华中之快乐,胜于三禅天之乐,(世间之乐,三禅最为第一。)又何欠憾乎哉。实报土,唯法身大士得见,固无娑婆极乐之分。佛之慈悲誓愿,正为未断惑者无由了生死,特设此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一特别法门。俾凡有心者能修。凡具信愿念佛者皆能生。此我释迦弥陀普度众生之大慈悲心。思之当为感极涕零。尚何暇胡思乱想,依自己种种知见为难也。冈野增次郎,圆山和尚,不以光之文芜秽不堪见弃,殆宿世曾有缘之所致。汝只带一部,彼诸位难以遍看,今特寄两包,共六部,祈为转送二位并有缘者。至云译饷东人,窃谓译之一字,似不必用。何以故,以彼与光有宿缘故。若无缘者,见之恐取以代薪覆瓿耳。又纵谓有利初机,宜照样排印,庶所益者广。若参以和文,只可令识和文之东人看。若华人及各处不识和文之华侨,皆不能看。况日本书册藏,一木版,二铅版,并此次之大正刊经会之藏,皆尽华文,不参和文,以故华人多有请者。使参入和文,则流通便滞塞矣。依光愚见,若欲流通,不须用译。至圆山和尚材德弘备,何竟俯欲见光。以光本一无道无德无知无识之粥饭僧,一部文钞,备将满腹草料,彻底吐尽,见之又有何益。况光已衰老不能勤学,若色力强壮,彼既来华,光当学彼所得。今老矣,除持名外,无一法应学。以死期将至,恐所学愈多,心识愈难淳净。或致与佛感应不交。则一不往生,永劫流转,岂不大可哀哉。汝年齿犹轻,固宜勤学。然一座大须弥山之靠山,切勿视作泛常而忽之。则庶乎不堕显荫之覆辙,而得与诸上善人同亲炙于弥陀愿王也。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恒惭法师书一 https://t.cn/z81PuZC

极乐佛土有四: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获六神通自在力,得入菩提微妙宫。

关注
印光法师:佛土有四,所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一)凡圣同居土者,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带业往生之人论,则生凡圣同居土。然此土清净微妙,如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此土虽属带业往生之人所居,亦有法身菩萨及佛同居其中,为其说法,故亦名凡圣同居土。但此为净土往生之人,虽未能如佛菩萨所见所受用之殊妙,然其气类相同,不比娑婆之条然各别也。此土亦分九品,若中下六品,则多须时劫。若上三品,则速得悟(悟无生,方能入实报。)无生忍,登不退地,证入实报寂光矣。
(二)方便有余土者,乃已断见思,未破无明之人所居之土。言方便者,以其所修系入真实之前方便。言有余者,虽断见思未破无明,(尘沙无体,说不说俱可。若说,此九方便人,正破尘沙惑耳。)故言有余。若破无明,可称分证无余。若无明净尽,(九方便,即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此九种人,同断见思,未破无明。)则是究竟无余矣。
(三)实报无障碍土者,即佛菩萨不思议福慧庄严所感之报土。
(四)常寂光土者,即佛菩萨所证之理性也。此二土本属一土,约所感之果报土言,则名实报。约所证之理性言,则名寂光。圆教初住,初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实报土,亦得名分证寂光。若至妙觉佛果,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矣。讲者欲人易悟,且将分证者归于实报,究竟者归于寂光。实则分证,二土俱是分证。究竟,二土俱是究竟耳。实报土,唯破无明证法性者得见。何得以带业往生之人,便拟生实报耶。生同居,由信愿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盖彼虽未断烦惑,由内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弥陀慈悲之力,感应道交。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故得往生最极清净之同居土。汝疑所生之土,当不能清净,并阿弥陀之胜妙色身,此等众生不当即见者。乃以汝所见者为是。以弥陀之誓愿,释迦之言教,诸菩萨祖师善知识之发挥著述皆错也。唯汝所见为最的确最高超,汝作此见,乃谤佛谤法谤僧,将来当与提婆达多同享极乐于阿鼻大地狱中。其为乐也,莫能喻焉。恐尽未来际,尚不间断其受用于种种乐事。汝欲享此乐,请依汝知见而说。如不欲享此乐,纵令势促威逼亦不可说也。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恶之极重罪人,由临 终阿鼻地狱之相已现,生大恐怖,遇善知识教以念佛,由怖苦求救之心,猛切之极。虽所念无多,而一念心光感佛,故佛即垂接引以应之,遂得往生。其在华中十二大劫者,以在生罪业重而善根浅,故花开最为迟延也。然此人在华中之快乐,胜于三禅天之乐,(世间之乐,三禅最为第一。)又何欠憾乎哉。实报土,唯法身大士得见,固无娑婆极乐之分。佛之慈悲誓愿,正为未断惑者无由了生死,特设此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一特别法门。俾凡有心者能修。凡具信愿念佛者皆能生。此我释迦弥陀普度众生之大慈悲心。思之当为感极涕零。尚何暇胡思乱想,依自己种种知见为难也。冈野增次郎,圆山和尚,不以光之文芜秽不堪见弃,殆宿世曾有缘之所致。汝只带一部,彼诸位难以遍看,今特寄两包,共六部,祈为转送二位并有缘者。至云译饷东人,窃谓译之一字,似不必用。何以故,以彼与光有宿缘故。若无缘者,见之恐取以代薪覆瓿耳。又纵谓有利初机,宜照样排印,庶所益者广。