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梦东彻悟大师语录节要:

念佛时当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如救头然,如丧考妣,如鸡抱卵,如龙养珠,不期小效,不求速成,只一心常恁么念,是名无上深妙禅。此则根身世界,密随其心念念转变,殆非凡心肉眼所能知见。及报终命尽,弥陀圣众忽现在前,或现异香天乐诸灵瑞相,世人方谓净业成就,然净业之成,岂此时乎?

善导和尚这首偈子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点击关注 ► 一生念佛 今天

南无阿弥陀佛。

《法然上人全集》第388页。



答镰仓之禅尼书

《答镰仓之禅尼书》。

“镰仓”是一个地名,在日本很有名,现在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禅尼”可能是一位原来修禅的比丘尼法师,她想学净土,就写信给法然上人来请问。

法然上人这封答函大约分为三部分:先是“普劝专修”,然后是“五事答疑”,最后是“结劝信心”。

六、答镰仓之禅尼书

(《大正藏》第83册第201页上 )

来函详悉。念佛功德之大,虽佛亦难说尽,智慧第一之舍利弗,多闻第一之阿难,亦难知念佛之功德,广大善根故;何况法然等,更不能说尽。法然于传来日本之佛教经论随分阅读,然仅就净土教文,欲说尽中国传来之圣教义意,一年二年亦甚困难。然,来函承问故,当为说之。

首先说念佛功德广大,想把它说清楚,说明白,说得详尽,那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我们普通人做不到,就算是多闻第一的阿难、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做不到,就算是释迦佛亲自说,也说不尽。

所以,对念佛功德,不是听到多少、学到多少才能相信,这个量超越了我们可思议的范围。但是凡夫总有疑问,有问就要回答。

先,不信念佛之人言“莲生或津户三郎等,无智之人故,不劝余行,唯劝念佛”,此极为谬误也!

前面有《答莲生书》,这里说的“莲生”或许跟前面是同一个人。莲生和津户三郎是两个人,大概没什么文化,法然上人写信劝导他们专修念佛,有人就说“因为他们没文化,也没智慧,所以法然上人才劝他们念佛,不劝他们修余行”,意思就是,有智慧的人就不必念佛了,可以修其他更高难度的、需要智慧的修行法门。这是极端错误的。

其故者,念佛之行,本来不论有智无智,弥陀往昔所誓之大愿者,普为一切众生故也;非为无智之人誓念佛之愿、为有智之人誓余行之愿。为十方世界之众生故,有智、无智,善人、恶人,持戒、破戒,贵贱、男女等,皆无分别;佛在世之众生,或佛灭后之众生,或末法万年后三宝灭尽时之众生,唯有念佛是现当(现在与来世)之祈祷也。

这个理由说得特别清楚,念佛之行是不论有智无智的。念佛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他的本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就是一向专念。

“十方众生”包含得非常广大,所以下面说得特别明白,并没有说“在十方众生当中,只有无智众生才念佛,有智慧者就修余行”,不是的。不论有智无智、是善是恶,都包含在“十方众生”当中,毫无分别。这是对身份、根机、能力没有选择。

就时代来讲,念佛法门是通行的法门,所以佛在世之众生、佛灭后之众生,乃至万年法灭的众生,都包含在“十方众生”之内。

对“十方众生”,其实有两种表达法:一个是横向的,善恶、男女、出家在家、持戒破戒、有智无智……这是横向比较;再就是纵向的时间轴,过去、现在、未来,以我们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这一期教化来说,就是佛在世、佛灭后,还有法灭之时。

之所以拿时间维度来说明,是因为圣道法门要修行戒定慧、六度万行,这是难行道,在佛在世的时代,也就是正法时代,得益者还是不少的;但是到了像法时代、末法时代,就没有了;法灭的时候就更不用谈了。或许有人会拿圣道法门这种时间的局限性来思维净土法门,那也是不正确的。

“现当之祈祷”,不管是为现世福乐,还是为未来往生净土、解脱成佛,都应当一向念佛,都可以专修念佛。并非说“为了往生极乐,我就专修念佛;为了现世利益,求发财,求升官,求开智慧,我就向不同的佛菩萨祈求,诵不同的经论咒语来求取”,不是这样的,为了现世利益也要念佛。

