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奔跑者辽宁】即将过去的2023年,对辽宁来说不同寻常。这一年,是辽宁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这一年,辽宁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转变可圈可点,收获可喜可贺。

如果用表情包描摹辽宁人,那么,一定是时不我待的奔跑者姿态。今年以来,辽宁上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干劲,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发展动能加快集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发展预期根本好转,呈现出多年少有的良好局面。

新转折新看点

大干必有成果,奋斗就有回报。一年前,响亮的号子自辽宁发出。一年来,辽宁上下,大干只争朝夕,奋进云奔潮涌。

12月19日,辽宁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11月),亮点频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观察辽宁经济,既要看“数字”,也要看“场景”。

“到辽宁滑雪嬉冰过新年!”一趟趟旅游专列正从关内驶进辽宁,辽宁各地的文旅产业在寒冷冬季迎来新一轮“井喷”。沈阳市文旅广电局负责人到北京中关村现场推介“沈阳冬之魅”,并同游客一起乘高铁开启沈阳周末之旅。今年沈阳旅游接待量和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仅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沈阳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22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辽宁靶向发力扩内需,各地深度开掘文体旅消费新场景新体验,力推辽宁风物从“网红”变“长红”。

观察辽宁经济,既要看“体魄”,也要看“魂魄”。

今年辽宁闯出两匹“独角兽”!6月、12月,“十月稻田”“沈阳微控”先后成长为“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背后是“蚂蚁雄兵”在崛起,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3万家。1-11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增势可观,碳纤维、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62%、37%,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6%。

一个个透着暖意的数据,一个个冒着热气的场景,汇成辽宁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辽宁全年经济增长有望10年来首次超过全国水平。这是“突破性的、转折性的、历史性的”。日前举行的辽宁省经济工作会上,与会代表对此作出瞻望、评价。

新招法新动能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这一年,辽宁经济运行低速徘徊的态势发生重大转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发生重大转变、辽宁营商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外界对辽宁的预期发生重大转变。转变是怎样发生的?

自强是奔跑者的起点,奋斗是奔跑者的肖像。且看激发内生动力源的辽宁“三有”——

有了硬作风。干部作风转变是辽宁之变的“牛鼻子”。辽宁以问题为导向净化政治生态,改善营商环境统筹推进“三个万件”清理行动;弘扬“干”字精神,为实干者护航,让有为者有位;对“管卡压”“推绕拖”一查到底,对敢担当善作为一力奖掖。宽严相济,促进干部秉正利国利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蔚成狠抓落实的硬作风。全省上下抬高标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氛围拉满干劲十足。

有了硬目标。辽宁将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盯准咬住10个方面突破、50项重点任务,打响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为目标的工业攻坚战,对标对表分时调度。今年辽宁推进央地合作的力度和成效前所未有,洽谈签约实施央地合作重大项目156个,投资额1.28万亿元。一批标志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

有了硬招法。搭建平台、积极跑动,“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企业”,吸引优质资源和项目向辽宁集聚的同时,辽宁坚定以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撬动“最大增量”,以培育发展新动能为重中之重。加快国家实验室辽宁布局,“揭榜挂帅”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开展“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

今年以来,辽宁在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连续9个月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中央项目投资增长32.5%,强劲拉动功不可没。中央支持的政策“含金量”与地方主动作为的“工作量”,聚焦一处,育成合力,落脚在发展的“实物量”。

这一年,辽宁经营主体、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势迅猛;这一年,辽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地区经济增幅;这一年,辽宁首颗卫星“大连1号”成功发射,重型燃气轮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在辽宁问世……

