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到底是如何确定的?美元天天印凭什么还更值钱?

如果你接触过外贸,或者平时有涉及到将人民币兑换成其它国家货币的话,那你一定接触过汇率。

所谓汇率,是指一国货币相对另一国货币的价值,比如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0.1382,意思就是1元人民币等于0.1382的美元,而1美元相当于7.2345人民币。

这两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在降低,或者说人民币相对美元一直在贬值。

那么有趣的问题是,这个汇率到底是怎么来的,凭什么美元会比人民币值钱这么多呢?

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现在的汇率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这是教科书中的知识,但如果你和我一样没有任何金融知识背景的话,那么你可能也和我一样,很难理解这个供求关系到底如何影响货币价值。

图:汇率的浮动

其实,汇率的变化和股票的波动完全一样,当外国人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时,那么人民币就会随之升值,而体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上就是走高。

这里的“需求”其实就是指外国人将自己的货币兑换成人民币的需求,兑换得越多就说明需求越大,它就越值钱,没什么人兑换,那么需求就是小越不值钱,就像一支股票买的人多了它就值钱一样。

美元之所以比人民币值钱,自然是因为人们兑换美元比兑换人民币的需求更大,所以美元就值钱。

老实说,在没有仔细去了解汇率之前,我一直以为是因为人民币比美元印得多,才导致人民币不值钱的,其实美元印得更多或者说流通量更多,而它之所以值钱只是因为它的需求更大的,人们更愿意持有它而已。

什么在影响汇率?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一种货币的价值,或者说影响外汇的供求,其中当然也包括一种货币的流通量。

货币的流通量主要是由利率决定的,利率高的时候,大家就更愿意存钱而不是借钱,反映到货币流通就是减少,同理利率低的时货币流通量就大。

所以,影响汇率波动的第一个因素就是两个国家的利率水平,国家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制定利率,通常利率低的时候就是意味着要刺激经济,而利率高就是一种经济紧缩手段。

我们知道,从2022年开始美元持续加息,而咱们国家正好是另外一种货币政策——降息。

22年3月开始美元兑人民币上升

人民币对美元则下降

所以,你会发现,从2022年3月开始(美元第一次加息的时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一直在上升。

影响汇率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国际收支,或者说进出口情况,当外汇收入小于外汇支出时——也就是贸易逆差时,那么本国货币就会贬值。

这个也很好理解,当你需要更多的外汇去支付商品时,外汇的需求自然上涨,外汇价值自然也就上升,而本国货币相对就贬值。

而国际贸易的顺差和逆差是由你的产品吸引力决定的,由于中国是制造大国,产品相当有吸引力,所以我们现在对美国是长期处于顺差中,这个对人民币的价值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实,你会发现我们国家贸易顺差带来的人民币升值非常明显,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们以较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并疯狂出口,导致人民币价值一路飙升,在2001年之前,1美元要兑8元人民币,而在2001年此之后长期维持在6元多,不过现在因为美元加息变成了7元多。

当然,这两个因素(利率和国际收支)只是影响汇率短缺波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还有许多因素都在影响汇率。

其中,最明显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的国际地位,国际地位越高,人们就更喜欢用它支付和持有它,它就会更有价值。

而货币的国际地位也是由许多方面决定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军事实力……等等。

哪天1美元只能兑3人民币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咱们国家的整体实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一位财经专家曾预测这个节点会出现在今年,但现在来看可能很难实现了(这只是个例子,没有别的意思,请不要过度解读)。

如果你只想了解汇率如何体现的,那么我想前面这些内容就已经足够了,不过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现在的汇率制度是这样由供需决定的呢?

