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录:

《老子》是一部完整的著作还是格言汇抄(二)
郭永秉
中华书局1912
2024-05-03 17:06 河南
……

《老子》在著作过程中,必然受到历史环境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前文中,我曾提及老子与更老寿的前辈彭祖之间的密切关联,已经暗示其思想当有所承继。具体而言,例如颜中其先生指出在《诗经》中反映的周代贵族所重的“柔德”,“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的“不竞智慧技巧一任淳朴”,“依顺大自然法则的思想”,都可视作《老子》思想形成的部分基础。王博先生提及的《诗经》中常见的“无为”与《老子》哲学范畴的“无为”之间的关联,裘锡圭先生推测的老子和孔子之前已存在的“天道无为”思想,都是老子重要哲学范畴形成的条件。我们从《左传》《国语》当中引及的春秋时人的话中,常可见这样的内容:

范文子……曰:“君幼弱,诸臣不佞,吾何福以及此!吾闻之,‘天道无亲,唯德是授’。”(《国语·晋语六》)

(宫之奇)对曰:“……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

这些思想应当是春秋战国时期人非常熟悉的,例如《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就是对这些古老思想的发挥。《老子》79章“天道无亲,恒与善人”中的“善人”应当就是指循道行事的有德之人,可见此语就是古老历史智慧的直接继承与发展。很多学者都已经指出,《老子》中常见如下这类话: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41章)

故圣人之言云:我无为而民自化……(57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69章)

故圣人之言云:受国之,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78章)

此皆应是对前贤及古文献中韵语格言的引用,在此基础上阐述老子本身的主张。我在下一节会集中谈一谈这类早期的谣谚格言与《老子》撰作之间的关系。但总的来说,《老子》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并不见于其他早期文献,即使《老子》直接引及的圣人之言和建言,也多不见于他书(其中78章“受国之”与《左传》宣公十五年晋大夫伯宗语“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有关,可能是对古语的引申发挥),或许是老子托理想中的圣人之口立言亦未可知。

总之,《老子》全书依傍程度很低,具有高度的原创性,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钱基博先生拿出《老子》与古书重出的文句(如黄帝书、金人铭)来证明这是《老子》“张前人之义而说之,‘述而不作’也”,恐怕是对《老子》原创性的过度贬低。

第二方面的情况,或被称为“同文复出”,从清代学者开始就有不少具体论述和分析。近人蒋建侯在《老子考》中,以《老子》“重见叠出之语”比《论语》更多,主张“其非老子自著,非过关时著成”,其子蒋伯潜《诸子通考》对此补充道:

《老子》中重出之语,不胜枚举。例如“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见第四章及第五十六章(五十六章“纷”作“忿”);“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见第十章及第五十一章;“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见第十三章及第五十五章;“塞其兑,闭其门”,见第五十二章及第五十六章;此文字完全相同者也。又如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三十四章“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均与上引第十章及第五十一(引者按:“一”字原脱)章之语,文异而意同。又如第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二十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措辞虽似相反,意亦相同。此意同而文字略异者也。《老子》全书仅五千字,如果老子自著,成于一时,何至前后重复如此?

此类情况(包括语意相似而文字不全同者)还有一些,例如:“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其贱之本邪?非也?故致数誉无誉”(39章)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命也”(42章);“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和“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矣”(43章);“夫唯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和“不以其无争邪?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6章);“其在道也,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24章)和“夫觟美,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也”(31章);等等。把这些多少在内容上有重合、近似文句的章数统计一下会发现,《老子》全书八十一章的四分之一以上存在与它章重见叠出之语,这个比例不算低。

我认为,这类现象应该从两方面分析。

首先,有二十多章中的文字彼此存在同文近似的情况,是文本内部关系互相勾连的反映,暗示《老子》全书的学术来源是单纯、统一的,而非杂糅多人思想的产物。
老子在阐说立言时,自然很可能会把比较重要的话反复地讲,针对类同的情况说出同样的话来(如前举24章和31章),甚至用到不同话语背景当中,这都是不奇怪的;即使文本中存在老子后学的增益,也应是学派内部学有宗旨的工作,思想同出一源,亲缘关系极近,以至很难辨别区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早期传本中只有同文复出两处的地方,三次以上全同的则几乎不见,这暗示重出文句的情况,也未必全然出于作者、编纂者的无意识或偶然失误。

