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坛经》的明心见性

作者照贤,江 西佛学院预科班学僧

一、《坛经》的思想及其影响

《坛经》中详细的讲了明心见性的问题。他一开始就把其主要思想归纳为: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说明自性即在自心中。要想见到自己的真如本性,就必须从明“心”上着手。

《坛经》是六祖惠能大师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经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晶,他既保留了佛陀原始的“以心印心”的禅法思想。因参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他把佛教的禅法思想更加民族化、系统性、通俗化、大众化。因在禅法上的发展,建立了真正的中国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中国祖师顿悟法门的根本源流。是佛弟子明心见性的法宝。是研究文学、哲学的一个宝库。

二、明心与见性

《坛以》在般若品中云: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菩提般若之智,也就是佛性,本来我们就具有。因我们人人本具佛性,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我们是业障凡夫,有我执和法执。被种种的现境与外像所迷惑,对种种现前的东西有贪求和厌弃。用我们的自我意识,不管对何人都从自我的角度去分析、判断。这种不管什么都以“我”为中心的主观态度,就会有得有失,爱与恨等等自我观念的前后矛盾、自我想法的彼此冲突。这就是烦恼,也就是“迷”。因为迷惑,没有见到自己的本有真心。所以认为种各现前的假像是真实的。惠能大师告诉我们因为有了迷惑,就必须要有大善知识来开导我们。大善知识通过修行,已经见到了自己的真如本性。他们是过来人,知道怎样修行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有真心。六祖惠能大师说是开示我们明心见性的一位大善知识。他在《坛经》中具体的阐述了怎样才能“明心见性”。

惠能大师闻五祖弘忍大师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言下大悟。见到了自己的本有真心。从息性流露,接连说了五个何期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五个何期自性,具体深刻的说明了自性的内涵。我们的自性本来说清净无染、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没有动摇。那为什么我们的心是那样的污染?而且时刻生灭,是那样的飘浮不定呢?那是因为:

“自性能生万法。”

也就是六祖所说: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自性能含万法,万法在诸人自性中”。

万法,即众生的生、老、病、死;万物的生、住、异、灭;世间的成、住、坏、空;人间的悲、欢、离、合;心理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本有真心被这些所迷盖。我们所见到的、遇到的、想到的都与自己的切身利益连在一起。加入“我”的思想、见解、观念而进行判断。一切都是我们这颗被污染的“心”在作崇。惠能大师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以要见到自己的真如本性,就必须从自己的“心”着手。

惠能大师说完五个何期自性,接着又说: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一个人如果不能够认识自己的本有真心,不知道自己本具佛性,不知从自己的“心”着手。就算他学法修行,也不能成就。祖师们说“心外求法,是名外道”。所以只有认识到万法唯心,不随境界转,见自本性,即与佛无异。祖师大德们说了很多如何见自性的法门。都是从“心”着手。如“四念处”、“四无量心”、“数息观”等都是使我们飘浮不定,散乱的心让其清净下来,而达到见性的目的。六祖大师也不例外,他在般若品中说:

“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一切般若智,都在自性中,告诉我们不要心外求佛。又说“用真如自性,以智慧观照”就是用我们本具的真如自性,以及我们本具的智慧去观察、审视一切世间万法都是虚幻的假相。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自性成佛道”,

即知一切万法皆是虚幻,我们不再去执着,不再以自我的意识,自我的立场,自我的观点去审视。不再被外在的环境所转移。不再对外境有放不下、丢不开、舍不得。对所有的法尘都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智慧去观照。只要明白了一切万法皆由心生。就像做梦,醒后知道一切梦境都是虚幻不实的,不再执着的。这就是“明心”,真心现起,六祖又说

“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明白了真心,不再去执着外在的形象。而是要常常在自己的心性中,时常保留正确的见解。这样一来,一切烦恼以及被六尘所蒙蔽的累,就不能再污染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不污染,就是“见性”,也就是开悟。

前面提到,我们要依大善知识来开导我们见自本性,但是,善知识只是我们修行路上的一个指路人,他只能告诉我们怎样明心见性的方法。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善知识,还得在于“自性自度”,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

“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行”。

只有自己本心的明师,才是真正实在的明师。只有自己本心的明师,才能够时刻的教导自己,发挥出真正实在的妙智慧。六祖在离开五祖时说:“学时师度,悟了自度”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就算是见性之人,也要在时刻保持这种见性的真心。继续培养增长真心所流露出的妙智慧。见性之后,有了对佛法的正知正见,所以要更加努力的修持,因为见性不是究竟的成佛。《坛经》中说:“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所以要时刻保持本具自性的清净。又说: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奈,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这是六祖所说悟后的一种境界。是身、心统一;内、外统一的无分别状态,一种平各无烦恼的状态。虽然烦恼心不现前,但是在“无”之中又“有”,在“有”之中又“无”的超然境界。