或许有人说“求现世利益,就拜佛,念佛;如果求解脱,就要靠戒定慧三学,要靠开悟。念佛嘛,求一点福报是可以的,求开悟求不来”,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念佛能生净土,生净土之后就能证悟一切法门。所以,不论是为后世之证悟,还是为现生之利益、福报,都可以念佛。

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阅读一切圣教而劝专修念佛者,亦广为一切众生故也。方便时节,契应末法,即是今之教也。

是故,不限无智之人,广凭弥陀本愿,普随善导解释,劝化念佛一门,何限无智之人而隔有智之人乎?若然,则背弥陀大愿,违善导解释。

有人认为,只有无智之人才念佛,比如乡下老太太没文化,所以才念佛,有智慧的不用念佛。所谓“有智慧”,也不是多大智慧,就是读过几本书,认识几个字,脑子聪明一点,会转弯,有时候还成了坏事,因为这是世智辩聪。

弥陀本愿本来不分有智无智,平等无分别,普誓十方众生都念佛;善导和尚的解释也是根据圣教广劝专修念佛。如果自逞小智,认为无智之人才念佛,有智之人能修行,有能力、有大智慧的人不应该念佛,这就违背了弥陀本愿,也违背善导和尚的解释。

是故,凡来参诣,寻问往生之道者,不论有智无智,皆劝以专修念佛也。

所以,法然上人说:“我自己就是这样,只要别人来问往生之道,不管是有智之人(比如现在的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普通的、愚痴的、没文化的人,我都劝他们念佛。”

这里的禅尼是出家人,她当然会接引信众,但是也一样,不论有智无智,都劝念佛。佛门里最有智慧的舍利弗、文殊师利菩萨,他们都念佛,还有什么智者不应该念佛呢?

凡阻止专修念佛者,前世未闻念佛三昧之得道法门,后世亦将堕于三恶道故也。

按说专修念佛是佛门的通则,大家都应该理解、接受并弘传,但是恰恰有一些人来阻止专修念佛,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过去的善根不够,所以未来的果报也很可怕。

“前世未闻念佛三昧之得道法门”,这就是佛在经中说的“始从三恶道来”,过去未曾闻修此法,因为这个法门太深入、太广大了,能顿速超越,一下就把他吓着了。善根不够,缘分不够,确实难以相信。如果阻止专修念佛,自己不能信,又阻止别人,后世的果报就很可怕,一定会堕三恶道。

此理经论多言之,如善导和尚于《法事赞》云“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沉沦。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途身。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破法罪因缘”。此文之意者,见有愿生净土而念佛之人,即起毒心,巧思无理之事,以种种方便破坏专修念佛之行,犹如仇寇,横加阻挠。如是天生即无佛性之眼,失善根之种,阐提等辈,念此弥陀名号,长离生死,往生常住之极乐;然而毁灭如此顿教,依此罪故,永远沉沦于三恶道。如是之人,虽经大地微尘劫,不能脱离三途之身。是故,如此无理之人,反宜怜愍之。若因如此罪人所言而懈怠专修念佛,并疑念佛往生而起顾虑之人,则虽劝而无益矣!

善导和尚这首偈子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眼睛看到这些文句,内心就非常警觉,惊动。我们都想象不到,见别人专修念佛怎么会起瞋恨毒害之心,而用种种方便手法来破坏,就像冤家仇敌一样呢?但是,这样的事在古今中外频频发生。

为什么?因为众生都在邪见当中,所谓“生盲阐提”,“阐提”就是断诸善根之人,“生盲”就是天生的盲人——有的人不是肉眼“生盲”,而是佛性之眼没开。佛性之眼怎么开?如果前世不闻念佛法门,佛性之眼就没开。所以,一定要先与念佛法门结缘,佛性之眼开了,才能深入专修念佛。

按说一切众生本来就是生盲阐提,就是邪见,不开佛性之眼,断灭善根,但这样的人正是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对象。即使是生盲阐提,如果念佛,也决定往生。可是,如果不能信受佛语,妄逞自己的邪见,诽谤念佛,那就没办法了。

