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可走时,流亡也比同流合污强】

孔门七十二位名学生,当面怼过老师的,有学霸子游、学渣宰我等。但次数最多的,还是最爱老师的子路。

最有热度的一件事,便是“子见南子”。孔子周游到卫国,卫灵公夫人南子是孔子的粉丝,想见偶像,便邀请孔子进宫私会。可是南子是出了名的淫荡,恃宠乱政,名声很坏,子路对老师去见这样的人很不爽,虽然啥也没说,只是表情管理不到位。孔子觉察到了,当场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我如果做了什么不该做的,就让老天弄死我吧,就让老天弄死我吧!

孔子进宫去见南子,应该也没条件发生什么。子路明显是有道德洁癖,但也怪不得他,学生的洁癖,都是老师传染的,谁让老师你平时那么高调。

另一次被子路怼,也是在卫国。卫灵公死后,其孙姬辄(卫出公)上位。子路问孔子,新的卫君如果用您执政,您第一把火是什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篇》)

卫灵公原太子蒯聩,因为看不惯南子的所作所为,派人暗杀南子,失败后出国流亡。卫灵公死后,卫人便立了蒯聩的儿子姬辄。蒯聩意难平,因为国君这位子本来就该是他的,没想到被儿子坐了,于是频频搞事情——父爱如山,压也要压死你。而姬辄位子还没坐暖,“吾爱吾父,吾更爱君位”,于是父子反目成仇。孔子“必也正名乎”的意思是,如果卫君(姬辄)真用他,他执政第一件事就是请蒯聩回来,让姬辄退下来当太子,等父亲死了再上位。这样,才算名正言顺。

子路听了,忍不住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论语·子路篇》)人家给你官做,你第一件事就要人家下台,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老师您也太迂腐了吧。孔子讲了一大堆“名不正则言不顺”的大道理,最后子路有没有被说服,不得而知,只知道,孔夫子变“孔腐子”,正是子路最早说出来的。

性质比较严重的,还是下面这两次: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篇》

春秋晚期,周天子成了摆设,诸侯各自为政;后来不少诸侯也被有权势的大夫夺权;而大夫,又被自己的家臣架空,所以就出现了“陪臣执国政”的乱象(陪臣即大夫之家臣)。鲁国最典型,国政全被以季氏为首的三家大夫所控制,而三家大夫各自的家臣,也趁着为家主管治封邑之便,经营自己的势力,逐步把家主架空。

最有名的,便是季氏的家臣阳货(也作阳虎)。阳货羽翼丰满时,干脆把家主季恒子抓起来。他虽然跟孔子不对付,但知道孔子有一定的执政能力,也主动请孔子替他做事。孔子虚与委蛇,没多久季氏三兄弟联合反击,阳货失败,出国逃亡。

接下来,便是季氏的另一家臣公山弗犹(也作公山不犹)。此人原跟阳货串同作乱,阳货失败逃亡后,公山弗犹占据季氏的封地费邑,继续闹费独。但造反要成功,也需要一面大旗,于是,公山弗犹也想到了德艺双馨的孔老师,派人来召他去。

没想到,孔子接到公山弗犹抛出的花球,连嘴上说不要都省了,跃跃欲试便准备上钟。这一次,子路没把不悦留在内心,而是直接怼上:“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末”是没有;“之”是动词,去,往,走;也已,算了吧。

您真的无路可走就算了吧,何必去捧乱臣贼子的饭碗?

那一刻,孔子有没有脸红,不得而知,只知道他辩解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召我去的人,难道只是要我去当个花瓶吗?谁能真的用我,我就能帮谁在周王朝的东方打造一个新的盛世。

只要能让我实现政治抱负,我才不管他是谁。

第二次,剧情如出一“折”: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也,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篇》

佛肸[bì xī]倒不是鲁国的,而是晋国大夫赵简子的家臣,跟阳货、公山弗犹一样,占据家主的封邑中牟闹独立,很需要一个搞文宣的,于是也派人来召孔子。而孔子也是一听说就“欲往”。子路再次表示质疑:我之前听老师亲口说过,那些总是亲自干坏事的,君子都不会去跟他同流合污。现在佛肸占据中牟叛乱,您却要去帮他,这不是打您自己的脸吗?

