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比GABY STUDIO臻爱系列05/12 20:00#
【月华】改良式包肩袖旗袍
这个面料忍不住夸一下 真的好好看[打call][打call][打call]
人丝缎面❗做了重工提花工艺‼️
提花是“海水江崖纹”+“缠枝莲纹”
“海水江崖”是中国古代 用在龙袍/官服下摆的一种吉祥纹样 所以即使是纯色的面料 这个提花在✅
整件的贵气感精致感✨ 绝对是翻倍的‼️
裙摆单侧开衩 高腰侧边打褶 内收腰线
上身曲线美真的太绝了 又显瘦又优雅

《西游记略讲》第二回 16、三灾利害(三)
主讲人:嵇尚强

【水火既济,正在虚危中间,虚极静笃,神明自生,即一刻中真晦朔也,故曰‘晦朔之间,合符行中’】

功夫做起来,嘴巴里有口水生出,身体发暖,整个人都暖洋洋的,这就是水火既济的境界。讲到这里要提醒大家,水火既济既是道家入门的功夫,也是佛家修加行位,四加行的基础。

有了水火既济的境界,接下来会有真炁出现,真炁出现的地方在“虚危”中间。所谓“虚危”,不是指天上的星宿,而是指人体的尾闾关,也就是脊柱的尽头之处。朱真人告诉我们,要想真炁得以出现,必要条件是“虚极静笃”,所谓“虚极静笃”拿老子的话讲就是“虚心”。

念头空了就是虚心,只有妄念不起,这个时候才会有“神明”生起,所谓“神明自生”是指生命的根本能量爆发出来。

“神明自生,即一刻中真晦朔也,故曰‘晦朔之间,合符行中’。”“神明自生”就是得到了“先天一炁”,“先天一炁”的到来换一种说法叫做“神明自生”。“神明自生”的境界虽然只有短短的时间,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是真正的晦朔,是真正的坎离相交。所以魏伯阳真人说,坎离交的时候,阴阳正在合符,合符就是两个凹凸互补的东西交合在了一起。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什么是先天一炁到来时的境界,换句话说,神明自生的境界是什么?只要大家肯做功夫,这个境界不难体会,就是从尾闾关爆发出的真炁沿着背脊直达头顶,这股气的力量很强,爆发出以后有冲破头颅之势,会使得头颅胀满,好像要炸开一般。

【造化之日月以魂魄相包,吾身之日月以精光相感。】

“造化之日月以魂魄相包”,所谓“魂”是指阳魂,代表人的心理状态。所谓“魄”是指月魄,代表人的生理能量。魄是借魂发光,有阳魂才会有月魄,达到了某种心理的状态,之后才会引发生理的能量。所以魂魄这两样东西,一个是体,一个是相,本体与现象不分离就是所谓的“相包”。讲到这里智慧高的同学就会听出来,道家的神仙讲功夫理论的时候,他所的这个理论跟佛家的简直一模一样,佛家讲功夫要我们与清净心相应,心清净了会得到什么效果?拿《圆觉经》里的话讲:“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只要此心得以清净,生理就会发生转变。

“吾身之日月以精光相感”,在天体上,月光的出现,是因为太阳的光明,先有了太阳光,之后才有了月光。同样的道理,做功夫的时候,先天一炁如何才能爆发出来。要你的心理能够进入混沌的境界。在混沌的境界里,阴阳产生交流,好像月亮吸收太阳的光明一样,身体吸取了日月的精华,所吸收的精华在“虚极静笃”的时候会自然转化,为我们所用。

【当神归炁穴之时,不睹不闻,无天无地,璇玑一时停轮,复返混沌,再入鸿蒙,即此混混沌沌之中,真阴真阳自相配合,故曰‘混沌鸿蒙,牝牡相从。’】

“当神归炁穴之时”,简单的讲就是无念,所谓“无”是指没有妄念,所谓“念”是指只有正念。朱真人告诉我们,先天一炁爆发以后,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不睹不闻,无天无地。“不睹不闻”,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眼睛自然闭合,耳朵听不见外界的声音,只听到体内气机“嗡嗡”的冲动。另一层含义是说,见虽然见到了,但自己并没有一个想去了解的心念,听虽然听到了,但自己并没有一个想去倾听的想法。换句话说,虽然此时仍是有所知见,但是不立知见。

