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玄觉禅师永嘉真觉禅师,讳玄觉,本郡戴氏子。艸岁出家,遍探三藏。精天台止观圆妙法门。于四威仪中,常冥禅观。后因左溪朗禅师激励,与东阳策禅师同诣曹溪。初到振锡,绕祖三匝,卓然而立。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师曰劝“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师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于时大众无不愕然。师方具威仪参礼,须臾告辞。祖曰:“返太速乎!”师曰:“木自非动,岂有速邪?”祖曰:“谁知非动?”师曰:“仁者自生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师曰:“无生岂有意邪?”祖曰:“无意谁当分别?”师曰:“分别亦非意。”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矣。
师翌日下山,乃回温州,学者辐凑,著证道歌一首,及禅宗悟修圆旨,自浅之深。庆州刺史魏靖缉而序之,成十篇,目为永嘉集,并行于世。慕道志仪第一。夫欲修道,先须立志。及事师仪则,彰乎轨训,故标第一,明慕道仪式。戒憍奢意第二。初虽立志修道,善识轨仪,若三业憍奢,妄心扰动,何能得定。故次第二,明戒憍奢意也。净修三业第三。前戒憍奢,略标纲要。今子细检责,令过不生。故次第三,明净修三业,戒乎身口意也。奢摩他颂第四。已检责身口,令过不生。次须入门修道渐次,不出定慧五种起心,六种料拣,故次第四,明奢摩他颂也。毗婆舍那颂第五。非戒不禅,非禅不慧。上既修定,定久慧明。故次第五,明毗婆舍那颂也。优毕义颂第六。偏修于定,定久则沈。偏学于慧,慧多心动。故次第六,明优毕义颂等于定慧,令不沈动,使定慧均等,舍于二边。三乘渐次第七。定慧既均,则寂而常照。三观一心,何疑不遣?何照不圆?自解虽明,悲他未悟,悟有深浅。故次第七,明三乘渐次也。事理不二第八。三乘悟理,理无不穷。穷理在事,了事即理。故次第八,明事理不二,即事而真,用祛倒见也。劝友人书第九。事理既融,内心自莹,复悲远学,虚掷寸阴,故次第九,明劝友人书也。发愿文第十。劝友人虽是悲他,专心在一,情犹未普,故次第十,明发愿文,誓度一切。复次,观心十门。初则言其法尔,次则出其观体,三则语其相应,四则警其上慢,五则诫其疏怠,六则重出观体,七则其是非,八则简其诠旨,九则触途成观,十则妙契玄源。第一言法尔者,夫心性虚通,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鉴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著。是以三谛一境,法身之理常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脱之应随机。非纵非横,圆伊之道玄会。故知三德妙性,宛尔无乖。一心深广难思,何出要而非路。是以即心为道者,可谓寻流而得源矣。第二出其观体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第三语其相应者,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依报与空相应,则施与劫夺,何得何失?心与空不空相应,则爱见都忘,慈悲普救。身与空不空相应,则内同枯木,外现威仪。依报与空不空相应,则永绝贪求,资财给济。心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实相初明,开佛知见。身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依报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香台宝阁,严土化生。第四警其上慢者,若不尔者,则未相应也。第五诫其疏怠者,然渡海应须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须入观,非观无以明心。心尚未明,相应何日,思之勿自恃也。第六重出观体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无,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无。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非有,心不非无。是有是无即堕是,非有非无即堕非,如是只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以双非破两是,是破非是犹是非。又以双非破两非,非破非非即是是。如是只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是非之惑,绵微难见,神清虑静,细而研之。第八简其诠旨者,然而至理无言,假文言以明其旨。旨宗非观,藉修观以会其宗。若旨之未明,则言之未的。若宗之未会,观之未深,深观乃会其宗,的言必明其旨,旨宗既其明会,言观何得复存邪?第九触途成观者,夫再演言词,重标观体。欲明宗旨无异,言观有逐言移,移言则言理无差,改观则观旨不异。不异之旨即理,无差之理即宗。宗旨一而二名,言观明其弄引耳。第十妙契玄源者,夫悟心之士,宁执观而迷旨;达教之人,岂滞言而惑理?理明则言语道断,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处灭,何观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议者,可谓妙契环中矣。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安坐示灭。塔于西山之阳。谥无相大师,塔曰净光。

中观甚深心要善说(6):我们的识心在有无两端轮流驻足
更敦群培

对我们来说,不是“无”的话,就是“有”,不是“有”的话,就是“无” ; 二者必定是相违的,同时非有非无的事物是不可能的。同样,我们也高声宣称:“若小,则非大;若大,则非小”,“如果大小无异的话,那么所有的因缘法就会被破坏。”像“认为法性是远离八边戏论的观点是大断见”这样的言论之所以会形成,是因为在我们的识心中,除了“有”“无”二者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显现,因为我们的识心不熟悉除了“有”“无”之外的东西。若单凭“无法在我们的心中显现”这一点,又怎么能说它是不可能和不存在的呢?

