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南师|绝对不可拼命压住心念,如果长久压抑心念,反会使自己变成神经病

大乘在哪里

在整个佛法之中,所讲的基本佛学,事实上都是小乘佛教。

佛法各宗派,均以小乘为基础,其修持的方法,都是断惑证真。即断除心理上的结使,证到真如本性之体。不论任何一派,所修持的目标都不出这个范围。

中国文化中提到佛学时,统称中国的佛法是属于大乘的,不承认小乘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但是,所谓大乘者也,事实上大不起来。

为什么大不起来?

因为真正的大乘佛法,处处都要牺牲自己。举例来说,天下雨了,有一个人对你说,他在这里听讲,要你回家替他拿伞,你就要无条件的照办,舍己为人。

请问这件事办得到吗?

在学佛功夫没有相当基础时,大乘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任何的佛法,都必须以小乘为基础,就像是一个大建筑物之中,我们不可轻视任何一粒沙子或一块石头,因为这些沙石,正是构成这个建筑的基本。

所以,大乘佛法是建筑在小乘佛法上的,没有小乘佛法,也就谈不到大乘了。

缘起和性空

稍稍涉猎佛法的朋友们,一定都听到过“缘起性空”和“性空缘起”两句话,这是大小乘佛学所共有的理论。

观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以及人的喜怒哀乐等等,无一不是从缘而生,也无一桩事是单独忽然孤起的。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手表是如何产生的?因为有了金属的零件,有了技术工人,有了手表工厂,这一切的因缘凑合起来,一支手表诞生了,这是因“缘”而起。

可是在这支手表未造以前,这个手表是没有的,是不存在的,这支表根本是空无一物,没有自性的,这就是它“本来性空”的道理。

在《易经》来说,称之为变易,等于在十二因缘中,都系连锁性的生起,而事物的本身,并无单独的性质存在。

这就是缘起性空和性空缘起的道理。

无风不起浪

我们内在的思想,究竟从何而来?我们每天的第一个念头,又是从哪里来的?

再仔细检查,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这个念头又是从何而起?有谁能够预先知道自己每天的第一个念头?又有谁能够控制自己的第一个念头呢?

根据唯识宗的学理,一念缘起,是“境风生识浪”,然后连续的偏差思想,像波浪一样,一个连接一个,永无休止。

就像一池春水,本来平静无波,忽然吹来一阵微风,水上就起了涟漪。或者忽然地震了,水上也起了波浪。总之,没有风和外来因素的缘故,波浪是不会起来的。

我们的念头,正像一池春水,也是因境风而起,能够使念头起来的,都像是池水兴波一样,属于境风。

击破连锁

第一个念头起来之后,即刻缘到第二个念头,接着就一个一个的连下去。

我们的心理状况,就像许多小圆圈,每一个念头都构成一个小圆圈,一个小圆圈连到另一个小圈。

每一个小圆圈,本来都不存在,但是却构成了“前”、“现”及“后”的心理状况,成为一个大圆圈,不停的在循环下去。

奇怪的是,我们明知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但是却不能断念,不能击破这个大圆圈。

问题是,怎样来击破一个圆圈?

初步的方法,是分析自己的念头,将恶念转变为善念,任何的修法,包括儒家的修身,反省,都是将恶念转变为善念的做法,就连西洋文化宗教也不例外。中国较早时期的功过格,记录自己一日的行为,善事记一红点,恶事记一黑点,逐日记载反省,甚至在祖宗神位前啼泣悔过,都是改变心念的修法。

这里所谈到的善恶,不是属于观念问题的善恶,但却是与戒禁取见有关的。

另外反省时要注意的,善念也常是由贪瞋痴而引起的。举例来说,自觉应对某人慈悲,实质上是一种自以为比某人强的我慢心理。有人又会说,自从学佛后,做生意都要亏本,这也是一种疑的心理。事实上,做生意亏本,一定是该全力以赴时,自己松懈了,属于选择不善。

能够击破心念的连锁,就是断惑得果。在唐宋以前,实证得果位的人很多,那些种种不同姿势得定的罗汉或仙人,都能达到空,属于得果位的人。

好苦啊!

