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印光大师论孝道

十三祖 2024-05-12 07:04 北京 听全文



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

——印光法师语

佛教以孝为本论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也。

【译文】

孝顺之道,广大无边。它能轨范天地,塑造圣贤。古代帝王修之以成就至善之德,释迦如来乘之以证得觉悟之道。所以儒家的《孝经》说:“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是人民的行为准则。”佛陀在《梵网菩萨戒经》开示:“应当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乃是至道之法,孝名之为戒,也名之为制止。”所以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是以孝顺为根本啊。



【原文】

奈何世俗凡情,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每见出家释子,辄随己臆见,肆其谤讟,谓为不孝父母,与荡子逆徒无异。不知世法重孝,出世间法亦无不重孝。盖世之所谓孝者,有迹可循者也。释氏之所谓孝者,略于迹而专致力于本也。有迹可循者,显而易见。专致力于本者,晦而难明。

【译文】

无奈世间凡夫俗子,只知道行孝的明显形迹,而不知道尽孝道的最高境界。每次看到佛门的出家人,立即就随着自己主观的看法,肆意毁谤责备出家人,说他们不孝父母,和放荡之子、忤逆之徒没什么区别。却不知道世间法重视孝道,出世间法也不是不重视孝道。因为世间所谓的孝道,是有外在的形迹可以遵循。而佛家所谓的孝道,是比较简略于形迹而专门致力于根本。有形迹可循的孝道,很明显而且容易看到;专心致力于根本的孝道,那就非常隐晦而且难以明了。



【原文】

何以言之,儒者服劳奉养以安其亲,孝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其亲,大孝也。推极而论,举凡五常百行,无非孝道发挥。故礼之祭义云,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故曰孝悌之道,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也。论孝至此,可谓至矣尽矣,无以复加矣。

【译文】

为什么这么说呢?儒家之人尽自己职分,衣食奉养父母,使双亲能生活安逸,这是小孝。修养自身,奉行道义,流传美名于后世以显耀双亲,这是大孝。将孝道推到极致而论,凡是仁、义、礼、智、信之五常和种种善行,无不是孝道的发挥。所以《礼记》当中的“祭义”说:“砍断一颗树,宰杀一只兽,如果不是在正当之时,这就是不孝顺。”所以说孝悌之道,通于天地神明,光耀于四海。推论孝道到这种境界,可以说是到究竟极处,无以复加了。



【原文】

然其为孝,皆显乎耳目之间,人所易见。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故曰释氏之孝,晦而难明者也。

【译文】

然而世间这些孝行,都是可以耳闻目睹的,人们都很容易看见。只有释迦佛的弟子们,以成就佛道利益众生,作为最上等的报答父母恩德的事业。而且不仅报答多生以来的父母,并且必当报答无量劫来在四生九有、三界六道当中的一切父母。不仅在父母有生之年应当恭敬孝顺,并且在父母百年之后,更应当度脱父母的灵觉神识,使他们永远出离痛苦的六道轮回,永远住于正觉的境界。所以说佛家的孝顺,隐晦而难以明了啊。



【原文】

虽然,儒之孝以奉养父母为先者也。若释氏辞亲出家,岂竟不顾父母之养乎。夫佛制,出家必禀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禀请于亲,亲允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其有出家之后,兄弟或故,亲无倚托,亦得减其衣钵之资,以奉二亲。

【译文】

虽然如此,儒家之孝道,乃是以恭敬奉养父母为最首要的。若佛弟子辞亲出家,难道竟会置孝养父母于不顾吗?根据释迦牟尼佛制定的规矩,想要出家之人,必须要先禀告父母。若父母有兄弟、儿子或侄子可以托付,才能禀告父母,请求父母同意,双亲允许后才可以出家,否则不许剃度落发。如果有的僧人在出家之后,兄弟等人亡故,使父母没有可以倚靠付托的人,自己也应该减少吃穿住行等费用,来奉养父母双亲。



【原文】

所以长芦有养母之芳踪。(宋长芦宗赜禅师,襄阳人,少孤,母陈氏鞠养于舅家,及长,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出家,深明宗要,后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东室,劝令念佛求生净土,历七年,其母念佛而逝,事见净土圣贤录,)

