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朴惜福,德泽流芳 | 印光大师圆寂日

印光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民国十三年(1924),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

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皆尽。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

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此事常常有,余屡闻友人言之。又有客人以冷茶泼弃痰桶中者,师亦呵诫之。以上且举饮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类此也。(摘自《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惜字

文字为世出世间一切言教之本。惜字所以重文,重文所以重道,师对于这点也极其重视。末学从前对于惜字的怀疑,曾受到过师的呵斥,现在字纸充斥得太多了,实行惜字,实感到麻烦(尤其在都市中)。因此忽略疏懈的人很多,但是应行之道,是不应惮烦的。须知克己制欲的事,都是麻烦困苦的。可是有志者毕竟要抖擞精神地做去,所以追念印光大师的佛学同志更应仰学大师这点以身作则的言教。(纪念印公说到尊经惜字郑颂英)

惜纸

汝学问未广博, 且认真提倡。至于贬驳理学之处, 且从缓。否则或招拘墟者暗祸,不可不知。祈慧察。我一向不计较随便用纸写, 故其纸大小不一。此系过冬糊玻璃之纸, 弃之可惜,故于知己者用之。(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宁德晋居士书三)

惜物

印光大师所穿衣服,也是多年旧衣。卧不解衣, 用被和衣而睡。卧房不放便桶、便壶,大小便必赴厕所。就是病时, 亦复如是。备有水盆二:一清水,二浊水(用过之水)。大便后,先用浊水洗,再用清水洗。逐日扫地,,清洁佛堂。置放物件,亲自动手,决不假手他人。鸡毛帚有二把:一专为供佛龛和佛台供桌用, 即放在佛座旁边;一专为普通用,即放在写字桌子旁边。各有各用,并不错用,亦决不错放。所用之捆行李绳,已经有五十年矣。还有自北方来时带来一个小木凳,卧时作枕头, 亦是五十多年矣。有字的纸,决不撕碎,必折好放在旁边。

写剩的纸,余有空白,则裁下有字处, 无字的裁下作别用。收到信封,每翻过来黏好再用。写信用普通白纸,都是示人惜物处。对于一切经书, 必双手捧放, 决不轻掷, 就是示人要尊敬法宝。对于谈话, 必谈家常做人事及因果报应等,不谈玄妙,不谈神通, 但以一心念佛, 求佛力加被,发愿求生西方。

住屋不喜华丽,做事真实不虚,待人平等慈悲。皈依弟子,不分贫富贵贱,一样看待。但见弟子有不是处,当面教训,决不容情。他不欢喜人家恭维,亦不随便恭维人。

惜福

大师每餐只限一菜一饭。菜饭同大众一样,就是有弟子送来精美食物,决不自食,必以供众。送来香敬,则印书或作善举,不愿蓄积。大师西去后,所留余款,不过三十余元,还有半数是邮票,即最近普佛斋衬所积下来的。大师对于金钱如是清白,不是也可做一个好榜样么?(纪念大师美德朱石僧)

印光法师(1861年夏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农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民国四大高僧之一(虚云,太虚,印光,弘一)。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郃阳(今合阳)路井镇赤东村人。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大师一生开示中最精华的四句话--“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又让我们深切知晓《法华经》在诸经中的地位,可谓精湛绝伦!

印祖道风,于今日社会有大裨益,祈见闻者皆能欢喜信受,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枉祖师行为世范之慈悲垂教也!愿与诸位同伦在此大师圆寂日共勉之!

现在能听闻佛法,应该珍惜这一因缘
净界法师 2020/11/12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大慈悲的佛陀在临走之前,把他所觉悟的道法放在音声当中,放在文字当中,让我们接触这个佛法,产生一种道的种子。只要我们不断地酝酿,就会产生道的水果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在《涅槃经》上说,“大士所以舍全身而求半偈。”这个大士是谁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释迦牟尼佛在《涅槃经》讲到,他过去出生在一个没有佛法住世的地方。不是佛陀不想学教理,是没有教理可以学,这是个黑暗时代,已经搞不清楚东西南北,大家都盲修瞎练。

