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大家胡希恕逐条细讲《伤寒论》:第117-122条

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也。

烧针令其汗,这是从表证说的。针处被寒,这个针处被寒是什么意思呢,它不是针处被风寒了,这就是感染,拿到现在的话说就是感染。核起而赤者,这个被针炙的地方肿了,核起,肿的意思,其肿如核,色为赤。那么这个必发奔豚,这个奔豚呢。通常地讲,这个奔豚就是剧烈的一个气上冲,在《金匮要略》这样讲:“气从上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复还止。”

发作的时候人受不了,但是过去了就好了。这个病叫奔豚。这就是一个神经症状,气上冲,病人感觉气上冲,那也是个神经,我们头前讲的气上冲也是指这,感觉有气上冲,其实就是一个自觉的一种神经为上走性的这么一种证侯。

这怎么必发奔豚呢,这就得根据《金匮要略》奔豚那一章了。奔豚那一章说的奔豚病呀,皆从惊恐得之。这个惊恐得之,并不是指外来的可惊可恐的事刺激发作奔豚,这个不是,这个就是在机体的身上,它有这个惊恐证侯的基础上,那根据这一段最好讲。

这个用烧针还使大汗出,这个人神经受剧烈的刺激,要发惊,发惊狂。那先头说的,加温针必惊狂,后面还有一段,它说亡阳,必惊狂,大汗出,这个烧针呢就是一个发惊那么假如说表未解有气上冲,上面汗出得多,气上冲也剧烈,那么在惊恐的基础上,尤其是在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这又给病人一个严重的刺激,再有气上冲必发奔豚。

那么就在这个惊恐的基础上,这个神经症状再高涨,就容易发生奔豚。这一段说明,烧针令其汗,所谓亡阳,上面那个出汗太多,这个气,趁上也虚,底下这个水和气都往上冲,如果再针处被寒,给神经更为严重的刺激,那么一定更是因惊而发生奔豚证。那奔豚证是什么样的呢,气从少腹,上冲心者,就是这个。感觉有气呀从少腹上冲胸心,这个我在临床上遇到好象两次吧,不多,但也有的。而且这个方子也相当好。“炙其核上各一壮”,就是治这个感染,治针处感染,那一块红肿的,炙之。“与桂枝加桂汤”来治奔豚。

我们由这一段上,可以知道桂枝是治气上冲的。桂枝汤的原方加桂枝,就治气上冲了。所以桂枝治气上冲在这一条里头看得是非常清楚了。“更加桂二两也”,就是原方它是三两桂枝,更加桂,再加二两。也有人解释,这个桂是肉桂,这是错的。这个我用过,我知道。这个还是桂枝汤原方再加二两桂枝,现在就是十五克了。赵绍琴遇到过这个问题,他问过我,我说用用这个,他用过后就好了。他这个呢,桂枝汤的原方他就是桂枝汤的。

桂枝汤也治气上冲呀,头前有“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桂枝汤也治气上冲,这个气上冲达到一定高度,就是奔豚。达到一定程度的高度,所以感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到那个情形。它还是个桂枝证,另外还有脉浮,还有发烧,还有恶寒,桂枝汤的……所以用桂枝汤原方加桂。如果没有桂枝证呢,象头前讲的苓桂芍甘汤,脐下悸,那个是以水为主了,这个是以气为主。这个气也不是深呼呼气的气,感觉,感觉有气上冲。这就是桂枝汤原方,把桂枝原先三两变成五两。

第118条:火逆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火逆,就指头前那个“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这个病就叫火逆。这个火逆呀,跟头前说,解之当汗出,哦不不,是欲自愈者它一定汗出。还脉浮呀,还是病在外,所以这个火逆病,还是应该解表不应该下,所以下之属逆治,更不能再烧针。下之,又用烧针,这个人反而烦躁。他起先不烦的,它就是腰重而痹,那么这时这个人为什么烦躁呢?烦躁就是胃气不安那种情况。他还是表不解啊,它还是用桂枝,桂枝甘草汤加上龙骨牡蛎。

这个桂枝汤的变化,在这个书里头呀主要有三个变化:一个是桂枝去芍药,一个是桂枝甘草,一个是桂枝汤。也起桂枝汤的作用,但是解表作用不如原桂枝汤,但是也身疼,也解表,也是辛甘合用,桂枝辛甘草甘,龙骨牡蛎就不用解释了。它就是这个狂、恐惧、精神失常、心腹动悸,龙骨牡蛎都好使,神经官能这方面的都好使。就是桂枝甘草汤证而现烦躁不安的,或者如狂等,加上龙骨牡蛎。

