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論》達摩祖師

(達摩祖師著渝州華嚴寺沙門釋宗鏡校刻)

  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佛者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知有相,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若聞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發大乘超三界。

  三界者:貪嗔痴是。返貪嗔痴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貪嗔痴亦無實性,但據眾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見貪嗔痴性即是佛性,貪嗔痴外更無別有佛性。經雲: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貪嗔痴也。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薩所行之處,無所不乘,亦無所乘,終日乘未嘗乘,此為佛乘。經雲:無乘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實,五蘊假名,遍體求之,必無定處,當知此人解佛語。

  經云:五蘊窟宅名禪院。內照開解即大乘門,可不明哉。不憶一切法,乃名為禪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臥皆禪定。

  知心是空,名為見佛。何以故?十方諸佛皆以無心,不見於心,名為見佛。

  捨身不恡,名大佈施。離諸動定,名大坐禪。何以故?凡夫一向動,小乘一向定,謂出過凡夫小乘之坐禪,名大坐禪。若作此會者,一切諸相不求自解,一切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禪定力。

  凡將心求法者為迷,不將心求法者為悟。不著文字名解脫;不染六塵名護法;出離生死名出家;不受後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盤;不處無明為大智慧;無煩惱處名般涅盤;無心相處名為彼岸。

  迷時有此岸,若悟時無此岸。何以故?為凡夫一向住此。若覺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離於此彼岸也。若見彼岸異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無禪定。

  煩惱名眾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異,只隔具迷悟耳。迷時有世間可出,悟時無世間可出。平等法中,不見凡夫異於聖人。經雲: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聖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薩與諸佛如來行也。若見生異於死,動異於靜,皆名不平等。不見煩惱異於涅盤,是名平等。何以故?煩惱與涅盤,同是一性空故。

  是以小乘人妄斷煩惱,妄入涅盤為涅盤所滯。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盤。

  涅盤者:涅而不生,盤而不死,出離生死,出般涅盤。心無去來,即入涅盤。是知涅盤即是空心。

  諸佛入涅盤者,為在無妄想處。菩薩入道場者,即是無煩惱處。

  空閒處者,即是無貪嗔痴也。貪為欲界、嗔為色界、痴為無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

  是知三界生滅,萬法有無,皆由一心。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無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無有實體,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無。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此名為中道。

  是知持心學法,則心法俱迷;不持心學法,則心法俱悟。

  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見之人,知心空無,即超迷悟。無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見。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兩相俱生滅。有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是名真見。

  夫真見者,無所不見,亦無所見,見滿十方,未曾有見。何以故?無所見故,見無見故,見非見故。

  凡夫所見,皆名妄想。若寂滅無見,始名真見。心境相對,見生於中,若內不起心,則外不生境,境心俱淨,乃名為真見。作此解時,乃名正見。

  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見與不見,俱不見故;解與不解,俱不解故。無見之見,乃名真見;無解之解,乃名大解。

  夫正見者:非直見於見,亦乃見於不見。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無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無所解者,始名正解;解與不解,俱非解也。

  經云:不捨智慧名愚痴。以心為空,解與不解俱是真;以心為有,解與不解俱是妄。若解時法逐人,若不解時人逐法。若法逐於人,則非法成法;若人逐於法,則法成非法。若人逐於法,則法皆妄;若法逐於人,則法皆真。

  是以聖人亦不將心求法,亦不將法求心,亦不將心求心,亦不將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兩寂,故常為在定。

  眾生心生,則佛法滅;眾生心滅,則佛法生。心生則真法滅,心滅則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屬,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屬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場。

  迷時有罪,解時無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時無罪見罪,若解時即罪非罪。何以故?罪無處所故。經雲:諸法無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業即為消滅。

  迷時六識五陰皆是煩惱生死法,悟時六識五陰皆是涅盤無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時,無心可得;若得道時,無道可得。若言將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見。

