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邹城明鲁荒王陵】
1969年冬天,山东省邹城中心店镇尚寨村,有村民擅自挖掘九龙山南麓一座古墓!乱挖行为很快受到制止!这座古墓非同一般,墓葬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地理位置极佳!这不是一座普通贵族墓,而是一位明代藩王陵!

虽然我国有规定对王陵一类墓葬不主动发掘。然而,尚寨村这座明代藩王墓在被村民盗挖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保存条件,为了对墓葬中的文物和古代信息进行保护,考古人员认为必须进行抢救性发掘。

1970年4月,考古队和上级派遣的解放军一起驻扎了下来,开启了发掘工作。

这座明代藩王墓的主人究竟是谁?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名叫朱檀,生于洪武三年(1379年)。朱檀被封为“鲁王”,封地为山东兖州地区,包括现在的邹城。

历史上,从第一位鲁王到最后一位鲁王离世,共有十代十三人。这座王陵的主人应该是世代鲁王中的一位。根据当地村民回忆,1968年左右,就在此墓附近还有一座墓葬被盗挖,那里面有墓志出土,明确记载了为鲁荒王的王妃戈氏。

在明万历年间的《兖州府志》中也有记载:“皇明鲁荒王园,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九龙山”。从这些史料中可以得出,这座王陵的主人就是“鲁荒王”。鲁荒王,正是第一代鲁王朱檀。

朱檀十五岁时前往山东兖州就藩,脱离了朱元璋的管制,他的所作所为变得十分荒诞!据说,朱檀沉迷于焚香诵经、炼制仙丹的长生之术,并长期服用金丹,最终导致毒发双目失明,于19岁不到就一命呜呼!(朱檀早亡,王位还能传10代,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早婚早育有好处啊!)

得知儿子朱檀的死讯,朱元璋大怒,直接给了他一个恶谥“荒”,并按照亲王礼制葬在了九龙山。

回到1970年的考古发掘现场,当时正值7月雨季,大雨倾盆而下,挖掘的大坑已经深达25米,一个不注意就发生了塌方,几分钟功夫,老天爷把考古队挖了一夏天的大坑,又给填上了!

最终,10月份发掘工作才重新启动。这一次墓门位置非常清楚,直接就到了目标位置。

为了避开群众围观,打开墓门选在一个深夜。墓门(图2)之后是高大的朱红色石质门板,上面雕刻出了9排81颗门钉,两扇门上各有一个铁制鎏金铺首衔环,门上锁着大铁锁,威严肃穆!

由于长时间沉降,千斤重石门被卡住打不开。一个石匠在右扇门上面打破一个角,从外往墓室瞧去。黑漆漆的阴冷墓室,在关闭几百年后,第一次照进来一丝光亮。

只见门口,首先是一个硕大的万年缸,缸内应该有万年灯,不过早已经熄灭。万年灯的后部,是横七竖八的桌案和交椅,地面上是厚厚的淤泥。淤泥中若隐若现许多木质人偶(图12)。根据这个情况,考古队判断墓葬没有被盗痕迹!

探明情况后,大家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墓门。墓室的一个红色御案上的蓝顶宝匣内,放置一枚“鲁王之宝”木印(图5、14),案前有仪仗木俑380个(由于墓室积水,已经摆放混乱)、马俑24个,木车马两辆以及各式木质明器家具。

这时,有人发现墓室大门的东扇门后面有两把银质钥匙,大家推测一把是前室墓门的,另外一个可能是后室墓门的!结果一试,果然如此!(墓里竟然还留门钥匙……可叫后人说什么好!)