这一段呀,火逆下之,根据头前,也有把火逆单独说是因火而逆之病,这是错的。要不它哪来的表证呢。它就是根据那一个,脉浮本应汗解,用火者它不出汗,它的表还没解,因而造成表热不出而发生腰以下痹重而痹的火逆证,它是根据这个来的。不是说另外因火逆之症下之用烧针,它一错再错。火逆就是因火而造成身重痹这一个病。可病还在表,又用下,

又用烧针,一误再误,造成这个。这个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与我们上面讲的桂枝去芍药加蜀膝牡蛎龙骨汤差不多,上面那个呢解表的力量同是桂枝汤比桂枝汤稍有力一点。因为它那有姜,姜也是解表药。但这个方子桂枝用的相当少,你们看这方子,桂枝只有一两,说明这个表呀,它用下,这个表比较少了,那么只是烦躁不安表现突出,所以桂枝也少了,用得相当少。

从我们临床上呢,如果表证还突出,气上冲还比较厉害,那桂枝可以多用,可以还搁三两。这几个方子,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桂枝甘草加龙骨牡蛎、桂枝汤加龙骨牡蛎,都是差不多。今天就讲到这。

第119条: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与112条个一样,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伤寒脉浮表不解,和这个一样。几是无汗的伤寒的那种证侯,就是太阳伤寒。这上(如果)要用温针,温针就是烧针,烧针迫使大汗出得厉害,汗多就是亡阳,亡阳就是亡津液,那一定要发惊狂。这个惊狂,上次讲到两个意思,一个是多津液就多血液,血虚不能养心,心虚则惊。

第120条: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太阳病只能汗不可以吐下。这本书从侧面来说的情况相当多。太阳病,吐,也可造成很多问题,这个最常见是下面两条。太阳病,当恶寒发热,由于误用了吐药,虚其胃而邪陷于里,那么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阳明病的外症呀就是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这个呢,自汗出不恶寒而发热,就是说有阳明病胃不和的现象。一般的阳明病都脉大。关上的部位呀侯心下,候胃。它关上的脉细而数。细者虚,由于吐伤了胃气,所以细。但有热,未能从表解而陷于胃,有热所以数。

这个清楚了,这不是真正的表证传里发生阳明病。要是真正的阳明病,关上的脉不会细数。细数者是胃气因吐而虚,同时有热,这是因吐之过了,这是当大夫在太阳病时误用吐药所致的情况。我们看看,如果要是吐的话,一二日吐之者,靠这一剂,刚吐完,这个人一定老是温温欲吐,这个胃气不下降反而上逆。他一吐后是有这个情景,他的胃气就要往上来。药力没过,一二日,它还是心里温温欲吐。由于吐而里边空虚胃中空虚,所以腹中饥,里边空虚,没有东西,都吐完了嘛,想吃但口不能吃,一吃就想吐。

要是三四日吐之者,就时间久一点,久一点虽然没有温温欲吐之形,但是吃热的东西还不行。它胃不和呀还有热呀,不喜糜粥,热粥呀还不能吃,愿意吃冷东西。要是热的言外还是要吐。就是愿意吃冷食,它的胃气还是往上,没恢复,也要朝食暮吐,早上吃进去,晚上还得往外吐,

胃气还是不纳。这是以医吐之所致也,不吐就不会形成这样了。此为小逆。这是太阳病吐之为逆。但是这个只是胃气微有不和,有虚热而已,为小逆,造成的问题不大,过两天可以好,吃点调胃承气汤也就行了。底下这个就不是了。

但是这里还不只是一个血液在心脏的问题,这是由于大汗出气上冲得厉害,气上冲表不解,这个冲气挟热影响脑系,这是为什么呢,回头看一看就知道了。

你看太阳中风,用火针不惊狂。太阳中风它本来就津液虚,只能够造成焦枯伤津血气来复这种情况,它不造成惊狂。头前也有一条: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就是111条,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这个能致人死,最后说了,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原本小便不利津液虚到家了,这人有可以死亡的不能治疗了。

