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超话]#
不要忽视小节,宇宙由原子构成。得到帮助最好的方式是开始帮助别人。

天地间,我是一粒微尘。宇宙里,我是一粒飞沙。光影琉璃间,却停落过我的身影。风雨兼程里,却有我驻足的小巧驿站。

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人生总有坎坷崎岖,风霜雪雨不断磨砺。痛苦快乐轮番交替,悲欢离合缠绕不息。雾里赏花微风柳絮,金秋硕果冬雪红梅。得失成败别挂心里,谋事在人成事天意。只要你是尽心努力,就能做到问心无愧,得不忘形失不气绥,耐心积累以待良机。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每日一善[超话]#[太阳]#阳光信用#
天地间,我是一粒微尘。宇宙里,我是一粒飞沙。光影琉璃间,却停落过我的身影。风雨兼程里,却有我驻足的小巧驿站。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

张载以《易》为本,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肩负了兴儒学的使命"(《宋史张载传》)
【性 与 诚 明】
在张载以前,就有许多人关于性提出了讨论。李翱继承并发展了《中庸》的"诚"的思想,把"诚"说成是人性最完美的状态,"诚者,圣人之性。寂然不动,广大清明,照平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他是以本体的角度来说"感而遂通"的,而不是佛家的皈依"三宝",这是一大对人性的探索。
周敦颐继承了这一学说,用"诚"批评了佛教的"不真空"、"寂灭",提出了"至诚,天性也,不息,天命也"。
张载说:"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唯大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彼自蔽塞而不知顺吾理者,则亦未如之何矣。"(《诚明篇》)
"乾坤为父母",就是"万物为一源"的形象说法,它是一种天地之性,也不是某个人独有的"非有我之得私也",作用在于"民吾同胞,物与我也",所以"大人能够立必俱立......",流露出圣人达到最高境界时的兼爱精神。
张载的性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对立,"气质之性"又称"攻取之性",是"形"之欲的根本,是所有那些可以称为"我"的并有他决定的那一种或那一部分的性,譬如吃饭、男女之欲这些"性",能够对付着满足就可以了,不要以之累心。
"天地之性",那是在人有形之前就已经有的,严格的说,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如何去"尽性",有两种途径:"自诚明"和"自明诚"。
"自诚明者,先尽性以至于穷理者,谓先自其性理会来,以至穷理。"通过道德上的行为来顺吾性。
"自明诚者,先穷理以至于尽性也,谓先从学问理会,以推达于天性也。"通过认识能力的扩充来尽性。
这两种方法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不过张载强调的更多是第一种,他称他的穷理为"诚",《中庸》中说:"自诚明谓之性"。张载认为:"穷理"并不是零碎地研究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得一些片段的知识,而是要对于内与外、客观与主观做一种系统的思考,有一种综合的、全面的认识,"穷理"则能"大其心"。而张载本身也在实践他的理论,他的弟子记述他时说:"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牍,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座取烛以书。"
而且张载在其中也表现出实践的方法。"人生固有天道。人之事在行,不行则无诚,不诚则无物,故须行实事。"(《张子语录中》)"天地之道无非以至虚为实,人须于虚中求出实",这种"事之在行"和佛、道倡导的"虚寂"、"无为"、"超脱形骸"又是针锋相对的,也是积极的。
"诚"本来是一种心态和伦理道德观念,经过宋代哲学家的论证,却成为反对佛、道的思想理论,成为儒家对世界和人事的总的和根本的看法及方法,使"诚"成为宋代哲学的饿一个核心,某种程度上具有世界观的意义。
【天 人 合 一 境 界】
按中国哲学的传统,一般说到哲学,就自然讲到人达到精神创造的那种生活境界。在中国哲学中,道家强调在最高的生活境界中可能有的快乐和幸福,崇尚"天道",鄙视"人道",诱惑人们超脱形骸,神游世界,"达到玄冥之境,游恍惚之庭,经昆仑,涉太虚,返冥极"。