后室由于常年积水,鲁荒王的棺椁早已经不在棺床正中间位置斜着放置,就连棺材也从椁里面漂到了外面(图13)。

在棺床东边地面上,有一个戗金朱漆木箱(图4)。打开木箱后,里面的东西瞬间震惊了所有人!木箱上层放着一顶冠帽,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明初亲王王冠实物“九旒冕”(图1)。

经过清理,墓葬中共出土珍贵文物1100余件,包括金镶玉带、大唐雷威亲斫“天风海涛”古琴(图9)、尚未见过著录的古书七种二十一册、 宋高宗题跋的葵花扇面有画4卷等。

看来,史书记载朱檀自幼天资过人,喜欢琴棋书画,从这些风雅的陪葬品来看,确实不假。



最后的工作就是开棺,撬开棺盖后,有一股刺鼻味道传出,熏得考古人员直流眼泪。

朱檀的尸骨(图11)仰着身子直着四肢,头朝向北。他的腋下各有一个小金块。整个尸骨裹在层层的棉被和袍服里。他的外层穿着一件“织金缎龙袍”(图8),腰上系着白玉带。

由于当时考古条件有限,朱檀身上的龙袍被拿出墓室后,工作人员直接去了附近的水库边进行清洗。(这做法,搁在现在,估计专家们都要惊叫了……)

多年之后,山东博物馆专门设置的鲁王墓展厅,其中的精品更是被称为“十大镇馆之宝”,文中所提到的这些宝物都在其中。(趣谈历史大观园)

传统潮州菜的法宝,一是“老”,二是“大”,缺一不可。这两样法宝,“潮府馆”统统拥有。
所谓“老”,是指年份,什么老鹅头、老菜脯、老陈皮,愈陈年愈值钱,真的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最好再拿出老洋酒来,更佳。
所谓“大”,是指体积,今天有很大只的潮汕本港花龙虾,又有很大条的午鱼用梅汁蒸,但怎么也比不过一下子端出六只大响螺来炭烧。
以上这些元素,够得上豪华一餐的标准,何况还有豆酱焗奄仔蟹、龙趸鱼头煲、椒盐油筷、油泡鲜鱿等等好菜。甜品的膏烧双色和红豆烙皆出色,白糜和咸杂锦上添花。
但这一切,都不及苦瓜包着五花腩去焖,也不及猛火猪油炒出来的紫芥兰,而今日最佳则是当天空运的增城迟菜心仅用油盐水浸熟,香甜软糯,天下无敌,管它是不是潮州菜! https://t.cn/RJwkTFv

https://weibo.com/u/3876373543
我欲隐罗浮——博物馆藏几种不同版本的《葛稚川移居图》赏析。
“葛稚川移居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长盛不衰的绘画母题,至少从宋代开始,便有画家将这一主题引入绘画中。葛洪(284-364)是晋代有名的道教学者和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据《晋书》记载,他以儒学知名,“尤好神仙道养之法”,“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辨玄迹,析理入微”,因立军功,被封以高官,但“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为由辞去不就。后来听说交阯(今越南)盛产炼丹用的丹砂,遂要求派去做“句漏令”,得到首肯后,他便携妻儿千里迢迢赴任。到达广州时,因刺史邓岳极力挽留,就有到附近罗浮山隐居的想法,于是便有移居罗浮山之举。葛洪在罗浮山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留下了代表名著《抱朴子》。在宋代院体画家中,就有不少人画过这一故事。现存的诸本《葛稚川移居图》中,以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年代最早,艺术水准最为精湛。在此之后的明清两代,这一主题的绘画创作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
这便是元代画家王蒙在《葛稚川移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刻划的情景,图中的高士就是葛洪,这座在绘画史上屡次被描绘的名山便是位于广东博罗县的罗浮山。

王蒙(1308-1385)是元代山水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浙江湖州人,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为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外甥。这件《葛稚川移居图》被认为是王蒙的代表作之一。

在王蒙的艺术生涯中,他并没有到过罗浮山的记录。所以在画中,他是将传说中葛洪移居的故事加上意象山水相融合,表现岭南地区山水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景象。图中作者将青绿、花青、红色、曙红以及浅绛、焦墨等交互使用,形成岭南地区特有的山水风貌。在王蒙传世的画作中,该图较为特出:错落的红叶绿树遍布于山间,山势蜿蜒,嶙峋起伏,将罗浮山幽深、险峻与宁静的氛围烘托出来,是乃因避乱而移居、远离尘嚣的出世者心仪之地。

王蒙在画中自题曰:“葛稚川移居图,蒙昔年与日章画此图,已数年矣。今重观之,始题其上,王叔明识”,钤朱文方印“叔明”,另一印则漫漶不清。题识虽并未注明年款,但从内容及画风看,当为王蒙早年所作,反映其早期画风。

