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译文连载~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原文: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译文:
当时,须菩提听到这些经典,深刻地领悟到佛法的妙义,感动得流下了泪水,并且向佛陀说:“太珍贵,太罕见了,世尊!您现在所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从过去到现在,虽然洞彻一切妙理,但也未曾听过这样的佛法。
“世尊!将来如果有人,能够看到或听到这部经,并领悟修持,无有杂染,必然达到本性清净,领悟到本性是佛的真实之相。当知此人,因离相见性,无为顺道,而成就第一稀有功德。
“世尊!您所说的真实之相,其实是不着空有之相的大道本体,并非以‘相’的形式存在,说是‘实相’,也是假借的名称而已,修持之人仍然不可立这一‘实相’为相,进而执着。
“世尊!今天听到您所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我是坚信不疑的,也能够理解领会,更会按照您所说的妙法去修持,这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困难;但是等到佛陀圆寂后,及最后的末法时期五百年,倘若有人看到或听到这部经,进而能理解其奥妙,坚信不疑,依法修持,我想,这样的人真是太难得了。此人将能成就第一等稀有的无上功德,成就佛道是不成问题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样的人已经达到本性境界,不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世间万相。何以见得呢?因为世间万相皆为虚幻不实之相,只有离一切相,安住在自性中,才是佛的境界,而‘佛’也只是个名相而已。”
佛陀听了之后,又对须菩提说:“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如果有人看了或听了这部经,不惊疑、不恐慌、不畏惧,这样的人真是太难得了。
“为什么呢?须菩提!你应该知道我现在所说的是第一波罗蜜(到达彼岸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以妙智慧破除烦恼、离相见性而得解脱之方法),虽然我说第一波罗蜜,但你们仍然不可执着第一波罗蜜,因为我说的第一波罗蜜也只是个名相。
“须菩提!以忍辱波罗蜜来说,也是不能执着的,当下要忍而无忍,辱而无辱,一点也不起嗔恨心,所以我所说的忍辱波罗蜜也是一种名相。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我过去世被歌利王(一位残暴的国王,怀疑一位修行人与他的宫女有染,于是就用剑砍了修行人,但修行人仍然不起嗔恨心,那位修行人就是现在的佛陀)以剑斩掉我的四肢、耳、鼻时,我仍然不起嗔恨心,可见当时我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为什么呢?如果我在身体被歌利王一块一块地分割时,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就会起嗔恨心的。
“须菩提!又想起过去五百世中做忍辱仙人的时候,专门修忍辱之道。在那时,我就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
“所以说,须菩提!要做一位大菩萨,必须不能有任何执着,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见到一切外相都不能动摇本心,心无所住,才能与本性真实相应!如果心有所执着,则为住于假相,而非保持在清净的本性境界。
“所以佛说:‘菩萨应做无相布施。’须菩提!作为一位大菩萨,为了利益广大众生的缘故,要像这样无相布施。总而言之,就是不要执着,因为世间一切物相都是假合而成,它们只是暂时存在。众生也是一样,只是一种假合的业力之身,只要业障果报消失,哪有众生呢?
“须菩提!我一向是讲真话、讲实话的,讲的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从来不说欺骗的话,也不说怪异的话。须菩提!我所证悟的法是无相的,既非空亦非色,但又是自性圆满、真实存在的。
“须菩提!倘若菩萨在布施的时候,一直惦念着我布施给谁、布施多少财物、何时会有回报等,就会为诸相所系缚。像这样的做法,就好比一个人走入暗室,他将毫无所见,无法得到本性的光明。
“假使菩萨在布施的时候,没有我布施给谁、布施多少财物、期待对方回报等念头。像这样的布施,就好比人的眼睛非常明亮,在日光照耀之下,什么东西都能看得很清楚(喻指得见本性)。
“须菩提!将来的末法时代,如果有善男信女,看到或听到这部经,进而依法读诵修持,就如同如来以佛智慧去洞悉判断一切,会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金光明经》浅释(17)
  尔时佛复告四天王。汝等四王及余眷属。无量百千那由他鬼神。是诸人王。若能至心听是经典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汝等四王。正应拥护灭其衰患而与安乐。若有人能广宣流布如是妙典。于人天中大作佛事。能大利益无量众生。如是之人。汝等四王。必当拥护莫令他缘而得扰乱。令心恬静受于快乐。续复当得广宣是经。

