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南薰殿藏宋、明、清朝历代皇帝画像『3⃣️』

例如,在乾隆拟成立南熏殿图像的前三年,也就是乾隆九年三月,事实上内务府曾经做过一次内务府藏图像调查,其结果载于《内务府奏销档》,以明太祖像为例,根据《南熏殿图像考》,应有轴十二,现在故宫藏有十一轴,只缺一轴。正如《故宫周刊》所言,“按南熏殿藏明太祖像、共十二轴、中一轴紫面虬须、如本期所刊者、余皆如第一百三十一期本刊所登之像、又有太祖半身像一帧、则作白须、亦与此像相类、而与前像回异、胡敬南熏殿图像考疑此系成祖像之伪、实则此太祖真像也、世所传作猪龙形如前所载者、或谓系当时故作此形、以图惊骇世俗耳、识之以质当世博雅编者识”。这十二件太祖像中,大部分是所谓作猪龙形的太祖丑像,这种太祖像,根据王正华的研究,在明末清初是非常流行的。回来检视乾隆九年的奏销档简目,却只记载有“太祖大小像两轴”,王正华因而推论南熏殿中众多太祖丑像应该是乾隆特别选择的结果。当然,也许有人会挑战这个说法,认为这批丑像也许在乾隆九年后才进内务府库,因而自然而然地被包含在南熏殿图像群中。

不管这个争论结果如何,我们比较可以确定的是,虽然乾隆在其《御制南熏殿奉藏图像记》中强调,这批图像是“内库积储”,即使“缺者弗复追补”,表示其并不加左右藏品的内容,“惧失真也”。但是由其送修记录中计有“帝后像七十七轴,功臣像二十一轴,历代帝王先贤明名臣等册二十八册,宣德行乐等手卷大小三卷”,而进南熏殿者仅有“为轴者六十有八,为册者七,为卷者三”看来,乾隆事实上是做了挑选,也就是内务府库送修的图像并非每件都进了南熏殿的收藏。由于没有细目,我们并无法得知乾隆究竟根据何种原则从七十七件送修的帝后像轴中选了六十八件进入南熏殿。但是最明显的选择应该是其实录中所提的,“其功臣像,按轴置造小匣,套用红云缎,仍储库中”,虽然同时送修了历代功臣像的轴册,乾隆却决定把这批功臣像仍然留下原来的内务府库。这点在嘉庆十一年(1806)修的《国朝宫史续编》中更清楚地记载“茶库,在太和门迤西,隶内务府管理,乾隆十四年,移藏历代帝后图像于南熏殿,其历代功臣像仍弃斯库,为轴二十有一,为册三。”其后更列其详目。

因此,历代功臣图像在乾隆的设计中是不包括在南熏殿图像中的。这点很多学者受到胡敬《南熏殿图像考》编排的影响,或是直接援引光绪年间的《大清会典》,或是征用《故宫周刊》发表的南熏殿藏品照片,都有所误解。由《故宫周刊》与光绪年间的《大清会典》的记录看来,光绪年间以后,历代功臣像似乎已经并入南熏殿的收藏,但是究竟何时并入,我们并不清楚。胡敬虽然把历代功臣像与帝后像一并记载在《南熏殿图像考》中,且在《石渠宝笈三编》中历代功臣像也置于“南熏殿藏”目下,但是在《南熏殿图像考》的序中,胡敬清楚提到他的书中包含的是“南熏殿旧藏古帝王圣贤像,附以内务府广储司茶库收贮历代功臣各像”。嘉庆七年(1802)年,蒙古族学者法式善(1753-1813),以纂修《国朝宫史》,得观南熏殿既内库所藏的帝王及诸名臣像,他也记载“南熏殿藏古帝后像,凡轴七十有五”,“凡册十五”,“凡卷三”,而茶叶库藏“历代功臣像,为轴二十一”,“为册三”。因此至少在嘉庆年间,南熏殿虽然在藏品数量上与乾隆时略有出入,但基本上还是维持原来乾隆的构想,也就是南熏殿图像不包括历代功臣图像,只包含历代帝后像与儒家圣贤像两个系统。