这是上下同欲奋战不怠的必然结果,这是勇于革新善于创新的生动诠释。

新定位新战役

发展,不能满足于纵向“自己比”,更要敢于直面挑战与标兵比。辽宁清醒地认识短板所在。

同发达地区比,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海洋经济仍是辽宁大发展快发展的“短板”。同时,高质量发展倚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体量较小,科技创新支撑力引领力还不强。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所有的“短板”都是奋力赶超的潜力所在。伴随国家政策支持东北振兴的密集鼓点,辽宁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辽宁正在展开一场“攻坚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集中力量开展“八大攻坚”,将成为辽宁新的一年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津”。即:把壮大经济实力作为当务之急,在保持赶超势头上聚力攻坚;把培育发展新动能作为重中之重,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聚力攻坚;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在大抓产业、项目、企业、园区上聚力攻坚;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担当,在农业强省建设上聚力攻坚;把激发动力活力作为关键所在,在深化改革开放上聚力攻坚;把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作为底线任务,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聚力攻坚;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振兴底色,在建设美丽辽宁上聚力攻坚;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本质要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聚力攻坚。

完成好“规定动作”,也要跳好“自选动作”。辽宁省经济工作会特别强调了“本领”这个关键词。专业能力、干事水平看什么?“勇于逆风行舟”“善于危中寻机”是本领,“啃下硬骨头”“攻下硬山头”是本领,“以新求兴”“以变取胜”更是本领。见微知著、抓早抓实,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不是尽头,工业基地辽宁志存高远。在此基础上不懈奋斗,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为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展现辽宁之为,谱写辽宁新篇章。

一篙松劲退千寻。以新时代“六地”自任,奔跑者辽宁,更需要持之以恒的长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https://t.cn/A6l9Igyk

【经济日报|奔跑者辽宁】即将过去的2023年,对辽宁来说不同寻常。这一年,是辽宁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这一年,辽宁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转变可圈可点,收获可喜可贺。

如果用表情包描摹辽宁人,那么,一定是时不我待的奔跑者姿态。今年以来,辽宁上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干劲,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发展动能加快集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发展预期根本好转,呈现出多年少有的良好局面。

新转折新看点

大干必有成果,奋斗就有回报。一年前,响亮的号子自辽宁发出。一年来,辽宁上下,大干只争朝夕,奋进云奔潮涌。

12月19日,辽宁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11月),亮点频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观察辽宁经济,既要看“数字”,也要看“场景”。

“到辽宁滑雪嬉冰过新年!”一趟趟旅游专列正从关内驶进辽宁,辽宁各地的文旅产业在寒冷冬季迎来新一轮“井喷”。沈阳市文旅广电局负责人到北京中关村现场推介“沈阳冬之魅”,并同游客一起乘高铁开启沈阳周末之旅。今年沈阳旅游接待量和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仅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沈阳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22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辽宁靶向发力扩内需,各地深度开掘文体旅消费新场景新体验,力推辽宁风物从“网红”变“长红”。

观察辽宁经济,既要看“体魄”,也要看“魂魄”。

今年辽宁闯出两匹“独角兽”!6月、12月,“十月稻田”“沈阳微控”先后成长为“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背后是“蚂蚁雄兵”在崛起,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3万家。1-11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增势可观,碳纤维、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62%、37%,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6%。

一个个透着暖意的数据,一个个冒着热气的场景,汇成辽宁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辽宁全年经济增长有望10年来首次超过全国水平。这是“突破性的、转折性的、历史性的”。日前举行的辽宁省经济工作会上,与会代表对此作出瞻望、评价。

新招法新动能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这一年,辽宁经济运行低速徘徊的态势发生重大转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发生重大转变、辽宁营商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外界对辽宁的预期发生重大转变。转变是怎样发生的?

自强是奔跑者的起点,奋斗是奔跑者的肖像。且看激发内生动力源的辽宁“三有”——

有了硬作风。干部作风转变是辽宁之变的“牛鼻子”。辽宁以问题为导向净化政治生态,改善营商环境统筹推进“三个万件”清理行动;弘扬“干”字精神,为实干者护航,让有为者有位;对“管卡压”“推绕拖”一查到底,对敢担当善作为一力奖掖。宽严相济,促进干部秉正利国利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蔚成狠抓落实的硬作风。全省上下抬高标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氛围拉满干劲十足。

