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正见之
三性九品
一、因果性
具备长远性
具备长久性
具备不变性
性如虚空不变
空本不空妙有
二、因缘性
具备全面性
具备普遍性
具备生灭性
真空不空妙空
妙有遍布虚空
三、缘起性
具备缘生性
具备易变性
具备当下性
正是所谓的
把握缘起须知变
变化无穷应自心
三性九品世间稀
正知正见正修人
因果讲的是理论性
因缘讲的是使用性
缘起讲的是变异性
华藏觉善法师

《西游记略讲》第三回 13、细看金箍棒
主讲人:嵇尚强

【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

这一段有两个很重要的道理要讲,为什么金箍棒的两头是两个金箍,两个金箍代表什么?另外,金箍棒的中间有一段乌铁,乌铁具有怎样的含义?

先说两个金箍的含义。简单的讲,两个金箍,一个代表理上的大彻大悟——如来的见地。一个代表事上的积极为善——菩萨的愿行。

《观无量寿经》上讲,佛心者,大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是“本性”,金箍棒两头的金箍代表佛心的两面,一面是慈,一面是悲。慈是无缘的大慈,悲是同体的大悲。无缘大慈代表如来的见地,同体大悲代表菩萨的愿行。

什么是如来的见地?如来的见地是指对于真如实体的认识,真如为远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换句话说,超越了一切世俗的概念,并非二元对立的观念。而凡夫的见地往往离不开世俗的概念,恰恰又基于二元对立的观念。因此,为了认识真如实体,可以先总结出凡夫的见地,之后再舍弃这些见地,这样,对于真如实体的认识,也就是如来的见地就清楚了。

禅宗经常提到一句话,要我们“离四句,绝百非”,说只有这样才能远离我、法二执,彻证真如实体。四句是哪四句话?四句是指凡夫的四种见地,这四种见地是“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凡夫对于空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什么都没有,空空洞洞的空。好比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伸手不见五指,在凡夫看来这片黑暗就是空,因为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另一种是清清静静的空,这种空建立在不受他人干扰的基础之上。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位婆婆在家念佛,念得很诚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声又一声的念。但是他的儿子看妈妈什么事都不做就在家里念佛,觉得很烦。有一天,老太太又在念佛,儿子就喊:妈!老太太问:干什么?儿子不说话。老太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又念了起来,念得很专一。过了一会儿,儿子又喊:妈!老太太又问:干什么?儿子还是不说话,老太太有点不高兴了,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过了一会儿,儿子喊得更大声了:妈!妈!妈!连着叫了三声。老太太生气了,责骂儿子道:讨厌,我在念佛,你吵什么吵,真麻烦。儿子说:妈,你看,我还是你儿子呢,只不过叫了你三次,你就烦了,你一天到晚不停的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难道不嫌烦吗?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认定了一句佛号,世俗人生的事就丢开了,再也不去管了,认为没人打扰的清净就是佛法,这样一来不但会误入歧途,而且对于佛法义理也不能了解。

《楞严经》里说:“外道建立觉,菩萨观察觉。”学佛的时候要问问自己,如果自己所成就的,是建立了一个境界,修出了一个境界,然后就躲在里面,认为自己解脱了、自在了,可以与外境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这种境界,是诸佛菩萨的境界吗?不是,因为这样的境界对大众毫无帮助。

说完了空,再说有,凡夫对于“有”的认识也有两种,一种认为“有”是固定的。比方说,我会有一段很长的人生,长到不用关心死亡这件事,并且在这段人生中,我会幸福平安。我们就是这样无知,顽固的认为,人类的平均寿命如果是80岁,那么我肯定也能活到八十岁,现在还有四五十年或更多的时间,不用担心,我绝不会提前死去,绝对不会面临苦难。

这种不理性的想法让我们的行为举止看起来显得十分疯狂。以购物为例,不少人购物的方式就像自己还可以再活一千年似的。另外,很多年轻人对待自己的身体,常会将这副血肉之躯误以为是铁打的,拼命折腾它,不给它休息的机会。

物质文明的发达让相当数量的人活得好像天神一样,科技医疗的进步更是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些人富裕、又有权利,或许还相貌出众,但他们不会有时间接触佛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于眼前的生活没有什么不满,不会认识到有轮回这件事。而现今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电视交友节目,这些都是做什么用的?都是在让我们忘记轮回这件事,都是在营造永生的假象。永生的假象让我们看不见无常的显现,自然也就无法体会人生的殊胜。所谓殊胜的人生,是真正了解什么叫做“痛苦”的人生。真正了解痛苦的人会发愿摆脱痛苦,寻求解脱之道。