儒家圣贤的帝王化

乾隆为何要弃装裱好的历代功臣像于内务府库,而只留历代帝后与圣贤两群图像于南熏殿?乾隆又是如何看待帝后像与圣贤像这两群像的关系?〈御制南熏殿奉藏图像记〉中清楚地提到这个南熏殿的收藏是“秩然有章”,也就是这是一个层级分明的集合。上述的《造办处活计文件》的记载更清楚的指出这个层级分明的秩序是透过不同的装裱颜色来区别。例如,“帝王后像挂轴,准用金黄绫,天地明黄,寿带绫边,其功臣像挂轴,准用蓝绫,天地苹果绿色绫,寿带绫边”,这也符合胡敬《南熏殿图像考》序中记载“乾隆戊辰岁高庙诏重装池,椟以香楠,弢以文缎,帝后像黄表朱里,臣工像朱表青里,尊卑区别,秩然不淆”。检视目前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南熏殿图像,计有轴六十七,册十一,卷二。很可惜地其中并没功臣图像群以兹对照,但是帝后轴部份,的确像《活计档》所载,“金黄绫,天地明黄”。册页部份,帝后像册页一律裱以黄绫,并裹以黄云缎套。同样等级的装裱也用于圣贤像册上,例如院藏的〈至圣先贤半身像〉、〈历代圣贤半身像〉等。在此,儒家圣贤是被视同于历代帝王来处理。