  迷時有佛有法,悟無佛無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夫修道者:身滅道成。亦如甲折樹。生此業報身,念念無常,無一定法,但隨念修之;亦不得厭生死,亦不得愛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則生證有餘涅盤,死入無生法忍。

  眼見色時,不染於色;耳聞聲時,不染於聲;皆解脫也。眼不著色,眼為禪門;耳不著聲,耳為禪門。總而言,見色有見色性,不著常解脫;見色相者常系縛。不為煩惱所系縛者,即名解脫,更無別解脫。

  善觀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與心俱清淨。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國。

  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亦無天堂地獄。

  為體非有非無,在凡即有,在聖即無。聖人無其心,故胸臆空洞,與天同量。此已下並是大道中證,非小乘及凡夫境界也。

  心得涅盤時,即不見有涅盤。何以故?心是涅盤。若心外更見涅盤,此名著邪見也。

  一切煩惱為如來種心,為因煩惱而得智慧。只可道煩惱生如來,不可得道煩惱是如來。故身心為田疇,煩惱為種子,智慧為萌芽,如來喻於谷也。

  佛在心中,如香在樹中;煩惱若盡,佛從心出;朽腐若盡,香從樹出。即知樹外無香,心外無佛。若樹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國土穢惡;心中無三毒者,是名國土清淨。經雲:若使國土不淨,穢惡充滿,諸佛世尊於中出者,無有此事。不淨穢惡者,即無明三毒是;諸佛世尊者,即清淨覺悟心是。

  一切言語無非佛法;若能無其所言,而盡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終日默而非道。是故如來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離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時而言,言亦解脫;若不知時而默,默亦系縛。是故言若離相,言亦名解脫;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縛。

  夫文字者:本性解脫。文字不能就系縛,系縛自本來未就文字。

  法無高下,若見高下非法也。非法為筏,是法為人筏者。人乘其筏者,即得渡於非法,則是法也。

  若世俗言,即有男女貴賤;以道言之,即無男女貴賤。以是天女悟道,不變女形;車匿解真,寧移賤稱乎。此蓋非男女貴賤,皆由一相也。

  天女於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於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離心無佛,離佛無心;亦如離水無冰,亦如離冰無水。

  凡言離心者,非是遠離於心,但使不著心相。經云:不見相,名為見佛。即是離心相也。離佛無心者;

  言佛從心出,心能生佛。然佛從心生,而心未嘗生於佛。亦如魚生於水,水不生魚。欲觀於魚,未見魚,而先見水。

  欲觀佛者,未見佛,而先見心。即知已見魚者,忘於水;已見佛者,忘於心。若不忘於心,尚為心所惑;若不忘於水,尚被水所迷。

  眾生與菩提,亦如冰之與水;為三毒所燒,即名眾生;為三解脫所淨,即名菩提。為三冬所凍,即名為冰;為三夏所消,即名為水。若捨卻冰,即無別水;若棄卻眾生,則無別菩提。

  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眾生性者,即菩提性也。

  眾生與菩提同一性,亦如烏頭與附子共根耳;但時節不同,迷異境故,有眾生菩提二名矣。是以蛇化為龍,不改其鱗;凡變為聖,不改其面。

  但知心者智內,照身者戒外。真眾生度佛,佛度眾生,是名平等。

  眾生度佛者,煩惱生悟解。佛度眾生者,悟解滅煩惱。是知非無煩惱,非無悟解;是知非煩惱無以生悟解,非悟解無以滅煩惱。

  若迷時佛度眾生,若悟時眾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眾生度故。

  諸佛以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無明貪愛皆是眾生別名也。眾生與無明,亦如左掌與右掌,更無別也。

  迷時在此岸,悟時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見相,則離迷悟;既離迷悟,亦無彼岸。

  如來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菩提也。

  佛有三身者:化身報身法身。化身亦雲應身。若眾生常作善時即化身,現修智慧時即報身,現覺無為即法身。

  常現飛騰十方隨宜救濟者,化身佛也。若斷惑即是雪山成道,報身佛也。無言無說,無作無得,湛然常住,法身佛也。

  若論至理,一佛尚無,何得有三?

