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无常叫做正常》07(圆满)

(24)彻悟!我们一定要彻悟!几个重点,要不然,我们今天来到苑里弘法就很可惜了。

一、彻悟这个身体从上到下都不干净。第一个,要彻悟我们这个身体不清净。

第二、这个世间是苦的。生老病死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

这个世间是无常的、会变化的,万法是空的,还有一切法是无我的。我们这个色身看清楚,人无我,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色身用化学来分析一下就是这些元素而已。宇宙的元素构成这个色身,有一天宇宙,你借重宇宙的能量,宇宙、大自然也会带走它的。你今天借重宇宙的能量,借重宇宙的元素,有一天,大自然也会带走这些元素的,一点都不会客气的!“人无我”接下来就是“法无我”,法无我。所以一切法也空无自性。

好,我们渐渐有了这些基础以后,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识”什么是“智”?

诸位!“识”,意识形态的“识”,眼根攀缘色尘,产生眼识,这个“识”,它能分别。“智”,也能分别。“识”是执著的分别,叫做“有漏分别”。“智”是没有执著的分别,叫做“无漏分别”。“识”,是生灭有为法,“智”是无为法。“识”是不善分别,“智”是善于分别。两种都能分别,但是众生的妄想、颠倒,就是识心分别,有漏分别,有为生灭的分别,不善于分别,就是烦恼重重,叫做识心分别。“智”叫做无漏分别,叫做无为法,叫做善于分别,虽分别不做分别想。在座诸位,你千万不要说:“识”不好,我把它除掉。诸位,不需要!识心生灭当体即空。识就是性,识性就是智慧,不好的东西转换一下,就是最可贵的东西。所以你不要说:我离开这个识,离开这个识就没有智,对一个在阶位里面修行的人,叫做:我们要离开妄想、颠倒、分别的“识”,对大彻大悟、转识成智来讲,识就是智。在这里有个重点:凡夫叫做“万法唯识”。相分,就是识体变现出来的;见分,是识体妄动出来的;自体分,就是生灭的意识心。凡夫叫做“万法唯识”,佛陀叫做“万法唯智”。噢!这一句话你可要记清楚!识、智,当下就是!能放下的,就是智,不能放下的,就是识。“识”就是波动,“智”如同大海,生灭会归到最后,体悟到最后,生灭当体就是不生不灭。所以,窥基大师就这么说啊,《成唯识论》:若论生灭,一切皆是识,皆是有为;若论智,一切都是无为,都是无漏、都是平等。若论觉者,一切都是般若。

再讲一遍。

若论识,一切都是有为,一切都是生灭,一切都是有漏。

若论无为,一切都是无漏,都是平等。

若论智慧,于生灭里懂得去抉择,有为放下,有漏放下,不善分别放下,立刻就证得般若。

无漏也有分别,善于分别,平等的分别,无所住著的分别。

开悟见性,识就是智。

妄动就会把般若的智慧,变成生灭的执著。

剩下一点点时间,等一下,我把好的比丘,还有好的修行人,这是龙树菩萨《十住毘婆沙论》出来的,因为师父看了非常多、非常多的书,所以讲经说法都要有依据。现在,简单讲:

(25)什么是好的比丘?泛指一切好的修行人。《十住毘婆沙论卷四》:五种情形能令菩萨还有比丘修行不退转。

㈠离一切相,用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入无分别智,此人,生生世世修行不退转。一、离一切相,用平等的心善待一切众生,慈悲平等,无有分别,此菩萨、比丘修行不会退转。这是好的比丘,好的修行人。

㈡不嫉他人利养,不会嫉妒别人供养比我多,对自己的身心、财产全部能舍。这是一个好的比丘,好的菩萨,好的修行人。第二、绝对不会去嫉妒别人比我行、供养比我多,同时把自己身心、财产完全舍离。这个人临命终一定没有障碍,没有罣碍的。这是一个好的比丘,好的菩萨,好的修行人。

㈢乃至于失去生命,他都愿意守佛的净戒,守口如瓶,绝对不说四众过,不说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过失,也不说在家居士,或者在家的女居士的过失,绝不说一切法师的过失,一生一世口业清净。此人是好的比丘,好的修行人。

