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身边事##沈阳生活##沈阳新鲜事##沈阳新闻##沈阳分享##沈阳事儿#​​#沈阳同城# 除正在进行的道路春季维养外,今年沈阳市政项目还有啥?市城管执法局有关人士介绍—— 加固改造桥梁7座,微更新背街小巷100条
图为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设施管理处副处长 薛畅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设施管理处副处长 商晨光&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背街小巷改造专班负责人 刘泰峰&改造时间 &民生连线采访视频请扫二维码观看

  抢抓春季“黄金期”,市政项目陆续按下“启动键”,一个个关系城市提档升级、关乎百姓幸福指数的市政工程正火热推进。4月29日,本报与市政务公开办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人士做客沈阳日报社5G直播间,就市政道路维养、老旧桥梁加固改造和背街小巷微更新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现场回答读者和网友提出的问题。

  重点关注

  City walk

  可以来这些网红小巷!

  沈阳市背街小巷微改造工程重点围绕“经济业态、文化活态、环境生态、空间形态”开展建设,因地制宜、一路一策,将“两邻”“红色”“廉政”“适老适幼全龄友好”等文化元素,充分植入到工程细节中去,也形成了一批网红小巷,如:

  1.全龄小巷(注重环境生态):

  于洪区东湖南街利用附近闲置空地,修建了一个小型口袋公园,安装了健身器材、凉亭、休闲座椅,将休闲、互动、康养植入到街道两侧的景观中,从周边居民的需求出发,营造一个关爱“一老一小”的全龄化邻里社区交往空间。

  2.颜值小巷(注重经济业态):

  和平区十纬路通过优化道路布局、设置交通标识和引导设施,提升了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结合U型立面改造,为商家创造了更好的经营环境,建成了由一座座精致咖啡馆组成的咖啡小巷,使十纬路散发出独特的历史韵味和艺术氛围。改造后的十纬路已成为时尚青年聚集的网红打卡地,达到美景“出片”,城市“出圈”的效果。十足的画面感、氛围感、沉浸感,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巷,成为转角遇见的惊喜,吸引了更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了周边市民和商户的一致肯定。

  3.文化小巷(注重文化活态):

  塔湾街利用闲置空地及周边墙体,绘制岳飞、文天祥、戚继光人像及诗词,以守护山河为主题,打造“山河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口袋公园。不少家长带孩子到塔湾街进行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市政道路集中维养

  编制全年维养计划

  坚持“听劝”原则

  目前,春季道路维养进入关键时期。沈阳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各区市政道路维养部门从抓快、抓早入手,第一时间启动市政道路春季集中维养行动,紧盯质量、工艺,多角度发力。针对去冬今春冻融后出现的道路病害问题开展了系统维护,持续推进市政道路春季集中维养行动,气温回升即开工,开工起步即加速,紧盯质量、工艺,多角度发力。

  今年,主要采用高标准维护和道路中修两种方式开展维养。3月底前,沈阳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对全市3628条市政道路进行巡视排查,摸清道路病害破损情况,编制全年维养计划,做到底账清晰。经过摸排,今年计划对全市2106条市政道路实施高标准维护,并对其中的57条破损较为严重的主要街路进行中修改造。同时,根据道路实际和市民反映情况,持续“听劝”,分期分批推动实施道路集中维养行动。

  高标准维护2106条街路

  实施市政道路高标准维护,综合采用铣刨盖被与填坑补槽相结合的方式,对车行道、人行道、边石、检查井及附属设施等“五要素”实施系统维护。在修破损的基础上,强化对道路不平整、车辙、波浪等问题的维护,针对不同程度和类型破损,必须采用同材质修复,确保“一次修好”,严防“返工”“返修”。对于存在连续破损的道路,采用局部铣刨盖被的方式进行维护,消除道路“连续补丁”等情况,确保路面平整、通畅、安全。对市政道路检查井采用加装卸荷板更换自调试井盖、超早强混凝土等新工艺、新材料实施高标准整治。高标准维护将于7月底前完成首轮维护任务。