  此謂三身者,但據人智也。人有上中下說,下智之人妄興福力也,妄見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斷煩惱,妄見報身佛;上智之人妄證菩提,妄見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內照圓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智,知三身與萬法皆不可取不可說,此即解脫心,成於大道。

  經云:佛不說法,不度眾生,不證菩提。此之謂矣!眾生造業,業不造眾生。今世造業,後世受報,無有脫時。唯有至人,於此身中,不造諸業,故不受報。經雲:諸業不造,自然得道。豈虛言哉!

  人能造業,業不能造人;人若造業,業與人俱生;人若不造業,業與人俱滅。是知業由人造,人由業生。人若不造業,即業無由生人也。

  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業,妄說無報,豈至少不苦哉。若以至少而理前心,造後心報,何有脫時?若前心不造,即後心無報,復安妄見業報?

  經云:雖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見。雖信有佛,言佛有金鏘馬麥之報,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闡提。

  解聖法名為聖人,解凡法者名為凡夫。但能捨凡法就聖法,即凡夫成聖人矣。

  世間愚人,但欲遠求聖人,不信慧解之心為聖人也。經云:無智人中,莫說此經。

  經云:心也法也,無智之人,不信此心。解法成於聖人,但欲遠外求學,愛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墮邪見,失心狂亂。

  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八萬四千法門,盡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內淨,猶如虛空,即出離身心內,八萬四千煩惱為病本也。凡夫當生憂死,飽臨愁飢,皆名大惑。

  所以聖人不謀其前,不慮其後,無戀當今,念念歸道。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須早求人天之善,無令兩失。

夜坐偈云:

一更端坐結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虛。
曠劫由來不生滅,何須生滅滅無余。
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若識心法非形像,湛然不動自真如。
二更凝神轉明淨,不起憶想同真性。
森羅萬像並歸空,更執有空還是病。
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論邪正。
若能不二其居懷,誰道即凡非是聖。
三更心淨等虛空,遍滿十方無不通。
山河石壁無能障,恆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無無性即含融。
非但諸佛能如此,有情之類並皆同。
四更無滅亦無生,量與虛空法界平。
無去無來無起滅,非有非無非暗明。
不起諸見如來見,無名可名真佛名。
唯有悟者應能識,未會眾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無邊,不起一念歷三千。
欲見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奧非心測,不用尋逐令疲極。
若能無念即真求,更若有求還不識。

達摩大師《悟性論》終

达摩大师悟性论

  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 校刻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舍身不吝,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着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盘;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盘;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者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盘,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盘,同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盘为涅盘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涅盘者:涅而不生,盘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盘。心无去来,即入涅盘。是知涅盘即是空心。诸佛入涅盘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是知持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见者:非直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无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盘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盘,死入无生法忍。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总而言,见色有见色性,不着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与心俱清净。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此已下并是大道中证,非小乘及凡夫境界也。心得涅盘时,即不见有涅盘。何以故?心是涅盘。若心外更见涅盘,此名著邪见也。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心,为因烦恼而得智慧。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踌,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此事。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是;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是。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而尽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是故如来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离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本来未就文字。法无高下,若见高下非法也。非法为筏,是法为人筏者。人乘其筏者,即得渡于非法,则是法也。若世俗言,即有男女贵贱;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以是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车匿解真,宁移贱称乎。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于鱼,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之与水;为三毒所烧,即名为众生;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若舍却冰,即无别水;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即菩提性也。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共根耳;但时节不同,迷异境故,有众生菩提二名矣。是以蛇化为龙,不改其鳞;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真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众生与无明,亦如左掌与右掌,更无别也。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菩提也。佛有三身者;化身报身法身;化身亦云应身。若众生常作善时即化身,现修智慧时即报身,现觉无为即法身。常现飞腾十方随宜救济者,化身佛也。若断惑即是雪山成道,报身佛也。无言无说,无作无得,湛然常住,法身佛也。若论至理一佛尚无,何得有三?此谓三身者,但据人智也。人有上中下说,下智之人妄兴福力也,妄见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断烦恼,妄见报身佛;上智之人妄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内照圆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智,知三身与万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此即解脱心,成于大道。经云: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此之谓矣!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无有脱时。唯有至人,于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经云:诸业不造,自然得道。岂虚言哉!人能造业,业不能造人;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人若不造业,业与人俱灭。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至少不苦哉。若以至少而理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复安妄见业报?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解圣法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世间愚人,但欲远求圣人,不信慧解之心为圣人也。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经云:心也法也,无智之人,不信此心。解法成于圣人,但欲远外求学,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为病本也。凡夫当生忧死,饱临愁饥,皆名大惑。所以圣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念念归道。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须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