再念一遍。第三、纵然……这个《十住毘婆沙论》,龙树菩萨造的论。第三、乃至失去生命,我也守佛的净戒,守口如瓶,绝不说四众过失,不说一切法师的过失,一生一世守佛的净戒,口业绝对地清净。此人是好比丘,是好的修行人,是好菩萨,修行不会退转,得到福德无量。

我们身体修行来的福德因缘,是什么会把它花掉呢?就是这只嘴巴,这只嘴巴。

像我们以前在念台中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有的比丘可能是刚初学佛法的,口业不是很清净,念念念……喜欢这样攻击、诽谤。广化律师常常开示我们:身体很不容易修了那一些福德,洗锅子、扫地、擦佛像,对不对?可那一只嘴巴就全部把它花光光!广化律师就教我们:我们一定要守口如瓶!挣来的功德,嘴巴,窣!守住了!功德就存在了。你不说会死啊!不要去说是是非非嘛!要会赚钱,要能守得住钱,你会赚福德、功德,你也要守得住啊!广化律师就说:我们所赚的功德,统统给这只嘴巴花光了。花光了!是不是?所以啊,这个女众那一只嘴巴啊,哆哆哆……小心啊!我讲的是外面的,跟你们没关系的,当然跟你们没关系。你们那个口那么善良,还来听慧律法师开示,当然是好人啊!是不是?当然是好人啊!

乃至失去生命,我也守口如瓶,绝不说四众的过失,也绝不说一切法师的过失,一生一世坚持佛的清净戒律,口业绝对清净。他不好,他负因果,跟我没关系!我造业,换我掉进去。你记住!冷静一下!如果第三啊,那就是好比丘,守清净的口业,好菩萨,好的修行人,绝对不退转。

㈣具足信心,宁舍生命,求如来甚深的正法,绝不退转!此人,生生世世不退转!第四、具足对三宝的信心,宁舍生命,也要求于如来甚深的正法,乐于如来甚深的正法,此人是好比丘,好菩萨,好的修行人,生生世世决定不退转!

㈤绝不诈现威仪,绝不口是心非。内无实德、经教不通、心性不明,外面现出庄严之相,贪著别人的恭敬跟供养,菩萨绝对不贪众生的供养。再讲一遍。第五、绝不诈现威仪,欺诳众生,里面实在是没有实德,经教不通、心性也不明,法乱讲,欺诳众生,外现庄严,贪著别人的恭敬跟供养,骗得了无量的财富,菩萨绝不贪著这些假相,而造了无量无边的恶业,累积像须弥山一样那么大,尤其是比丘,千万使不得!千万使不得!如果能这样子不诈现威仪,不口是心非,也不会欺诳众生,外现威仪,自知内无实德,自知经教不通,自知心性不明,也不贪著别人的恭敬供养,这个是好比丘,那么这个是好菩萨,是好的修行人。

佛陀说:弘法利生。这句话对出家人更为重要,对在家居士也很重要。佛陀说:弘法利生本来就是要跳出轮回的,现在又回过头来贪著名利——名闻利养。无法离欲,又返入轮回。佛陀说:是真的是可怜的人!再讲一遍。佛陀说呀:弘法利生本来就是要跳出轮回的,现在又贪著名利——名闻利养。又无法离开这些欲望,又返过来又入于轮回,你看,这个修行人多可怜!

好!接下来,讲不完啦!讲不完!没关系,剩下七分钟,因为他们告诉我,五点一定要结束。听了,我是真的很高兴!

我是本来要讲到晚上十二点的。我乐于说法,乃至牺牲,绝不退缩!好!剩下七分钟,我们就简单讲一下坏的修行人,不好的比丘,不好的菩萨。

㈠无有志干,好乐下劣之法。心中就是这个人没有志气,干起活来没劲儿!不来劲儿!一点精神都没有!追求名利,精神来了!要修行、看经典,就睡着了!好乐下劣之法,喜欢小乘法,不喜欢大乘法。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