  中修改造计划涉及57条破损较为严重的主要街路

  根据道路实际和市民反映强烈的道路破损情况,沈阳市城管执法局编制了道路中修改造计划。4月至5月底,选取了富民街(万柳塘路——泉园一路)、中山路(青年大街——杏林街)、北一路(卫工街——金谷)、北二路(卫工街——保工街)、金阳大街(浑南大道——南堤西路)、白山路(滨江街——汀江街)等57条破损较为严重的主要街路,采用整幅、半幅、整车道、局部铣刨盖被的方式,计划铣刨盖被面积达73.7万平方米。

  下一步,还将根据道路实际和市民反映情况,持续“听劝”,分期分批推动实施道路中修。

  老旧桥梁加固改造

  沈阳市城市建设历史悠久,部分桥梁建设年代较早,随着服役时间增长,各类病害逐渐显现。加之东北地区气候影响,冷热交替、冻融循环造成钢筋锈胀、混凝土开裂等桥梁病害比较突出。为此,急需实施老旧桥梁加固改造,给桥梁“强筋壮骨”,提升桥梁安全性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今年将对7座桥梁

  加固改造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今年,计划实施东西高架桥(东西快速干道)、文化路立交桥、黄河大街立交桥(崇山路跨黄河大街高架桥)、北海高架桥、西南高架桥(二环路西南段高架桥/南京南街-勋业三路)、珠江桥、沈苏路4号桥(南京南街跨苏抚铁路)7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

  主要工程内容

  东西高架桥更换盖梁23个,并对38个盖梁进行增大截面、环形加固处理;文化路立交桥三层东西向4个匝道盖梁及上部结构整体改造,新建桥面铺装及防撞墙;黄河大街立交桥引道及挡土墙整体改造,全桥桥面翻新;北海高架桥挂梁更换,全桥桥面翻新;西南高架桥、珠江桥、沈苏路4号桥盖梁加固,更换破损严重的小箱梁。

  本次桥梁加固改造,不仅要解决桥面坑槽、防撞墙破损、混凝土脱落等“外伤”,更要加固改造桥墩、盖梁、梁板等结构性病害,给桥梁“强筋壮骨”治愈“内伤”,做到“内外兼修”,提高桥梁安全承载能力和行车舒适度,让老百姓出行更加放心、安心、顺心。

  背街小巷微更新

  往年:已完成509条

  背街小巷微更新工程

  近两年,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沈阳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重点围绕“经济业态、文化活态、环境生态、空间形态”开展工程建设,在各地区参建单位的努力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下,持续实施大规模的背街小巷微更新工程。目前,已完成了509条背街小巷微更新工程建设。

  今年:将对100条

  背街小巷进行微更新

  沈阳市城管执法局下属各建设单位依据道路修建管理台账及日常巡查发现的破损情况,结合大型地下管网改造计划、各地区片区及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初步确定改造范围,同时以解决群众难题为出发点,选取百姓呼声最高的街路,确定最终改造明细。

  每年改造之初,沈阳市城管执法局都通过媒体面向社会就背街小巷到底应该改什么、怎么改进行意见建议征集。今年,通过对各方意见建议的综合,最终确定对市内九区及经开区100条背街小巷进行微更新。

  改造内容

  “一拆五改五提升”

  背街小巷的微更新工程以完善街路基本功能为目标,坚持“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标准,其中“两优先”即行人优先、非机动车优先,“两分离”即人车分离、机非分离,“两贯通”即人行道贯通、非机动车道贯通。同时选取具备条件的街路,结合周边环境特色、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实施“一拆五改五提升”,“一拆”指违法建筑拆除;“五改”指道路路面改造、停车设施改造、架空线缆改造、沿街建(构)筑物外立面改造、户外广告及牌匾改造;“五提升”指老旧管网更新提升、慢行系统改造提升、交通设施完善提升、景观绿化品质提升、文化街区精品提升。

  连线实录

  问:道路集中维养,如何减少对百姓的影响?