汇率制度的历史转变

我们现在的汇率制度其实叫做浮动汇率,它完全由市场需求决定,但以前可并不是这样来的。

当涉及国际贸易的时候就必然会出现汇率,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而每一种货币的购买力是不一样的。

其实,如果国际贸易不是很多的话,大家可以简单的用一种通用货币——比如黄金作为支付货币,但是随着贸易需求的增加,这个方法就会变得很糟糕,因为你给的黄金可能是90%的纯度,也可能是80%的纯度。

所以,在1944年7月的时候,44个二战期间的盟国召开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货币金本位制,确定将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 35 美元,而参与国将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货币体系,并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

这个体系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因为黄金等于固定美元价值,而其它货币相对美元的价值只允许做正负1%的调整,所以它是一种固定汇率的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除了促进贸易之外,美国自然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们希望建立美元霸权。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而美元找到了另外一种让他们继续延续霸权的硬通货——石油。

布雷顿森林体系或者说固定汇率有着一些巨大的漏洞,让它无法长期执行。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过,国际贸易的顺差和逆差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货币价值,当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的时候,为了维持固定汇率,那么他们必须动用外汇储备进行干预(这也是现在国家维持汇率的手段),短期内一个国家可以维持,但如果长期处于贸易逆差,那么它将会耗尽外汇储备迎来货币危机。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其它国家而言,他们只要不长期进入逆差就可以维持该体系正常运行。

图源:Investopedia / Sabrina Jiang(AI翻译)

但是美国不同,为了促进贸易,美国必须保持逆差,这样其它国家才能拥有足够的美元进行贸易,但是长期逆差的结果自然只能疯狂印美元,可黄金没有这么多,更重要的是,逆差导致的美元流通量增加,也会导致美元贬值让它无法与黄金等同。

这个就是所谓特里芬难题,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年底完全奔溃,而浮动汇率制度至此被推上历史舞台,现在主要的经济体全部都是使用浮动汇率制度。

当然,浮动汇率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汇率浮动会导致进出口贸易难以准确核算成本,当然也有一些手段来降低这方面风险,篇幅有限,这个我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5月15日,对于中国医药行业来说,注定是个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美国众议院委员会(非众议院全体大会)计划对《生物安全法案》展开投票,这一法案将决定未来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尤其是CXO公司的未来。

5月10日,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据第一财经消息,5月10日美国国会发布了修改版的《生物安全法案》,新版本中再次明确,将限制美国实体与包括药明康德和华大基因在内的某些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开展业务。

为了给美国公司切割业务赢得时间,从而尽可能减少损失,新版本特别提出:

允许美国公司在2032年1月1日之前结束与有关公司的合作。

这句话怎么理解?

原本市场预期美国可能快刀斩乱麻,现在给了8年时间,变成钝刀子割肉,这结果似乎比最糟糕的预计要好一些。

从资本市场的走势来看,终局明了,过程冗长的局面下,投资者选择逢高卖出。

5月13日,药明系沪港两地股票集体高开低走,放量大阴线,药明生物走势最为狼狈,从开盘8%以上的涨幅,下跌到盘中8%左右的跌幅,收盘好一点,但仍然下跌了3.55%。

看到这个情况,不知道张坤作何感想。

中美之间生物医药谈不上竞争

人工智能的竞争备受关注,生物医药行业的竞争不在其下,基因安全领域的争夺更是方兴未艾。

科技+安全会成为风向标,预示着未来国际地缘政治将如何影响复杂的国际产业链条。

从技术的领先程度、市场交易效率来看,在生物科技领域,美国暂无对手,独孤求败。

根据《财新》去年8月发布的文章,美国生物药品在全球市场占主导地位,医疗卫生产业总产值约占GDP的18%,研发实力和产业发展领先全球。1995年, 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来自美国生物药占比为70%, 曾经作为世界制药中心的德国仅有4%。

即使如此,美国仍充满危机感。美国政府出资20亿,夯实美国的生物制药领先地位。

2022年9 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令,创建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仅隔了一天,9月14日,白宫就举办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峰会,目的是为了降低药价、创造就业机会、加强供应链、改善健康结局以及减少碳排放。

中国自不待言,在战略层面上对医药健康产业给予高度重视。根据德勤2024年1月30日发布的报告,医药健康在创新产业中具有举足的意义。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及《中国制造2025》两大重量级产业政策指导性文件中,医药健康产业均位列其中,定位为国家先进和创新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

中国的优势在于市场大,工程师多,胆子大。

2017年,中国反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到2022 年约占全球11%的市场份额,预计2023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7.2%,高于5.7%的全球平均值。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和第二大生产国,要在生物医药体系中剥离中国,极端困难,

