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无常叫做正常》07(圆满)

(24)彻悟!我们一定要彻悟!几个重点,要不然,我们今天来到苑里弘法就很可惜了。

一、彻悟这个身体从上到下都不干净。第一个,要彻悟我们这个身体不清净。

第二、这个世间是苦的。生老病死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

这个世间是无常的、会变化的,万法是空的,还有一切法是无我的。我们这个色身看清楚,人无我,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色身用化学来分析一下就是这些元素而已。宇宙的元素构成这个色身,有一天宇宙,你借重宇宙的能量,宇宙、大自然也会带走它的。你今天借重宇宙的能量,借重宇宙的元素,有一天,大自然也会带走这些元素的,一点都不会客气的!“人无我”接下来就是“法无我”,法无我。所以一切法也空无自性。

好,我们渐渐有了这些基础以后,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识”什么是“智”?

诸位!“识”,意识形态的“识”,眼根攀缘色尘,产生眼识,这个“识”,它能分别。“智”,也能分别。“识”是执著的分别,叫做“有漏分别”。“智”是没有执著的分别,叫做“无漏分别”。“识”,是生灭有为法,“智”是无为法。“识”是不善分别,“智”是善于分别。两种都能分别,但是众生的妄想、颠倒,就是识心分别,有漏分别,有为生灭的分别,不善于分别,就是烦恼重重,叫做识心分别。“智”叫做无漏分别,叫做无为法,叫做善于分别,虽分别不做分别想。在座诸位,你千万不要说:“识”不好,我把它除掉。诸位,不需要!识心生灭当体即空。识就是性,识性就是智慧,不好的东西转换一下,就是最可贵的东西。所以你不要说:我离开这个识,离开这个识就没有智,对一个在阶位里面修行的人,叫做:我们要离开妄想、颠倒、分别的“识”,对大彻大悟、转识成智来讲,识就是智。在这里有个重点:凡夫叫做“万法唯识”。相分,就是识体变现出来的;见分,是识体妄动出来的;自体分,就是生灭的意识心。凡夫叫做“万法唯识”,佛陀叫做“万法唯智”。噢!这一句话你可要记清楚!识、智,当下就是!能放下的,就是智,不能放下的,就是识。“识”就是波动,“智”如同大海,生灭会归到最后,体悟到最后,生灭当体就是不生不灭。所以,窥基大师就这么说啊,《成唯识论》:若论生灭,一切皆是识,皆是有为;若论智,一切都是无为,都是无漏、都是平等。若论觉者,一切都是般若。

再讲一遍。

若论识,一切都是有为,一切都是生灭,一切都是有漏。

若论无为,一切都是无漏,都是平等。

若论智慧,于生灭里懂得去抉择,有为放下,有漏放下,不善分别放下,立刻就证得般若。

无漏也有分别,善于分别,平等的分别,无所住著的分别。

开悟见性,识就是智。

妄动就会把般若的智慧,变成生灭的执著。

剩下一点点时间,等一下,我把好的比丘,还有好的修行人,这是龙树菩萨《十住毘婆沙论》出来的,因为师父看了非常多、非常多的书,所以讲经说法都要有依据。现在,简单讲:

(25)什么是好的比丘?泛指一切好的修行人。《十住毘婆沙论卷四》:五种情形能令菩萨还有比丘修行不退转。

㈠离一切相,用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入无分别智,此人,生生世世修行不退转。一、离一切相,用平等的心善待一切众生,慈悲平等,无有分别,此菩萨、比丘修行不会退转。这是好的比丘,好的修行人。

㈡不嫉他人利养,不会嫉妒别人供养比我多,对自己的身心、财产全部能舍。这是一个好的比丘,好的菩萨,好的修行人。第二、绝对不会去嫉妒别人比我行、供养比我多,同时把自己身心、财产完全舍离。这个人临命终一定没有障碍,没有罣碍的。这是一个好的比丘,好的菩萨,好的修行人。

㈢乃至于失去生命,他都愿意守佛的净戒,守口如瓶,绝对不说四众过,不说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过失,也不说在家居士,或者在家的女居士的过失,绝不说一切法师的过失,一生一世口业清净。此人是好的比丘,好的修行人。