念佛是顿教,顿到什么程度?生盲阐提只要一念回心、愿生净土,而称念弥陀名号,就皆得往生,往生则证常乐我净大涅槃,这叫顿教。

现在你诽谤顿教,让佛法的光明掩没了,这个罪过就大了。即使把大地磨成微尘,一粒微尘算一劫,这有多少劫?数不尽。即使这些劫都过去了,还在三恶道里轮回,出不来。

所以,这样的人无理非难,完全纵任自己的邪见无明,我们对他应该起怜悯心,因为想到他未来的果报如此深重,所以应怜悯、可怜他,而不是被他影响。

但是,恰恰有不少人听到他诽谤,就被影响了,本来专修念佛,现在懈怠了,没有兴趣了,感觉信心丢失了,“念佛能行吗?”起了顾虑,这是不应该的。

凡缘浅而未至临终之人,虽闻而不信;见念佛人,即生瞋心;闻念佛声,即起怒容;虽经论未言,亦谤言念佛是恶事。闻如是语,应怜愍之,不应动心。于不信之人,亦不可勉强劝信。应视为过去之父母、兄弟、亲属而生慈悲,念佛往生极乐,速证涅槃之后,再还娑婆,救度诽谤不信之人。

这一段对我们很有启发,特别重要。为什么一个人闻净土法门不信呢?就是缘分不够,缘分浅。各经论都赞叹念佛,没有一句说念佛不好,但是他不依经论,经论里没说的话他乱说,他诽谤念佛是恶事。我们听到他这样说,就要怜悯他,心中不应该疑虑、动摇。

再来,这样的人不信念佛,也不要勉强劝化他,实在勉强的话,会增加他的罪障,彼此烦恼。那怎么办呢?放宽一步,想到他是我们过去的父母、兄弟,但是目前缘分还不够,所以我们先到极乐世界再说,有能力再回过头来劝化他。

到这里是讲“普劝专修”,不管有智无智,都要念佛;另外,对阻止专修念佛的,应当怜悯;对所劝的对象,也要看根机,不勉强劝化:讲了这几件事。

下面列了五条。凡是加了序号的,应该都是对方来信问的事,所以叫“五事答疑”。这五件事的次序:第一是修圣道门,第二个是净土门起杂行,第三是求世间利益,第四是专修念佛,第五是劝化他人。

(一)犹如异解之人众,修诸余功德,则财宝增长;我一向专修,则成决定往生之身。见他人行远道,应思使其结缘我之近道,但于专修无碍,则不妨使其结缘。

这是讲我们对待圣道门修行人的态度。“异解”就是别解别行、异学异见。他们修其他的功德,法财增长,他们有这样的信心,所以才修,才广积功德;我们专修念佛之人是决定往生之身,自己信心决定之后,也不被他们动摇。

同时知道他们是“行远道”。圣道门是难行道,今生达不成解脱,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生生世世地修;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乘佛愿力,所谓“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横超直入,一生成就,临命终时决定往生净土,往生净土则速成佛道,所以这是近道。

他们走远道,我们走近道,应该让他们向我们的近道靠拢。那怎么办呢?就要彼此有缘分,就要结缘。但前提是什么?对自己的专修无碍。如果妨碍我们专修了,那就不要结缘了。在保证自己专修的前提下可以跟他们结缘,比如随喜赞叹他们的善根。彼此有缘分了,就可以向他们推荐念佛法门,介绍念佛的广大功德。

(二)人众之建寺、造佛、刻经、供僧等事,自心不乱而起慈悲,亦可劝其修如是之杂善根。

“人众”,就是这方面的人比较多。他们修建寺院,造佛像,刻经典,供僧……这不都是好事吗?都是做佛法僧三宝的事。如果我们信心坚固,不受动乱,也可以随喜赞叹他们,鼓励他们,“好,这些事都不错,你多做一做”,因为他们目前的根机就是这样。