有了硬目标。辽宁将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盯准咬住10个方面突破、50项重点任务,打响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为目标的工业攻坚战,对标对表分时调度。今年辽宁推进央地合作的力度和成效前所未有,洽谈签约实施央地合作重大项目156个,投资额1.28万亿元。一批标志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

有了硬招法。搭建平台、积极跑动,“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企业”,吸引优质资源和项目向辽宁集聚的同时,辽宁坚定以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撬动“最大增量”,以培育发展新动能为重中之重。加快国家实验室辽宁布局,“揭榜挂帅”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开展“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

今年以来,辽宁在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连续9个月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中央项目投资增长32.5%,强劲拉动功不可没。中央支持的政策“含金量”与地方主动作为的“工作量”,聚焦一处,育成合力,落脚在发展的“实物量”。

这一年,辽宁经营主体、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势迅猛;这一年,辽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地区经济增幅;这一年,辽宁首颗卫星“大连1号”成功发射,重型燃气轮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在辽宁问世……

这是上下同欲奋战不怠的必然结果,这是勇于革新善于创新的生动诠释。

新定位新战役

发展,不能满足于纵向“自己比”,更要敢于直面挑战与标兵比。辽宁清醒地认识短板所在。

同发达地区比,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海洋经济仍是辽宁大发展快发展的“短板”。同时,高质量发展倚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体量较小,科技创新支撑力引领力还不强。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所有的“短板”都是奋力赶超的潜力所在。伴随国家政策支持东北振兴的密集鼓点,辽宁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辽宁正在展开一场“攻坚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集中力量开展“八大攻坚”,将成为辽宁新的一年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津”。即:把壮大经济实力作为当务之急,在保持赶超势头上聚力攻坚;把培育发展新动能作为重中之重,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聚力攻坚;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在大抓产业、项目、企业、园区上聚力攻坚;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担当,在农业强省建设上聚力攻坚;把激发动力活力作为关键所在,在深化改革开放上聚力攻坚;把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作为底线任务,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聚力攻坚;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振兴底色,在建设美丽辽宁上聚力攻坚;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本质要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聚力攻坚。

完成好“规定动作”,也要跳好“自选动作”。辽宁省经济工作会特别强调了“本领”这个关键词。专业能力、干事水平看什么?“勇于逆风行舟”“善于危中寻机”是本领,“啃下硬骨头”“攻下硬山头”是本领,“以新求兴”“以变取胜”更是本领。见微知著、抓早抓实,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不是尽头,工业基地辽宁志存高远。在此基础上不懈奋斗,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为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展现辽宁之为,谱写辽宁新篇章。

一篙松劲退千寻。以新时代“六地”自任,奔跑者辽宁,更需要持之以恒的长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https://t.cn/A6l9Igyk

【经济日报|奔跑者辽宁】即将过去的2023年,对辽宁来说不同寻常。这一年,是辽宁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这一年,辽宁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转变可圈可点,收获可喜可贺。

如果用表情包描摹辽宁人,那么,一定是时不我待的奔跑者姿态。今年以来,辽宁上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干劲,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发展动能加快集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发展预期根本好转,呈现出多年少有的良好局面。

新转折新看点

大干必有成果,奋斗就有回报。一年前,响亮的号子自辽宁发出。一年来,辽宁上下,大干只争朝夕,奋进云奔潮涌。

12月19日,辽宁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11月),亮点频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观察辽宁经济,既要看“数字”,也要看“场景”。

“到辽宁滑雪嬉冰过新年!”一趟趟旅游专列正从关内驶进辽宁,辽宁各地的文旅产业在寒冷冬季迎来新一轮“井喷”。沈阳市文旅广电局负责人到北京中关村现场推介“沈阳冬之魅”,并同游客一起乘高铁开启沈阳周末之旅。今年沈阳旅游接待量和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仅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沈阳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22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辽宁靶向发力扩内需,各地深度开掘文体旅消费新场景新体验,力推辽宁风物从“网红”变“长红”。