再念一遍。第三、纵然……这个《十住毘婆沙论》,龙树菩萨造的论。第三、乃至失去生命,我也守佛的净戒,守口如瓶,绝不说四众过失,不说一切法师的过失,一生一世守佛的净戒,口业绝对地清净。此人是好比丘,是好的修行人,是好菩萨,修行不会退转,得到福德无量。

我们身体修行来的福德因缘,是什么会把它花掉呢?就是这只嘴巴,这只嘴巴。

像我们以前在念台中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有的比丘可能是刚初学佛法的,口业不是很清净,念念念……喜欢这样攻击、诽谤。广化律师常常开示我们:身体很不容易修了那一些福德,洗锅子、扫地、擦佛像,对不对?可那一只嘴巴就全部把它花光光!广化律师就教我们:我们一定要守口如瓶!挣来的功德,嘴巴,窣!守住了!功德就存在了。你不说会死啊!不要去说是是非非嘛!要会赚钱,要能守得住钱,你会赚福德、功德,你也要守得住啊!广化律师就说:我们所赚的功德,统统给这只嘴巴花光了。花光了!是不是?所以啊,这个女众那一只嘴巴啊,哆哆哆……小心啊!我讲的是外面的,跟你们没关系的,当然跟你们没关系。你们那个口那么善良,还来听慧律法师开示,当然是好人啊!是不是?当然是好人啊!

乃至失去生命,我也守口如瓶,绝不说四众的过失,也绝不说一切法师的过失,一生一世坚持佛的清净戒律,口业绝对清净。他不好,他负因果,跟我没关系!我造业,换我掉进去。你记住!冷静一下!如果第三啊,那就是好比丘,守清净的口业,好菩萨,好的修行人,绝对不退转。

㈣具足信心,宁舍生命,求如来甚深的正法,绝不退转!此人,生生世世不退转!第四、具足对三宝的信心,宁舍生命,也要求于如来甚深的正法,乐于如来甚深的正法,此人是好比丘,好菩萨,好的修行人,生生世世决定不退转!

㈤绝不诈现威仪,绝不口是心非。内无实德、经教不通、心性不明,外面现出庄严之相,贪著别人的恭敬跟供养,菩萨绝对不贪众生的供养。再讲一遍。第五、绝不诈现威仪,欺诳众生,里面实在是没有实德,经教不通、心性也不明,法乱讲,欺诳众生,外现庄严,贪著别人的恭敬跟供养,骗得了无量的财富,菩萨绝不贪著这些假相,而造了无量无边的恶业,累积像须弥山一样那么大,尤其是比丘,千万使不得!千万使不得!如果能这样子不诈现威仪,不口是心非,也不会欺诳众生,外现威仪,自知内无实德,自知经教不通,自知心性不明,也不贪著别人的恭敬供养,这个是好比丘,那么这个是好菩萨,是好的修行人。

佛陀说:弘法利生。这句话对出家人更为重要,对在家居士也很重要。佛陀说:弘法利生本来就是要跳出轮回的,现在又回过头来贪著名利——名闻利养。无法离欲,又返入轮回。佛陀说:是真的是可怜的人!再讲一遍。佛陀说呀:弘法利生本来就是要跳出轮回的,现在又贪著名利——名闻利养。又无法离开这些欲望,又返过来又入于轮回,你看,这个修行人多可怜!

好!接下来,讲不完啦!讲不完!没关系,剩下七分钟,因为他们告诉我,五点一定要结束。听了,我是真的很高兴!

我是本来要讲到晚上十二点的。我乐于说法,乃至牺牲,绝不退缩!好!剩下七分钟,我们就简单讲一下坏的修行人,不好的比丘,不好的菩萨。

㈠无有志干,好乐下劣之法。心中就是这个人没有志气,干起活来没劲儿!不来劲儿!一点精神都没有!追求名利,精神来了!要修行、看经典,就睡着了!好乐下劣之法,喜欢小乘法,不喜欢大乘法。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