  这时,佛对四天王说,你等四天王与眷属及无量鬼神,如诸人间国王能以真诚心听闻信受本经义理,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读诵受持本经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就应以正心、正力、正行,拥护国王与人民,销灭各种衰败的灾祸,施予安稳快乐的环境。如有人能广泛宣说流通分布本经义理,为在人天道场中大作佛事,以善因缘大利益无量人天众生。这样的人,你等四天王,必须亲自拥护,不许其他因缘干扰捣乱,使心情恬静而身受禅乐,继续广泛宣说流布本经义理。

  凡是以不同方式流通分布本经义理的人,都为在人天道场中大作佛事,以善因缘大利益无量人天众生,都会获得四天王与眷属及无量鬼神的护佑;在世事生活中,虽宿业不同,但一定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流通分布本经义理,虽一人能力有限;但一人流通分布本经义理的地方,仰仗佛力,在十平方公里乃至更大的范围内,不会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或重特大人祸灾难,人民于不知不觉中获得法益,获得护佑。

  尔时四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长跪合掌。于世尊前以偈赞曰
  佛月清净  满足庄严
  佛日晖曜  放千光明
  如来面目  最上明净
  齿白无垢  如莲华根
  功德无量  犹如大海
  智渊无边  法水具足
  百千三昧  无有缺减
  足下平满  千辐相现
  足指网缦  犹如鹅王
  光明晃耀  如宝山王
  微妙清净  如炼真金
  所有福德  不可思议
  佛功德山  我今敬礼
  佛真法身  犹如虚空
  应物现形  如水中月
  无有障碍  如焰如化
  是故我今  稽首佛月

  这时,四天王立即从座位站立而起,长跪礼佛;并于佛前以偈赞佛:佛身相福德如满月清净无染,具足庄严;佛说法慧德如朝阳光辉照耀,放大光明;佛面目最为明亮净洁,齿白如莲花根无垢;佛功德无量,如大海智渊无边,具足法水百千三昧而没有缺减;佛足下平满呈现千辐轮相,足指纹如网缦清晰,足指形如鹅王头可观。佛相好光明晃耀如七宝大山,微妙清净如真金纯正无邪;所有圆满的福德不可思议;我等四天王,今日礼敬佛功德!佛法性真身如虚空无尽,于遍周法界中如水中月应物现形,如火化焰没有障碍;我等四天王,稽首佛形像!

  礼佛赞佛为心中有佛,才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愿求成佛。人于佛法性身中,依因缘和合,才使身心一体,才依法修身功,才依戒行心德,才有人天感应,才有证悟智慧,才能成就道业。身心一体为生,身心分离为灭;身有生而心中识性无生,身有灭而心中识性无灭;故身修行生灭法,心证悟无生灭性。
     
  尔时世尊  以偈答曰
  此金光明  诸经之王
  甚深最胜  为无有上
  十力世尊  之所宣说
  汝等四王  应当勤护
  以是因缘  是深妙典
  能与众生  无量快乐
  为诸众生  安乐利益
  故久流布  于阎浮提
  能灭三十  大千世界
  所有恶趣  无量诸苦
  阎浮提内  诸人王等
  心生慈愍  正法治世
  若能流布  此妙经典
  则令其土  安隐丰熟
  所有众生  悉受快乐
  若有人王  欲爱己身
  及其国土  欲令丰盛
  应当至心  净洁洗浴
  往法会所  听受是经
  是经能作  所有善事
  摧伏一切  内外怨贼
  复能除灭  无量怖畏