前后观察起来呀,伤寒用温针亡阳而造成惊狂,心脏它不能说没影响,主要它是脑系,要是血液受伤之大而影响心脏,而太阳中风影响的更加厉害,你看太阳中风各节没有这个情况,都不说惊狂。

所以只说太阳伤寒,因为太阳伤寒表实,实以虚治,用温针的治法,一方面使大汗亡阳,气上冲得厉害。所以容易使得这个头脑--总之这方面的问题多,与心脏也有关系,血脉通心嘛。血液虚影响心气。

这些节呀,给这个火攻作个总结。太阳病本来是依法当发汗,犹其是热病,古人对这个伤寒哪皆属热病。热病更不能用温针治疗,所以火攻根本就是错误的。头前的有的用酒,这都是火攻了,以火熨其背,以火熏之等。这都是造成火攻逆治的情况。到这里这个火攻就说完了。主要意思这些节,全是在太阳病这个热病,犹其是实证,虚证不可攻,实证更不可攻。所以表实证更不可攻。他为后头做了个铺垫。

第121条: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这个陷底下热比较严重。那么太阳病,宜发汗不宜吐,而医误吐者。太阳病在表哇,它应该发热同时恶寒,现在反不恶寒。所以这个太阳病一罢不恶寒,这个病全陷里了。而且这个病人不欲近衣,热得厉害,烦热得厉害,此为吐之内烦也。这全是因为吐,造成邪热陷入里而为内烦。这个内烦,不等于上面的小逆了,比那个厉害。这就说明,本来里边没有病,因为吃吐药,虚其胃气,外边的邪热趁胃虚而入于里了,入里就变成阳明病。

第1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这个脉数,数主热,一般这个脉的证侯是如此的。那么热能化食,当消谷引食呀,它里头有热,能吃。所以如中消症呀,就是里头热盛,能吃。但是这个不然,“而反吐者”,它不但不能吃东西,一吃就吐,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底下就解释了。这是因为发汗发得太过,令阳气微,阳气虚于外,就是津液外虚,津液外微。而膈气里虚。膈气就是指胃气说的。那个津液哪来的呢,生于胃,化生于胃,胃为水谷之海嘛。由于发汗夺其外围的津液,发得太过,也影响胃气,所以夺其内气。这个数脉,也不光主热,也主虚,所以脉乃数也。数呢是客热。由于胃气虚,膈气虚,外邪趁膈气虚而动膈了。

这句话很重要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发汗太多,外边丧失的体液太多了,影响到膈气虚,就是胃气虚。外邪,邪热也趁胃虚而内入于胃。这个脉所以数,这个脉数是由于胃虚,邪热客之造成的。所以它不是胃里真有热,并不是胃气强,它并不能够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这是什么道理呢,就由于胃中虚,而寒饮乘之。这个胃中虚冷这句话呀这个冷当饮来看待。由于胃中虚,邪热往里跑,同时内饮也往里跑,所以胃虚再有饮,它非吐不可。

所以“故吐也”。根据上面那个,它吃吐药……膈气虚,这时候呢客邪、水趁胃气虚而进入胃,也能造成人的吐证,主要的意思就在这。那么后边有这个例子,你象咱们讲的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都是由于胃气虚,不但邪热往那去,水饮也往那去,所以心下这个地方非常的硬,那就是人参证呀,所以这个时候都要用人参的。后边有,现在属于概论了,它没讲证治。这个虚冷呀,不是咱们讲的那个太阴病胃虚寒,它是胃虚寒饮乘之,所以说胃中虚冷,而致吐。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根据个人自身症状做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论道岐黄##国医的精诚力量#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一路向阳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先努力让自己发光,对的人才能迎着光而来。成功并非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努力我们走得很慢,但终有一天会抵达像孩子一样,永远相信希望,相信梦想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别想一下造出大海,须先由小河川开始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来人间一次,要做个明亮的人,要有个珍藏的故事,要看遍山河日落,要不虚此生来人间一次,要做个明亮的人,要有个珍藏的故事,要看遍山河日落,要不虚此生一辈子是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包容彼此的过去,相信彼此的未来愿你有前进一寸的勇气,亦有后退一尺的从容愿你有前进一寸的勇气,亦有后退一尺的从容愿你有前进一寸的勇气,亦有后退一尺的从容愿你有前进一寸的勇气,亦有后退一尺的从容包容彼此的过去,相信彼此的未来人生路漫漫,愿你我彼此善良而真诚。人生路漫漫,愿你我彼此善良而真诚。