  夜坐偈云

  一更端坐结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虚。旷劫由来不生灭。何须生灭灭无余。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

  二更凝神转明净。不起忆想同真性。森罗万像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

  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论邪正。若能不二其居怀。谁道即凡非是圣。

  三更心净等虚空。遍满十方无不通。山河石壁无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无无性即含融。非但诸佛能如此。有情之类并皆同。

  四更无灭亦无生。量与虚空法界平。无去无来无起灭。非有非无非暗明。

  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唯有悟者应能识。未会众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无边。不起一念历三千。欲见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奥非心测。不用寻逐令疲极。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中国医药学##国医的精诚力量# 被掩藏七百年的痛风绝妙方,是时候重见天日惠济苍生百姓了!

朱丹溪所制上中下通用痛风丸,是一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良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即中医之所谓“白虎历节风”,症状以四肢百节走痛为特征。丹溪谓此病“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故方以苍、柏、芎为主,兼顾风、湿、热、痰、血诸因。白芷、灵仙、桃、红为辅,助主药驱风活血宣痹止痛。六曲为佐,防止诸药损伤胃气。桂枝取味薄者,引诸药以达上肢,行于手臂;防己、胆草取其苦降,引诸药下达髋膝足趾,羌活能走骨节,领诸药直至痛处,故皆用之为使。通过临床验证,此方若无黄柏、苍术、川芎三药,疗效会显著降低,使用时应予注意。

本方应用得当,收效颇著。曾治一男孩患历节风,病情发展迅速,经过多处治疗无效。就诊时手指肿胀,不能伸直,脚痛,全身关节肿痛,舌红苔白腻,脉弦数。投以该丸,6剂后肿痛消失。又曾治一成年女性,手指肿痛,诸药不效,以痛风丸加桑枝、松节各30克,服之而安。

桂枝芍药知母汤亦治周身关节肿痛,它与上中下通用痛风丸在主治证上的区别是:前者以下肢肿痛为主,仲景故有“脚肿如脱”之训。后者以上肢肿痛为主,丹溪故于列方之前谓“取薄桂味淡者,独此能横行手臂,领南星、苍术诸药至痛处。”

朱进忠老中医对上中下痛风方在临床应用时,根据情况进行不同加减,扩大了其治疗范围。

上中下痛风方是元代朱震亨创制的一个治疗上中下痛痹的有效方剂。

余研本方组成之意:桂枝横行手臂,汉防己下行,除湿热,止痛痹;龙胆草下行泻火;羌活上行通身走关节,威灵仙上下行除上下之风湿。又桂枝领南星、苍术至痛处,诸药合用,非但能除风湿热邪,亦能调气机之升降。又南星入肝经,祛风痰,解痉搐而通络脉;桂枝通心肝之阴气而行痹阻;羌活治贼风失音不语,手足不遂,白芷除秽浊,祛风湿。桂枝、南星、羌活为伍,不但能除风湿、风痰之在经络,并且能开心窍,正舌偏;川芎、桃仁、桂枝、红花相配,不但能活血,而且能行上中下三焦之气机,故风寒湿热、痰浊、气血瘀滞之在上中下三焦者,均可用之。