这位修道的仙人在山中打坐时,当然修行从一个好人变成道人,他开始要回光返照,去注意自己内心的活动,面对多生多劫留下的颠倒妄想,他一筹莫展。这个妄想难在哪里呢?因为它有菩提在里面,妄想你断也不对,随顺也不对。

你把它完全断了,那就错损菩提了,因为它的宝物就在里面;你随顺它,就流转生死,所以妄想难就难在你是随顺不得,断灭不得,难在这里。所以这位修道仙人不知道怎么办,也没有人引导。

但是,他很用功地打坐,感动了释提桓因。释提桓因说:“喔,这位修道人这么精进,减少饮食,减少睡眠,要考验考验他。”

这个释提桓因,诸位知道,天人的寿命很长,所以古佛出世时,释提桓因也偶尔下来听听经。虽然他回去以后忘掉了,放逸了,但是他至少听过佛陀的经典。所以他就来到了这个山洞,变成一个罗刹鬼。这个罗刹鬼就讲出了半句偈,叫作“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我们一般人听了也没什么感觉,但是一个经常在研究内心世界到底怎么回事的人,他一听就知道:哎,这是一个道,他已经道出了我们内心世界的一个相貌。我们内心世界是无常变化的,因为我们老是跟着感觉走,感觉是变来变去的。

但是他只说出了病相,没有说明解决的方法。就是这个生灭法怎么办呢?是要把它断掉,还是应该保留,还是要怎么引导它呢?这第一句话说出了人生的病相,但是没有开出药方。

但是这句话也够这位修道人震惊的了。他走出山洞,就跟罗刹鬼说:“刚刚那半句偈颂,是您老人家说的吗?”罗刹鬼说:“是我说的。”他说:“这半句偈是你想出来的呢,还是有人告诉你的呢?”罗刹鬼说:“我哪有这个智慧想这句偈颂呢?那是我以前亲近过古代的佛陀,听他讲出来的。”

这修道仙人非常欢喜!他说:“你可不可以把下面那句话也告诉我?”罗刹鬼说:“可以啊!但是我现在肚子很饿,你得让我吃饱饭才有力气讲。”修道仙人说:“那你吃什么呢?”罗刹鬼说:“我吃人肉。但是最近我接触的人都是福报很大的,我没有办法吃他们。”

这时修道仙人就想:我与其愚痴过一生,倒不如把我的色身供养给他好了,成就道法,追求永恒,以这个短暂的生命,换取永恒的功德。释迦牟尼佛的前生就跟他商量:“这样子,我把我的肉给你吃,你把半句偈告诉我。”

罗刹鬼就说:“那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骗我呢?”他说:“这样子,我跑到山上去,你在下面等着。你讲半句偈,我听到以后就往下坠,坠了以后这个尸体就归你吃。我在空中的时候听到你半句偈,这半句偈就归我。”

这个时候罗刹鬼就说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修道仙人听了大欢喜!这个仙人快要坠地时,释提桓因被他感动了,马上变成一张宽大的床座,把仙人给承接起来。然后向仙人顶礼说:“你如此精进,有一天成就时,希望你来度我。”

那么后半段就很重要了!就是我们一开始修行时,要做一个好人,鼓励自己多做善事,少做恶事。但是你看到自己内心世界就像猴子一样妄想纷飞,怎么办?你压它是压不过的。

所以,在《楞严经》中,就是先安住,生灭灭已,你在生灭的心中,其实有一块不生灭的田地,你把它找出来。我们的内心世界不全部是生灭,也不是如此的不堪,我们的内心世界有一个光明的地带,只是没找到而已。你找到那个地方安住,就可以站在不生灭的角度去调伏生灭的这一块。

最后的结果就是寂静,一种安稳的寂灭为乐,那种快乐是真实的快乐。

这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他自己做出了榜样,为法舍身。佛陀在因地时求法,不是说两个眼睛一闭,双腿一盘就是修行了,他也是要遵守道法的引导。他就是为了这个道法,宁可舍掉生命来追求心中的道法。

“今佛法流布,赖迦叶阿难二祖彻底悲心,人皆视作等闲。”

