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专访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

11-25 17:00阅读 378

原标题: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 “对于购买资产,却一天比一天好”

记者:卢宝宜

“当人们经历未曾料到的困难,对于购买资产而言,却一天比一天好。”

“科技类企业已经做好了持续增长的准备。这一趋势在新冠之前就存在了,但在过去9个月大大加快了速度。医疗健康和物流等行业也将从中受益。”

“我们在经济低迷时期进行了许多成功的投资——寻找那些面临短期挑战但受益于长期顺风的潜力公司,等待它们在世界恢复正常后迅速反弹。”

(本文首发于2020年10月15日《南方周末》)



全球最大股权投资基金“黑石集团”董事长兼创始人苏世民

2020年的春天,新冠疫情的大流行,让全球一级市场迎来史上最残酷的一个寒冬。本该穿着光鲜、四处出击的投资人被迫待在家中,急需一本疫情下的投资指南。

就在年初,世界上最大的股权投资基金——黑石集团(BX.US)的董事长兼创始人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推出了他的首部中文版自传《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从1985年与合伙人以40万美元起家,到如今资产管理规模高达约5700亿美元,苏世民将这些年的投资经验与得失都记录在书中。

现年73岁的他在书中写道:“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亲历过7次大规模的市场下滑或衰退:1973年、1975年、1982年、1987年、1990-1992年、2001年、2008-2010年。经济衰退是正常现象。”

难得的是,黑石不仅扛住了经济下滑的周期,并且往往成为了周期的受益者。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例,各国中央银行释放了大量流动性。黑石在这个阶段利用资金杠杆,进行大规模的“抄底”收并购,让他在政府救市后成为了华尔街的胜者。

回过头看,黑石恰恰是把握住了每次危机,从中获得优质低价的资产,尔后都实现了超车式增长。

2020年3月,在疫情暴发较为严重的时候,苏世民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经济方面,(新冠)病毒已造成市场的混乱和人类的恐惧……对于购买资产和发放信贷而言,这却创造了巨大的机会。”

做好收购的准备

疫情对于黑石并非没有影响。2020年5月,美国上市的多家顶级PE巨头,无论是黑石、凯雷,还是KKR都相继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财报,无一盈利。

资产管理规模超5700亿美元的黑石甚至迎来了2011年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26亿美元。要知道,哪怕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黑石也不过亏了11.6亿美元。

苏世民在彼时的分析师电话会上也给出了解释:“这场危机导致一些资产类别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估值下降,波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众所周知,苏世民有一个著名的投资原则,就是“不要赔钱”。

苏世民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该原则简单,但却非常重要。

这源于苏世民“最难忘的一次失败经验”。1980年代中期,是否投资钢铁公司埃德科姆(Edgcomb Steel)曾在黑石集团内部引起热议,赞成和反对双方各执一词。最后的决策权在苏世民手中。“向我推销这个想法的人告诉我,这是一项伟大的投资,但另一位同事警告说,公司存在缺陷。我选错了人,很快公司就垮了。我们做了一笔非常糟糕的投资,我们的投资者损失了巨额资金。”

这次失败迫使苏世民重塑了黑石评估交易的流程,他摒弃了“单人决策”的做法,在集团建立起一个委员会制度,要求每个人在会议上识别并讨论任何涉及投资的风险。“这是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取得成功的关键。”

如何才能实现“不赔钱”,苏世民向南方周末记者分享了最重要的3条原则:第一条,就是需要通过集体或委员会制度,打造一个风险评估体系。“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一群聪明的人公开地相互交谈就可以。”

其次,要在准备好了的情况下做决定,而不是在压力下。要懂得关注交易要点,尽量避免受到内部政治或其他外部环境的压力,需要的时候可以要求多花点时间。特别是在艰难的谈判中,要让每个人都在谈判桌上待足够长的时间以达成协议。

但同时他也强调,第三点,要注意时间对交易产生的负面影响。等待的时间越长,惊喜可能越多,意外也可能越多。

面对这次疫情带来的一季度亏损,苏世民仍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目前的经济形势是暂时的,此次全球经济放缓,是为了应对疫情暂停商业活动的结果,不是正常的衰退。而随着疫苗的逐步开发和分发,全球经济已经重新开放,只是各地区和行业的复苏之路仍存在差异。