宋朝的时候,浙江温州的瑞鹿寺有一位遇安禅师,这位禅师天天看经念佛。有一天,当他看到《楞严经》里的一段经文:“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一时兴起,改了标点,变成了:“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这一下,大彻大悟。我们看,遇安禅师改了标点破开来读以后,原先的经文变成了什么意思?“知见立”,有一个所知所见,在这个所知所见上立住了,停住了。“知即无明本”,要知道,这就是无明的根本。什么是无明的根本?就是情有所住,处处留情,做不到无住。《金刚经》要我们“应无所住”,应事接物的时候,此心无所住,于虚妄的境界毫无黏住。境界生起了,不去理它,它就会过去,过去之后,你的心还要不要停留在当初的境界上?不可以。“知见无”,有一个所知所见,有一个虚妄的境界,但是我的心并不黏住,不住在幻有的相上。“见斯即涅槃”,当此心无住,又没有陷入断灭,当下就是清净的涅槃。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远离诸幻。

“无天无地”,简单的讲就是没有了时间的概念,时间的由来,所依据的是天体的变化。现在日月俱隐,都没有了,怎么还会有时间呢?功夫至此,时间就只有“一时”,就是这么一下子。所以每本佛经的开头都是“一时”,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就是现前这么一下子。

“璇玑一时停轮”,璇玑是一种天文仪器,在这里代表北斗。古人认为北斗是银河的中心,指挥着天体的运行。天体运行靠北斗指挥,那么人身的运转,身体的呼吸、血液的循环、气机的流转,这些生理运行的现象由谁来指挥?唯识学认为,人的身体是由第八识做主。在玄奘法师所写的《八识规矩颂·第八识颂》中有一句话:“来先去后做主公”,意思就是第八识是后天生命的主人公。了解了道家的功夫境界,再结合佛家的理论知识,回过头来看这句话。所谓“璇玑一时停轮”是指第八识得到了清净,第八识一旦得以清净,前七识就会跟着清净。换句话说,后天生命摆脱了染污的影响,得到了休息,停止了耗散。

“复返混沌”,璇玑停轮的当下就是混沌。混沌是什么样的境界?用佛家《楞严经》里的话讲:“知见无见”,有一个所知所见,但是此心无住,不住在现有的相上。举个例子,好比生病躺在床上发高烧,虽然烧得迷迷糊糊,但是人却很清醒,晓得身体病了。因为精力已经极度疲倦,再也没有力气生起妄想杂念,现前只有这点像镜子一样的灵知还在。

“再入鸿蒙”,鸿蒙是后天生命的初始状态,就是混沌。“即此混混沌沌之中”,在这个像母鸡孵蛋一样的境界里,“真阴真阳自相配合”,体内的方诸采取月亮的精华,阳燧采取太阳的精华。“故曰:‘混沌鸿蒙,牝牡相从’。”进入了混沌的境界,日精与月华自然采集,自然交会,自然转化。讲到这里要提醒大家,人的身体,是欲界的一种生命形式,它的由来,是阴阳两性进入混沌之后合作的结果。讲得通俗一点,就是父母在交媾的时候,你的后天生命就形成了,父精母血加上自己的神识,就是第八识,后天生命的因缘就这样凑拢到了一起。了解了后天生命的形成过程,再看新生命的诞生,利用现有的身心如何生出一个新的生命。这个新生命的形成过程与之前所讲类似,但是有两点区别。第一个区别,不需要经过男女交媾的过程,而是将采集到的阴阳结合。第二个区别,没有新的第八识牵入,还是利用本有的灵知。换句话讲,新生命的凝结只需阳精,月华与自己的清净心。