—— 待续 —— [good][作揖]#文物代言人##约会博物馆##遇见艺术##历史那些事##故宫#

《读书会》
贵贱偶然浑似:随风帘幌,篱落飞花。空使儿曹,马上羞面频遮。向空江、谁捐玉珮,寄离恨、应折疎麻。暮云多。佳人何处?数尽归鸦。
侬家: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抟沙。往日曾论,渊明似胜卧龙些。算从来、人生行乐,休更説、日饮亡何。快斟呵:裁诗未稳,得酒良佳。玉蝴蝶: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仙吕调」,小令始于温庭筠,四十一字,前阕四平韵,后阕三平韵。长调始于柳永,宋教坊衍为慢曲,《乐章集》亦入「仙吕调」,一名《玉蝴蝶慢》,九十九字,前阕五平韵,后阕六平韵。
「叔高书来戒酒,用韵」:广信书院本作「杜仲高书来戒酒,用韵」,玆从四卷本丁集。
杜叔高:名斿(Liú),金华 籣溪人。兄旟(Yú),字伯高;旃(Zhān),字仲高;弟旞(Suì),字季高;旝(Kuài),字幼高。五人俱博学工文,人称「金华五高」。端平初,以布衣与稼轩婿范黄中(炎)及刘后村等八人同时受召。《南宋馆阁续录·卷六·秘阁校勘门》:「绍定以后二人:杜斿字叔高,婺州人。六年十一月以布衣特补迪功郎,差充。端平元年七月与在外合入差遣。」宋·陈亮《龙川文集·卷十九·复杜仲高书》:「忽永康递到所惠教,副以高文丽句,读之一过,见所谓『半落半开花有恨,一晴一雨春无力』,已令人眼动。及读到『别缆解时风度紧,离觞尽处花飞急』,然后知晏叔原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不得常擅美矣;『云破月来花弄影』何足以劳欧公之拳拳乎。世无大贤君子为之主盟,徒使如亮辈得以肆其大嚼左右,至此亦屈矣。虽然不足念也,伯高之赋,如奔风逸足,而鸣以和鸾。叔高之诗,如干戈森立,有吞虎食牛之气,而左右发春妍以辉映于其间,非独一门之盛,可谓一时之豪矣。」宋·叶适《水心文集·卷七·赠杜幼高》诗:「杜子五兄弟,词林俱上头。规模古乐府,接续后《春秋》。奇崛令谁赏,羁栖浪自愁。故园如镜水,日日抱村流。」
「贵贱偶然浑似:随风帘幌,篱落飞花。」句:《南史·卷五十七·〈范云传·(从父兄)范缜传〉》:「缜字子真。父蒙,奉朝请,早卒。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从沛国刘瓛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瓛门下积年,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及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年二十九,发白皤然,乃作《伤暮诗》、《白发咏》以自嗟。仕齐位尚书殿中郎。……时竟陵王子良盛招宾客,缜亦预焉。尝侍子良,子良精信释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缜答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子良不能屈,然深怪之。」帘幌,广信书院本作「帘幕」,玆从四卷本丁集。
羞面频遮:《南齐书·卷三十六·刘祥传》:「刘祥字显徵,东莞莒人也。……祥少好文学,性韵刚疏,轻言肆行,不避高下。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鄣日,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鄣何益?』渊曰:『寒士不逊。』祥曰:『不能杀袁刘,安得免寒士?』」
「向空江、谁捐玉佩」句: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
折疏麻: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暮云多。佳人何处?」句:南朝梁·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生涯蜡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馀两小簏箸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功名破甑:《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附)孟敏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孟敏字叔达,钜鹿杨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墯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宋·苏轼《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二首·其一》诗:「功名一破甑,弃置何用顾。」
交友抟沙:《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黯郑当时传》:「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tián)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宋·苏轼《再答乔太傅段屯田》诗:「亲友如抟(tuán)沙,,放手还复散。」
算从来:四卷本丁集作「记从来」。
休更说:四卷本丁集作「休更问」。
日饮亡何:《汉书·卷四十九·〈爰盎鼌错列传·爰盎传〉》:「爰盎字丝。其父楚人也,故为群盗,徙安陵。高后时,盎为吕禄舍人。孝文即位,盎兄哙任盎为郎中。……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谈以数幸,常害盎,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谏盎曰:『君众辱之,后虽恶君,上不复信。』于是上朝东宫,赵谈骖乘,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柰何与刀锯之馀共载!』于是上笑,下赵谈。谈泣下车。……然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迁齐相,徙为吴相。辞行,种谓盎曰:『吴王骄日久,国多奸,今丝欲刻治,彼不上书告君,则利剑刺君矣。南方卑湿,丝能日饮,亡何,说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盎用种之计,吴王厚遇盎。」唐·颜师古注:「亡何,言更无馀事。」

了解如来藏,为你的修行插上翅膀
  如来藏是梵文Tathāgatagarbha的汉译,意谓一切众生本来具足自性清净之如来法身,众生身中原本就具足如来那样的智慧德相。换言之,如来藏是佛所具有的清净实性或众生身心中所潜藏的佛性。如来藏是众生本来就具有的常住不变之佛性,因被无明、妄想、烦恼所掩盖而未显现,所以叫“藏”,藏是潜藏,未显现之意。故如来藏实际上是佛性的异称。 从如来藏的体性而言,如来藏与法性、佛性、清净法界、佛的法身、真如、实相都是同义词,这些术语是同一个意思,只是用法有不同侧重面而已。

  如来藏不是有为缘起法,而是无为法。如来藏自性为空,寂然清净,不生不灭,恒常不变,周遍法界。众生与诸佛本具的如来藏具有相同的体性,平等无别。差别仅在于,佛位的如来藏已经出缠,其体性、相状皆清净无染。而凡夫位的如来藏被无明烦恼所缠缚,在相上有染污,还没有出缠。