“当人们经历未曾料到的困难,对于购买资产而言,一天比一天好。”苏世民表示。

根据2019年财报,截至2019年年末,黑石资产管理规模为5711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21%。其中,私募股权、房地产、信贷、对冲基金分列为黑石四大业务部门。四大业务部门合计剩余可投资金余额还有161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3.9%。

显然,黑石“弹药”充足,只是,在眼下充满变化和高压的大环境下,投资方向更为重要。

此前,黑石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乔纳森·格雷(Jonathan Gray)就曾公开表示:“我们绝对不认为经济会呈现V形走势。我们还在讨论经济趋势究竟会怎样。我认为复苏过程会很漫长,这就是我们不急于投资的原因。”

“在我蜷卧过冬之前,我想要把所有的现金都握在手里。很多陷入困境的公司会抛售资产,届时黑石一定要做好收购的准备。”苏世民在新书中写道。

重仓中国

弹药都会被投向哪里?

2020年6月,苏世民出席“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时强调,黑石会持续重仓中国,并在房地产之外,看到了科技和医疗等领域源源不断的创新机遇。

显然,新冠疫情之后,大众对健康产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关注度进一步加大。2018年以前,黑石对于生命科学的布局几乎空白,作为市场的“后来者”,这家私募基金巨头开始向医疗健康领域进军。

2020年7月,黑石宣布旗下的黑石生命科学基金获得超额认购,基金规模达46亿美元,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基金,致力于对生命科学领域内的公司和关键产品进行投资。

另一方面,黑石也在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资。

苏世民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不少科技企业在疫情期间表现优异。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与技术革新,科技类企业已经做好了持续增长的准备。“这一趋势在大流行之前就存在,但在过去9个月大大加快了速度。医疗健康和物流等行业也将从中受益。”

物流一直也是黑石在全球投资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电商行业高速发展,现代化仓储空间的需求也在增加。此前,黑石集团旗下的地产基金就曾与国内第一产业集团联手,以拓展在中国物流产业的版图。

苏世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不管是科技或物流等多领域产业,目前中国都处于前沿位置,并且仍在加速发展中,提供了很多投资机会。

谈及给中国私募机构一些疫情下的投资建议,苏世民称,当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投资时,关注并充分理解潜在业务的优势和弱点十分重要。你需要确定一项资产是受到经济环境的周期性挑战,还是长期挑战。

“我们在过去经济低迷时期进行了许多成功的投资——寻找那些面临短期挑战但受益于长期顺风的潜力公司,等待它们在世界恢复正常后迅速反弹。”苏世民强调,混乱时期可以为投资机构创造独特的机会。如能懂得与大环境保持协调,时刻关注和管理变化,会是成功的关键。

在苏世民看来,全球的汽车和地产行业也在长期受益。此外,疫情下,电子游戏等基于家庭的娱乐项目也在崛起,显示出强劲的需求。

投资是一门艺术

南方周末: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眼中的投资。

苏世民:投资是一门艺术,它既要努力不赔钱,又要找到有不寻常的上升前景的机会。

南方周末:能分享一下你工作之外的生活吗?业余时间喜欢做什么?

苏世民:我做了一辈子的运动员,每天都挤出时间来锻炼。这是我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过去几个月里,大流行病使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待在家里。我每天阅读六份报纸,密切关注地缘政治事件。我也读书,尤其是传记。

如果可能的话,我喜欢出海感受风,观看海浪的移动。我也是一个自豪的父亲和祖父——我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尤其是和我的孙子孙女们在一起的时间。

南方周末:你的偶像是谁?

苏世民: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世界上最有趣的一些人,并和他们一起工作,但如果不是因为我的父母,我就不会是现在的我。他们性格迥异,但我都能从他们每个人身上学到东西,我感到很幸运。我的母亲不甘于平凡、雄心勃勃、干劲十足。我的父亲教会了我努力工作和回馈社区的重要性。

南方周末:你的下一个挑战是什么?

