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散散约莫一周的时间,终于在昨晚看完了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昨晚太晚了就没写感受,今天也到了一月最后一天,当做给自己一个礼物,结束一月的最后一天。如今回首这一周,细想想我已经很久没有在读书的时候有过如此惊心动魄的感觉了。

说老实话,以我一个俗人且业余且没有多少见识的视角,刚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和读到三体第一部快结尾时一样,让我有些“失望”,或者更准确来说,这种“失望”是因于实际描写与我个人对其的设想出现了不匹配。比如第一部结尾,遥远三体世界的监听员的场景与心理描写,和叶洁文第一次察觉到宇宙波纹异常那时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又说实话,我心里很喜欢这种描写,让我感觉很新奇,一种说不上的新奇,可即便这样也掩盖不了我的“失望”:那么强大且令人震撼的三体文明,就这样?而且,遍览众多科技小说和电影,总是喜欢把外星人的形象与“人”形相类似,哪怕这种样子我也觉得很失望。三体虽然没有给我太多这样的感觉,但说实话也没有给我除此之外的很多其他的感觉。

回到第二部,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兴味索然,看着一开始给出的两条貌似“众所周知”的宇宙文明公理,一想到整本书可能都是围绕这两条公理展开的,我就像是单纯为了完成某种读书任务一般怏怏地翻着。而且就某种程度而言,我非常期待罗辑心中完美女主角庄颜起到的对其面壁者和面壁计划的进一步推动作用,可原来真的就只是文字表现出来的那样,他“骗了”所以人,也“骗了”身为读者的我(但是我同时知道他是在“享乐”的,这种感觉即使是对于读者的我来说也非常有意思不是么),他真的就在“享乐”。一切都在看似“没有道理”却又“很有道理”之间徘徊,就像这本书很快地狠狠抽了我一巴掌那样,让我想不到除了这样的安排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安排和设定吗?除了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我还从没在别的书上有过这种被情节完全吸引且疯狂想要知道后续的体验,连三体第一部都没有得到过这种殊荣。于是就有了之后一周在繁忙之余疯狂找时间如饥似渴、夜深把灯的阅读体验。总结十六个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回味无穷,当之无愧!

尽管书中有很多物理学数学天文学航天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但如果单纯是对情节的把握丝毫不会受任何影响。可我不想这样,即便我非此专业,且对于学文的我理论往往晦涩难懂,但我还是在每每独到某一处理论时去查找相关理论解释,以便让自己理解的更为透彻,这对我上下文的理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就拿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来说:光锥原理。我想我这辈子也许都不会忘记:“光锥之内是命运,光锥之外是无知”这句来自知乎大神的总结。还有那三体探测器“水滴”在宇宙空间对舰队进行围剿时完全不符合宇宙学认知的折返加速下的“杀戮场面”。我惊叹于作者对除自然科学之外,对历史、艺术、文化等人文领域广泛的涉猎与洞察力,对文学艺术等的化用,以及将其与科学理论的完美结合且不会让人觉得刻板生硬。如果一本书不仅能让你了解到自然科学,还能让你学到很多人文科学与精神,那这本书的价值是可想而知的。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给时间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间”)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本书对“人之人性”“非人(书中指逃脱水滴围剿的、再也无法回归地球的飞船舰队)之人性”“文明之文明性”“类文明(同上)之文明性”等诸多“性质”的刻画描写入木三分无微不至,我愤懑绝望于面对外来文明和同胞自身在不同场景下所展示出的人性的极致的麻木冷漠自傲无知,这种人性的刻画让我无时无刻不想到书中那条黑暗森林法则: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一种解释。”

文明如此,人亦是如此。就像书中借用“大低谷”之后地下城市与飞船内部“全息”影像所讲到的那样,宇宙的一小部分就是整个宇宙的缩影,从这一小部分的宇宙就能还原整片宇宙,从人、从各个生物、从世间万物皆是如此。发展与文明的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在不断探索也将要不断持续探索下去的永恒话题。