【译文】

所以长芦禅师有奉养母亲的芳踪。(宋代时长芦宗赜禅师,襄阳人,少年丧父。母亲陈氏将他带回舅舅的家中养育。等长大后,他博览群书,通达世间典籍。二十九岁出家,努力修行而深深明了禅宗心要。后来住持于长芦寺,迎请母亲于方丈室东边的屋子,劝导母亲念佛求生净土。经过七年,他的母亲念佛往生。其事迹见于《净土圣贤录》。)



【原文】

道丕有葬父之异迹。(道丕,唐宗室,长安人,生始周岁,父殁王事,七岁出家,年十九,世乱谷贵,负母入华山,自辟谷,乞食奉母,次年往霍山战场,收聚白骨,虔诵经咒,祈得父骨,数日父骨从骨聚中跃出,直诣丕前,乃掩余骨,负其父骨而归葬焉,事见宋高僧传,)

【译文】

道丕法师有埋葬父亲的奇异事迹。(道丕法师,是唐代皇族的宗室,长安人。出生才周岁时,父亲在国家战事中阵亡。七岁出家,年十九岁时,世间荒乱,稻谷极贵,于是背着母亲进入华山,自己辟谷断食,乞食而来的食物都奉养母亲。第二年,前往过去父亲战死的霍山战场,收拾聚集一切白骨。虔诚地诵持经咒,祈祷能够得到父亲的遗骨。诵经数日之后,父亲的骨骸从白骨堆中跳跃而出,直接来到道丕法师面前。于是道丕法师掩埋了其余的白骨,背着父亲的骨骸回家埋葬了,其事迹见于宋朝《高僧传》。)



【原文】

故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

【译文】

所以佛经说:“供养父母的功德,和供养一生补处菩萨的功德相等。”双亲健在,就要善巧方便地劝导他们,令他们持斋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双亲死亡后,则以自己读诵佛经、修持佛道的功德,长时间地至诚地为双亲回向,让他们永远出离五浊恶世,长辞六道轮回,能够证得无生法忍,高登于不退转之地。尽于未来际行菩萨道以度脱众生,使自己和他人一同成就无上正觉之道。如此乃是不与世间共有的大孝啊。



【原文】

推极而论,举凡六度万行,无非孝道扩充。故梵网戒经,一一皆言应生慈悲心,孝顺心。又云,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是杀我父母。

【译文】

将孝道推到极致而论,所有实践六度一切的万行,无不是孝道的扩充。所以《梵网菩萨戒经》每个戒条都说:“应当生起慈悲心,孝顺心。”又说:“若是佛子以慈悲心,实行放生之业,一切男子皆是我父亲,一切女人皆是我母亲,我生生世世无不从之而得以受生。所以说六道众生,都是我的父母。如果杀害众生而食其肉,就是杀害我的父母。”



【原文】

因兹凡所修持,皆悉普为法界众生而回向之。则其虑尽未来际,其孝遍诸有情。若以世孝互相校量,则在迹不无欠缺,约本大有余裕矣。惜乎不见此理者,不谓之为妄诞,便谓之为渺茫。岂知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佛眼圆见,若视诸掌也。

【译文】

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凡是所有修持功德,全部为法界一切众生回向。如是则其思虑尽于未来际,其孝道普遍施于诸有情。若与世间的孝道来比较,在事相上不是没有欠缺,可是在孝道究竟上则远远超过世俗。可惜不能明了这种道理的人,不是认为佛门此说极为虚妄荒诞,便是认为太过虚无缥缈。哪里知道这种道理是竖穷过去、现在、未来三际,横遍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世界的呢?佛眼圆明,亲见这种道理,就好像观看自己的手掌一样直接真实啊。