苏世民:当我在1985年与人共同创立黑石集团时,我从未想过我们有一天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我为我的公司感到无比自豪,我知道我们的生意将迎来最好的时期。对于公司而言,下一个挑战是如何敏锐地识别到未来经济巨大增长的机会,可以持续保持领先优势进入新的业务领域。

对于我个人而言,黑石的成功也让我有机会追求其他兴趣,例如各种慈善事业。近年来,我已经帮助成立麻省理工学院苏世民计算机学院,致力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在牛津大学也设置了专门研究人工智能伦理学的研究所;赞助耶鲁大学打造学生和文化中心;更新和扩大纽约公共图书馆;设立国际奖学金计划,在清华大学设立苏世民学者项目以培养未来的全球领导人更了解中国等等。我不知道社会将会有哪些新的需求是我想要解决的,但思考这些类型的机会对我来说总是兴奋的,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南方周末:你写《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的初衷是什么?谁是这本书的潜在读者?

苏世民:在过去的50年里,我在华尔街工作,把黑石集团打造成了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我接触到了世界各地的人,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书中对自己如何取得卓越成就、发挥影响力、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进行了思考和总结。我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本书,就是想确保书里涵盖了我的所有宝贵经验。我希望能把我所获得的知识和智慧传递下去。

书中关于如何识别机会、管理风险、吸引人才、建立内部文化和回报他人等内容都有讲述,可以帮助任何人,无论你是学生或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无论你的追求是什么。

南方周末:除了你的自传,请再推荐一本书。

苏世民:我最近很喜欢的一本书是约翰·卡雷鲁(John Carreyrou)的《坏血》。这是一个关于商业和企业家精神的引人入胜的案例研究,写得像一部惊悚小说。今天,当世界如此关注医疗创新,尤其是与检测相关的创新时,它(书中主要内容围绕血液检测技术)就显得更具意义。

《庐山佛教史》,李勤合、滑红彬著

佛教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于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早已成为了显学。前些年我为了写《觅宗记》,阅读了不少相关专著,而后用五年时间陆续探访到不少与佛教有关的历史遗迹,庐山的慧远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而我曾前往庐山去探访慧远的遗迹,遗憾的是那时并不认识滑红彬,并且我前往庐山时,他的这部大作还未出版,故而我的庐山之行仅找到了两个寻访点。如今翻阅滑红彬与李勤合合著的这本专著,原来庐山上有这么多的佛教遗迹,看来有必要重上庐山,来增补我当年所撰之文的谫陋。

本专著的第一章论述的是庐山佛教史的开端,其首先要讲述庐山在中国早期佛教史上所处的地位:

有关中国佛教传入路线的争论一直没有最终的结论,笔者相信是多元的,即印度佛教从北方陆路和南方海路差不多同时传入中国大陆;而且,北方僧人和南方僧人之间也存在着互相交流。

既然有了这样的南北交流,而庐山又处在南北的水陆要冲,故该书中称:“当僧人南下北上时,庐山成为了当时佛教文化的重要码头。”该书中提到的佛教人物是从安世高讲起,他原本是安息国的太子,后来把王位让给叔父,转而专心修道,他在汉桓帝时到达中国,在洛阳从事译经。

汉灵帝末年,洛阳一带社会动荡,安世高来到了江南,而后住在庐山附近的宫亭湖庙,成为了“最早到达中国传法的异域僧人之一,也是迄今所知到达中国南方的第一位僧人”,正因为如此,“安世高庐山弘法是庐山佛教史的起点,也是南方佛教史的起点。”因此,安世高在庐山住过的宫亭庙也就成为了他的纪念地,而本书中详尽地考察了宫亭庙的来由,因为慧远在《庐山记》及郦道元在《水经注》中都提到了此庙。

该专著中认为,宫亭庙里所供奉的即是湖神,同时也是庐山神之一,故多种信仰叠加在此庙中。该书有趣之处乃是引用了一些历史故事来做观念上的推导,比如引用了《太平广记》中记载的东汉豫章郡太守栾巴清除庐山神的故事。栾巴认为“庙鬼诈为天官,损百姓日久,罪当治之”,但栾巴并未说出这个庐山神是怎样的长期损坏百姓利益,总之他要铲除此神,此神了解到栾巴的动机,于是就变成书生模样,并且娶了齐郡太守的女儿为妻。但此神的所为还是被栾巴得悉,于是向上级提请要到齐郡太守府中捉拿此神,而故事的后半段也自然是人们熟悉的套路:

