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生,工作200↓天,智能化送给人类的礼物[7]
第二节:商品,智能化控制的能量

传统经济学理论对商品的定义是极其繁琐与累长的。繁琐和累长意味着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理解,这同样使逻辑的起点陷入争议。

那么,什么样的定义才是客观与准确的呢?

商品生产、运输、交付(信息)三个环节由无数微观单元组成,其过程是复杂的。

但如果寻找三者的共性我们可以发现:人与牲畜、水力、风力、化石能源-机器等等在生产、运输两个环节存在交叉可替代关系;人与智能机器(含互联网)在以上三个环节之间存在可替代关系。因此,人和广义机器在生产、运输、交付过程中做功输出的能量是无差别,在工艺、流程等控制商品加工、制造的方向也是无差别的。前者我们可以概括为无差别的能量,后者我们可以概括为无差别的智能化控制。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商品,一种智能化控制的能量”的简单无争议结论(见下表)。这一结论最大的好处在于简单可量化、可测量,从而消除思维上争议。通过这一可测量概念,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创新的方向:(1)持续降低商品中人类付出能量的比重,最终使之将至0%;(2)持续增加智能化控制的能力,最终使之增加至100%。人喜欢“不劳而获”,亦喜欢领导、指挥、策划、思考等脑力活动。只有将市场变为可测量的科学市场,我们才更容易找到满足我们需求的办法。而可测量的市场的起点应该是建立在对商品无差别认知基础之上。

注:批量是更廉价、更好质量的基础,批量是剔除人类能量付出的基础。批量是提升智能化程度的基础。而有序(一致性)是批量的前提。
1、进入工业社会的充分条件

在固有印象之中,我们往往认为商品的主要成本是生产成本,以低廉水运成本起步的近代西欧情况也大致如此。

但如果回溯至农业社会的大陆地区我们会发现,商品主要成本并非生产成本,而是运输成本。

原因在于:运输过程人们花费的能量远远超出生产过程人们消耗的能量,这是丝绸价格在罗马帝国会超过黄金价格的根本原因。

我们也可以深入到微观领域去量化这一问题。在古代大陆国家,远距离的运输主要依靠人或牲畜,牲畜饲养成本是昂贵的,由于土路大部分时间是泥泞与低洼不平的,木质结构的车辆并不适合长途运输,尤其不适合向边远地区运输物资,车辆一旦损坏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相对昂贵的牲畜和高成本、已损坏的车辆,人力运输相对更加低廉。因此,在以人力为主导的运输模式之下,长途运输成本一般为生产成本的10-20倍。为了进一步量化说明这一客观我们引用一段历史记载,宋朝数学家兼军官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较为客观记录了古代战争运输成本。

(原文):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予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复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粮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或并粮)。叵计复回,止可进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减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计复回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后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放回运夫须有援卒,缘运行死亡疾病,人数稍减,且以所减之食,备援卒所费)。运粮之法,人负六斗,此以总数率之也。其间队长不负,樵汲减半,所余皆均在众夫,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负之米,又以均之,则人所负,常不啻六斗矣。故军中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饷之,尚或不足。若以畜乘运之,则駞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之人运,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民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卷十一)。

