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和家在创立之初提出的SEV和增程混动产品,两者都面临着不小的政策阻力。
 
可以说,李想这次创业,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走主流的路线。
 
对此,投资了理想的黄明明曾这样解释过:
 
「理想汽车的企业价值观,叫做“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
 
「大家都认可的东西,拿政府的补贴、融资,都是容易的事情。」
 
「理想做的增程,补贴可能拿不到,融资也重重困难,团队、投资人上下都各种质疑。
 
但回过头说,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东西,在一开始都是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你能不能选择坚持做正确的事,跟你的价值观直接相关。」
 
李想自己的解释是,2016年在立项做理想ONE的时候,面临着2个挑战:
 
第一个是充电难,他认为消费者在买了电动车以后,没有义务让整个体验、行使半径、效率都比起燃油车要下降。
 
第二个是电池成本高,他清楚电池是由核心贵金属的大宗商品组成,所以当电动车卖得越好,原材料就变得越贵。
 
为此,李想认为有两条路径能够解决这些挑战。
 
「第一条路径,是我做蔚来董事的时候认可的换电,这是非常好的方式,因为它可以无限接近于加油的体验。」
 
「换电可以让消费者买一辆电动车的成本,甚至比买燃油车还低,整个体验会完全不一样。」
 
「不过在换电路线下,需要建换电站、准备更多电池,因此要承担更多电池价格波动的风险。」
 
于是,理想选择了第二条路径——增程混动。
 
李想坦承,做这个选择的其中考虑因素,还包括了当时资金不多的客观条件。
 
「我们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补能这回事直接放在产品端,而不依赖服务端,所以我们就做了增程电动车。」
 
跟最早雪佛兰Volt这种增程车不同,理想ONE选择了把电池做大,由此开创了新的产品路线。
 
从投资人不看好、市场不解到逐步畅销,直至去年交付量同比增长182.2%至37.6万辆。
 
理想用事实证明了,增程混动路线的真实可行。

#新能源汽车[超话]##李想[超话]##李斌##理想汽车[超话]##蔚来[超话]#

李想计划造车,但他一开始并没想着跟蔚来打对台。[污]
 
相比于蔚来的高举高打,当时李想说得很明白,「我们是一个初创的小团队,从第一天就没想过挑战特斯拉,也没资格挑战任何汽车巨头。」
 
「我们想做个小而美的企业、小而美的品牌、小而美的产品。」
 
「我们只想把自己心里小而美的智能电动车给实现,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消费、轻松拥有。」
 
从成立之初,车和家就将自己定位为「城市智能交通服务商」。
 
李想表示,这样的定位并非只是生产和销售汽车,而是要提高每一辆车的使用频次,提升整体交通效率。
 
他判断,未来出行企业和汽车企业会产生三种变化格局:
 
第一是,汽车企业去做出行;
第二是,出行企业去做汽车;
第三是,出行企业和汽车企业鄉定,进行紧密合作。
 
之所以李想这样重视「出行服务」,大概离不开2015年前后,国内互联网出行商正开展着史无前例的打车补贴大战。
 
为此,车和家打算根据3个不同场景来造车。
 
第一个是,超过500公里的长途出行场景,主要是回家或自驾游;
 
第二个是,针对30-100公里区间的出行,目标是提升产品的体验和效率,同时降低使用成本;
 
第三个是,30公里以内的短途出行,以通勤、接送小孩、买菜为主。
 
这三个不同场景的对应产物,也就是在后来所见到的理想ONE、和滴滴合作研发的纯电MPV D1 Plus,以及计划重点发展分时租赁市场的理想SEV。
 
只是到了最后,除了理想ONE以外,D1 Plus和SEV都没能得到量产。[允悲]

#新能源汽车[超话]##李想[超话]##李斌##理想汽车[超话]##蔚来[超话]#

【理想汽车的狂欢,实用主义的暂时胜利】

这几天,理想汽车迎来了一场大狂欢。

2月26日,公司披露了一份“创历史”的2023年度业绩公告:营收破千亿,整体盈利过百亿,现金储备上千亿。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也是中国首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业绩披露后,理想汽车在美股和港股均迎来大幅上涨。27日,理想汽车-W收涨25.45%,市值单日上涨超700亿港元,比小鹏汽车-W总市值还要高。

2014年前后,“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先后破土,在同一起跑线上,逐浪新能源汽车。期间,有人削尖脑袋挤进来,更多人则是撞得头破血流退出去。

只是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新能源车市,就从蓝海杀成了一片血海。

期间,新势力销售榜第一的位置上,城头变幻大王旗,理想汽车从未品尝过登顶的滋味。2023年,它却一举逆袭,率先“上岸”。

是什么成就了理想汽车?原因自然有很多。如果非要总结,那就是“实用主义的暂时胜利”。

01. 极度实用主义

作为理想汽车的创始人,80后的李想,无疑是聪明的,且是一个极度的实用主义者。

或许正是基于此,他才用自己高中时期,惊人的业余收入水平,打动了父母,同意他放弃高考投身创业。从个人网站“显卡之家”,到泡泡网,再从泡泡网孵化出汽车之家。

作为国内最大汽车资讯网站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可以很方便地接收汽车行业的第一手信息,也能更直观地了解汽车用户的需求。