巴谓太守:“贤婿非人也,是老鬼诈为庙神。今走至此,故来取之。”太守召之不出。巴曰:“出之甚易。”请太守笔砚设案,巴乃作符。符成长啸,空中忽有人将符去,亦不见人形,一座皆惊。符至,书生向妇涕泣曰:“去必死矣。”须臾,书生自赍符来至庭,见巴不敢前。巴叱曰:“老鬼何不复尔形。”应声即便为一狸,叩头乞活,巴教杀之,皆见空中刀下,狸头堕地。太守女已生一儿,复化为鲤,亦杀之。

总之,栾巴把宫亭庙神杀掉了,还杀掉了庙神的儿子。然本专著为什么要引用这个故事呢?书中的答案是:

此段记载自然有虚构的成分,其中的栾巴为豫章太守,代表着儒家,又有道术,被纳入神仙道家体系,但从他的行径语言来看,仍以儒家为主,这是道家无法改造彻底的地方。栾巴经历艰辛,最终除掉庐山庙神,显示了儒家的胜利。

这样的解读真可谓宏观,至少我在读这则故事时,确实没有想到有这样的宏大背景。而后专著中又分别引用了《安世高别传》《荆州记》《宣验记》和《塔寺记》等书中对于宫亭庙神的记载,对于这些记载,该书给出的结论是:

由上引材料,我们可知,安世高度宫亭庙神之传说在整个南方都有流传,但与上面儒道两家故事一样,此种传说皆是单向流传,即分别有儒、道、释三家各自流传,亦可谓自说自话。宫亭庙神本为民间信仰,其信众多为从事河道运输的商人和工人,他们在知识占有方面明显逊于其他三家,因此在文献传播方面,我们只看见儒、道、释三家各自战胜宫亭庙神的记载,而见不到民间信仰的声音。

庐山上的寺院以东林寺最具名气,虽然该寺不是庐山上建造的第一座丛林,但因为该寺是大师慧远所创,所以名气极响。东晋时期,高僧道安决定带僧徒前往襄阳,他们路径新野时,道安把弟子作了分散,他本人带着慧远等四百多弟子前往襄阳,另外派竺法汰等弟子到扬州和四川等地去传法,其中慧永一人准备前往罗浮,他经过庐山时,被郡人陶范苦留,于是就在庐山上建起一座寺院,此寺即后来的西林寺。

太元四年,秦将苻丕等打襄阳,道安被刺史朱序所拘,于是他将身边的弟子再作分散,慧远跟弟弟慧持等人离开师父来到了浔阳,后来在庐山见到了先期到达的慧永,慧永邀请慧远一同住在西林寺内,但慧远觉得他们来的人太多,于是在西林寺的附近建造了新的寺院,这就是后来的东林寺。而我前往东林寺时,就是去探访慧远的墓。

我前往庐山寻找的另一位高僧就是佛驮跋陀罗,对于这位高僧在庐山佛教史上的地位,该书称:

佛驮跋陀罗是庐山佛教史上第二位著名的西域高僧,他居住庐山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传译留下的禅法在庐山影响甚巨,后人乃把他作为东林十八贤之一,永远景仰。

佛驮跋陀罗大约在晋义熙六年左右来到长安,然他所传之法,与早在这里的鸠摩罗什僧团所传之法有着较大差异,为此引起了长安佛教界的争论,并被一些僧人挤出了长安,而后他来到了庐山。我的《觅宗记》一书所包含的内容乃是自隋唐之后形成的不同佛教宗派,这个时段被称为佛教的“宗派时期”,之前的早期佛教时期则被通称为“学派时期”,而后者我虽然已经寻访到了一些高僧遗迹,但还未完整成文,等我写到这个时段时,会再上庐山,那时当然要去见一见李勤合与滑红彬两位先生,向他们请益。

空虚寂寞很厌烦? 海德格陪你谈无聊
你无聊是因为你自由?
人之异于禽兽,在于他是会感到无聊的生物。 ……和纯粹的时间流逝四顾茫然的邂逅,我们就称之为无聊。 ——Rüdiger Safraski

在〈你的无聊是谁制造的? 〉文章里,我在结论提到:人类总是想找点事情做,但最后仍是以无聊作结。 从此处延伸,无聊似乎跟等待有关,也似乎和做的事情有关,但真的是这样吗? 有没有办法对无聊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呢? 也许你会惊讶,对海德格而言,无聊竟然是哲学思索的开始! 他到底从哪边得到此结论,又如何从此结论继续思考无聊? 这一次的文章,就让我们跟着国分功一郎的脚步,看看海德格是如何思考「无聊」的问题吧。 3