其次,这种现象也提示我们,《老子》作为老子学术思想的结晶,确非本人亲著(尤其不可能是出关之前临时所著),较大可能是弟子后学加以整理和编纂的。因为在编纂过程中,往往融会了不同批次的材料,就很容易产生重出互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论语》中也常见)。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老子》全书的分章、文句归属情况颇为复杂,这是由《老子》一书的著作特点所决定的。一直到崇尚黄老的汉初,《老子》文本也没有彻底固定,尚处于细微调整过程中。同今本八十一章系统最为接近的,是汉武帝时北大本的七十七章系统,它们之间还存在一些章次分合、文句所属之章的细小差异,与更早的《老子》抄本(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两种与90年代出土的郭店楚墓竹书《老子》三组)的分章、文字增删之异同就更多了。郭店简本与今传本的异同,裘锡圭先生曾有详细研究;帛书本与今传本的章次不同有三处(24章位于22章之前;41章位于40章之前;80、81章位于67章之前),或以为帛书本的章次比较合理,但今本的这几处章序北大本已尽同,何者合理(或者是否需要纠结章序的逻辑合理性)仍待研究。裘锡圭先生通过郭店简本的分章及章次关系的线索,推测今本的有些章很可能在较早期(如战国时代)当析分为两到三章,并且指出《老子》分章变化的趋势是合而不是分。据说,有研究者曾根据帛书甲本的墨钉信息(可能包括勾识符号),把《老子》分为一百多个单元(章)。无论其结论是否符合实际,都足以让我们知道,《老子》语录的“单位”原来可能是比较小的,后来在流传编纂的过程中逐步归并,有些章便是在这样若干个比较小的“单位”的基础上凝结成功的。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章合并了内容类似的小“单位”而成的现象。例如30章的“物壮则老”三句,汉代简帛本皆有,但郭店简甲组该章就没有这三句,仅见于甲组相当于15章的部分(无末句“不道早已”)。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两种与郭店楚墓竹书《老子》三组,对我们了解《老子》的成书及编纂过程有极大的助益。尤其是郭店简三组《老子》抄本所显现出来的一些迹象已经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首先,郭店简三组《老子》抄本内容全部见于今传《老子》,一共约占今本《老子》五千言内容的三分之一。虽然郭店简《老子》不少单元并不抄录整章,但大部分的分章情况不与今本矛盾,甚至有个别章次先后关系也同于今本。这说明上面提到的语录小“单位”凝结排列的大方向是总体趋同的。

第二,郭店简三组《老子》抄本互相之间重合的内容很少,仅今本64章后半在甲、丙二组中同现。过去64章后半常被《老子》研究者认为是29章的错简,这主要是因为注意到29章也有类似内容,但实际上此类现象上文已谈及,并不足为异。从北大本看,64章后半原本正是独立于64章前半的另一章。

第三,郭店简三组的抄写,经过事先筹划,甚至可能有若隐若现的内在主题。
学者因此多认定郭店简《老子》是一个有目的的摘抄本,而不是处于形成过程中的《老子》格言语录“单位”的结合体,也就是说,至晚在公元前4世纪,一个相当接近于目前所见的《老子》五千言的本子已经存在了。这个时间距离老子的时代不是很远,从上古典籍的形成规律推测,《老子》最有可能就是老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老子的言论及留下的文字编纂而成的,它既是老子的语录汇编(可能间有后学的增益),也应该被视为一部有机统一的整体性著作。

(本文摘选自郭永秉著《〈老子〉通识》,2022年7月出版)

| 推荐阅读:

打开这本书,遇见老子,读通《老子》
为何读《老子》一定要结合出土本
顾农:深刻有味的《〈老子〉通识》

通天地万物,识大道易行
跟着郭永秉教授读通《老子》

《〈老子〉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郭永秉 著
978-7-101-15749-9
49.00元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
中华书局1912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莱昂纳德·科恩
·
遇见的都是天意,拥有的都是幸运,世界上有一千种等待,最好的那种叫“未来可期”。
——宫崎骏
·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的。
——杨绛
·
少年与爱永不老去,即便披荆斩棘,丢失怒马鲜衣。
——莫峻
·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
·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看太阳和蓝色的地平线。
——北岛《城门开》
·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村上春树
·
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
——迟子建

