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卢仁波切的最后一次说法

《二规教言论》

众生财富如闪电,身如浮泡无常性。

壹|利益众生

六道众生,遍满虚空,

于六道中,众生的生存方式,多至不可胜数。

例如,有些众生能看见其他各道中的众生;

有些众生则无能为力,六道众生里,

最不幸的是地狱道和饿鬼道的众生,

他们的寿命最长,痛苦最剧。

地狱众生受极寒极热之苦,

饿鬼受极饥极渴之苦。

若能看到他们,我们即会生起悲心,

自忖非得救助他们不可,

唯一能提供我们资料,

让我们了解他们处境的是佛法中,

对地狱道和饿鬼道的描述。

我们看不到此二道,

而此二道的众生亦看不见我们。

我们若想利益他们,

除了修行佛法,别无他途。

我们在此世间所能看见的众生是各种动物,

包括鸟、猪、狗、牛、羊、鱼、蛙及昆虫等。

这些众生过去所造之业不善,

如今都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我们能看见他们及其所受之大苦。

我们若想能帮助它们,对它们说法是没用的,

因为它们不懂我们的语言。

虽然念诵佛号、短咒、长咒给它们听,

会对它们有所帮助,

但我们无法让许多众生获得大益。

贰|今生最重要的事

我们能传予法义,

并能期望其了解而获益者是世间的人类。

不过,很少有人能了解佛法,

可能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懂佛法讲的是什么;

那些能懂一点佛法的人,

有的对佛法了无兴趣,

有的则怎么说也不能起信。

由于大多数人皆属此类,

能认识佛法旨趣者仅仅百中得一,

故以法教助人很难。 

像我们这样对佛法能有所了解、能生欢喜心,

并已入于佛法修行之道者,极少。

对我等来说,今生最有益、最重要之事,

莫过于见法、修法,以致能行法,  

心是了解佛法所必须讨论的根本问题。

流转生死者是心,受轮回之苦者是心,

超越痛苦而成觉利生者也是心。

不管是轮回还是成觉,

其中除心之外,别无其他,

因此,认识心是一件极端重要之事。

为了要认识心,我们先举一例。

搀杂泥土之水,对我们没什么用处,

清净之水则做什么都行,

可供饮用、可以烹茶等等。

不净之心是处于无明的根本识,犹如泥水;

根本智,无染的净心则有如清水。

我们若对心性了解到某种程度,

自然会领悟业因果报的运作。

结果,我们就会舍恶行善而造善业,

我们的恶业也会因而逐渐消失。

对心的了解即是这样,

使得我们体会到业因果报所含的真义。

叁|业因果报的运作

现在,我们来更仔细地,

了解心与领悟业之间的关联。

首先要谈的是,根本识不净之心象地一样,

它具有地大的特色,地是坚固的。

其潮湿显示水大的存在;

其温暖是火大;其活动是风大;

其广大性为湖、树、草等之所依是空大,

因此,地大之中,五大具足。

根本识有五大的特色:

从根本识出现“八识”、“五蕴”,

以及我们经验中的其他方面。

这些都是在根本识这块“地”上所种之因。

从这些因所生之果很多,

犹如上述的泥水,亦即所谓的“因果”。

生死轮回的现象,出自此根本识,

也回归此根本识,这就是业因果报的运作。 

业果以烦恼为所依。例如,我们若有某物,

心中会想:“这是我的。”