十三祖

跟着祖师学最稳当。

公众号

阅读 59



写留言



十三祖

1101写留言

人划线

日常修持莲师之法

近几年来,许多人因为杂念妄想,而引起各种不正常的障碍;这实在是自身潜在意识的作用。行者不应以此为外来的困境,而应当了知这是上师的赐予,作为修持过程中的增上因缘;如此更应专心祈请上师,而对于所有魔类生起广大的悲心。如果能如此的话,魔障就不会兴起。

若遇外力的干扰,则应当探究其来源;追究这些障碍本身是否有其具体的实质,是不是可以用手掌握或用棒击打?如果是如此,则追究他们安住在何处?源于何处?以及从何因缘生起?以此心意,我们应当专心持诵莲花生大士心咒,并发愿:“愿诸魔类,得依莲花生大士大慈悲心,而亲遇莲师的善法;愿他们不致自损损他;愿菩提心深入他们的心中。”

如此的大悲心融摄诸魔的心念,我的心及莲师的清净心三者合而为一,其功德尤其广大。如果能视一切外相为上师的智慧的示现,那么“障碍”这个名词,也将自然消失。

我们对任何横逆,均须保持清净的洞见,视一切的外相为圆满清净,勿使自心入于染污之中。我们必须以自身所处的地方,即为莲师净土铜色山的宫殿,而周围的亲戚朋友为勇父与空行,一切的音声,都为无休止的莲师咒音。坐时,观想莲师安坐于我的头顶上,为我至诚的依怙。行走时,观想莲师以及他的刹土,就在我的右肩上,对他环绕恭敬。

又应进一步观想,不仅铜色山为莲师的宫殿,即使莲师身上的每一个毛孔,均住有千千万万的莲师宫殿,以及其眷属。饮食之前,观想所有食物及饮料,变为甘露与白菩提,并供养第一份予安住于喉间的莲师。而将其余残食当作是莲师对我们的赐予,并藉以维持生命。如此,则可以消灭对美食的执著与贪欲。

.
夜晚就寝之前,应观想安坐于我头顶上的莲师,现在慢慢进入我头中,逐渐下降至心轮,安坐于半透明发光之红莲花上,莲花上的四朵花瓣微开,于是莲师放出无量光,先照亮我全身及卧室,旋即又遍照至整个法界。当整个法界转化成清净光明之后,我即安住在寂静纯熟而不失觉知的清净自性之中。

入睡的一刹那,则所有法界光明融入自身;而我又融入清净光明之中,再融入莲师,这时莲师已缩为一指大融入光,再融入虚空。我随之安住于此无尽无量空性光明的寂静之中。我们必须了知:入睡与死亡的程序相似,此种修持方法,有助于我们临终的修持。

假若醒时,发觉自己在睡时并未进入这种虹光境界,则要诚恳祈祷莲师赐予我们这种大觉的力量,再行入睡。假若妄想频起扰人入睡,则应了知此种杂念无生起、无留住、也无休止。假若没有干扰的妄念,则安住于自然的状态之中。假若睡梦之时,于梦中则尽力了知这本来就是如幻之梦。

清晨醒时,则观想空间呈现莲花生大士的皈依净土。围绕着莲师的空行与勇父,促我起身,空中充满莲师咒以及超于世间的天乐。起身时则观想我步入空行刹土,该处为所有勇父空行所居住,而我们自身也是金刚亥母,真实不虚,且从无始以来,便是如此。

我们以至诚祈请莲师“喇嘛千诺!喇嘛千诺!”——即“上师了知一切!上师了知一切!”。莲师本已安坐于我们心中的红色莲花,此时莲花盛开,而莲师出现,再度上升于我头顶上。我们不停地祈求:“祈请我的心识随顺教法,祈请一切教法缘于正道,并祈请一切幻觉悉转为智慧”。精进地修持直至我心充满莲师的开示,而且行住坐卧之中,均不离于此。

仅仅听闻上师以及短暂的开示,不可能有成就。莲师不仅是外在的形相,也必须与我觉悟的心意完全融合。莲师称:“我不舍弃任何虔诚的弟子。”如果视莲师为一有血有肉的凡夫,则修持进步所必须的恭敬心,很难兴起。我们应当视莲师为莲花生大士永恒不变的智慧,无所不知的智慧贯通三界,即使千万有情同时向他祈祷,莲师也必能够分辨。

