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下《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第117讲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生死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这里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从总体上概括而言,一切的万法从何而来。到底从何而来呢?都是由妄想而来,来看经文。

精真妙明:「精真」是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妙明」是形容它的特征。本觉圆净:解释同上。「本觉」仍然是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这句话展开讲,就是本觉、本圆、本净。如果按照通教来讲,这个「圆」和「净」是指见空性;用一心三藏来讲,空性、有性、中性,当下是一,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空有中,当下是一,净与秽当下是一个东西。

非留死生,及诸尘垢:通教菩萨认为,真心本来面目不立一尘,千佛无染啊,所以没有生死、没有诸尘这些东西,他解得也很干脆利落。到了圆顿大教,真心本来面目非生非死,现生现死,非空非有非中,现空现有现中,非尘垢现尘垢。

乃至虚空:现代科学把虚空是不是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呐?那虚空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因为我们真心里第一念业相无明而有。先打个比方。我们有时候愣头愣脑的在那里,人家叫你,问你在干什么,你半天才回过神来,然后说自己刚才什么也没有想啊,那个时候就是真空,明白吗?一但醒过来,转过来,头脑里有了一个念,这个时候虚空就已经产生。虚空是当下有当下无,要明白。凡夫的虚空与圣人的虚空不一样。我们现在都是地球人,可以立体思维,因为同分妄见有这么大的虚空;地上的小爬虫,头脑里可能是线性思维,只有一条线;到了圣人阿罗汉的境界,他这个思维是无量的法界。无情泥巴瓦块可能是点式思维,它就是这一个点,没有长宽高的概念。全靠各人用心。

我们在特殊的情况之下可以进入多维空间。比如有时候正在做梦,同时听见外面老鼠在叫或者有人讲话,你还心里烦恼——不要讲话,让我把梦做好——有没有这种情况啊?有。这个虚空一样不一样啊?就不一样,你已经超过三维世界。

有时候坐在床上打坐,眼睛看到的全部是天宫宝殿,而手一抓下面,还是个烂被子,那是不是进入双重空间啊?或者一边跟玉皇大帝对话,一边听老鼠在叫,狗也在跳,这就是进入多维次的空间。心法不可思议。

讲「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因为这个法太敏感了,一般人很难接受虚空是我心变出来的。各人都有不同的空间,这取决于心态的质量和数量。读懂了《法华经》《楞严经》,今后出现这种种现象的时候,不足为怪,一切你都要坦然承担,都是你自己。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这个「妄想」就是由我们的意识变现。通教来讲,那妄想就是妄想,用圆顿大法来讲,妄想就是菩提。十法界庄严的佛土、糟糕的秽土都是极乐世界,都是我们心之所变现。种种的境界没有好坏之别,都是当下一念心。好坏之别是我们的同分妄见在执著,同样这一杯水,天人看是玻璃,人道是甘露水,鬼看的是火。你说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呀?是妄想还是菩提啊?即真即妄。

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斯」是这个,「元」是本性。以上讲的虚空山河大地一切万法,其本性叫「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它本身就是一念啊,就是佛性啊,就是我。本觉、本妙、本明、本精、本真,这个本一贯五个,本来就是这样。是非好坏都是本觉,都是本妙,都是本明、本精、本真。如果把它看成是暗,看成是粗,看成是伪,这是我们的同分妄见,粗和伪还是我。

这里的「妄」按通教来讲,是妄想,是无明;按照圆教来讲,它就是智慧。动就是妄,给了我们假名而已,它就是报身智慧妙用。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心不能变成泥巴瓦块、垃圾堆,它妙不妙啊?它不能变成牛魔王妖精鬼怪,妙不妙啊?它不能变坏,就不能变好是不是?这就是我们的智慧。如果一把刀子连削水果都削不开,它杀鸡也不能杀,能不能给人做手术啊?不能。佛法是讲真实,而不是讲善恶。明白了真实,我们就知道该怎样用善用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所以「妄以发生」,这叫成就。