王蒙的其他作品如《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均藏故宫博物院)等代表作都旨在描写山水的雄伟与秀美,唯独《葛稚川移居图》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相融合,是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的折射。至于现代画家惠孝同(1902-1979)认为其“画中的人物和走兽,画的尚不够成熟,主次不分,形象也欠生动;款字也写得弱了一些,这是这幅作品美中不足之处”,显然是苛责了。作为一个以山水见长的画家,王蒙在画中表现出的艺术技巧实非寻常画家所能及。

作为王蒙作品中的精品佳构,《葛稚川移居图》历经元明清以来诸家鉴藏,流传有序,其印鉴与书画著录均清晰地再现其传播与鉴藏的历程。画中的鉴藏印有:朱文方印“怡亲王宝”、“孙煜峰”、“大王主人珍玩”、“虚斋秘玩”、“莱臣审藏真迹”、“弘一斋”、朱文圆印“安”、白文方印“子孙永保”、“子京所藏”、“仪周鉴赏”、“虚斋审定”、“孙煜峰印”、朱文长方印“虚斋之清品”、“潞河张翼藏书画记”、“明善堂珍藏书画印记”、白文长方印“项墨林鉴赏印”、朱文椭圆印“寄敖”,另有右下侧“圣”字上方一白文长方印模糊不可辨。据此可知,该画曾经明代项元汴(1525-1590)、清代安岐(1683-?)、怡亲王、晚清张翼(燕谋)、庞莱臣(1864-1949)及现代孙煜峰(1901-1967)等人递藏。

在明清以降的书画著录中,这件《葛稚川移居图》也多次被提及。明代书画鉴藏家安岐在《墨缘汇观》中著录:“纸本,中挂幅,着色,山水,为日章作”,另一书画鉴藏家郁逢庆的《郁氏书画题跋记》在著录王蒙的题识之后,描述其绘画云:“此图稚川执杖,左携一鹿,后老妻骑牛抱一小儿,二童随之,重山复岭,秀润之笔,非寻常恅草之比”,图中实为“右携一鹿”,当为误记。

郁氏对此画的风格给予肯定,称其为“秀润之笔”。而与郁逢庆大致同时的汪珂玉(1587-?)在其《珊瑚网》中也著录该图的题识,连描述的语句也与郁氏近乎一致,仅“恅草”变为“潦草”,所以有论者经考订,认为汪珂玉《珊瑚网》有袭录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的嫌疑,是很有道理的。但因汪氏《珊瑚网》的影响要比《郁氏书画题跋记》大得多,反而促进了《郁氏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书画的二次传播,《葛稚川移居图》即是其例。

画中以披麻皴画山石,间以解索皴和折带皴相补充,所写飞瀑流泉、崇山峻岭与满山树木相映成趣,使人物的颠沛流离与环境的清幽形成鲜明对比,相得益彰,其绘画主题得以凸显。

卞永誉(1645-1712)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也著录《稚川移居图并识》,除实录王蒙题识外,并引用汪氏《珊瑚网》评语⑧,这算是对郁氏评述王蒙《葛稚川移居图》的再次传播了,可谓是书画鉴藏史上一件无奈又极富趣味的事。晚清时期,李葆恂(1859-1915)的《无益有益斋读画诗》也提及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直幅》。其后的书画鉴藏家庞莱臣在其《虚斋名画续录》中也著录此画,除实录王蒙的题识外,他对画作本身也作了描述:“纸本,高四尺三寸七分,阔一尺八寸三分,设色山水人物,稚川手执羽扇携鹿度桥,前导有负筐篮者,有歇担山坡者,后一妇抱小孩骑牛,一仆牵之而行,其余男女僮仆负物随从,山上茅屋数间,位置井井,屋前及山半有童子作迎眺状,重山复岭,碧树丹柯,秀润缜密,实为希有之真迹。左下角楷书一圣字,系项子京编字记号,另草书小押,其文莫辨题款前六字篆书,这是现在所见此画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之前最晚的书画著录。