须知信仰在修持过程中至为重要,如果我们一心至诚信仰莲师,则一切事业均为莲师所加持。随时虔诚修行,其本身就是祈请。一切的思维均是莲花生大士,自然的随之而生起,这种信仰心自会关照一切。一切色身均成为莲师,一切的音声都是祈请,一切变化的心意均是一切自然解脱。

此为极殊胜的上师相应法,且视上师为不可分别的法、报、化三身。此修法之完成无须依赖修持次第、闭黑关、证空性、以及持气进入中脉。藉此修持,所有其它修法均可融入此专一的修持中,就如渣华噶山巴等大圣者所为,日夜一心修持,经年累月不断,亦不知饥渴。

——节选自《让修行融入你的生活》

(顶果钦哲仁波切)



诸位高僧大德与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时洒。手内杨柳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

农历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成道日,观音菩萨被民间奉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的菩萨。在佛教中,他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座下,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法华经》(普门品)、《心经》、《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经》、《放光般若经》、《楞严经》卷六、《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一、《新译华严经》第六十八卷、《悲华经》、《地藏经》、《阿弥陀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以及《观无量寿经》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法华经》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及《心经》,受到普遍的弘扬和诵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内容,重在观音菩萨的化迹示现,是对凡夫众生在现实生活及实际苦难的救济。《心经》则为说明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是从观照人生宇宙的缘生空性,而证入究竟理体,发出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

观世音菩萨的悲愿宏深,感应广大,故从历代以来的佛教史传之中,对于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及灵感事迹,可谓俯拾即是。例如《法苑珠林》、《比丘尼传》、《高僧传》、《名僧传抄》、《唐高僧传》、《出三藏记集》、《弘明集》、《观音义疏》、《法华义疏》、《辩正论》、《弘赞法华传》、《法华经传记》、《三宝感通要略录》、《往生集》、《宋高僧传》、《佛祖统纪》等书,均有关观世音灵感的许多记载。

感应处处有,希求不可得。弘一大师也曾劝人,无论出家在家,学佛多久,都要多看佛菩萨的感应录。这些感应录,能让我们奉行众善,道德和情操逐渐高尚。观音菩萨成道日将近,天下祖庭五祖寺择录古今观音菩萨感应事迹数篇分享大家,以增加信心。

隋·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自知教化众生的因缘将要尽了,于是前往剡东的石城寺居住,告诉弟子们说:“我当命终于此地。”接着命令弟子铺设床座于东边的墙壁旁,自己则面向西方,专一心意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摩诃般若波罗蜜及观世音菩萨圣号。并勉励大家要有信心,依照佛陀的开示教诲,以忆佛念佛的道力和阿弥陀佛慈悲本愿的加持力,则往生净土这件事,决定是功不唐捐的。

此时有弟子请示说:“不知大师证入什么果位,在此命终之后往生何处?”智者大师说:“我如果不领众教导徒弟,必定可得六根清净(圆教的相似即佛位)。而我损己利人,只得五品位(圆教的观行即佛位)。我的师父和道友,现在已经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起来迎接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说完之后就端坐往生,如同入于甚深禅定,享年六十七岁,当时为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十一月二十四日。

天乡寺的释慧延,听闻到智者大师迁化往生的消息之后,感怀伤痛哭泣不止,心里想要知道智者大师往生之处,因此书写《法华经》,以求大师暗中冥加指示。结果夜里梦见智者大师和观世音菩萨从西方净土而来,慈悲眷顾地说:“这样子你的怀疑心该去除了吧!”(《续高僧传》、《佛祖统纪》、《十疑论》)

唐·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行于八百余里流沙中,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妖魅举火,灿若繁星,都无所惧。但断水五天,濒临死亡,不能行走。他卧在沙中,默念观音,祝愿祈祷:“玄奘此行,专为无上道心正法而来。菩萨慈念众生,救苦为务,怎不知我苦恼呢?”夜半,忽然有凉风吹身,冷快如浇寒水,使玄奘能睁开眼睛,马也能起来行走。进发后,马忽然跑于岔路,人难以控。很快便见青草数亩,一水池,水甘冽澄澈。法师下马饮水,身命重得保全。

