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略讲》第二回 11、佛道双修
主讲人:嵇尚强

【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亲见本性的时候,没有随念分别与计度分别。换句话讲,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一切思想都停住了,这就是“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是说唯独剩下自性分别,只有现前的朗然。“望师父大舍慈悲”,所谓“慈悲”,观音殿前有一副对联:“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要想得到菩萨的指点,请他向你布施一点慈悲,菩萨告诉你,只要回头就行。如果你能回头,在这空无一物的境界里体会看看,是不是还有一点不昧的觉性,这点觉性就是长生,就是不老!

【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

不只是世间法的传授讲究缘分,出世间法的引导也讲究缘分。没有缘分,大家就听不到《西游记》的讲解。没有缘分,须菩提也不会把“本性”的奥秘指示给孙悟空。

【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

在《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仁波切作者小时候的悟道经历。现在我们将他的经历与眼前的故事情节做一次比较。在《西游记》中须菩提告诉孙悟空:“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在《西藏生死书》中上师跟索甲仁波切讲:“现在我要将重要的‘心性’传示给你。”不论是《西游记》中须菩提的教导,还是《西藏生死书》中上师的开示,师父在指示“心性”的时候,一定会要求弟子先安静下来,身心得到了安静,“心性”才容易认识。净土宗谈念佛法门见佛方法的时候有一句话:“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活灵活现的法身能不能体会出来,就看你是否能够离念。只要不住在妄念的相上,此心又非如木石般无知无觉,清净无染的法身就可以识得了。

【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这里写孙悟空受法时的场景——洗耳用心。所谓“洗耳”是指不去理会心理上的杂音。所谓“用心”是指使心专一,自性分别单独现前。懒融禅师在谈到“心性”见法的时候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恰恰用心时”,正当你专心的时候,就在第六意识自性分别单独生起的时候。“恰恰无心用”,此时意识的其他两种分别,随念与计度就已经止息了。“无心恰恰用”,止息了随念与计度的分别。“常用恰恰无”,那个自性分别单独生起时的境界就是所谓的“无”,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清净心恰恰就在眼前。

【祖师云:显密圆通真妙诀,借修生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cuán cù]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西游记》里的这段偈颂介绍了“作佛和仙”的道理,这个道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讲如何做佛,证成法身佛,一部分讲如何成仙,获得圆满的报身。成就佛的法身与成就佛的报身,这两部分的道理之前曾有过介绍。要想成就佛的法身,需要我们去悟。换句话说,法身成就的唯一办法是悟道,识得了形而上的本体,肯定不疑,就证得了佛的法身。所以这部分的道理大家去看之前所讲的公案就可以了。证得了法身,接着要圆满报身,报身要想得到圆满,需要渐修。换句话说,报身成就的唯一办法是修道。修道的第一步是巩固现有的生命,拿道家的话讲就是“立命”。关于“立命”的道理,《参同契》里有详细的说明,在《西游记》下一回的描写中,也会与大家谈到。接下来,我们看一段道家神仙吕洞宾的修行心得。他的这段心得,糅合了佛道两家的理论,简单的讲,先证得法身,再圆满报身。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先从第一句讲起。

“养气忘言守”,无论是修道、学佛,或是讲儒家的修养,要想入门,都会谈到《百字铭》里的这句话。所谓“守”,是遵循、做到了的意思。做到了什么?做到了“忘言”。做到了“忘言”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会有“养气”的效果。所谓“养气”,就是清净假“我”的一念,对第七识进行净化。

当一个人的修行,做到了“忘言”,不光是闭口不言,更是忘记了自己的心声,忘记了假“我”的一念,如此才是“养气”的开始,第七识才会得以清净,收到净化的效果。换句话讲,“养气”的关键在于“忘言”,做到了“忘言”,结果就是“养气”。而“忘言”的修行正好可以“降心”,降服第六意识的妄动,降服意识思想的烦恼。

讲到这里,大家要厘清一个逻辑,就是佛家讲的第六意识、第七识、第八识与道家所讲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简单的讲,佛家里的第六意识对应道家里的精,第七识对应气,第八识对应神。道家谈超凡入圣的时候有一句话,“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句话如果用佛家的教理解释,就是清净第六意识与第七识,以完成第八识的净化。