【玄牝相交,中有真种,元炁絪缊[yīn yūn],沓[tà]冥恍惚,正犹日魂施精,月魄受化,自然精炁潜通,故曰‘滋液润泽,施化流通’。】

“玄牝相交”是指新生命的诞生。每个人后天生命的形成,靠的是三样东西:自己的第八识、父亲的精子,母亲的卵子。有了后天生命以后,要想从现有生命当中生出新的生命,佛家所谓的“意生身”,道家所谓的“身外身”,需要三样东西的交合,这三样分别是:正念这一念,体内阳燧采集得来的阳精,方诸采集得来的月华。

玄牝相交是很自然的,不用刻意引导。换句话说,如果你刻意的引导,像做气功一样的运气,那反而错了。为什么呢?因为“道法自然”,修道要效法自然,效法日月在天体里的变化。

举例来说,新生命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有了之后会自然配合。听到这里有人会觉得奇怪,他不晓得自然结合是什么样的过程。其实不难,大家都会睡觉。疲倦极了,然后安安稳稳的睡上一觉,等一觉睡醒,请问你是不是好了一些?当然会好上一些。为什么呢?因为睡着之后,一方面消耗少了,另一方面体内的阳燧与方诸会采集阳精与月华,进行补充。睡眠虽然是一种昏沉的境界,与混沌有所不同,但区别只有一个,这唯一一点的区别就在“正念”是否现前。换句话说,“正念”有没有迷掉。正念迷掉了,你睡着了,这就是昏沉。人虽然进入了昏沉,但体内的阴阳仍会产生交合。

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前面不是说“正念”提起之后,阳燧与方诸才会开始工作吗?现在为什么又说,迷掉“正念”的时候,阳燧与方诸也会采集阳精与月华呢?大家都晓得提起“正念”的时候有正念,请问各位,不提起“正念”的时候,“正念”难道就没有吗?“正念”如果提起来就有,不提起来就没有,那么正念就不是真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生灭的嘛。“正念”是不生不灭的,不论你提起还是不提起,它都存在。之所以让大家时常提起“正念”,为的是与其相应,在相应的时候做功夫,就像子时起来打坐一样,体内的阳气配合天地间的阳气一起生起,这个时候会有明显的效果。

就像人在睡觉的时候会补充能量维护现有的生命,新生命的形成也像是在睡梦中完成,只不过这个梦里有一点真的种子,这一点真的种子就是清净心,就是正念这一念。

“元炁絪缊[yīn yūn]”,任何一个有灵知的生命都是“暖、寿、识”三位一体,暖是指身体的温度,寿是指生理的机能,识是指心识的作用。假使一个人因为极寒失去了身体的温度,医学上叫做“失温”,“失温”以后人的生命会很快销殒。生理的机能会因为失去了温度的支撑而停止运转,心识的作用会因为没有了生理的暂居之处而四处散开。所以暖、寿、识只要有一样分离了,后天生命就结束了。懂了这个道理,再来看“元炁絪缊”,这是指先天一炁到来,神明自生后“暖寿识”交织缠绕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里,后天生命得以巩固,好像植物在四月时的天里准备勃然生发一样。

四月时候的天,会下雨,雨水降落,大地一片朦胧。雨水是凉的,但地面是暖的,凉的水浇在暖的地上会生起朦胧的雾气。雾气给植物带来水分,创造了生发茂盛的条件。

“沓[tà]冥恍惚”,“沓冥”的原因是“恍惚”,“恍惚”的结果是“沓冥”,“沓冥恍惚”形容元炁逐渐充满的境界。

“正犹日魂施精,月魄受化”,就像男女交媾的时候,男性播散出了精液,女性吸收到了精华。

“自然精炁潜通”,注意啊,神仙一再强调,告诉我们这个过程是“自然”的。你唯一要做的事,是不要陷入昏沉,在这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如醉如痴的时刻,正念一定要在。正念不失,“精炁”才会暗自流通。

“故曰‘滋液润泽,施化流通’”,功夫好的人,嘴巴里会有很多口水,口水吃进去会起到润泽色身的效果。表现在外,就是皮肤有光泽,做人有朝气。

【方其日月合符之际,天气降入地中。神风静默,山海藏云,一点神明包在混沌窍内,无可觅处;】

“方其日月合符之际”,就在阴阳交媾的时刻,“天气降入地中”,思想、意识停止了。拿世间法的现象解释,男女交媾的时候就是这样,正在交欢之际,思想是停掉的。所谓“床头打架床尾和”,为什么刚才还在争吵,马上就和好了呢?因为交媾的时候,思想会停止,之前的怨恨一笔勾销。

