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屏传播盛典# [兔子]#罗云熙魔熙先生#
看到了哥哥第2次获得了融屏传播优选的奖项 ,超级开心[哈哈]
恭喜哥哥获得融屏活力演员,恭喜哥哥自制的微综艺,《魔熙先生》获得融屏热力短视频的奖项!!!
这次是在获奖之前提前知道了,等了大半个月,原以为自己寻常欣喜,不会如此激动。但还是没想到有数青年一段文案,彻底把我的泪点打到了[泪]
忍不住好想哭,当然是开心的哭了,今天下午满怀着期待,真的好开心。
有数青年宣布,哥哥获得融屏活力演员微博文案的最后两句是:
他用行动诠释着“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放弃”。
恭喜罗云熙,玩着玩着就成了。
看到这两句话的时候,鼻子一酸,眼泪就毫无征兆的蓄在眼眶里了[泪]
像很多人知道的那样,哥哥不仅是一个出色的演员,而且兴趣广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会尽全力做到极致,技能满点。
我想,如果演戏算是哥哥最大的爱好,那么为了这个爱好,他也足足玩了10年。其中几多困难,几多坎坷,几多挫折,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演员,能有如今的演技,不言自明。无论成名之前还是成名之后,无论他饰演的角色戏份多少,都能看到的是他对每一个角色,每一部戏始终如一的认真,负责,敬业。他无愧于他接到的每一个角色。
月上重火中的上官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古装角色,风流俊俏却又极其专一的江湖公子;半是蜜糖半是伤中的袁帅,打破了罗云熙只能演古装的质疑,用轻喜剧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并不怎么霸道的,温暖柔情,帅气搞怪的霸总形象。
作为演员罗云熙一直在突破自己,挑战自己,从未止步。
芭蕾舞专业11年,练功时的认真刻苦努力,赋予了哥哥优雅的仪态,更造就了他骨子里的坚韧不拔,不断尝试,能吃苦肯吃苦的性格。
演员道路10年,让他从一个影视表演的门外汉,蜕变为现在对表演越发得心应手的演员。
一个人的一辈子有几个10年呢?又有几个人在10年之中,可以不断挑战自己,完成蜕变,在原本不熟的领域做出一番成绩,并且在工作之外,拓展了许多业余爱好,把这些爱好也做出成绩呢?

罗云熙做到了!
用他的汗水,用他的努力,用他的坚持,用他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极大热忱,做到了!
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向前,跌倒爬起,然后不断的向前!不断的为自己的坚持付出!

玩着玩着就成了。对于有数青年这一句文案,
个人理解的意思是:哥哥在演员的本职工作之外,玩出了花样,玩出了精彩。
在不断强化自己作为演员这份本职的业务能力的同时,发展了其他很多的爱好,充实了自己。
在作为演员,用心打磨作品的同时,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体会,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以青年人的视角探索国潮文化,传播了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一个公众人物的担当。
这次和去年的奖项有所不同,不仅是哥哥本人获得了融屏活力演员,而且哥哥的自制综艺《魔熙先生》 也获奖了。
个人觉得,某种意义上,《魔熙先生》的获奖,比哥哥主演的电视剧获奖更让人开心。更加全面地体现了罗云熙的能力和担当。
一个演员用心的去饰演一个角色,打磨一部好作品,获奖是对这个演员的肯定、表扬,是应该的。
而哥哥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在做好一个演员的本分,认真打磨作品,饰演者色的同时,还能够积极的策划参与《魔熙先生》这个自制综艺,在工作之外,展现出自己生活的一面。并且让这个自制综艺由自己过渡或升华到社会文化方面,用青年人的视角去看待新时代国潮文化,探索生活中的新事物,关注青年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用自己的切身体验传播这些新的文化,传播青年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这是一件很正能量的事情。
哥哥去年获奖时曾说: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引领,指引,或者说让那些关注到你的人。让他们看到你身上的东西,从而学到一些正能量的东西。
个人以为,作为公众人物,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传递正能量,担当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魔熙先生》算是罗云熙最为恳切的答卷了。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想回归到罗云熙的那句话:“与其夸我取得的成就,不如帮我发现我身上的不足”。
他是演员罗云熙,他也是一人千面的罗云熙,
在他热爱的事业上从未止步。
我们期待,这个踏实,认真,努力,对事物抱有极大热忱的人,不忘初心,坚持梦想,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罗云熙未来可期[鼓掌]@罗云熙Leo

【屠尔佳哈】周朝八百年~周公的鲁国

鲁国就是现在的山东,孔孟之乡。

【史记原文】鲁周公世家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於群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

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

【鲁定公】

定公立,赵简子问史墨曰:“季氏亡乎?”