好乐下劣之法,就是说:噢!喜欢那个不究竟的,叫做下劣之法。无有志干,好乐下劣之法,此人不得成就,是不好的比丘,是不好的修行人,不好的菩萨。

㈡身著名利——名闻利养,其心不端直。这龙树菩萨造的《十住毘婆沙论》。深著名闻利养,其心不端直。就是:贪著于名闻利养,他的心……直心是道场,直心、深心、菩提心是道场,这个人一点都不直。就像戒律里面比喻的:一棵树木,你在远处看着它很高,树木为什么能长得很高?如同从中拔出而起,因为这棵树,树干是直的。树干是弯的,能不能长那么高?不行!人的心弯了,就见不到佛性。你的道业也不会成就。这棵树,在戒律里面比喻:这棵树为什么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挺拔而起?因为这一棵树没有弯曲。懂这个比喻吗?人的心没有弯曲,就充满着智慧,充满着般若,立刻挺拔而起,人中的佼佼者,是个好的修行人。

㈢吝护他家,就是说:来到了世间,比如说:一个比丘来到了世俗之家,看到人家世俗之家有钱不供养,生气。再来,也不忌讳说:在家居士对我们修行人的观感。走过去,看这个居士经济不错,有钱,他就说:喂!你怎么不供养啊?还用要的,还开口要的!我这辈子从来不敢,我们看了经典,哇!吓坏了!这佛制的戒律,还有这样子向人家开口要供养的?我们没有听过。存在吗?存在啊!开口向你要钱的出家人,当然是少许的啦。叫吝护于他家。就是说:不懂得在在家居士面前保护出家人的形象的意思。很可怕的!

㈣不信乐空法,对于“有”很高兴,财、色、名、食、睡很乐意去追求。对于佛陀所讲的“第一义谛大空”没有兴趣,能解脱的法没有兴趣。会产生执著的东西,他特别有兴趣。对于世俗的音乐啊、唱歌啊、艺术啊,有的不如法的,就是跟在家居士混在一起啊!没有一点出家人的气质。佛陀告诉我们:乐生灭的世俗法,不乐第一义谛大空的出世法,能说是出家人吗?世间人搞钱、搞名、搞利,出家人也搞这个东西,听起来就很奇怪啊!那为什么要剃度出家呢?是不是?说:不信乐空法,不好的比丘,不好的修行人,如果是居士,也不是好的居士。

㈤但贵诸言说,只是会贵……只是会讲一些很好听的。亚里斯多德怎么说……然后,康德怎么说……自己最缺“德”自己不知道!亚里斯多德怎么样,康德怎么样?我看你是最缺“德”。就是不愿意去做,不愿意去做。佛陀讲什么?说:但贵诸言说,只是会说说,不愿意付诸行动!还用那个最美好的世间的名词迷惑众生,他说他也在说法,讲那些完全不着边际,没有任何的营养,不能开智慧,对了生死一点帮助都没有。

然后,最后,龙树菩萨说:是名败坏之相。

我把它整合一下。

哪些是不好的比丘、哪些是不好的菩萨、哪些是不好的会坏佛陀的正法的居士呢?

㈠无有志干,好乐下劣法。没有志气、不能苦干实修,喜欢下劣之法。“下劣”就是不究竟。

㈡深著名利,其心不端直。

㈢吝护于他家。这句一般(人)听不懂。就是说:一个出家人吝啬赞叹别人、嫉妒别人有钱,吝护于他家,叫做……注意!出家众到在家居士,就是要护着他家,就是要给他正信,就是护着在家居士。你给他佛陀的正信,就是护着在家居士的意思。不要跟他搞那个世俗的东西。

㈣不信乐空法。对第一义谛大空究竟义没兴趣。倒是对财、色、名、食、睡一天到晚奔跑。我告诉你:在家居士,很简单的判断,那个出家人一天到晚打电话给你,那个出家人一天到晚打电话给你化缘,财、色、名、食、睡,我告诉你:那个出家人你就要稍微注意一下!真正一个修行人不会这样子的。打电话,看情形:是救人吗?是传法吗?有时候特殊状况。也不是说法师就不能打电话,也不是这样子,要看情形。但是在家居士要有一个判断的能力。还有啊,你在这一辈子一定会碰到好的,我们随喜赞叹。也一定会碰到少许的,佛教在我台湾看起来,百分之九十九,半月半月诵戒,半月半月诵戒、结夏安居啊、精进啊,说实在话,我可能福报比较大,我真的在台湾很少看到不好的比丘、比丘尼,可能我的福报比较大。我觉得在台湾看到都是很棒的出家人,这是我的福报。或者在外面,外面我也不了解,我这辈子就喜欢静。是名败坏之相,这个比丘会败坏正法,这个菩萨会败坏正法,这个修行人会败坏正法,这不是好的出家人。