观察辽宁经济,既要看“体魄”,也要看“魂魄”。

今年辽宁闯出两匹“独角兽”!6月、12月,“十月稻田”“沈阳微控”先后成长为“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背后是“蚂蚁雄兵”在崛起,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3万家。1-11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增势可观,碳纤维、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62%、37%,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6%。

一个个透着暖意的数据,一个个冒着热气的场景,汇成辽宁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辽宁全年经济增长有望10年来首次超过全国水平。这是“突破性的、转折性的、历史性的”。日前举行的辽宁省经济工作会上,与会代表对此作出瞻望、评价。

新招法新动能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这一年,辽宁经济运行低速徘徊的态势发生重大转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发生重大转变、辽宁营商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外界对辽宁的预期发生重大转变。转变是怎样发生的?

自强是奔跑者的起点,奋斗是奔跑者的肖像。且看激发内生动力源的辽宁“三有”——

有了硬作风。干部作风转变是辽宁之变的“牛鼻子”。辽宁以问题为导向净化政治生态,改善营商环境统筹推进“三个万件”清理行动;弘扬“干”字精神,为实干者护航,让有为者有位;对“管卡压”“推绕拖”一查到底,对敢担当善作为一力奖掖。宽严相济,促进干部秉正利国利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蔚成狠抓落实的硬作风。全省上下抬高标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氛围拉满干劲十足。

有了硬目标。辽宁将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盯准咬住10个方面突破、50项重点任务,打响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为目标的工业攻坚战,对标对表分时调度。今年辽宁推进央地合作的力度和成效前所未有,洽谈签约实施央地合作重大项目156个,投资额1.28万亿元。一批标志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

有了硬招法。搭建平台、积极跑动,“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企业”,吸引优质资源和项目向辽宁集聚的同时,辽宁坚定以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撬动“最大增量”,以培育发展新动能为重中之重。加快国家实验室辽宁布局,“揭榜挂帅”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开展“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

今年以来,辽宁在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连续9个月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中央项目投资增长32.5%,强劲拉动功不可没。中央支持的政策“含金量”与地方主动作为的“工作量”,聚焦一处,育成合力,落脚在发展的“实物量”。

这一年,辽宁经营主体、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势迅猛;这一年,辽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地区经济增幅;这一年,辽宁首颗卫星“大连1号”成功发射,重型燃气轮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在辽宁问世……

这是上下同欲奋战不怠的必然结果,这是勇于革新善于创新的生动诠释。

新定位新战役

发展,不能满足于纵向“自己比”,更要敢于直面挑战与标兵比。辽宁清醒地认识短板所在。

同发达地区比,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海洋经济仍是辽宁大发展快发展的“短板”。同时,高质量发展倚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体量较小,科技创新支撑力引领力还不强。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所有的“短板”都是奋力赶超的潜力所在。伴随国家政策支持东北振兴的密集鼓点,辽宁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辽宁正在展开一场“攻坚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集中力量开展“八大攻坚”,将成为辽宁新的一年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津”。即:把壮大经济实力作为当务之急,在保持赶超势头上聚力攻坚;把培育发展新动能作为重中之重,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聚力攻坚;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在大抓产业、项目、企业、园区上聚力攻坚;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担当,在农业强省建设上聚力攻坚;把激发动力活力作为关键所在,在深化改革开放上聚力攻坚;把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作为底线任务,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聚力攻坚;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振兴底色,在建设美丽辽宁上聚力攻坚;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本质要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聚力攻坚。

完成好“规定动作”,也要跳好“自选动作”。辽宁省经济工作会特别强调了“本领”这个关键词。专业能力、干事水平看什么?“勇于逆风行舟”“善于危中寻机”是本领,“啃下硬骨头”“攻下硬山头”是本领,“以新求兴”“以变取胜”更是本领。见微知著、抓早抓实,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不是尽头,工业基地辽宁志存高远。在此基础上不懈奋斗,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为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展现辽宁之为,谱写辽宁新篇章。