我们今天生长在末法,佛灭度后两千五百多年,能够看到佛陀道法的传承,有两个人是值得我们感恩的。第一个,迦叶尊者。佛灭度以后的第一个结夏安居,迦叶尊者召集了五百阿罗汉,请大家暂时不要灭度。

他说,我知道诸位的心情非常的悲伤,都急着要入灭了,因为佛陀的光明失掉了,这些小星星留在世界已经没有意义了。身为阿罗汉他没有彻底地发菩提心,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悲心。要灭度之前迦叶尊者就打板集众,请阿罗汉暂时不要灭度,因为要结集经典,把佛陀的道法传给后世。

另外,阿难尊者也做了同样几件事情。在大乘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一块,他们也做了大乘的结集。所以这两位祖师,一位初祖的迦叶,一位二祖的阿难尊者,才使令我们可怜的末法众生看到了经典。所以我们不能当作这是一般的因缘,这是很特殊的因缘。

我们看总结。“殊不知恒沙世界,无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闻也。”

我们要想想看,在无量的因缘当中有多少个世界。这个恒沙世界指的空间,有多少个时空当中,多少的众生糊里糊涂地一天过一天,根本没办法得到佛陀教法的引导。“妙法名字”,就是佛法的名相引导,没有得到佛法教法的引导,当然不能做出改变,只能活在妄想。

所以,这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能够遇到教法,是不简单的因缘。过去生也结了很多的善根,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地努力。就是说,我们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思想(妄想就是思想)。

那么佛陀对思想,看经典上是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一个人会起贪瞋痴的烦恼是有原因的,他一定先打妄想。你想石头为什么不起烦恼?因为它不打妄想。所以妄想是可怕的,这是第一点。它是一切罪祸的根源。

但是你不着急消灭它,你再听听佛陀讲的第二句话。佛陀又说:“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陀也赞叹了思想,你之所以能够发菩提心,之所以能够调伏烦恼,之所以有临终的正念,因为你有思想,你还真断灭它不得。

所以,这个时候就很复杂了。你不能断它,也不能随顺它。那怎么做呢?后面佛陀会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是有方法的。这就是说,清净的道法的传承是很不简单的。你看释迦牟尼佛为了求半句偈尚且舍身,那么我们现在得到佛法,是不是应该珍惜呢?因为这是我们解脱的一个很重要的希望。

