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骂人、随喜赞叹,内在奥妙
以恶加人,增己恶而损己福;

被人加恶,消己业而增己福;

以善加人,增己福而消彼福;

被人加善,消己福而增彼福;

上述四句,唯除佛法法布施例外。
1、举例说明:你打骂张三,打骂完了,你的福报就跑到张三那里去了,张三的恶业恶报就跑到你这里来了,你要替他背负这个恶业;所以,打人骂人的过程,也是一个福德转移、恶业转移的过程,只是,绝大多数初修行的,不能窥透这个奥秘;打骂别人,是替人消业的过程,也是赐福给人的过程;被人打骂,是被对方帮自己消除恶业的过程,是接受对方福报的过程;
(博主注:我在《无智施财,足以杀人》一文,已经说过,福德和恶业,是一体两面,而且是等值的,你布施对方等值的福德,自然就会令对方获得等值这些财物的恶业,它是没办法分开的;所以,施对方财,令对方得到财富之福的同时,就会把恶业也转移给了对方;所以,获得别人布施的财物,享受这些财物之福的同时,自然就会背负等值这些财物的恶业,无法分割;同样的道理,当打人骂人的时候,伤害别人的时候,你布施给对方的是“恶”,强加给对方的是“恶”,你在施加这些“恶”给对方的同时,等值这些恶的你的福报,同样也是一体两面的,就自动转移给被你伤害的人了;所以,被人打骂羞辱,不但消除自己罪业,还获得对方福德。古人所说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这样的道理,很多自以为聪明的人,解释为“福祸是互相关联的,福祸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但是绝少有人能认识到,今天说的这个业力层面,受人施舍一份福中本身就自带一份祸,福报之中带恶业,而且是等值的;受人强加的一份恶中,本身就自带一份福,而且也是等值的,所以,古代先哲说的“福祸相依”的道理,远远没有后世自作聪明的人解释的那么简单,虽然那些解释,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他的解释,远远没有触及业力层面的“善恶业力一体两面,福祸一体两面”。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一体两面的善恶业力同时转移,福祸同时转移呢?可以有办法达到吗?回答:可以的,但是这必须是公平的交易,双方公平自愿的换取,比方说,你给对方1万元,对方卖给你一万元的货品,这种交易,是不会发生上述善恶业力转移的;也就是说,公平自愿酬偿的,有公平付出报酬的,这种不会发生上述福祸、以及善恶业力同时转移的现象;除此之外,只要是供养的,布施的,强加对方的,被强加的,无偿付出的,无偿得到的,没有公平报酬的,一定在上述范畴之内!所以,佛法才有“消供养”一事!)
2、你随喜张三,赞叹张三,说,哎呀,你真是个大善人啊,你做的这件事功德无量啊,利益无量大众啊,了不得啊,我见到你做这件事,很欢喜啊,很赞叹啊!你这一通赞叹,随喜,赞叹完了,随喜完了,张三的一部分福报,就跑到你这里来了,你的一部分恶业,就跑到张三那里去了,他要代替你受;所以,随喜赞叹他人,是取人福报的过程,也是消除自己恶业的过程;被人随喜赞叹,是减少自己福报的过程,增长自己恶业的过程,减少的福报去哪了?谁赞叹随喜你,去他那里了,增益的恶业哪来的?谁赞叹随喜你,从他那里来的!
(博主注:上述1、2两条以及本文下面的论述,主要是放在打骂别人,随喜赞叹别人,这时候,这个自然的业力转移的角度说的,很少涉及其他发心层面的问题,若有涉及发心的变化,则别有角度,另当别论,比如发心表法化导大众,令大众广知,当然不能隐藏功德,这有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读者须明。此外,上述善恶业力一体两面之理,也在随喜赞叹之事中,是一样道理,你享受别人的随喜赞叹,在消减你的福德的同时,自然也同时享受等值于这些随喜赞叹的,对方通过随喜赞叹转移给你的等值的那些恶业,一体两面,自然就给你了!)