宋·蕴齐大师

蕴齐大师,字清辩,俗姓周,浙江钱塘人,年幼时即考试经典而得剃度出家,从法明会贤法师之处传授天台教观。曾经得传染病,百药不治,因此专心课诵观世音菩萨圣号。梦见一位女人,以凿子剖开他的胸膛,更换他的心,并以手按摩之,所患的疾病即立刻痊愈。自此以后从前所看过的经典,无不通达明了,随手下笔就成文章,文词语句也都非常古典高雅。蕴齐多次担任苏州、杭州诸寺院的方丈,晚年归隐于江苏常熟的上方寺。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正月,集合大众讽诵《阿弥陀经》,称念佛号而往生。火化后,获得许多舍利子,建纪念塔于上方寺。(《佛祖统纪》)

近代·圆瑛大师

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近代高僧圆瑛大师在所著《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中说:我于丙午年(1906)六月,在宁波因所乘船,误触浮桥,船翻落入水中。我手抓住船边,口中不能念,心中专切忆念观音菩萨,恳求救援。忽听见空中有人叫我:莫要放手!莫要放手!我这时心中念的观世音,叫我的当然不是别人。我便双手牢牢抓紧船边,船在水中冲流一段,我没有被淹没,才被救生船捞起。在这大江急流当中,如果不是菩萨的力量,怎能不被淹死呢?我因为感菩萨再生的恩德,所以特别讲这部《普门品》。希望大家信受持名,恭敬礼拜,自会有感应道交的效验。

当代·圣严法师

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

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死。我的兄姊皈依理教,我也参加过理教的法会。理教虽非正宗的佛教,理教的信仰中心“圣宗古佛”,其实就是观世音菩萨。我在童年出家时的江苏南通狼山,其所奉的大圣菩萨,原系唐高宗时代由西域来华的一位高僧,名叫僧伽。据《宋高僧传》的记载,他曾现十一面观音像,所以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我少年时很笨,据我母亲说,我到了6岁才会讲话,到了9岁才开蒙读书。当我13岁出家之际,仅仅是个初小4年级的小学生。可是出家之后,师父讲给我听的第一个故事,便是向观世音菩萨求智慧得智慧的事例: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因修《法华忏法》21天,梦见观世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便得无碍辩才。他著有《宗镜录》100卷及《万善同归集》,乃为佛教史上的不朽名作,他的地位之高因此可见。

所以我的师父教我每天早晚,至少要拜200拜的观音菩萨。我拜了半年多,边拜边作观想:观音大士手执杨枝,以甘露清凉净水,洒在我的头上。因此,我对厚厚的一本《禅门日诵》,在数月之间就背熟了,当时连我自己也有点意外地吃惊。

1949年春天,我到了台湾,以我当时的身体状况,有的同学认为不消3个月,就会拖死。但在我的心中,始终没有离开观世音菩萨。往往利用行走及晨操跑步的时间,默念观世音菩萨,所以我也经常都在观世音菩萨的慈光照顾之下。一住10年,最后退职。
……
由于我自己如上所说的经历,我对观世音菩萨的有求必应,那是深信不疑,也是感恩不已的。(1968年古历2月19日)