  这时,佛以偈语对四天王说,本经义理纯正光明,由忏悔所生功德,是诸经不能等论,为至高无上之王。本经义理广大深远,最为殊胜,可为至高无上,是具足十种智慧力的佛亲口宣说。你等四天王,以此大善因缘,对本经应当勤加护持。本经义理深远微妙,能施予众生无量快乐,能为无量众生带来安乐利益;以此缘故,本经应于无量阎浮提世界中永久流通分布。人间国王,如都能心生慈愍,依佛教正法治理世事,仰仗本经义理佛威神之力,能灭除三千大千世界中诸恶道众生的无量苦恼。如本经义理能流通分布,则使所流通分布的地方,平安、稳定、物富、粮丰,人民都享受幸福快乐。如有国王欲爱自身王位与国家,欲使国土物产丰富,国运鼎盛;就应以真诚心,洗浴后着净洁的衣服,前往法会道场,听受法师宣说本经义理。本经义理能教化人民造作一切善事,摧毁降伏一切国内外怨贼;又能灭除无量造成众生恐怖畏惧的灾祸。

  阎浮提为地球,是此世界。在一大千世界中,有类同地球的世界无量数,相同的人类也无量数,四王天与天王也无量数;只是受各自生命体能量与智慧的限制,彼此不能相见相知而已。

  是诸经王  能与一切
  无量众生  安隐快乐    
  譬如宝树  在人家中
  悉能出生  一切珍宝
  是妙经典  亦复如是    
  悉能出生  诸王功德
  如清冷水  能除渴乏
  是妙经典  亦复如是    
  能除诸王  功德渴乏
  譬如珍宝  异物箧器
  悉在于手  随意所用    
  是金光明  亦复如是
  随意能与  诸王法宝
  是金光明  微妙经典    
  常为诸天  恭敬供养
  亦为护世  四大天王
  威神势力  之所护持    
  十方诸佛  常念是经
  若有演说  称赞善哉
  亦有百千  无量鬼神    
  从十方来  拥护是人  
  若有得闻  是妙经典
  心生欢喜  踊跃无量    
  阎浮提内  无量大众
  皆悉欢喜  集听是经
  听是经故  具诸威德
  增益天众  精气身力

  佛接着说,本经义理,由忏悔所生功德,是诸经不能等论,为至高无上之王;能施予无量众生一切安稳快乐;可比喻为摇钱宝树,在人家中就能出生一切珍宝。本经义理微妙,如同摇钱宝树,能使无量众生于未来世中,具足作四天王的功德。本经义理微妙,如清净爽口的法水,能解除无量天王的功德渴乏。本经义理微妙,也如同珍奇宝物器具,一旦掌握在自己手中,可随意使用。本经义理微妙,一旦见闻信受,可随意施予无量天王法宝。本经义理微妙,常为无量天王恭敬供养,也为护世四天王大威神势力护持。十方诸佛,常忆念本经义理,称扬赞叹释解本经义理的人。本经义理微妙,也有从十方来的百千无量鬼神,拥护释解本经义理的人。如有人有大善因缘得以见闻本经义理微妙,心生欢喜,踊跃流通分布,使全世界各族人民都心生欢喜,共同听闻本经义理;以此缘故,都具足威德,受十方来的百千无量鬼神的拥护;还能增益无量天众的精气身力。
 
  摇钱宝树,为传说中具有神奇妙用的一种树,一夜之间从树上生出铜钱、现金、金银珠宝等。

  精气身力,为精气神集中于身,所产生体功能作用的力量;精气神是人天众生,身体共同拥有的能量来源。有的修行人,不能深入经藏明了义理,一见精气神三字,就妄言外道;用诋毁他人的方法,掩盖自己的无知。真是荒谬至极,贻误世人。

  尔时四天王闻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未曾得闻如是微妙寂灭之法。我闻是已心生悲喜涕泪交流。举身战动肢节怡解。复得无量不可思议具足妙乐。以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供养奉散于如来上。作如是等供养佛已。复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各各自有五百鬼神。常当随逐是说法者而为守护。