我从来都知道自身之渺小,《三体》给了我再一次重新审视这种渺小与无力的机会,在宇宙的浩瀚尺度上,人类仅仅五千年的发展微不足道,但又是在这短到不能再短的五千年里,人类文明实现了飞速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是以不断的加速度进行的。但,那又怎样?就像书里讲到的,哪怕有一个文明比我多出现哪怕一千年,对我们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毁灭你,与你何干?”(歌德“我爱你,与你何干”)

后记:
时间关系,第三部也就是三体的终曲就留到下个假期再看吧。也想给自己留个念想,这么好的作品,值得在我的人生尺度做一大跨度的反复咀嚼。剩下三分之二的寒假,我是时候着手一些相关个人事务了。那么,《三体》,让我们下个假期再会~[鲜花]

#赵炳圭[超话]#

|210128 #惊奇的传闻[超话]# 终映访问 4

❶ https://t.cn/A65fBsaz
❷&❸ https://t.cn/A65fg9qe

[采访④] "惊奇的传闻"赵炳圭” 苏炆=人生角色...努力不傲慢"

赵炳圭继《SKY Castle》之后,《Stove League》和《惊奇的传闻》也一直走红。 他说:"感谢你们将本垒打包装得这么好,这是一次三连击。 还有报道称"赵炳圭的看剧本的眼光”。但我认为那是侥幸的结果。 虽然我选择好的剧本作为演戏的标准,但我的立场还是要接受选择。 剧本固然重要,但与剧本处于同等位置,重要的是与演员们的合作,还有导演。 我觉得这一切只有融合在一起才能获得票房成功。 对此,他的负担和紧张感有所减轻了。 我并没有因为票房而傲慢的想法,如果选择了某个剧本,我想应该和一起的导演、作家以及演员们一起制作出最高质量的、和谐的剧本。"

赵炳圭通过无数次过程,饰演了占很大比重的苏炆,他说:"是引领故事情节的叙事的中心,在《惊奇的传闻》的题目中加入角色的名字,让我感到很有负担。 因为压力和紧张感,在拍摄前彻夜难眠地埋头于剧本中,在拍摄过程中被依赖于一起的演员、工作人员、导演制作戏份的激动和幸福感所吸引,将电视剧进行到底。"

赵炳圭长期以来一直努力参加选秀的轶事曾广为人知。 他说:"买二手车的契机也是为了参加试镜。因为有很多机会,测试的瞬间,所以有我。 如果对一起成长的演员同事和后辈演员说一些有希望的话,有时会觉得无力,有时会感到怀疑。 而且,在试镜100个,决定是否落榜时,如果落选的事情多,很多时候都会想倒下。 但是那个瞬间好像并没有白费。 因为有那个瞬间,所以好像奠定了成为演员的基石。 如果真的热爱和珍惜这件事,我认为不管当选与否,最好都参与其中。"

《惊奇的传闻》给赵炳圭带来了很好的反响。 粉丝俱乐部会员数也增加了两倍,感受到了粉丝们的爱。 赵炳圭说:"原来只有五千人左右,现在一万两千人。 "炳圭判所”粉丝俱乐部会员们的留言很多,早上一睁开眼睛,就会发现"圭morning"的帖子增加很多,可以说我感受到了人气","我其实对对外话题比较开耳,比较灵活,但是与这些不同的是,客观评价中严苛的,感谢大家的称赞,想要抓住中心的想法分离,在称赞中不会在苛评中产生太大的动摇。 虽然从小性格就是这样,很听别人的话,但其中对于自己想法的客观判断和确信似乎比较强烈。"