经方大家胡希恕逐条细讲《伤寒论》:第112-116条

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这段说的是太阳伤寒了,上面说的是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他不虚,表实证。伤寒,没有汗的太阳伤寒的这种类型,如果以火迫劫之,劫之,就是劫汗,劫使大汗出。亡阳,必惊狂。如果是大汗,汗出太多就亡阳,亡阳,就是亡失津液,那人一定要惊狂。为什么要惊狂呢?这里头过一会儿再讨论。方才的风邪我要说还没有说呢。由于大汗出,桂枝加甘草汤的“心下悸,欲得按”,大汗出,伤津液就亡失血液,津液丧失血液中的液体也丧失了。血不足以养心,心气虚,他就微惊微悸,这是一。第二呢,他本来就是伤寒,而以火攻迫出大汗,邪热返助,火热返助邪热,热更加重,又由于大汗出而导致气上冲,上下体液骤然间失调,下边的体液就往上,冲气、邪热攻于脑,也发于惊狂,所以这个惊狂不仅属于心脏,脑系也有,所以亡阳必发狂,亡阳两字用得相当的好。由于火热,不到亡阳的这种程度,未必惊狂。如果达到这种程度,一定要惊狂。第一个,血不足以养心,心怯则惊。另一个导致气上冲,气上冲,不断热往上冲,也导致水也往上来,影响脑系,也使得惊。惊狂已经达到卧起不安,这个要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就这个方子来看,我们知道惊狂也与水有关系,因为它用的是蜀漆,蜀漆就是常山苗,它能够去水饮,治内里头有痰结;也是一个安神药和龙骨牡蛎差不多,都能治胸腹动悸、发惊发慌,就是现在说的神经官能症,有镇静作用。

这个方子是以桂枝去芍药汤为基础,可见这个胸满,张仲景讲桂枝去芍药汤“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用桂枝去芍药汤的基础绝对不是胸满,它这个胸满就我方才说是汗出太多,导致气上冲,下边的水也伴随气往上冲,胸满动悸而卧起不安。它这个表未解,以火排泄大汗,所有呢,仍然用桂枝汤,伤寒原本是无汗的,一定是大汗出,到亡阳的阶段了,这时候表虽然未解但不能用麻黄汤了,必须用桂枝汤。它由于气上冲的厉害,上边冲下边虚,所有去芍药。用桂枝去芍药汤还是治胸满表不解,另外有些神经症状,他加安神镇静药,里面用蜀漆、龙骨牡蛎。也就是说这个方剂桂枝去芍药汤证而精神失常,有惊狂而卧起不安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方子。这是根据这个方剂来分析这个证侯。

上面我说的风邪的问题,作个讨论。可见仲景这个书也说邪风在人身上似的。所以也是错的。这在中医的理论上,中风伤寒,我讲了,不要以为真有什么风中到我们人体了、有寒在人体了。中医这句话有语病,其后是很多的不科学的说法吧。说桂枝是祛风的药,麻黄是散寒的药,其实是不是由风带来的,由寒带来的,没有。即可是我们这个病由于受风而发作,它不过是个诱因而已。这个风是诱因,这个风不能呆在人身上,就像我们触了电,触了电有什么证侯你就治吧,不能说电还在你身上啊。没那个事。所有研究中医,它的规律对不对,仍然是对的,到现在也是。我们对这个太阳病,两个类型。一个类型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古人叫中风,我们现在叫中风也可以啊。还一个类型,就是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甚至于不汗出而喘,这种情况,这个就叫伤寒。就这两个类型。

现在人在临床上这个类型还存在,这个规律是古人通过实践发现的一个客观存在,多年也不会变。我们治疗也不会变,桂枝汤的确就是治发热恶风汗出脉缓这一类的表证。是不是有祛风的,这个值得研究。所以我们研究中医,这些个地方要注意的很。那么这些理论站不住脚,站不住就不要这么来认识它,我们现在应该重新认识。我认为研究中医应该这样,要不然,就是不好的,明明是不科学,咱们还是说那就是风,就是风邪在身上,这个药还是驱风的。这个东西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他无法认识它。恶风,中风病它是恶风,恶风就是风,风邪在身上的,伤寒的恶风和恶寒差不多,没有汗的,古人就认为是寒。后世的温病说夏天的酷热也跑到身体上来了,药治疗也是祛温祛热。