哲学的根本情绪
在海德格所著的《存有与时间》(link is external)中,他讨论到「不安」的情绪如何在人类存在中蔓延,而《形上学导论》(link is external)虽然讨论的议题是 「哲学是什么?」,但在之中却有不少关于另一种情绪:「无聊」的论述。 国分功一郎在《闲暇与无聊》中对海德格的哲学思考进行一连串的考察,他提到了海德格的哲学重视着人类的「根本情绪」4  ,而根本情绪便是「无聊」。 整理如下:《形上学导论》中,海德格提到他所处的时代,许多畅销书的共通点皆描述欧洲人体验了西方文明的「没落」5,因此他说:我们必须要赋予自己新的任务与角色 。 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阶段性任务已经结束的西方人再也没有意义可言,再也看不出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海德格又接著论述,为什么我们必须给自己新的角色或意义呢? 难道我们的存在本身其实不重要? 如果我们总是要找点事情做,它的必要性到底在哪里? 难道是因为人类太无聊,才想要做点什么让自己不再无聊吗? 又到底? 我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了无聊的存在呢? 6海德格想说的是,如果有种情绪催促我们找到新的任务或角色,这代表屏除外在,自身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存在,意识到没有意义的自己,那挥之不去的情绪,其实 就是无聊7 :如同烟雾般蔓延在我们周围的无聊导致了人类想要替自己寻找新的任务,也是海德格思索「哲学」的开端。
「无聊」的形式
即便我们能够感受到无聊,但追根究柢,它到底是什么? 关于这个我们知道,却又讲不清楚说不明白的什么,海德格是这么说的:

会有不知道此种无聊的人存在吗? ——即便如此,这种谁都知道的事物的原貌是什么,又有谁可以单刀直入、斩钉截铁地说清楚? 8                    

无聊如此暧昧不清,很容易产生你我虽然讨论「无聊」,到后面才发现两边的认知大不相同的情况(换言之,鸡同鸭讲)。 海德格认为先提出两种比较常见的无聊是有助于后续讨论的:

(1) 因为某种事物而让人感到无聊
(2) 在面临某些状况时感到无聊9

海德格把前者称作无聊的第一形式,而后者为无聊的第二形式。 这两者的差异在于第一形式的无聊是被动的;存在着某样无聊的东西,让人产生了无聊的情绪。 相较于此,第二形式的无聊并非特定的事物导致,而是当人处在某些情况时,被无聊慢慢包围,但却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如此的情况。 以下以海德格所举的例子分别讨论。

无聊的第一形式
还记得文章一开始的例子吗? 当我们在等待时,我们总是想找点事情做,因为大部分的等待是无聊的。 在海德格的例子中以等待火车为例,但在描述中更凸显出了当事人的厌烦:

…例如,我们在偏乡的地方铁路支线上,坐在某个无趣的车站里。 下一班列车要四小时以后才会来。 这个地区也没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其实背包里还有一本书-那么,要看书吗? 不,好像没那种心情。 那还是要来思考什么大道理大问题? 嗯,好像也不是那种气氛。 读一下列车时刻表、详细看一下从这个车站到其他地区的距离一览表,但这些地区的状况也完全搞不清楚。

在火车到达之前,例子中的主角(也许是海德格本身?)有四个小时的空档,也因此他做了许多事情来避免无聊。 我们要先厘清的一点,是等待并不必然带着无聊,比如你和喜欢的对象第一次约会时,等待对方到来的情绪可能更多是紧张和兴奋,又或者要和别人谈判时,你 的时间多半在酝酿你的愤怒或者不安。 然而,像车站例子中的等待,便被海德格看成是无聊的第一形式;他认为在等待之中,有什么东西把我们「拖入」了无聊中。 自然我们需要问,无聊在哪里出现? 会陷入无聊,是在这个例子中的什么东西所引发呢? 功一郎的说法是,这和「理想时间」有关系,而理想时间如何引发无聊,则来自我们生活中的「绊脚石」所导致的「空虚放置」。