孔子依然脸不变色心不跳:“没错,我是这么说过。不过,真正坚固的东西,怎么磨都磨不薄;纯正洁白的,怎么染都染不黑。我又不是一个葫芦,怎么能高高挂起而不吃呢?”

我内心坚定不移,谁都动摇不了我;我本质洁白无瑕,绝不会被黑化。但我总不能一直当个废物或当个摆设吧,总得出来干点对得起这个时代的事吧。

这应该就是“我加入他们是为了改变他们”的理论源头。

可惜,孔子这两次自我辩解,子路听了有何反应,《论语》不载。像他这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耿直Boy,要说他就这样被孔子说服了,很难让人相信。

奇怪的是,当孔子公开说要润的时候,子路不但没怼他,还表现出很高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论语·公冶长篇》

孔子说:“我的主张最终要是证明行不通了,我就打造一个木筏漂到海外去。到时能跟我一起走线的,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名仲由)。”

子路“闻之喜”,确实让人有点意外。按我们对三好学生的固有印象,他应该这么说才对:原来你是这样的老师!鲁国是你的父母之邦,离开了鲁国你什么都不是,如果你觉得鲁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怎么能不得志就想润?太让我失望了,我这就跟校办报告去!

只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稍有了解,对孔子这位老师的经历有所了解,就不会觉得此番言论有什么不妥。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不像现代国家那么泾渭分明。名义上,同一个天子,同一家天下,只要周王室这尊家神牌还在,大家就都还是“同朝加兄弟”的关系,打过仗,分分合合也是常事。所以,国与国之间人才一直都是自由流动的。孔子祖籍原来也不是鲁,而是宋,他的祖上为逃避迫害才润到鲁国求政庇的。

孔子自己在鲁国不得志,润过那么多国家,有的就是跟鲁国干过仗的。特别是齐国,简直就是鲁国的死对头,一直压着鲁国打。但当鲁昭公被季氏等三家大夫赶走时,他还是选择了齐国,孔子也跟着往东逃到齐国去求职。按《史记·孔子世家》的说法,要不是齐大夫晏子等作梗,齐景公就重用孔子了。孔子虽然没能在齐国执政,却对齐国的先进文化心羡不已,“闻韶乐,三日不知肉味”就发生在他在齐国的时候。

所以,他才没有什么“离开了鲁国就什么都不是”的心理障碍。

当然,“乘桴浮于海”已超出周天下的范围,要到蛮夷之邦去,真正的润了。这虽然是孔子一时的愤激之语,跟他的价值观也是不悖的,因为他早就说过,“礼失而求诸野”(《汉书·艺文志》);“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篇》)。

哪里礼乐昌盛,哪里就是我的祖国。

这一点也得到了子路的认同,所以他一听老师说“从我者,其由与”,就感到“由”衷高兴,并没有跟听说孔子要去帮公山弗犹一样,说出“您无路可走就算了吧”这么绝的话来。

这事最后还有一个反转:子路一高兴,孔子当场泼冷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你呀,倒是比我勇敢多了,但除此之外,我想不出你还能有啥用。

基本上就等于说子路勃大无脑了,比东北妈妈的“我看你就像一木筏”更狠。

当然,孔子这话很可能只是怕子路太嘚瑟,给他浇浇水降降温。因为他骨子里还是很赏识子路的。再说子路的执政能力也不差,不然也不能荣居“孔门十哲”中的政事科代表。

所以,孔子想润时为什么只想带子路,答案很明显:走线时千难万险,只有子路这样勇武有力的学生才能保护他。

而子路想的则是,老师哪怕流亡海外,也比去捧乱臣贼子的饭碗强。

圣人跟他的学生,心里都各有一盏明灯。

————————
原创 余少镭 后代聊斋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谦让。”
【评析与感悟】
孔子以及后来的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当然是很对的。但在仁德面前,在真善美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古希腊柏拉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佛教[超话]#【放下真理,真自由】#閱讀日