  答:本次道路集中维养均在晚10点以后至凌晨5点进行,现场进行降尘、降噪处理,不影响交通正常通行。同时,施工现场将严格落实“七必须七不准”的要求,规范设立警示牌、安全围挡和防尘设施,物料堆放规范整洁,钢板设置安全稳固,施工渣土随产随清,做到工完、场清、料净。

  问:要加固改造的桥梁都在市区,如何减少工程对市民出行及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答:本次桥梁加固改造工程涉及的7座桥梁均处在重要交通路段,为避免工程施工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有关部门优化交通调流方案、精细施工组织,按照“少占一米是一米,少挡一天是一天”的原则,让路于民,给围挡“瘦身”,努力实现保修保畅两不误。

  本次桥梁加固改造施工,计划投入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机械设备将是常规施工的3倍以上,实行多组队伍交叉作业,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压缩施工时间,尽早完工撤场。

  同时,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增设防噪防尘设备,减小噪声扬尘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晚10点至凌晨6点不得进行较大噪声作业,确需连续作业的,采用小型机械、安装隔音罩等措施,严格控制施工噪声;另外,利用水车、雾炮机对挖土、拆除等作业及时进行降尘,对于易产生扬尘的施工材料进行全覆盖,抑制扬尘污染。

  问:今年沈阳有哪些背街小巷,将会被打造成新的网红打卡地?

  答:例如,沈河区南苇巷结合方城历史特点实施提升改造,植入特色文化,并更名为景佑宫胡同;和平区南六马路、集贤街聚焦街路两侧商业活态,优化沿街停车泊位、整修道路、提升绿化,打造新型网红打卡地。

  问:我是铁西区金谷社区的居民,我每天开车都会经过广业路,临近隧道附近的路面破损严重,今年这条路可不可以维修一下?要修的话什么时候能修完?

  答:今年铁西区广业路已经列入到100条背街小巷微更新改造计划中,不仅要修整路面,还要改造线缆、提升绿化。预计年中进场实施,9月底前完成。

  相关链接

  市民“找茬”

  城管“听劝”

  为打通市民参与市政设施管理监督的渠道,市民可以通过“沈阳数字城管”微信小程序找到“市民‘找茬’,城管‘听劝’”专题通道或“市民参与”板块,对市政设施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今天到安徽肥西三河古镇游玩,逛了整整一天时间,有如下体验和感受:

1、进入景区并不收费 ( 参观游览区还是挺大的 ) ,只有进入一些名人故居或专门打造的纪念馆才收费(基本上为20元)。据悉,三河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能做到这点还是不错的。

2、游览区新旧古街和建筑混杂,但有相关旅游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哪里是古街,哪里是后来的仿古建筑。在“古南街”等老街区,小巷内的青石板发出岁月的光泽,很能让人找到一种置身古巷的感觉。如果不在节假日去古镇而是选择平时,人不多,更能找到这种感觉。

3、街巷两旁有不少卖各类酱菜拌菜的店。米饺、米粉是当地特色食品,很多店都摆在显眼位置。但更多的店在卖米酒,并且打着“三河米酒”的招牌,不过,经认真了解后才发现,一些店卖得最多的反倒不是当地的“三河米酒”,而是形形色色的外地米酒,购买者要仔细辩认。

4、景区内有一座“三县桥”(三河古镇位于肥西、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处),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值得一看。可惜缺乏相关介绍。

5、下午到当地居民区、农贸市场转了转,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外地人观光之余到当地人的生活区域走走看看,其实是件蛮有意思的事。

#五一不调休就会是这种结果#

#文化中国行·最美北疆#【隆盛庄里话沧桑】#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距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城区东北40多公里,坐落着一处距今已有260多年历史的古镇——隆盛庄。2012年,隆盛庄被列入第一批中华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如今的隆盛庄,虽然已无昔日商贾云集的热闹繁华景象,但仍像一场遥远的梦,存活在老人们的诉说中,存活在古老建筑的古色古香中,存活在史书的茫茫字海中。

  隆盛庄,有着显赫的历史。乾隆三十三年(1768 年),清政府移民垦荒在此设庄,以兴隆昌盛吉祥之意取名隆盛庄。隆盛庄南接内陆,北依草原,凭借晋蒙、冀蒙两大商道交汇这一得天独厚的交通枢纽优势,使得商业迅速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商业重镇。

  清政府开荒拓垦,引来了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等地的大批移民,聚集在这个新开发的处女地,各谋生业。山西、河北一带旅蒙商人,深入草原腹地,贩回的牛马羊驼、皮毛药材,皆在此出售。乌兰花、后大滩、可镇一带的粮食,也经由隆盛庄,转运北京、天津、张家口、大同、太原等地。而众多的王公、扎萨克、台吉、牧民和喇嘛等,每三年要去五台山各寺参佛进香,往返都住在隆盛庄,牛羊驼马成群,颇为壮观。由于隆盛庄是当时塞北旱路唯一交通枢纽。所以,嘉庆年间,这里已经是一个百物云集的集镇。