3、有些事,我太一针见血,说的太到位,太直接,太赤裸裸,但是单刀直入,直接切入本质,让你一看到我文字,直接明白所说的那个事物内在本质业力关系,并且知道自己该如何抉择,可以操作;但是很多人接受不了,觉得我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以前我辩解过,此后我尽量不辩解了,因为有些智慧,只是给高智商的人预备的,不是对一些蠢材对牛弹琴的,你用尽你的诚恳,耗尽你的精力,去对他解释千百年,他都不一定能懂的,还要反过来诅咒你;所以,有些事没办法,我也接受他的诅咒,正如上面说的,诅咒我,还消除我的恶业,增益我的福德;
4、那么,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或者说他已经是圣人,他的心呢,按照传统的说法呢,是叫做“八风吹不动”,不是苏东坡那个“一屁过江”的八风不动,是那个真的八风不动,就是八种利益和害处都不能动摇他的心,他的心如如不动。那么,你对这个八风不动的圣人,你赞叹他,效果怎样呢?双方增损如何呢?你赞叹他,随喜他,你自己增益福报,但是呢,这时候,这个业力发生变化了,对方却并不因为你的赞叹随喜,而减少福德,也未必一定背负你的恶业(除非圣人别有愿力),为什么?因为对方的心如如不动,他对你的随喜赞叹,没有享受,无受啊,既然无受,没有受用,没有享受,也没有一个能受的自我,也没有一个能享受的福报,他没有享受,这时候,他自己是没有损害的;所以,八风不动,内心如如不动,他有这个效力;反过来说,如果这种人随喜你,夸赞你,你有没有受用呢?有没有欢喜呢?如果你有,多少你也还是会减损一些自己福报;再换一个角度,如果这种人打骂你,轻慢你,那实话说,你福报太大了,他给你带来的利益太大了,因为他的心,如如不动,他这个境界的圣人呢,他打骂你一次,消除你的恶业,那个很厉害的,给你带来的福报,也是很多的。所以,这个不同的境界下,同样的事情,业力变化也有差别。
那么,这个八风吹不动的人,你随喜赞叹他,他虽然不减少什么福德,你会不会增长福德呢?你当然会增长福德,但是你的这个增长福德,是从你自性的随喜心生起,引发你宿世现在的福德种子,从这里生起的,这个随喜心,会生发福德种子,令其增益壮大,同时这个随喜心,如果你随喜的对境是殊胜的,同时随喜的又是善法,那么,这种随喜,还会消除恶业;所以,这个随喜心的利益,如果是这种特殊的情况,也增长福德,但是不是从对方那里转移的,因为对方无受,除非对方有愿力,要给你的,比如诸佛菩萨,你礼拜佛,赞叹佛,随喜佛,你都可以得到佛菩萨那里转移给你的福报,这里面还有佛菩萨那个愿力的作用。佛菩萨本来无受的,但是如果佛菩萨不示现接受,亦无愿力摄受你的随喜赞叹,那么,佛菩萨的福报,纵然你随喜赞叹,他也不会转移给你的,他给你,还是有愿力的作用的;如果无愿力,无菩提心,无要利益你的心,他不受你的任何供养,不受你的赞叹随喜,你就是形式上做了,他那边也不会有任何转移给你的,但是即便无转移,你的随喜和赞叹,也会帮助你自己善根和福德种子生发壮大;所以,我们知道,佛菩萨慈悲到极点了,佛菩萨是明明无受,以无受之境界,示现有受之方便,摄受我们众生的随喜赞叹,礼拜供养,《普贤行愿品》让你尽未来际随喜赞叹十方诸佛的功德,得到无尽福慧资粮。
所以,这个随喜赞叹,他有几个层面的利益来源,一个是对方有受用你的随喜赞叹,他的福德要转移给你,这是一个层面;还有一个层面,就是你的随喜心,生发壮大你阿赖耶识中的福德种子,智慧种子,善根种子,令其快速得果;随喜赞叹造成的这两个层面的利益,既可以同时产生,也可以只产生自利的这种,不转移对方福德的这种,但是只要是随喜产生对方福德给你转移的这种,就一定也会促发自我福德种子,这是两个层面,三种不同情况,这个大家不容易理解,我姑且先说到这里。
那为什么那个凡夫,你一赞叹他,随喜他,他的福报会转移给你呢?因为他有享受,他有受,你一夸他,给他带高帽子,赞叹他,吹捧他几句,他洋洋得意,他内心有享受,只要他有这种享受的觉受,他的福报一定会转移一部分给你。所以,有受、无受,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佛法说的布施,供养,不一定必须是财物,不一定必须是法布施,你赞叹他,随喜他,也是一种布施,也是一种供养,他享受了这种供养,自然就会转移福报给你,这是自然规律。