  这时,四天王向佛表示说,从往昔来,未曾有大善因缘,得以见闻如此义理微妙、寂灭为乐的究竟法;见闻本经义理后,心中悲喜交加,涕泪交流,全身肢节充满怡悦的活力,又具足不可思议的无量妙乐。我等四天王,以各种散发香气的天花供养佛。供养后又向佛表示说,我们每位天王各自都有五百鬼神为眷属,经常亲自跟随追逐释解本经义理的人,日夜为其守护。

  这里,诸位不要认为,四天王与各自五百鬼神眷属,日夜守护释解本经义理的人,只是在佛前空谈虚语;而是必须真实兑现的愿力诺言。真实地讲,从我发心为诸位释解本经之日起,就感应知四天王与各自五百鬼神眷属日夜守护,神奇境界不断,祥瑞吉相环生;使我这样德微福薄慧浅的平凡人,深感心中有愧。诸位应知,不是何人之能,是本经义理不可思议!是诸佛功德不可思议!是诸天王愿力不可思议!

《随喜赞叹,增长福德!(有声)》
众生都不知道这一张嘴二片薄皮,可以成就与减损多大的福德。因此人人可以修福,人人亦可损福。随喜赞叹,增长福德;贬抑轻蔑,损减福德。口德好修,也是难修。

布施不一定需要财物,法施、无畏施都是布施;若无法可施,布施无畏也是很殊胜的布施。令人不生恐怖畏惧就是无畏施,布施慈悲柔软语即是无畏施,于众生不生嫌恶之心亦是无畏施。多看他人的优点,任何人都可以轻易赚到随喜赞叹的福德,又不用花本钱,何乐而不为。

众生都喜乐被别人称赞,当有人修福时,我们见了也能随喜赞叹,对方听了欢喜;也显示自己没有嫉妒心,增加了心性上面善法的功德,更可以跟对方结下善缘,因为“大福从心生”。

另外,平等施也是大福德与大功德。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4〈杂品 第19〉也有说:

【善男子!如人买香:涂香、末[mò]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修施之德亦复如是,若多若少、若麁若细,若随喜心、身往佐助,若遥见闻心生欢喜,其心等故,所得果报无有差别。善男子!若无财物,见他施已,心不喜信,疑于福田,是名贫穷。若多财宝自在无碍,有良福田,内无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贫穷。是故智者随有多少任力施与,除布施已,无有能得人天之乐至无上乐。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智者自观余一揣[ tuán ]食,自食则生,施他则死,犹应施与”,况复多耶?】

佛陀的意思是说︰譬如有人买香,不论是哪一种香,凡是接触到香的人、买者或卖者,或是称量计算的人,大家都可以平等而无差别的闻到香,而这些香并不会因为是买是卖或称量接触而有所差异,一样散发出香味来不失毫厘,这就是平等施的意思。

而修布施的福德也是这样;布施的财物、身力,或多或少,或粗或细,或者只是随喜心,或者亲身前往相助,或是有人在很远的地方看见、听到了而心生欢喜,由于心是平等性的缘故,所得到的果报就没有差别:同样都有福德,因为他有随喜心与随喜行。

所以平等心很重要。当遇到有布施的因缘时,不去比较能布施的财物多少、物品优劣,所布施的对象尊贵或下贱,完全以至诚心、恭敬心、平等无差别的心来布施,如此功德将殊胜无比!

等视一切众生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因为众生总是活在分别当中(能分别的是意识心,只要存在就必定会有分别),时时刻刻都在计较与比较当中;殊不知当菩萨以无所得心来布施时,就已经有“有所得”的世间财与法财跟随而来了。

对一个已证悟明心的人来说,那就更能体会平等的真实义了;当我们自己身边刚好没有财物可以布施,也应该以欢喜心来随喜赞叹他人的布施,并且转依法界实相平等心的非境界,来现观施者、受者以及施物三者都无所得、平等平等;这样的布施波罗蜜,已非世间法的布施所能比。