史墨对曰:“不亡。季友有大功於鲁,受鄪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鲁文公卒,东门遂杀適立庶,鲁君於是失国政。政在季氏,於今四君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

【阳虎做乱】

阳虎私怒,囚季桓子,与盟,乃舍之。

七年,齐伐我,取郓,以为鲁阳虎邑以从政。

八年,阳虎欲尽杀三桓適,而更立其所善庶子以代之;载季桓子将杀之,桓子诈而得脱。

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居阳关。

九年,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

【孔子相鲁】

十年,定公与齐景公会於夹谷,孔子行相事。齐欲袭鲁君,孔子以礼历阶,诛齐淫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

十二年,使仲由毁三桓城,收其甲兵。

孟氏不肯堕城,伐之,不克而止。

【孔子去鲁】

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去。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立,是为哀公。

哀公五年,齐景公卒。

六年,齐田乞弑其君孺子。

七年,吴王夫差彊,伐齐,至缯,徵百牢於鲁。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嚭,以礼诎之。

吴王曰:“我文身,不足责礼。”乃止。

  八年,吴为邹伐鲁,至城下,盟而去。齐伐我,取三邑。十年,伐齐南边。十一年,齐伐鲁。季氏用厓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卫归鲁。

  十四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於袪州。孔子请伐之,哀公不听。

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贡为介,適齐,齐归我侵地。田常初相,欲亲诸侯。

【孔子卒】十六年,孔子卒。

  二十二年,越王句践灭吴王夫差。

  二十七年春,季康子卒。夏,哀公患三桓,将欲因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难,故君臣多间。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於街,曰:“请问余及死乎?”对曰:“不知也。”公欲以越伐三桓。八月,哀公如陉氏。三桓攻公,公奔于卫,去如邹,遂如越。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子宁立,是为悼公。

  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

  十三年,三晋灭智伯,分其地有之。

  三十七年,悼公卒,子嘉立,是为元公。元公二十一年卒,子显立,是为穆公。穆公三十三年卒,子奋立,是为共公。共公二十二年卒,子屯立,是为康公。康公九年卒,子匽立,是为景公。景公二十九年卒,子叔立,是为平公。是时六国皆称王。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二十年,平公卒,子贾立,是为文公。文公年,楚怀王死于秦。二十三年,文公卒,子雠立,是为顷公。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楚顷王东徙于陈。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迁於下邑,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太史公曰:

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间龂龂如也”。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

隐桓之事;襄仲杀適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武王既没,成王幼孤。
周公摄政,负扆据图。
及还臣列,北面歔如。
元子封鲁,少昊之墟。
夹辅王室,系职不渝。
降及孝王,穆仲致誉。
隐能让国,春秋之初。
丘明执简,襃贬备书。

【屠尔佳哈】孔子与鲁国

司马迁有关孔子写了很多,就像我一样,关注研究的越多,下笔一写就多!我关注《论语》和孔子在十年以上,而司马迁,关注了一辈子!我只能分段说明了……

【孔子五十而相鲁】

其後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定公十年春,及齐平。

夏,齐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於夹谷。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

【鲁定公与齐景公的夹谷之会】

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於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於此!请命有司!”有司卻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

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

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於鲁君,为之柰何?”

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於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屠尔佳哈】

就这一件事,鲁定公就该敬重孔子一辈子,可惜!他后来觉得美女比孔子重要!但孔子走的也太挑剔了!鲁定公就是三天没上朝,没把祭肉分给大家,他就走了!要是昏君齐景公,他早走了!就这样谁敢用啊,那得一点毛病没有……

这件事就是孔子两次要求齐国“讲礼”!一次他觉得奏的乐不雅,要求改曲子,同时,齐景公还让侏儒表演,在两个国君的聚会,那不是低级趣味吗!这是有司礼乐之官失职,该问罪!

而齐景公因为这些事情,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太丢人!就把侵占鲁国的三座城池归还鲁国!

【孔子的弟子】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於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

於是叔孙氏先堕郈。

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

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於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国乱鲁定公】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於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陈女乐文马於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於政事。

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

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

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

孔子曰:“吾歌可夫?”

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

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孔子去鲁】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

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

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屠尔佳哈】【孔子与齐景公】

孔子適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於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後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

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屠尔佳哈】

我觉得这个事情就是齐景公和晏婴的自作多情罢了……

孔子跑到齐国,就是为了避祸,因为孔子的原则就是“乱邦不入……”,所以他不会死于非命!

就齐景公那个昏君,孔子能辅佐他?他做梦呢吧!齐庄公就是他爹!有其父必有其子!