  如来藏是众生身心中本具的,不是修行得来的,不管众生修不修行,如来藏从无始以来一直都在众生身中,不增不减,你修行,它不会多一分,你不修行,它也不会少一分。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所谓的成佛就是“无所得”。众生身中原本就有如来藏,众生原本就具足如来的智慧德相,只因为其如来藏被无明烦恼覆盖才成为凡夫,若将无明烦恼统统除去,让如来藏脱离种种尘垢缠缚,回归其寂然清净的本来面貌,那么众生就成佛了。尽管如来藏是众生本具的,不是修行所得,但若不修行,如来藏就不可能自动出缠,所以要让如来藏出缠非修行不可。修行的过程即是如来藏脱缠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得到什么了?真的什么都没有得到。因为如来藏一直就在你身中,从未失去过。既然不曾失去过,就无所谓得到。成佛是“无所得”境界,好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修行时拼命向外求,以为有什么可得,以为成佛就是成神成仙,好像有多么稀奇神秘似的。其实,佛(法身佛)即是寂然清净的如来藏心,而不是别的什么。所以,求佛道是向自己的心中求,而不是向外求。禅宗的明心见性、即心即佛、顿悟成佛就是根据如来藏思想提出来的,将如来藏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众所周知,大乘佛教的修行以成佛为最终目标。如来藏即是成佛之因,是成佛的根据。如来藏思想也称为佛性说,它是整个大乘佛教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大乘佛教的修行人,不管修的是哪个法门,都应该了解一下如来藏思想,虽然这是佛教知识,但了解一下对修行会有帮助。譬如,净土宗修念佛法门,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修行目标。一般净土宗信众都知道念佛修行是为了求生西方净土,至于去西方净土干什么,并非人人都明白。去西方净土不是为了享乐,不是为了永生,而是因为西方净土有良好的修学环境和条件,在那里可以亲耳聆听阿弥陀佛和善知识的教诲,可以继续修学深造,直至最终成佛。成佛后慈航倒驾,再来裟婆世界度众生,就像观世音菩萨那样。所以,往生西方净土不是念佛修行的最终目标,成佛度众生才是修净土宗的终极目标。西方净土只是漫漫修行征程中的中转站,而不是终点。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念佛不是光动动嘴皮子就行,还要发菩提心和慈悲心,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宏愿。要明白去西方净土是去求佛道的,不是为了去享乐的。若怀着去西方净土享乐的念头念佛,那念佛喊破喉咙都无用,因为以自私自利的心态念佛与佛菩萨慈悲度众生的愿心不相应。只有当你的愿心与佛菩萨的愿心相应时,念佛才会有力量,才能有成就。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是非常殊胜的法门,简单易行,容易成就。如果念佛修行人能多少了解一下大乘佛教的如来藏思想,搞清楚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那么,念佛的效果会更好,会更容易成就。

  如来藏思想很复杂,三言二语说不清楚,但它的要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中国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如来藏思想,可以说如来藏思想是中国佛教的根本特质。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其中有六个宗派是以如来藏思想为理论依据而立宗的,它们分别是: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这些宗派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据着主流地位。若抽去如来藏思想,中国佛教就无法成立。可见,如来藏是中国佛教的理论支柱,也是中国佛教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这么重要的如来藏思想,你能不了解吗?

  佛学界一般用“一心三藏”来解说如来藏思想的要旨。一心指无分别、无生灭、恒常如一的心体,即自性清净心。《楞伽经》卷一曰:“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故一心即是如来藏心,是诸佛和众生本具的自性清净心,也叫真心。

  一心三藏中的“三藏”的意思不是指有三个如来藏,而是指如来藏有三个含义: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的意思是如来藏自性寂然清净,无染无垢,离一切尘垢烦恼而显现空性,即如来藏自性是无相,是空性,这跟诸法实相是空相、是空性的道理是一致的。显现空性的如来藏体性周遍法界,实际上即是一切法之“真如”(真如即是诸法实相,即是空性)。

  不空如来藏的意思是,如来藏具足如来的无量智慧德相,具有不可思议的解脱功德,即如来藏的空性含摄种种“妙有”。换言之,如来藏为一切诸法之根本,具一切法,摄一切法,不离一切法。如来藏能派生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称之为不空如来藏。

  空不空如来藏讲的是不执空有两边的中道观,意思是如来藏既是“非一切法”之空,又是“即一切法”之不空,空与不空不可分离,既空又不空,非空非不空,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空有不二,圆融无碍,性相无碍。