净化心识的第一步在于“忘言”,“忘言”就是《参同契》中所讲闭塞外三宝,使耳、目、口不对外耗散,如此促使内三宝精气神的转化。做到了“忘言”,首先会收到“养气”的效果,会使得假“我”一念得以清净,第七识得以净化。第七识一旦得以净化,反过来会影响第六意识,使意识的心安住,得到降服。意识一旦降服下来,体内的真精就会凝结,引发出先天一炁,炁充满以后,神识才可以借由气的作用,向上冲出,脱离身体的束缚,与天地的精神往来,这就是“还虚”。由此可见,还虚的基础在于“降心”。以降服第六意识心开始,做法道修证的工作,这就是“为无为”。

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吕洞宾不是道家的神仙吗,他的话里怎么参有佛家的思想?其实佛道本来相通,更何况吕洞宾曾跟随黄龙禅师学禅,《百字铭》是他证道后的心得。吕洞宾学禅的故事很少人知道,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话说吕洞宾成仙后,有一天,背着宝剑飞过江西庐山,见此山气象异常,觉得山中必有高人。他的判断不错,当地有一座禅宗大庙——黄龙寺,临济宗的大德黄龙禅师此时正在寺内说法。吕洞宾按下云头来到寺中,站在一旁定睛观看。他越看越觉得奇怪,因为眼前这位禅师,既不会放光,也没有动地,神态举止一点仙气都没有,就是个普通人嘛,吕洞宾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黄龙禅师发觉了吕洞宾,见此人一副仙风道骨,既不前来参拜,也不坐下听讲,便知来者不善。于是黄龙停止说法,向众人说道:“座中有人窃法”。就是告诉大家人群里面,有人正在偷听。大家朝站在一旁的吕洞宾望去,神仙就是神仙,与众人的目光相对,一点也不紧张,反而充满自信走出人群,让大家看个清楚。

黄龙问:来者何人?吕洞宾报了姓名。黄龙说:哦!原来是你啊,看上去有很多能耐,其实也就是个守尸之鬼。黄龙的这番话是批评吕洞宾没有悟道,身体虽然可以长生,但见地却没有透彻。吕洞宾见黄龙取笑他,脾气一下子起来了,反问道:真人才有长生不老之药,你这个肉胎凡夫算得了什么!黄龙道:就算你能活过八万大劫,但此身终归还是消亡,诚恳的讲,仍是白忙一场。

话不投机半句多,吕洞宾发起怒来,袖子一扬,背上的宝剑飞了出去,朝着黄龙直直刺来。不晓得什么原因,剑飞到黄龙的面前却停住了,剑头掉转,刺向了吕洞宾自己。黄龙道:除了这点本事,我问你,你还有什么道理?黄龙问起了吕洞宾的见地,想知道他的见地如何。吕洞宾说:一粒粟【sù】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黄龙道:先不问你如何是半升铛内煮山川,先问你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吕洞宾一听就傻掉了,自己的功夫尽管很好,但是见地却不够透彻,只听说有“一粒粟中藏世界”的道理,但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黄龙见吕洞宾答不上来便劝他放下傲慢跟随自己学禅,因为只有悟了道,心中生起了智慧,才晓得先人话里的含义。不久之后吕洞宾悟道,写下了一首偈子:弃却瓢 [piáo]囊摵【 mí 】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之所以讲吕洞宾学禅的故事,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佛道两家的学问是互通的,讲的都是生命的科学,因此可以拿来相互注解。

“动静知宗祖”,所谓“动”是指意识思想的运动,所谓“静”是指意识思想的宁静。人的思想有动有静。思想一动,人就跟着动了起来,思想一静,人就随之安静。话讲到这里请问大家,如果说我们的身体,身体的主人是自己的思想,那么思想的主人又是谁呢,是谁指挥了我们的思想?

《庄子》里有个“魍魉 [wǎng liǎng]问影”的故事,月光照到了人,地上就有了人的影子,影子的外面还有一圈发亮发光的东西,庄子叫它魍魉。简单的说,魍魉就是影子的影子。一天晚上,魍魉,也就是影子的影子来问影子:喂!老兄,你怎么一辈子都没个定型呢?一会儿走,一会儿停,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站立,你就不能安稳点吗?影子答复魍魉:你有所不知,我是做不了主的,做主的是我身后的那位老板。他要走我就走,他要停我就停。可是我发现这位老板也做不了主,他的后面还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叫他睡他就睡,叫他醒他就醒,真的非常奇怪!