事实上,王蒙并非仅作过这一件《葛稚川移居图》,在顾文彬(1811-1889)的《过云楼书画记》中记载顾氏曾收藏一件《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作者这样描绘:“通幅用焦墨,间设浅赭色。峰峦迥互,楼阁参差;一丫髻童立庭除,供汛扫之役,坡下苍头奴担胡卢书剑前导,一婢抱琴踵其后,一童负囊曳牛,稚川绛衣坐其上,手一卷读,妇与两儿,一草角儿,抱鸟圆并跨牯上,一仆左牵之,右又牵一羊;一婢肩竹竿提鸡笼,次第前行”。很显然,这是一幅以墨笔为主,间杂浅赭色的山水画,构图及画中人物造型与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也大相径庭。

在这幅画中,画中主角葛洪坐于牛背之上,其他人物也各有不同,且画面中多出一只羊。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中有十人,而该《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则至少有十一人。该画题识:“香光居士王蒙写”,上方尚有倪瓒、陆居仁、陈则、韩性、陶复初、钱岳及蒙城乐远题跋。在该书中,作者也提及郁逢庆《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之上述《葛稚川移居图》,并再引述《六研斋三笔》提及王蒙的第三件《葛稚川移居图》:“余于项氏见。阔幅悬轴,绢素沈厚,布置雄伟……翁媪骑乘一牸、一牯……婢仆四五人,蓬头赤脚,不施严饰,一力奋而前驱,意皆望莽苍进发,盖移居在途景”,据此可知这是描绘葛洪前往罗浮山途中的情形。画作为绢本,葛稚川和妇孺皆坐于牛背之上,画中有一雄一雌两牛,婢仆四五人,大致七八人左右。在该书中,顾氏称王蒙“作《稚川移居图》甚多,惜未能一一对勘耳”。

此外,在《佩文斋书画谱》中也著录一件王蒙的《葛仙翁移居图》:“钱塘王孝廉藏王叔明纸画《葛仙翁移居图》,长一丈二尺,阔几二尺,上有袁清容题,今在檇李项元汴”,这是一幅纸本山水画,但上有袁清容题跋,与上述三件作品均相异,故应是王蒙的第四件《葛稚川移居图》了。另在《佩文斋书画谱》中尚著录一件“葛稚川移居图”,文字极为简略,仅有“王叔明隶书图上”数字,故无法判定是否为以上四件之一,抑或另有他作,姑妄存此备考。

在王蒙之后,尚有明代画家尤求、丁云鹏、郑重及清初胡慥、萧晨等人的《葛稚川移居图》行世,使这一绘画主题传承有序,经久不衰。
明 尤求 《葛洪移居图》卷局部
尤求的《葛稚川移居图》(大英博物馆藏)为一画卷,写葛洪骑于毛驴之上,扬鞭抖缰,后有一壮汉挑筐行于桥上,筐中有宝剑、葫芦、茶壶、锅碗、斗笠等,另有一书童肩背古琴紧随驴后,前有两书童作先导,一人背着八仙桌,一人挑着葫芦、书籍、铜壶等什物。

所写山水为近景,用白描之法,与王蒙画中所用的高远和深远之法大为迥异。作者款识曰:“长洲尤求制”,钤朱文方印“凤丘”和白文方印“长洲尤求”。其题笺为:“明尤子求游旅图逸品。千卷楼主人了酓氏藏”,鉴藏印有:朱文方印“一贯轩长物”、“君子乃乐”、“了酓藏过”和朱文币形印“金匮宝藏陈氏仁涛”。拖尾有近人吴湖帆(1894-1968)题跋:“《葛稚川移居图》出自宋人院本,元钱玉潭、王叔明俱有之,此卷盖马钦山本也。笔精墨意,不在宋人下。余近得子求画《相如属赋图》,与此彷佛,皆子求得意笔也。庚午十月,访镜波兄于月波楼,翦灯夜话,出此共赏,同观者陈君子清。吴湖帆题”,概述《葛稚川移居图》的源流,并言钱玉潭(钱选)、王叔明(王蒙),称此卷乃仿马钦山本。“马钦山”即南宋画家马远。此画与王蒙之作最大的不同在于,描绘的只是截取葛洪等一行五人匆忙赶路的情景,对罗浮山的风貌则较少渲染。