他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早在2014年4月,就成为了特斯拉Model S的首批8位中国车主之一,从埃隆·马斯克手中,接过了车钥匙。

这时,中国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正蠢蠢欲动。当年10月,李斌找到李想,想将他拉入自己的蔚来造车计划中。李想同意投资,但拒绝合伙。因为,他自己也有了造车的打算。

2015年6月,李想辞去汽车之家总裁职务,随即成立车和家,开启了自己的造车之旅。

按照李想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和用户需求的理解,车和家计划从SmartElectric Vehicle(SEV)小型智能电动车入手,借助相对简单的技术和低廉的价格,为城市通勤一族提供新能源解决方案。

这款车速不超过45公里,价格几万块的产品,相当于更智能、更时尚的“老头乐”。

可是,这款低速电动车产品,未能等来新标准的落地而胎死腹中。

市场不等人,机会稍纵即逝。车和家很快转向对中型SUV理想ONE的开发。

当时,对于理想ONE采取怎样的技术路线,公司内部也存在较大的争议。特斯拉以及蔚来、小鹏等,均ALL IN纯电,这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方向。

而李想则坚持认为,电池、充电等技术尚不成熟,过渡性的增程式可在公司发展初期缓解成本压力,从用户的角度看,也可以解决里程焦虑。

于是,从2018年10月理想ONE发布直到如今,理想旗下所有产品,全都是增程式汽车。

期间,理想的增程式技术,屡屡被业内外斥为落后、糟糕、过时。李想对这种争论极为反感,甚至公开破口大骂。

从如今的成绩来看,李想赌对了新能源汽车的上半程。2023年,理想凭借3款车型,实现了37.6万辆的年交付,为30万元以上SUV和3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双料销冠,也是中国年交付超过30万辆的造车新势力。

截至2023年末,理想汽车已累计交付超过63万辆汽车。但要问身边开理想的朋友,理想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大概很多人都说不上来。这,恰恰就是最真实的理想。大尺寸能装下更多人;沙发、冰箱、大彩电等可见物料的堆砌;不为缺电而烦恼……正是当下中国家庭用车最大的需求。

02. 极度抠成本

李想是乔布斯的信徒,在产品的打造上,理想也一度追随苹果。

首款产品理想ONE推出后,单一产品一卖就是4年。直到2022年,ONE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理想密集推出L9、L8和L7,产品矩阵才稍显丰富。

理想的抠门,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就连品牌名的字数,李想都能将其与成本关联起来。

李想曾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说,品牌是“理想”(不是理想智造,也不是理想汽车),车尾和线下门店的灯箱从四个字变两个字,都可以降低成本。

目前,理想在售的L系列3款车型,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怎么看怎么像“套娃”。这样,可以在同一个平台生产,同样的零件可在不同车型上反复使用,甚至在营销推广上,也可以少花钱,省出来的都变成了利润。

这样的产品策略,也一度让理想遭遇大危机。

2022年,问界M7发布,同样的增程技术,又有华为的加持,加之更低的价格,直接将理想ONE打残了。导致其销量崩盘,提前停产。

就在ONE退市之前,理想也不忘从车主身上捞一把。停产消息秘而不宣,致使很多车主在购买理想ONE不久,就面临车辆大幅贬值和降价。被割了韭菜的车主们,甚至策划发起对理想汽车“欺骗销售”的集体诉讼。

理想的抠,还体现在员工身上。过去几年,理想汽车频频对外发布各种销量喜报,取得各种第一,可到了给员工发年终奖的时候,却由以销量不达标为由,打折发放年终奖。

2023年,理想汽车盈利过百亿,理想的员工们,应该是年终奖数到手抽筋了,也是李想兑现“赏罚分明”承诺的时候了。

03. 突击补短板

理想汽车一直采用的增程式路线,对核心技术的要求不太高,公司早期对技术的投入,就远低于蔚来、小鹏等同行,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因此,即便是所有新能源玩家都亏损的时候,理想汽车也能较好地控制亏损幅度。

一旦达到了一定的销量规模,成本优势所体现出来的盈利能力,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2023年,理想的汽车销售毛利率已达21.5%,整体毛利率更是来到了22.2%。

然而,随着新能源电池、充电等技术的提升,纯电汽车的里程焦虑已大幅缓解,增程式技术会结束它的历史使命,理想终会回到主流竞争赛道上。过去,它在技术上投入的不足,都需要快速补齐。

在“蔚小理”等头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的研发投入力度,历来最小。2020年-2022年,累计研发投入远不如蔚来,只与营收规模更小的小鹏旗鼓相当。

第一财经曾发文,将造车新势力们的研发成果拿出来PK。截至2023年8月,蔚来汽车的专利申请量最高,达到6071项;小鹏和理想分别为4118和4069项。

在授权专利这项指标上,蔚小理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开。小鹏以1004项位居第一,蔚来排名第二为995项,理想则仅有336项。