「诸器世间」包括有情和无情。那我们这个色身是不是器世间啊?是不是地水火风这四大啊?佛前面讲世界,是不是讲众生世界啊?所以「诸器世间」,我们把它观照为三细六粗、三种相续、五重浑浊。这是提纲挈领地概括一下,大家作为家庭作业去观照,很简单。这段话说尽了世间万法之万相都是由我们一念心所变现而已。

如演若多迷头认影:「演若多」就是前面讲的演若达多,早晨起来照镜子,看到镜子里的人那么庄严,突然发傻了,不知道镜中之庄严相即是自己所现之影相,而到处找脑袋。其实我们有没有哪个不是演若达多,你把这个东西当真了,这是我们的影子啊,而我们真正的本来面目却不知道。当下这个本来面目是不是变现的这个东西?明白这个东西,当下是不是找到脑袋了?对着这个影子,是不是就是真的了?要明白。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妄元无因,因为妄由心变,既然是心变,能变过来是不是就能变过去啊?如果妄有因就不是变,就是心生。母亲生儿子,儿子能不能再变到母亲肚子里去啊?妈妈在梦中生儿子是不是变出来的?梦一醒是不是变回去了?

我们的心不能生万法,是变现万法,万法都是一个心,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这是诸佛出世的本怀,这是佛法的命脉。你好好把这个道理想明白了,根本没有必要去花那个穷功夫,你说这好玩不好玩?无量的时间、空间、万法,原来就是一个念,说有就有,说没有就可以没有,全在我们一念。这个法太妙了,妙绝了。

这个「妄元无因」,要作如是的观照。如果有因的话这就是多元世界,虽然妄本无因,可是森罗万相,宛然现在,怎么来的?就是我们真心变现出来的。

如果佛在当年上来就这样讲,谁相信啊?这个茶杯就是我啊,那个牛狗屎就是我啊……那谁还想去学佛呢?学来学去还是牛屎狗粪,那谁学啊?佛在万般无奈之下,善巧方便讲出了因缘法。所谓心生法生,法生心生,以及三藏十二部经,这样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到最后快要往生的八年,桌子一拍——现在跟你们讲老实话,过去讲的都是不了义的,真正的法就是一个如来藏。

所以「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这是佛的方便说,否则不足以安定人心。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当时无非两种情况。外道就讲自然,自然是懒汉哲学,什么东西都是自然,你还修什么?听天由命就行了。外道还讲八万大劫以后每个人都自然成佛,八万大劫这个苦每一个人都必须受;他讲这些山河大地也是自然有,刮风下雨也是自然有,更不用说虚空。所以《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头三关是不是讲小乘因缘法,就能把人引导过来啊?到了第四关,是不是把因缘法推翻了?都是我们一个念变出来的。实际推翻也没有推翻,是把它更圆融,更圆满。

彼虚空性,犹实幻生:讲到底,连虚空都是我们妄想所现。言外之义,何况一虚空一世界森罗万相啊?哪一个不是心变出来的?犹实幻生:「犹实」就是尚且,虚空尚且是我们的心变出来的,何况因缘自然呢?讲因缘自然,是不是在虚空里说法啊?皆是众生,妄心计度: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阿难啊,如果真的有那个什么妄处,你来说出因缘法也罢;这个妄处实无,你却在那大谈什么因缘法。这是不是显得很滑稽啊?何况不知,推自然者:何况连因缘法都不懂,只推为自然。那推为自然,做人、做鬼、做佛都是自然的,你还修它干什么?那就否定修行,是取消修行。在梦中修行,在小乘因缘法中修行,好歹有个可能,有个悟处;推到自然,什么都不提了,这是取消派。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五蕴之心本是妄想,都是由我们的妄想变化而有。过去小乘因缘法讲,这个色身是地、水、火、风是四大组合起来的。是组合起来的吗?这四大是我们心变出来的,既然如此,色身是不是我们变出来的?而且可以各种各样的变化,可以从妈妈肚里变出来,也可以从无始的无明中一念变出来。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这第一蕴,色蕴,它是坚固妄想而有。我们在《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中,是通过现场试验,就能变出来。汝体先因:讲明你这个肉团身「先因」,即父缘、母缘、己缘三缘和合,父母想生,父母有这个妄想,要生一个儿子。汝心非想:你如果不想做儿子,你也不能到父母这个因缘中来和合而生。