好乐下劣之法,就是说:噢!喜欢那个不究竟的,叫做下劣之法。无有志干,好乐下劣之法,此人不得成就,是不好的比丘,是不好的修行人,不好的菩萨。

㈡身著名利——名闻利养,其心不端直。这龙树菩萨造的《十住毘婆沙论》。深著名闻利养,其心不端直。就是:贪著于名闻利养,他的心……直心是道场,直心、深心、菩提心是道场,这个人一点都不直。就像戒律里面比喻的:一棵树木,你在远处看着它很高,树木为什么能长得很高?如同从中拔出而起,因为这棵树,树干是直的。树干是弯的,能不能长那么高?不行!人的心弯了,就见不到佛性。你的道业也不会成就。这棵树,在戒律里面比喻:这棵树为什么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挺拔而起?因为这一棵树没有弯曲。懂这个比喻吗?人的心没有弯曲,就充满着智慧,充满着般若,立刻挺拔而起,人中的佼佼者,是个好的修行人。

㈢吝护他家,就是说:来到了世间,比如说:一个比丘来到了世俗之家,看到人家世俗之家有钱不供养,生气。再来,也不忌讳说:在家居士对我们修行人的观感。走过去,看这个居士经济不错,有钱,他就说:喂!你怎么不供养啊?还用要的,还开口要的!我这辈子从来不敢,我们看了经典,哇!吓坏了!这佛制的戒律,还有这样子向人家开口要供养的?我们没有听过。存在吗?存在啊!开口向你要钱的出家人,当然是少许的啦。叫吝护于他家。就是说:不懂得在在家居士面前保护出家人的形象的意思。很可怕的!

㈣不信乐空法,对于“有”很高兴,财、色、名、食、睡很乐意去追求。对于佛陀所讲的“第一义谛大空”没有兴趣,能解脱的法没有兴趣。会产生执著的东西,他特别有兴趣。对于世俗的音乐啊、唱歌啊、艺术啊,有的不如法的,就是跟在家居士混在一起啊!没有一点出家人的气质。佛陀告诉我们:乐生灭的世俗法,不乐第一义谛大空的出世法,能说是出家人吗?世间人搞钱、搞名、搞利,出家人也搞这个东西,听起来就很奇怪啊!那为什么要剃度出家呢?是不是?说:不信乐空法,不好的比丘,不好的修行人,如果是居士,也不是好的居士。

㈤但贵诸言说,只是会贵……只是会讲一些很好听的。亚里斯多德怎么说……然后,康德怎么说……自己最缺“德”自己不知道!亚里斯多德怎么样,康德怎么样?我看你是最缺“德”。就是不愿意去做,不愿意去做。佛陀讲什么?说:但贵诸言说,只是会说说,不愿意付诸行动!还用那个最美好的世间的名词迷惑众生,他说他也在说法,讲那些完全不着边际,没有任何的营养,不能开智慧,对了生死一点帮助都没有。

然后,最后,龙树菩萨说:是名败坏之相。

我把它整合一下。

哪些是不好的比丘、哪些是不好的菩萨、哪些是不好的会坏佛陀的正法的居士呢?

㈠无有志干,好乐下劣法。没有志气、不能苦干实修,喜欢下劣之法。“下劣”就是不究竟。

㈡深著名利,其心不端直。

㈢吝护于他家。这句一般(人)听不懂。就是说:一个出家人吝啬赞叹别人、嫉妒别人有钱,吝护于他家,叫做……注意!出家众到在家居士,就是要护着他家,就是要给他正信,就是护着在家居士。你给他佛陀的正信,就是护着在家居士的意思。不要跟他搞那个世俗的东西。

㈣不信乐空法。对第一义谛大空究竟义没兴趣。倒是对财、色、名、食、睡一天到晚奔跑。我告诉你:在家居士,很简单的判断,那个出家人一天到晚打电话给你,那个出家人一天到晚打电话给你化缘,财、色、名、食、睡,我告诉你:那个出家人你就要稍微注意一下!真正一个修行人不会这样子的。打电话,看情形:是救人吗?是传法吗?有时候特殊状况。也不是说法师就不能打电话,也不是这样子,要看情形。但是在家居士要有一个判断的能力。还有啊,你在这一辈子一定会碰到好的,我们随喜赞叹。也一定会碰到少许的,佛教在我台湾看起来,百分之九十九,半月半月诵戒,半月半月诵戒、结夏安居啊、精进啊,说实在话,我可能福报比较大,我真的在台湾很少看到不好的比丘、比丘尼,可能我的福报比较大。我觉得在台湾看到都是很棒的出家人,这是我的福报。或者在外面,外面我也不了解,我这辈子就喜欢静。是名败坏之相,这个比丘会败坏正法,这个菩萨会败坏正法,这个修行人会败坏正法,这不是好的出家人。