“神风静默,山海藏云”,这样的境界真是妙极了,不是神仙还写不出这么美的句子。第七识就是“气”,“气”就是神风,“神风静默”不是讲神风没有,而是说有但是不动。第六意识就是“云”,云藏在了哪里?藏在了山海之中,也隐藏了起来。

“一点神明包在混沌窍内”,在混沌的境界里,先天一炁默默发酵,潜移默化的转变着你的身心气质,此时你虽然一无所知,但清明常在。

《西游记略讲》第二回 11、佛道双修
主讲人:嵇尚强

【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亲见本性的时候,没有随念分别与计度分别。换句话讲,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一切思想都停住了,这就是“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是说唯独剩下自性分别,只有现前的朗然。“望师父大舍慈悲”,所谓“慈悲”,观音殿前有一副对联:“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要想得到菩萨的指点,请他向你布施一点慈悲,菩萨告诉你,只要回头就行。如果你能回头,在这空无一物的境界里体会看看,是不是还有一点不昧的觉性,这点觉性就是长生,就是不老!

【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

不只是世间法的传授讲究缘分,出世间法的引导也讲究缘分。没有缘分,大家就听不到《西游记》的讲解。没有缘分,须菩提也不会把“本性”的奥秘指示给孙悟空。

【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

在《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仁波切作者小时候的悟道经历。现在我们将他的经历与眼前的故事情节做一次比较。在《西游记》中须菩提告诉孙悟空:“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在《西藏生死书》中上师跟索甲仁波切讲:“现在我要将重要的‘心性’传示给你。”不论是《西游记》中须菩提的教导,还是《西藏生死书》中上师的开示,师父在指示“心性”的时候,一定会要求弟子先安静下来,身心得到了安静,“心性”才容易认识。净土宗谈念佛法门见佛方法的时候有一句话:“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活灵活现的法身能不能体会出来,就看你是否能够离念。只要不住在妄念的相上,此心又非如木石般无知无觉,清净无染的法身就可以识得了。

【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这里写孙悟空受法时的场景——洗耳用心。所谓“洗耳”是指不去理会心理上的杂音。所谓“用心”是指使心专一,自性分别单独现前。懒融禅师在谈到“心性”见法的时候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恰恰用心时”,正当你专心的时候,就在第六意识自性分别单独生起的时候。“恰恰无心用”,此时意识的其他两种分别,随念与计度就已经止息了。“无心恰恰用”,止息了随念与计度的分别。“常用恰恰无”,那个自性分别单独生起时的境界就是所谓的“无”,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清净心恰恰就在眼前。

【祖师云:显密圆通真妙诀,借修生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cuán cù]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西游记》里的这段偈颂介绍了“作佛和仙”的道理,这个道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讲如何做佛,证成法身佛,一部分讲如何成仙,获得圆满的报身。成就佛的法身与成就佛的报身,这两部分的道理之前曾有过介绍。要想成就佛的法身,需要我们去悟。换句话说,法身成就的唯一办法是悟道,识得了形而上的本体,肯定不疑,就证得了佛的法身。所以这部分的道理大家去看之前所讲的公案就可以了。证得了法身,接着要圆满报身,报身要想得到圆满,需要渐修。换句话说,报身成就的唯一办法是修道。修道的第一步是巩固现有的生命,拿道家的话讲就是“立命”。关于“立命”的道理,《参同契》里有详细的说明,在《西游记》下一回的描写中,也会与大家谈到。接下来,我们看一段道家神仙吕洞宾的修行心得。他的这段心得,糅合了佛道两家的理论,简单的讲,先证得法身,再圆满报身。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先从第一句讲起。

“养气忘言守”,无论是修道、学佛,或是讲儒家的修养,要想入门,都会谈到《百字铭》里的这句话。所谓“守”,是遵循、做到了的意思。做到了什么?做到了“忘言”。做到了“忘言”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会有“养气”的效果。所谓“养气”,就是清净假“我”的一念,对第七识进行净化。