以消极的观点来看人生,人的存在就是一种大苦,再加上生老病死之苦,求不得之苦,爱的人要别离之苦,讨厌的人却常碰面之苦,还有身心日夜像火一样燃烧的五蕴炽盛苦 。人生真是太苦了,就连欢笑的时刻中,也总隐伏着哀愁和痛苦。

真所谓,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苦中即病中。

轻度的痛苦,已可算是短暂的快乐。偶然快乐,却又是一个痛苦的开始。

总之,人生都不免有所求,但有求皆苦。

在释迦最初传道时,说出了苦集灭道,先说尽了人生的一切苦,就是“苦”谛。

可是在如此苦的人生中,人总要抓牢东西,是谓取,甚至要抓住一个“道”,真是苦中之苦,这是“集谛”。

如此众多之“苦”,能一举而灭之,再将“抓取”一举而灭之,就是“灭”谛。

建立了灭谛,才能证得道,就是“道”谛。

生命被否定了吗?

五蕴如旋火轮,好似点着火的绳子,因为旋转而呈现出一个火圈,这个火圈只是假的幻想而已,并不具备真实的意义。

世界上的一切感觉也是如此虚幻,心念也是如此的虚幻。

如此说来,佛学是否定生命的吗?有一位同学刚才这样的问。

绝对不是,佛学绝不否定生命。

佛学只是在这苦痛虚幻的人生中,提供了方法,能使我们在这个生命之中,经过修持,达到了最高的真善美境界。

因为有了这个法门,生命才有价值,有意义,有真正的至上目标。

这个法门,简而言之,就称之为戒、定、慧吧。

谈 戒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防闲杜渐,自己渐渐建立一道堤防,自我限制行为以达到净化内心,这就是戒。

宋明理学的标准,对于自律,甚为严谨,实受佛学律宗的影响。儒家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之类,就是戒的意思。

“戒”是遵守内心具有的道德标准,守戒以善化自己之内心,进而达到内心的宁静。

孔子的教育法,将人分类为三等:

一等人生而知之

二等人学而知之

三等人困而知之

如果聪明人能困而学之,则为上上智。

法律、哲学、礼记、律宗,相互关联甚大,深入研究可以有很多发挥。

防守自己的行为,进而才可以防守自己的思想。先能将心中的恶念,转化为善念,才能再进一步将心念净化。

心理行为的转变,可以证明修行的进度,如果心理净化到断惑的程度,就是修行的成就。

谈到成就的问题,当年玄奘法师到印度留学时,正值印度佛教界与婆罗门教大辩论,婆罗门质辩的主题是,佛教修行证道如何可以证明?双方在辩论时言明,败者为胜者一方之奴。

玄奘,这位中国的大智者,参加了论辩,说出了历史的名言,述明证道时的心境。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论辩于是结束了,婆罗门教承认失败,当然佛法宽大仁慈,也不会以彼等为奴。

后来,有禅宗大师,又提出了:能知冷暖的是什么?此乃另外一章。

再回头说到戒的问题,比丘共有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更有三百五十条戒,大乘菩萨戒有八万四千条之多,起心动念,处处都在犯戒,真可说是动辄得咎。

不过,如能解脱自己的烦恼,又解脱他人的烦恼,就是大乘道,不是将烦恼加诸他人。

说 定

净土宗的念佛,禅宗的打坐,天台宗的止观,都是在求“定”,都是要把连续的念头切断,集中于一,以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至于炼气、炼身、看光、听声音,听呼吸,以及瑜伽等,也都是一种方法。

因为每人的心理和生理,各不相同,所以也方法互异,同样的方法,不可能适合于所有的人。

但所有的方法,也都是以不起心念及能够求定为目标。专一集中于一,是初步的定。但是绝对不可拼命压住心念,如果长久压抑心念,反会使自己变成神经病。

心念达到“止”的境界是很难的,在这个“止”的境界,没有了身体的感觉,自己是清醒的,轻灵的,没有身体的障碍,也没有任何心念,这是初步的“止”。

将这个境界扩而大之,才能进入“定”境。

虽然能够“定”了,却仍未脱小乘的范围。

诸位!这个名词——颠倒众生,是世尊亲口说的。为什么他要这么说呢?当然有其理由:一切众生乃背觉合尘,认妄弃真,这就是颠倒。现在举一个事实来说:

  生在娑婆五浊恶世的众生,其贪欲之心特重,故对于地狱五条根的五欲——财色名食睡(由于贪求财等五欲,而妄造一切恶业,依业受报,有坠落地狱的可能,所以称它为地狱五条根),都是一样贪婪,争取无厌的。玆单就‘财’一方面来说,金钱这一件东西,它的魔力太大了。古往今来,芸芸众生,不受其迷惑、陶醉者实在没有几个人哩。老实说,举世之人,谁也不约而同的以青眼看重它,甚至视为性命般的重要。因此,无者千方百计以图取之,既有者则用心用力以保护之。就看一般常人,毕生辛辛苦苦,劳劳碌碌,不惜身命的挣扎不休,到底为著什么?聪明的读者,不用我再饶舌吧!至于那些富豪家庭,为了关心著性命般的金钱,顾虑到梁上君子的降临,因而对门户的严卫是极其十足而周密。例如:制铁门、铁窗,以及铁网的围护,种种的设备严重而坚牢的用来保卫它。有时发见盗贼要来侵犯它,便拚命地与他抵抗一场,一方面还紧急地去报告刑警来驱除他。呀!人们爱护孔方兄之热情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了。喂,孔方兄!你怎么能这样吸收人气呢?虽然如是,但这不过仅为爱护身外有为的金钱,防卫世间有形的盗贼而已。然此外还有一类无为法财,还应该更用心去爱护它,同时也另外有一类无形盗贼,更不可不去防卫它的侵犯。况且无为法财,其价值是超过有为财万份以上的。当知世间的有为财,只能给人们物质生活上的暂时享用,仍没有永久性,是靠不住的,这是怎么说?因为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法,乃是一种变幻无常的。所以佛说:世间一切都是假,当然金钱也不在例外。佛经上告诉我们,世间财——是五家共有的,那五家呢?一、贪官污吏。二、水火。三、盗贼。四、刀兵。五、不肖子孙。因此,我说世间财是靠不住的。况且不能善用它,那是会受其殃祸,造出许多罪来。至于无为法财那就大不相同了,其殊胜妙用,让我来谈一谈,它——法财非同世间的金钱,唯能供物质生活上暂时的享用——养活色身而已;它能够庄严法身,培养慧命,它不只一生一世的享用,能够历劫享用而不尽的。同时又不怕盗贼的抢劫,水火的侵害……甚至能助成我们的圆满无上菩提佛果。您看,殊胜不殊胜?所以我说超过有为财万倍以上,实不过分。这笔胜妙无比的无为法财,岂可一向让它静悄悄地埋没著,而不去进取,不去爱护它,以享其殊胜功德妙用,未免太可惜呢!

  然而它——无为法财,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那就是经中所说之自性本具的一切功德智慧,也就是世尊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所唱言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因颠倒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的智慧就是!迷了它,即为六道轮回的苦恼众生,证了它,即成三藐三菩提的无上佛果。然而它究竟在什么地方?就在我们个人自性本具的宝藏中,请大家赶快去努力自取为要!

  其次来说无形的盗贼,它较之有形的盗贼那是厉害更深了。以其有形的盗贼,只能抢夺人们的世间有为财,绝对无法来抢夺我们自性中的无为法财,这还算没有什么利害,因为被其侵害者,不过物质的生活受些影响罢了。所以我说还是小事。有些人不觉悟到此,偶而遭遇到盗贼的侵犯,不知见机行事,为了这些虚幻不实的身外放不下,且不量力而硬要与他抵抗到底,结果受亏不少。我想还是以学佛的态度——看破——放下——随缘来对待它为妙,可避免意外的灾祸来——性命问题。至于所说的无形贼,那就太厉害了,它——无形贼,非同有形贼只能偷偷你的东西,影响著你的物质生活而已,它能侵损你自性中的无为法身,能丧灭你的法身慧命,同时又能陷害你堕落三恶道里,去受万劫不得解脱的无量罪苦,你看厉害不厉害呢?这个厉害无比的心中贼,岂可一向让他肆无忌惮地活动而不去注意、防卫它,以避其凶恶的侵犯未了,就太不聪明的了。然而它——无形贼,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就是贪嗔痴三大贼魁,以及其他一切妄想恶念的那些小贼伙。怎样称他为贼呢?能劫功德法财故,怎样又把它说得那么厉害呢?能令我们受万劫生死不能了之故。