这个也值得考虑,不能说发病这东西,而且这也不是主因。现在知道的伤寒是有病菌的,身上潜伏病菌了,因风因寒而诱发,仅仅是诱因而已,主要还是伤寒杆菌。这个地方研究中医,古人错了就是错了,认为风邪,后世多了,风为阳邪,甚至脑溢血,也认为是风,也得祛风。医学上很出了一些个偏差。这个地方,我们研究中医呢,古人掌握的规律是对的,多少年也是对的。通过实践,通过对规律的认识,那时候限于科学水平,他满脑子在想,在从现象到本质,我们说的中风伤寒就是拿现象当了本质了。中风由于出汗而怕风,他就说这为风邪他就起名叫中风。伤寒就是恶寒。古人的这种说法当作术语来看呢还行,真就认为风在这呢、寒在这呢是值得研究的。我不那么认为,证侯是自然存在的,风邪的说法是值得研究的。

第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

形作伤寒,他的病形像没有汗的伤寒,也发热恶寒,但是脉呢,它不弦紧,伤寒是表实,脉浮紧,弦紧这个脉是很不好分的。弦,从上下绷之叫弦,绷直力非常强,脉管紧数有力叫做紧,这两个脉,脉紧无弦,这个脉不很好分的。跟这个缓弱一样,弦对这的这个脉就是弱,就像琴,才上的弦,用手弹弦,琴弦非常的直而有力,日久而不上弦,弦就软了,用手一按就弱了。缓是对紧说的烟卷卷的松一按就是缓,卷的紧按就紧,就。紧和缓,弦和弱,是对着的。但是缓与弱是不好分的,所以书上太阳中风有时候是缓,有时候是弱,在理论上是存在,在指下上很难分清。不弦紧而弱说明什么问题呢?津液虚,很好理解啊,脉管里充血脉管就紧,血少,松,脉就弱。

这个我们讲过,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治法?头前有这么一句还记得不记得?“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有这一节吧。这里是脉弱,脉弱说明没有津液,它不是阳气重于表,就是体表津液不舒。所以发汗是不能的,更不能用火攻。所以津液虚,人要渴的。所以脉像前后看就知道了。热多寒少津液虚可以治。被火必谵语,所以津液虚以前就有了,这时候用火攻,那一定火邪入胃,胃中水结,发热,一定要谵语。弱者怎么治呢?弱者要是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解之,不是要你大汗,这跟我们那节一样,“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解之”,用小量药清肃内外,解之就可以了。你们看看桂枝二越婢一汤,那个药量非常轻,石膏多少?此无阳也,阳不是热。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这个此无阳也不是没有热,无阳也就是津液没有。麻黄汤解之于表也是津液失于表。

所以这一段,注家都注错了,尤其是《医宗金鉴》就说这个弱者错了。弱者不能发热啊。其实是没有看到头上的那一节。这本书啊,熟读一遍是不行的。我19岁开始念伤寒,我今年80多了,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个改变。你要不整个看下去,没个明白。这一段就是,我一说那一段,你们回头看看就明白。前后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像这段,形作伤寒,文字就前后不一致。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个形作伤寒,也是没有汗,脉不弦紧而弱。其实是一个东西,两种说法。读书呢要前后对照,单看一段,越看越糊涂。你们看各家的注都注错了。这就是说有表热,津液虚,脉就弱。甚至于微,这发汗就不行了,用麻黄汤都不行。用火攻更不行。那怎么办呢?脉弱的,解之,当使汗出。不能发汗。微微解之就可以了,稍微出点汗,病非常轻。

第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燥。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以火熏之也是一个取汗的一个方法。古人把那个地烧的很热很热的,然后在热地上躺下,熏而出汗。这叫火熏的方法。咱们用热炕多烧火也可以达到这种目的。以火熏之,不出汗的很少。但是如果津液亏,津液虚,他就没有汗。他这个不得汗就是指津液素虚,以火熏之,不得汗,但痞是太阳病,不得汗而邪出不去,而火热攻于里,其人必燥。燥,就是烦躁了。乱者为之燥,烦者为之热。热烦燥扰,燥比烦厉害。太阳病自愈的话都是七天,前面有啊。太阳病,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在表的病自愈都在六七天。