《坛经》中又读到了“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这也就再次深刻阐明了“明心见性”的内涵。“心”不受外界污染,不为外界所动,离一切外在牙。让“心”住而无住,念而无念,相而无相。也就是佛陀所说的“不二法门”。所以,六祖又说“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心”与“性”也是不二之法,只是迷与悟的不同而已,六祖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三、结论

六祖大师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现在,又闻到了无上妙法。六祖大师说:

“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如说食不饱”。

所以,一个佛子绝不能只搞文字相,而是要依教奉行佛陀的教法;依祖师大德们的修证法门。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心”的正念,把我们所学的解脱之法,见性之法运用到行动中去,彻底放下“自我”,用自己的本有的真心,观察外物,不随境转,入住手真如自性之中。

比如堕落刀山剑树的人,当时所看到的,往往是美丽的花园景象,他一见欢喜就进入,结果堕落刀山剑树,受刑罚了。若是堕落饿鬼道或其他地狱的,有时会看到天仙美女,一时产生贪恋跟随而去,当下就堕落了。

所以,人死后在中阴身见到的景象,都是幻化的,随着心、业在幻化,既是幻化都属颠倒,表面上看到好的、欢喜的境界,其实都是坏的、痛苦的去处。

——慧净法师

这难道不能说明人天一切福报美妙皆为地狱吗?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不要对人天生起任何贪恋,

要舍离。

彻底放下一己私欲。

那些痛苦的境以美丽谎言引诱堕落其中。

比如爱情,

人们觉得爱情甜如蜜糖。

可是,

贪爱心是堕落饿鬼地狱心,

是无边生死苦海心,

越贪爱,

越黑暗忧愁不安痛苦愚痴颠倒,

造业受苦。

所以妄想在爱情贪爱心中获得安乐的,

赶紧醒醒。

人天也一样。

都是带着剧毒的谎言,

引诱进去,

开始受刑。

贪爱无边苦海,

当彻底断离。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还在追求一己私欲的满足以求获得安乐幸福,

那就太愚痴颠倒了。

快醒来,

彻底舍离一己私欲,

放下贪心,

生西方极乐世界。

念佛成佛度尽所有天地万物父母一切如母众生念佛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人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你了解吗?

我们身体的存在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因缘的和合而暂时的存在,但是我们这个身体时刻在转变,所以我们人就是五蕴和合之身,把这五蕴拿开的话也就没有人,是空的,没有人这个本质。房子、车子也是这样……

宇宙之间,日月星辰,包括这个地球上山河大地、花草 树木的生长, 也无非都是各种因缘聚积的,它们不是固定的,是会不断变化的。

也可以说现在时刻都在刹那生,刹那灭,即生即灭,都在变化。因为变化,原来的就不存在了,所以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是生生灭灭、缘聚缘散。

所以没有自性,没有自体,没有一个自我自体的本质,它都是空的,这就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性空。

所谓缘起性空,就是没有本体,所以说善恶了无自性,善跟恶所演生出的恩跟怨就平等了……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的执著留恋,到头来还是成空

一般人不了解宇宙人生的因缘,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临终时总是会产生对自身的执著,对外境、眷属、动产、不动产、名位、地位的执著,而且非常强烈。学佛的人因为了解这个道理,到时候就会放下。

为什么说到时会放下呢?因为我们都是凡夫,对世间种种,难免执著。包括对家庭的责任、对眷属的留恋,以及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或地位。学佛的人虽然过这样的生活,但是他心里很清楚。知道这只是人生的本分,并不是人生最后的目标。

尤其是念佛的人,知道自己现在念佛,当临终要面临选择,他当然会选往生极乐世界,放下一切,不再执著,因为知道一切的执著留恋,到头来还是成空。

如果对这一点不确定、不清楚,因执著而错失往生的机会,这样就会继续堕落下去,不但不能和亲友相聚,将来投胎转世,彼此相遇也不相识。

唯有往生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功德福报,让我们能够庇荫子孙;有阿弥陀佛给我们的神通道力,让我们能够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子孙、六亲眷属。

念佛人心中了解这个道理,所以虽然在世俗的生活中,跟一般人一样,但最后要二选一的时候,他就会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人断气的时候,第六意识就离开了,会随着阿赖耶识中过去的业,毫无抵抗力地去受报,不能自己做主。第六意识能让我们做主,让我们分辨事情的好坏,而且有意志力去做好事、舍坏事;断气的时候这种心就失去了,就会随业轮回。