若参以和文,只可令识和文之东人看。若华人及各处不识和文之华侨,皆不能看。况日本书册藏,一木版,二铅版,并此次之大正刊经会之藏,皆尽华文,不参和文,以故华人多有请者。使参入和文,则流通便滞塞矣。依光愚见,若欲流通,不须用译。至圆山和尚材德弘备,何竟俯欲见光。以光本一无道无德无知无识之粥饭僧,一部文钞,备将满腹草料,彻底吐尽,见之又有何益。况光已衰老不能勤学,若色力强壮,彼既来华,光当学彼所得。今老矣,除持名外,无一法应学。以死期将至,恐所学愈多,心识愈难淳净。或致与佛感应不交。则一不往生,永劫流转,岂不大可哀哉。汝年齿犹轻,固宜勤学。然一座大须弥山之靠山,切勿视作泛常而忽之。则庶乎不堕显荫之覆辙,而得与诸上善人同亲炙于弥陀愿王也。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恒惭法师书一 https://t.cn/z81PuZC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整部《法华经》里面最重要的一品,也是在《法华经》里面具体开示,如何成究竟圆满佛及在生活当中怎样才能圆满的行持,讲得最全的一品。这是《楞严经》第五卷第六卷二十五圆通章中由文殊菩萨在无量法门里面选出来的,三根普被的唯一法门,以此修行直至究竟圆满佛,也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修行者唯一回家之道。在这一品经里文殊菩萨选出来的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闻思修,在《楞严经》卷六开头观世音菩萨说他自己过去在因地修行时,遇到了如来叫观世音,佛给他开示了耳根圆通法门---闻思修,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在《楞严经》卷六偈颂中文殊菩萨讲依什么修行:“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此根是什么根呢?下面答原经文:“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过去诸如来是依这个门成就,现在和未来一切的修行者是依的这个法,合起来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是依这个法门而成就。那这个叫什么法门呢?文殊菩萨自己往心口一拍:“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原来这个修行的法门就叫观世音。可是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到底是闻什么?思什么?修什么?文殊菩萨又给我们点出来,原经文:“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原来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是闻如来藏,思如来藏,修如来藏。“此根”与“斯门”就是观世音闻思修法门如来藏,过去、现在、未来就这一个门,三世诸佛都依此法门成究竟圆满佛。在《心经》的另一个版本里:“观世音自在菩萨,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出自于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诏译)这段经文也是在解释闻思修法门,般若就是智慧啊,波罗蜜多是到彼岸,可是我们怎么样智慧到彼岸呢?是“行甚深”。要知道这个“行甚深”的含义,行就是行持就是修行,那这个“甚深”在《佛说不增不减经》里对“甚深”是这样开示的:“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原来“甚深”就是如来藏,就是第一义谛法。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应该按照《法华经》《楞严经》所讲的观世音菩萨十四无畏、三十二应身去圆满的行持,就可以智慧到彼岸,直至究竟圆满。在《法华经》第二十五品一开头,无尽意菩萨向佛请法:“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理解,第一就是明白观世音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利)第二明白观世音以后是怎么修行的?(利他)我们要明白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闻思修就是如来藏。那如来藏是什么意思呢?在《楞严经》的第四卷有详细的开示。一切皆非就是讲空如来藏;一切皆即就是讲不空如来藏,非、即圆融就是讲空不空如来藏,这是讲一心现出三个藏,三个藏就是一个心,本来就是一个东西。自古以来多位祖师大德对楞严经的如来藏一心三藏作了详细的讲解。比如憨山大师所著的《楞严经悬镜》、蕅益大师所著的《楞严经文句》、莲池大师所著的《楞严摸象记》等等,都在讲解的著作里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讲如来藏一心三藏宇宙真理的。希望同修们都能查阅参照,因为这个太重要!太重要!祖师大德所阐述的与《楞严经》是一致的。圆瑛大师在《楞严经讲义》讲:“实相有三,即三个如来藏:一、无相之实相:无一切妄法差别之相,只有一真平等实相,即空如来藏,空诸一切,虚妄染法之相,并非本体全无也,乃藏性不变之体。二、无不相之实相:并非无相,而能随缘现一切相,即不空如来藏,具足十界诸法,非无诸相也,乃藏性随缘之用。