第四、叫做不信乐空法。

㈤叫做但贵诸言说。只是想讲一些好听的话欺诳别人,也不愿意好好地修行,付诸行动!这是败坏相,会坏了佛陀的正法。所以,在座诸位啊,护持正法也是要用般若智慧的,什么时候醒得过来,就看你自己了。醒不过来,我也没有办法!我的责任就是这样子来告诉你:我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有根据的,不是信口说说的。我准备讲到凌晨十二点的,

最后讲两句话,欢迎大家来,来我们的广净道场结一个法缘,也感谢法无师带领僧团,也感谢我们这些比丘尼,非常地感恩!也感谢我们这些护法居士大德。我们都是一家人,因为都是佛陀的弟子,对不对?也不分彼此,我们一家人,一家人。

还有啊,也谢谢我们的余会长、余会长的儿子、魏居士,感谢诸位法师、比丘、比丘尼。

请合掌:回向

(全辑圆满)

慧律法师:《无常叫做正常》04

(12)强迫别人来服从自己非理性的规范,这是一种虐待。为佛弟子应当尊重别人的立场和隐私。

这一点,非常非常的重要!

强迫别人、勉强别人来服从自己非理性的规范,这是一种虐待。为佛弟子要尊重别人的隐私,这一点;还有尊重别人的立场。这一点很重要的。在你的立场这样看,别人都不对嘛!那这要怎么讲咧!别人在别人的立场看,我们也不对啊!所以当你愤怒的时候,记得!做一个交流的,叫做交换立场。佛陀开示我们:当你极度愤怒的时候,冷静,用空慧的思想去突破,如果不能,空慧的思想没办法突破它,因为烦恼太重,就用交换立场,替对方想一想。那这样子你的“怒”慢慢地熄下,就会停止。

再念一遍:

强迫别人来服从自己非理性的规范,这是一种虐待。为佛弟子应当尊重别人的隐私,也应当尊重别人的立场,这一点,非常非常地重要!你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不要讲什么修道啊,什么修行啊,讲得太遥远了,太遥远了。第一步都没跨出来,讲什么修道,对不对?讲什么修行呢?第一个,先讲修养。

(13)佛陀教诲是正确的。佛陀的教诲是对的,是超越国界和种族的。所以全世界只要与佛有缘的众生,对佛陀的思想都有兴趣,这出自经典的。

说:佛陀的教诲是正确的,是超越国界的。佛性是平等的,不分国界的。所以佛法是超越种族的。佛陀的教诲是正确的、是对的、是超越国界的,也同时也超越种族的。所以全世界只要与佛有缘的众生,对佛陀的思想都有兴趣。

(14)犯了过失又不好好地忏悔,到老了,你就要面对残酷的死亡。到时候你该怎么办?内心深处会留下冲不走的遗憾啊!千万不要在临终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间噢!千万、千万不要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间。

像如果我现在走的话,我就没有遗憾了。我就跟我们徒弟讲的:我的责任已经完成了。就算明天如果我要走,我也不留下任何的遗憾。噢!~最大的遗憾就是还没有来“苗票”演讲,所以来满这个愿。

再念一遍。

犯了过失又不好好地忏悔,尤其是出家众,还有我们想要修行的护法居士大德,到老了,面对这个死亡,我们的内心深处会留下冲不走的遗憾,为了让我们的临终不要遗憾,现在,就好好地修行。有过,忏悔!诸位,忏悔并不可耻啊!知耻近乎勇,对不对?忏悔有什么可耻的啊?不忏悔,罪益深啊!这个在比丘戒里面讲:忏悔则清净,不忏悔罪益深!忏悔得清凉;不忏悔,掩饰自己的过失,这个罪越来越重。

所以,要好好地忏悔,到老了,残酷地面对死亡,内心的深处会留下冲不走的遗憾。千万在临终不要带着遗憾离开世间。彻底放下、彻底忏悔,好好地彻底做利益众生的工作。

(15)一个人的人格偷不走,也没有办法抢走你内心的智慧,只有世间的假相能破坏、能抢得走。世间真实的东西,就像人格,是真实的东西,智慧是真实的东西,他抢不走的,他偷不走的。