到时候不愈,而且外邪火热壅然不解,久之必伤阴。所以必清血,热不得外越,表证好的不好的,伤于阴血,一定要便血的,这种便血不是因为其他的问题,是火攻造成的,所以叫火邪。可见这个血用一般的止血法不行,应该去火热为要紧的,但这里没有说治法,有表不解,还得解表。表要是解了,像竹叶石膏都可以。但他不讲治法,这个火攻,没有提具体的证型,有的只是提及危害,不提证治,只提概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证治之。

第115条:脉浮,熱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脉浮,熱甚,这也是太阳病了,太阳病,脉浮,热越厉害,应该用清凉解表的,解表药里头也要用石膏了。而反灸之,火攻了,这个灸,就是我们常用的灸法了,这里不利于热实,脉浮,热甚表实证了。

实以虚治,热实之证而以虚寒的方法来治疗,灸就是来治疗虚寒的方法,因火而动,必然要吐血,本来就热甚,继之以灸火,反助其热,热因火动,必咽燥,吐血。凡是热都往上涌。

尤其在表证的时候。嗓子干,甚至吐血。这个热病不必用灸。有些热病,你用热药也可以使人吐血。治病,火攻与用药也有关系,所以必须知道寒热虚实,必须掌握这个。热要用寒治。热要是用热攻,必造成误治。

第116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重腰以下必重而痹,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脉浮,故知汗出解。

微数,脉微而数。微者,血不足。数是有热。这就是虚热的一种病,津液虚而有热。慎不可灸,火也是邪,热邪,火与原来的证侯之热,火更助其热,一定要烦逆。逆,也是多种,渴逆,呕逆。热要往上,热逆于上,追虚逐实,本来这个病是虚,因灸火的关系,越灸越虚,本来热实,继以灸火,更助其实。微数之脉,一方面是正虚,津液虚;数者,热,一方面是热实。这两个问题,津血越少,血散脉中,火气虽微,灸火之气,看着不怎么的,但是对虚热之证内攻相当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正因为血热伤阴,这个血很难恢复。这在《金匮要略》痉湿遏里面有这么一段“痉病,由灸传者难治。”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意思,津液枯燥,肌肉不和,发痉挛。津液恢复,痉挛就好,由灸传,就是太阳病的时候,虚热的证候,灸者,血气难复,痉就难好。他和这一段是有关系的。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重腰以下必重而痹,火逆也。脉浮,病在表,太阳病,无汗的用麻黄汤,有汗的用桂枝汤,都是以汗解。如果用火灸之,用火来灸,邪无从出,这个邪,本来汗从表解。因为灸,邪不得从表而出。

灸不能发汗,反而因火而盛,外邪因火反倒更热。刚讲了,麻黄汤证,体表充斥津液不得汗,热不能解,津液也不得出,热上亢,人身上的体液也不得汗,湿邪下注,所以这个病变成腰以下必重而痹,重,沉重,痹,痹而不仁,也可以疼,这是湿,这个湿哪儿来的?本来表证的时候体液大量壅于体表,太阳病的时候讲,机体让大量体液壅于体表以发汗解除疾病,用火攻不得出汗,热不能解,体表的湿,体表的水分只能到那儿去呢?只能注入下半身,为痹。

这是因火而造成痹证。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脉浮,故知汗出解。这个病可以自己好,这个也是一时的情况,不能出汗,先前讲过:阴阳自调者,必自愈也。表里没有什么大问题,仅仅是腰以下重而痹,没有其他的问题,如果津液恢复了,自然出汗就好了,所以欲自解者,必当先烦。这也是凡是误治之后,身体要好过来多少要发冥眩状态,这个烦也是冥眩状态的反映。烦乃有汗,烦躁之后出身汗就好了。

