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宋朝时,魏王赵德昭是宋朝太祖赵匡胤的长子,跟随宋太宗赵炅征讨幽州。有一天晚上军中惊扰,不知太宗所在何处。众人中有人商议拥立魏王为皇帝。正在这时,有人找到了太宗,于是谋议乃止。太宗对此事略有所闻,含恨在心而不言。当时太宗认为北征不利,便长时间拖延不颁布奖赏,有人议论不应该这样。魏王找了机会入见宋太宗说了这件事,太宗大怒,说:“等到你自己做皇帝时再来决定此事也不晚。”魏王害怕了,回宫中对左右的侍从问:“带刀来了吗? ”侍从说宫中不允许带刀,所以未带。魏王等人送上茶果之时,关上门窗,用切削水果的小刀自杀了。太宗听说此事,大惊,很后悔,前往抱住魏王尸体,大哭说:“傻孩子,何至于到这种地步!”

大乘佛法的根本:菩提心与报恩行

很多人轻忽急躁地拿了茶就喝,
我怀疑这样的行为是否算是大乘的行者?
大乘的根本,就是菩提心,
透过知母、念恩、报恩的次第修持,
培养出知恩、感恩的心,

这 就是整个大乘佛法的发心和行持的精髓,
不是吗?
总而言之,我们不只是感念众生恩
也要感念这个利益滋养我们的山河大地的恩德。

尤其今年噶举祈愿法会的主题是“忆念恩德”,
去年则是“环境保护”。
今年也有贴出标语,
因此忆念恩德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在这里,
我们要将过去修传派祖师 们,
为了利益后世弟子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铭记在心,并且不断地祈请。

事实上,佛法殊胜的口诀,
是要全心地投入实修,
才能达成的;
但这还说的太远,首先,
能够生起百分之五十的感恩心就算不错了。

一个人若能将“感恩”随时放在心上,
就能够真正持有、
守护和弘扬“修传派”的教法,
要不然,把佛法当做一种外在的装饰,
法也不是法,教言也不是教言,
外表 佯装成修行人的样子,欺骗善信,
这样做的话,就会像某人所说:
“宗教是毒药”一样,法不如法,
反倒成为了落入恶道的因,
这样他的预言可能就成真了。

因此,我们只要能做到不让佛法
成为毒药就好了。
我们修持佛法的目的,
是为了出离三界轮回的痛苦,
如果反倒愈陷愈深,
也就是说修行掺杂着世间八法、
信仰非理 的戒法或者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最好的话,
就会有深陷轮回的危险。
这样本末倒置的情况,完全是不如法的作为,
这是我们应该放在心上的。

“离欲”的欲,在这里比喻作一种牵绊,
会捆缚住我们。

我们都想要自由,不自由就会痛苦,
自由就会快乐。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

但我们都太放不下了、
太贪着今生的各种东西、物质了,
以至于完全被牵绊、限制,失去自由。
我们就好像是今生各种物质的仆人,
只能听命行事,而没有任何行动自由。
什么是道呢?其意思是说,
不应只是表面形式上的修持,例如念念仪轨,
而是要在心中生起证悟,生起修道的体证。

如果没有这样,
我们可能以为自己是走在开展遍知果位的道路上,
但很可能只是在过日子,
浪费了很长的时间而已。

修行,要透过深刻地思维,
在心中生起敏锐的体悟。

佛教强调“悲心”,但这不是一种戒律,
不是一种“身为佛教徒就一定要生起悲心”的强迫观念,
也不是能够被上师命令而生起的。
这里谈到的“悲心”,是自在舒服地发自内心,
比同情、比悲悯更深刻的。

一般谈到同情、悲悯,
是一种自他之间有距离的感觉,
觉得那个人值得同情,你在这边、他在那边,
你走过去试着关心他说:“你哪里来的?”
这是比较粗浅的同情。

“悲心”更加深刻,感受性较强,
已经没有“自”、“他”分别,
完全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
感同身受地体会他的感受、想法及苦乐,
完全从内心将自己投射到对方身上,
让自己成为他一般,
这就是真正的“悲心”生起或展现。

“皈依”是自己成为自己的救怙者

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皈依”,
或其实误解了“皈依”,
很多人对“皈依”的感觉就是:
我自己比较没有力量,是一个需要被帮助的人,
因此需要去皈依一个有力量的、
可以救助我的对象。
其实这并不是“皈依”真正的意思。

藏文中“皈依”是“加卓”,有两种意思,“加”的确是指“救怙”,
但“卓”就有“去达到、成就”的意思,
这层皈依意思,
是“我也要成就能救护他人的果位”。

如何成就能救护别人的果位?
就是要成就佛的果位,像佛陀一样,
当他真正达到能远离轮回边、
也远离涅槃边的佛陀果位时,
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皈依处、
成为众生的救护者。

“皈依”的真正意思,
是自己要成为一个救怙者,
不然我们总是误解,总觉得他方总是很有力量,
因此祈求某个佛菩萨或天神来救怙我,
这不是真正皈依的意思。

真正的皈依,是让自己成为有力量的救怙者,
让自己证得没有痛苦的佛果,
与有力量的救怙者合而为一,
这才是真正的皈依。

所以要对皈依有正确认识,
因此现在听到“我要皈依佛、法、僧”时,
要记得不只是皈依外在的佛法僧;
深一层的,是你自己要能够救怙自己,
要成为佛法僧!