所谓“宗祖”是指发号施令的人,大家都有思想,如果我们把思想比作孩子,那么思想的背后还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第七识的“意”,就像孩子的父亲。孩子怎么来的?有了父亲才有了孩子。同样的道理,谁叫你思想的?就是假“我”的一念。既然如此,那么“我”的背后还有没有东西呢?换句话说,“我”又是从哪里来的?唯识学认为,“我”是一种妄想,就像书法爱好者临摹古人的字帖,看着临摹出的作品,由于这幅作品与古人的真迹相差无几,结果生起了幻觉,把自己当成了古人。第七识以第八识见分为根,是以第八识见分为蓝本捏造出来概念,这个概念看上去长生不老,但其实仅仅是一种假象,是生灭不已的妄想。因此,思想的背后,有第七识,第七识的背后,有能知能觉的功能,这个能知能觉的功能,就是此处所讲的“宗祖”。

“无事更寻谁”,“无事”就是心无烦恼,此心清净灵明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清净觉性现前的境界。在此之后,吕洞宾还有一首偈子:“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一个人做到了对境无心,像明镜一样朗照万物,心无所住,如此就是禅。既然这样就是禅,那么你还问什么禅呢?所以“无事更寻谁”,都不要找了,此心无住的一瞬间就是解脱。

“真常须应物”,所谓“真常”是指真实常住。什么东西是真实常住的?现前的一点灵知,这点灵知就是真常。“须”是需要,“应物”是应缘接物。悟了道,找到了真常,还要依此真常待人接物,不辞劳苦的利益大众。

“应物要不迷”,应缘接物的时候,不动情想,未有心起,事情做完了,却没有用心的痕迹。以这种状态入世,过世间的生活,从早忙到晚,清净心都未曾迷过。

“不迷性自住”,只要清净心常在,不论内心生起何种情绪,自己都能第一时间认得它,认得喜怒哀乐的情绪是真常的作用。在真常与烦恼面前,认取真常,不认烦恼,如此就可以没有挂碍,远离颠倒梦想。

“性住气自回”,以灵知为自心的本位,于此本位坦然安住,第七识的“意”就不会乱起,人就不会陷落于假“我”的思量。结果就是意识得以凝定,真精凝结,先天一炁来到。

先天一炁就是长生不老之药,药产生以后,“壶中配坎离”要及时的采药。所谓“壶”就是葫芦,道家把人的身体比作一个葫芦,葫芦的上半部分是人的头,头部用离卦代表,下半部分是人的腹,腹部用坎卦代表。离卦(☲)在上,离中存有一点真阴,坎卦(☵)在下,坎中保有一点真阳。功夫做起来,真阴(⚋)采集月华变成口水往下降,真阳(⚊)采集阳精变成暖气往上升,阴阳交合正是得药之时。