工程师效率高,这在比亚迪、药明系等企业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24年4月11日,雪球上月是故乡明发表了一个帖子,怀疑CXO真的会就此一蹶不振吗?认为国内工程师红利,或使中美分工短期内难以撼动。

因为全球创新药研发投入不断增高,盈利期不断缩短,加上环保、动物保护等成本,跨国企业外包是必然选择。想把这些关停的药厂重新在美国开起来,不仅要经历多年的产业基础重建,还要面临更严苛的环保法规带来的更高成本,以及高昂的人力成本。

CXO行业作为劳动和智力密集型行业,最主要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

全球最大的CDMO公司之一Lonza,人均成本基本上是70多万元,国内CRO基本上是十三四万平均成本。以康龙化成为例,它的人均成本大概是14万左右,比Lonza低了5倍。目前我国主要CXO的人均产出为10-15万元/年,高于国外同行的8-10万元水平。

Image

优势如此明显,跨国巨头交易的是比较优势,即使打趴下药明,他们还得依靠类似于药明的企业,承担这部分功能。

类似的企业不多,但不是没有。

比如,三星生物。

据动脉网,在与三星生物的竞争中,低价策略已经无法成为优势。据称,三星生物的巨额订单都以20%、30%的价格拿下,把物美价廉内卷到极致。

工程师红利也不是中国CDMO专属,韩国的工业化积累与CDMO人才,同样可以承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东移。薪酬方面韩国CDMO较高,但相对北美、欧洲等地仍有优势:三星生物2022年的员工平均薪酬接近50万元,根据药明生物年报其员工平均薪酬约为32万元。

据药融圈公号,三星生物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制造设施,含有多种规模的原料药生产套件以及一次性和不锈钢生产设施。从Plant 1到Plant 4,目前三星生物的总产能达到了60.4万升,超过了瑞士龙沙和德国勃林格殷格翰。

考虑到三星生物自动化的程度,综合成本三星生物并不比药明系等中国企业高多少。

最为关键的是,在地缘政治面前,成本因素成了次要选择,只要比欧美便宜,量大物美,比中国贵一点,其实也没啥。

据三星生物财报,2023年公司全年的营业收入为3.6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3.1%;合并营业利润达到1.11万亿韩元,增长13.2%。

1.11万亿韩元的利润,让三星生物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家年营业利润超过1万亿韩元的生物科技公司。

2022年之前,三星生物的 崛起速度本就不比药明们差,随着地缘政治的因素强化,三星生物的大客户策略越来越有效。

2023 年,三星生物与辉瑞、诺华、GSK、BMS 等全球大型制药公司签订多项巨额订单,公司的全球前 20 大制药公司客户数量从 2022 年的 12 家增加至 14 家,提供了 12 亿美元的合同。

截止目前,三星生物是对2024年展望最乐观的CXO公司,公司预计 2024 年收入同比增长 10%-15%。

高潮过后,医药企业越过越难

这两年,医药行业非常难熬。先是集采,后是成本上升,然后是封锁。

2023年参访医药企业,尤其是创新中小研究机构,总是为他们未来的生存境况担心,现在更加担心。

为什么?

疫情前的高发展蜜月期已过,疫情时突发热点不再,医药行业进出口回归常态,内部竞争白热化。

从2021年开始的医药出口数据,印证一些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口罩、防护服之类的优势,给了企业半年到一年的出口狂潮期,在这方面的优势是一个字,快。

2021年,医疗器械出口额994亿美元,同比减少24.7%;进口额447亿美元,同比增长8.3%。导致出口急速下降的结构性因素是以口罩、防护服为代表的医用敷料出口下滑较多,出口额仅为175亿美元,同比下降73.9%。由此倒推,2020年口罩防护的出口是多么疯狂。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面临市场急转弯时,窗口期往往只有半年,半年跟不上,黄花菜都凉了。这让人使起义乌产品,看来,天下武功惟快不破,是中国很多医药企业的秘诀之一。

2021年,检测试剂、疫苗等产品出口大涨。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医药健康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827.45亿美元,同比增长9.74%。其中,出口和进口额分别为1831.25亿美元、996.1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加2.97%、24.84%。