理想时间是什么? 要回答此问题,必须要回到海德格所说,物品具有其特有的时间。 以车站为例,车站特有的时间便是车站的理想时间,也就是火车从车站发车的瞬间。 在即将发车之前抵达车站的旅客符合车站的理想时间,也因此他们不需要等待便可以搭上火车。 换句话说,只要事物的理想时间无法配合,我们就会感到无聊。 这样绕口令式的说明要讲的其实不难,例子中的主角做了许多事情,却也一次又一次看着他的手表,确定当前的时间。 其实他在做的,与其说是确认当前的时间,不如说是确认火车到站还剩下多少时间,还得继续和无聊奋战多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总希望时间走得越快越好-因为时间走得太慢了!
体验到时间的迟缓,甚至是时间的停滞,变成了例子中的「绊脚石」,让我们无法立刻得到期待中的事物,就如同例子中的车站,没有回应我们的期待,却把我们丢到 跟期待毫无关系的环境当中;环境里有站牌、石头、书本、树木和更多的东西,就是没有火车。 这便是「空虚放置」,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这些物品没办法成为我们的听众

无聊的第一形式在这边得到了结论:让我们无聊的真正原因,是来自我们的期待,和所期待的事物之间的时间落差,落差产生了绊脚石,导致我们被空虚放置

无聊的第二形式
海德格的分析并没有在第一形式就结束;随着他的思路走下去,他认为第一形式可以发展成更深层的无聊第二形式。 在第一形式中,我们可以明确发现有某种东西让我们感到无聊,但第二形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明明处在非等待、甚至是自己期待的环境中,无聊仍然在不知不觉产生 。 海德格的例子如下:

…我们傍晚被招待到某处。 说是这样说,但也不是非得去不可。 但是我们一整天都很紧张,到了傍晚时也有空,因为这样所以就去吧。 在该处端出了如同往常惯例的晚餐,大家围着餐桌进行如同往常惯例的交谈。 食物也不是每一道都十分美味、谈话相当有趣。 吃完饭以后,跟平常差不多的感觉大家愉快地坐在一起,大概会听听音乐、一同谈笑。 很有趣、很愉快。 差不多到了该离开的时间,妇人们像是要确认聚会真的很棒,说了好几次「今天真的很开心」。 不仅是在告别的时候如此,连下了楼出到门外,只剩下我们自己的时候,还是如此重复说着。 正是如此。 非常棒,很开心。 在今晚的款待之中,无聊什么的完全找不到踪迹。 交谈对话、人们、场地,都不无聊。 因此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回到家以后,稍微看一下在傍晚因为聚会被打断的工作,为明天的工作立下大概的计画与目标-就在…亲朋好友聚会玩乐的情况对大多数人来讲并不陌生,比如拿前阵子,不知何时成为惯例的中秋节烤肉活动说明如何呢? 参与者有人调味,有人拿着啤酒喝,有人负责端上盘子的食物,让你一份又一份吃进肚子里,接着看看烟火,拿起手机拍摄,这应该是充满乐趣的事情吧。 但当你回想时,会不会有其中的某些时候,你觉得无趣了? 就像聊天聊到某个程度后突然静了下来,每个人把焦点移转到自己窄小的手机萤幕上那样,因为开始无聊了。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难道无聊是来自自己吗?
如果要找出第二形式的无聊来源,功一郎建议我们先从分析第一形式的方法,亦即从「让自己不无聊」的活动看起15。 不管做什么都没关系,只要让时间快点过去就好,在此种情况下让自己集中精神,忘记时间的缓慢流逝,是第一形式的活动意图,也就是说等待时所做的事情和期待 的事情并不直接相干。 问题来了,在第二形式的案例中,最大的差别在于,所做的事情和期待的事情直接相干,让我们感到无聊的活动,本身便是消遣。 在宴会中不管是拿食物也好,谈天说笑也好,无一不是消遣,我们主动沉浸在消遣之中,那么「绊脚石」和「空虚放置」在哪边呢?
功一郎认为这两者在第二形式的确存在,但却和第一形式不相同,因为第二形式的空虚放置是逐渐成长而来16。 请再次回想中秋节烤肉,当时你正在做什么呢? 不管是什么事情,你总是顺着「中秋烤肉」的情境打转,配合着气氛和其他人在其中随波逐流。 因为随波逐流,慢慢地你再也不会追求其他东西,慢慢地,无所谓。 结论是,我们自己把自己丢入了空虚放置当中;空虚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自己。 那绊脚石呢? 在消遣活动中的时间并不像等火车那样迟缓;时间在自己的无所谓之中流逝,看起来并没有对我们造成任何困扰。 但仔细一想,时间虽然没有造成困扰,但我们却无法从时间当中脱离,时间在本质上捆绑着我们,时间本质上成为了我们的绊脚石。
无聊的最终形式
在之前的讨论,我们看到了两种形式的无聊;第一形式的无聊由外部产生,而第二形式的无聊由内部产生,无聊和消遣彼此交错出现,也因此海德格认为此为较深层的 无聊,但其实,还有一种更深层的无聊是前两者都无法达到的深渊,又被他称做无聊的第三形式:

对海德格而言,第三形式的无聊便是没来由地无聊,和人、事、时、地、物完全没有关联,完全没有办法给出具体例子(相对于其他形式),发自内心深处 的声音。 我们被强迫倾听声音的当下,同时把自己放置到空虚当中,外在的一切都无关紧要时,因为自己的孤立无援,在「一无所余的完全广域19」中容不下任何的可能性 ,自己成为了自己的绊脚石。
依照海德格的说法,无聊的三种型式如是发展,而人类面对第三形式的无聊,人类并非就此打住,而是回过头导致了另外两种形式的无聊。
怎么说呢? 当我们听见发自内心的无聊,我们想要摆脱此种状态,但却没有办法,只好透过各种忙碌忽略无聊,对其视而不见。 第一形式的无聊,最好的体现并非等待公车,而是工作。 我们想要时间依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更确切地说,我们不想失去时间;当把自身的时间投入在工作中,人类才有办法忽略深刻的无聊-透过成为奴隶,让忙碌充满自己,逃脱了 第三形式,却进入了第一形式。

可能性的动物
在断断续续书写此篇文章时,我一开始从对海德格论述的厌烦,到对海德格面对自己处境(面对无聊)的无奈感同身受。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为什么我们要让各种活动充满自己的生活,一说是我们想要过得有意义,但这个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有时候我们以工作包装,有时候我们沉浸在娱乐,把这个意义和无聊放在一起,我发现到这也许是一体两面的事物:无聊,是意义的缺失。

我们听到内心深刻的无聊,想要找些事情做,想要透过意义,让自己不无聊。 说到底,人类就是这样的生物吧? 想要为每一件事情找解释,想要为每一件事物找意义。 以为找到意义了,但在某一个时刻却发现没有意义时,一股厌烦感便油然而生,「意义的缺失」以无聊呈现,最后又以无聊作结。

回到海德格,许多解决无聊的方式治标却不治本,比如睡觉,比如换件事情做,又或者全心投入在工作中,这不就是他在书中所述,两种形式的无聊吗? 为了忽略最深刻的无聊,要嘛我们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感受到了第一形式的无聊,要嘛我们把自己投入到消遣当中,感受到了第二形式的无聊。 但,这真的是坏事吗?
海德格在讨论无聊的最后,竟然得出了神奇的结论;对海德格而言,当你心中响起无聊的声音,其实就是在告诉你:你是自由的,你有很多可能,所以去做某 件事情吧! 所以,海德格对无聊的答案很简单:「无聊,就是自由,我们透过下决断发挥身为人类的自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当我们在第三形式的无聊底下,革除了 一切外在的可能性,但同时,我们却从内在看到了身为人类的可能性。 「自己成为自己的绊脚石」并不是负面的,而是在邀请你去做些什么;正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什么都做得到。 20
综上所述,我认为无聊和我们的关系是这样的:

无聊,是意义的缺失。 因为无聊,想要找寻意义,所以我们「下决断」,我们行动。 这就是人。

最后的最后,我们以海德格的说法来做结吧:

...所谓在世存有(dasein)21的自由,仅存在于在世存有让自己自由的过程中。 但是,在世存有让自己自由这件事,每次只会发生在在世存有面对自己本身、下决断的时候;意即,只有在在世存有为了做为在世存有的自己,而将 自己打开的时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昨天今天杜五一都因为自己急于一件事或者是集中在直播上给我惹哭了好几次,其实我本来就是跟他生闷气,等他发现我有事的时候,就过来轻言轻语的哄我,诶呀,我就憋不住的想
  •   “十三五”期间,上饶数字经济企业主体从100家发展到1300多家,传统优势产业中的3100余家企业已接入“云上平台”数字经济产值从7亿元跃升到505亿元。吴
  • 生命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看淡一切,保持冷静,伤痛之中要自我安慰,多想些美好的,绚丽多彩的人生还在等待你去享受#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人生,最宝贵的
  • 8月1日至今一直在格尔木市活动,未有省外、州外旅史;8月14日早上在格尔木市税务局核酸采样点进行全员核酸采样;8月15日早上混管阳性,随后进行追踪,9点左右格尔
  • 乔志理经常挂在嘴边的的一句话是“我是党员,工作就是要勤勤恳恳”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开始带领工作队,对新房身村的每个出入口进行检查,然后又马不停蹄到达村里所设的监测点
  • ”此外,罗贝特补充道:“责任不在巴萨的队医身上,这是法蒂自己选的外科医生,而这位医生决定了一切,从手术到整个康复过程。外科医生:过早复训是法蒂伤势难愈的主因 他
  • #小管家带你飞#【南航将作为主导性基地航空公司进驻大兴机场】距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面建成竣工还有32天。【大兴机场全方位“更省时”南航国际国内中转仅需60分钟[
  • #萌妹的自我介绍#大……大家好,这里是Nitrogen,大家阔以叫人家N酱~(小声)人设什么的人家莫得啦~因为得了重度懒癌所以休学在家,也几乎不出门的~(对手指
  • 我不是小气的人,只要过来的人,我都会亲手给他们做一份饭,厨房里有什么就做什么,但是保证有菜有肉,这只是举手之劳,我只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点小事帮助需要帮助的
  • 以至于后来形成这么一种现象:我爸不回来,我和我弟就躺着,我妈不上班的话,我妈也躺着,一听到我爸回来,我们三人集体出来迎接我爸,看我爸买了啥好吃的。那天晚上梦到了
  • 一早起来,天气有点阴,有点灰蒙蒙的,我自己感觉有点迷迷糊糊,天气预报说气温已到20度,周四周五又要降低到10几度。周一上班一路堵着过来,到单位电梯从22层到地下
  • 《一个能满愿的咒语》 佛教慧日 2022-04-27 00:00 Avalokiteshvara Bodhisattva 如意轮陀罗尼咒 如意轮陀罗尼
  • 即使是在人特别多的场合,白羊们也不懂得避讳,这就导致朋友们会很没面子,可是又不好责怪出于好心的白羊,只好默默生闷气。虽然水瓶们没有恶意,但是也应该讲究一下说话的
  • 欧足联将2024年起原拟增至10场的欧冠小组赛,改为只增至8场,迎合了球迷呼声,也是采纳了英超和西甲的意见。多出来的4个名额分配:1个给欧足联排名第五联赛的第三
  • 既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家人的缘故,这让这对曾经的金童玉女,终究还是没能走下去,两人的5年婚姻画上了句号。更让她发愁的是,曾经因乒乓球被誉为国民偶像,却被日本媒体报道
  • 현재 나와 연애한다면.. 그 장난스럽고 재미있는 영혼이 꼭 나타날 거야. ㅎㅎ..다른 절반의 진실한 나. Emmm..문득 이런 상상이 머리에 떠
  • 不整服他,没好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菩萨慈悲亦惩恶,他说的内容挺阳的,实际上比谁都阴,找到一个没用得找到俩,他俩配捣鼓的。我觉得现今这个社会,应该以朴实奉献为荣,以
  • #xsksjl# 《穿进年代文后我有1了》这本大长篇真的看了好久好久哦而且又刚好凑到开学时间段每天忙的基本上都没有打开小说的时间不过最终还是看完啦这本写的真的很
  • 她明明已经去世四五年了,可是我直到今天我也觉得她还在呢,而且我还总觉得等会妈妈回来就会和我说,奶奶又打电话来说是做了我爱吃的东西让我们下去吃饭了!我吃过一次后就
  •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激这么拼的自己】不要沮丧,挫折是人生旅途中常有的风景。正所谓,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在短短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经历各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