  要之,由贪等诸恶念而驱使身口意去造杀盗淫等一切恶业(如贼行窃),依恶业而感受苦报(如因盗受罪)。忏悔偈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由此就可知道,无形贼——贪嗔痴的厉害了。然而它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常在六根门头出入,行者当格外留心!千万勿受其祸殃。人们太不聪明了,一向只晓得用心用力去追求,去爱护那身外的有为财,却不知道去取用、去爱护这笔比他亿万倍宝贵的无为功德法财。只晓得用心用力去防卫、去驱除世间的有形贼,却不知道去防卫、去驱除这较他亿万倍厉害的心中无形贼。竟将自性宝藏的功德法财,随意任其搬取殆尽而不知检,且为一元五角之损失,则与之计较不休。然无形贼长在劫夺我们宝藏中的功德法财,竟一向不去讨罚它;有形贼偶一偷盗我们一点身外的阿堵物,反而拼命地与之抵抗到底,迷昧的众生真是开倒头车,莫怪乎世尊称它为颠倒众生,真是一点也不错。这正与孟子所谓:‘人有鸡犬失焉,则知道追寻,心放焉而不知寻’的道理相同。

  以上所述的道理,不厌麻烦,再来改换一个方式来说:能拖累我们造业,或者能使我们丧害身命的有为钱,竟那么的用心去追求,去爱护它,对于能助我们成就佛果的无为法财,反而一向不去关心它、爱护它。爱护世间有为财,就晓得用铁门等来保护它;自性无为财则一向不关心地放弃了它,遇到有形的盗贼要来偷取我们的金钱,就紧紧地去报告刑警来驱除它,且绝对不肯放他干休,可是遇到无形心贼要来抢劫我们的无为法财时,竟看也不去看它,遂之任其抢劫,这不是颠倒是什么?

  我们如果要永远做一个颠倒众生则罢,不然的话,那就要改换方针了,有为财和无为财的胜劣;有形贼和无形贼的利害轻重,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于是,我们当以爱护有为财之心,换来爱护无为财,以防卫有形贼的用心,换来防卫无形贼才对,您对有为财的爱护,即晓得用铁门等去保卫它,那么,对于无为财,更当加倍的爱护它,当然也要用铁门等来保卫它。对有形贼既能那么用心去防卫它、驱除它,那么对于无形贼的侵犯,当然更要格外的防卫它,用心去驱除它为妙。有形贼来侵犯时,既知道去报刑警来驱除它,那么,无形贼来侵犯时,是不是更不容缓地去报告刑警来驱除它才对呢?

  话说回来,当如何来享用,来爱护无为法财?要怎样去防卫,去驱除无形心贼?这真是一种容而不易,艰而不难的事。诸位请镇静一下,慢慢听我道来,有为的金钱是可以用身力,及其他一切技能智力取到的,无为的法财是世间任何技能、才力都无法去争取得到的。然而要怎样呢?只要我们能够发菩提心,精进修行,用戒定慧三无漏学的法力去追求进取,就可得到(修一分道则得一分法财),如法修行,获得解脱自在的清净安乐,这就是享用无为法财。有形贼是可以用人力(刑警)物力(武器)去防卫,去驱除它,无形贼是世间的刀枪,刑警所无法能驱除它,又不是铁门、铁窗可能防卫它,这怎么办呢?呀!不难!不难!只要我们肯发心修学佛法,用佛力、法力,就可以防卫它、驱除它了!防卫驱除的方法就是:当我们内心起贪嗔痴,或其他的恶念之时,要赶快用般若观慧去观照它,或念佛持咒以对治之,使其无法活动起来,乃至永远消灭,这就是用佛力、法力去防卫、驱除无形心贼的唯一善策。若再说详细一点,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在日常的一切行事中,于见闻觉知上,当时时在警省内心的过犯(过犯如被盗贼侵害)。凡一念心起,即回光反照去观察它,如所起的是悭贪心、嗔恨心、愚痴心、我慢心、残忍心、嫉妒心、染污心、执著心、颠倒心、烦恼心、歪曲心、欺诳心、懈怠心、分别心……乃至一切妄想,这都是恶念头——无形心贼,它能阻碍您,进趣无上菩提。且能抢劫您无量功德法财,这么凶恶家伙,怎能容许它出现在自性国土,来捣扰著无为心王,使天下不得太平呢?因此,故当极力的铲除它,当我们反照观察之下,一旦发见了它,当刻不容缓地用佛力、法力、观照力驱除之,使其无法活动起来,那就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了。能够如是做下去,久而久之,一旦工夫纯熟,自然就恶念不生,乃至永远消灭。