(白话文):一般军队出行,将军粮运至前线是最要紧的急务。运粮不仅费用多,而且难以载粮远行。我曾经计算过,每人背米六斗,士兵自己携带五日干粮,每人供一个士兵,一行可达十八天;六斗米,每人一天吃两升,两个人吃,正好十八天吃完;如果以往返计算,只可吃九天的行程。两个人供一个士兵食粮,一行可以达二十六天;(一石二斗米,三人每天吃六升,八天的话一个背夫所负的粮食已经吃完,给他六天的粮食遣回,后十八天,二个人每天吃四升或干粮)。如果以往返计,只可有十三天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后五天加回程,每天吃四升加干粮)三个人供一个士兵,一行可供三十一天,一石八斗米,前六天半四个人每天吃八升,派返一个背夫,给他四天口粮;十七天三人每天吃六升,又送加一个民夫,给他九天口粮;后十八天,二个人每天吃四升加干粮。计算往返的话只可前行十六天的里程,(前六天半,每天吃八升,中间七天每天吃六升,后十一天加回程每天吃四升加干粮)。三个人供一个士卒吃用,已为最大极限。如果兴兵十万人,管护辎重的有三分之一,能够战斗的士兵只有七万人,而运粮的民夫要用三十万人,此外很难再增人了。(放回运夫要有兵卒护援,由于路途中死亡疾病,人数会不断减少,而那些省下来的粮食,以备护援兵卒吃用。运粮的制度,每人平均以六斗计算,这是个总计方法。其中队长不背东西,打柴汲水的人背负减半,多出斤重部分平摊给众民夫,更有死亡疾病不能背米的,他们应负的重量,又平均分摊,那么每个人所负的重量,常常不止六斗的重量。因此,军中不容许多余的饭口,一个多余的人吃饭,就要两三个人供应他,还有可能供不够。如果以牲畜运粮,骆驼可以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相比于以人运粮,虽然负多费少,但如果不按时喂草,牲畜多会死亡,一个牲口死掉,它驮负的粮食也得扔掉,相比用人背扛,有利有弊,利害均半。
该案例中战争运输是不考虑人力成本支出的,即使如此,供养7万士兵依然需要30万的运输队伍。
反观,如果土地充足且免费,用0.5万人种田养活7万士兵却并非难以办到的事情。

这意味着:在纯粹依靠大陆运输条件之下,长途大陆运输成本至少是生产成本的50倍左右,如果考虑到市场中会有水路运输,我们加权平均,大致认为运输成本是生产成本的10-20倍之间。

我们得出这一结论的另一个依据是:在水路、陆路运输混合作战的战争中,古代军事家孙子得出的结论是:“食敌一钟 ,当吾二十钟”。孙子指挥的战争中心地带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水运较为发达。因此,运粮应该是水路、陆路混合运输。在混合运输背景之下,运输成本依然是生产成本的10-20倍之间。

以上两个案例基本可以印证:我们最初得到的结论,即古代商品包含的成本之中,运输成本是生产成本的10-20倍。这一倍数关系决定,低附加值商品的自然流通半径几乎很难超过5公里(十里八村)。本地生产的商品即使质量较差,依然可以依靠高昂的运输成本阻挡外部商品的入侵。只有贵族消费的高附加值的奢侈品才能摆脱高昂的运输成本魔咒,如宝石、丝绸、茶叶、香料等。

市场呈现两种形态:一种是以极小半径销售为主的低附加值商品,需求有限,并无提升效率的要求;另一种是以微量的高附加值奢侈品销售为主,形成的稀薄的网,同样缺乏提升效率的要求。

由于市场中,储蓄→资本,这两个市场都会呈现0W0周期,固有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市场薄网越来越稀的过程,原因是薄网与古代贵族生活息息相关。马克斯.韦伯在《古典西方文明衰落的社会原因》中较为详细描述了罗马对外贸易薄网逐渐变稀、破裂的过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相关内容。

在东方,这种高昂的运输成本在解放之前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解放军参战部队60万人,后勤保障民工数量高达543万。参与运输的人数是参与战争解放军人数的9倍。

春秋、北宋、解放初三个时期三个案例可以较为客观呈现,以大陆运输为主导的大陆地区并不具备形成大市场的条件。假设构成古代商品成本为100%,则运输成本(能量)与生产成本(能量)之比约为8:2。如果不解决8的问题,则本地的2运送至外地,变为2+8=10永远不可能战胜外地的2。外地普通消费者没有理由选择进口的10,而放弃本地廉价的2。外地市场无法打开,本地市场无提升效率的需求,这是创新自锁的原因。只有运输成本8被成功攻克,变为0.2,甚至0.1,那么,本地的低附加值2才有机会凭借2.1和外地的2进行竞争,从而持续获得外部储蓄,激活本地效率提升的阀门。使2逐渐降至1.9、1.8、1.7……最终,形成本地商品对外地商品的相对成本优势。

另一方面,高运输成本使市场被锁死在极小范围内,市场容量=商品种类×交易频率×有效消费者数量,小范围微量市场中以上三个变量均被锁死。物流与信息流具有同步性,物流被锁死在小范围,信息自然被锁死在小范围之内,技术作为一种信息自然被同步锁死。因此,解决市场问题的顺序具有不可逆性,任何民族都无法跳过运输环节直接解决生产问题,解锁运输成本是开启工业文明创新的第一前提条件。