(16)业力会制造生命轮回的题材。业力是制造生命轮回的题材。而强大的贪婪和情执,正是延续业力可怕的推手。

业力就是情执。夫妻之间感情太好了,割舍不下,“叫我如何不想他[3]”!我听我们法可师父讲,法可师父他爸爸往生以后,他妈妈三年走不出来,哭,哭,她就哭!这个就是鹣鲽情深。就是老公走了,老婆受不了,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那么,后来应该有走得出来了。

所以第二个,制造业力的就是强大的贪婪。什么都贪,大贪、小贪,什么都贪。业力是制造生命轮回的题材,而强大的贪婪和情执,正是延续业力可怕的推手。所以我们应当了解为什么要修行?不修行就是业力啊!修行就是愿力啊、念力啊、慈悲的力量啊、智慧的力量啊!所以在座诸位,哪一个人可以翻转你的人生呢?就是学佛,学佛以后,就可以彻底地翻转你的人生!彻底地翻转你的人生!

好,休息一下。

好,坐好,师父来了就不拜了,有空回去在自己家里慢慢用功。没有到的请举手,都到了,没有人举手,就表示统统到。

好,那么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煎熬和惩罚,惩罚。那么我们了解生命的真相,这个内心里面慢慢解开来,懂得放下,懂得放下,懂得离一切相。所以世间的学问,越学就会越执著。佛法不一样!世间学问越多,所知障也越重、越重。佛法刚好相反,佛法是: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生灭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就像朝露一样。这朝露,太阳一出来就没了。如露亦如电,就像闪电一样,刹那就消失!

我们这个地球到今天四十六亿年,宇宙到今天一百二十亿年,一百二十个亿,你看,人的生命,一出生,长大懂一点事,接下来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就像我们这样,一眨眼六十几了,那个儿童的时候还历历在目,可是一眨眼六十几了。我们好多的同学都走了,好多的同学都走了。所以,有因缘听到佛法,不要放弃!这是人生宇宙当中唯一的真理。佛法也是让我们唯一活下来的理由。要不然我们活下来做什么?你冷静想一想看,你房地产很多很多,接下来咧?冷静一下!你说:大家都这样过啊!我们不是说:有钱不好...也不是这个意思。是说:那个不可靠,不可能得到永远的快乐!只有内心那一颗般若、真实的智慧,能够让你真正地活得超越、快乐。

所以,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放下!你今天所要学的:放下!不要被假相黏得死死的。说来很简单噢,但是你真的要放下,很难啊!很难啊!

有一个人不懂佛法,一个差不多……我看那个人三十几岁,有了三个孩子,她就说:师父!我听人家讲佛法真的很好!我觉得你讲得非常好!现在我有三个小朋友咧,那我现在就去出家,放下吗?我说:噢!这位妈妈,你好像弄错了!那个叫做放弃,不叫做放下。逃避自己的责任叫做放弃嘛!放下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这个叫做放下嘛!面对一切残酷的现实,真的割舍得下!因为知道:无常一定会到来,没有例外!

所以,学佛是教育你自己内心里面拥有成熟的思想、拥有承担的思想、拥有强韧的忍辱,不能忍,还要继续忍!很难过,还是要过!为什么?因为内心里面因为有我执、我见、我相,就会很难过。如果你抛开这个,用科学的角度,这个色身也不过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你把它碎为微尘,也没有这个人啊!比如说:这个人今天跟你讲得好好的,明天突然死掉了,火化,火化以后骨灰撒在沙滩上,撒在沙滩上。那你说:你能分辨他人在哪里吗?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7)无常会吞噬你的青春,让你变弱、变老、变丑、变穷。但是,如果你有佛陀的智慧充满你的内心,会让你变得坚强,内心里面永远青春,让你变美,让你的心是全世界最富有的。

没有智慧是人生最可怕的贫穷。简单讲,没有钱,还不是全世界最穷的人,全世界最穷的人,是什么咧?全世界最穷的人,就是没有智慧。

所以,无常会吞噬你的青春,让你变弱、变老、变丑、变穷。但是,如果你有佛陀的智慧,会让你变得更坚强,内心青春,充满着美,充满着富有。

简单讲,无常会带走你一切在乎的东西。简单讲,无常会带走你一切在乎……你在乎什么?在乎你老公,无常一定会带走他;在乎你的财产,无常也一定会带走它。如果你不学佛,不提早觉悟,你只有哭泣的份,你没有能力抗拒那种强大的无明跟无知,没有办法的。你只负责哭而已,你没有其他的办法!什么打针啊,还有什么西药可以吃吗?有吗?有吗?他内心里面很痛苦、很痛苦,吃什么药?最多就吃安眠药啊!安眠药吃了以后,明天再起来,醒过来!欸!还是一样思念啊!对不对?