这叫“杂善根”。

(三)为求此世利益,不知念佛之义,而祈之于佛、神,亦刻经、建寺等,此亦如前。至少为后世故,亦是善事,不可言其无用;应思此行不碍专修。

第三种,他不愿意求往生,也不愿意求圣道解脱,只求此世利益。他不知道念佛是为了往生。他也做一些积功德、培福报的事,所以也可以赞叹他,鼓励他,“很好的”。至少他为后世修了福报,能得人天善果,这也是好事。不能摧毁他的善根,说“没有用”。要知道,这不妨碍我们专修。一方面自己拿定主张,不被他妨碍;再一个,对他来讲,也能增长他的善根。

前面列了几条,对圣道行人、净土门内的杂行人,还有求世间福报的人,都是根据他们的根机,一方面增长、成熟他们的善根,鼓励、赞叹、随喜他们;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动摇,不要被影响,妨碍了专修念佛,可以方便善巧地劝导,使对方跟念佛结缘。

(四)念佛虽有种种义,称念六字,一切皆含;唯凭佛愿,口称名号,手持念珠也。心常系念,则是无上决定往生业也。念佛之行,本来不论行住坐卧、时处诸缘,亦不嫌身口之不净,故名乐行往生也。但,心净之念佛,名为第一之行;心系净土者,则是净心之行法也,应如是劝之。常如是言,不必种种多论。自身亦然,思今生决定往生,务必增强此心。

https://t.cn/A65BgOha

三皇本纪

  小司马氏 撰 并注

小司马氏云:太史公作史记,古今君臣宜应上自开闢,下讫当代,以为一家之首尾。今阙三皇,而以五帝为首者,正以《大戴礼》有五帝德篇,又帝系皆叙自黄帝已下,故因以五帝本纪为首。其实三皇已还,载籍罕备。然君臣之始,教化之先,既论古史,不合全阙。近代皇甫谧作帝王代纪,徐整作三五历,皆论三皇以来事。斯亦近古之一证,今并采而集之作三皇本纪。虽复浅近,聊补阙云。

  太皞庖犧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犧于成纪。蛇身人首。按伏犧风姓,出《国语》。其华胥已下,出《帝王世纪》。然雷泽,泽名,即舜所渔之地,在济阴。成纪、亦地名,按天水有成纪县。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按谯周《古史考》,伏犧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也。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犧氏。按事出《汉书·历志》。宓,音伏。养犧牲以庖厨。故曰庖犧。【考证】《索隐》单本,以下无庖厨故曰四字。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皞。皞,明也。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按皇甫谧,伏犧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其后裔,当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之胤也。

  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犧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按礼明堂位及系本,皆云,女娲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运。一曰。亦木德王。盖宓犧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考证】各本,承作乘。今从单本。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按其事出《淮南子》也。天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女娲氏没,神农氏作。按三皇说者不同,谯周以燧人为皇,宋均以祝融为皇,而郑玄依春秋纬,以女娲为皇,承伏犧,皇甫谧亦同,今依之为说也。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按《国语》,炎帝,黄帝皆少典之子,其母又皆有娲氏之女。据诸子及《古史考》,炎帝之后,凢八代,五百作年,轩辕氏代之。岂炎帝、黄帝,是昆弟而同母氏乎?皇甫谧以为少典有娲氏诸侯国号,然则姜姬二帝,同出少典氏,黄帝之母,又是神农母氏之后代女,所以同是有娲氏之女也。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遂重八卦为六十四爻。初都陈,后居曲阜。按今淮阳有神农井。又《左传》,鲁有大庭氏之库,是也。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神农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厲山氏。礼曰。厲山氏之有天下。是也。按郑玄云,厲山,神农所起,亦曰有烈山。皇甫谧曰,厲山今随之厲乡也。

  神农纳奔水氏之水曰听妃詙。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按神农之后凡八代,事见《帝王代纪》及《古史考》。然古典亡矣,况谯皇二氏,皆前闻君子,考按古书而为此说。岂至今鑿空乎?此纪示据以为说。其《易》称,神农氏没,即榆罔,榆罔犹袭神农之号也。【考证】生帝魁以下二十字,各本脱,今依单本。其后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姜姓之后。并为诸侯。或分掌四岳。当周室,甫侯、申伯,为王贤相。齐、许列为诸侯。霸于中国。盖圣人德泽广大,故其祚胤繁昌久长云。