五一假后这已经上班第三天了,终于是缓过来了一点,虽然一点没影响我假后第一二天忙成狗.....
该怎么来记录记录这五天呢,我想关键词应该是:宿命、配得感以及自洽。
那就一个个说吧
五一前很久,我们就偶尔讨论五一安排,嘴上热火朝天,但内心似乎毫无波澜,甚至一点都不期待,想着就觉得好累,至于为何?我也不知。只知道不全然是凭着理智在讨论、规划。可真要落地,自己竟然一点情绪都没掺杂进去。所以啊,人终归是需要情绪的,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掺什么样的情绪进去,可以是狂热的,也可以是恬淡的。可以是天马行空的,也可以是静看云海的。总之,就不能是抵触的。因为,一旦抵触,一切也就成为了笑话。
再者,我想谈谈友情。
歌颂赞美友情的古今有之,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有“高适因李白一句话三番两次离家赴会、也有杜甫终其一生追逐李白的脚步却未得到相同的回应、更有季梦良为发小徐霞客终其晚年整理编纂《徐霞客游记》......”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他们真诚、炽烈、勇敢无畏,无谓是否值得、是否得到。
可我却做不到,我希望的是回应式爱,这世间本就只我一人,我迫切想要得到一些羁绊、一些在意,我迫切想要向这世间证明,你看,就算我不着寸缕来到这陌生的世界,我也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的爱和很多很多的情谊。
可相反地我也总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去认识新人。
所以,我会在新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带着疏离感、带着警惕心、带着前提。
我会一遍一遍告诉自己,不要轻易交朋友,也不要轻易相信一个人。正因为如此,我的身边没有朋友,只有好朋友和认识。
我会在朋友一而再再而三令我失望后难过,但却不会放弃,我会一遍遍沟通、一遍遍修复。
说到底,我只是不愿再认识新人,再去投入感情、再去灌注全心。
也正是这套原则,导致我的五一的假期千疮百孔。
有时候想想,是不是该断舍离或者适当降低自己的一些期待值,不适合就慢慢离开就好了。
但是又一想,人生匆匆不过几十载,遇到的人会很多很多,但真正相识相知却是凤毛麟角,如果不去争取就放弃,那这不也是人生一大遗憾吗?至少,也要努力过、争取过再谈放弃二字才好。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友谊才是健康的?
你和你好朋友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否也曾千疮百孔?
因为友情似乎要比爱情要多一层面纱,我们唾弃爱情里的第三者,却对友情里的第三者保持理性。
也正如此,我们始终无法真正对对方敞开所有,也难以将所有的小脾气、小心思尽情脱出。(也许只我)
好了,碎碎念很多很多,也和爱人朋友说了很多。有认可我的,也有希望我换个想法的,我想大概我都需要。
在让自己舒服的基础上积极沟通,尽量让我的朋友知道我的需求我的想法
但也要做好被拒绝被忽略的准备,因为,人啊,总要先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嘛!
#友情##爱自己##思考##随笔#

经方大家胡希恕逐条细讲《伤寒论》:第48-49条

第48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这是一段,那么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二阳并病。那么什么叫做并病呢?仲景这个书讲表里相传,由表传里,或者传半表半里。那么这一段二阳并病呢,就是太阳病传阳明,这是表里相传,由表传里。那么传里,表证还没罢,里证发现了,这就叫做并病。先表后里,表未罢,里证有了,这个就叫做并病。这个并,就是兼并的并,咱们说“秦并六国”,就这个并,吞并的并。那么头一个病,并于后面这个病而发病,所以叫做并病。

那么二阳并病,指的太阳阳明并病,那里头有个解释了,他说“太阳初得病时”,开始得的太阳表证,当然表证要发汗呐,可是发汗,汗也出了,但是病没好,这个“不彻”就指的病没除,彻当除字讲,就是病没愈,因而转属阳明。那么这个不是说不应该发汗,这个我们以前也讲过,如果这个重的表证啊,你发汗合法,能减其病势而已,病常常的不好的,要是轻病那没问题了。

你像我们遇到这个感冒,太阳病轻病,你喝点姜水也好,稍稍出点汗就好。可是真正重病,就是依法来用药,有时都不好的。不好不要紧呐,多是在半表半里,在里这个阶段要好的。这个就是讲了这个情形,他说原来得的是太阳病,太阳病依法当发汗啊,发了汗了,但是病并没有好,因为这个样子呢,这个病由表进里而转属阳明。

这个阳明病啊,他搁个“续自微汗出”,这是阳明病的一个外证的反映,我们后头讲到阳明篇就有了。“阳明病,法多汗”,阳明病是胃肠里边有热,热结于里嘛。热结于里,蒸发于外,所以老出汗。“续自微汗出”,老要微微地绵绵不断地出汗,这就是转属阳明病了。那么既然并病,太阳病还存在啊,所以我们不要冒冒失失就要吃泻药,如果我们看太阳病还存在,主要的身疼痛、恶寒还有啊,这个就是不可下,下之为逆。

你这阵儿别光看阳明病了,应该下,可是表证在,不能下,这是定法。那么必须先解表。下之呢?下之就是为逆,逆就是逆治,就是治错了。那么这个应该用什么药发汗呢?当然用桂枝汤,它可小发汗,他“续自微汗出”嘛,咱们讲桂枝汤讲的多了。凡是津液有所损伤之后的这种表证,全要用桂枝汤。他这个书上没说,但是言外之意告诉你用桂枝汤。这是第一段。