那种内心里面那种痛苦,没有人有办法抚平的!你没有学佛啊,你怎么去……所以为什么很多年轻人谈恋爱遭遇一点挫折,就想不开,为什么?他们不晓得用什么方法,打针也无效啊!吃中药也没办法,吃西药也没办法呀!所以这个学佛,如果越小孩子的学佛,从小给他观念那就越好。提早学佛,那观念越正确,越有体力,越能够成长跟成熟。

所以,无常会吞噬你的青春,让你变弱、变老、变丑。简单地讲:无常会带走你一切在乎的东西。

第六,这是接下来。

(18)著迷于男女和虚幻的名利,是非常不幸的人!如同上了枷锁,再大的力量都无法挣脱。

再念一遍。

执著于男女、欲望和感情,还有执著于这些虚幻的名利,是非常不幸的人!如同上了枷锁,再大的力量都没有办法挣脱。除非他学佛,听经闻法。

人,要及时觉悟的。快乐从懂得分享开始。

告诉大家:生命只有一种工作要做,叫做提早觉悟。

(19)守住自己纯真、至善的良心,就能守住佛陀的因果。

我们能够守住自己这一颗纯真、至善的良心,就能守住佛陀的因果。所以我们修学佛道的人,时时要用“因果”的观念来警策自己,不能动任何的恶念、邪念,动念都不行,更何况付诸行动,去做杀、盗、淫、妄的事,佛陀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时时刻刻,我做这一件事情出去,有没有违背因果?是不是?

《大智度论》这么说:佛陀降生人间,有三种责任跟因缘。佛陀为什么来到人世间呢?有三种责任跟因缘:一、佛陀来示现人间:

一、为了解答众生的迷茫和疑惑,所以佛示现出家。那有的人讲说:佛不在世了,经典也看不懂,那就要依止胜善知识,宁可舍生命,也不能离开胜善知识。所以佛陀,这是《大智度论》讲的:佛陀来人世间,降生人间有三种责任跟因缘,第一、为了解答众生的迷惑和……为了解答众生的迷茫和疑惑,所以佛陀示现出家,示现成佛。佛入涅槃,我们要找一个胜善知识来依止。