  依天台宗智者大师之见,如来藏的三义与天台学的“三谛”相契合。“三谛”是天台宗的基本教义,意谓在一心中观缘起法,即空、即假、即中。事物皆由因缘和合所生,故为假有;因缘所生的事物没有独立实体,虚假不实,故名为空;空、假不可分离,非空非假,即为中道。空、假、中的三种道理真实不虚,是佛教真理,故名“三谛”。于一心中同时观悟“三谛”,称为“一心三观”,此乃天台宗的著名教义。按照天台宗的“三谛”来解释,如来藏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实相。空如来藏即是真谛(即空),不空如来藏即是俗谛(即假),空不空如来藏即是中谛(即中)。

  说如来藏的佛经很多,若都写出来要列一长串,在此不一一开列。只给大家提一下《圆觉经》和《楞严经》,这是专门讲述如来藏“性空妙有”思想的两部佛经,是如来藏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建议文化程度较高的佛友可以读一下,无论对增加佛学知识还是修行实践都大有裨益。《楞严经》卷四涉及“一心三藏”思想,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一心三藏”这个术语,但佛陀对“一心三藏”的义理有详细阐述。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楞严经》卷四中,开首就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提出的两个问题:一是,若世间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是本来清净的无为法,为何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等一切有为相,而且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二是,地、水、火、风、空“五大”皆周遍法界,然“五大”之性互相陵灭,如水火不相容,为何两者都可以周遍?在回答富楼那的第二个问题时,佛陀开示了如来藏三义,即佛学界所说的“一心三藏”中“三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的含义。佛陀用“虚空”作譬喻来解释如来藏三义。虚空代表如来藏。虚空之体无相,非是万物诸相。无相的虚空即是空如来藏。虚空虽空,但却不排斥万物诸相在其中发挥作用。虚空有日照就显现光明相,乌云聚积就显示黑暗相,风吹时就有动相,雨后天晴就有清朗之相,地气凝聚就现出浊重之相,尘土飞扬就现出阴霾之相,水澄清就会映现诸相。虚空中显现这七种不同的有为相,即是不空如来藏。这七种有为相是从日、乌云、风等七缘所生呢?还是虚空自有呢?如果是从日、乌云、风等七缘所生,那么就以日照为例,既然显现的是日的光明相,则十方世界应当同是日的光明色,为何在虚空中又可以见到一个圆日呢?如果是虚空自有光明,虚空应恒常自照,为何半夜和云雾迷漫之时,不生出光明呢?由此应知,此光明相不是定属于日,也不是定属于虚空,但却不离日、虚空而有。这即是空不空如来藏。接着,佛陀说明了真妙觉明之如来藏心与诸有为相的关系。佛陀说:你若循感空之业而去觉明,则有空相显现;若循地、水、火、风各不同的业而去显发觉明,则有各不相同的四大相显现;若诸业一起发明,则诸相一齐显现。怎样一齐显现呢?佛陀用一个绝妙的比喻来说明:如在一处水中映现出日影,两人同时观察水中日影,然后各自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行走,则各有一个日影随着两人而去,一随东行,一随西行,事先并没有确定的所行之处。你不应当诘难说:此日影只是一个,为何各有一日影随两人同行?各自随行的日影是两个,为何水中只显现一个呢?这样婉转说一说二,其实都是虚妄计执,并没有真实的凭据。