如果自己没有财物布施,或有财物却舍不得布施,或看见他人布施时心中却不高兴,生起嫉妒之心;又不相信布施的果报,怀疑种福田的因果是不是真的?那这样的人就已大大的减损福德了,他的果报除了此世是贫穷人,来世也是无法脱贫的;或是有人此世有很多财宝能自在支配使用,而且他有因缘遇到良好的福田,但心中却没有对布施的因果生起信心,所以不能于此大良福田作布施护持,那么他的未来世必定将成为贫穷人;如果再加上悭贪不愿布施,则下一世未必能再受生为人,可能会堕入饿鬼道。

所以,有智慧的人应当随分,随着自己有多少财物与能力而欢喜布施,因为除了布施之外,没有方法能够得到人间或天上的快乐,乃至佛菩提道无上的解脱快乐。

所以 佛陀在经典中常说:“有智慧的人观察到自己虽然很饿,只剩下一口食物,自己吃了就可以维持生存,但此时还有一个即将饿死的人出现在面前,智者都应将这一口食物布施给对方,让他得以继续活命。”这才是菩萨啊!布施救护众生的生命,成就的福德与功德不可限量!因为是及时施;更何况是具有很多钱财,怎么能够不布施呢?

《金刚经宗通》第三辑第66—68页也开示说:
另外一种福德叫作“随喜赞叹”。譬如某甲菩萨努力来作义工,有的人心里面酸溜溜地,开口就说:“哎呀!我就是没时间啦!不像你那么好命啦!我都没办法啦!”酸溜溜地说出口,就削减了自己的福德。为什么不改一个方式说:“你真的有福报,有时间不必去赚钱,可以来作义工,功德无量!”

你在说别人功德无量的时候,你也就增加自己的福德了,这叫作随喜赞叹的福德。然而那几位老哥、老姊不是这样想,心里总是酸溜溜地;讲出话来,让人家听了多不爽快;于是在本来福德已经很少的情况下,自己再削减掉一大半。

所以千万不要讲自己没有福德,因为越讲就越没有福德。要改口说自己很有福德,向对方随喜赞叹完了以后,就说:“我真有福气,能跟你当同修。”因此自己的福气又增加了,这有什么不好?应该这样子才对。

譬如有的人没有办法供佛,因为真的缺钱,那他可以用什么来供佛?用嘴巴赞佛。用嘴巴公开赞佛,他的福德就增长了;所以有的菩萨此世没有钱财,她就每天不断地赞佛,这样也能使福德增长。

所以随喜赞叹是一个修福德很重要的方法,千万不要像某些没有智慧的人,人家今天捐来一万块钱,他就酸溜溜地说:“哎呦!我都不像你那么有钱啦!我捐不起啦!我不如你啦!”讲话酸溜溜地,不但没有随喜的福德,还削减了自己的福德。

如果看见人家捐钱,立刻赞叹:“你真是功德无量!我有你这样的人当同修,真是有福报。”人家捐钱,他也同样可以获得福德。随喜赞叹也有福德,这个道理在《菩萨优婆塞戒经》里早就讲过了。

又如看见别人证悟了,讲话不可以酸酸地,要欢喜说:“我虽然这一次没有悟,但是你能够悟了,我真的高兴;有你这样的同修鼓励,我迟早也会悟的,我真有福报。”应该这样才对!这样修行,自己的性障越来越少,福德越来越增加,这样也是修福德。

所以谨言慎行也是修福德,随喜赞叹也是修福德。没有智慧的人看见别人捐钱捐多了,自己作不到,心里面就酸酸的,那就不对了!那就会削减自己的福德。这一些是随时随地、随手可修的福德,诸位也要懂得怎么样去修它。

由此可知,我们看到他人修福时,都要随喜赞叹,这么简单又随时随地可修的福德,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