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想中」就是父母之想,必须是三个想到一起去。除了这个想是根本的,还有过去世中的缘分。为什么他到张三李四处来受生,不到王五赵六处去受生呢?因为前世的定数和今世的变数因缘和合在一起。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如果你的心不是那个醋,你能不能生出这个醋味来?就是这个东西,好好把这个东西想明白。心想登高,足心酸起:心里想着要登高,如果心不是酸的话,它能不能生起来酸的感受啊?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我们想的时候并没有醋啊,也没有站在悬崖上,所以我们的心是不是带有虚、通、融的这种特性?不是非得现前才有啊。它本来就是虚的,就是通的,就是圆融的。悬崖不来,醋不来,是不是即空即有?是不是空当下就是有?要明白。

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因何因谈醋出:刚才讲了,没有喝醋嘴里就酸起来了,没有登高双脚就酸起来了,是不是形容我们这个心是虚是妄?他喝了醋而有酸味,这不叫虚妄。

汝体必非:如果你这个肉团身不是「虚妄通伦」,「通伦」就是这一类,不是虚妄这一类的东西,口水怎么会出来啊?要懂得,我们的心本身就是虚、妄、融、明、通、达,它无所不是啊。那么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心不是肉团,它能不能变成肉团啊?无形无相的心当下就是醋,就是酸,就是苦,就是辣,当下就是肉团,就是风,就是雨,它无所不是。我们主要是受到妄想因缘而显现为肉团,月光童子是不是显现成一滩水?虚空藏菩萨显现为虚空,是不是?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你当下这个肉团。名为坚固第一妄想:所以有形有相的肉团、泥巴瓦块,就是我们的心,它是我们心中一种坚固的本性,是坚固的妄想。那么水是什么妄想啊?润性妄想。火呢,是热性妄想。统统都是本来具足。既然都是妄想,都是无形无相,水是不是火啊?火是不是这个肉团啊?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呀。

55.《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记》第15讲之1

法华经讲记·序品第一(第三次修订版)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授记」有两种功德:一者「现量功德」,二者「比量功德」。现量功德,是从授记时开始,你就得「不退位」果报。比如说你现在是人道听法,明白「如来藏」以后,你生生世世不会退转于人道。不仅不退转于人道,比如你所有的功德加起来是七十分的话,那你从现在开始往后,比如到了明天、明年,你只会七十分八十分往上涨,绝对不会降到六十九分。「比量功德」呢,在若干千万亿年以后于某某佛土成究竟之佛。

特别是见道之人,他生生世世只会越来越圆满。严格地来讲,「授记」是自己给自己授。佛不能让你成佛,只有你自己让自己成佛。你在现量位虽然证果了,但菩萨有四十二分法身,你不清楚自己具体到了哪一步,离圆满佛还有多远。佛是过来人,所以给你授记,告诉你明确的答案。因为你成佛了才得到授记,而不是因为授记才成佛。前后逻辑要理顺。

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日月灯明佛灭度以后,德藏菩萨作当来下生佛。「净身」是这尊佛的别号,「法身德、报身德、化身德」这三身功德,叫「净身」。极果如来一定要圆满三身功德。

所谓「法身功德」,是指无形无相、如如不动的那个「空如来藏」不仅明白,而且证得。所谓「化身功德」也叫「应身功德」,可以显现出无量的色身三昧,示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天人鬼畜等这种有形有相的不空如来藏,也叫「解脱德」,解脱了。

所谓「报身功德」,由法身而显现出化身,由化身而显现为法身,互相转变的那个「能」就是「报身功德」,是智慧妙用。这是按照别教来分说。

三身功德我们每个人都有,但是因为迷惑颠倒,不能自在现前受用,所以叫「三德秘藏」。秘藏,你比佛一点点都不少,佛比你一点点也不多。问题是众生在因地,他还没有启用。所以叫「秘藏」。