如是一来,执着即起,

我们若忧虑他人前来夺取该物,就会生起贪心。

此贪成为因,一旦融入根本识中,

或刻在根本识上,其后果将是贫穷和更贪。

同样的道理,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

所有佛法中最主要的即是业因果报。

理由是,在业因果报方面若行得正,

恶业即减,善业即增,

以致我们有可能积聚福智二资粮,而终成正觉。

肆|舍恶行善

修此成觉之道的第一步,

是皈依上师和三宝,然后是观业因果报,

依自己的了悟而舍恶行善,

名为“资粮道”,当你依序修行下、中、上,

三个次第的资粮道时,你的善业随之增加,

最后,你在精进、智慧、忍辱方面也大有长进。

至此,你已抵达“加行道”。

在加行道,你修禅定和精进,也就是修法。

结果,你直证曾用理智所观的心性,

这是进入“见道”的时刻。

依序修行下、中、上三个次第的见道,

直到抵达见道极顶为止。

至此,我们看心性的空、

明与无碍智就像看见密友,一眼即能认出。 

资粮道、加行道与见道,

都各含有下、中、上三个次第,

都是小乘、大乘及金刚乘所不可或缺的,

此三道之所依,在三乘中完全相同。

三乘无一不是殊胜的,

悲心、加持和力量之源,

无一不是成觉的宝贵方便,

不过,此三道修行时间的长短,

在三乘中就大有差异了。 

伍|不断念诵六字真言

在修道所需时间上,

小乘极长,大乘比小乘短得多,

而我们所讲的金刚乘则又远较其他二乘为短。

例如,金刚乘的行者中,

上等根器可即身成觉;

中等根器可于中阴阶段成觉;

下等根器也可在修过三生或七生之后成觉。

因此,就金刚乘的修行来看,

资粮道、加行道与见道,都是相当短的,

这是因为金刚乘具有充实,

其修行的方便法和大悲心,

我们如今能有机会修金刚乘,

真是太幸运了,关于此点,有例为证。

佛曾说过,

没有比诵“嗡嘛尼贝美吽”更有益的了。

发愿诵此六字真言一亿遍者,

可用小乘的方式,那就是独诵。

无论如何精进,

也要三年多的时间才能诵完一亿遍。

但若用大乘的方式去诵,

则可集一百位有相同信仰和志愿者,

共同诵此真言,把每人所诵的真言遍数加在一起,

即成所谓“共同一亿遍”,

这比用小乘的方式要快得多了。

然而,依金刚乘的看法,

诵真言者可想象自己化现为一百、

一万或十万观世音,

并想象这些化身都真在那里不断念诵六字真言。

若以信心修行此法,则只要几个小时或几天,

就能诵完一亿遍,

在效率上,诸乘之间有着这样的差别。

陆|金刚乘道的修法

如果我们只对,

某一位上师、本尊或佛有大信心,

而欲向其礼拜十万次,那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种修法会除一些障碍和积一些功德,

但起信的对象只有一个。

在修四加行时,我们的修法,

是想象面前空中充满上师、本尊、佛陀、

菩萨、空行母、护者及护法成百、

成千、成万,遍布十方,真的在我们面前现身。

我们想象自己发出成百、成千、成万的化身,

与一切众生共同向诸上师等顶礼。

如是礼拜十万次,我们所积之功德及所除之障疑,

就像礼拜无数个十万次那么多,

这就是金刚乘道的修法。 

富人可能想要一些金银绸缎等贵重物品,

来供养其所信的上师或佛,

可能先款待这位上师或佛,

然后献上自认为是宝贵的东西,

说:“这是我所珍爱之物,希望您肯接受。”

这种出自信心的献供,能为献供者积大功德,

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同样的,在修曼达供时,

我们不断向十方诸佛与菩萨,

献上自己的身、语、意和一切所有;

献上过去、现在、未来所积之善;

献上天、人的各种享受枣美妙之声色、

美味和香味、愉快的感受,

我们以大信心,一再如是去做。

我们用此修法所积之功德,

比上述富人所积要多数千倍、数万倍、数十万倍,

我们所积之功德增加,我们的障疑就相对减少,

所以说,金刚乘道具有无量善巧方便和悲心。

柒|一切现象皆起于心

金刚乘的这种善巧方便从何而来?