依托大运河连接的天然水系、面积相对收缩、甩掉了高成本地区的宋王朝和地理大发现后的西欧都曾经基于高效水运解决运输难题。

但解锁运输成本只是开启创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由于人、牲畜、工具、水能、风能、机器输出的能量本质上并无差别,几者之间存在相互交叉替代关系。如果本地的人力资源相对外地需求是极大丰富的,那么,本地效率提升的空间将依然是十分有限的,有限的效率上升空间使效率很容易以人力、畜力来满足。假设运输成本降至零,如果外地需求为100(微量),本地人力供给能力为1000(大量),那么,外地需求对本地效率的拉动仅为微乎其微的0.1倍。这显然可以轻松通过“勤劳”来解决,本地依然没有明显提升效率的需求。

只有外地需求与本地供给能力发生根本逆转,外地需求变为1000(大量),本地供给能力变为100(微量),效率需要提升10倍,“加班加点”亦不能解决问题,劳动力变得极度稀缺,才能产生持续提升效率的需求。当效率提升不断被累加,最终达到某一临界点,自然产生结构性创新的结果。

宋朝、元朝、明朝属于前一种情况,劳动力绝对过剩,外部需求相对有限,是典型的“(外部)微量拉动(本地)大量”结构。地理大发现之后,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属于后一种情况,是典型的“(外部)大量拉动(本地)微量”结构。因此,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并非偶然,而是在解决运输问题之后,“大量拉动微量”的自然催生的结果。

外部大量需求相对英国本地微量的劳动力供给,迫使英国市场必须采取牲畜、工具、水力、煤炭-机器来替代人工付出的能量,这带来的是商品包含能量结构性的变化,人贡献的能量的比重开始由主导(9:1)变为非主导(1:9)。客观变化是主观变化(技术、制度)的原因,而非结果。

当工业革命发生,后来者为了追赶英国,往往从主观方面去寻找创新发生的原因,这是各种理论不断冲突的原因。也可以说后发者因“急”而忽略客观。扒掉所有概念的伪装,将商品还原成智能化控制的能量,我们才可以更容易还原客观的真相:客观变化在前,主观调整在后。作为一种自我强化的能量,只有在封闭环境(英格兰天然垄断)之中,才能产生爆炸释放效应。东方高效地区煤铁矿稀缺,富矿地区又不能解决大陆运输难题。而唯有亚非欧大陆边缘的岛国英国完美的完满了这两个条件。

注:这个定义可以完美对接未来货币,将未来货币锚定在电力之上。而不是像现在锚定在美国国债之上。 https://t.cn/R2WxCM8

我们做人,就是来还债的,还什么债?

◎ 宣化上人

梁朝的志公禅师是一位有大德行的人,没有人知道谁是他的父母。因为有一天,一位妇女听到树上有婴儿的哭声,于是爬上树,发现一个婴儿躺在鹰巢中,她便将婴儿带回家抚养。这婴儿貌似人形,但手脚却似鹰爪,长大后出家修道,开悟得五眼六通;因为没有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谁,他又是从鹰巢中取下的,故一般人皆揣测他是从鸟蛋中孵出来的。

当时,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是什么场合,生小孩、亲友死亡、结婚、丧礼等,都要请志公禅师去念经。有一次,一位富人请志公禅师去为他女儿的婚礼诵经,并请他在婚礼中讲几句吉祥话,令婚姻顺利。

志公禅师到了那儿,一见新郎和新娘,便说:

古古怪,怪怪古,孙孙娶祖母;
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
众人来贺喜,我看真是苦。

古古怪,怪怪古,孙孙娶祖母:意思是这种情形从来没有过,这是一件很不寻常、奇怪的事,孙子竟然娶祖母!在世界上,人人互为夫妻,互为父子,互为母女。如果你不知道过去生中的因缘,就不了解为什么你过去的祖父,今生来和你结婚?或者你的祖母,又托生作为你的女儿?这一切都是不一定的。