  《楞严经》卷四后面部分,佛陀对如来藏和如来藏三义做了进一步解释。在此不再详述,有兴趣的佛友可以自己读一下经文。若能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楞严经》,必定受益匪浅。都说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读过《法华经》和《楞严经》后方知此话不假。
转自学佛网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学佛为成佛,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业力决定往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走出去,感觉被和风包围,我对着一朵含苞的小黄花说:“亲爱的,四月的时候不要睡着了。  站在屋檐下避雨,我想:为什么初夏的雨总没来由地下着,这时,竟有一些愉
  • 個人的に、大東さんの舞台をよく拝見しているのですが、大東さんは毎回アナーキーな演技をされるというか、型にはまらない演技が凄まじいんです。そしてそれに吸い寄せられ
  • “大头宽头”的最后一根稻草【颞肌肉d】头的骨性大小改不了,就只能从肌肉下手了,宝子两个月前打了颞肌肉d,效果不错,和大家分享一下。注射过程与部位唯一特别之处就是
  • 27日上午,沪渝高速仙桃段双向车流量都很大,宜昌往武汉方向由于车流量巨大加上几起交通事故,造成多处路段出现通行缓慢,拥堵路段主要集中在随岳互通至北河收费站之间,
  • 这似乎也不能说他们究竟多么的无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性格如此,同时他们也更加懂得,只有先好好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处理好彼此的关系。说白了,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水
  • ”即将预售·敬请期待【会员好贵啊八百年不充一次会员但是既然充了那就浅浅码个一般路过の置顶】我是千机  可以叫我小机 / 机机(但是不叫干机也不叫手机一个只会画Q
  • 这次是有记忆以来第一次住院,确实挺害怕的,好在有你的陪护,陪我下棋陪我玩大富翁给我买好吃的还给我买了一身新衣服(虽然是我要求的)明天就要做手术了,要长达12小时
  • 后来我给了她邮费,有点想要那个撒野,就问了问。结果没了,她说的有付邮送的撒野旧版,正好我想要。
  • 不是总在一起吃喝玩乐的就是好朋友,患难与共才是知已。不是总在一起吃喝玩乐的就是好朋友,患难与共才是知已。
  • 说实话,我现在回想,最解气的是叶先生对森博之说了关东军稀里哗啦败了,而这要拜森博之给叶先生看的地图那里,我直观感受到了地下工作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的世界都
  • 那些真正经历过人生低谷,最终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的人,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表面上对人很客气,很和善,跟谁都能相处,但实际上却是冰冷无情的,任谁都很难
  • 会画一点小画 但是没有那么厉害꒦ິ꒳꒦ີ熟了以后小窗可能会掉落同人啥的 (如果小宝不嫌弃的话)希望小宝们是二次元/游戏重合浓度高/oc人觉得爱好差不多的话就更有
  • 还有,我看了我以前的写的一些东西,真的能明显感觉到翻来覆去也就那么些内容——和谁谁谁吵架了在冷战心情不好,哪个鬼亲戚又惹我了我骂了回去,去哪儿玩了,遇到了什么有
  • #sky光遇黑市[超话]#好崩溃,不至于去去晦气但是就抽两个事事顺心吧(折2r×2)❌敷衍评论❌不礼貌❌填地址❌黑市<6级有个老板a找我说过几天找我代我说好的,
  •  无论何处,只要南无一一羌佛法音响起,诸天护法空行环绕,严密护持法音悉地。凡是虔心恭闻,于法音中寻求解脱真理并用之于自身行持实践的真行者,能直接相应于南无一一羌
  • ”父母对我的恩情,这辈子是还不清了,他们已经将青春奉献给我们,为了抚养我们长大,他们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如今已白发苍苍,步伐已不再矫健。勇气,虽未必能解
  • 这部片子是导演彭三源的电影处女作,刘德华也表示新导演有新导演的好处,老导演因为人情什么的,在拍摄的时候并不能在他身上放得开,但新导演就有一股冲劲,比如电影中有个
  • #张艺兴新歌歌词全是吉祥话# zyx#张艺兴卡乐比品牌代言人# 如果你相信一个人,当他去踩你底线的时候,我建议你可以放一放(放弃相信)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
  • 在德云社里面,不仅仅相声演员拥有粉丝,就连那些幕后的工作人员也都不简单,在德云社工作到底有多爽呢,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网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德云社的那些网红吧
  • 我不相信,我害怕,我不懂,我抱怨这个世界,我抱怨成年人的世界,我为此悲伤,每每想起来总是流泪,直到我今天读到这个故事。四个月了,好快呀,姐姐在我看来已经调理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