#股市老枪[超话]#世间万物,都有平衡之道。日落月升,秋去冬来,物极则反。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中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圣明的人,适应平衡之法,不贪求于外物,不执着于对错,不沉迷于欲望。内心圆满自足,行事适可而止,不被外物所累,不去透支自己,于是行稳致远,安定顺遂。《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色彩缤纷的颜色,让人眼花缭乱;高低相和的声音,使人丧失听觉;丰盛美味的食物,让人食不知味。过多的外物,不仅会带来困惑,更会消耗福报。生命中所有好运,都是福报的馈赠。用一分便少一分,一旦消耗殆尽,就离灾祸不远了。古人常说:“福祸无门,唯有己造。”人生是福是祸,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真正的智者,懂得惜福惜物。生活简朴,物尽其用;内心简单,灵魂富足。从而不被外物所累,拥有从容顺意的人生。《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讲:“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狂风呼啸,不会终日不停;暴雨倾盆,不会整日不断。世事无常,无论好坏,都是过眼云烟。如果情绪,总是因为外界的变化,而飘忽不定,就会滋生出很多烦恼。“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意思是:相比于声名,财富,利益,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人生于世间,外在的一切都是虚相,都是梦幻泡影,转瞬即逝,唯有身体陪伴我们最久。如果因为外相,损害了身体,透支了健康,便是本末倒置,逆道而行,就会被疾病困扰,被病痛折磨。真正了悟大道,觉醒通透的人,明白其实少就是多,慢就是快,人生是一次长跑,不必形色匆匆,不必透支自己,珍惜当下,行所当行,才是最大的赢家。不被欲望控制,积攒福报;不被情绪支配,调整心态;不为名利劳累,拥有健康。让灵魂和身体共同前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海南儋州无负压给水装置变频控制原理:1可配置成整个或部分泵组变频循环软起动工作方式,可自由设定主泵和附属小泵2设计有RS485接口,便于与上位机或触摸屏连接,进
  • 这就是东风商用车技术品牌“无限星”第三代港口集卡在厦门投入实船使用。】作为国内商用车第一个引进技术项目,自1985年起,依维柯品牌就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并且在
  • [好爱哦]我们还会有很多个一年的,希望我认定了一辈子的闺蜜的你,能和我一直友谊长存,年年都有你在身边@和丁程鑫奔赴玫瑰园今天我们仨‍‍终于建了一个群这个假期,我
  • 这让苏轼不禁感慨,真想效仿当年的御史分司杜牧,聊发少年狂,请紫云来弦歌助兴,可惜啊,这里没有紫云,也没有乐曲,有的只是凄风寒雨,仿佛在催时光速去,催人赶快分离。
  • {新疆长信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广汽丰田长信迎宾店)是广汽丰田★厂家直营店★} 地址:乌鲁木齐市迎宾路481号(统一食品旁)【#叮咚买菜推出自有精酿品牌“1972
  • 一位朋友说今天也只是很普通的一天,即便和喜欢的人一起过也只是每天过节之一又想到圣诞节,某姐妹说,快快快圣诞了,快从鱼塘里找条鱼祝他圣诞快乐。今天早上出门,遇见一
  • #刘雨昕[超话]##与昕黔行# 心向阳光,任何时候都不会感到寒冷;手捧玫瑰,走到哪里都能够散播芬芳。#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心向阳光
  • 我乡巴佬统计A股上市公司的ROE,得出:贵州茅台2020年ROE = 29.49%,这个值处在A股上市公司ROE的约96百分位,即,这个ROE值比A股95%的公
  • 但他此后的用力方向却是有所收缩的,2001年出版的论文集《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收录他1992年归国后发表的论文,虽然总体上看是接续前书的,继续探讨以现象学为代表的
  • 敬请期待讲述江湖与朝堂争斗的故事《说英雄谁是英雄》 敬请期待由青年演员刘宇宁饰演的 「金风细雨楼」威名不坠的 白副楼主——白愁飞@摩登兄弟刘宇宁 刘宇宁说
  • 10月15日6:20步行去“向东早餐店”上班,11:30步行回家,中午在家就餐, 14:00步行前往“向东早餐店”准备第二天营业所需物品,16:00步行回家,1
  • 【14.9起】楷印 德绒无痕保.暖内.衣拍34.9的选项起, 尺码M-XL的都有,80-140斤的姐妹都可以穿!123潮牌 羽绒服(¥268起)[打call
  • Chandelier of Grief#新媒体艺术# #沉浸式展览# 这件作品是2016年首次出现在画廊,是一个白色的六边形结构,高近四米的镜像空间,创造出一个
  • 一个地方的好吃的,比一个地方的美景,对我来说吸引力更大,我选择去一个城市可能考虑的就是哪里的东西好不好吃,而不是好不好玩儿,风景或者环境还有玩儿的方式都是大同小
  • #浙里资讯一点通# #杭州亚运会# #亚运会国博壁球馆# (浙江新闻客户端)开豪车“炸街”的90后团伙:没有正当工作,在网吧洗钱数额巨大#开豪车炸街的90后团伙
  • 我是股市的大猩猩,喜欢对指数做极限预判,而且只做非黑即白的预判,绝不模棱两可。我认为,在“推土机行情”面前,所有的看空,都有如螳臂挡车。
  • 女生和男生在很多方面差异比较大比如小姐姐们的语言天赋以及细腻、耐心、感性等都比男生要好很多有些专业女生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比如教育学、语言类所以姐妹们在选专业的时
  • 需要虔诚,持之以恒,如法修炼,它要求修持者以至诚之心反复念诵圣号和持诵神咒,它可使信众消灾免难,离苦得乐,这便是道门中的方便,法门中的易行道。  你吃过的苦,最
  • 九点出门接全身湿透的健身小张回家,顺便在商场楼下的盒马买菜,本来只想买三天的食材,结果逛着逛着就不小心买太多了,只好等小张下课过来一人一袋抱着走回去,感觉下次要
  • 在全民持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如果有这样一家“上市”公司:首次购买5万元的出厂价产品,就可以获得“全国市场总监”的尊贵身份,还可以连续12个月得到月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