这个“孙子娶祖母”的故事,就是在祖母死之前,她告诉家人:“我的儿子已娶,有他自己的儿女;而我的女儿亦嫁,我已不再担忧他们了。但是我的小孙子,将来谁来照顾他?他将来的太太会对他好吗?我实在不得不担忧他。”

就这样,这个祖母用一只手拉着她孙子的手说:“你这么样子啊,我才挂着你;我死了,眼睛也不闭。”眼不闭,也还是死了,她就这么不闭眼地死了。到阎罗王那儿,还要求要照顾她孙子:“这是我的孙子,我看没有人照顾他。啊!我最挂着他。”阎罗王说:“好了,那你就回去照顾他啦!”于是即刻又让她来托生;长大了之后,就给她孙子做太太。所以这叫“孙孙娶祖母”,这个祖母放不下孙子,回来就给孙子做太太;你说这是古古怪、怪怪古?或不是古古怪、怪怪古呢?

志公禅师为什么知道?他有五眼六通,一看这新媳妇,原来就是新郎的祖母,就因为有这么一念放不下,所以又回来给孙子做太太。

志公禅师又向人群里看,有一个小女孩子拿着一块肉在吃。他又说了,女食母之肉。这个女孩吃的这一块肉,原来就是她的母亲转生做羊,现在这只羊被杀了,她拿这羊肉来吃。

又向鼓乐棚看,奏音乐的鼓乐手在那儿打鼓。他又说,子打父皮鼓。这一个鼓乐手打的鼓,正是他父亲做了驴,驴皮被剥起来,做的一面鼓。

又往炕上看一看,啊!猪羊炕上坐。这些是他们以前所吃的猪羊,现在都转生做人,和他们做亲戚、做朋友,所以都来在这个家的客厅里边坐着。

六亲锅里煮。你看他自己父党之亲、母党之亲、兄党之亲、弟党之亲,所有的亲戚朋友,因为以前吃猪肉、羊肉,现在都变成猪羊,又被他们杀了,放在锅里来煮。

众人来贺喜。大家来到这里,看他娶新媳妇了,都说:“恭喜你啊!”这个来恭喜,那个也来恭喜。这样子,我看真是苦。我看这种的情形,就是造业;造业,就是苦的意思。

由志公禅师来看破了这家庭的因果。这一个家庭是这样,那么其余的家庭,又怎么知道不是这样呢?所以修道人要小心——在种因上不小心,结果上就要认帐了。

那么人为什么做人?我们做人,就是来还债的,还什么债?还伦常的债、还世间的因果债。你还这个债,就能了这个债;你不还这个债,债就不能了。也就好像什么呢?好像我们欠人的钱,就还人的钱;不还,债就不能了了。人在世间上,也就这样的。

我又想起来一个公案。有个家庭养了一只驴,就天天用它来拉磨。磨坊的主人嫌驴走得慢,在磨坊里,天天拿着一把竹扫把打它,赶着这驴拉磨,叫它来为他做工。那么这一生完了,来生这只驴就转生做一个男人,打驴的人就转做一个女人,两人就结婚了。

结婚,你说怎样呢?这个男人一天到晚就打这个女人,无论拿起什么东西就打,或者吃饭的筷子拿起也打;一天到晚连打带骂,她做什么都不对。啊!打来打去,这一天这个女人遇到宝志禅师来了,就说:“唉!我的丈夫不知道为什么天天都打我?您老修行是得五眼六通的,请看看我们这是什么因果,为什么他天天这么打我呢?”

志公禅师说:“喔!你们两个什么因果啊?你前生是个男人,在磨坊里头,用一只驴为你磨面粉,你天天打这只驴。现在这只驴就转生做男人了;你啊,就是打驴那个人,现在做女人。你们两个结婚了,所以他天天打你,就因为你以前天天用扫把打这只驴。一只扫把是由几百条竹子做的,你现在要想解这个冤结,我教你一个方法。你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就留一支用马尾织的拂尘,那个叫蝇甩子。他看没有其它东西可打的,就会拿拂尘打你;打完了,你就告诉他说,前生你是个赶驴拉磨的人,他前生就是那只驴,因为天天被你打,所以现在他也天天打你。那么他用马尾子织的拂尘打你,这个一下子就有几百条,所以他打你一顿,今天就把以往的债都还了。你对他说明白以后,他就不会打你了。”

她果然就把所有的物件都藏起了。她的男人回来,不由分说,就要打她;各处找东西都找不到,只找出一支马尾子,劈头盖脸就打。以前他打,这个女人就跑;这一次打,她就坐在那儿挨打,等他打够了,就问:“喂!我以前打你,你就跑;今天我打你,你怎么不跑?”