5、所以,打人骂人,是利他而害自,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被人打骂,是利自而害他,很多人也不知道;随喜赞叹别人,是增益自己福德,消减别人福德,很多人也不知道;被别人随喜赞叹,是消减自己福报,甚至多少还要背负一点对方的恶业,很多人也不知道;所以,明达之士,常修阴德,不被人知,即便佛子,常修密行,如罗睺罗,常隐德行,不被认知;被人知者,被赞叹随喜一番,即自损不少;
那有的人说了,那我以后经常随喜人,赞叹人,这样我占大便宜啊?回答:是的,没错,但是呢,你要有智慧的随喜,比如,某人造了佛像,你随喜赞叹,某人印刷了佛经,你随喜赞叹,这都很好,但是有一天,出现这么一个事情,某人开了一家酒店,天天杀生啊,酒店里面还有住宿,甚至还有经营色情,这个人赚了一些钱,你说,哎呀,随喜随喜,赞叹赞叹,你的福报真大啊,你这个随喜,恐怕就不是得到福报了,随喜他人善业,你得到福报,增长善根,随喜他人恶业,你增长恶业;所以,这个随喜赞叹,要有智慧,你遇到这种人,就是发财了,你也不能随喜赞叹,你要劝他改行不做这个,甚至替他生忏悔心,这才是应该的;所以,这个世间人做的事业,很多事情,我们无法判断分别其善恶,因此,依照《普贤行愿品》随喜十方诸佛乃至众生的一切善业功德善福,就很重要,因为这里面给大家说的很清楚,随喜的都是善业,功德,福慧,是没有恶业的!所以,我们修随喜,修赞叹,要明白这个!
6、那古今很多大德,度化弟子,看弟子渐渐功夫到家,但是还有些许功德不足,还有些许业障未除,就好像那个烧开水啊,烧到95度,马上100度了,马上烧开了,但是这时候,没有柴草燃料了,这个水快开了,但是出现这个问题,有可能烧不开啊,这时候啊,这个师父呢,是个明眼人,或者是个证悟的圣人,乃至于就是佛菩萨的化身,他慈悲到了极点,他出来对着这个徒弟,一通大骂,极尽恶毒言辞之能事,连诅咒带讽刺,甚至言辞下流,肮脏之极,骂的这个徒弟热血沸腾,面红耳赤;如果这个徒弟是个有点慧根的,这时候悄悄忍住,并且调伏内心的嗔恚,不对师父动嗔心,动恶念,这一通大骂完毕,这个徒弟就有可能开悟了,成就某种悉地,某种圣果,就这么厉害;因为这一通大骂,把徒弟那个将悟未悟的那一点点迷惑障碍、或者说是业障,给他一骂,给他消除掉了,同时,他那个差这么一点点福慧资粮,差一点点柴草燃料,没办法达到水烧开的那个程度,师父一骂他,这个福德等于赐给他了,他得到这个福德资粮,弥补了自己欠缺的那一点点,那他一下子就开悟了,甚至证果了,那个水就烧开了。当然,这要有真正明白的那个师父才行。虽然别的师父,大骂一顿,也一样消业增福,但是火候没到,大骂一顿,能起点作用,但是不能一下子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那个临界点,一下子让他突破。
7、当头棒喝:上面说了师父骂弟子,这里说说师父打弟子;那有的人听说禅宗的当头棒喝,就是师父看到徒弟不开悟,愚痴,一棒子打下去,头上打一个大包,一堆大包啊,青一块紫一块的,那个啊,就是上面说的打人骂人,就是这个道理,和上面说的咒骂弟子,是一个道理,一棒子打下去,就是对他的最好的加持,打掉他的愚痴,打掉他的业障,打进去智慧给他,打进去福报给他,那个徒弟一下子就开悟了;所以,那个“当头棒喝”,那个“呵斥”,那中间是有能量加持的,你知道吗?你以为那是作作秀?故作神秘,哗众取宠?彰显自我威信?那你太小看这些开悟的师父的心地了。法界之中,有很多自然规律,我在别处文章中说过,是自然如此,佛不能改,圣不能变,诸佛菩萨和这些圣人啊,只能利用这些规律,来成就弟子,成就我们这些学佛的后学,他不打你,也不骂你,眼看就这最后一里路,你不能达到终点,多可惜!所以,这时候,佛菩萨,或者这些明眼的师父,这些圣人,就出来助你一臂之力,打你一顿,骂你一顿,以这种方式加持你,成就你,赐福给你,赐予智慧给你,让你具足资粮。这是一种单刀直入的强行赐予加持,赐予给你这些利益,不假任何其他渠道,就是打骂一顿,直接就转移福慧给你了,直接就打掉你的愚痴罪业!打的越狠,骂的越狠,对你的伤害越大,就消除你恶业越多,赐予你福慧资粮越多。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隋日内外庶官,政以依违,而致祸乱,人多不能深思此理。当时皆谓祸不及身,面从背言,不以为患。后至大乱一起,家国俱丧,虽有脱身之人,纵不遭刑戮,皆辛苦仅免,甚为时论所贬黜。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四种形式的说法