  总括的说:世间有为财是物质生活上暂时的享用,是生灭法——无永久性。它是用身力、财力所求取得到的。自性的无为法财,具足一切功德,为法身慧命永久的财产,是不生不灭——享用无尽。它是用道力、法力去发掘进取的。

  人间的有形贼,只能偷盗有为的财物,受其侵犯者,并不见得怎么厉害(只损失物质方面),并且容易驱除。心内的无形贼,能够抢劫自性宝藏的功德法财,若受其侵犯那就不得了(能令堕三恶道),并且不容易驱除。防卫有形贼抢劫我们的有为财,是用铁门、铁网以及其他武备;防卫无形心贼侵犯我们的无为法财,是用观照、反省,及严持禁戒。遇到有形贼的侵犯时,当速报告刑警来驱除之,遇到无形贼的侵犯时,当速求援于佛力、法力以驱除之。能够如是,就成为正觉的众生,那颠倒的绰号,就永远没有我们的分啊!祝大家平安!附表如下:

  (一)世间金钱物品——喻自性功德法财。

  (二)施设铁门——喻严持规戒(铁门喻规戒,严持喻防卫)。

  (三)武器严卫——喻般若观照(武器喻般若,严持喻观照)。

  (四)防卫门户——喻照顾六根门头。

  (五)盗贼——喻恶念。

  (六)刑警——喻佛力法力。

  (七)预防严卫无形心贼的侵犯——严持规戒,常起观照。

  (八)消灭制止无形心贼的活动——坐禅念佛,诵经持咒。

  (九)追求进取无为法财——精进佛法,勤修道品。

  (十)享用享乐无为法财——解脱自在,清净安乐。 https://t.cn/Ryhaa6H

  生在娑婆五浊恶世的众生,其贪欲之心特重,故对于地狱五条根的五欲——财色名食睡(由于贪求财等五欲,而妄造一切恶业,依业受报,有坠落地狱的可能,所以称它为地狱五条根),都是一样贪婪,争取无厌的。玆单就‘财’一方面来说,金钱这一件东西,它的魔力太大了。古往今来,芸芸众生,不受其迷惑、陶醉者实在没有几个人哩。老实说,举世之人,谁也不约而同的以青眼看重它,甚至视为性命般的重要。因此,无者千方百计以图取之,既有者则用心用力以保护之。就看一般常人,毕生辛辛苦苦,劳劳碌碌,不惜身命的挣扎不休,到底为著什么?聪明的读者,不用我再饶舌吧!至于那些富豪家庭,为了关心著性命般的金钱,顾虑到梁上君子的降临,因而对门户的严卫是极其十足而周密。例如:制铁门、铁窗,以及铁网的围护,种种的设备严重而坚牢的用来保卫它。有时发见盗贼要来侵犯它,便拚命地与他抵抗一场,一方面还紧急地去报告刑警来驱除他。呀!人们爱护孔方兄之热情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了。喂,孔方兄!你怎么能这样吸收人气呢?虽然如是,但这不过仅为爱护身外有为的金钱,防卫世间有形的盗贼而已。然此外还有一类无为法财,还应该更用心去爱护它,同时也另外有一类无形盗贼,更不可不去防卫它的侵犯。况且无为法财,其价值是超过有为财万份以上的。当知世间的有为财,只能给人们物质生活上的暂时享用,仍没有永久性,是靠不住的,这是怎么说?因为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法,乃是一种变幻无常的。所以佛说:世间一切都是假,当然金钱也不在例外。佛经上告诉我们,世间财——是五家共有的,那五家呢?一、贪官污吏。二、水火。三、盗贼。四、刀兵。五、不肖子孙。因此,我说世间财是靠不住的。况且不能善用它,那是会受其殃祸,造出许多罪来。至于无为法财那就大不相同了,其殊胜妙用,让我来谈一谈,它——法财非同世间的金钱,唯能供物质生活上暂时的享用——养活色身而已;它能够庄严法身,培养慧命,它不只一生一世的享用,能够历劫享用而不尽的。同时又不怕盗贼的抢劫,水火的侵害……甚至能助成我们的圆满无上菩提佛果。您看,殊胜不殊胜?所以我说超过有为财万倍以上,实不过分。这笔胜妙无比的无为法财,岂可一向让它静悄悄地埋没著,而不去进取,不去爱护它,以享其殊胜功德妙用,未免太可惜呢!