  到了光绪年间,隆盛庄发展到鼎盛时代,人口达到2万多人。庄上的商业街区,全是鳞次栉比的商号门市,仅挂有牌匾的商号就达3000余家,暗号暗院的手工业作坊及草地庄(走蒙古地区做生意的商户)还有100余家。当时的隆盛庄商贾云集,贸易繁华,人流如织,一派兴旺景象,这里单单羊的交易量,每年就有50万只,周边的牧民称这里为“隆兴浩特”,意味繁华的城市。《绥远通志稿》中记录了当时的盛景:“(丰镇)县城东北八十里之隆盛庄,为县之巨镇。有东西南北四大街,南北长一里半,东西长半里。街市商业,以牲畜、皮毛、粮粟为重。马桥街为最繁盛地点。外筑土堡,周六里,高一丈二尺。有七门,大北门通集宁,小北门通兴和,西门通(丰镇)县城,南门通山西之阳高、大同,交通四达。”

  上世纪初,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变,特别是平绥铁路线的开通,隆盛庄以商贸流通为主的经济渐趋衰落,逐渐成为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村镇。

  走进隆盛庄,古风情韵扑面而来,街道两边,当年以马桥街广场为中心的马桥街南街、马桥街北街、马桥街东街、马桥街西街……很多过去的老字号仍在经营,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

  隆盛庄古镇现存多处古店铺、古门阁等,清真寺、南庙等建筑是内蒙古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建筑群,以大北街—大南街为代表的传统商铺建筑风貌保存完好,极具明清时期的特色,反映了经典的营造法式和精湛的建造技艺;以张家大院、段家大院为代表的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展现了传统建造技术的地域特色。

  走在隆盛庄的街头,依然能找到年代久远的商号旧址。高墙大院则是当年的车马大店,老字号干货店“上三元”,隐藏在小街巷的一处民房中,生意依然红火。刚刚出炉的酥饼,放在门口冷却,满巷飘香。

  隆盛庄的民居多为四合院,主要分布在四老财巷、大巷、聚财巷。各条小巷虽长短不一,但在人口众多时最短的巷子也有十余个院落,每院都有3至5户人家,每巷百余口人。最大的巷子有数十个院落,百户以上人家,数百口人,巷口还建有大门,夜间关闭,并设有专人看护。

  隆盛庄的历史,承载着一段商业文明的记忆,一段历史过去,留存的民俗、文化、建筑变得愈加珍贵。

  当下,隆盛庄古镇保护开发已拉开了序幕,旅游文化产业初具雏形……古今相映中,一个新型的“遗产+”村落正踏歌而行。(记者 王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暴雨+大暴雨!河北启动救灾应急预警响应
  • TFBOYS蜡像揭幕,造型一言难尽,三小只自己都笑了……
  • 垃圾回收车坠坑底,背后一幕相当惊险!
  • 你见过:鄱阳湖上的江豚“保镖”吗?
  • 北京小客车撞两货车!司机当场死亡!
  • 遭遇不公!张继科炮轰国际乒联
  • 惨!安化男子持刀怒砍村领导、村民,一妇女被...
  • 单场丨BBC:克伦克要全资收购阿森纳
  • 湖北暖新闻 | 孝感又现“托举哥” 辅警5楼雨篷上托举男童5分钟
  • 张晓彬探望小球迷——祝小球迷早日康复!
  • 成本不足1元 假香水“海外镀金”后回邮卖200多元
  • 哈萨克斯坦签署禁止核武器条约 俄外长公开表态
  • 【新闻直播间】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揭晓!朋友圈刷屏的图里竟包含了这么多意义....
  • 命大!山西男子“喝大了“坠入长江,漂流近30公里,还活着!
  • 原料药价暴涨99倍 药企怕断供敢怒不敢言
  • 杨紫探班秦俊杰,直接坐男友身上撒娇,腿怎么比秦俊杰还粗?
  • 吴昕正式对外公布恋情!快乐家族齐送祝福,潘玮柏:我们在一起了
  • 杀妻藏尸案再开庭 死者父亲:不要赔偿,杀人者偿命
  • 支付宝上线拼团——“叫板”拼多多?
  • 央行开巨额支付罚单 支付宝等四家公司被罚没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