当一个人的修行,做到了“忘言”,不光是闭口不言,更是忘记了自己的心声,忘记了假“我”的一念,如此才是“养气”的开始,第七识才会得以清净,收到净化的效果。换句话讲,“养气”的关键在于“忘言”,做到了“忘言”,结果就是“养气”。而“忘言”的修行正好可以“降心”,降服第六意识的妄动,降服意识思想的烦恼。

讲到这里,大家要厘清一个逻辑,就是佛家讲的第六意识、第七识、第八识与道家所讲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简单的讲,佛家里的第六意识对应道家里的精,第七识对应气,第八识对应神。道家谈超凡入圣的时候有一句话,“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句话如果用佛家的教理解释,就是清净第六意识与第七识,以完成第八识的净化。

净化心识的第一步在于“忘言”,“忘言”就是《参同契》中所讲闭塞外三宝,使耳、目、口不对外耗散,如此促使内三宝精气神的转化。做到了“忘言”,首先会收到“养气”的效果,会使得假“我”一念得以清净,第七识得以净化。第七识一旦得以净化,反过来会影响第六意识,使意识的心安住,得到降服。意识一旦降服下来,体内的真精就会凝结,引发出先天一炁,炁充满以后,神识才可以借由气的作用,向上冲出,脱离身体的束缚,与天地的精神往来,这就是“还虚”。由此可见,还虚的基础在于“降心”。以降服第六意识心开始,做法道修证的工作,这就是“为无为”。

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吕洞宾不是道家的神仙吗,他的话里怎么参有佛家的思想?其实佛道本来相通,更何况吕洞宾曾跟随黄龙禅师学禅,《百字铭》是他证道后的心得。吕洞宾学禅的故事很少人知道,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话说吕洞宾成仙后,有一天,背着宝剑飞过江西庐山,见此山气象异常,觉得山中必有高人。他的判断不错,当地有一座禅宗大庙——黄龙寺,临济宗的大德黄龙禅师此时正在寺内说法。吕洞宾按下云头来到寺中,站在一旁定睛观看。他越看越觉得奇怪,因为眼前这位禅师,既不会放光,也没有动地,神态举止一点仙气都没有,就是个普通人嘛,吕洞宾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黄龙禅师发觉了吕洞宾,见此人一副仙风道骨,既不前来参拜,也不坐下听讲,便知来者不善。于是黄龙停止说法,向众人说道:“座中有人窃法”。就是告诉大家人群里面,有人正在偷听。大家朝站在一旁的吕洞宾望去,神仙就是神仙,与众人的目光相对,一点也不紧张,反而充满自信走出人群,让大家看个清楚。

黄龙问:来者何人?吕洞宾报了姓名。黄龙说:哦!原来是你啊,看上去有很多能耐,其实也就是个守尸之鬼。黄龙的这番话是批评吕洞宾没有悟道,身体虽然可以长生,但见地却没有透彻。吕洞宾见黄龙取笑他,脾气一下子起来了,反问道:真人才有长生不老之药,你这个肉胎凡夫算得了什么!黄龙道:就算你能活过八万大劫,但此身终归还是消亡,诚恳的讲,仍是白忙一场。

话不投机半句多,吕洞宾发起怒来,袖子一扬,背上的宝剑飞了出去,朝着黄龙直直刺来。不晓得什么原因,剑飞到黄龙的面前却停住了,剑头掉转,刺向了吕洞宾自己。黄龙道:除了这点本事,我问你,你还有什么道理?黄龙问起了吕洞宾的见地,想知道他的见地如何。吕洞宾说:一粒粟【sù】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黄龙道:先不问你如何是半升铛内煮山川,先问你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吕洞宾一听就傻掉了,自己的功夫尽管很好,但是见地却不够透彻,只听说有“一粒粟中藏世界”的道理,但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黄龙见吕洞宾答不上来便劝他放下傲慢跟随自己学禅,因为只有悟了道,心中生起了智慧,才晓得先人话里的含义。不久之后吕洞宾悟道,写下了一首偈子:弃却瓢 [piáo]囊摵【 mí 】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之所以讲吕洞宾学禅的故事,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佛道两家的学问是互通的,讲的都是生命的科学,因此可以拿来相互注解。

“动静知宗祖”,所谓“动”是指意识思想的运动,所谓“静”是指意识思想的宁静。人的思想有动有静。思想一动,人就跟着动了起来,思想一静,人就随之安静。话讲到这里请问大家,如果说我们的身体,身体的主人是自己的思想,那么思想的主人又是谁呢,是谁指挥了我们的思想?