这是结劝,蕅益大师劝勉我们珍惜当下的因缘,就这个意思。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
  道言:《飞仙经》者,出於太原之山玄妙宫中。真人空虚法师,与十方太上五岳仙人,九天玉女七十万人之众来,在玄都玉京紫玉台之上,说《三昧无量神阮大经》,化於天下。当尔之时,诸天仙众三十二万人来,稽首请问天尊曰:我等弟子,愚心六极,不解开闭。昔蒙先师垂眷,赐授黄赤紫符、三洞真秘,行道救人,不自中替。今世浅薄浮逸,人多不信道法、三洞之化。其愚人皆信邪倒见,当入九幽长夜之府,无有出期。愚人不信,无复奈何?大劫运至,天地将坏。不久水来,荡除九亿万众。人民崩散,与泥同流。如水归海,何可以为化?天尊大慈之心,不审如此薄顽之人,何以救之?当有异法,可得闻不?
  天尊曰:汝所问甚是善哉,无量之道。今有仙人之术,子但谛听,当次受汝。
  道言:閰浮之国,化而不信。欲求升仙,先求受箓。黄赤紫符,开导之源。后得三师,过度分了。得真人无量三十六部经契,三天大明。以受神咒,杀鬼生人。道士治病,救济百姓,当受此经。大无之众盘驮,九天兵符,召箓百鬼。云雷大符,天捍厄。太一真契,得仙之本也。道士以受此内外法箓,便成仙人。得道之次,当如法行道。功满三千,白日升天。庚申甲子本命日,六斋十直。亦当烧香行道,消灾散祸,安宅求福。一二行之,不得自隐而行之。考及子孙,七祖父母,当受长夜九幽。不但自身,即令下贱贫穷。口舌官事,日日虚使,吏兵从其身。子欲求道,在子心也。
  一心奉道,亦得飞仙。助人作斋,亦得飞仙。当路作井,亦得飞仙。教人作善,亦得飞仙。供养道士,亦得飞仙。救拔法门,亦得飞仙。敬重老少,亦得飞仙。月月建斋,亦得飞仙。斋满三七,亦得飞仙。不食供师,亦得飞仙。口不说恶,亦得飞仙。一心敬法,亦得飞仙。不贪世业,亦得飞仙。不炔粖仯亦得飞仙。不坏人心,亦得飞仙。不求好胜,亦得飞仙。无有偏心,亦得飞仙。平等一心,亦得飞仙。口常好语,亦得飞仙。布施道士,亦得飞仙。看侍疾病,亦得飞仙。借贷贫穷,亦得飞仙。立治斋堂,亦得飞仙。桥梁度人,亦得飞仙。施人经书,亦得飞仙。火起助灭,亦得飞仙。救人悬乏,亦得飞仙。水中接人,亦得飞仙。念师忆道,亦得飞仙。昼夜烧香,亦得飞仙。助人斋厨,亦得飞仙。为人立行,亦得飞仙。供养给师,亦得飞仙。不使师怒,亦得飞仙。念道修行,亦得飞仙。与师屋舍,亦得飞仙。奉师勤苦,亦得飞仙。心常向道,亦得飞仙。日日长斋,亦得飞仙。不偷人物,亦得飞仙。行道不厌,亦得飞仙。好善礼拜,亦得飞仙。施人巾帽,亦得飞仙。爱念孤贫,亦得飞仙。教化弟子,亦得飞仙。天祖年输,亦得飞仙。岁食不缺,亦得飞仙。不有违道,亦得飞仙。投命为师,亦得飞仙。种树千根,亦得飞仙。渡头渡人,亦得飞仙。
  道言:道士求仙学道,第一建斋,便有万神在空玄之中,吏兵万兆悉在斋堂之中。子等一心,得讲论法事。达此无量飞仙,天人万兆,玉女一十万人,太上无数之人,来下看人作斋。斋法在勤,子等不可不慎之。
  道言:尔时,飞天仙王,天帝仙王,三十六天仙王,复有仙乡童子,仙威童子,仙郡童子,仙度童子,仙鸦童子,仙真童子等,三万六千人,俱到大罗宫中,巡谒天尊。头面着地,稽首作礼。欢喜踊跃,依位而坐。围绕天尊,三匝毕竟。侍座良久,虔恭作礼。仰承威光,得见诸天大圣。今同会听,受《飞仙经》弥日继夜。是时,众中有一仙人,姓昊名刚文,与太上真人论议,於义不得解释。仙王时即上白天尊:未审二人孰是孰非,於众座思胜。伏愿天尊,赐垂判释。
  天尊即语:刚文无理,退仙之位,令在月中,伐於桂树。不得同侣于今尔。是时,仙王重白天尊:今日侍座,实为倾喜。如此大圣等众,有三万六千人,同在道前。圣人真人仙人,如斯等众,并是往时贤哲法师。於虚空纵,有修功立德。成道因缘,今由忘矣,不识仙圣阶品。及将来世,学仙道士,诸善男子善女人等,悉皆不晓。及诸布施,入於道场功德,学於长生,度脱泥丸因缘。伏愿天尊,次为解说。使来世人,知善桥梁,知善因缘,知善福田。尔时,天尊在玄都玉京七宝台中,举身弹指,叹言:善哉,善哉。天堂悉皆振动,即告仙王卿等,须能作此问,开悟一切。将来后世,甚为要乎。今当以次,为汝开示昔日因缘。作大舟檝,作大桥梁。作善因缘,作善福田、盛听在心。汝昔从无量劫来,从生至死,今日得登天王之位。功德如此,不可思议,皆从修来。汝等功德成就,渐登无上道果。六通智慧,往诸下座。圣有九品,真有九品,仙有九品。卿解乎?如此等众,并是往昔开光元年,龙汉赤明,皆逐劫而来。修功立德,输转生死,入诸地狱。擭汤炉炭,刀山剑树,铜柱铁床,吞火食炭。或作畜生身,种种讫竟。今得成就,至长寿处,不生不死,湛然当住。仙王汝等须皆知,凡圣不相去离。凡人学道至仙,从仙至真,从真至圣,从圣如许积功,皆从凡人间来。譬如造台,先从下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故谓功满三千,白日升天矣。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生肖马个性积极、勇往直前的属马人,通常都是老板身边的得力助手,但有时候只专注前方目标,所以忘记留意同事们是否能承受你的速度,引得大家怨声载道。应多考虑他人感受