《普门品》云: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如经所云,若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能入火不烧、入水不淹、恶鬼远离、刑器自毁、怨贼消退、除一切障、免一切难、满一切愿、成就一切福德,而且随类应现、处处化身、救苦救难、无求不应。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平易近人,人人可修,时时可修,处处可修。只要持之以恒,信之恳切,最终都能获得究竟利益。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观世音菩萨闻思修##妙茹云莲华##传统文化之论坛##早晨的心语##中国传统精典#其实并不是没有妄想就叫无想定,无想定是修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后再转进,把四
  • #苍井翔太[超话]# 转自5/11 X: 1. 早! King superlive 2024DAY1 出发啦ー‼️ 2. きんのくりん呀! 据说是和横
  • #情感分享##关于清明节的名言#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分开也是另一种明白蒙蒙烟雨桃花潭,画船听雨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秋裤济沧海在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清晨,告诉自
  • 马上停止穿这种衣服,致癌物超标27倍,会改变DNA关于“致癌服装”的报道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大家忧心忡忡,毕竟我们在购买食物时还能留个心眼
  • 在遇见的路上,我们或许会经历悲伤与欢笑,但不管是哪种情感,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是,我们不应该为此而沮丧,因为这段经历也让我们成长,懂得了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是值得
  • 原本大家都在期待年底开业,但最近有19楼网友发现:嘉兴山姆开业可能要延迟了?感觉速度有点慢了…最近也有不少网媒报道:绍兴山姆会员店开业后,将是长三角最大的山姆会
  • 《 婷 婷 倩 影 》 作者 周 凰 倩影朦胧睡梦中 婷婷出水美芙蓉 池塘碧水漾微痕 暗香轻盈微熏 蔓枝颤动醉黄昏 甜甜睡美人 睡莲花 浮在水面上
  • [泪]昨天下了一天雨今天真的好冷啊还好我好朋友提前告诉我啦嘿嘿,我穿的棉袄[哇]还好嘻嘻落叶都满地啦,说的昨天和男朋友去爬花果山结果因为下雨也计划失败啦,感觉昨
  • #崩坏星穹铁道交易市场[超话]#星穹铁道原神成品欧皇号5抽一命银狼7抽黄泉光锥27抽刃光锥原神连金万叶那维莱特崩铁47金开服全勤角色武器如下:01黄泉,21阮梅
  • 我们就是种子和水滴,不必妄自菲薄,无须艳羡他人,把远方镶嵌在脚步里,把理想根植于行动中,哪怕路迢迢,险重重,终能抵达人生的顶点。理由之一 :和朋友相伴,一起去往
  • 1️⃣:谢谢大家❤️在哥哥的眼里大家都是最漂亮滴呀 生图1️⃣这么萌滴!2️⃣春天里~3️⃣真的太可爱啦!
  • 那一刻,我明白,人生就如这老人的脸上的皱纹,经历了岁月洗礼,才更显独特和美丽。我自己真够蠢的,陷在这里面那么久,真正清醒之后才理清思绪和逻辑,无语……#微博影像
  • 而且问界还是很听劝的,消费者想要更好看的外观、更优秀的智驾座舱、更舒适的驾乘体验,这不问界新M7 Max焕新版就来了! #成毅[超话]#问界新M7上市近半年大定
  • 现在市场上假表泛滥,象江诗丹顿,爱彼,或者伯爵,劳力士这样的一,二线名表还好一些,大都为精仿表,所以通常都是说明了当精仿表卖;然而象西铁城,天梭,精工,西铁城手
  • )说的我学还没考上呢先猝死了[酸][单身狗]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能错这么多,但ljc就错的很少,我还是那种书背的很多的那种,这个点ljc已经睡着了,但我还在焦虑怎么
  • 好想念崽子 但时刻又要告诉自己不能既要又要‍♀️‍♀️在大二那一年 很喜欢房东的猫的一首歌 爱你就像爱生命 于是认识了有趣的王小波 说来惭愧 我收集了他那么多经
  • 矛头对准华大智造华大集团在这次声明中表示,公司在美国不提供临床检测服务,不接触任何个人生物数据。彼时,华大智造表示,2023年,公司在美、英等国家业务占比较低,
  • 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更精准的投喂式算法……[笑cry]倘若仅仅只是升级版的智能手机,或者加一个增强版的语音助手,那么AI手机对传统智能手机替代的意义,就远不及
  • )·接到顾客之后,提前开门让顾客上车,帮顾客提行李上车,是我们的贴心服务·接待顾客上车之后,提醒系好安全带,送到指定酒店今日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携程旅游##携
  • 老了,还能有一个人知冷知热陪你说话,有一个喜欢你的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陪着你一同慢慢地老去,这恐怕就是人生最大的满足和最大的幸福。谈一个年上爹系男友真的好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