最近在《闲着干嘛呢》等综艺节目中经常被召唤的赵炳圭说:"这是我从事演员这个职业后新出现的第二个梦想,我想在那些有好的信息、能给人们带来欢笑的综艺节目里发挥出好的影响力。 虽然没有实现完美的梦想,但因为非常喜欢综艺节目,所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同时对于"钟Line”的评价表示"进入钟旼哥的Line也是很大的祝福。 钟旼哥虽然不知道我演的电视剧,也不知道剧名,但满足于在钟旼哥的下面。 很照顾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非常感谢。"

作为演员想要报答疼爱自己的哥哥们的赵炳圭对于送来咖啡车的宋仲基和哥哥们表示:"前辈们很疼爱我,所以很幸福。 虽然不知道获得美丽的秘诀,但笑得很多,演得也很认真","仲基哥说'炳圭啊,这次电视剧很成功,你很成功,也请出演哥哥的电视剧吧'。 所以我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去'。 听说大家都在为电视剧《惊奇的传闻》加油,为了成为无愧于哥哥的演员,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对于这样制作的《惊奇的传闻》苏炆的赵炳圭来说,这成为了人生作品的人生角色。 他说:"电视剧不是我一个人演的,感觉不能独自制造兴衰","演员赵炳圭今后在继续做演员工作的时候肯定会有考验,摔倒的瞬间也会到来,非常烦人的瞬间到来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的话,会成为鼓舞赵炳圭这个人的动力的电视剧。 有那么幸福的回忆。 我认为我的人生角色是'惊世传闻'的传闻。"

最后,赵炳圭作为演员表达了"想尝试一下喜欢历史剧、渴望命运论的谍报剧"的愿望,并说"今年会尽快以好的演技、好的电视剧与大家见面"。

赵炳圭面临《惊奇的传闻》第二季,现在正在探讨《御史曹亦传》。

二、六字释

(一)
引文

从古到今,对“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解释,以善导大师的“六字释”最为经典: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把这六个字分为“南无”与“阿弥陀佛”两节解释,得出的结论是:“必得往生。”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结论就是“必得往生”。

(二)

破斥“别时意”

这段文的来历是这样的:在善导大师的时代,很多人对《观经》的下品下生有误解。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人,临终只是念了十句佛号,居然往生极乐世界去了!这样一种教理教义,一般人很难接受。他们站在自力修行的立场上认为要圆满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样才能了生死。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人,只念了十句佛号就能往生,这怎么可能呢?他们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但又是佛讲的,于是,他们就站在通途法门的立场,给出自己的解释,叫作“别时意”:《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只念了十句佛号,什么修行都没有,佛说他往生极乐世界,但这不是真的,是一种鼓励、安慰的话,其实他是不能往生的,只是种了一个善因,来生来生来生,哪一生修行到功德累积够了才能往生。

他们的理由是:下品下生的人“唯愿无行”,他被地狱之苦逼迫,愿生心是有的,但是他没有修行。他只不过用嘴巴念了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而已,无论如何这个算不上修行。既然唯愿无行,就不能往生,因为任何修行都必须“愿行具足”,愿与行都要具备才能成就。比如想到北京,却不动步,那能不能到北京呢?不能,这叫“唯愿无行”。只有愿,没有行,就是空愿,不能往生。什么时候往生呢?等到未来某一世,修行功德累积得足够了,才能往生。好比拿一枚钱给一个人做本钱:你有这一枚钱,就可以发大财,可以赚一千枚钱;但不是现在就能得一千枚钱,是慢慢积累,最后赚一千枚。念阿弥陀佛名号也是如此,下品下生念这十句,现在不能往生,慢慢积累,等到行持圆满,才可以往生。这样的解释,当时对净土法门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很多人看见这种解释就不念佛了。

善导大师说,这种解释“自失误他,为害兹甚”!不但自己失去往生大利,还误导了众生,危害很大。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示现,撰写《观经疏》就是要纠正错解、误解,所谓“楷定古今”,这就是善导大师楷定的内容之一。这段“六字释”,就是破斥“别时意”的,说明往生净土是“当生成就”;不仅是“当生成就”,而且是“当念成就”。