#五一假期随手拍##今日立夏# 今天,立夏,你准备好与万物一起律动、奔跑了吗?
这个五一假期,重庆的天空,是与雨水、云雾纠缠在一起的,是温柔而默默含情的。
朋友在假期的瞎逛中,看到最多的就是蜘蛛网。潜意识中直接想把它们这些网干掉,于是用小树枝一直戳戳戳。朋友戳累了,于是放下手,干脆与蜘蛛网言和,顿时忽然发现,这蜘蛛网里蕴藏着无限的美好。
千丝万缕融入意境,蜘蛛网牵引着生活的律动。
蜘蛛以巧手为笔,以时间为墨,交织出一幅幅美丽图画,诠释着大自然的奥妙。
正如蜘蛛通过结网捕捉飞虫,我们在生活中也是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属,追求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今天,立夏!没有一个生命愿意在夏天停下脚步,跑起来,动起来,这是夏天的指令!图片均由汤老师摄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纯夏| 整个置顶情绪化女孩圈子不多[doge]名柯&闪耀暖暖&手写&绘画&手帐&日常&漫画&小说算半个哈
  • #源品[超话]##唯爱王源[超话]##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王源##gai叫王源王甜甜##王源说爱没有答案##王源2021尽如所期# 我想问小汤圆们你们是爱王源还
  •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朱自清#杭州整牙##杭州正畸# 牙齿矫正日记分享: @杭州牙齿矫正刘晓宁医生 因为玉米引发我和正畸医生的连环囧事
  • 【用英文描述食物口感】 #buddie talk# #英语# 1. delicious, tasty 好吃;2. Sour 酸了吧唧的;3. Stale 不新鲜
  • 提起你是嘴角上扬陪我走过的那段青春有些许遗憾但终究是美好的操场,食堂,逃课,训练,考试谢谢你陪着我长大这些往事够我开心下半生可以跟大家吐槽回忆跟你的趣事你我没有
  • 所以,我国仅剩下3家正部级央企,而且个个资产万亿,企业资本实力很雄厚,在各自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你都知道是哪三个央企吗?对于央企,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中国烟
  • 自己不努力改变,没有人能替你成长。自己不努力改变,没有人能替你成长。
  • 说到A股的变化,我们关注到的有两点:一是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之前市场以散户为主,现在则是机构投资者为主,而且机构投资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虽然有一些所谓“垃圾股”会
  • 爱心是春风,能够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阳光信用# 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对善行、对爱
  • 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人。
  • 尽管我知道这持续不了太长时间,但依然在努力地安抚好自己的情绪。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
  • そして、彼女は私が何をしているのかさえ、よく分かってない、超ウルトラスーパーミラクルガールなので、ガチで言ってると思われます。行動を継続していき、意識に追いつく
  •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积极推进化解村级债务,到今年底实现负债10万元以下的村债务清零。 十四五,湖北农民收入力争达到2.2万元农村新报讯(记者方桐、通讯员胡
  • 人在年轻的时候,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1、读懂一个人的能力 读一个人,要读他的行动,而不是读他的话。 2、敢于「发光」的能力 大多数情况下,沉默不是美德,而是懦
  • 他希望孩子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以在祖国接受完整的教育,这也是促使他下定决心回国的重要原因。“与郝院士聊过以后,我发现他在很多方面都有精准的把握和独到的见解,
  • 截然不同的我俩,聚在这间小房,那还是自由一定道理,这就关乎到玄学了,哈哈哈哈哈哈!那就是跟着大哥有肉吃有对象就是豪横呀,但我能承受,甚至还能更大更多的巨无霸炸鸡
  • #杭州约拍# #杭州写真# #日系写真# ? #厦门婚纱照##厦门旅拍##胶片旅拍#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AR&a
  • 如果对方是爱你的,那么约个时间、见个面就可以拿下来,但如果对方是不爱你的,对你也没有什么留恋,那恐怕你只能静静的等待了,当他需要你的时候才是挽回的时候。人们都说
  • 微博这个3天设置也弱鸡,任何一个博主不高兴了就禁止别人评论3天,只会让微博更不成熟更偏激而已。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 他哪怕有一次会解决问题,换位思考想想我一个女生的处境,感情也不至于破裂至今了。最后以不爱了全盘否定整段感情,即使再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态,都是我的心态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