案例1:糖尿病酸中毒,脑溢血所致之昏迷
刘某,男,71岁。高血压病、糖尿病17年余,左眼青光眼10年,经服西药,精神、食欲、睡眠一直近于正常。21天前,在看电视时,突然神志昏迷,急送某院治疗。诊为:脑溢血、眼底出血、糖尿病、糖尿病酮中毒、高血压病、肺部感染。

住院治疗21天,病情不但不减,反见日益加剧。审其神昏不语,痰声如拽锯,舌卷囊缩,手撒遗尿。项强,按其腹从心下至脐肌肉紧张,腹热而四肢厥冷,舌苔黄厚腻,脉滑数而时见促象。

证脉合参,诊为正气败绝,痰热阻滞,急予化痰清热攻下加人参法,3剂后体温由40.1℃降至38.5℃,神志有改善,但夜间体温又突然升至39.5℃。喉中痰更多,且曾因痰一时不能咳出而发生短暂的窒息现象,医急予气管切开,吸痰抢救,病情才逐渐稳定,但神志昏迷不见改善。再察其证见神昏痰多,项与四肢均强硬,按其腹不硬,瞳孔对光反射存在,舌苔黄白厚腻,脉弦紧数而时见结涩。综合脉证,诊为风寒闭郁,痰热内闭,气血瘀滞,心窍蒙闭之证。
处以上中下痛风方加减:黄柏10克,苍术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6克,威灵仙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龙胆草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神曲10克,川芎10克。

服药4剂后,神志稍清,四肢、项背强急改善,呼其名时能哼出声音,喉中痰声消失。继服10剂,神志清醒,肢体稍能活动,尿蛋白、酮体、红细胞消失,尿糖由(4+)降至(±)。

案例2:苍白球钙化,舌偏语謇,健忘,麻木
刘某,女,54岁。数十年来因某些问题,精神一直压抑,8个多月前,突然发现记忆力骤减,言謇语涩,心烦易怒,手足麻木、强而不适,项强,其后诸证日渐加剧。某院诊为“苍白球钙化”,住院半年多,病情反而更加严重。

细审其证,心烦易怒,言謇语涩,健忘,一句话常反复多次而不完,且思维不能连续,手足麻木,神情有时呆痴,有时正常,伸舌向左偏歪,舌苔白腻,脉弦紧而兼滑。综合脉证,诊为:风寒闭郁,痰热阻滞,气血升降失职。治拟上中下痛风方加减以外散风寒,内清痰热,理气活血,斡旋阴阳。

处方:黄柏10克,苍术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3克,威灵仙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龙胆草10克,羌活4克,白芷4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郁金6克。服药4剂后,舌僵、麻木、记忆分析能力衰退现象好转。继服上药两个月,记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大见改善,并能做一般家务劳动,继以加减十味温胆汤善后。

案例3: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的痴呆、语謇、轻瘫
郝某,男,45岁。一个多月以前,煤气中毒昏迷,经过某院抢救后虽神志清醒,但精神一直失常,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吞食异物,有时甚至吞食自己的粪便,他人问其痛苦所在时均不回答,对自己的妻子儿女全然不识,饮食不知饥饱,走路及手握物体均甚困难。

细审其证,精神呆痴,时时喃喃自语,询其子女是谁时概不作答,命其到厕所大小便时有时拒绝,有时去而复回,回居室后即刻到床上大小便,衣食从来不知索取;舌苔黄白厚腻,脉弦紧而滑涩兼见。综合脉证,诊为:秽浊之邪蒙蔽清窍,血络瘀滞所致。拟上中下痛风方加减,活血通络,除秽开窍。

处方:黄柏10克,苍术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10克,龙胆草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白芷10克,羌活4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郁金10克,菖蒲10克。服药10剂后,神志较前明显好转,已能认识子女,并能主动索要衣食和主动到厕所大小便;但过去的事情仍多数记忆不清。继服药10剂,记忆力较前明显恢复,走路也较前明显稳健,已能随意拿取各种物品。继服上药30剂,诸证消失。