第四、叫做不信乐空法。

㈤叫做但贵诸言说。只是想讲一些好听的话欺诳别人,也不愿意好好地修行,付诸行动!这是败坏相,会坏了佛陀的正法。所以,在座诸位啊,护持正法也是要用般若智慧的,什么时候醒得过来,就看你自己了。醒不过来,我也没有办法!我的责任就是这样子来告诉你:我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有根据的,不是信口说说的。我准备讲到凌晨十二点的,

最后讲两句话,欢迎大家来,来我们的广净道场结一个法缘,也感谢法无师带领僧团,也感谢我们这些比丘尼,非常地感恩!也感谢我们这些护法居士大德。我们都是一家人,因为都是佛陀的弟子,对不对?也不分彼此,我们一家人,一家人。

还有啊,也谢谢我们的余会长、余会长的儿子、魏居士,感谢诸位法师、比丘、比丘尼。

请合掌:回向

(全辑圆满)

2014年5月9日德国最负盛名的柏林国家歌剧院童声合唱团,在指挥家韦岑茨·威斯伯格的执棒下在北京中山音乐堂正式开始开启中国巡演,为听众们带来“柏林的空气—柏林国家歌剧院童声合唱团中国巡演收场音乐会“。

柏林国家歌剧院童声合唱团隶属于德国久负盛名的柏林国家歌剧院,在指挥大师丹尼尔·巴伦博伊姆的呵护下,逐渐成长为德国最为成功的童声合唱团之一,指挥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毕业柏林音乐学院,2007年起接任位于柏林菩提树下大街的柏林国家歌剧院童声合唱团,其指挥风格淳朴干净,尤其擅长19和20世纪音乐作品。在中山音乐堂的演出为大家打来了如《 柏林的空气》,《摩拉维亚之声》, 《离别无苦》,《拉辛之歌》,《风暴》,《野玫瑰》,《摇篮曲》,《茉莉花》,《 送别》等近二十首深受欢迎的音乐会曲目。以下信息是合唱团接下来在中国其他六个城市巡演详情:

天津站:
时间:2024-05-10 19:30
地点:天津大剧院音乐厅
在线购票:https://t.cn/A6HU6uJQ

武汉站:
时间:2024-05-12 星期日 19:30
地点:武汉琴台音乐厅
在线购票:https://t.cn/A6HU6uJ8

长沙站:
时间:2024-05-14 周二 19:30
地点:长沙音乐厅
在线购票:https://t.cn/A6HU6uJT

上海站:
演出时间:2024年5月15日(三)19:30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合肥站:
演出时间:2024年5月17日19:30
演出地点:包河凤凰剧院

杭州站:
演出时间:2024年5月19日(日)14:30
地点:杭州大剧院音乐厅
https://t.cn/A6HU6uJR

《地藏忏》完整仪轨

恭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遍)
十方诸佛菩萨(三遍)
光临道场,放光加持

为我等众生及法界一切众生作证明,
证明我等,今在佛前真诚心的忏悔;
忏悔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的一切恶业;
一经忏悔直至成佛永不更造。

弟子代法界一切众生,

虔诚的礼佛三拜

向我等无始劫以来伤害的一切众生

顶礼三拜

弟子我等 今在佛前
代法界一切苦难众生
及弟子我等
忏悔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的一切恶业
弟子我等 从与无始
以至今生 毁破三宝
做一阐提 谤大乘经
断学般若 弑害父母
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
破他梵行 焚毁塔寺
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
拔无因果 狎近恶友
违背良师 自作教他
见闻随喜 如是等罪
无量无边 故于今日
生大惭愧 克诚披露
求哀忏悔 唯愿三宝
慈悲摄受 放净光明
照触我身 诸恶消灭
三障消除 复本心源
究竟清净 (三遍)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三拜)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障皆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杀害物命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不义窃盗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非礼邪淫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恶口粗言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兴造毁谤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嗔恚嫉妒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悭吝不施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饮食无度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畋猎恣情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悖逆父母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烧山林木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恶视生灵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网捕生雏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毁谤三宝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轻法慢教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破用常住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污梵诬僧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汤斫伤生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破戒犯斋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非礼毁用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吾我贡高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两舌斗乱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愚痴邪见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无量罪障我忏悔