凡夫对于“有”的另一种认识,是认为有是连续的。比如说,这一期的生命或许即将结束,面对死亡,我无能为力,但我还是希望会有下一期的生命。认为有是连续的这种人比刚才认为有是固定的这种人,在认识上有了一些进步,他们终于体会到人生无常的事实。但可惜的是,尽管对无常、痛苦有了一番深切的了解,他们还是不能认识什么是“常”,他们只是在期待“轮回”罢了。佛陀的确说过,舍弃轮回是无法成佛的,但佛陀最后也告诉我们,在成佛的路上,没有所谓的轮回。轮回只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佛创造出来的,佛创造了轮回的概念。

佛为什么要创造轮回的概念呢?因为佛发现娑婆世界的人,也就是我们这些世俗凡夫,因为执着假我的身份,所以无法摆脱残缺与苦楚。佛怜悯我们,将轮回的概念介绍出来,告诉大家,如果甘于轮回就会痛苦不断,如果超越轮回就会常乐我净。每个人都可以从轮回中解脱,只需走上法道修证的道路。

因此,凡夫认为“有”是连续的,是基于轮回这样一个谎言。轮回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佛在《圆觉经》中告诉诸位菩萨:“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凡夫的第三种见地是“非空非有”。非空,不是空的,不会断灭。不会断灭就是永恒吗?非有,也不是永恒。举例来说,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如果说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不一样,昨天的你已经没有了,空了,那么今天的你是不是一点都不记得昨天学到的知识?多少还记得一些,可见不是空的,非空。不是空的就是有的吗?如果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相同的,没有一点不一样,那么你永远也不会老,对不对?可见也非有。

凡夫认为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既不是相同的,也不是不同的。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两个自己之间存在着某种转变,正是依赖于这种转变,昨天的自己可以顺利的从昨天过渡到今天,成为今天的自己。这就是生存状态里的转世,就是所谓的“生存中阴”。

转世的确存在于现实世界,那是人基于一个愿望而产生的现象。现象是临时的显现,仿佛梦境一般,显现的时候是真,但显现过后,你再去看,那就是假了。莲花生大士传授了中阴教法,但他也曾经这样教导我们:当你生起了一个愿望,就生起了一场梦,当愿望被满足,这个你所期待的梦就消失了,但你不知道你还在梦中。当你渴望解脱,你也生起了一场梦,当解脱实现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是梦,包含解脱之道。生存状态里的转世,是一种解脱之道,并不是解脱本身。

凡夫的最后一种见地是即空即有。即空,就是空的。即有,就是有的。换句话说,有的时候就是空的。如果我们将见地分为佛的见地与凡夫的见地,划分这两种见地的依据是,是否进行了完全的理论分析。如果某一种见地具有完全的理论分析,那么这种见地就是理论性的见地,就是佛的见地。反之就是传统性的见地,就是凡夫的见地。

之前谈到幻法的时候,给大家举过火圈的例子,当燃烧的木块被绳子系着,挥舞起来,火圈便形成了。为什么眼前的火圈像一个真的火圈?因为火块移动得太快了。面对火圈的幻相,只有极少数人看清了,知道眼前虽然有火圈的形象,但形象是幻,是假的,只是一只燃烧的木块在快速移动,形成了火圈的假象。

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人看清了,知道眼前的现象是幻,但在此之后他们会不会做进一步的分析呢?不会,凡夫的见地容不下全面的理论分析,只要某个层次的分析结果能够令人满意,凡夫就会停止接下来的分析。因为分析一旦继续去,最后的结论是“火圈的假象并不基于一只燃烧的木块”。换句话说,火圈幻相的显现,在这其中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火块,木块因为燃烧,时刻都不一样,是无数个不同的火快组成了眼前的现象。在现象面前,我们找不到贯穿始终的东西,现象里不存在我们认定的事物,存在的只是我们对于事物的概念。

介绍完凡夫的四种见地,抛开这些认识上的错误,当下便是如来的见地。了解了如来的见地,再看菩萨的修行。菩萨修的是清净行,是依照如来的见地修正、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下面举两个例子谈一谈菩萨的修行。