从心而来,一切现象皆起于心;

心性是空、明、无碍智;

若能知此心性,我们就会了解,

金刚乘所有起于心的善巧方便。

有此了解,我们修善、修法就容易了,

我们的修行会立即产生效果。 

目前,我们把一切经验色、声、香、味、触,

都看成是真实的、实存的,

我们想:“我存在,有我,我的确存在,”

我们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成见。

固执这种成见实在是极能限制成长,

和令人衰弱之事,

它就像是在索拿达地区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

而我们却光着脚在上面走。

扎入脚中的每一根刺,都非拔不可,

这使得我们的前进既费时又困难。

显然,我们若是穿上坚固的鞋,

那就好走得多了。

同样的,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一切现象,

只是内在之惑的反映以及心也是空的,

那么我们无论做任何事,

都不会在生活中遭遇困难。

捌|观想佛和上师

我们必须观想、祈求上师、本尊和佛陀,

以及对他们生起信心,

不这样做,即不可能行解脱道。

佛陀存在,上师存在,本尊存在,

因为他们存在,我们才能得到,

他们所赐的各种加持及成就。

不过,我们所说的佛或上师,

并非象铁、水晶或金银那样的物质,

你决不可以这种唯物的态度去看他们,

上师或佛的本质是空;

其性唯明;其相是无碍智的游戏。

除此之外,他们完全没有真正具体的形色,

就像虚空之空明一样。

了知他们如此,我们即能生起信心,

让自己的心与他们的心合二为一,息念安住,

这种态度及修行,极其重要,这一点关系重大!

有些人可能对上师或佛有大信心,

但他们想:“我的上师是真实的,

具有这种形相、这种声音、这种感受等等。

我的上师确实存在,我自己也确是某某人,

我对这位上师大有信心,

我很敬爱我的上师,

我的心全放在我的上师身上,

我愿尽我所能侍奉我的上师,并以信心修行。”

后来,上师圆寂时,

他们想:“真可怕!上师圆寂了”他们不胜悲愁,

心想:“我再也看不见我的上师了!”

因此,他们深感沮丧和焦虑,

这是由于误将上师之肉身看作实有所致。 

玖|不要执着自己的成就

我的根本上师之一,

是博学有成就的康育仁波切,

他是很了不起的人。

他有一位法国女弟子,对他极为虔敬,

这位女弟子想:

“康育仁波切是我的根本上师,

我对他有大信心。”

在教禅观时,康育仁波切要她把心,

与他的心合在一起。

于是女弟子想:“自今而后,

我愿将我之身与他之身看作是不可分,

将我们之语看作不可分,将我们之意看作不可分。”

她在这一点上观想了一段时间,

她的信心纯正,修得也好。

不过,她潜在的执着心强,

不久之后,她好象随时随地都带着上师:

他走她也走,他坐她也坐,如影随形。

她觉得老是有上师在身边压力很大,

以致白天吃不下饭,

晚上睡不着觉,她几乎要发疯了。

我过去常看到她,如今已有些时候没见面了,

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像她这样的执着,相当危险。 

据说,我们一执着本尊,本尊即成枷锁,

我们一执着自己的成就,

不管是多么大的成就,成就即成障碍。

拾|把一切看作是观世音之心

很多人想:“我的上师老了,住的又远,

因此,我不会再见到他了,

我们相隔太远,使我无法得到他的加持。”