但是在儒家看来,提高人的生活境界,不只是快乐和享受的问题,而是实现人之所以为人者,人活在这世界上,就自然有它的存在价值。只有在最高的生活境界中人才是完人,哲学的功用是训练人成为完人,完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
"天"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这里的"天"就是宇宙,宇宙是所有事物的总名。
平常人的心,都是限于他的感觉,这是一个小宇宙。其中就有主观和客观的对立,他以自己的主观为内,客观为外,这就与"天"不同了。
必须打破自己主观与客观的隔阂,这个张载称之为"合内外,一天人","无我而后大,大成性而后圣"。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后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乾称篇》)天地境界的人,中国哲学称之为"圣人",圣人并不能作出奇迹,也无须试做,他做的事不多于常人,但是他具有较高的理解,他所做的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从而构成了最高的生活境界,而这只由他在人生日常生活中实现。
事实上在张载看来,"有天一,内外合,此人心之所自来也",天人合一,内外合一,是"天"的本来状况。而"圣人则不专以闻见为心,故不专一闻见为用",常人往往为 私心所扰,"故不能尽性",穷理的人只要努力去做,就可找到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的境界,成为圣人。
张载的"天人合一"说其实质是强调"得天而未遗人",一切以"人"为本,他的所谓"合一"是要把佛家所追求的"天趣"同现实的"人生"结合在一起,在现实实现至诚的"天性"和不息的"天命"。(《宋代哲学的创新》)
境界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大特色,"天人合一"思想使中国的哲学增添了许多实践的色彩,强调只有亲身去实践,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而西方出的可能更多的是哲学家,是那些从文字上解析哲学的人,不像中国,每个人都亲身实践着自己的哲学。
我觉得在这里有必要再讲讲冯友兰关于人生的四种境界。
他认为人总是对宇宙人生有所觉悟和了解,这种觉解即构成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他把人的境界大体上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是人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自觉的境界;功利境界是自觉求利的境界,这个利就是"私",道德境界是自觉行义的境界,这个义是公义;天地境界是人自觉到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的境界。前两种境界是实是的人的产物,后两种是应是的人之所有;前两种是自然的给予,后两种是精神的创造。他们虽然都是一种原始的混沌,但后者是更高一级的混沌。
一个有天地境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外在的事物,都自觉有一种新的意义和精神之乐,这是一种超道德的精神境界,是四种境界中最高的境界。
太 虚 即 气
张载哲学体系的内在范畴,是从"气"范畴的直接规定开始的,他通过论证"太虚即气"的命题,在"太虚"、"太和"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中进行的。
在这个范畴里,"气"是最高的中心范畴,既是逻辑起点,又是终点。气之本体首先是一个"至虚之实"、"至静之动"、"一物两体"的规定。它固有能动的"天性",推动着自身聚散,气化不息,人通过能动变化气质,尽性穷理、灭欲,最后达到性与天道合一,进入"孔颜乐处"的境界。
"太虚"说的是宇宙的物质结构,"太和"说的是宇宙的精神面貌,这个精神面貌是宇宙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所以《正蒙》开头就说:"太虚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
认识"太虚"可以从两个地方理解:一个太虚的本性,一个是太虚的能动性。