很多人一輩子爲了追求眞理,不惜上窮碧落下黃泉,皓首窮經、遍訪明師,而且還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眞理。」好像眞理代表了一切。但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的眞理嗎?堅持眞理算不算是執著呢?

其實,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很容易就可以發現,今天大家認為的真理,到了明天,可能就成了妄言。西方人的眞理,也不一定是東方人所認同的。即使是強調智慧與眞理的哲學或宗教,也是讓人莫衷一是;特別是宗教,往往這個宗教認爲是眞理,另一宗教卻認爲是魔。

從歷史上來看,任何觀念、思想或原則、方程式,都只是在某個時段中,暫時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對的,過一段時間,有另一個更新的、更好的觀念,或更好的方法出現時,原有的思想觀念或方法原則,就會被淘汰了。例如從古希臘一直到近代、現代、後現代,哲學領域中就有相當多不同的學派,各有各的理論和說法,這些思想就像「長江後浪推前浪」般,隨時代環境的變動而不斷地變化。

因此,所謂的「真理」,其實不過是個假象,只能說是目前最趨近於眞的,但卻不是永恆的、永遠的、絕對不變的,而是會隨時空變化而改變的。所以,我們這個世界根本不可能有絕對不變的真理,既然沒有不變的眞理,就更不應該執著。

即使佛教徒對佛法也是如此。《#金剛經》有一個「船筏」的比喻,意思是說:藉著船筏的承載可以過河,可是一旦過了河,就必須放下船筏才能上岸,如果一直想待在船上,就永遠無法上岸。

這是說,佛法就好比過河的工具,對尚未過河的人而言,要讓他執著佛法,依佛法所說的去修行。但對已經將佛法運用得很好的人,就要教他放下。佛法所講的「眞正的解脫」,是要連佛法都放下、都不執著。

☝️當然,對還不懂得佛法,還不會修行的人,佛教徒會告訴他:「佛法是最好的,佛法是眞理。」可是對佛法已經有相當體會的人,就要瞭解到:佛法也只是一個方便法,而不是讓你絕對、永遠執持不放的原理原則。

譬如佛法中「常、樂、我、淨」或「苦、集、滅、道」等生老病死的道理,起初我們把它當成真理、定見執持著,可是一且運用這些真理幫助了自己,也幫助他人之後,就應該把它放下,才會得到真正的解脫。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學佛的人連佛法都不執著,會不會心無定見,是非不明、好壞不分?

不會的!這樣的「不執著」,是已經歷經過「執著」的過程。放下之後並不表示沒有想法,只不過這已經提昇到另一個層次,而是以整體眾生的想法為想法,以當下環境的需求爲需求,以整體的意見爲意見。

當你追求真理之後,又能將所追求的放下,而不執著一個非如何不可的眞理,那才是眞正的自由!️

#自由 #真理 #哲學 #空性 #宗教

繁忙的生活中,你曾停下腳步,思考「我」究竟是什麼嗎?你真的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嗎?如果你能找回自己,就找到了全世界。