《庄子》里有个“魍魉 [wǎng liǎng]问影”的故事,月光照到了人,地上就有了人的影子,影子的外面还有一圈发亮发光的东西,庄子叫它魍魉。简单的说,魍魉就是影子的影子。一天晚上,魍魉,也就是影子的影子来问影子:喂!老兄,你怎么一辈子都没个定型呢?一会儿走,一会儿停,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站立,你就不能安稳点吗?影子答复魍魉:你有所不知,我是做不了主的,做主的是我身后的那位老板。他要走我就走,他要停我就停。可是我发现这位老板也做不了主,他的后面还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叫他睡他就睡,叫他醒他就醒,真的非常奇怪!

所谓“宗祖”是指发号施令的人,大家都有思想,如果我们把思想比作孩子,那么思想的背后还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第七识的“意”,就像孩子的父亲。孩子怎么来的?有了父亲才有了孩子。同样的道理,谁叫你思想的?就是假“我”的一念。既然如此,那么“我”的背后还有没有东西呢?换句话说,“我”又是从哪里来的?唯识学认为,“我”是一种妄想,就像书法爱好者临摹古人的字帖,看着临摹出的作品,由于这幅作品与古人的真迹相差无几,结果生起了幻觉,把自己当成了古人。第七识以第八识见分为根,是以第八识见分为蓝本捏造出来概念,这个概念看上去长生不老,但其实仅仅是一种假象,是生灭不已的妄想。因此,思想的背后,有第七识,第七识的背后,有能知能觉的功能,这个能知能觉的功能,就是此处所讲的“宗祖”。

“无事更寻谁”,“无事”就是心无烦恼,此心清净灵明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清净觉性现前的境界。在此之后,吕洞宾还有一首偈子:“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一个人做到了对境无心,像明镜一样朗照万物,心无所住,如此就是禅。既然这样就是禅,那么你还问什么禅呢?所以“无事更寻谁”,都不要找了,此心无住的一瞬间就是解脱。

“真常须应物”,所谓“真常”是指真实常住。什么东西是真实常住的?现前的一点灵知,这点灵知就是真常。“须”是需要,“应物”是应缘接物。悟了道,找到了真常,还要依此真常待人接物,不辞劳苦的利益大众。

“应物要不迷”,应缘接物的时候,不动情想,未有心起,事情做完了,却没有用心的痕迹。以这种状态入世,过世间的生活,从早忙到晚,清净心都未曾迷过。

“不迷性自住”,只要清净心常在,不论内心生起何种情绪,自己都能第一时间认得它,认得喜怒哀乐的情绪是真常的作用。在真常与烦恼面前,认取真常,不认烦恼,如此就可以没有挂碍,远离颠倒梦想。