  一说,三皇谓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既是开闢之初。君臣之始。图纬所载,不可全弃。故兼序之。

  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攝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盖天地初立,神人首出行化,故其年世长久也。然言十二头者,非谓一人之身有十二头,盖古质,比之鸟兽头数故也。地皇十一头。火德王。姓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亦各万八千岁。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天皇已下,皆出《河图》及《三五历》也。

  自人皇已后有五龙氏,五龙氏,兄弟五人,并乘龙上下,故曰五龙氏也。燧人氏,按其君鑽燧出火,教人熟食,在伏犧氏前,谯周以为三皇之首也。大庭氏,栢皇氏,中央氏,卷须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盧氏,浑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斯盖三皇已来有天下者之号,按皇甫谧以为大庭以下一十五君,皆袭庖犧之号。事不经见,难可依从。然按古封太山者,首有无怀氏,乃在太昊之前,岂得如谧所说?但载籍不纪,莫知姓、王年代、所都之处。而韩诗以为自古封太山禅梁甫者,万有余家。仲尼观之,不能尽识。管子亦曰。古封太山七十二家。夷吾所识十有二焉。首有无怀氏。【考证】单本,无无字。然则无怀之前,天皇已后,年纪悠邈,皇王何升而告。但古书亡矣。不可备论。岂得谓无帝王耶。故春秋纬称自开闢至于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凡世七万六百年。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懾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序命纪。七曰脩飞纪。八曰回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流讫纪。盖流讫当黄帝时,制九纪之间。是以录于此补纪之也。

【考证】赵翼曰:《大戴礼》五帝德,及《史迁》五帝本纪,皆专言五帝,而不言三皇。然三皇之号,见于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不得言三代以前无此称也。第未有专指其名者,其见于秦博士所议,但云天皇、地皇、人皇而已。孔安国书序,乃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为五帝。司马迁以黄帝入五帝之内,而无少昊。郑康成依运斗枢注《尚书》中候,乃以伏犧、女娲、神农为三皇。帝鸿、金天、高阳、高辛、唐虞为五帝。司马贞因之作三皇本纪,亦以伏犧、女娲、神农为三皇。孔颍达注《尚书》,最尊安国,故其驳郑注,谓女娲但修伏犧之道,无所改作,不得列三皇。既不数女娲,则不可不取黄帝为三皇。又曰:安国之意,以月令春曰太昊,夏曰炎帝,中央曰黄帝,依次为三皇;秋曰少昊,冬曰颛顼,自此以下,合之高辛、尧、舜,乃为五帝耳。然颍达又云:诸儒说三皇,或数燧人,或数祝融,以配犧农,其五帝皆自轩辕,不数少昊。帝繫本纪家语,又以少昊即黄帝子青阳。是颍达虽尊安国,亦未敢竟以黄帝入三皇之内,少昊列五帝之中,而显与《史记》相戾也。宋五峰胡氏,直断以孔子繫词所述,伏犧、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元人胡一桂又从而引伸之,谓《孔子家语》自伏犧以下皆称帝,《易》大传春秋内外传,有黄帝炎帝之称,月令有帝太昊、帝炎帝、帝黄帝之文,可见太昊伏犧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本皆称帝,秦以前未尝列之于三皇也,其三皇之号,终不可泯,则仍以秦博士所谓天皇、地皇、人皇当之,而不必附会其人,此论较为直捷。然近日王西庄又谓繫辞以羲、农为上古圣人,皇帝、尧、舜为后世圣人,则羲、农宜为皇,黄帝宜为帝。惟三皇中少一人,则司马贞据康成说,以女娲充数,亦未为无据。西庄最尊郑学,故持论如此,要之去古愈远,载籍无考,传闻异词,讫无定论。愚按三皇之名既无定说,何问其事有无?司马贞为补本纪,非也,今录之《索隐序》后,以与史文区别。