丁云鹏的《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写的是崇山峻岭中,葛洪骑牛行于桥上,后有一羊及挑着古琴、经卷的书童紧随,前方右侧一妇人怀抱小孩骑牛,一人牵着缰绳回顾中,左侧则有一书童跟随其后,画中共六人。该画与王蒙之作较为接近,尤其是桥的造型与王蒙之笔如出一辙,应当是有所本。所写远景为飞瀑和茅屋,山石陡峭,有小斧劈皴痕迹。作者并无款识,仅钤白文方印“丁云鹏印”和朱文方印“南羽”。此图曾经《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有嘉庆、宣统等鉴藏印多枚。此画是明清时期所见《葛稚川移居图》中与王蒙之作最为接近者。

郑重《仿王蒙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自题曰:“葛仙翁移居图,壬子初夏仿黄鹤山樵笔,郑重”,“黄鹤山樵”即王蒙。画中在山脚溪流左侧,一妇人怀抱小孩与葛洪各骑一牛,前面各有一书童执引,一书童担着家具物什,一书童手捧一鹅,肩背葫芦,画中另有一羊与二犬随行。山上茂林修竹,亭台楼阁,在纵深处山路蜿蜒,飞流直下,峭壁林立,云雾缭绕,一派远离尘嚣的仙境之象。从画面构图看,与上述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并不接近,但极有可能源自目前已失传的、《佩文斋书画谱》中著录的王蒙《葛仙翁移居图》。此图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有乾隆、嘉庆、宣统等三朝帝王藏印。此画也和丁云鹏《葛洪移居图》一样,与王蒙画风最为接近。清 胡慥 《葛洪移居图》 扇面

胡慥《葛洪移居图》扇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的是葛洪骑于牛背上在前方引导,不时回顾四盼,后有一人拉车跟随,车上各种杂货累积,妻儿坐于山石后的另一辆车上,一人在后推行,另有一脚夫挑担随侍车侧。因扇面乃咫尺之属,故作者描写的场景乃截取其中一段,并无崇山峻岭,但从溪山行旅中,可以想见路遥山深。作者题识曰:“葛仙翁移居图,癸巳秋七月画为大宗老社长,胡慥”,钤朱文长方印“胡慥”。“癸巳”乃清顺治十年(1653年)。