孔子当官,如果不能影响君王做个好人,造福老百姓,他就会离开……所以,君主给的赏赐他视若浮云!君子忧道不忧贫……

不过,人家齐景公那么说的就是下了逐客令,孔子也是有尊严的!不过,那时候,鲁国已经安静了……孔子该走了!

【齐庄王与崔杼之妻通奸被崔杼杀】

六年,初,棠公妻好,棠公死,崔杼取之。

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

待者曰:“不可。”崔杼怒,因其伐晋,欲与晋合谋袭齐而不得间。

庄公尝笞宦者贾举,贾举复侍,为崔杼间公以报怨。

五月,莒子朝齐,齐以甲戌飨之。

崔杼称病不视事。

乙亥,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

崔杼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

宦者贾举遮公从官而入,闭门,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

公登台而请解,不许;请盟,不许;请自杀於庙,不许。

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於公宫。陪臣争趣有淫者,不知二命。”

公逾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弑之。

晏婴立崔杼门外,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门开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

人谓崔杼:“必杀之。”

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晏婴相齐景公】

丁丑,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是为景公。

三十二年,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

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

晏子曰:“臣笑群臣谀甚。”

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分野,寡人以为忧。”

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孛星将出,彗星何惧乎?”

公曰:“可禳否?”

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众口乎?”

【昏君齐景公】

是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

四十二年,吴王阖闾伐楚,入郢。

四十七年,鲁阳虎攻其君,不胜,奔齐,请齐伐鲁。

鲍子谏景公,乃囚阳虎。阳虎得亡,奔晋。

四十八年,与鲁定公好会夹谷。

犁鉏曰:“孔丘知礼而怯,请令莱人为乐,因执鲁君,可得志。”

【齐景公与孔子】

景公害孔丘相鲁,惧其霸,故从犁鉏之计。

方会,进莱乐,孔子历阶上,使有司执莱人斩之,以礼让景公。

景公惭,乃归鲁侵地以谢,而罢去。

【屠尔佳哈】

这个故事,真假难辨,是说想害孔子的齐景公,在被孔子以礼相待后,感到很惭愧,就把侵略的鲁国土地都归还了……齐桓公也还过,是因为,当时,有刺客曹沫威胁他,他不得不答应,后来后悔不想给,管仲劝他,你既然当众答应了,就不能失信于诸侯!齐桓公才还!

这鲁国真是弱啊!老是被别人侵略!就是因为是周公之后吧!才能出孔孟,而鲁国就没有弑父弑兄弟上位的!哪个国家都有!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外感病初期误治的原因(下) —— 叶天士、吴鞠通的“谬误”

02
叶天士《温热论》中
“在卫汗之可也”不能自圆其说



《温热论》第8条: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如果汗法等同于解表的话,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也”的卫应该就是指表证,因为温病的病因是热邪,所以温病的表证自然也就成了风热表证。这便是风热表证得以成立的一个有力根据。

但是,其实叶天士没有提出卫分证的具体临床表现,相反,他还有与此并不完全一致的论述。

如《温热论》中有“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意思是气和卫都是热邪犯肺,血和营都是热邪入心,因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这句话指出气和卫的证候性质是相同的,血和营的证候性质是相同的。

又说“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这里所谓卫分证和表证,其实都是肺热证。只是因为肺有主气、外合皮毛的功能,所以也可以称为表证。

表证,即卫分证,治法是初用辛凉轻剂桑菊饮,从组方来看,桑菊饮实为清热宣肺之剂。

叶天士紧接着说“前言辛凉透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这里明确指出了前面说的“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是“气药”,而不是解表药。这一点从后面还可找到证据。

在辨舌时叶天士又说“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也。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

既然“气分”之邪未尽,治法怎么说成是“泄卫”呢?

可见在这里叶天士说的“卫”和“气”是一个概念,而这个概念的实质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分证”的概念。

也就是说叶天士关于卫分证的概念是矛盾的。

在大多数的时候认为卫和气相同,是肺热证;只是“在卫汗之可也”的卫,可以认为是表证;

但是如果根据叶天士自己所说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来看,温病初期其实是肺热证,肺热证的治法是发汗吗?这就很难以自圆其说了。



再则,叶天士没有提出卫分证具体的临床表现,没有充分的根据确定卫分证就是表证。

我们现在仅仅根据叶天士的“在卫汗之可也”把“卫分证”和“气分证”分开来,把“卫分证”定义为“表证”并不完全符合叶天士的本意,而且与临床事实不符。

确定卫分证性质的根据是临床表现。

叶天士没有具体提出卫分证的临床表现,不过我们根据叶天士的论述可以分析卫分证基本的表现。

《温热论》开篇明义:“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显然,温病初期即卫分证的性质是热邪犯肺,即肺热证,肺热证的表现可以有:发热、口渴、咽痛、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浮数。