  • 女生脱发厉害是什么原因?之前我也是一个经常熬夜,天天吃辣的人,谁知道吃辣熬夜容易掉发出油,我真是头发掉的没朋友,就这样,我走上了漫漫的防脱之路!在众多防脱发品牌
  • ” 好想告诉她真的都会 听她唱遇见的时候我手里的相机都放下了 就捂着嘴哭 好像因为年头足够足够长 爱的每一首她的歌在人生的某一段经历里 都有它曾经的意义 今晚看
  • 我们日行一善,并不是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刻意地去做好事,而是带着善心,给需帮助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蔡徐坤葵计划爱心基金# ​​​#每日一善[超话]#[心]
  • 而过去的这位邻人,则因为留恋女色,荒淫无度,又不知孝顺父母,因此直至今生依旧在三恶道中轮回,未能出离,而堕为这只粪秽的大猪!《楞严经》中讲,“如是恶业,本自发明
  • 一世为人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路上风景这么美不必在悲伤中驻足生命是一份礼物没有人能够浪费活得开心,就是最大的成功生活总是有甘有苦得意的时候不要忘形因为常常福祸相倚
  • (图5)【3】本作很可能会是首个“双林克”的塞尔达传说在所有已公开的“王国之泪”预告视频里,穿着古代服饰的绿衣林克,不论是奔跑还是爬墙,画面背景全都是在天空,完
  • #江苏人经历了怎样一个夏天#】据@江苏气象 ,今年夏季气候概况为“温高雨少”。#江苏人经历了怎样一个夏天#】据江苏省气象局,今年夏季气候概况为“温高雨少”。
  • 去读书吧,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所有的困惑、烦恼、痛苦,都只是你前行路上的一道迷障,跨过去的办法有很多。没说完的那颗真心,会用余生证明#张艺兴[超话]##张艺兴面纱
  • 4、选装了黄色安全带后,配和竞速黄车漆以及黄色仪表盘,即便这是保时捷官方的试驾车,但对于选装依旧是很有品味的。1、经典的五连表样式一直是911的特色,但在992
  • !!
  • 如果不具备出离心,反而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时在以顽强的人我见在办事的人,则是没有机会得到解脱的,也不可能在心里生起菩提心来。这需要修行者使自己的思想发生彻底的改变
  • 所以,别把明星的事都太当回事,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世界,没有谁欠谁的,当时快乐就好。最后,祝所有追星女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追星意义,别盲目,如果,要盲目,那就什么
  • 2014年,该公司推出了第一个专门为零件生产而开发的增材制造系统,系统临时名为EVOProject,后来商业化为RenAM 500系列。刷一波,之前合作的命理程
  •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早前表示,香港拥有的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包括法治及司法独立、资金自由进出、自由的贸易和投资制度、简单低税制、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高效廉洁的政府。
  • 成化瓷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小巧精致,行话叫“成化无大器”就是说,成华年间的官窑瓷器,没有大件的,全是小而精,只要个头超过20厘米,基本可以断定是假货,这点曾经是
  • 小米6还在手里一代神话,从未降价即停产停售这初心怕不是早没了[允悲]米11是这辈子手机的阴影,怕了怕了预感不妙,早就二手转卖了[允悲][允悲]路过小米之家,只会
  • 为你所难过而快乐的,那不是善人;为你的快乐而快乐的,才是朋友。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
  • 消灭猫超卡合集如果有其他刚需商品可自助搜券:部分要叠加88-5 或88/140-10 记得领上! 【46.9】伊利无菌砖纯牛奶250ml*21盒【15.9】妈妈
  • “句句不提爱,句句都是爱”的文案:1、就借着月光,再与你对望2、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3、假装看不见,余光千百遍4、人间烟火,山河远阔,无一是你,无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