当年西药涨爆了。

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当年西药类产品出口额787亿美元,同比增长76.2%;进口额522亿美元,同比增长20.2%。

生化药成为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生化药出口额达到309.4亿美元,同比暴增356%;出口数量同比增长43%;出口均价同比上涨219%。

这主要得益于两类产品的出口大幅增长,一是疫苗出口额达到156亿美元,同比增长54倍,出口疫苗几乎全部为新冠病毒疫苗,主要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二是已配定剂量及未配定剂量的免疫制品出口大幅增加,同比增长约2.5倍,主要是生化类检测试剂成品、半成品及抗血清、酶制剂等检测试剂原料出口大增。生化药进口额为191.6亿美元,同比增长35.5%。

2021年诊断试剂出口额130.9亿美元,同比激增157.4%,其中自行检测类试剂产品占比达84%。

没有疑问,中国在检测试剂、检测速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让人联想起了华大等企业,他们的检测速度堪称一流。

到了2022年,进出口逐渐恢复常态。

当年中国医药健康产品进出口总额2207.88亿美元,同比下降7.09%。出口额为1295.49亿美元,同比下降13.67%,进口额为912.39亿美元,同比增长4.19%。

下降幅度较大的产品主要包括人用疫苗、诊断试剂、口罩、防护服等,说明到了2022年,这类产品时间窗口基本过去。

2023年人用疫苗出口额2亿美元,同比下降79.6%,一夜回到疫情前,影响归零。

到了2023年,下滑速度超过预期。

2024年2月1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披露了2023年中国医药产品进出口的数据。2023年,中国与全球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953.65亿美元,同比下降11.11%,其中进口额933.09亿美元,同比增长2.4%,出口额1020.56亿美元,同比下降20.68%。出口额降幅超过医保商会15%的预期。

其实,某些细分行业只是在回归疫情之后的常态。

比如医疗器械行业,剔除防疫物资出口影响,传统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额416.4亿美元,同比微降3.1%,较2019年增加55.7亿美元。

但其他细分行业情况不好,比如原料药。

Image医药行业变成义乌小商品市场,以价换量

医药行业并非全都是创新,有些是劳动密集型。这样的产品拼的就是价格和管理。

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出口条件在变苛刻,账期拉长。

2023年6月,在第十二届中国与世界医药企业家高峰会上,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裁方红军描述疫情放开后的出口竞争,“现在抢单子是无条件答应客户。我们国际贸易大部分的收费都是放账,现在印度到120天了,南美180天很普遍。有些贸易条款也是无条件答应。我们单子是抢了,但是有没有考虑到,你的钱能不能收回来?”

先抢到单子再说,不管是不是赔本赚吆喝。

这一点在中西药的定价上体现得更明显。

2023年,中药类出口额54.6亿美元,同比下降3.3%。其中,占比59.7%的植物提取物出口量增长3.7%,但出口额下降6.5%,主要是由于出口单价下降所致。

我国是植物提取物第一大国,从事植物提取物进出口的企业超过2000家,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50多家,实际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西药类靠量取胜,最典型的就是原料药。

2023年我国西药产品出口额510.7亿美元,同比下降20.7%。其中,原料药出口额409.1亿美元,同比下降20.7%,主要原因是出口平均单价下降24.7%,原料药出口量1248.9万吨,同比增长5.4%,量增价减、以价换量。

一方面是出口多国外库存大,另一方面是印度等国也在自建原料药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再加上国内厂商不断扩产,这个行业未来得靠兼并破产潮才能出清。

无论是口罩还是原料、植物提取,靠的是吃苦耐劳,用超高的性价比获得客户。在某些细分领域,剥离医药两个字,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与义乌小商品市场一样得靠价格致胜。

长期以往,国内医药行业将留在工业阶段,失去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属性。

Image为什么国际化这么重要?为什么美国市场很重要?