一篙松劲退千寻。以新时代“六地”自任,奔跑者辽宁,更需要持之以恒的长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https://t.cn/A6l9Igyk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您想了解其他精彩有趣内容,请搜索“马自达创驰蓝天”公众号#轮到你来答#优科豪马轮胎参加各类赛车赛事已有数十年历史。“MAZDA R360 COUPE”传奇典范
  • 保安日记Part.12(改编Tizzy T 《100》)2022年10月31日 我想要陪在你的周围跟你爱到一百岁一直到我们白了头发也一样显得很般配无论何时我会穿
  • 红包链接:自然堂全场不止买一送一,领取惊喜红包,下单更划算!红包链接:潮宏基黄金低至5折,领取惊喜红包下单更划算!
  • #二十二岁的日子# 在大理的第四天很喜欢一个人旅行 因为旅途充满无数未知的可能性 人们从陌生到相识在一个包容过客的地方举行一场不算盛大的宴席而后又匆匆告别
  • #山西午间预报#【受高空槽影响,预计今明两天我省有降水、大风、降温天气】具体预报如下:今天下午到夜间:全省阴天,有小到中雨,中南部局部地区有大雨;夜间北中部部分
  • 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
  • 白羊足够自信,也足够激情,在逆境中仍然饱含热情与动力,这是很多人不具备的,很多人机会来了也会畏畏缩缩,前怕狼后怕虎,但是白羊座好像不知道什么是怕。而狮子座不一样
  • ”面对更多人问他“是否为了体验生活”的疑惑,石头哥会诚实地回答, “开车有什么好玩的,耗油又损车,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当然是为了赚钱,无论多少,捡到篮子里的都
  • ”宁筝筝急切摇头:“当然不是……”2.《5864933》周叙深 姜嘉弥节选:“姜女士是三年前转到我们医院的,那时候她还是尿毒症中期,现在……已经错过了能做手术的
  • #浪花男子[超话]# 221030 naniwadanshi728official ⁡《 最近あったハッピーな出来事‼︎ 》⁡ハッピーな出来事は、髪色がす
  • 用大约15年的时间,基因测序成本从1亿美金降至200美金,李庆表示,这对行业来说并不是终点,“未来期待能将基因测序变成更普及的技术,‘百元基因组’可能就在不远的
  • 忽然我发现,票面的左下角有一块区域,上面写着“ **区刮*** ”我欣喜若狂,原来是在这呀~然后我就装作很懂的样子开始刮刮完之后,下面是一串代码,我还以为这就是
  • 微笑并不一定表示你是快乐的,有时候,它只意味着你足够坚强去面对困难。[握手][中国赞][红灯笼]不再执着聚散,接受人生无常人和人的缘分都是一段一段的,能去到彼此
  • 这种东西是要靠强大自己后再涓涓付出的,只有这样的大哥才是真的老大,也只有这样的大哥才能让周遭所有人愿意安心效命跟随,我是个修佛的玄学之人,可是我不信命,我信逻辑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每见热中人锐进不已,身家交瘁,未尝不隆隆而升;一旦化去,若烘开花,精神已竭,次年必萎。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
  • #王者荣耀[超话]##王者七周年# 不知不觉王者荣耀七周年啦,他不止是一个游戏,也是我的快乐源泉,开心或者无聊都喜欢玩上两把记得有一次无聊的时候,就上线和我的
  • iG电竞俱乐定制联名 x Converse 匡威 Chuck Taylor 1970 High "iG WXZ" 硫化高帮休闲运动板鞋 整双鞋以18款 Con
  • 【三条狗就是猋】[打call]做狗崽们的造型太难了[笑cry][笑cry][笑cry] 取名字更难了T11、12、13: 姓名:组合名:【猋猋biao】T14:
  • " 论心疼 "[跪了][草泥马][单身狗]今晚上忽然间我就超级想哭诉一下下[泪]想起之前,我心疼我前男友,还没见他父母就买新年礼物(我也不知
  • ”另一位邻居表示,她是在听到声音后才知道有孩子掉下来,被张伯华接住,“娃娃很坚强,没有哭。男主金旭是可以看到这些死者的,设定很奇妙,他是一位正义感十足的“无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