弟子众等 普为 四恩三有 法界众生

求于诸佛 一乘无上 菩提道故

专心持念 阿弥陀佛 万德洪名

期生净土

又以业重福轻 障深慧浅

染心易炽 净德难成

今于佛前 翘勤五体

披沥一心 投诚忏悔

我及众生 旷劫至今

迷本净心 纵贪嗔痴

染秽三业 无量无边

所做罪垢

无量无边

所结冤业

愿悉消灭

从于今日 立深誓愿

远离恶法 誓不更造

勤修圣道 誓不退惰

誓成正觉 誓度众生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

当证知我 当哀悯我 当加被我

愿禅观之中 梦寐之际

得见阿弥陀佛 金色之身

得历阿弥陀佛 宝严之土

得蒙阿弥陀佛 甘露灌顶

光明照身 手摩我顶 衣覆我体

使我宿障自除 善根增长

疾空烦恼 顿破无明

圆觉妙心 豁然开悟

寂光真境 常得现前

至于临欲命终 预知时日

身无一切 病苦厄难

心无一切贪恋迷惑 诸根悦豫

正念分明 舍报安详 如入禅定

阿弥陀佛 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

放光接引 垂手提携

楼阁幢幡 异香天乐

西方圣境 昭示目前

令诸众生 见者闻着

欢喜感叹 发菩提心

我于尔时 乘金刚台

随从佛后 如弹指顷

生极乐国 七宝池内

胜莲花中 花开见佛

见诸菩萨 闻妙法音

获无生忍 于须臾间

承事诸佛 亲蒙授记

得授记已 三身四智

五眼六通 无量百千

陀罗尼门一切功德 悉皆成就

然后不违安养 回入娑婆

分身无数 遍十方刹

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

种种方便 度脱众生 咸令离染

还得净心 同生西方 入不退地

如此大愿 世界无尽 众生无尽

业及烦恼 一切无尽 我愿无尽

愿今礼佛发愿 修持功德

回施有情 四恩总报 三有齐资

法界众生 同圆种智

弟子我等代法界一切苦难众生,

真诚心发愿

此时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祈求大慈大悲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观音势至清净海众诸大菩萨

光临道场 放光接引

令法界一切苦难众生脱离业海

往生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永不轮回。

(以上内容读1~3遍)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

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回向

忏悔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南无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回向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佛经[超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地藏菩萨[超话]##雨宝陀罗尼咒##地藏王菩萨[超话]##艺术疗愈##禅理智慧##禅意诗歌##禅##神仙故事##禅意诗歌##禅##生活有香气##生活处处都是禅##修行##生活处处都是禅##运势提升##佛学文化##生活处处都是禅##禅茶一味##我的佛系生活##消除业障##佛经[超话]##佛法看世界##佛经[超话]##宇宙[超话]##地藏王菩萨[超话]##地藏菩萨[超话]##佛经[超话]##玄学[超话]##我的佛系生活##艺术疗愈##禅意诗歌##清凉语录##禅游天下##灵魂有香气##禅艺禅趣##生活有香气##人生感悟##自律##一日一花##致自己##青春##好运##科普一下#
《地藏忏》完整仪轨

恭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遍)
十方诸佛菩萨(三遍)
光临道场,放光加持

为我等众生及法界一切众生作证明,
证明我等,今在佛前真诚心的忏悔;
忏悔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的一切恶业;
一经忏悔直至成佛永不更造。