虽然,专利的多寡,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企业技术力量的强弱,但通常情况下,专利多的企业,都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2022年和2023年,理想大幅提升了研发投入,分别投入研发费用67.8亿元和105.9亿元。研发方向主要为智能空间、智能驾驶以及高压纯电解决方案等。

2024年,理想汽车又将迎来一个产品大年,会有4款增程和4款纯电车型上市。其中,预热许久的MPV车型理想MEGA,已确定于3月1日正式发布并交付,预计售价60万元以内,这也是理想旗下首款纯电产品。

今年初,李想就通过自己的微博发布了公司新一年目标:800000、100000、30000,对应的就是年交付80万辆、月交付破10万辆。

不过,今年理想汽车的开局算不上太理想,1月交付31165辆,虽然同比翻倍,但环比下滑超过38%。同期,问界凭借新M7的大卖,以32973辆的月交付,将理想挤下了新势力第一的宝座。https://t.cn/A6YHZwZ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心态当若兰,凡事都能看得通透;性情当似梅,学会在命运的冬季艳丽地盛开;意志当如水,你能包容多少,终会收获多少。#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 年底他家还会出新年礼盒哦帽子里是[兔子]椰丝q脆球[兔子],底部是椰丝,上面吃起来很有嚼劲跟牛轧糖一样!)单身汪们莫要怕[doge]有半哥陪伴的圣诞节还会孤单吗
  • 耕而陶聊茶:二十五.三红七绿为青茶 (1、青茶溯源谈虎丘)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也叫乌龙茶,俗称半发酵茶,它的主要产地在我们国家的福建、广东、台湾三省。王草堂在《茶说
  • 自此,红星路与崇文大道成功对接周边居民出行更便捷了安品街、安应路位于红星东路延长线上,西起菱花南路,向东至杨家河科技园区后,向北与崇文大道对接,道路全长1.8公
  •  金台区金河镇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 谭天成:项目2016年规划实施以来,计划总投资5亿元,目前一期项目建设已完成,景区能体现改革开放前后基本国情和成就,美丽乡村、
  • 和钟钟的一期一会[馋嘴]即使半年不见,再见时依然可以海聊[哈哈]多年如此她笑我太能叭叭,永远精力旺盛不得闲还好以后也是走输出的路子,生命不息表达不停听她聊起女孩
  • ​​​#阳光信用[超话]#众所周知,易烊千玺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拍摄新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大众面前,粉丝们则会因为正主的无法出现而思
  • cube一楼咖啡厅的pentagon五周年寄语 (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洪硕:universe! 庆祝♡pentagon的五周年得一直到50周年吧?那么得健康才
  • 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一定是,贵!!
  • 在这个永恒的轮回中,我们不断地记取和遗忘,重复的形式好像一个马戏团的套环,无人能够跨出其中的把戏,也没有人真正知晓我们最终将抵达何处。 在这个永恒的轮回中,我们
  • 感觉要emo了,期待上班…[苦涩]记录42天42天去体检啦跑了很远的路在医院待了一下午睡了一下午引来很多阿姨和奶奶们的围观夸我们听话乖巧还有很多人说我们清秀把我
  •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办好重点民生实事、稳定扩大城乡就业、加强社会综合保障、发展人民满意教育……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诸多方面,报告中都提出了具
  • 这一年,小米前两个季度陷入了空前的供应链危机,由于采购了太多古早代际的内存,小米5的主要版本都很尴尬地维持在3GB RAM,另外一个尴尬,让雷总百感交集,由于和
  • 龚女士说“这种会越来越少的,珍惜吧”。2020/4/3一件小事: 收到了从武汉百草园书店老王亲自挑选的盲选书。
  • 它为啥憋不住!于是我火速换完衣服奔向科室,姐看到我第一句话是:“没吃饭吧,先去吃饭吧,包子都还热乎,一会儿凉了,你吃完再过来吧,我不着急。
  • 首先在质量上搞清楚我修什么法,其次涉及到这个数量,你是一百分的心,还是九十九分的心,还是三十分的心?结婚第四年 好像那些结婚宣言每一样你都做到了 宠我疼我谦让我
  • 玄关柜做了上中下分层设计,中部镂空40cm,内设灯带,以备一些包包钥匙手机等小物件的放置,底部镂空15cm,方便进出。卧室使用谷仓门,好看不积灰,原木色调和客厅
  • #内蒙古抗疫第一线# 【呼和浩特市第二条大规模核酸检测结果 查询通道正式开通】 2022年2月22日凌晨,呼和浩特市第二条大规模核酸检测结果查询通道已开通,可通
  •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12.世界微尘里 吾宁爱与憎——李商隐《北青萝》13.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九歌.湘夫人》14.满载一船明
  • 具体统计方式为:通过被券商推荐个股占行业个股比例选出前10个行业和各行业被推荐次数最多的个股,行业中推荐次数第一位出现并列则同时被选入,最终再按推荐次数与股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