比如,我当下就是「三德秘藏」。我在这里讲经说法、吃饭、穿衣、走路,这就是我的化身功德。但是我在这讲话,比如讲「一二三四五」,在没有讲、没有想之前,「一二三四五」在不在?那就是我的法身功德。我这个人还没有出世的时候,他在不在?在「我」还没有第一次出世的时候,在整个世界是一个「空如来藏」,无形无相、清净心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在第一次做人之前,这个人在不在?这就是我们的法身功德。那由法身功德显现出后来无量的生生世世的天人鬼畜,以及到现在这个肉团,怎么样变现出来的?那就是我的报身功德。

原始佛大光明藏由报身功德显现了在六道中轮回的那种众生,那么再由在六道中轮回的那种众生,回归大光明藏,是不是还是报身功德?这就是我的「般若功德」,自在妙用。泥巴是不是也是三身功德呀?它现在是不是「解脱功德(化身功德)」?它解脱为一个泥巴瓦块了。那它出世之前在不在呀?有没有形相呀?那就是它的「法身功德」。那么它的法身功德随着一定的因缘而显现为化身功德,是不是它的「报身功德(般若德)」啊?比如说我们两个手一伸,三分钟长出了这么多,它是不是随着我们意识心这个缘,由无形显现出有形啊?没有哪一法不是我们的心现。

多陀阿伽度:译作「如来」,「阿罗诃」翻译成汉语为「应供」,「三藐三佛陀」为「正遍知」。如来十号,这里以如来三号来代表。

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佛出世是「非生示生」,他灭度是「非灭示灭」。现身说法来帮助众生开佛知见。

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

日月灯明佛灭度以后,妙光菩萨代佛传法。妙光菩萨并不是像佛那样「初中后善」,而是直接传《妙法莲华经》。要体会佛的良苦用心啊!佛当年在临终之前传《妙法莲华经》,就意味着佛灭度以后,他的弟子们必须是生生世世弘扬《妙法莲华经》,就这个意思。「八十小劫」正好是一个大劫。

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年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罗睺罗是拜舍利弗为师。这本身就是破一种我执,以佛现身说法。

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

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注意!不可依文解字。佛是无量的,要供养无量佛,那他到未来的未来都不能成佛。讲第一义谛,对「如来藏」深信不疑,你即已「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在〈方便品〉有佛金口玉言:赞叹一句《法华经》,即为供养一切佛。一切佛是不是「无量百千万亿佛」?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归到「明心见性」——见性即佛,见性即是供养一切佛。为什么佛讲「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皆与授记」?换句话说,「一念随喜」是不是「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啊?

这就是《阿弥陀经》讲的「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那个「供养」就是一念而已。「常」就是时时事事处处,「清旦」就是清净心。他时时事事处处都是清净心,时时事事处处都是在「供养无量佛」。就这么殊胜。千万千万别像有些人解释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一大早起来啊!就用这个兜、这个衣裓去采华,然后十万亿佛一个个地供养:阿弥陀佛!给你一把华;阿弥陀佛!给你一把华。供养回来以后吃饭,因为有神足通呐!十万亿佛供养回来正好开饭。」如果这样的话,我第一个声明我才不去极乐世界呢!所以这样读《阿弥陀经》不能成佛啊!用《法华经》的心地法门来读《阿弥陀经》当下成佛,妙不妙啊?那叫「妙法弥陀经」。我们讲「妙法弥陀经」,那才叫《佛说阿弥陀经》。

皆成佛道,作双重观照:一种,明心见性,即已成佛道;第二种,悟后进修,成究竟圆满之佛。圆教的菩萨怎么叫「皆成佛道」啊?圆教也有「明心见性」之说,通教、别教也有「明心见性」之说,但是这两种「明心见性」不一样。通教、别教见一分或者几分,最多不超过十二分;圆教呢,明心见性了当下是四十二分。打个比方说:大米、面粉、西红柿、香蕉、苹果、黄豆,别教菩萨他是一样一样地吃;圆教菩萨呢,他是把这些东西全部圆融在一起,他吃一口就全部吃到了,所以他有全局性。