有很多人真这么想,

这是由于不知上师之心有如天空,

以及不知自己之心亦如天空,

而产生的错误观念,简言之,

不要把你的血肉之躯看成真实的存在。

你要想象自身现观世音菩萨相,

空而明显,有如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你要尽量把观世音身相,

所有细部都想象得清清楚楚,

至少,你也要认为自身具观世音相。 

同样的,你要把一切声音,

都看作是声与空的结合,

是观世音六字大明咒的自然回音。

你要把一切精神现象和活动都看作是观世音之心,

是智与空的结合大手印。

心遍虚空智满心,

让你的心安住于智之空明,无有散乱。

然后,无论做什么行、坐,

或任何日常活动你都要保持此智。

如是,你的修行就会逐步进展,

成佛不再是难事,一切现象,

和你的生活经验都将变为成觉之道的一部分。 

于此世间,每天都有人死去,

无论如何,人人都不免一死,

但每天出生的人数跟死去的也差不多。

因此,这个世间永不会空,

而将老是这样,于此世间,

人们有各种不同的生活经验,

但生、老、病、死则一,无人能免,

一切无常,没有永恒或实存者。

我们必须将此点牢记在心,

时刻不忘,这是绝对必要的。 

【掌上宣图】诗词鉴赏 (第70期)| 花开花落皆成诗,云卷云舒尽入画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这是生命的律动,也是心灵的寄托。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然而,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捕捉,就会发现处处皆是诗意,处处皆是画卷。让我们学会欣赏花开花落的美丽,用诗意的笔触描绘云卷云舒的神奇。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让我们用心灵去感悟生命的真谛,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点滴。因为,花开花落皆成诗,云卷云舒尽入画,这就是生活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词译文
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
诗词赏析
此诗抚今思昔,感慨万千。前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着诗人对开元盛世的眷怀之情;后两句是对安史之乱后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内涵极丰满,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诗词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词译文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诗词赏析
此诗通过写杭州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诗词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春日行歌
【唐】 刘希夷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诗词译文
在高高山树下翩然飞落一朵梅花,如此清冷欢快的一朵梅花,偏偏停驻在山野人家。要问山野人家有什么,只有一坛子阳春酒罢了。我携着酒走上高高的春台,踏着梅花飞落的节奏高歌。醉了就卧在明月上,在梦里游历到天宫深处。
诗词赏析
《春日行歌》以生动的意象勾勒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在春天的欢乐。作者通过描写梅花的飘落,将春天的气息带到了野人的家中,展示了春天对人们的美好寄托和希望。阳春酒代表了春天的欢庆和祝福,人们携酒上春台,一边行走一边唱歌,与飘落的梅花相伴,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享受。最后,作者虽然用醉卧明月的形象表达了尽情畅饮的欢乐,但乘梦游天台的意象又将诗的意境提升至超脱尘俗的境地,使诗意更加深远。整首诗唱响了春天的欢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作者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诗词赏析】花开花落皆成诗,云卷云舒尽入画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这是生命的律动,也是心灵的寄托。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然而,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捕捉,就会发现处处皆是诗意,处处皆是画卷。

让我们学会欣赏花开花落的美丽,用诗意的笔触描绘云卷云舒的神奇。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让我们用心灵去感悟生命的真谛,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点滴。因为,花开花落皆成诗,云卷云舒尽入画,这就是生活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词译文
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

诗词赏析
此诗抚今思昔,感慨万千。前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着诗人对开元盛世的眷怀之情;后两句是对安史之乱后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内涵极丰满,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诗词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词译文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诗词赏析
此诗通过写杭州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诗词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春日行歌

【唐】 刘希夷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诗词译文
在高高山树下翩然飞落一朵梅花,如此清冷欢快的一朵梅花,偏偏停驻在山野人家。要问山野人家有什么,只有一坛子阳春酒罢了。我携着酒走上高高的春台,踏着梅花飞落的节奏高歌。醉了就卧在明月上,在梦里游历到天宫深处。