“性住气自回”,以灵知为自心的本位,于此本位坦然安住,第七识的“意”就不会乱起,人就不会陷落于假“我”的思量。结果就是意识得以凝定,真精凝结,先天一炁来到。

先天一炁就是长生不老之药,药产生以后,“壶中配坎离”要及时的采药。所谓“壶”就是葫芦,道家把人的身体比作一个葫芦,葫芦的上半部分是人的头,头部用离卦代表,下半部分是人的腹,腹部用坎卦代表。离卦(☲)在上,离中存有一点真阴,坎卦(☵)在下,坎中保有一点真阳。功夫做起来,真阴(⚋)采集月华变成口水往下降,真阳(⚊)采集阳精变成暖气往上升,阴阳交合正是得药之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李幼斌翻了翻剧本就谢绝了导演的好意,因为这部30集的剧,有20多集都在打仗,他当时已经46岁,担心自己的身体无法胜任这个角色,不能把李云龙演出最佳的效果和状态。
  • 卫河船厂建厂初期,朝廷亦派都水分司的郎中前往船厂,据《漕船志》卷八记载,“于都水部……出郎官一员监领厂事”永乐十三年(1415)常驻卫河厂区督查造船事宜。查《明
  • ️北京时间6月13日19:00在皇马体育城为马塞洛举办盛大告别仪式上,马塞洛不舍告别落泪[悲伤]️马塞洛:“我告诉自己不要哭,要正常说话(落泪)但这很复杂”“这
  • 不清楚直接来找姨问问看~后疫情时代的旅行:云台山自驾游的星星点点人在长沙,却经历着和上海朋友们一样内心煎熬的春末,感觉自己如果再不旅行的话,就要疯掉了一般、乘着
  • #郑爽# 【【小爽,我们只想守护你】】❤喜欢是陪伴, ❤ 偶尔一次就会心里悸动,爱是忍得住寂寞, 愿意为你驻守停留。 小爽,我们喜欢你,也爱你, 我们想
  • 我们常说感动不等于感情,男友送4年外卖供女友读书,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实属难得,在很多女人痛骂“世界上的好男人都去哪里了”的质问声中,该男子的大爱之举显得是如此的
  • 于四方处无敌对,在在处处皆知足;能容烦扰不动摇,独自往来如犀牛。结交多闻持法者,应机善辩尊贵友;从之知义离惑已,独自往来如犀牛。
  •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
  • 我试着理解这个世界丑恶的一面,可是我还是大为震惊,喝醉酒不是性骚扰的理由更不是群殴女生的借口……这只是被曝光的一个事件,还有无数类似的事情他们怎么办呢,默默往肚
  • 波罗的海是孤独星球也极力推荐的,每年3-5月,成熟的菠萝在红土地上堆积如山,风车转着转着,把菠萝的甜味传到了更远的地方去。小镇青年奔大海《隐秘的角落》让湛江的牛
  • 跟“神台”还差一座“10大”奖座的距离,林湘萍表示其实对此没想太多,她其实更盼望有一天一家人能够一起回到新加坡。”林湘萍也说,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不少观众希望她能多
  • 走上书桌案头的秦始皇军团1974年,兵马俑的偶然发现,如同打开了大秦的“时光彩蛋”随着约8000件陶俑、陶马的陆续发现,秦始皇帝陵以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让世界
  • [挤眼] #萌娃养成记[超话]# 这个周末回了下爸妈家,自打疫情已经三个多月没有回去了,回来后懒到现在才在回去的路上,小朋友这次也很兴奋,从周四晚上就开始睡不着
  • 《玻利维亚高层集体辞职,临时总统超出法律规定,反对派参议员暂代》pre_original 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出现动荡的南美国家玻利维亚在总统辞职后
  •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重新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有了一个和蔼可亲的妈妈和许多兄弟姐妹,他们让我的童年重新焕发了光彩。但不幸中的万幸,儿童村给了我一个家,给了我重
  • 打心底爱一个人,希望他一切都好。看见别人吵架、亲密、想到的一定是他。
  • 很温馨的朋友圈短句文案❶ 你逆光而来 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美好❷热爱生活 开心有趣 努力善良❸我用月亮船载你去他的梦里。❹生活温暖顺心 其他别无所求❺跑出一口热气
  • #王源[超话]##王源徳亚全球品牌代言人# 哥哥中午好[彩虹屁][彩虹屁]@TFBOYS-王源 #环球人物专栏王源说#环球人物专栏作者——文艺源:生活是一本沉厚
  • 【适合发朋友圈的沙雕文案】1.人生在世三万天,有酒有肉小神仙2.都是来来去去,而且还忽胖忽瘦的3.我要悄悄早睡,然后半夜叫醒所有人4.来着反要我,心开不为因5.
  • 熬一份觉醒,静水深流,这便是回答对我不解的原由 —— 摘在杨银娣“纪实读图”系列片段张艺兴iTunes太喜欢西普宝了 非常享受 只要你听就一定会喜欢 他说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