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这又一段。他说在太阳病期间,发汗之后,有的转属阳明而为二阳并病。这也不一定都二阳并病,他底下有这么一段,这以前都学过的。他说假如这个人“面色缘缘正赤”,就是整个的面色都红,这还是表不解的现象啊,这是阳气怫郁在表,还是不得汗出的一种问题,这与二阳并病没关系。

“当解之熏之”,解之就是以小发汗法来解之,我们头前讲那个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都是这种情况。也可以熏之,古人啊为达到那个小发汗的方法,也有拿荆芥、艾蒿这一类的(药)熏,用个盆子把它们煮成汤,趁热的时候,身上覆盖了,熏,也可以出点小汗。“解之熏之”,解之就是小剂的(发汗药)发汗的方法,来解其怫郁在表的外邪,这不关乎里边的事。或者是熏之,稍稍出点汗就好,这个病不要紧的。这又一段。

“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那么这一段呐,根本就是发汗不到家,所以病不好。这个“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那(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佛郁在表)是个微末的表证不了了的小病了,这个病不是的,你不足以说这是阳气怫郁不得越,这个要重得多了。这是当汗不汗,还应该发汗。你看这个人他也是躁烦。躁烦,以躁为主了。

这个说明表不解而发烦躁得厉害,就是当汗出不得汗出的意思。他是身上哪都疼,没有定处,这是表证,大概哪都酸疼,自己呢也不知道在哪,有时候在四肢,有时候在腹中,但是你摸那,哪也不是,按之不可得。那么由于表不解,不得汗,这个气往上涌,所以“短气但坐者”就是不汗出而喘,他躺着气上不来,这个热往上涌的厉害,所以这种情形呀就得再发汗,“不解之薰之小发汗”都不行。

这个情形咱们看出来是大青龙汤证,肯定要用大青龙,不汗出而烦躁嘛,这就是咱们头前讲的那个大青龙汤就是。那么怎么知道这是汗出不彻呢?由于他这个“脉涩故知也”。这个脉涩呀大家都是根据这个经文呀,这个脉的不及,有的因为这个邪盛阻碍这个血行,而不流利,而发生涩,这是大家一般的解释,可是叫我看这个脉涩呀,总是有些问题。他这个脉涩不可发汗,你还怎么发汗,而且这个涩脉是一个关于血液在内的流行的一种反应,凡是涩脉都是虚。真正实而见脉涩的还真少,是不是这个脉涩呀应该是脉紧呀或是脉浮,我看是较对的,也许是错字,但是现在大家都是根据这个条文的解释,说是实的太厉害,当汗出不汗出阻碍了血行流畅,这也有涩的现象,但这种涩它绝对是有力的。这是各家都这么解释,这么解释也能解释的通,但是事实上我没遭遇到这种情况。

拿我个人的经验,真正的这种表实证而脉现涩的,在理论上讲,讲不通,恐怕这个应该是脉浮,因为他这个脉浮还在表嘛,再不就是脉浮紧,这个是比较对的。这个脉涩,这个书里的错字很多,这个暂时先搁在这个地方,你们看各家的注呀,全是我头前说的那个,就由于表实的厉害,不得汗出,这个血在这个脉里头反到受了阻碍了,这么一种涩,他把这个涩呀,不按着一般涩者为血虚,津液少,不是那个解释法,我认为这是敷衍古人的论说了,这个不一定是对的,但这个不关乎重要。

这个头前这种情况,不汗出而烦躁,一点汗也没有,那么这类的情形再发汗就好了,也不关系二阳并病,他这二阳并病呀就是指头一节。那么开始太阳病,后来也依法治疗,发过汗,虽然汗先出,但是而病不去,那么这样子呢,因而转属阳明。表证没去,阳明病就有了,所以续之为汗出,就是一个阳明病的外证了。那么这个时候怎么治这个并病呢?并病当然是表证没好先解表。就看这个并病里证如何。他这个二阳并病,它是太阳病与阳明病的并病,如果他外边有表证,里头他是一种虚寒的这类的,你看少阴病与太阴病的并病你就不能先解表了。