  然而它——无为法财,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那就是经中所说之自性本具的一切功德智慧,也就是世尊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所唱言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因颠倒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的智慧就是!迷了它,即为六道轮回的苦恼众生,证了它,即成三藐三菩提的无上佛果。然而它究竟在什么地方?就在我们个人自性本具的宝藏中,请大家赶快去努力自取为要!

  其次来说无形的盗贼,它较之有形的盗贼那是厉害更深了。以其有形的盗贼,只能抢夺人们的世间有为财,绝对无法来抢夺我们自性中的无为法财,这还算没有什么利害,因为被其侵害者,不过物质的生活受些影响罢了。所以我说还是小事。有些人不觉悟到此,偶而遭遇到盗贼的侵犯,不知见机行事,为了这些虚幻不实的身外放不下,且不量力而硬要与他抵抗到底,结果受亏不少。我想还是以学佛的态度——看破——放下——随缘来对待它为妙,可避免意外的灾祸来——性命问题。至于所说的无形贼,那就太厉害了,它——无形贼,非同有形贼只能偷偷你的东西,影响著你的物质生活而已,它能侵损你自性中的无为法身,能丧灭你的法身慧命,同时又能陷害你堕落三恶道里,去受万劫不得解脱的无量罪苦,你看厉害不厉害呢?这个厉害无比的心中贼,岂可一向让他肆无忌惮地活动而不去注意、防卫它,以避其凶恶的侵犯未了,就太不聪明的了。然而它——无形贼,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就是贪嗔痴三大贼魁,以及其他一切妄想恶念的那些小贼伙。怎样称他为贼呢?能劫功德法财故,怎样又把它说得那么厉害呢?能令我们受万劫生死不能了之故。

  要之,由贪等诸恶念而驱使身口意去造杀盗淫等一切恶业(如贼行窃),依恶业而感受苦报(如因盗受罪)。忏悔偈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由此就可知道,无形贼——贪嗔痴的厉害了。然而它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常在六根门头出入,行者当格外留心!千万勿受其祸殃。人们太不聪明了,一向只晓得用心用力去追求,去爱护那身外的有为财,却不知道去取用、去爱护这笔比他亿万倍宝贵的无为功德法财。只晓得用心用力去防卫、去驱除世间的有形贼,却不知道去防卫、去驱除这较他亿万倍厉害的心中无形贼。竟将自性宝藏的功德法财,随意任其搬取殆尽而不知检,且为一元五角之损失,则与之计较不休。然无形贼长在劫夺我们宝藏中的功德法财,竟一向不去讨罚它;有形贼偶一偷盗我们一点身外的阿堵物,反而拼命地与之抵抗到底,迷昧的众生真是开倒头车,莫怪乎世尊称它为颠倒众生,真是一点也不错。这正与孟子所谓:‘人有鸡犬失焉,则知道追寻,心放焉而不知寻’的道理相同。

  以上所述的道理,不厌麻烦,再来改换一个方式来说:能拖累我们造业,或者能使我们丧害身命的有为钱,竟那么的用心去追求,去爱护它,对于能助我们成就佛果的无为法财,反而一向不去关心它、爱护它。爱护世间有为财,就晓得用铁门等来保护它;自性无为财则一向不关心地放弃了它,遇到有形的盗贼要来偷取我们的金钱,就紧紧地去报告刑警来驱除它,且绝对不肯放他干休,可是遇到无形心贼要来抢劫我们的无为法财时,竟看也不去看它,遂之任其抢劫,这不是颠倒是什么?

  我们如果要永远做一个颠倒众生则罢,不然的话,那就要改换方针了,有为财和无为财的胜劣;有形贼和无形贼的利害轻重,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于是,我们当以爱护有为财之心,换来爱护无为财,以防卫有形贼的用心,换来防卫无形贼才对,您对有为财的爱护,即晓得用铁门等去保卫它,那么,对于无为财,更当加倍的爱护它,当然也要用铁门等来保卫它。对有形贼既能那么用心去防卫它、驱除它,那么对于无形贼的侵犯,当然更要格外的防卫它,用心去驱除它为妙。有形贼来侵犯时,既知道去报刑警来驱除它,那么,无形贼来侵犯时,是不是更不容缓地去报告刑警来驱除它才对呢?