案例4:脑血栓形成,偏瘫、失语
张某,男,30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心房纤颤10余年。半年多前在刚刚看完电视要睡觉时,突然神志昏迷,口眼喎斜,右半身瘫痪。急至某院,诊为脑血栓形成、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前后住院6个多月,虽然神志已完全清醒,偏瘫亦有所好转,但伸舌仍偏歪,语言謇涩,右手挛缩不能伸展,右臂亦仅能伸展45°,右腿约伸120°,右足趾挛缩,并时时心悸气短。

细审其证,除上症外,兼见失眠健忘,舌苔黄白而腻,舌质紫黯,脉沉细滑促。综合脉证,诊为瘀血阻滞,痰热不化。治拟上中下痛风方,化痰泻火,理气活血,疏筋通络。
处方:黄柏10克,苍术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10克,威灵仙6克,桃仁10克,红花6克,龙胆草10克,羌活3克,白芷3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丹参15克。连续服药30剂后,舌謇语涩明显好转,上肢能伸至170°,下肢约伸180°, 足趾挛缩状消失,走路平稳,手指伸屈亦较自如,继服上方60剂,诸证大部消失。惟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的症状未明显消减。

案例5:慢性丹毒反复发作,右腿肿胀如象腿
张某,女,50岁。5年前,在左小趾、无名趾部先发现红肿热痛,很快即整个左下肢均红肿,发热。急至某院,诊为丹毒。治疗两个多月后痊愈出院。次年春天,以上症状又发作,住院两月余,痊愈出院。此后,每年都发病1〜2次。近一年多来,虽然经过治疗有所好转,但左下肢的肿胀现象一直不见根本改善,且皮肤日渐增厚粗糙,如大象皮肤之状,又用中药除湿清热解毒之剂近百剂及针灸、西药等,仍不见改善。

细审其证,左侧整个下肢从鼠溪部至足趾均肿胀,微痛不红,皮肤粗糙增厚如牛领之皮状,活动不便,口干口苦而黏,二便正常,舌苔黄白稍腻,脉弦紧滑数。综合脉症,诊为湿热内郁,风寒外闭,痰热内结,气滞血瘀之证。治拟外散风寒,内除湿热,化痰散结,理气活血。治以上中下痛风方加减。

处方:黄柏10克,苍术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已10克,威灵仙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龙胆草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晚蚕砂10克。服药4剂后,腿肿大减;继服10剂,腿肿竟消退大半,又服20剂,愈。

案例6:皮肤结核,小脚疼痛、结节,久久不愈
耿某,女,40岁。两腿紫红色结节,疼痛,发热,时轻时重约6年,经数个医院反复检査,确诊为皮肤结核,予抗痨药、激素等治疗,曾一度好转,但不久又复如初。近两年多来,两腿、两臂结节一直不见消退。

细察其证,左腿有10个杏核大、紫红色、微有硬痛的结节,右腿6个,左臂3个,右臂2个。舌苔薄白,脉弦紧滑数。综合脉证,诊为风寒郁表,湿热内郁,痰积瘀血凝结,治以上中下痛风方加减,散寒解表,除湿清热,化痰软坚,活血散结。

处方:黄柏10克,苍术10克,南星10克,肉桂10克,防己10克,威灵仙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龙胆草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丝瓜络10克。服药6剂,诸症好转,服药40剂,愈。