那么也有太阳病传到太阴的,也有的。那么里虚寒,你就不能先解表,当先救里,头前有过。那么下利青谷,可是身体疼痛,那你得先救里,而后治疗身疼痛。身疼痛是表证的,也表没罢。这在他这个书里头呀,在临床上都挺重要的,这也是一种定法,咱们在临床上也是,这个人多少日不大便,他这个里实呀很清楚,很明显,但是他还发烧怕冷,这表证没罢,你不要先给他吃泻药,还要先给他解表。

解完表了,你再给他下里,所以古人有一句话呀,说是“下不厌迟”,说是该下的病,缓了没什么大害处。如果里边要是个虚寒的病,就是有表证,也要舍表救里,这在临床上都是定法。你要是不守这个办法呢,那就是为逆,那就不会好病的,这个咱们要知道。至于这块这个脉涩呀,要我看应该是个错字,可是各家都不说他错,就那么个解释法。说是太实了,血液受阻,所以脉也涩,这么个看法。

第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浮数的脉,这应该是表证呀。依法当汗出而愈,根据我们治疗的这个方法呀,应该发汗,汗一出就好,这是一般的表证呀。脉浮数,浮为在表,数为有热,这个表有热的病呀就是太阳病。那么大夫不给吃发汗药,而吃泻药,若下之,这是逆治了。那么这个下之则病变多端,这是取其一例。

如果误下之后,“身重心悸者”,不可再发汗了。那么这个头前我们讲很多了,下之后,其气上冲呢,那表证还存在,还是要解表,还要用桂枝汤了。他这都是反复地说,你不要守定一个,拿着个别情况当全体就是不对的。也有这样的,下之后,伤了里了,虚其里了,所以外边这个气郁之而为湿,身重,就是这里头有些湿,水份,停水了。咱们人身上这个营卫在体表老流行,那么停水就变成湿,身上有湿就沉。那么里虚血液就不足,血不足以养心就悸就跳。

这个心悸与心下悸不一样的,这个书里心下悸都指着胃那个跳,胃跳都是胃有水。咱们头前也讲了,心下有水气,就是有停饮了,这是在《金匮要略》上的,所以这个胃中有留饮,微者短气,这个留饮少气短,他这个压迫这个,往上压,横隔膜受阻碍,人就短气。这个停水多呢,甚者悸,心下悸。

这个他说的不是心下悸,说的是心悸,就是心脏跳。这个血通于心呀,由于虚其里,这个胃气虚呀,这个津液血液都要虚的,因为胃为水谷之海,营卫之源嘛。他要是一坏就不行了,这个是给他吃泻药,里头没病给他吃泻药,虚其里,不但外边湿郁于表而体重,而且血虚于内而心悸。这样子不要吃发汗药了,不可发汗。

“当自汗出乃解”,这个他要津液逐渐回复,他自然就出汗,这个病就要好的。为什么要这样呢?他这个下之后了,“尺中脉微”,这个微是气血不足,具不足,这个脉微。“此里虚”,他是里虚造成的。“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须,当自汗出,他又一个须,当、须虚这都是含蓄的语意。是不是当大夫的就等着他自己恢复呀?也不是的。他这里头告你不要再解表了,不要再发汗了,你要在这些方面注意的。

他是里虚了,主要的他里不虚了,他就表里自和。所以他搁个当自汗出,须表里实,这个里头呀都有一个让你斟酌治疗,可是这个征候呢他只是指一个身重心悸,这么一种征候,当然他没举全了,这两个说明由于里虚造成外有湿郁,内有心悸,血不足。那么这个治疗后头有的,你像这个时候应该用这个,大概小建中汤比较好,小建中汤治心悸烦啊,也有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后头也有。总而言之得想办法实里,里虚。