  话说回来,当如何来享用,来爱护无为法财?要怎样去防卫,去驱除无形心贼?这真是一种容而不易,艰而不难的事。诸位请镇静一下,慢慢听我道来,有为的金钱是可以用身力,及其他一切技能智力取到的,无为的法财是世间任何技能、才力都无法去争取得到的。然而要怎样呢?只要我们能够发菩提心,精进修行,用戒定慧三无漏学的法力去追求进取,就可得到(修一分道则得一分法财),如法修行,获得解脱自在的清净安乐,这就是享用无为法财。有形贼是可以用人力(刑警)物力(武器)去防卫,去驱除它,无形贼是世间的刀枪,刑警所无法能驱除它,又不是铁门、铁窗可能防卫它,这怎么办呢?呀!不难!不难!只要我们肯发心修学佛法,用佛力、法力,就可以防卫它、驱除它了!防卫驱除的方法就是:当我们内心起贪嗔痴,或其他的恶念之时,要赶快用般若观慧去观照它,或念佛持咒以对治之,使其无法活动起来,乃至永远消灭,这就是用佛力、法力去防卫、驱除无形心贼的唯一善策。若再说详细一点,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在日常的一切行事中,于见闻觉知上,当时时在警省内心的过犯(过犯如被盗贼侵害)。凡一念心起,即回光反照去观察它,如所起的是悭贪心、嗔恨心、愚痴心、我慢心、残忍心、嫉妒心、染污心、执著心、颠倒心、烦恼心、歪曲心、欺诳心、懈怠心、分别心……乃至一切妄想,这都是恶念头——无形心贼,它能阻碍您,进趣无上菩提。且能抢劫您无量功德法财,这么凶恶家伙,怎能容许它出现在自性国土,来捣扰著无为心王,使天下不得太平呢?因此,故当极力的铲除它,当我们反照观察之下,一旦发见了它,当刻不容缓地用佛力、法力、观照力驱除之,使其无法活动起来,那就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了。能够如是做下去,久而久之,一旦工夫纯熟,自然就恶念不生,乃至永远消灭。

  总括的说:世间有为财是物质生活上暂时的享用,是生灭法——无永久性。它是用身力、财力所求取得到的。自性的无为法财,具足一切功德,为法身慧命永久的财产,是不生不灭——享用无尽。它是用道力、法力去发掘进取的。

  人间的有形贼,只能偷盗有为的财物,受其侵犯者,并不见得怎么厉害(只损失物质方面),并且容易驱除。心内的无形贼,能够抢劫自性宝藏的功德法财,若受其侵犯那就不得了(能令堕三恶道),并且不容易驱除。防卫有形贼抢劫我们的有为财,是用铁门、铁网以及其他武备;防卫无形心贼侵犯我们的无为法财,是用观照、反省,及严持禁戒。遇到有形贼的侵犯时,当速报告刑警来驱除之,遇到无形贼的侵犯时,当速求援于佛力、法力以驱除之。能够如是,就成为正觉的众生,那颠倒的绰号,就永远没有我们的分啊!祝大家平安!附表如下:

  (一)世间金钱物品——喻自性功德法财。

  (二)施设铁门——喻严持规戒(铁门喻规戒,严持喻防卫)。

  (三)武器严卫——喻般若观照(武器喻般若,严持喻观照)。

  (四)防卫门户——喻照顾六根门头。

  (五)盗贼——喻恶念。

  (六)刑警——喻佛力法力。

  (七)预防严卫无形心贼的侵犯——严持规戒,常起观照。

  (八)消灭制止无形心贼的活动——坐禅念佛,诵经持咒。

  (九)追求进取无为法财——精进佛法,勤修道品。

  (十)享用享乐无为法财——解脱自在,清净安乐。 https://t.cn/Ryhaa6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Facebook新闻资讯产品上线英国市场 与Apple News竞争正式开始】据外媒报道,Facebook宣布在英国推出新闻资讯产品,并将为其内容向出版商付费
  • 净宗是以“清净平等觉”为修学的总纲领,只要我们的心跟清净平等觉相应,心净则佛土净,这个心所感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敬请:有缘人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消灾免难!趋
  • 想要充满无限温情的仪式感,欧式大城堡无疑是最佳选择 纪实风的拍摄手法,用相机展现中世纪的优雅 在开阔的柏油马路,和爱人正装奔跑 仿佛迪士尼在逃公主和王子的一次浪
  • 这个周末太开心啦[打call] 昨天狼人杀 今天剧本杀 身为一个(伪)美食博主 给你们安排一下工作 ❶ Drunk Baker 香蕉蛋糕 喜欢吃香蕉先生的就给
  • 马嘉祺!丁程鑫!张真源!高考顺利,加油![加油] 昌平的天鹅湖、西土城的金字塔,棉花胡同里的人来人往。以后见面可都是大学生了。 因为有想追逐的光,所以即
  • 马嘉祺什么是快乐星球,马嘉祺接招吧前辈,别忘了保持可爱,可爱珍贵,永远珍贵马嘉祺什么是快乐星球,马嘉祺接招吧前辈,此夜相思君负我,他日相忘我负君,流年各自珍马嘉
  • #王源[超话]##王源奇异剧本鲨# 当我沉进海底时 震耳欲聋的是我的心跳 当我繁忙又无趣地听完海底的回声 才发现原来世界的一切 繁忙短暂又无聊 而那年的夏天和往
  • #京东[超话]##拼多多砍价群##拼多多互助群#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
  • #LOZ好福利# #互动榜# 六月,是冰镇西瓜的清甜诱惑[吃瓜] 是躲在空调房间里尽情追剧[羞嗒嗒] 迎着晚霞慵懒散步[兔子] 是与花旦小熊猫开启一场关于夏天
  • 有些时候觉得。明明你什么都没有做,就要被预设立场,就要被阴阳怪气一通。 难道把自己摆在一个弱者的立场,就可以随意阴阳怪气比你强的嘛?可是比你强的人做了什么呢?什
  • #王源[超话]##王源奇异剧本鲨# 当我沉进海底时 震耳欲聋的是我的心跳 当我繁忙又无趣地听完海底的回声 才发现原来世界的一切 繁忙短暂又无聊 而那年的夏天和往
  • #摇星儿的胡乱拍拍# 上上周休了年假,去了桂林和涠洲岛。 没有提前做攻略,没有具体的每日计划,定了目的地,列了感兴趣的“打卡地”,我们就出发了。 到桂林直
  • 杜甫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 3.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 #素颜霜#提亮肤色,遮瑕修容 遮瑕痘印隔离素颜色粉底液膏 ¥29.9 一抹即亮男士遮瑕素颜霜bb霜 ¥39.9 素颜霜乳提亮肤色懒人霜BB霜 ¥
  • 음악가들은 어디서나 맞붙는다 --종일 -- 가득찬 공기 가운데 --나는 맑은(낭랑한 : 은백색 의) 싸움을 듣는다 --그리고 -- 걷는 소리를
  • [离祸积福] 嘎玛仁波切开示 导语:其实不少人都是这样,不珍惜自己的信仰,觉得福从天降、升官发财、心想事成才能说明信佛有帮助。其实呢?无始以来每个人都造作了
  • 乔振宇和王丽坤相爱8年,却依然没走到一起,乔振宇说:哪怕你有一丝想要嫁给我的意思,我们也不会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疑问] 那时候的王丽坤名气并没有乔振宇大,两人因
  • 《向往5》张艺兴沉迷音乐,无视床边的水迹,张子枫看到后帮忙擦地。 在第七期的节目中,张艺兴沉迷在自己的音乐世界,无视床边的水迹,即使经过陈赫的鉴定,床边的水迹是
  • 黄褐斑为什么爱反复? ❤️黄褐斑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有多种因素参与,很是复杂。 ❤️相信没有哪个爱美的女性能够接受脸上的斑斑点点,黄褐斑是阻碍女性变美道路上一个
  • Y1D114,晚上奶奶洗澡,爸爸喂你喝奶,你看到是爸爸,立刻哭闹着喊奶奶,一直哭,哭到咳嗽,再到吐,小脸憋的通红[泪][泪]麻麻看到你吐的样子特别难受,你嘴里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