就像佛经中说,
没有比自己救怙自己来得更重要、更殊胜的了。
但这样是否代表没有外在依止的对象?
并不是的,我们还是需要佛法僧三宝和善知识。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噶玛巴 邬金钦列多杰

大乘佛法的根本:菩提心与报恩行

很多人轻忽急躁地拿了茶就喝,
我怀疑这样的行为是否算是大乘的行者?
大乘的根本,就是菩提心,
透过知母、念恩、报恩的次第修持,
培养出知恩、感恩的心,

这 就是整个大乘佛法的发心和行持的精髓,
不是吗?
总而言之,我们不只是感念众生恩
也要感念这个利益滋养我们的山河大地的恩德。

尤其今年噶举祈愿法会的主题是“忆念恩德”,
去年则是“环境保护”。
今年也有贴出标语,
因此忆念恩德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在这里,
我们要将过去修传派祖师 们,
为了利益后世弟子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铭记在心,并且不断地祈请。

事实上,佛法殊胜的口诀,
是要全心地投入实修,
才能达成的;
但这还说的太远,首先,
能够生起百分之五十的感恩心就算不错了。

一个人若能将“感恩”随时放在心上,
就能够真正持有、
守护和弘扬“修传派”的教法,
要不然,把佛法当做一种外在的装饰,
法也不是法,教言也不是教言,
外表 佯装成修行人的样子,欺骗善信,
这样做的话,就会像某人所说:
“宗教是毒药”一样,法不如法,
反倒成为了落入恶道的因,
这样他的预言可能就成真了。

因此,我们只要能做到不让佛法
成为毒药就好了。
我们修持佛法的目的,
是为了出离三界轮回的痛苦,
如果反倒愈陷愈深,
也就是说修行掺杂着世间八法、
信仰非理 的戒法或者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最好的话,
就会有深陷轮回的危险。
这样本末倒置的情况,完全是不如法的作为,
这是我们应该放在心上的。

“离欲”的欲,在这里比喻作一种牵绊,
会捆缚住我们。

我们都想要自由,不自由就会痛苦,
自由就会快乐。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

但我们都太放不下了、
太贪着今生的各种东西、物质了,
以至于完全被牵绊、限制,失去自由。
我们就好像是今生各种物质的仆人,
只能听命行事,而没有任何行动自由。
什么是道呢?其意思是说,
不应只是表面形式上的修持,例如念念仪轨,
而是要在心中生起证悟,生起修道的体证。

如果没有这样,
我们可能以为自己是走在开展遍知果位的道路上,
但很可能只是在过日子,
浪费了很长的时间而已。

修行,要透过深刻地思维,
在心中生起敏锐的体悟。

佛教强调“悲心”,但这不是一种戒律,
不是一种“身为佛教徒就一定要生起悲心”的强迫观念,
也不是能够被上师命令而生起的。
这里谈到的“悲心”,是自在舒服地发自内心,
比同情、比悲悯更深刻的。

一般谈到同情、悲悯,
是一种自他之间有距离的感觉,
觉得那个人值得同情,你在这边、他在那边,
你走过去试着关心他说:“你哪里来的?”
这是比较粗浅的同情。

“悲心”更加深刻,感受性较强,
已经没有“自”、“他”分别,
完全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
感同身受地体会他的感受、想法及苦乐,
完全从内心将自己投射到对方身上,
让自己成为他一般,
这就是真正的“悲心”生起或展现。

“皈依”是自己成为自己的救怙者

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皈依”,
或其实误解了“皈依”,
很多人对“皈依”的感觉就是:
我自己比较没有力量,是一个需要被帮助的人,
因此需要去皈依一个有力量的、
可以救助我的对象。
其实这并不是“皈依”真正的意思。

藏文中“皈依”是“加卓”,有两种意思,“加”的确是指“救怙”,
但“卓”就有“去达到、成就”的意思,
这层皈依意思,
是“我也要成就能救护他人的果位”。

如何成就能救护别人的果位?
就是要成就佛的果位,像佛陀一样,
当他真正达到能远离轮回边、
也远离涅槃边的佛陀果位时,
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皈依处、
成为众生的救护者。

“皈依”的真正意思,
是自己要成为一个救怙者,
不然我们总是误解,总觉得他方总是很有力量,
因此祈求某个佛菩萨或天神来救怙我,
这不是真正皈依的意思。

真正的皈依,是让自己成为有力量的救怙者,
让自己证得没有痛苦的佛果,
与有力量的救怙者合而为一,
这才是真正的皈依。

所以要对皈依有正确认识,
因此现在听到“我要皈依佛、法、僧”时,
要记得不只是皈依外在的佛法僧;
深一层的,是你自己要能够救怙自己,
要成为佛法僧!