要突破创新和利润天花板,医药企业必须国际化,只有国际化的各种资源,才能培育出有创新力的企业。

药企上下游研发之间要形成交易,需要强大的融资市场提供抗风险支持,没有国际化的市场,就算科研人员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个靶点,也难以找到买单者。

疫情期间风险投资者对医药的热情断崖式下降。

国际上在过冬。根据动脉网数据,2023年是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下行的第三年,当年全球共完成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投资3076笔,累计融资574亿美元,融资总额环比收缩超过两成。

二级市场难以退出,2023年全年,只有175家企业完成IPO。资金流向熟悉企业的头部项目,资金流入成熟项目以防不测。

国内投资人热情更低。根据动脉网数据,2023年,国内完成1300笔医疗健康产业一级市场融资,累计109亿美元的早中期资金流入医疗健康的创新探索。

交易规模直接打回2017年至2018年的水平,虽然降幅在收窄,2022年交易总额环比腰斩,2023年降幅缩小至30.1%。

A股市场医药股成为弃儿,这个万亿赛道从2021年以来,已经连续4个年度出现下跌,医药基金如过街之鼠。

形势如此,各家药企聚焦于某些突破性进展上,以及有希望的管线上,同步在国内和欧美进行动物试验,以求扩大生存空间。

这是医药行业的研发常态。

其中,美国市场对创新药研发尤其重要。2023年6月,上海医药集团副总裁李东明表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也是最有效率的市场。其医疗卫生投入占GDP总额的18%,远超过其他发达国家,且具有统一的市场准入、经济政策、全球透明度最高的注册审批体系。

从销售收入看,美国市场80%的销售收入来自创新药,同时在全球创新药市场中的占比达到55%。对于创新药可持续发展的讨论,美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市场。而在仿制药方面,其销售收入虽然只占到20%,但基数较大,也意味着有一定的需求。

关于拜登新关税

拜登对包括半导体、电池、太阳能电池和关键矿产品在内的多种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车的关税税率增加三倍,从原本的25%增加到100%;锂离子电动车电池和其他电池部件的关税增加超过两倍,从7.5%到25%;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电池的关税增加一倍,达50%。

除了此早有预期的对钢铁、铝和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外,美国还将对港口起重机和医疗产品(注射器和针头、外科手术手套)加征关税;

不过整体来看,除电动车外,其他加征关税情况远好于市场预期。储能电池及锂电均从2026年才开始加征;

美国对加征关税“战火升级”的背后,我们认为其”作秀式“政治性意义远大于其经济性意义,而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其一,从大选年的视角下,加征钢铁及铝的关税,以此获得更多摇摆州选民(尤其是铁锈地带的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的支持无疑是急迫性最靠前的。因为值得注意的是,宾州是北美最大工会——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总部的所在地;而密歇根州则是新能源电池和新能源车产能投入较多的地区之一。

其二,从美国经济角度来看,加征中国电动汽车及其他清洁能源产品的关税,表面上有利于其自身的新能源行业发展;实则政策力度更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其三,本轮关税矛头直指我国“新三样”等优势制造行业,此轮关税征收目的明确,即削弱中国优势制造业;不过仅靠这些关税还远不足以达到削弱中国的程度:

一则,细分“新三样”产品出口,我国对美出口锂离子蓄电池的占比超过20%,但该项于2026年才开始追加关税;

二则,我国对美出口太阳能电池以及电动载人汽车的占比仅约为0.25%和1.1%,比例过小,可以近似忽略不计,当前我国太阳能电池和电动载人汽车的出口伙伴仍集中在欧盟和东盟等地区,表面上受到美国贸易制裁的影响不大

因此总结来看,加征关税的落地或多或少有点”作秀“的味道。拜登”既要又要“:一方面既想赢得选民支持,”拼命“维护美国工人的一些利益;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和中国的关系搞得太僵,因此给政策留下了不少空间。

1、加征关税涉及钢铝、传统芯片、电车、电池及关键矿物、太阳能电池、港口起重机、部分医疗用品,均于2024年开始,但具体时间不明。

2、钢铁、光伏、电动载人汽车等相关产品对美出口比例一直偏低,影响不大。对美出口占比均不足2%。

3、钢铁制品、铝及其制品高位回落,但绝对规模依然较大,需要关注。对美出口占比在10%-13%之间。

4、医疗器械对美出口占比较高,重点关注。对美出口占比可能接近25%。

5、清单中为什么加上了港口起重机?政策上美国正在斥资替换中国的港口起重机。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是我国起重机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占比略小于10%。