该堕落地狱的,地狱景象就显现;该堕落饿鬼道的,饿鬼道就显现。当境界现前,心中会非常恐怖。而且业境一现,我们既不能抵抗,也不能分辨。

比如堕落刀山剑树的人,当时所看到的,往往是美丽的花园景象,他一见欢喜就进入,结果堕落刀山剑树,受刑罚了。若是堕落饿鬼道或其他地狱的,有时会看到天仙美女,一时产生贪恋跟随而去,当下就堕落了。

所以,人死后在中阴身见到的景象,都是幻化的,随着心、业在幻化,既是幻化都属颠倒,表面上看到好的、欢喜的境界,其实都是坏的、痛苦的去处。

——慧净法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很多人欣赏两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于我来说生活不仅眼前的苟且还有读不懂得诗和到不了的远方你一直在路上
  • 再见2019你好2020一年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去了,可能唯几个让自己有点实感的就是支付宝的年度账单,考上的驾照,还有在张欢喜喝的咖啡2020,想要过得更精彩些划
  • 打了还不让憨妞吃饭,什么好吃的不好吃的自己全吃了!打了还不让憨妞吃饭,什么好吃的不好吃的自己全吃了!
  • 瑶瑶是个脸圆圆的可爱小女孩 是很普通的又很不普通的小女孩 瑶瑶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好多好多粉丝 包括我在内 真的很喜欢瑶瑶 如果可以我真希望住在瑶瑶家旁边 可以每天
  • 近日,演员吴君如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分享出了一段为古天乐庆生的视频,并在视频中配文“过生日那个过来,先亲一个啦,生日快乐,继续追你的梦,做电影大亨”可见吴君如和古天
  • 设计费目前全面涨价[Facepalm] #拯救首页没有东唐# 最近屎糖有点多,来塞塞真正的糖[微风]为力证我是老粉,专上陈年的旧图[偷乐]图一,大东的部落格对唐
  • 忽视当前一刹那的人,就是等于虚掷了他所有的一切。忽视当前一刹那的人,就是等于虚掷了他所有的一切。
  • #电影无名##梁朝伟王一博程耳智族gq十月封面# 对于这种有着极致追求的导演他精神内核是极高的极其倾佩这种不被时代改变,只专注自己的匠人狠狠期待《无名》(想起我
  • 虽然大家不能堂食、逛博物馆,但是依旧可以过得有滋有味~#国泰航空# 精心挑选了五处香港的公园,邀您一同找寻掩藏在其中的惬意与自然,分享,让这座城市的自然风景,为
  • 走了好久也没有买到自己喜欢吃的柿子,那种脆甜脆甜的柿子,好像离开了昆明那个地方。还是那一家店,还是那一个人,只是我的头发就不像以前那么多了,扎扎起来就那么可怜的
  • #发型教程# 【意大利下周逐步解除封城 英首相准备复工】欧洲疫情持续缓和,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单日死亡人数均创逾一个月新低,意大利下周起逐步解除“封城”。意大利
  • 团子们都积极扫码了吗[亲亲]有没有用团子送的定制明信片给不在一个学校的朋友寄心里话[爱你]大学生活和自己想象中的一样吗新学期,新环境希望团子们学业有成[加油]很
  • #阳光信用[超话]#[鲜花]#每日一善#[鲜花] #阳光信用# 人生于世,立足于天地之间,做人,要心胸豁达,能屈能伸,即经得起风吹雨打,也扛得住困苦挫折,要有容
  • 【英国|本科留学】LCF伦敦时装学院申请️伦敦时装学院专业一览:时尚营销战略时尚管理时尚公共关系与传播时装买手和销售时尚视觉和品牌时尚媒体批判实践时尚创意指导时
  • 我真的太太太喜欢081望向33的眼神了[许愿星]“我就是那个对你倾慕已久,你却对我毫无兴趣的十一郎。而不是拘泥于小小的情爱之间不放过自己最好的生活就是:不嫉妒别
  • 风是透明的,雨是缠绵的,水是温暖的,云是洁白的,星是神秘的,海是辽阔的,地是无边的,爱是永恒的,你是最宝贝的。@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一念关山# [鲜花]#刘宇
  • 而且,因为我的牙龈发炎得厉害,接下来需要每天早晚用一种处方消炎药漱口,两周后来做一次复查,他会在复查后再给我补四颗牙……牙医大叔说得云淡风轻,我却听得毛骨悚然,
  • 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到遗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而感到欣喜异常,从而写出“几处早莺争
  • 哪怕不是文科生,读到本科、硕士、博士,看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论文,基本的语感怎么也该培养出来了,至少应该可以轻易做到语句通顺。 这段文字确实不太通顺,虽然非正
  • 世人道,沉香如屑再难回头,如今,唐周仙体破裂,命在旦夕,众人为寻最后一件神器,再踏征程。茫茫人海中,与多少人擦肩而过,是命运让我们相聚,是缘分让我们相聚,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