第一个例子关于布施。如果一位菩萨在北京的街头碰到了一个乞丐,他会给乞丐钱和食物。但是当这位菩萨到了菩提伽耶,那里的乞丐比北京多了许多,如果他不依照如来的见地修正自己的心行,不知道自己以及自己所帮助的对象,这些都是幻相,都是被误解的境界,那么他就难以生起无二分别的智慧,内心陷入了消沉。为什么呢?因为人一旦对现象生起执着,认为有一个实在布施的人,有一个实在接受布施的对象,有实在布施出去的东西,那么这种布施就会受到限制,就是住相布施。真正的菩萨“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布施的时候不认为有一个实在布施的人,这个人是谁谁谁,不认为有一个实在接受布施的对象,他叫某某某,不认为自己布施出去的东西是实在的,有哪些哪些,最后布施结束,不留存布施的概念,认为自己真的有过布施。

第二个例子关于夫妻间的相处,如果你的先生喜欢喝酒,但是酒量不好,总是会醉,那么你会设法劝他戒酒。给他买一些新衣服,做几餐美食,期待这些你为他做的事,可以换来他答应你戒酒的结果,然后将此结果作为奖励,让自己满足。对于菩萨来说,实在不应该这样去想!菩萨对于众生的帮助是不在乎结果的,菩萨做任何事情之前,既不会盼望期待达成,也不会恐惧期待落空。

假如你是一位大乘法的修行者,你应该抛弃“成佛是为了自己”这种错误的观念。当你具足了如来的见地,你就知道:我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修。随后,当你在佛前点灯,供花的时候,你也会想到这是在替众生进行供养。

最后看金箍棒的中间为什么是一段乌铁。“金”代表本性,“乌”是黑色的意思,代表无明。请问大家,本性如何才能悟出?换句话讲,金在哪里?金就在乌铁之上,本性是从无明当中悟出。佛在《圆觉经》里有一句话:“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佛说,大家的修行都是在以幻修幻,修法的人是幻,所修的法亦幻,修来修去,诸幻灭尽,此时,“不入断灭”觉性才能悟出。所以不光世间法是幻,修行亦幻。幻就是生灭变化,执着于幻就是无明。佛的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本性并不神秘,能够呈现无明的就是本性。反过来讲,如果你觉得本性十分神秘,只能通过修法的方式证得,那么此时执着正在生起,人陷于无明。为什么呢?因为修法的人是幻,所修的法亦幻,放不下幻法就是执着,执着幻法的当下就是无明。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事观。

每个人意识里想到的法,想到的人、事、物,每个人内心的想法、情绪变化,有的如做梦,似真似假,迷迷糊糊;有的如幻觉,虚无缥缈,捉摸不定;有的如水泡,冒出来很快又消失了,消失了很快又冒了出来;有的如黑影,如影随形,时有时无。有的如露水,慢慢地都会消失掉;有的如闪电,瞬间就快速消失了。应当不断这样觉知,不断这样观察自己内心的各种想法、各种念头和各种情绪的变化、生灭。

佛陀在讲完整部金刚经,回答了须菩提长老的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请问一个禅修者,发下实证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觉悟的决心后,应当如何来安住自己不断变化的内心,应当如何来降伏自己狂乱不止的内心,如何才能实现正等正觉的问题后,说出了这段总结性的偈语.。

在佛法里,色声香味触法,与眼耳鼻舌身意相对。法,是指每个人脑子里想到人事物。每天,每时每刻,所有人的脑子里,都在想着不同的人、事、物。

有为法,是指对想到的人、事、物,不由自主的随即产生出欲望、喜欢、厌恶、埋怨、嫉妒等等情绪来,干预想到的人事物,或是被想到的人事物干预。所想到的法,被自己的贪嗔痴给干扰了,这就是对法的有为,故称有为法。

无为法,是指对想到的人事物,不产生任何欲望、喜欢、厌恶、埋怨、嫉妒等等情绪,不干预想到的人事物,也不会被想到的人事物干预。想到的人事物怎么来到脑子里的,就怎么从脑子里消失,这就是法无我,我不参与法,故称无为法。

无为法,只有那些有很强定力和深厚观的能力的禅修者才能做到,其余所有人都是有为法。每个人的脑子都在东想西想中旋转不停,昏昏沉沉,片刻不得歇息,烦恼痛苦不断产生。

每个人都可以依据佛陀在这句偈语里的开示,慢慢的养成注意自己脑子里所思所想,不断的觉察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想什么,都想到了什么,它们是如何出现的,又是如何消失的,它们出现的时候,自己的情绪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不断地观,不断的觉知,不断的注意,自己的脑子就会越来越清晰,就会越来越简单,就不会再头晕脑胀,心事重重,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在,越来越开心。