6、加征关税的领域和“铁锈带”摇摆州的产业有相当的相关性,选票依然是拜登政府政策首要考量。后续观察的核心指标:选情数据,尤其摇摆州。(目前劣势还是较明显)

7、清单中不包括船舶,如何理解?可能是美国本土造船业对选票的影响或有限,选举第一,规避了不必要的摩擦和政策成本。

8、对光伏来说真正要关注的政策变化在6月,是否延续东盟四国对美出口光伏的关税豁免。

【新能源关税解读】

整车:税率由25%提高至100%;

份额:100%的关税比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在美国的份额将维持低位;

量:对当前市场影响很有限,23年中国出口美国的新能源整车数量是1.87万辆,24年1-3月份出口的新能源整车数量维3094辆,占中国出口的比例不到1%,占中国产量的比例0.1%出头,可忽略不计。

动力电池以及材料:关税从7.5%提高到25%

份额:未来宁德等公司基本采取轻资产技术授权模式开拓美国市场,同关税关系不大。目前宁德合作的美国主机厂覆盖面较全面,份额有保障。

量:2023年中国出口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总共1.87万辆,包含特斯拉上海,今年1-3月份3000辆出头,这部分带宁德电池的不到1Gwh。而过去宁德直供美国车型较少,影响有限。

储能电池:从7.5%提高到25%

份额:当前日韩未有成熟的磷酸铁锂电化学体系,即便对中国征收关税亦不影响中国产品在美国储能份额,即只要美国需要储能,中国是最主要的供应商。

量:税率提升或导致美国储能终端产品价格上涨,需求量略有影响,但不大。当前电池价格较23年已降低30%左右,即便关税叠加价格恢复至去年水平,对美国的需求影响有限,对相关公司亦影响较低。

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的关税将从25%提高到50%

份额:类似储能电池,无替代国家,份额依旧是中国的。

量:参照储能,对量或略有影响。

【新能源出海】
1、为什么全市场都在出海,但最有核心竞争力和最正宗的出海天天被锤?

卓越有时候是一种罪,被制裁搞怕了,我们的审美逐步从高端制造向低端制造下移。

2、为什么这里是可能的拐点信号?

因为IRA和关税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IRA放松了对石墨、6F的限制;本以为关税要全面加征100%关税,结果最担心的储能豁免两年,锂电很多环节25%关税,而实际上锂电材料主流公司反馈现在已经是25-30%。

因此,在IRA和关税落地后,新能源有望正式开启。

3、基本面上还有哪个点被忽略?

海外地面电站一直在超预期,还将继续超预期。今天策略会上爱旭BC电池原来主打户用市场的,都提到今年欧洲地面有望大超预期。

而从年初起支架出口公司集体性业绩超预期(天合的支架一季度也盈利)不是因为渗透率,海外跟踪的渗透率一直高,核心是市场好没意识到海外地面电站要持续超预期。

这点上除了支架,重视海外大储的投资机会。

4、总结

最利好的是储能,豁免两年,26年才开始将储能电池关税由7.5%上升到25%。

锂电:幅度好于预期,核心供给掌握在中国的环节如天然石墨等也是从26年才加征。

光伏:加了个寂寞,目前都是东南亚产能过去。

整车:幅度大,但这里不是国内整车企业的战场,去年整个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美国1.25w辆,同比还是下滑的。
重大意义是确立了新能源出海的拐点,最利好【海外大储】:阳光、宁德、阿特斯、亿纬锂能、盛弘(这个业绩拐点还是没到,继续耐心等)。