就像佛经中说,
没有比自己救怙自己来得更重要、更殊胜的了。
但这样是否代表没有外在依止的对象?
并不是的,我们还是需要佛法僧三宝和善知识。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噶玛巴 邬金钦列多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考古学生洛宁无意跌到了远古时代,跌到了远古野人部落首领怀里。野人咧嘴一笑:这是上天送给我的神女。“不,我是神灵留在人间的使者,简称神使——”洛宁气鼓鼓地说。族人
  • 清晨的禾木,凉风阵阵,我们九点从禾木出发区间车,摆渡车,又驱车翻越阿尔泰山,历经九个小时才来到位于卡拉玛依准噶尔盆地北边缘的魔鬼域,沿途经历了大雪,小雪,响晴天
  • 【今日一言】 一生很短,只为与快乐遇见。 【繁言智语】 “静”中藏一个“争”,“稳”中藏一个“急”,“忍”中藏一把“刀”。心中有惊雷,面似静湖水,明明心中有那么
  • #绘画[超话]##微博艺术##遇见艺术[超话]##插画[超话]# 【分享】俄罗斯插画师Tasya Kordyukova:冲浪的人,Tasya 是一个插画师、旅行
  • ZACK "Tres selecciones" Agosto ordinario está lleno de recuerdos inolvidables, Q
  • 对不起没有照顾好你。想到前天你还对着我的手指哈气 睁着圆滚滚的眼睛喵喵叫 乖乖趴在我怀里…那天夜里你可能太冷了太疼了 喊了一夜声音都哑了可是我都没听见 给你
  • 。 人的磁场很奇怪 你不感恩,就不‭顺利; 你不承担责任,就不成长; 你不付出,就得不到; 你没有爱心,就没有‭人爱你。 你不真诚就没有信誉 如此一来,便‭出得
  • 一直都具备高贵人格的3个星座 天秤座 受金星主宰的天秤座天生高贵优雅,而且颜值超过一般人,从表面上看他们一定具有高贵的人格,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更有趣,也更高贵
  • #上海约拍[超话]#又来一个汉服帖子。。。 跟其他几个摄影一起拍的汉服[笑cry] 如果全程自己拍会对自己的作品更有把控感 单人的汉服照片看我前面的微博[污]
  • 杭州婚礼策划|香槟白梦幻城堡婚礼 又一梦幻公主城堡婚礼现场[心][心][心][打call][打call][打call]迪士尼在逃公主们快来看看,提前憧憬下自
  • 她为他,一身戎装,血染疆场;她为他,血肉之躯,护他万里江山如画。 九年痴恋,相思入骨,她以为,终能共他携手看遍山河,没想到,她得到的,不过是他一句,“秦软软,你
  • 【24节气说制香—霜降】花袭人的梅花香饼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 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AR&见熊摄影 以往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我的不要放下;已经失
  • #读书##读书笔记##摘录#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又是别人认为我们做不成的事情。” 我曾经把这话挂在嘴上。怀抱对未来的希望,以光明之心,坚信梦想必能实现
  • #每日书单# 今日红色书籍推荐:《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为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最大的作品。 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庞大的
  • 【城市的发展决定房子的未来,刚需客群购房要冷静果断】 六年前,房价 在4千的时候,你一直说:房子太偏了,不买! 五年前,房价 涨到6千的时候,你还在说:房子
  • 祖国万岁!司法腐败,虚假诉讼、微博发布、️人️部门关这?现实……… 中国山西大同大不同……付省级领导协助操作,虚假诉讼终于成功。 9⃣️0⃣️0⃣️万支付谁??
  • #赤峰招编信息# 【倒计时39天】决战赤峰教师编!同学们,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39天里与其循规蹈距、安分守己、得过且过,不如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全情投入,力求在奋
  • #上饶爆料#【鄱阳一男子因过失致人死亡,或将判刑1年】2020年10月11日下午13时许,在鄱阳张某甲家的稻田里,吴某某受机主张某乙聘请,开着张某乙的收割机为张
  • 姻缘来得晚也不必担忧,迟来的姻缘往往是正缘,晚到的婚姻也终会幸福,因为娶你的人需要积累实力,积累够了就能相遇。嫁你的人需要准备,准备好了就会相识,所以迟到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