#国学##国学新青年##史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安 ​​​ 今天是重陽節: 我用誠摯及感恩的心,祝福天下的所有年長者,健節長春,延年益壽,宏揚敬老,九九重陽,今秋送爽,長久長壽,福氣滿滿。重陽節快樂,每位老菩
  • 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因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没有谁能够脱离周围的事物而孤立地存在,但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我
  • 【郑州市中原区调整部分区域疫情防控措施】郑州市中原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调整部分区域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根据我区疫情形势变化,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我走在路上[超话]##窗外是一整个秋天# 说起来伦敦眼也是很波折,提前几天在国内某平台订好了生日当天的摩天轮门票,我告诉他们很重要,一定要订到,他们说没问题并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没有由头的在这个周末把这本书看完了,因为我知道如果停下来可能短时间内我不会拿起它了。安宥真真的经历了多少呢…看到这次的完整cover真的忍
  • 【blythe小布】软陶树脂眼 比利时软陶/申内利尔色粉/日本星胶/吐司眼托 都是苹果原相机 #blythe改娃[超话]##blythe改娃##blyth
  • 然后在路上fy和我说:“我正洗漱呢,一想咋没你动静呢,不会没醒吧,结果一看真没醒,我叫完你才想起来:完蛋了!最近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开学后遗症吧可能精神内耗太严重几
  • 之后开始有一些不起眼但是影响我的小改变,比如买了玉桂狗挂链和口罩,穿橙色这样鲜艳的衣服,研究贺咖啡,每天晚上会定量阅读,最明显的是班主任说我高三以来自信了☃,会
  • 我永远爱mini[哇]#一条plog告别十一月#这一刻阳光好温暖[太阳]不能放过任何一只北京烤鸭哈哈哈哈俺妈煮的菜真的很美妙[嘻嘻][嘻嘻][嘻嘻]哥把他的封神
  • དཔལ་མགོན་ཀླུ་སྒྲུབ་ཀྱིས། དེ་ནས་རབ་ཏུ་བྱུང་བ་ཡིས། །དང་བོར་བསླབ་ལ་རབ་གུས་བྱ། །སོ་ས
  • SCLC是最具侵袭性的肺癌形式,约占美国肺癌病例的10%-15%。这种癌症一旦扩散,成为广泛期SCLC,治疗会变得更加困难,约有60%到70%的SCLC患者被诊
  • 可能日子久了他都快忘了最初想和我在一起是为什么,六年的时间一晃就过了,他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面对朋友很亲切好相处可是唯独对我没什么耐心,我们也渐渐从最开始的小心
  • #减肥[超话]# Day43身高:166cm初始体重:77.9kg昨日体重:74.8kg今日体重:74.8kg(N天不动必有妖)✔️ 零食/甜品✖️ 加餐✔
  • 别扯好多人,人和疯狗放在一起挺难总结共性的,比较差异太大找不到的记忆/骗人的回忆如果把我的记忆比作什么,我想它是一个巨大的沙漏,过去(回忆)和现在(现实)推着我
  • 当所有人都很期待张智霖解释这个地方如何好,如何很不错时,结果张智霖却回答说:不知道!这是我每天坚持发文的动力!
  • #深圳租房[超话]# 【房东直租】以下文字、图片100%真实,可随时实地看房 【豪宅小区】华润置地系高端花园小区(房价18万/平方)小区正对面20米处是万象天
  • [心]我亲爱的易烊千玺,你要永远保持初心,做最开心的自己,你永远是我最伟大的成功,最爱的易烊千玺,请你继续兴致盎然的与世界交手,走在开满鲜花的道路上吧。@TFB
  • 虽然我不该把火发在无关的人身上 但是我今天真的火太大了 火正大的时候京东客服打来电话非要我加她企业微信 我说了三遍我不用京东了不用加了 然后她还笑嘻嘻的
  • WeChat日常碎片文案1. » ◍ ◍ 2. 微醺 ⸝⸝◟̆◞̆⸝⸝3. 无所谓**⍣⃝4. 怪可爱的 ʚིྀɞ5. ˃̶͈˂̶͈ 快楽一日✌︎6. ɢ
  • 没什么来日方长现在就要快乐¨̮ ᴴᴬᵛᴱ ᴬ ᴳᴼᴼᴰ ᵀᴵᴹᴱ多和有趣的人一起玩,真的好久没有晚上恰黄焖鸡啦[羞嗒嗒]绿豆汤关门那就sy烧仙草,不要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