其次:继续看好因为这事被锤数日的无辜锂电中游(仍是制造环节强于价格环节,重视二季度业绩加速的品种,除了宁德科达利,重视天奈、尚太、璞泰来)。

其次:继续看好支架出海、风电出海、乘用车出海、汽车后市场出海。

最后,再强调今年绩优股占优,供给收缩和需求扩张是全年核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粑粑说不经意间感觉沐宝又长大了,懂事了[爱你]#时光留夏#今日记:还是很热的一天,今天在学校呆了一天,也是有自己的工作任务的,等四年级的学生开始考时,我也是紧张
  • 当然现实生活又不是科幻大片,这也就想想而已反正到最后那些快乐的事情会让你记得更久一点叭反正到最后所有事情都会被遗忘就像人本来就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孤独的来到人世间
  • 《逸周书。卷九。
  • #思想者互动[超话]# 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生命、时间和爱,所以你能做的就是去珍惜。#思想者互动[超话]#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为一生太短,时光太快而
  • 谁都没有错,只是我们各自有追求:你有你的天高海阔,我有我的平淡生活。曾经如胶似漆犹如知己,如今长路漫漫各奔东西;原来无话不说聊得火热,现在月落星沉独自沉默 有谁
  • 已是凌晨,我和宝儿已睡下,小区里一片打打闹闹哭哭啼啼的声音吓到了宝儿,宝儿害怕的哭了起来,迷迷糊糊的我只听到一个女人在大哭中说到:“打,打不死我你就不是个男人”
  • ニコニコ本社有難うございました! 足元が悪い中本当に有難う! ゲーム楽しかったな〜! 皆さんご協力有難うございました‍♂️ また企画やりたいですね✨
  • 民警立崔文东即将小男孩的信息通报给110接警中心及值班同志人员共同寻找小男孩的父母。大约半个多小时后,民警在走访中了解到小男孩家在潘河花园,便通知其家属来所里认
  • 为自己的漂亮所惑的女人很难有幸福之人。能有一个可以随时随地聊天的人,这是连古代皇帝都奢求的梦想,其实,哪有什么真正的感同身受,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圈层不同,修为
  • — — CFAC第四届中国金融年会CFAC第四届中国金融年会于2018年11月27日在深圳召开此次金融年会,以深圳市金融办为指导单位、由南方都市报主办,深圳市银
  • 发多了美食的微博真害怕让人觉得我转行做了美食博主。用手机煲剧不能记备忘录就写在了草稿纸上,写得还挺长结果发现错别字一堆,「Emotional」掉了个「E」各种「
  • #内蒙古科技大学红十字会# 【红会精神】[红十字基本原则]红十字运动共有七项基本原则,今天给大家介绍“公正”和“中立”两项原则:公正 (Impartiality
  • 反正不会再有小时候那样超级期待吃一个蛋糕的心情,但是一觉醒来看见这么多朋友亲人的祝福,超级惊喜❤️❤️❤️❤️❤️❤️❤️❤️❤️❤️❤️❤️❤️❤️❤️❤️❤
  • 清晨,在小乖乖的啼哭中醒来,睡眼朦胧,却止不住爱的亲亲和抱抱,感觉日子真的在倒计时……爸妈要在宝宝6个月以后带回家。我舍不得,舍不得父母操劳,我深知,现在他们白
  • 缘起缘灭的一切都是时空中天意,遇到了就应好好珍惜 #游魂占卜法##随机游程的感悟##随机游程##佛教他心通##蝴蝶效应##随机游程[超话]##游魂占卜法[超话]
  • #啡凡国际祛斑霜[超话]# 护肤小课堂开课啦,“烂脸”的夏季,耽误了约会,错过了真爱!这个夏季悄悄地的赢来了,烧烤、扎啤、海鲜趴;火锅、冷饮、小龙虾;空调、熬夜
  • 前期你在我群里带节奏就觉得你不是啥好东西,别人聊天你和大熊在群里聊游戏刷屏,我看不过眼踢的你怎么就成了你立刻跟我翻脸了?我就回了她,她比我大3岁,但是很好,一点
  • 突然间特别想念你生气的模样,以前生我的气的时候,你望着我总是那酷酷的样子,我见到心里都会偷偷乐,我这么有这么酷的女朋友?还记得刚来学校的时候上材料课有次去的晚坐
  • 在那样一个小空间里,看书弹琴,小楼听雨,凭栏见小小的船只穿行在迂回曲折的河道里,一切都清清淡淡的像一副水墨画,窗台上怒放的花,是这景象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拱桥静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