佛说法叫作“对机说法”,只要对机,就是妙法;如果不对机,反成毒药。就像药要符合病症,病当然就会好;如果不符合病症,不就成毒药了吗?

佛说法有四种形式:
第一叫作“世界悉檀”,第二是“对治悉檀”,第三“生善悉檀”,第四“第一义悉檀”。这就叫“四悉檀”,就是四种对待不同众生根机说法的方式。“世界悉檀”也叫作“世间悉檀”,就是世间人说什么话,佛也怎么说。比如世间人讲“我”,佛也说“我”;世间人讲“天”,佛也说“天”:这样才有共同的语言,才能交流。但这不是佛本身要说的境界。

什么叫“对治悉檀”呢?比如这个人非常贪吝,有吝啬的毛病,为了对治他这个毛病,佛就赞叹布施。可是有人行布施之后,又执著有为功德相,佛就贬斥布施,说这种有相福德,“是福德不为福德多”。这都属于“对治悉檀”,就是我们有这个毛病,才给我们下这个药。

第三,“生善悉檀”。“生善”就是让我们生起欢喜心,能够行善积德,往好的方面进步。这也是引导性的,还不是究竟的法义。

第四,“第一义悉檀”,这才是佛本身境界的说明。所谓“第一义”,就是真如、实相、法性,就是不生不灭。所谓“诸法寂灭相”,这才是诸法本来真实的相状,是佛本身所证悟的境界,也是佛随自意要表达的。

前面说的“世间、对治、生善”,都是随着众生的根机,随他意而说的。但这些都不究竞。
就像我们看电影,电影中有一个演员,从电影中看他从小到长大了,这就是一个影像,他
根本就没有什么长大不长大;他老的时候也不是老,小的时候也不是小。

所以,到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是第一义境界。因为他的根机不到,所以就要降下一等
跟他讲对治、生善。就像《无量寿经》说,不能明信佛智,“然犹信罪福”。