何以知之,为什么知道是这么出汗而好呢?脉浮,故知汗出解。由于火灸之后表不解,脉浮,病还在外,所以它要自解,总得要自汗而解。如果不自解还要治,也得解表。据我看还用桂枝汤。如果吃完桂枝汤,热解了,腰以下还重而痹,那你得想法治这个,大概得用苓姜术甘汤。苓姜术甘汤治所谓肾着汤,主要治腰以下沉和痛。这段脉还浮,表未解,邪无从出,当时就有这种情况,如果自愈得话,也得出汗。烦躁,出身汗就好了。如果不自解,那得治,怎么治呢?解表,也得出汗。不然的话,身上的水气去不了。原文没有说治疗,但是治疗也在其中。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根据个人自身症状做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论道岐黄##国医的精诚力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然后他在动车上觉得不妥给人家说他来了,果然一下车就被安排,于是计划全被打乱了,他下午还没吃饭[微笑]对,这会我还在马路边等他过来…还不知道能不能来,就怕又被安排
  • )因为女人的表达欲太强了,当对方不想表达的时候,你就会特别想要去迫使对方表达,这种行为给对方产生了极大的压力,所以给大家几个建议,第一:我们不要去逼迫对方表达,
  • 今天与一起来奥岛的俄罗斯女士热情的拥抱,并且拍了照片,还有数不尽的人与事,这些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这个世界,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
  • 所以这不是性格的问题,如果你想找一个在意你的感受,不和其他异性走得很近,对你专一的人,可能你要找一个各方面条件不如他的男生,才能得到这样的待遇。如果对方真的在意
  • 当我学着表达自己的需求,学着勇敢说出“我想要”我试着去相信我不会被批评不会被质疑,去相信我会被满足但无论如何 我都是真的没有想到 还有surprise还能在这个
  • 【绿茵场足坛资讯】1月24日 绿茵场:足球很圆,梦想不远英超-亨德森传射菲尔米诺准绝杀 利物浦2-1狼队英超14连胜遭西乙B球队淘汰!马竞加时1-2不敌莱昂内萨
  • 让你#每一面都了不起#大牌好物限时6小时加磅福利额外加赠低至3折入,《8月22日上午大舅继续观看直播》抖音帐号登录完成后,从8月21日夜间10点开始,大舅持续刷
  • ”大张伟之所以会对这首诗记忆犹新,关键在于诗中所包含的爱情观:“它的重点在于,别人都是过客,只有那个人是他过来,可以把花给他的那个人。”李静曾问大张伟是不是很好
  • 某些平台改了政策 变相涨价 涨价的确是件不开心的事 会有人说也无可厚非 你可以选择不买 但一直在骂就有点无语 句句说价格不如去拼团 我倒是没见过哪个团有冷门原
  • #“潮”前一步,放肆爱# 对于老年人来说,家里的不安全隐患大于外界,动线中散落的小家电、家具,会绊倒老人;空气湿度大,瓷砖、地板比较滑,容易摔倒;卫生间、淋浴间
  • 台州蜜橘口感也很好,但是无论从口感上还是名气上跟涌泉蜜橘都有差距,价格也是涌泉橘贵,肯定不能把台州橘当作涌泉橘来卖呀。[爱你]因蜜桔是现摘现发,刚收到手吃的话会
  • 【10.29登山打卡】#徐艺洋[超话]# xyy#徐艺洋秋日竹林写真# 昨日人数:1⃣️1⃣️8⃣今日目标:1⃣️3⃣0⃣金秋十月数据站特别"登山&q
  • 就连赵东制药的金枝玉叶的忙内儿子,不过也是韩会长在某个omega那里强制抢夺过来的勒索品,虽然以身体虚弱的omega广为人知 但实际上是个普通人,有着和普通om
  • 他一度认为,只要把昨日的善良美好全部忘却,就可以让自己平静接受今天烂掉的人生,只是想不到:当我步入歧途,一身罪恶失魂落魄,你却还记得我最初的善良。眼神不解、泪流
  • #泰国情降#师傅这里做法事就是做法事 昨天也有认真跟师傅沟通过 他只是做好每一场法事 就连师傅都懂得「在其位莫其政 任其职尽其责」所以师傅不是算命先生 看不到以
  • 上个月,致远沂河传奇项目工地有市民拉条幅维权。】日前,7月9日至15日,12345消费投诉曝光台,公示消费者投诉前十企业名单,致远沂河传奇开发商临沂翡翠房地产开
  • 这个是我给自己定制的菜蓝子,我自留的,大家看图2就知道,我自己找的法国师傅纯手工制作的,花了我1万2,不是一般的贵,皮是我自己找的法国供应商的皮,空运到香港,这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结合现场勘察的情况,推断该地下车库渗漏水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抗渗等级不达标、配比不当、振捣不实、养护日龄短、防水施工不规范、防水完工后保护不到位
  • 1、中信证券:行情步入关键窗口,中报分化引领配置市场行情步入关键时间窗口,今年中报季是近年来宏观经济数据最弱并且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最大的时期,三因素共同导致短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