“别时意”的核心、要点是说:念佛的当下,愿行功德不具足,所以不能往生;必须累积到某种程度,愿行具足,那时才能往生。累积的时间有长有短,即使是下一念达成,因为当念没有达成,也判为“别时”,因为有了延搁,不在“即时”。所以,要究竟破除“别时意”,不仅要说明念佛今生能够往生,更要说明念佛当下具足往生功德。有些人虽然认为念佛今生能够往生,但不是当下具足往生功德,而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很多遍数,最后才能具足,这也是一种“别时意”。

善导大师的解释正是让我们明了:我们念佛,念念之间具足愿行。声声念念,每一声名号的当下、本体,具足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

“六字释”之前还有几句话: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

《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十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不是像“别时意”所讲的,是只有空愿、没有行持的“唯愿无行”呢?不是!“即有十愿十行具足”,首先善导大师就把答案给出来:念十句佛号,就有“十愿十行”。当然,这并不是数量上的积累,好比说念八声只有八愿八行,念七声只有七愿七行,而是说每一声佛号都具足愿行,十声就有十愿十行,不会空掉一声。既不是最后命终的一声才具足愿行,也不是中间哪一声念得比较好、比较清净才具足愿行,而是声声不空,声声念念都是当下具足愿行。每一日念三万声佛号,念一辈子,也都这样,声声念念都具足愿行,不是说唯有临终那一念才具足愿行。

云何具足?

为什么说称名具足愿行呢?善导大师的回答直彻根源。他不是站在能够称名的众生这一边来说明,而是就“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众生所称念的这句名号本身来说明:六字名号当中具足了愿和行。
 
(三)
释义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善导大师就把六字名号分成“南无”和“阿弥陀佛”两部分来解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南无”两个字,当体的含义是“归命”。归命阿弥陀佛的目的,是为了愿生极乐世界。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所以“南无”这两个字包含了信和愿。

善导大师在这里不是说这个临终的人因为地狱相现前了,所以他有愿生心。而是说“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有愿生心,称念的人随顺这句名号,没有愿生心也会有愿生心。这个愿生心就深了,根长在南无阿弥陀佛那里,坚固不移,金刚不坏。如果仅仅是从众生这边说的,那就有问题了。比如没有到临终,没有那么逼迫的感受,只是一般的念佛愿生,是不是愿生心就没有,或不够?还有智障的人,只知道随口称念,甚至八哥、鹦鹉念佛,如何具足愿生心?如果从名号本身来说明,这一切都不成为问题。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这个“其”就是指前面那个“南无”——归命的人。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成为归命众生的行。这个行,不是凡夫之行,也不是阿罗汉之行,也不是菩萨之行,乃是佛之行,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比如说,我们乘船过海,船的行就是我们的行。

生死苦海,业风一吹,烦恼浪起,我们在里面头出头没。这个时候,阿弥陀佛驾着六字名号的大愿船来救我们,我们以至诚心归投过去——“南无”,就是乘上弥陀愿船,这样,六字名号本身所具足的万德万行,就成为我们的行。所谓“不修行而有大修行”的法门,就是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没有任何次第和阶位,是法藏比丘成佛之后圆满的果地功德,被我们这些念佛众生所拥有。应知:当我归命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称念弥陀名号的时候,阿弥陀佛的修行满载我身,成为我的。

蕅益大师也说,阿弥陀佛因地发愿:

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
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因地愿行具足所成就的,五劫思维的誓愿,兆载永劫的修行,愿行圆满了,成就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而把全部的功德完全惠施给我们。只要我们信顺、归命,当下功德就为我们所拥有。就像父母为了让子女过好日子,就发愿要挣一笔钱。发了愿之后,还要去劳作、流汗、出苦力,到处去辛苦工作,最后,愿望实现了,终于攒了一笔钱,把它存到一张支票里,交给儿女:我的儿啊,这个给你。儿女一接受,当下富有。