她说:“你不知道你打我是有前因后果的。今天宝志禅师来,我请教他,为什么你天天这么打我呢?他告诉我说,你前生是只驴,因为我叫你拉磨,天天打你;所以今生你投生做一个男人,我变成一个女人,两个人结婚,因此你天天要来打我。他教我把拂尘放在这儿,等着你来打我,叫我不要躲避;那么你今天打完了,我们俩的债就没有了,以后再不会打架。”这个男人一想:“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那我现在不可以再打了,我今天若打她多了,来生她又要打我。”从此之后,两夫妇不再打架了。

由这一点看来,人世间谁和谁有缘,谁和谁没有缘,谁和谁是夫妇、父子、兄弟,这都在往昔有一种因果,所以今生才做这种眷属。我们若明白因果,就应该要改变因果——往好的做,不要往错的做。

【编注】恭录自《千手千眼—宣化上人经典开示选辑(四)》

瑞州清凉慧洪觉范禅师。有僧谓师曰。如古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答曰不落。或答曰不昧。问如何是大悲千手眼。答曰通身是。有闻之者。则曰我则不然。曰遍身是。或有问如何是佛。或答曰。臭肉等来蝇。有闻之者曰。我则不然。破驴脊上足苍蝇。或问。拟借一问以为影草时如何。或答曰。何必。有闻之者曰。何不道个不必。如诸老宿所示。何以分其优劣。得达其旨。于法无碍。谓一切语言。无用拣择。信手拈来也耶。则彼皆轻重问答锱铢而较之。谓临机直须辨别也耶。则彼之理致具在。若无可同异者。此吾所尝疑不能释也。师曰。我不解子之疑。然闻世尊在日。有比丘。根钝。无多闻性。佛令诵苕帚二字。日夕诵之。言苕则已忘帚。言帚则又忘苕。每自克责。系念不休。忽能言曰苕帚。于此大悟。得无碍辩才。子能如诵苕帚者。当见先德大慈悲故为物之心。僧詟应而去。

庄子言。藏舟于壑。藏山于泽。释者遣语如流。至曰藏天下于天下。未有不嗒然危坐置笔而思者。晦堂老人。尝问学者。此义如何。对之甚众。晦堂笑曰。汝善说道理。师作偈记其意曰。天下心知不可藏。纷纷嗅迹但寻香。端能百尺竿头步。始见林梢挂角羊。又问。列子载。两小儿论日远近不决。而质于孔子。孔子不答。其意何在。学者皆曰。圣如夫子。亦莫能辨此理。是无以说也。晦堂亦笑之。师作偈释之曰。凉温远近转增疑。不答当渠痛处锥。尚逐小儿争未已。仲尼何独古难知。

师曰。灵源禅师谓予曰。道人保养。如人病须服药。药之灵验易见。要须忌口乃可。不然服药何益。生死是大病。佛祖言教是良药。污染心是杂毒。不能忌之。生死之病无时而损也。予爱其言。追念圆觉经曰。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法句经曰。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但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南岳思大禅师。悟入法华三昧。即诵曰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汾阳无业大达国师。一生答学者之问。但曰莫妄想。是谓称性之语。见道径门。而禅者易其言。反求玄妙。良可笑也。

师之著述。最佳者。是临济宗旨一篇。自首至无尽颔之。皆论三玄三要。录于临济章。次述十智同真。录于汾阳章。次述四宾主。录于临济章。龙山论宾主语。录龙山章。洞山论宾主语。录洞山章。次与朱世英上蓝。论经轴首火字语。录之本章。论法华经世尊广长舌语。录于本章。独论华严经语。教乘常谈不录耳。