三、无相无不相之实相:若言其无,则不舍一法;若言其有,则不立一尘,即空不空如来藏,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乃藏性体用双彰。”在下面又讲:“依本来心,生佛一如。惟一真法界,具足十界,即非十界,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一心圆彰三藏,三藏不出一心,圆融极妙,无一复加矣!”交光大师在《楞严经正脉疏》里面讲:“不惟以一心而圆具三藏。且于每一藏中即圆具十法界。如非则十界具非。即则十界具即。融则十界具融也”如来藏真理用大白话说为:大光明藏中谁非谁?谁又不是谁!天地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就是万法,万法就是阿弥陀佛。众生是迷惑中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觉悟了的众生。我们本是一体,回归自性大光明藏,生生世世解脱自在!这里的天地万法是对应: “无不相之实相、即不空如来藏”;皆是一人一念心是对应:“无相之实相、即空如来藏”;之所变现是对应:“无相无不相之实相、即空不空如来藏”;天地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就是一心三藏宇宙人生的真理。打一个比喻:如人在梦,梦中境界万万千千,千千万万,皆是梦人一念之所变现,梦人即是梦境,梦境即是梦人。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没有哪一个法界不是哪一个法界,就是一个本体。梦中的花花世界如此真实,岂不知都是做梦之人一念梦想梦出来的,梦中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做梦之人,做梦之人与梦境就是一体。梦中每一个众生就是全体。做梦的人方便说是如来藏、法身、一真之人、一真法界等等;做梦的人一念心方便说是空如来藏;梦中的境界方便说是不空如来藏;可以现做梦不现做梦这个妙用的功能、这个性,方便说为空不空如来藏。一心变现出三个如来藏,三个如来藏就是一真之人,就是法身。现在的世界就像是一场梦一样,我们都是梦中人,都生活在梦境之中。十法界芸芸众生、森罗万象、好坏美丑等等,其实就是一个梦境,实际上也是那个做梦之人梦出来的。做梦的人方便说对应为法身;梦境方便说对应为化身;可以现做梦不现做梦这个妙用的功能、这个性,方便说对应为报身;法报化三身当下就是一体,法身就是化身,化身就是法身。梦人就是梦境,梦境就是梦人,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没有哪一个法界不是哪一个法界。梦人就是一个,对应法身就是一,梦中的境界千千万万对应化身是无量。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一念心变现出万法,万法就是一心。其实每一法当下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法身。每一个众生就是全体就是十法界就是如来藏。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明白此理,就知道我们都是本自具足法尔如是,转迷惑的知见为觉悟的状态,生生世世解脱自在!此即是观世音法门的真实义,也是《楞严经》的精华就是讲如来藏一心三藏宇宙真理,明白这个道理就叫“闻”,也就是“开示”,就是自利。明白了观世音明白了如来藏以后就去学观世音菩萨,按照十四无畏和三十二应身在生活当中去行持,在普门品里面方方面面,每个角落都告诉我们具体行持的方法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从头到尾佛就开示了一个方法,就是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念彼观音力”。这个方法在普门品里讲了六十遍,在《楞严经》里讲了五十遍,两部经一共讲了一百一十多遍,其实只有一个事,就是叫我们明白真理传真理讲真理。念彼观音力的念:就是读就是讲就是动个念头的意思。彼:彼此彼此,就是你我的意思。观音就是真理,把这一句话连起来就是讲你我的真理。那你我的真理有几个?一切众生都是真理的化身,所以真理只有一个即如来藏。明真理即解脱。“念彼观音力”就是讲、传如来藏,这就是真修。《法华经》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解释的《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自述圆通的十四无畏、三十二应身,以原经文解原经文,这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解的经,大家一定要认真去对照。怎么对照呢?按照《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自述圆通的十四无畏火难、水难、刀兵难,枷锁难、贪嗔痴等等。一一对应《法华经》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释迦牟尼佛亲自解释的十四无畏火难、水难、刀兵难,枷锁难、贪嗔痴等等,以原经文解原经文一一对应。三十二应身也依上面原经文解原经文一一对应。通过原经文解原经文一一对应,我们知道了原来十四无畏和三十二应身就一个方法,就是明白真理,传真理,讲真理,直至究竟圆满佛,这就叫行甚深微妙法,这就是“修”就是“入”。方便说叫利他、行菩萨道。 “闻”就是“开示”,“思”就是“悟”,“修”就是“入”。闻思修就是开示悟入,开示悟入就是闻思修。自觉(自利)、觉他(利他)、觉行圆满。