弟子代法界一切众生,

虔诚的礼佛三拜

向我等无始劫以来伤害的一切众生

顶礼三拜

弟子我等 今在佛前
代法界一切苦难众生
及弟子我等
忏悔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的一切恶业
弟子我等 从与无始
以至今生 毁破三宝
做一阐提 谤大乘经
断学般若 弑害父母
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
破他梵行 焚毁塔寺
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
拔无因果 狎近恶友
违背良师 自作教他
见闻随喜 如是等罪
无量无边 故于今日
生大惭愧 克诚披露
求哀忏悔 唯愿三宝
慈悲摄受 放净光明
照触我身 诸恶消灭
三障消除 复本心源
究竟清净 (三遍)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三拜)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障皆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杀害物命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不义窃盗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非礼邪淫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恶口粗言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兴造毁谤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嗔恚嫉妒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悭吝不施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饮食无度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畋猎恣情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悖逆父母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烧山林木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恶视生灵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网捕生雏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毁谤三宝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轻法慢教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破用常住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污梵诬僧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汤斫伤生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破戒犯斋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非礼毁用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吾我贡高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两舌斗乱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愚痴邪见我忏悔

南无大愿地藏王 无量罪障我忏悔

弟子众等 普为 四恩三有 法界众生

求于诸佛 一乘无上 菩提道故

专心持念 阿弥陀佛 万德洪名

期生净土

又以业重福轻 障深慧浅

染心易炽 净德难成

今于佛前 翘勤五体

披沥一心 投诚忏悔

我及众生 旷劫至今

迷本净心 纵贪嗔痴

染秽三业 无量无边

所做罪垢

无量无边

所结冤业

愿悉消灭

从于今日 立深誓愿

远离恶法 誓不更造

勤修圣道 誓不退惰

誓成正觉 誓度众生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

当证知我 当哀悯我 当加被我

愿禅观之中 梦寐之际

得见阿弥陀佛 金色之身

得历阿弥陀佛 宝严之土

得蒙阿弥陀佛 甘露灌顶

光明照身 手摩我顶 衣覆我体

使我宿障自除 善根增长

疾空烦恼 顿破无明

圆觉妙心 豁然开悟

寂光真境 常得现前

至于临欲命终 预知时日

身无一切 病苦厄难

心无一切贪恋迷惑 诸根悦豫

正念分明 舍报安详 如入禅定

阿弥陀佛 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

放光接引 垂手提携

楼阁幢幡 异香天乐

西方圣境 昭示目前

令诸众生 见者闻着

欢喜感叹 发菩提心

我于尔时 乘金刚台

随从佛后 如弹指顷

生极乐国 七宝池内

胜莲花中 花开见佛

见诸菩萨 闻妙法音

获无生忍 于须臾间

承事诸佛 亲蒙授记

得授记已 三身四智

五眼六通 无量百千

陀罗尼门一切功德 悉皆成就

然后不违安养 回入娑婆

分身无数 遍十方刹

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

种种方便 度脱众生 咸令离染

还得净心 同生西方 入不退地

如此大愿 世界无尽 众生无尽

业及烦恼 一切无尽 我愿无尽

愿今礼佛发愿 修持功德

回施有情 四恩总报 三有齐资

法界众生 同圆种智

弟子我等代法界一切苦难众生,

真诚心发愿

此时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祈求大慈大悲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观音势至清净海众诸大菩萨