补虚扶正的话,他这个血液津液自然就恢复的,那后头有,所以在这只是告你不要再发汗了,应当使他津液复,须表里实,他就好了。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根据个人自身症状做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论道岐黄##国医的精诚力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7月中应该可以和大家见面,这个月将作为试运营会更加针对创作拍摄。SOFT_mode是身处在江苏北路的140平米无影棚,不大,但是刚好,对于新入行且有野心的创作者
  • 想起#佛教#相关,哆啦A梦的#愿望槌#,南方版或#东密##大黑天#天神的财运锤;还是“猪油蒙了心”得要人忘记讨债,#摩利支菩萨#骑猪隐身;或#虚空藏菩萨#开智慧
  • ”  高金红家后院的山坡上,有一棵树龄320年的油松,每次有客人入住,她也会带着客人来到古树下,听松涛看林海。”林业部门工作人员高志伟与树长陈永生,检查古树保护
  • 当时贵州燃气次新开版调整到位,天时地利,2017年12月13日、14日启动前果断上车;新能源+ :风电光伏今天分化严重,正常现象,这个方向也是中线版块,回调也是
  • 遭凤凰自行车起诉,要求偿还逾6800万元货款;6、教育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200万人,达总人数2/3;7、强降雨连袭广东,练江铜盂河段水位超历史最高实测
  • 人类在虚拟世界里打工、开演唱会,甚至沉迷“绿洲”不愿回到现实,这样的世界当初看起来还遥不可及。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凡尔纳所处的时代,飞机还没被发明出来,他却
  • ✨喜多果茶✨种草N年了,就算撑到走不动路,这次还是喝了,好喝,好....喝....不枉这么多人推荐[微风]来自一个假南京人的第一顿南京大排档,饿了么有活动满60
  • #唐诗逸[超话]# 今天还没发帖子 刚发现自己变成小主持了,我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我于2月份粉上糖,那个时候糖的超话粉丝还没过w,粉丝群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多,仅仅只
  • 不过,李倩年轻时可爱的颜值给观众留下独特记忆,同时也影响了她的戏路发展,基 ​《我,喜欢你》很多观众不喜欢心机女配黎曼,但饰演她的演员李倩,却曾经也是备受赞赏的
  • [可爱]【79】罗马夏季时尚包头平跟编织复古厚底百搭凉鞋[开学季]券 [鲜花]?福姐推荐测评?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时光的涵意,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太多
  • 【​加入“奔跑中国” 2019西马将通过CCTV-5直播跑向世界】2019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将于11月9日鸣枪起跑。(西昌都市报)#忻州身边事#【2019
  • #孙芮[超话]# #芮意成王 共赴星堂# 8.2【每日必做榜单】 数据组小管理在线教学 ✅ 完成务必回本博打咔 打咔模板见评论 ✅ 今日目标:3⃣
  • ·还有这个猫爪烧冰淇淋外形萌化了,奶奶的又可爱又好吃,整一个心动了!做了丑小猫tufting我真的栓q(p3)在做纺织女工的时候偶遇uu合照了(因为她好piu亮
  • 3、山西名医高允旺:排石汤治疗肾结石膀胱结石处方:金钱草120~300g,海金沙30g,鸡内金12g,决明石12g,甘草3g,川牛膝10g,石韦60g,车前子1
  • 阳光微淡,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人这一生如果可以过得健康,平安,不负债,还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能和喜欢的人一直生活在一起,就已经是种莫大的圆满了。
  • from:鬽影縫匠#被西藏的厕所惊艳到了# 其实你去的时候才会发现大多时候你会被西藏的厕所吓呆了[笑cry]过去一年 整天沉浸在虚拟世界,现实中身边没有朋友,也
  • #李汶翰电影遇见你#每日一问⬇️ 还剩3️⃣8️⃣天啦‼️大家有没有做好准备 各个平台都需要重视起来了 【微//博耗】保证人手至少5个不够的自觉看教程补耗养耗
  • 无名黑洗煤厂随着近年来山西省委市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力度,以高压态势处罚违规生产破坏环境的相关企业,发展经济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当今的发展趋势所倡导的是可持
  • 在岁暮记下了一些文字,结束也是另一个开始:我们全部要做的就是在这,要热忱,要简单,像大地那样,顺从于季节、光、黑暗、宇宙的一切,不求任何依傍除了连星星于其中也安
  • “堂子巷”是当年育婴堂所在地,“钥匙弯”是巷道形态的反映,“大楼巷”烙上了当铺、钱庄的印记,“文曲巷”“文昌桥”“魁星阁”“崇文巷”反映了古镇人们对文化教育的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