随着这种观的深入,你累积的佛法般若智慧就越来越多,你将自然而然的进入空的境界,获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佛陀在金刚经里所说的正等正觉的能力,到此,你就会体验到解脱是怎么回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本书是她的前半生,曾经的全世界。读完这本书,看完张桂梅校长的纪录片,备受感动,她给了大山里的女孩飞翔的翅膀,坚定的信仰。
  • 最近,由WAN MORE发起的EROM Vol.1街区派对正式登陆AKENZ VIP STORE,活动现场带来由国内九家潮牌 AKENZ、 The 36、INX
  • 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 当人们死去时,其实并没有真的死去,死去的人
  • #你觉得启航好看吗# 真的不错子!!!最近刚好被朋友安利了这部(感觉最近看的几部年代剧都很棒啊)如果说山海情说的是脱贫致富、大江大河说的是改/革/开/放/对时代
  • #沈阳##空气# 【10月21日—10月23日空气质量预报】 经与沈阳市气象台会商: 21日-22日,高空受弱冷槽控制,地面转入高压前部,天气以晴为主,扩散条
  • #小说# 喷神的喵屋--小说的转折和高潮 本喷神是个草根作者,从来没有系统的学过什么写作理论。   那玩意儿也压根没入过我的法眼。   本大王所有的所谓的
  • 【玛莎大学硕士留学】申请即将截止[鼓掌][鼓掌][鼓掌]无雅思申请要求(毕业前提供)11月份入学,小班授课,可申请奖学金玛莎大学一年制MBA硕士留学[玫瑰]入学
  • !#赵丽颖[超话]##赵丽颖1016生日快乐# 亲爱的老婆:生日快乐呀,你肯定不知道我是谁,我是你众多粉丝中渺小的一只颖火虫呀~ 我喜欢你好多年啦,从晴儿就一直
  • 情感方面,单身者,容易有单方面的好感;非单身者,容易有互不相让或翻旧账的情况#长春尔中央空调维修# 长春海尔空调售后服务部(全国统一热线)24小时维修网点400
  • 天真和幼稚从来都不可笑,就是能在保护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不要被生活磨平太多棱角、降低感受生活的敏锐度就好了。而情怀,是色白花青的美丽,烟雨天青色,时光浸润着脉
  • 军事专家认为,这里印方提出的不合理、不切实际的要求,应该是想让中国军队撤回2020年4月的实控线状态。我你终究还是我一问你一答循环往复未曾改变稍稍一试探就呼之欲
  • #李小璐否认新恋情#11日,李小璐在社交平台回复网友评论时否认了恋情,称现在没有男朋友,有不少网友为其加油:“祝你找到自己的幸福,我内心还是希望你们能复婚最好了
  • 漂完最直观的感受是头发并没有变得很脆弱 顺滑方面 主要是发膜起的作用 按下不表 值得夸的是坚韧性这方面没有变差太多 总的来说挺满意的我是敏感头皮 漂的时候头皮基
  • ”为主题,在第一则材料中,列举了当下国人外出旅游时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何提高国人素质,与教育密不可分,第二题,就是一道与教育有关的综合分析题。重建宗庙的的好处如
  • 句子的格式:你+对方+平衡的话(能增加联系和共鸣的话)即“选择你最近的改变+对她不明显的关注+你们之间的联系点”。挽回中后期,等到你发现你们的沟通能够达到一个互
  • ?昨晚说好的一点躺下早点睡觉,结果我三点了还睡不着[苦涩][苦涩]舞蹈课把我练的屁股疼,难受✅今天下了一天的雨,很潮湿,下午上了一二节的卫生学,看了一个婴儿的纪
  • 上帝安排给你的另一半,互相咬死的另类接吻鱼,分隔在东西两极都连着筋拖着肉的两粟粒。吃掉我吧,像要把我从生殖器一直割开到天灵盖。
  • 结语这次周杰伦提告这家连锁医美行业“痘博士”你支持吗? 此外,经查询发现,受害者不只周杰伦,杨洋、关晓彤也都对「痘博士」相关公司起诉。
  • 如果分手后,女方没有找到比你更好的选择,或者是你变得更好了,以实力告诉对方错过你太可惜,那么对方就有与你复合的机会。也就是说对方再跟你分手后,发现找不到更好的
  • 所以,的小伙伴们都知道:都是提前挖掘潜伏市场最新热点,第一时间提醒大家上车,后面就是去弱留强,上车龙头的继续持股即可,没上龙头的,调仓换股的机会尽量调到板块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