不应该有恶寒。因为恶寒的形成机理是寒邪束缚了卫气,卫气不能温分肉,而热邪没有收引、凝滞之性,不可能束缚卫气,所以不可能出现恶寒。没有恶寒,当然就不是表证。

03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
“银翘散”方证不符



《温病条辨·上焦篇》

第2条:“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第3条:“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第4条:“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吴鞠通在自注中是这样解释前半条的:“虽曰温病,既恶风寒,明是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成内热外寒之证”,故用桂枝汤(桂枝用量是芍药的两倍)以先解在表之风寒。

第5条:“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

此条自注说“恶寒已解,是全无风寒,止余温病。”

辛凉平剂银翘散方
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 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芦根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



以上是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与银翘散相关的论述。有如下问题需要探讨。

第一,温病初期的病位在肺,这和叶天士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一致的。

第二,温病初期的临床表现有: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恶风寒”。在这里,吴鞠通认为“恶风寒”是温病的固有表现,其自注云:“温病之恶寒,肺合皮毛而亦主表,故亦恶风寒也。”

第三,温病初期的治疗,有恶风寒的用桂枝汤;没有恶风寒的用银翘散。

根据吴鞠通的自注:“虽曰温病,既恶风寒,明是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成内热外寒之证,故仍旧用桂枝(桂枝用量是芍药的两倍)辛温解肌法,俾得微汗,而寒热之邪皆解矣。

温热之邪,春夏之气也,不恶风寒,则不兼寒风可知,此非辛凉秋金之气,不足以解之。桂枝辛温,以之治温,是以火济火也,故改从《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法。”

在这里,吴鞠通认为,恶风寒是兼有外寒,也就是兼有表证,所以要先解表,用桂枝汤;不恶风寒的,是不兼外寒,所以不能用桂枝汤解表,要用辛凉平剂银翘散。

用银翘散的目的是什么呢?

他在银翘散的自注中认为是“纯然清肃上焦”,显然不是解表,而是清肺热。因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第四,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吴鞠通对温病初期出现的“恶寒”的理解是前后矛盾的。

对第3条的自注认为,温病本身也会出现“恶寒”,而对第4条的自注则认为,“恶寒”兼有外寒。

但是,在他的潜意识里最终还是将“恶寒”作温病初期的固有表现,所以自己一边说银翘散的主证是“但热,不恶寒而渴”,一边在方中加上了明显是辛温解表的药物荆芥穗、淡豆豉。

正是他的这种自相矛盾,使温病初期是风热表证,银翘散是辛凉解表剂的错误理论得以广泛流行。

第五,从吴鞠通的本意来说,用银翘散的目的是为了清肺热,这是肯定的。

从用银花、连翘作为方名,作为主药,在方中的用量最大,这都强调了银翘散的清热作用,因为银花、连翘是清热解毒的名药。方中其他药物,除了荆芥穗、淡豆豉以外,也都是清热药。

也是因为如此,我认为,银翘散用于温病初期不恶寒时,要去掉方中的荆芥穗、淡豆豉。

(北京中医药大学肖相如)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火箭4人20加克掘金,哈登32加14喜迎职业生涯又一里程碑
  • 贾跃亭朋友圈发声:准备好接受市场和用户检验
  •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节前查获70余瓶假冒“飞天茅台”酒
  • 陈坤调侃倪妮迟到 两人关系亲密果然另有乾坤
  • 日本发生核泄漏 现场检测到核污染
  • 香港星光大道重开
  • 官宣| 2019年央视春晚主持人阵容公布
  • 马思纯周冬雨庆生,俩人感情好到什么地步?
  • 年终奖不到1万元 4成受访者年终奖不及预期
  • 拾图 | 本周不容错过的十个瞬间
  • 曼谷雾霾停课两天
  • 美股高开苹果大涨 美联储决议现重大转变!黄金价格大涨10美元突破1320!
  • 腊月二十八贴对联 快回家贴春联
  • 年终奖不到1万元? 你的年终奖发了多少钱?网友:我们只有年终没有奖
  • 缅甸用人民币结算:是指什么?为什么要用人民币来结算?
  • 死刑!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一审宣判!
  • 熊孩子点炮炸开路面 把烟花塞井盖里
  • 养猪第一股巨亏 养猪企业买不起饲料,把猪饿死的背后真相
  • 刘强东新年公开信;咪蒙永久关停微博,公众号停更2个月;华为折叠屏邀请函;WebStorm 2018.3.4 发布
  • 巴萨6-1塞维利亚,谁注意到网站给梅西的评分?球迷:真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