#肖战[超话]#说句实话,作为一个重庆人,要我不说脏话是不可能的,就是那种偶尔激动下意识就说出来了,其实大多数时候不是用它骂人,而是表达心情激动的一种方式,别说上大学不说脏话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除非有一天我和肖战一样成为了明星,(这更更更不可能),所以,我真的不懂,大学时期和朋友间开玩笑说了几句脏话而已,到底何错之有??至于前前后后每次都用这点来恶意黑他????还是那句话,做人呐,还是善良一点,恶人自有天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过,这话说起来也怪,等我写出第一本日语著书时,竟然发现其中的内容并没有我做鱼生意的情景,取而代之的全是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到日本各地采风的记录,文清如水,没有什么
  • 齐司礼索性将错就错,“咳咳,这种话你一个人看就好了。”“大姐,你断句错了呀,重点在花瓶不在你啊!
  • 到家啦 后天就是母亲节 给妈妈准备了花 多肉和打印的花盆 嘿嘿妈妈果然很喜欢 也是超开心的一天(⌒▽⌒) 回家见到了小龙龙 它长大了 虽然才两个多月但和一个月之
  • 从根本上来说,所有负面的感觉jué——你可能用各式各样的名子来称chēng呼它,但不管你是称chēng它为“负罪感”,还hái是“沮丧”、“愤怒”、“怨恨”等,
  • 每一款都有其独特的元素设计,非常显眼并且极为耐看,性能也是均十分出色,无论是百搭经典的劳力士间金款还是颜值颇高的欧米茄星座间金款、顶配的复仇者间金款,均十分优异
  • 因为过去将成为永远地过去,明天还未到来,MissWiss第四代Pro3S鲨鱼裤59 [烟花] 就是在暑假路口徘徊,选择了一条放弃的路。如果说,每个暑假都是一
  • 弘一法师说:人生不过三万天,借副皮囊而已,生命没有永恒,时间一到,该老的老,该走的走,临了空空的,没你也没我,无一物带走,我们最终都是时间的过客,何必执念,努力
  • !!
  • ” 故走在修行路上的我们,不要怕遇到各种障碍考验,他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此时,你身体的场能会加大,趋于光体,虚空中的有缘众生会被感召过
  • 而且男主和陈飞宇适配度超高诶,回归现偶直接无敌,扑面而来的贵气已经能想象得出来了,小庄自带倔强感的颜不敢想象成片俩人会有多惊艳,速速开拍,dream一个年底见面
  • #石凯[超话]#我也打卡第一天对凯凯呢,刚认识的时候是名学寻宝藏。现在呢凯凯就是又香又软的小蛋糕,时常把我帅的不行!
  • 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刘铤直接参加萨尔浒之战,并成为四路出击大军中一路的主帅,手中有4万大军。刘铤是明朝抗倭名将刘显的儿子,入军之后,受自己父亲战功的助力,
  • 首先肯定是得益于蔚来目前最强的体系水平,比如高阶智驾,智能座舱,都有现成的技术可以用,还有自研的高压平台,包括补能生态等,这不就是大家常说的,站在巨人肩膀上出生
  • “我没有看,但是上班时间听同事们议论过一些,怎么了?这件事情和你有关系吗?\"于一凡本就是一个不太在意外界事情的人,尤其是工作很忙的时候,他几乎是一
  • その後楚は、人質として太子完(後の考烈王)と春申君を差し出し、秦と楚の大国二国はしばらく争うことがなかった。昭襄王36年(紀元前271年)、斉を攻めたが、これは
  • 【39.9】三福 缔卡洛卡哈罗熊不锈钢保温杯600ML入秋了,保温杯是时候备上了,这个杯杯这么可爱,钱钱也会一起心动[抱一抱]【11.88】鼎螺鲜 螺蛳粉3包!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大半夜梦里响起了特别熟悉又感觉好久好久没有听到的旋律,于是梦见进入了搞红色组的时候特别特别喜欢的一位神仙老师的画里,画里的场景都是动态的,我飘在半空中以上帝视角
  • 看到第8集,除了女主(目前只能看到她是一个接受过新思想教育,但被迫嫁作他人,仍旧情难忘的女人)其他主角,甚至配角的形象都很立体。【静】一般来说不建议大家起名用这
  • 前调是明显的蜂蜜甜味加薄荷味儿,中调有红色水果的味道,后调有点儿淡淡的香草奶油味Highball:可能是因为这款酒经过了红酒桶的熟成,所以入口的初甜之后伴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