“明信佛智”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第一义境界,不生不灭,常乐我净。但是他理解不来。就说“因果报应真实不虚,要点滴功德回向净土”。从极乐世界成佛再来,仍然会示现生老病死,甚至也会说出过去因缘。但是要知道,这绝对不是真的,这是所谓“示现”。

示现就像我们看电影一样,这个演员可以演他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演他人的经历,也可以
演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编出来的一个故事。因为演员本来就是这样,即便是自己的事情搬上荧幕,也是演。成佛了,再来度众生,一切都是示现,示现跟演差不多。

佛不论说什么,都是站在第一义谛的立场上,他本身完全是在常乐我净的境界当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估计很多人也有了解,这段时间,网络上关于潘长江的质疑不断,他本人带货的一些产品也是质量存疑。只是希望他在做直播带货的时候,能够在保证可观收入的情况下,多提高下对
  • 能找到自己的爱好,能从事喜欢的工作,能做感兴趣的事情,真是人生一大幸。生活是长久的无聊和平淡,而我却不知道将热情与爱付之何处。
  • 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泻出来。年轻的农夫说
  • 【第9075拍·书法】子虚先生经典禅意书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96cm*43cm,未裱(无框);吴子虚,号浮云阁主,中国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辽
  • 但假如他们就此准备永远改变规则,那我同意勒布朗的观点。“我们的余生都会是这种附加赛赛制吗?
  • 肖战我们很喜欢你,愿平安喜乐,一生顺遂! 肖战我们很喜欢你,愿平安喜乐,一生顺遂!
  • 大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021年5月10日今天甲哥2-7输的有点多 张东升5-0表现不错,搭上明天OMG比赛枫哥战队的末班车 大家都在问明天OMG比赛分组,给
  • 套路一心理攻防,出去以后会更糟朋友小张前段时间向老板提离职,想要跳槽到自己喜欢的行业。我觉得这大概取了她爹妈的各种优点了。
  • 最令人感动的是,对方战队的周笔畅和吉克隽逸,也在大喊:李菲儿你可以的!并且在吉克隽逸说自己的参战宣言的时候,周笔畅还提醒好姐妹:赶紧说你的新歌!
  • 可是我依然觉得博主并不凉薄,如果是天生凉薄之人是不会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和外在行为是违和的,表面的善良也是善良,试问,在这个焦躁的社会,能控制好自己外在情绪而不宣泄
  • 作者以当时集中在北方的进步作家为主体,加上一部分上海的左翼作家。这方面主要有胡风(胡丰)的《张天翼论》朱自清(朱佩弦)的《子夜》李健吾(刘西渭)的《〈边城〉与〈
  • ! 今晚我10点多接了一个香客缘主,作为一个小白萌新的我,以为看人间世,只是说即便有仙缘,也不会受到影响吧,因为我只是看人间世呀,又不看仙缘,我简直想的太太太简
  • 这两天因留言与回复的事情好不客气的告诉两位朋友我不喜欢聊天时无言的终止,有问有答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❻ 上班时间浑水摸鱼的员工越来越多,这可能说明公司的业务出
  • 3.多人运动的公司的蝴蝶明面上离开了他的公司,实际上新公司的背后,还是罗的团队。5.虎牙小生对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蛮大方的,过生日啥的,最起码都是价值五位数的礼物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
  • 而且都是摩羯座很果断,很冷静,在感情上说断就断之类的,心疼llb,llb天秤座,想的多,考虑的多,被摩羯座(YU)吊着,嘿,我就想说感情是相互的,哪个星座哪个人
  • 肖战我们很喜欢你,愿平安喜乐,一生顺遂! 肖战我们很喜欢你,愿平安喜乐,一生顺遂!
  • 息差环比保持稳定,同比有所提升,推动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2.13%;非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33.75%,较年初占比提高4.40个百分点,其中在加大对实体经济
  • 请一定要挺过去。从去年到现在,你可知道他碍了多少人的眼?
  • #温哥华# #温哥华生活# #房地产# #买房# #加拿大·温哥华[地点]#The Conservatory 艺舍的地段可以多优越?The Conserv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