阿弥陀佛!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第二章第六节第四目 轻嫌损福,随喜增福> 张善思居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成员里不太喜欢撞衫撞配饰什么的人还挺多的,因此基本不会分享也不太会买一样的。签售的时候戴的毛线帽是在东京一家叫CA4LA的店买的,朋友说适合我,我试了一下觉
  • 唯独见你,好似久旱逢雨,枯木逢春46.心心念念都是你,朝朝夕夕尽为君47.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席慕容48.深情若是一桩悲剧,必定以死来句读——简媜49
  • #酱酱绿色号专列# 跟tuan传送门: 家‬‎们快冲19‮9.‬‎/2‮‼️支‬‎泰‮国‬‎cute pr‮se‬‎s可爱社‮斯迪‬‎尼‮名联‬‎款-‮女美‬
  • 【西野七瀬×フェンディ】ロゴトート、バッグ、財布…大人可愛い最新小物2021年5月15日オーガンジーやレース、クロシェで紡ぐ最新コレクションで、「ファッションに
  • 今天是20岁的小窦明天就是21岁的小窦啦我还记得去年生日的时候 我和二狗去了中国院子 我们坐公交车去的 那天的天阴阴的 还下了点小雨 但是中国院子的景色很美 我
  • ……[作揖][作揖][作揖]进一步解释“求旧惟新”...典故来自...《十字千文》:上古贤人...迟任...只在...《尚书》中...留下十个字迟任有言曰:“人
  • #人人爱花草 环境更美好# 《红花继木》又名红继木、红梽木、红檵花、红梽花、红桎花,为金缕梅科檵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 #人人爱花草 环境更美好# 《红花继
  • [心][心][心]人生之路,终有几朵熏香的嫣红,散落在其中,点缀了生命旅途的平庸,增添了人生岁月的色彩,待到繁华过后、就算平淡之时,仍有一股淡淡余香、一缕绵绵柔
  • 下面的那个按钮呢是也是用来完事后冲水的,但是和上面冲水的不一样的地方是,它的水是有三股,然后更加柔软。当然如果你回来得比较晚了,浴缸里面的水也不会冷掉,以为它
  •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是生命的重心。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是生命的重心。
  • 根据此前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林肯汽车1-2月累计销量为9401辆。这么来看的话,3月份林肯中国的销量应为9924辆。
  •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可以一直飞呀飞,飞得累了便在风中睡觉,这种鸟儿一辈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有一天有个人指着手表跟我说,他说会因为
  • ​​❤️一对一复试&调剂辅导报名链接:❤️报名咨询加V信zmykaoyan1❤️一对一报名后加客服QQ:490177057#考研复试##考研调剂#灵芝孢
  • 因为被安防领域的前景所吸引,东方网力一度被 英特尔 看好并注资,原本应该会有大好的发展前途,想不到公司在14年上市,15年达到巅峰后,没坚持两年就开始走下坡路,
  • 2.脱身“淤泥”的绿色斗士:刘永涛 巴中市通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他是坚守环境执法公正的铁面判官,身患绝症仍心系绿水青山;他是偏远山区走出来的环
  • 七、钱没了,可以再去挣;人远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在这个没有人情味的世界里,好好珍惜对你好的人,世界这么大,有人对你好,是你的骄傲。小时候,即使在没人的地方,
  • ”奶牛星球的品牌创始人李一说,背靠着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新品牌有了自己的底气,产业链的先天优势让新品牌形成了独有特质,生来就自带的光环,也是品牌在市场搏杀中的一条
  • 但这并不容易,脱去角色的光环,多少因剧而火的人慢慢悄无声息,只有极具个人魅力的人才能超越剧中相对完美的角色,真正走进人心,而肖战就是这样的人。但这并不容易,脱去
  • 昨天和今天许多战友发微信给我,说山东最后一片净土破防了,我不这么认为,“0”固然重要,但当前严峻复杂抗疫形势,更重要的是怎么去做好疫情防控,确保东营人民生命健康
  • #身体乳##身体护理#[微风]素风私人订制小奶盖身体乳150g,在小红书上被种草了,因为我看到那个博主夸它的奶香,我觉得它的滋润度挺好的,用过了就过了,不至于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