萧晨《葛洪移居图》(广东省博物馆藏)描写在深山古松下,葛洪右手执杖,头略望后倾,站立于山石旁,其妻手执纨扇立于后侧,一白发老妇(或为葛洪之母)双手合十,面朝葛洪夫妇;前方两书童整理包裹行囊,另有两童抬着桶(或为其他什物)拾阶而上,一牛歇息于坡脚。很明显,这是葛洪在移居途中稍事休整的场景,与其他同类主题的构思略有不同。作者题识曰:“丹砂勾漏得还无,女伴追随有鲍姑。更欲移家向何处,夜深门闲独看炉。癸亥春日写图为道翁并题博正,兰陵醉客萧晨”,其中“丹砂”和“勾漏”(句漏)都是和葛洪有关的用典。
清 萧晨《葛洪移居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
当然,在行世的所有作品中,应该还有不少《葛稚川移居图》画作。从这些作品不难看出,在元代王蒙之后,葛稚川移居的故事最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在这个故事里,既寄托了避世而遁入罗浮的出世之想,罗浮山因而也就成为文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同时,以此为母题的艺术创作,是对王蒙以来绘画技法的一脉相承,是传统山水画嬗变与演进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我们探讨以王蒙为代表的《葛稚川移居图》,其意义显然已超越其绘画本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剧名很难安利出去的剧# 就《香蜜沉沉烬如霜》吧,也不是说很难安利出去,就是这个名字吧,一听就emmmm[笑cry]2018年大爆的时候,身边也有很多人因为这
  • 不得已,在2017年12月25日,张翰与娜扎双双发布分手声明,其中有一句话非常显眼:“我们很遗憾,因为这段感情承载外界过多关注和压力,也因彼此对事业的追求聚少离
  • 肖龙:今日运势小吉,会有努力,变得自律,期待很高,小心失望。肖牛:今日运势小吉,布置好生活,顺利会变多,谈情说爱要低调。
  • #金俊勉[超话]#13.06.2020 刚看完了 你的heart for u 又想你了你的每一个表情 都让我好爱好爱好爱好爱 只要是你 我都爱 ❤ 下个星期的
  • 心里突然觉得我看的合资车好贵啊,哈佛旁边就是魏牌,进店去看销售就给我介绍vv系列,当时的摩卡还没有上市,但是有一辆展车在店里摆放着,vv7销售给我讲了半天,我觉
  • 《六》数寸微屏,论艺谈文,交朋结谊,山重水远能谋面;无形网线,连天接地,停雨转晴,日丽云悠尽入眸。《五》寸幅荧屏,济济佳人才子,光华灿灿眼瞭乱;无边网络,纷纷民
  • #王鹤棣[超话]# 从看破红尘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摆烂了仿佛过什么样的人生都与我自己无关明天去死也不会有遗憾喜欢上王鹤棣之后经历了奇妙的过程颜粉加剧粉、考古发现
  • 但是,这几年亲眼目睹的一些事实,看到的一些诉求,听到的一些声音,让我大跌眼镜,彻底改变了对金融企业“安全、服务”的认知,咱抛开“一心收钱,专门为利”的保险公司,
  • 旺旺是个大企业,他们还有自己的医院,还参加抗疫了,有网友表示他们抗疫发的物资都是旺旺的食品。[哇][哇][哇]#旺旺#跟你们说一个非常好笑的事情(起码这个规律在
  • 方法三:软件配音我本人就是声音不好听又负担不起真人配音,所以我最常用的配音方法就是使用配音鸭,配音鸭是个小程序,相信老自媒体短视频达人对这个小程序不会感到陌生,
  • 不忘初心,久伴嘉伦红海猖狂,护伦为王凭借翱翔,嘉人相伴,伦舞飘扬☀️嘉人永在,嘉伦我爱嘉人有你,无与伦比至此一生一嘉人,得此一生任嘉伦❤️一生一世一嘉人,此生只
  • 1、2给自己;3可能解释到女演员对家庭完整性的执着,可孩子是最柔弱也最坚强的动物,谁忽略孩子谁就失去他的秘密,是否敷衍是否真正融洽是否暗流涌动,孩子感觉得到,孩
  •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巧克力蛋糕或者面包不好吃了,也一定是我们做得不好吃,跟巧克力无关。改变的路上,不缺乏痛苦,就看你执行的阻力和不改变的痛苦,哪个更让你痛。
  • 2022.03.29.04:10# 1万天逆龄‮丽美‬健康跑第3231天 #今‮是天‬星期二,北京的气温6℃,昨天‮上晚‬有两个小‮伴伙‬相约,今天‮晨早‬在朋
  • 到现在我自己一个人也玩不下去了,把游戏账号卖了。第五人格最开始和服部一起玩的,他听我说我是中国人,就问我知道第五人格吗,他在玩。
  • 是谁,站在菩提树下,将缘分的放飞,期许与你此生岁月静好?是谁,在相思的素笺上,写下青梅两行,镌刻成无语的诗行,让懂得随日月深远,岁月绵长,你来,我在,便是最好的
  • 瞧了瞧菜鸟 看看奶奶给我寄的衣服到了没 惊! 都是他人买的快递[污] 是妈妈她们的话肯定会提前说 就是龙鑫宇了 为我即将来临的生日准备的什么项链 我说了那么多
  • 后来,我的小兔子离开了家和学校,右手紧紧握着画笔,左手牢牢握着话筒,还有许多许多故事等着讲给我听[抱一抱]小兔名叫肖战[兔子]喜欢看你认真的样子喜欢听你的声音忍
  • via@一舟之旅 #这里是黑龙江##畅赏黑龙江#记得小时候写了一篇关于爸爸的作文,赞美爸爸帮大家把门前的一条破烂小路修理的整整齐齐,方便周围邻居来往进出,这篇小
  • 4.滋味——鲜爽甘甜对于新接触白茶的茶客来说,最简单好掌握的评判方法:记住一个“甜”字可以基本上把握一款白茶的基础品质。5.叶底——肥厚软亮通过观察冲泡过后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