光临道场 放光接引

令法界一切苦难众生脱离业海

往生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永不轮回。

(以上内容读1~3遍)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

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回向

忏悔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南无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回向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佛经[超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地藏菩萨[超话]##雨宝陀罗尼咒##地藏王菩萨[超话]##艺术疗愈##禅理智慧##禅意诗歌##禅##神仙故事##禅意诗歌##禅##生活有香气##生活处处都是禅##修行##生活处处都是禅##运势提升##佛学文化##生活处处都是禅##禅茶一味##我的佛系生活##消除业障##佛经[超话]##佛法看世界##佛经[超话]##宇宙[超话]##地藏王菩萨[超话]##地藏菩萨[超话]##佛经[超话]##玄学[超话]##我的佛系生活##艺术疗愈##禅意诗歌##清凉语录##禅游天下##灵魂有香气##禅艺禅趣##生活有香气##人生感悟##自律##一日一花##致自己##青春##好运##科普一下##佛经[超话]##地藏菩萨[超话]##龙年大吉##阅读[超话]##一日一花##仪式感##自律##相亲##禅茶一味##正念行禅##佛法看世界##生活有香气##佛经[超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雨宝陀罗尼咒##科普[超话]##艺术疗愈##地藏王菩萨[超话]##禅茶一味##宇宙[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佛说阿弥陀经》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莲池赞】 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
  • 我的小男孩 2周岁生日快乐啊 ...昨天晚上搂着你的时候 我就想掉眼泪 陪伴你的这两年日子里 把你从四斤多的早产宝宝养到现在还算健康的臭小子 付出了多少日日夜夜
  • #佛教# 神咒护体 护佑平安丨楞严咒全文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氎。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
  • 会根据不同的情况给出最合适的建议,一定知无不言70/20分钟(可选择电话 文字)❤️选校服务提供英国地区传媒类选校服务,量身定制选校建议去,提供10个专业建议,
  • 二是始终聚焦主责主业,以钉钉子的精神履行好各项法律监督职能。张宇检察长最后强调,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是党二十大召开之年,全体干警要始终保持
  • 【男嘉宾[心]3874号】(已验证)户口:北京昌平人、想找个京户姑娘年龄:27岁房车情况: 有两个车两个昌平的两居职业:月薪7000工作稳定、没大理想够吃喝知足
  • (置鲇)#BLEACH brave souls##日雏[超话]##白桃[超话]##日番谷冬狮郎[超话]##雏森桃[超话]##花映冰心##十年守护,心之荣耀# 吧
  • 现在的人啊,就是不懂得珍惜,总是认为别人应该对她好。谢谢MR.liu昨天大中午不休息,专程为我打包鸡汤,感谢今天又买了一堆甜甜的零食送过来给我吃,其实你住的离我
  • 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身体,瑜伽也好,撸铁也罢,形体也可……每天安排时间让自己读点文章,纸质的或者电子版的都行,一定是积极向上的能让你思考的!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
  • 尽管有所怀疑妞妞不是自己的亲生,但杜如辉夫妇在她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爱,如今孩子已经快4岁了,他们对妞妞的感情怎能轻易割舍?虽然这样,但女儿还是越长越不像他们的杜家
  • 自2022年1月1日起,“东湖彩旦”观光氦气球营业时间为9:30—17:00,成人票180元/人,优待票100元/人,1至2月将推出新年特惠活动,游客提前一天在
  • 科技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 药明康德:近一周净主力买入金额为11.20亿元,涨幅为1.27%CRO龙头,药明康德是世界最大、能力最全面的化学药物研发和生产平台公司,旗下三大板块分别为化学业
  • #绿草地生态养殖# 纯天然,原生态2018年富平乔山 “野菜节”品尝“半坡野菜宴”交通:★★自驾带队,共享出行,绿色环保,亲近自然:#绿草地养殖基地#会员服务中
  • 适合公布恋情发的李现朋友圈文案合辑「一下甜甜的李现手机全屏高清无水印电脑桌面拼贴拼接壁纸恋爱很快就能轮到你啦」1、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 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刺
  • 自创立以来,同仁堂 始终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讲“仁心”、重“仁术” 奠定了同仁堂质量和诚信文化根基,成为历代同仁堂人遵循的
  • 所以人生不单一个人的旅途,过程中也要去寻找自己的伴侣,还有身旁的伙伴,虽然没有明确的牵绊,但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因为有了才有我们这个词汇而充满意义。可能是
  • 当时枉然的,此情皆可待,待经历了风尘,又释怀了风尘,待告别故乡,又重遇了自己,煮酒青梅时,得清风的闲适,细雨的温婉,薄雾的忘机,炊烟的冉冉,故乡在喧嚣和繁华里,
  • 【师卦】论师卦“师出以律”之异解:吹律听声】师卦初六“师出以律”《左传》最早释“律”为军纪、法律,后王弼、《九家易》皆沿袭之,这成为后世最为通行的解读。“吹律”
  • ”那把嗓子低沉暗哑,显然这不会是一个女儿家的声音,说完才抬眼发现了屋里的其他人,也不知看清楚没有,又说了一句:“房钱且再宽限两日,我还有些物拾,过几日让丫头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