–聖嚴法師 《找回自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入道的一些注意点。我们人生在旅途上,都会经历很多痛苦,妻离子散,诸多事情求而不得,爱别离苦怨憎会苦等等。今天要强调和分享的是,这些你一定要疗愈自己,比如你情感上
  • Good morning Lucy Hey mein Schatz ich hoffe du hast gut geschlafen. Ich bin heu
  • ——《海边的卡夫卡》3.你要忍,忍到春暖花开;你要走,走到灯火通明;你要看过世界辽阔,再评判是好是坏;你要卯足劲变好,再旗鼓相当站在不敢想象的人身边;你要变成想
  • 粉丝都会有窥私欲,与其在网上搜罗一些真假未知的repo,不如本人发出来的真料,床上布置和浴室可没有人能给你repo宋亚轩也是真的没有负累的偶像包袱,粉丝想知道他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长出来的儒雅与风度特有的书卷魅力,可以穿出来茶、墨、纸与书卷气的那种儒雅、内敛的感觉十分类似-莱俪 〡 墨恋,书卷气是一种孤高一任
  • 三位工:宝贝别被他正经的样子.偏.了,上次蒙眼.间.了你三天三夜的人就是他。结果原本只想着沟.隐.一个男人,不小心变成两个男人,后来又变成三个男人,最后变成了四
  • #PP体育# #cq9# 作为体育潮玩赛道的先入局者,雷曦文化率先取得了球星卡行业巨头帕尼尼的卡塔尔世界杯球星卡国内独家代理权;与拥有多支豪门俱乐部及国家队授
  • 专柜最新出的款式不会像蓝气球一样撞款!专柜最新出的款式不会像蓝气球一样撞款!
  • 总之很好穿,很舒服,名副其实的零触感裸感裤细节图来了质感绝了哦[嘻嘻]100支全羊毛双面尼外套[嘻嘻]追求篙品质的姐妹们可以入手了[春游家族]面料是禾的原厂面料
  • 作者在书中写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与职场中常常会遇到的场景及智慧的处理方法,与一般的技能指导类书目不同的是,作者没有一个字写如何讨巧圆滑的处理和应对问题(鸡汤文 )
  • 現場にトイプードルを飼っているようで、海人くんがいると皆ハッピー」とそれぞれ語り、髙橋の《癒やし系》座長ぶりに太鼓判!会見ではそんな癒やし系・髙橋が度々披露する
  • 那些走过的路都会算数,那些遇到的人都是礼物,那些经过的黑暗,爬出的低谷,吃过的辛苦,其实都是别样的风景,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路上,千万不要让别人的闪亮,扰乱了
  • 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采用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方法难以发现全部无症状感染者,现有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通过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主动筛查、感染来源调查、聚集性疫情调查和对
  • ▫️灵芝水灵芝水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用了~对它家的王牌水是无限好感滴,而且价格也不高,当时学生党的我也能一直买来使用,所以对它的感情非常深啦,直到现在到了夏天还
  • 果不其然出轨渣男绿茶小作文又来了[二哈][二哈][二哈]可就是不给孩子教中文呢[裂开][裂开][裂开]好奇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在坏事做尽后还能这么坦然呢[二哈][
  • 虽然是自热的,但真的跟煮的一样,汤汁很浓,甚至比外面十几二十的还要香,我的天呀而重要的是超方便,在宿舍可以吃,没有厨房的可以吃,加水就可以了,还不用洗碗!!还等
  • 就是这种你认定对方的行为意图之后,别人不管怎么做都很难改变你的想法姑且不讨论谁对谁错,这段婚姻中俩人的疲惫都是一目了然,男的不想解释成了女的眼中的冷暴力,甚至当
  • 被搂的男人没阻止,反而是有些漫不经心的说:“你挺大胆。 被搂的男人没阻止,反而是有些漫不经心的说:“你挺大胆。
  • ”(帛书甲本《道德经》)智慧就好像水一样,惠及人与万物;智慧也像平静的水面,平平常常,波澜不惊,所谓“平常心是道”。不过是告诉我们,大道至简,道法自然,修行就在
  • 前几年,一听到婆婆家有认真且隆重地为我庆生,妈妈总是在电话那头哽咽,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她心里到底是何种滋味,可是我一直想对你说:妈妈呀,我最爱的还是你啊,这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