阿弥陀佛亦复如是,怜悯我们只会造罪造业,不能修功立德,所以五劫思维发愿,兆载永劫修行,万德万行圆满具足,浓缩在这句六字名号里面:给你!十方众生,你称念我的名号,来生我的净土!我们接受了,信知这句名号就是救度我们的一切功德,称名的当下就获得阿弥陀佛所赐的功德,所以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菩萨能够六度万行,广度众生,我们凡夫做不到;虽然做不到,可是我们念佛的当下就拥有了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一切功德,这样毫无遗憾,不会说:如果没修这个法门、没修那个法门,我就感到遗憾;也不会觉得不满足: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能不够,再加上经咒吧。“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了,还会不够吗?圆满了!没有不满足的。

善导大师从名号本身来说明称名的人拥有佛的大行。从众生这边来说,只是动动嘴,念十声佛号,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什么修行——“别时意”就是这样来的。

唯有善导大师看得深,看得远,直达本质,大畅佛怀。本来救度的法门就是这样的,众生是被救的,本来就没有力量,没有修行,没有功德,只有罪过;但是能救的佛有大愿、大行、大力、大德,这样十方众生才能往生。执“别时意”的人,按照自力修行法门的道理解释佛力救度的事实,当然是错误的。

下面就得出结论: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因为六字名号有这样的含义,具足这样的功能,所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必定往生。

总之,善导大师把六字名号解释为信愿行圆满具足。“南无”两个字,是“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信愿行。这个信愿行,不是我们凡夫修持功夫的信愿行,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所具足的圆满的信愿行,成为我们的信愿行。所以,一切功德已经圆满。所谓“信愿行三资粮”,在哪里呢?就其根本来讲,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里,因为这六个字本身就是信愿行。

这样的解释,首先,不落在众生这边,而是向着佛那边。因为我们所念的这句名号的法体本身具足这样的功能,才使得我们念佛必然往生。这就让我们在佛那边考虑必生的道理,而不在众生这边。同时,佛的信愿行来到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的信愿行。

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我们信顺阿弥陀佛的救度,这是我们的信。阿弥陀佛愿意让我们去往生,我们愿意被阿弥陀佛救去往生,这是我们的愿。阿弥陀佛将六字名号的万德万行、圆满功德布施给我们,我们接受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念佛往生,佛的行就成为我们的行。

所以,“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四)

传承的重要

一般人念佛,都不敢肯定“必得往生”,觉得这句名号空荡荡的,虽然念了,还是觉得没有一点修行功德。听到别人说“我念佛一定往生”,心中会认为他自夸、妄语。

如果没有善导大师来为我们楷定,宣扬“别时意”的人一解释,我们会说:“你解释的跟我想的一样,你解释得好!”我们心中本来就认为“念佛哪能算得上什么修行呢?我又不会念经诵咒,又不能打坐入定,又不能开发智慧……”别人一说“你单念佛,虽然有愿,但是行不够”,我们的心就会动摇。