八边戏论,为世俗八种错误执著,即生灭、常断、一异、来去。 破除此八种戏论,则得中观正观。龙树菩萨的《中论》起首礼赞佛陀时即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举例来说,如果来到北部羌塘地区,那里的人们除了牛奶之外,不知道其他甜的东西,他们就会非常固执地肯定“甜的东西,就是牛奶;如果不是牛奶,就不是甜的。”在那个地区的人们眼中,不是牛奶却是甜的,这是彻底矛盾的,不这么认为的人就是大断见者,毁谤了世俗。同样地,再打一个比方,如果有人只认识张三和李四, 那么,知道房子里有个人,又知道张三不在,他就会认定房子里的人是李四。因为除了这两个人外,他不认识其他人,所以他会顽固地坚持说:“不是张三,就是李四。”

的确,以这样相同的方式,我们的识心在“有”和“无”上轮流驻足, 要是离开了“有”“无”两者,就实在无法安住了。

但是,“有”和“无”之间的中道之说,正是佛陀本人明确阐明的。比如《迦叶品》就有这样的说法:“大迦叶,‘有’是一边,‘无’是一边。而两者之间的,是离言绝思的中道。”《大宝积经》还很清楚地说道:“有无为诤,净染亦诤,诤论不能息苦,无诤才得灭苦。”

但是当今的一些学者看到教言中谈论“有”“无”时,就会首先找出这一教言出自何人之口。如果是藏地前期*学者所说,他们就嗤之以鼻:“讲出这种话的人是持断见的蠢货。”如果发现是佛陀、龙树等人的教言,他们就马上打圆场说:“这里的‘非有’指的是‘胜义上非有’,‘非无’指的是‘世俗上非无’”等等,这样,就合了他们自己的心意。实际上,这两种情况的唯一区别在于,他们害怕如果直接反驳佛陀,就会被认为是具邪见的恶人,但要是能对藏地前期的学者加以批驳,就会被誉为学界英豪。

*前期指的是西藏在公元842年朗达玛灭佛之前的佛法传播期,又称之为“前译期”,或“前弘期”。前弘期以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寂护、莲花戒、莲花生大师入藏为佛教正式传入西藏的标志。

事实上,在经论中,“非有”、“非无”、“不可言说”和“离戏” 之类说法出现的次数,和在藏地前期学者那里一样多。一些人反对藏地前期学者关于法性离言绝思的说法,认为他们是蠢人和断见者;另有一部分人也只是略作恭敬,说这些藏地前期的学者和专家的见解已算是不错,只是在他们那个时代,像杰喇嘛[宗喀巴]这样的精妙解说还未出现。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也可以说,薄伽梵本人的见地也还不错,不过讲法之时,他只是宣说“离言思之般若智慧”和“说‘是’之时,为一名相;说‘有’说‘非’,为一名相”,而忽略了漂亮的补缀[漂亮的补缀就是格鲁派教理中为了避免逻辑上的矛盾而添加的各种“简别”,见下文补充阅读]——佛陀自己宣讲佛法的方法也算不上周密。

所以说,如果前期的藏地学者和佛陀应受批评,那么就一起批评; 如果要肯定,那就一起肯定。不要因为害怕招来人们的批评而做墙头草,欺诳众人。

所以说,如果有人至诚勤求胜义第一义,他必须接受我们所有的决定都是心的臆造,毫无根据。一想到这个,人们会生起大恐怖,这是对于空性见地感到恐惧的肇始。要不然,我们可以任由自己持有对于有无、是非、净染、善恶、佛与众生、善趣与地狱等等的见解,认为它们是真实无欺的因缘法,不该去破除,要是破除了,就被认为是堕入了断见。这些所谓的“实有”的因缘法本来就非实有,还说什么需要破除对此的执着,这只能是出自于玩弄文字的学者之口了。

补充阅读:二谛差别
作为未悟道的凡夫,掌握佛陀法教的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分别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龙树菩萨《中论·观四谛品》中说:“若人不能知,二谛之分别,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同样在《中论·观四谛品》中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宗喀巴大师也非常强调了解二谛差别的重要,他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说:“若能善知二谛差别,则于佛语不致愚迷。设若未知,即不能解圣教真实。”

但是在解释二谛差别的时候,宗喀巴采取了简别手法,以避免逻辑上的相违。比如《菩提道次第略论》中谈及胜义谛时,他提到了《六十正理论释》的一个论题“涅槃是否也是世俗谛”。他加了“胜义谛实有”的简别,解释说这个问题其实是“安立涅槃胜义谛为有”,这是“就世俗谛名言识前而立”。也就是说,他认为龙树菩萨的意思并不是“涅槃是世俗谛”,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简别。

紧接着,他提出“理智”也可以是“胜义”,因为可以破“一切法真实有”:
虽真实胜义是法性境,然亦多说理智心名胜义者。如《二谛论》云:“由无欺诳故,正理名胜义。”《中观明论》云:“言胜义无生等,当如是许。由正闻思修所成诸慧,一切皆是无倒心故,同名胜义。是此(心)之胜义故。”
在更敦群培看来,二谛双运是指世俗谛安住于世俗层次,胜义谛则是离言绝说的圣者境界,两者各居其位。在胜义层次,一切世俗不立,缘起法也自然被超越了。这种超越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自证境界,并不是在世俗名言层次思维心对于“有无”“四生”的诸种阐述、破除,并不需要做什么额外的言语思维、知识性的补救措施,对思维逻辑上的一致性进行妥协。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六之四(四十五)