诗词赏析
《春日行歌》以生动的意象勾勒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在春天的欢乐。作者通过描写梅花的飘落,将春天的气息带到了野人的家中,展示了春天对人们的美好寄托和希望。阳春酒代表了春天的欢庆和祝福,人们携酒上春台,一边行走一边唱歌,与飘落的梅花相伴,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享受。最后,作者虽然用醉卧明月的形象表达了尽情畅饮的欢乐,但乘梦游天台的意象又将诗的意境提升至超脱尘俗的境地,使诗意更加深远。整首诗唱响了春天的欢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作者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事实上,涨了就卖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继续看涨,而跌了就会止损杀跌的却不少,次日才能杀跌刚好会被主力做心态的拿捏。所以,对于一些早盘买股票并没有把握的散户来说,
  • 3.不管是涨停板还是跌停板的机会,核心的一点是这只股票一定要是市场总龙头,并且一定要是在市场极具人气的情况下才能够去做,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讲,一年只要抓住一波行情
  • 现在你只需要40!亲戚送来一些螃蟹 下午我爸就说 你别吃啊 找个地儿放生了去 忙着手头的事儿没应 晚上洗完澡 坐在沙发上 意识到有个事儿没干 打开度娘 输入
  • 今天已经实实在在吃到4倍了(每单百分15的仓位的话也收下百分之60了[嘻嘻])美股快开了,波动毋庸置疑会加大,我们再接再厉[憧憬]带好保护位冲就完了[馋嘴]#比
  • 有位作家写道:“只要你的心灵是活泼的、敏锐的,只要你听从这心灵的吩咐,去做能真正使它快乐的事,那么,不论你终于做成了什么事,也不论社会对你的成绩怎样评价,你都是
  • 像這種跟父親一模一樣的口頭禪,會讓我的腦內有更多的小劇場,這個姑娘真的不愛她爸爸嗎?三皇子的死使她莫名空虛等等,我越看越覺得編劇恐怕是庫夏娜粉,只是攤上老七這蠢
  • 如果没有关键条件,共振将无法产生,在这一点上江恩特别强调自然的力量。在许多时候,已经具备了许多条件,但是共振并没有发生,这可以理解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看卫衣买卫衣穿卫衣太快乐了[抱一抱]可爱好看又慵懒的卫衣完全就是我的最爱,每年冬天都喜欢看卫衣买卫衣穿卫衣,卫衣一套就能出门,世界上没有比卫衣更好穿的衣服但是对
  • 最近的小盼望是放假了可以去西安找我的好朋友玩[亲亲][亲亲][亲亲]太想和她吃好吃的了呜呜呜这两天姐的传说限定三眼皮限时返场中。给小鱼改备注改成了全世界最好的饭
  • 看到妈咪发微博就会点——感谢看到这里的妈咪——最后,如果我的文字或者图片引起妈咪不适非常抱歉!】同担如果能忍受我的梦女行为欢迎来玩——不太能接受零晃,我会自行避
  • #马嘉祺[超话]##马嘉祺我们的歌# ☀️P҈l҈a҈i҈n҈ ҈t҈i҈m҈e҈,҈ ҈p҈l҈a҈i҈n҈ ҈s҈t҈o҈r҈y҈,҈ ҈b҈u҈t҈ ҈
  • 当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接近美国的时候,也就是意味着我国的制造业整体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整体接近美国的平均制造业水平。而我国制造业全面超过美国包含两个部分,那就是
  • P2:我不加班的时间安排P3:我加班的时间安排P4:我周末的时间安排(在校生平时时间多的也可用)【投稿】莫古力神拳痕/女找任意/亲友向关于我:休闲玩家,主职白魔
  • 好像一切都有预兆 怎么13号就睡不着了 那天是不是你在难受 已经两天没哭出来了 怎么开始想要掉眼泪了我问人家亲人离世是不是该做梦 为什么我每次睡觉前都寻思你的事
  • #情感语录# 你最近好像不太顺利 有点不开心对不对 没关系的啦 人有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 好好调整情绪好好生活 不开心的时候你可以听很丧的歌 在家大醉放肆去大哭
  • 美丽的外表也许会打动别人,但真诚的内心更能感动别人;强势的语气也许会让人口服,但善良的行动更会让人心服。美丽的外表也许会打动别人,但真诚的内心更能感动别人;强势
  • 不过一代动作巨星因病隐退实在太让人可惜,昨传出布鲁斯·威利斯把自己「卖了」的消息,原来是他与一家名为Deepcake的公司签属了新协议,授权该公司使用他的肖像权
  • ”有人说快乐是苦乐堆积的,悲中有喜才是生活,尤其是在人生的下半场,没必要去想着追名逐利,那是年轻人该做的事情,我们应该学会用余生好好享受生活,不对自己苛刻,也不
  • 但是好像没啥用,不过没事,我可以熬国庆回校那天的夕阳回来上了一个星期网课,早上通知恢复线下上课结果晚上又通知恢复网课,享受了学校好几天的投喂,当然还有每天都要捅
  • ️012眉刷|猸子毛爱恨交织的一把,取粉上色真的很快,我这种无眉星人很友好了,比市面上主流的纤维毛刷好用太多。 【170】欧莱雅 生姜洗护440ml*3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