同样一部经,同样一段经文,站在不同宗派的立场上,就能给出不同的解释。我们了解这一点,就更加知道:学法要有传承,学法要依据我们本门、本宗的祖师所讲的来修学。

同样一部《观经》,历史上解释的很多,我们以善导大师的解释为标准,不是所有的解释都可以依准。

依善导大师,往生一定;不依善导大师,往生不定。

净宗法师

敬请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编代码、无人机、红外测温……#河南高校师生用独特方式助力抗疫#】面对“德尔塔”病毒,河南人民守望相助,用热情传递爱心、播撒希望,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和人聊起了悬疑剧,想再推一波,失踪的黑色M、秘密森林1、signal,我心中的罪案悬疑类棒国三大神剧,风格不同,排名不分前后,你值得拥有。秘密森林和signal
  • 文摘: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在政治军事文学上都有巨大的贡献,获得谥号“文正”,可谓贤明斐然,他的众多经典语录也都成了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警世名言!让我们体悟曾国
  • 【人民日报点赞沈飞集团高工姚志诚:扎根航空六十载 赤子之心报家国】人物小传 姚志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1930年2月出生,1
  • 【忆江南】词林正韵第九部 作者:许雪松 江南住, 陇上放清歌。 一点飞鸿穿碧色,半湖轻浪落霞坡。 浮世任消磨。   如石点评: 此词和前面诸词一样,层层铺衬、句
  • #情感[超话]#人的一生,物质上可以不富足,但必须要拥有健康的体魄,才可以享受好的生活质量。良好的心态,有规律的生活,就是健康与长寿的基础。人不妄求则心宽,人不
  • 今天去训练啦。 周天放我鸽子的方祎哥[怒]今天又喊我打球了 后来小沙他们来了,和他们一起打班了终于不是一个人了,方祎个是个瘸腿我才去和他玩的[鼓掌][鼓掌][鼓
  • 我可能不会爱你 程又青 李大仁 以前看台湾偶像剧就喜欢很梦幻的,所以错过这一部,现在来看真的很好。 我好怀念我的十七岁,不过我已经开始喜欢现在的自己。虽然五十条
  • #奶盖的碎片小剧场# 2021/9/30[赢牛奶][赢牛奶][赢牛奶] ①上课45minx6 ②词汇 ③读原版《双城记》 ④外刊精读1篇 安卓用番茄ToDo
  • 番外篇·粤日纪 一天内广州南—机场北—广州南[允悲] 早上在便利店充电的时候无聊,就去思考思考茵茵新歌的名字和起名意义 下午接到了四个小可爱『✈广州 到达』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爱物惜物,即是善行;勤俭持家,便是积德。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 以善启善,以善引善;以善育
  • #刘宇宁的温暖“神器”# 。#刘宇宁小林暖宝宝代言人# 。#摩登兄弟[超话]# 在这个利欲熏心冷暖自知的年代,遇见你是我意想不到的美好。 @摩登兄弟刘宇宁
  • 最近这俩天真是倒霉他妈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29号运动会,时隔4年再跑800米,3分34秒,不算快,但是对于27岁又不锻炼的我来说,真是拼了老命了,跑完就开始咳
  • 我也听过民谣,以前觉得民谣很潮,很潮才听,现在却不这么觉得了,十五六岁听宋冬野马頔,后来听了赵雷,李x也是回忆,直到现在,赵雷一直都是最喜欢 晚上,我爱上了烛光
  • 牛奶篮挑战爆红网络,挑战者不惜从高处重摔,美医疗专家警告恐瘫痪! 美国医疗专家今天警告,民众不应随意尝试近日在社交媒体上爆红的“牛奶篮挑战”,也就是走过堆迭成
  • #左航ZH[超话]##左航 绝对舞台掌控者# #左航 混血感美颜rap担# 【误入眉眼揽山河,山城美学纪实录】 ✈️欢迎来到@TF家族-左航 的魅力世界✈️
  • 『猎天使魔女3』正式预告全网最完整分析及剧情推测!贝姐宇宙系列将正式开启! *提醒,如果你还没有玩过1代和2代,下方内容谨慎阅读* ①首先一个最明显的,也是
  • #绵阳新闻# 【一年看变化@北川朝安村|安子坪的"铁树"开花了】“快来看,快来看,我们的铁树要开花了!”   9月26日上午,记者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朝安村
  • 画廊单元 · A2Z Art Gallery A2Z画廊 来自巴黎的A2Z画廊将于今年首次参加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画廊成立于2009年,位于巴黎著名的拉
  • 早起‍♀️真的得下好大的决心啊…… 才跑了三公里就不行了,看来是真的上年纪了‍♀️ 休息日就窝在房子吧 早上晚上出去锻炼锻炼身体,跑跑步 周一休息总感觉心里不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