建炎二年五月。示寂于同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喜欢吃老的)、不太爱吃泡菜  但爱吃韩料、不吃狗肉、不喜欢自己胖一点点(一点也不行哦)、不喜欢热、太冷也不行她的脸和耳朵会红。她总要在自己长辈面前装开心。
  • #美图头像[超话]##无水印壁纸##手绘壁纸##可爱壁纸##小清新壁纸##朋友圈背景图##动漫壁纸##朋友圈文案##眷恋你的温柔[超话]#二刷之后 我失眠了无处
  • 斥巨资搞了一个微博会员那就写一个置顶双坑 (⁎⁍̴̛ᴗ⁍̴̛⁎)(lo/jk)不知名电竞选手 电风格不定ummm……琢磨不透 哎微博很少转发抽奖 分享日常 偶
  • 要得到终极、永恒的自由,就必须祛除内心当中的贪嗔痴慢。要得到终极、永恒的自由,就必须祛除内心中的贪嗔痴慢。
  • 他28岁上五台山,43岁成为全山唯一方丈,文殊菩萨竟为他显灵……太神奇了!
  • 截止目前,东盟共拥有27处世界文化遗产,比如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寺庙群、老挝的琅勃拉邦古城、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海峡历史城市:马六甲和乔治城、菲律宾
  • ==========2020年11月25日 00:04:23  我先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处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够同你离开的人了……三
  • #商标# #腾讯申请稳住我们能赢商标# 稳住我们能赢,网络流行语,来源于网络游戏>LOL和>王者荣耀,在游戏中用这句话起到稳定军心相互鼓励的作用
  • “ -”终于把坠喜欢の琥珀甲总算是安排上了要知道晕染做不好真的很难看呐幸好没有选错,这家店真的强推卸甲/去死皮用的都是超神奇的机器还有一个回风的东东用来吸卸
  • #罗渽民[超话]##罗渽民一生ocean# 『图片』201203 MnetKR更新渽民相关 [NCTWORLD_2_0] 舞台剧透 渽民IG【na.ja
  • 承蒙时光厚爱 24周岁生日如期而至农历九月十九 又涨一岁生辰之日 感谢父母愿往后余生 不负流年不负自己 愿以后的日子 依旧心地善良 笑有阳光 ☀️感谢亲朋
  • 店名:Hue Dining地址: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香港艺术馆1楼平台交通:港铁尖沙咀/尖东站 J 出口, 步行约4分钟#艺术馆里的餐厅# #香港美食# #海
  • 如果没有李白的举杯邀明月,苏东坡未必会有把酒问青天,没有请君试问东流水,李后主未必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原来,我们不能没有李白,只因他的千古文章早已融入了我们的骨血
  • ”三十而已的配乐真的蛮赞的,看完认真梳理过以后发现,在所有人眼里,女人想有钱只能靠写小说了[笑cry][笑cry][笑cry](觉得他们分手时候说我只是靠攻略并
  • 知名作家倪匡先生曾评论黄蓉道:“她的本性,确然不很好……只有天性凉薄的少女,才会在这样的情形下离家出走。如此也就能解释,为何在面对两个与郭靖有婚约的女子——穆念
  • 9.其实最让人感动的友谊是-我希望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样我感到幸福,但我更希望你过上更好的生活,且不虚此生,即使我们分开也没关系10.希望朋友们不在我身边的时候能
  • 常年健身,无论是外貌还是人生规划都堪称完美,在大宁宁的线上相亲帖下,好几个用户留言:“如果她是个男孩子就好了。”大宁宁坦言:“其实是很矛盾的,我是32岁以后才真
  • 在所有人都放弃你的时候,你要记得,几十亿的细胞,都在为你而活。你被安稳地爱着呢,应该有做任何事的勇气。
  • #了不起的姐姐#[年龄焦虑][成长困惑][职业压力]…困扰与迷茫总是缠绕着当下人;与其焦虑不安,不如自寻改变,拥抱生活;记录为一个目标奋斗的第100天,收藏追逐
  • 我们惯有的思维总是定视在某一个方面,却不能冷静的看看自己在这期间到底做了什么。我才说,时间是公正的也就没有说是公平的,因为有长有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