乃后世讲师,辄妄判曰:“天亲《识论》,立相始教,龙树《中论》,破相始教,马鸣《起信》,终教兼顿,并未是圆。”呜呼!其亦不思甚矣!夫天亲宗《瑜伽》,而立《唯识》,先以《唯识》破我、法二执,次明识亦如幻,非真实有,故亦名《破色心论》,目之为立相教可乎?龙树依甚深般若,遍荡四性情执以显法性。故曰:“欲具足一切佛法者,当学《般若》。”又曰:“若以无此空,一切无所作,以有空义故,一切皆得成。目之为破相教可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A股这十几年涨不起来,确实是我们的产业背景不支持A股上涨。但比较的方法往往是用我们目前最衰的部分去比别人家目前最强的部分。
  • (男的别来仅限女性)今日份的烦恼是lof什么时候可以申v,受够了被屏还不知道原因的日子,听说v可以走人工单独审核,还会有人告诉你哪里不过审。ooc预警,具体的设
  • 尽管有些微博大V认为他说的不对,他是十恶不赦的,但大部分人还是站在客观,事实以及自己的经历的角度去看待这些事件,并没有带入太多的主观情绪,所以说,官方还是太紧张
  • 这个局面被打破,还是有赖于工业革命3.0信息化电子化在美国发生后,叠加互联网红利的一大批如同微软,甲骨文、英特尔,苹果,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等等崛起后,支撑起来
  • 学会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更为了对得起最初的本心。第三句:学会照顾自己父母会老,男人会跑,没有一个人可以让你心安理得地依赖一辈子。
  • #杰麟cp[超话]##王俊杰吴麒麟永远热恋#Day5~印象最深最喜欢的还是这场直播[悲伤]以前补录屏的时候很后悔没有早点认识杰麟 想陪他们一起渡过小蓝房时期 当
  • 5·恐惧心理·不敢长期持有策略,在技术上无信心,在心态上无信心,因为你曾经亏钱离场,大亏巨亏有阴影,难以以行情为中心,只能以主观想法为中心,本来有一次你可以获得
  • 最有趣的是,阿根廷队与爱沙尼亚队只踢了1场友谊赛,梅西便用五子登科让这支在欧洲足坛经常踢正式比赛的鱼腩登上了被进球对手前八。面对南美洲的另外两大豪强,乌拉圭队和
  • 获取土地后,根据国网中兴实际需求,中绿雄安针对性推出90平方米、110平方米和135平方米三种房源,作为定制化职工安居房。一位雄安新区官方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从
  • 银星日本语 24年7月生名额-1 L同学 明年本科毕业 咨询当天想申请tcc好巧不巧的同一天tcc宣布7月生名额已 所以已经决定赴日的宝子们 语校是最
  • 结果我圈买杂志买代言的氛围,没说跟人家比人数、比卖了多少,是那种氛围,跟我前圈简直天差地别,那几天难受得想退网.... 为了看他一眼,跨省我也打飞的,坐夜班飞机
  •   11.属狗人  属狗人士在2024年的事业运势总体来说比较不错,你们在这一年会有一次很好的机遇,只要好好把握住并且加以努力的话成功的几率是很大的,职位的提升
  • #朴志训[超话]# #朴志训幻像恋歌# 231124 MyloveKBS蓝鸟更新志训相关 见评论 搬运:旺仔 ️二改/商用/叠加个人水印 转载请标明
  • 江屿川打破沉默:“慕白,今晚我在景瑟居定了包间,给洇洇接风,人多热闹,你跟桑泱一起来吧。江屿川打破沉默:“慕白,今晚我在景瑟居定了包间,给洇洇接风,人多热闹,你
  • 丹参,色红入心,是专门入心经的,可以说是心脏病的特效药,凡是心脏瘀堵的都会想到丹参。因为肝是心的妈妈啊,肝木生心火,虚则补其母,心脏虚了,一定要补母亲。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品茶,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活动,既能带给人们身心的放松,又能让人领略到茶叶的独特韵味。品茶,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活动,既能带给人们身心的放松,又能让人领略到茶叶的独
  • 这一场的视频也是时间录的最长的,几乎没有间断,可能是想要给自己多留一些可以反复观看的东西吧~感觉这一场也是艳姐越来越适应,越来越放松的一场~聊了很多~妈粉还小小
  • 寒冷的冬天,大户型需要一个高效而又舒适的暖通设备来给每个角落都带来温暖。选择全空气系统,你将拥有一个温馨满屋的家。
  • 在2022年说要弄好鸡皮肤的宝宝,她们做到啦还有一个月2023年就过完了,我现在还记得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找我去除鸡皮肤的宝宝们说的话 有刚读完研究生的宝宝,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