注:本博文中所涉及到的各类药或药方等,仅做中医知识分享,不作医疗疾病的方法、建议、推荐或指引。

转载/来自网络

你没见过的偏方、验方https://t.cn/A69svrOi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爱国者有线键盘游戏电脑台式笔记本家用办公商务USB防水微静音人体工学设计,加宽手托,舒适按键,防水防溅,坚固耐用,娱乐办公更舒适!30天无理由退换! 【每日千款
  • Aᴜɢᴜsᴛ.(。•̀ᴗ-)✧ 「分享今晚の高光时刻」 ♥︎婆婆从网上(准确的说是拼多多直播间)买了好多小龙虾,今晚炒了一大盆,一问,还剩下十袋[允悲]这是要一
  • #之昂小姐的风花雪月# 读书打卡 ✔ Day 16《柳腊姐》《老人鱼》 — — — — — — — — — 《角儿》 严歌苓 奶奶说:“你们无聊了都
  •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取名##合婚##八字算命、八字合婚、起名# 关于伤官旺如何化解的方法: 有很多的人朋友听到八字带伤官、七煞担心不得了,其实不需要的那么担心
  • 想了好多,被电视里微博里抖音里的光鲜亮丽迷惑了,突然感觉自己终其一生都是成为一个普通人,没有亮丽的生活和想象中美好的婚姻,或许以后会有个凑活的工作和家庭吧。或许
  • #NINEPERCENT[超话]# 从2018年到现在~ 见面了大概十几次吧~ 我们真的走过来十几个城市~ 永远期待下一次见面,从来不会失去好奇心 陪你从南走到
  • 繁忙日程后去游乐园里放松的快乐女孩 和世界上所有年轻小姑娘一样,喜欢甜品、密室、游乐场;甜美的梦里也有公主、小丸子、星黛露;和朋友一起去海盗船时,是表面上最镇定
  • 上午第一次去看漫展:大夏天穿汉服/cos的,都太拼了。 好多人在地上铺层垫子,就坐下来做妆发了,盯着正午的太阳☀,有的人连个垫子都没有。 好些人穿的衣服好几层,
  • 光阴,在斗转星移中、在花开花落间渐行渐远,带走了悠悠岁月,带走了青青容颜,却在心中留下了太多不可磨灭的记忆,再回眸,关于过往遗留下来的记忆中,点点滴滴都是你的痕
  • 我从来不想有下辈子,我只想开心的过完这辈子,一辈子就足够了,如果这辈子有机会,我宁愿当一条鱼也好过做人的辛苦。这个社会太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勾心斗角,各种欺骗
  • 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出现疲倦期呢,像浑身力气被抽离,但是每天晚上都在反省,不要因为自己的状态影响到其他人可第二天还是像个小孩子一样,这样的
  • 她消失了 世界不会变得更好 现在的她明白 她还可以为世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所以她不会轻易选择化作一粒尘埃回归大地 世间的繁华 生活的多样 她 还没有看够
  • #小信新风脱口秀# 午休吃饭时出去了一趟,回来之后,办公室新来的小姑娘捂着嘴笑嘻嘻地跟我说:“信哥,你是不是最近不舒服?” 我一想,最近嗓子是有点不舒服,头也
  • #每日一善[超话]#[给你小心心]#黄明昊首专18# 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
  • #蔡徐坤0802生日快乐##蔡徐坤[超话]# 2.1版本的葵葵已经升级为2.2版本的啦 这是我陪你过的第三个生日诶 时间真的好快啊 你都已经22岁了呀 21岁小
  • 有些人都会说我怎么会这么傻,为什么要去献血?这不是在帮医院赚钱吗?为什么要献血给不认识的人?不要问为什么,如果说我傻的人有一天要用到血我也会无常的献给他,我只知
  • #恋与制作人[超话]#佛系玩家佛了很久,今天偶尔打开超话一看,哦哟嚯,现在随随便便一个八十线小明星也能来碰瓷狗叠了?先撩者贱四个字我都说腻了,更何况一整晚了,还
  • 你千万莫入我梦中,扰我心神乱我心魄。一江明月,回首少了谁。一杯浊酒,相逢醉了谁。 一年春事,桃花红了谁。一眼回眸,尘缘遇了谁。不知道从何时起,山川是你、湖海是你
  • 挖pi币,不是走路赚钱,不是看新闻赢奖励,不是拼多多淘宝刷单的蝇头小利,也不是传销直销,更不是电子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项目,这个项目是应用计算机区块链技术开
  • 【玉龙雪山】玉龙雪山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西北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位于丽江市北15公里、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山势由北向南行进,南北35公里,东西25公里,雪山面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