交光大师在《楞严经正脉疏》卷十九讲:“问:不立观门,何由修证。答:汝不见下文,阿难喻此心为华屋,求门而入。佛与说耳根圆通。方是入此之门。今何阅佛经而不尊候佛旨,乱立观门。苟此处观门已立,便当以此修行。”就是讲,学佛应该听佛的话,以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闻思修而修行直至究竟圆满。《心经》后面讲:“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成正觉。”就是告诉我们要牢牢的抓住观世音菩萨闻思修法门,这是唯一回家之道。所以我们要听文殊菩萨的话,真学观世音菩萨,按照十四无畏三十二应身去行持,菩萨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是依教奉行,依法不依人。这与《法华经》里面讲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和《楞严经》所讲:“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都是一致,只有一个门成究竟圆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塞尔维亚进步党肯定会首先邀请伏伊伏丁那匈牙利裔联盟作为合作伙伴(这个是说给达契奇听的,达契奇在谈筹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等到选举周期结束才能看到最终的授权分
  • #听星星说# ✨✨我们都知道5宫是恋爱宫位,但是其实5宫与孩子也是有关系的。以上搭配其它星体和相位,比如你有一个良好的3宫、良好的水星,那么你也是一个很乐于传道
  • 今天的快乐也是肯德基给的!所以还是吃吧,快乐就好,幸福就好[赢牛奶][赢牛奶][赢牛奶]温柔又浪漫的文案温柔❶这世间荒芜 但浪漫不死❷那就祝你有数不尽的鲜花的浪
  • (仅限280元及以上价位)购票请戳:#大雄的阅读日记# 今天读@毛丹青 老师的《热活,冷活与生活》这本书是毛丹青老师的旅日观察随笔,毛老师的文字第一次读,特别
  • #安宥真自颜源露代言人# ✨ #安宥真帅美定式# 【预览】220417 签售下班饭拍预览 (©️Last pang转载请注明出处) #安宥真# 个人账号:_
  • 近乡情怯,人总是在在乎的人面前欲言又止,可是我必须克服这个障碍,我害怕以后没机会告诉那个人,他对我来说的是不同意义的人。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开始柔软,很想给某人多一
  • 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
  • #2023年护士资格考试##2023年护考[超话]#护考知识点:腰腿痛和颈肩痛患者的护理1.颈椎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9.脊髓型颈椎病不适宜牵引
  •       家事无对错只有和不和,家和才能万事兴,不和百事哀!五、夫妻四处:①多想对方的好处;②欣赏对方的长处;③体谅对方的难处;④包容对方的短处。
  • 【财经新闻早知道:个人养老金制度有望落地 每人每年缴纳上限或1.2万元】宏观经济◆国务院常务会议:稳就业与稳物价同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主要支撑。◆中新网:
  • 就在我找的逐渐烦躁的时候,脑中灵光一闪,我把找到的碎片拼一拼,如果拼得完整不就说明我已经排除了所有安全了嘛……我可真是个大聪明,拼图从来没有怕过谁,于是厨房里出
  • #煮酒今日# #职业拳击[超话]##出色快讯# 爱马仕企业基金会继续在其洛林艺术空间大广场(La Grande Place)呈现展览项目,推出艺术家Andrés
  • 而有时候,执念般把友情看的太“重”便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眼里容不得沙子”感觉对方“不够朋友、不够意思”而导致友情的破裂,很可惜的~放平心态,真诚随缘,反而会长
  • 这种情况的产生大概持续了小半年了,不知道是毕业以后的孤独感还是与生俱来的安全感缺乏,让我在目前群居生活中从内心深处悄悄地排斥任何人,或许她们不知道,或许也有所察
  • 算了算日子,已经满月了,经历了这么多,最深的感受就是切身体会到了当初武汉的疫情,尽管病毒已经没有那么可怕了,但是谁也不知道后遗症是什么,最可怕的就是未知吧。临近
  • #逗奶团团贴# 〖关键词〗小香饰品如何跟团:在此微博和留言暗号逗奶团+你的微博名字,已经设置好团价①团期:6.20截②团价:图一价格(偏远补差价) ③微博反馈返
  • 3/21—4/21,一个月没刮胡子,仿佛坐了个月子[笑cry]年轻的时候,人都有那种向往自由,想要去流浪的冲动,会羡慕那些交不起房租落魄的音乐人,郁郁不得志的诗
  • Track 09 伍家辉《银泰》【作词:冷玩妹;作曲:伍家辉;原唱:孙燕姿】之所以选《银泰》收录进「青春重置计划 4 珍稀」这张合辑,多多少少带了企划组成员们的
  • 4、尽管指数连续下行,现在指数已踩破箱体下沿支撑,这大概率是机构投资者信仰崩塌后的非理性砸盘,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下探后的低点,但是当前位置机会大于风险。加上个别新
  • 硬核“装备”助力抗疫 本次疫情发生后,为了保证医疗队和患者能随时用药,药学组多方协调,再一次将“流动智能应急中药房”开到一线,每小时能调剂300付中药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