"太虚之气"的本性为实有,它与"阴阳、天地"之间,仅只有在同一"气"的范畴中的层次差异,"太虚"与"气"之间,仅有存在形态的差别。"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除此以外,两者毫无本质区别,而是同一个宇宙本体,就象"冰凝释与水一样","太虚不能无气,气之聚散于太虚"。(《太和篇》)
同时"太虚之气"又是能动的,"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太和篇》)这种"形聚为物,形溃反反"、" 皆不得已而然"都是"太虚之气"自身能动的必然过程,因而决定其自身必然居于统一于天地万物的宇宙本体地位。
"其聚其散"而本体死之不亡,永不消灭,这就从根本上驳倒了释、道"寂灭"、"虚无"的谬说,并为解决三教普遍关注的"一多"关系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和思路。
总之,由于张载把"太虚之气"规定为:不依赖任何主观感觉而存在,永恒运动,"死而不亡",所谓"清虚一大"、"有无混一",使天人万物统一在一体,这就使他的全部哲学,立于中国哲学的一个较高的位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后一张是老板的书,给我看,恨不得让我塞进脑子明天就能给她设计出矫正方案来。给我补牙那么温柔还送我这么多礼物。
  • 对广东队来说,“搓澡”已经不稀奇了,“铁链”是新开发的;同样是过去没有的,即碰撞后倒地不起,裁判不给好处,也就乖乖继续比赛……当然,这些都是小孩子(即杜峰口中的
  • #你会在7秒内决定买辆车吗# 喏,如果要我说,一款车要瞬间吸引住我的话,首先是外观设计要酷炫,让我第一眼就心动起来 . 然后,它的性能要超群,让我感受到加速的冲
  • 而且我今天根本不想吃皮皮虾还老是得舔着大脸等着我夸夸被电视剧洗脑女生不要就是要给老婆花钱就是爱老婆生活得有仪式感谁规定的过节就得送花呀屁呀大狗屁呀忍着不吐槽不打
  • 假如这段感情里你开始越来越不好,变得脆弱、焦虑、患得患失,你要开始考虑这段感情是不是并不合适,拒绝内耗,专注自己有的人会无限放大分手带来的伤痛而选择揪着不放,有
  • (我们有个共友叫蛋挞,打d5偶尔破防了就会化身压力怪哈哈哈哈哈)她:不是哈哈哈哈,因为你之前总是发那张表情包,就大人请用蛋挞那张,你也很爱吃蛋挞我:(思考了一下
  • 真的超级无语 故事背景 工作的地方刷了油漆味道很重现在没有人乐意进去 时间 今天 调休 (周六去帮忙站着当志愿者 事件 应该是领导让A去打印 A回家去午睡了
  • 我到现在也没能记起来)但多次反转,加上现场互动参与感有好几轮,还挺有趣的/ 随意去到的关东小磨东北菜好好吃哦~(最近中华北方胃哈哈哈)还要去!理智上知道这一切都
  • 好感动[悲伤]特别是那句当你遇到好和坏,不要一味的去贪恋好,而是去判断对与错,直觉能联想到好多和我处境一样的女性,很不容易的一个人拉扯大了孩子,但是因为成年后小
  • 5、每月一顿放纵餐每月给自己放个小假,吃一顿想吃的大餐!这不仅能让你的新陈代谢保持活力,虽然体重可能会小幅上下,但长远来看,这样其实更有助于持续燃脂。6、每天吃
  • 《宁羽烟杨淮川》乐享读 1983年5月,谭阳镇。 她看着周围贴着的‘囍’字,眼底满是不可置信。 她竟然又一次回到了二十年前! 得到了第二次重生! 第一世,她从大
  • 我也是從19年到現在第一次回來,時間真快,已經五年了,現在回學校都不讓隨便進出了,必須得聯繫老師給門崗說一下才能進,今天天氣還好,不算太熱,有點風,然後坐在這裡
  • 针对本次联名企划活动,双方共同打造了多款生活方式周边产品,设计灵感来源于嘭嘭鞋整体轻便而膨胀的概念,结合ODD GARDEN的标志性创作手法呈现,让人联想到天空
  • 王俊凯说不得,毕竟养成系的粉丝量太夸张,走到哪一步他自己已经说了不算,得看资本。这个有点难为他们了,毕竟他们就不是有天赋去吃这碗饭的人,演技好的演员们基本都是
  • 北宋温革的《琐碎录》中,有“蜀人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的记录,这说的就是在寒食节用两种树叶将饭染青作为食物。China’s Cold Fo
  • ”不知道老板能不能察觉到我要走了,我是八点半上班的,但是这段时间我都是八点半才出门,下午也是[老师好],走我还要提前走,老板一走我就走[老师好][老师好],今天
  • #相阅南图##南图阅读节##沿着运河读中国#——主题沙龙直播【大运河沿岸八省(直辖市)公共图书馆馆长寄语】 千年运河,肇始于江苏。 本次活动邀请南京出版集团
  • !!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我们知道,当初韩信在他身边时,提出了很多计策,但都未被采用;其后被他视为“亚父”的范增,虽然作为顶级谋士,但同样没有市场;持续四年多的楚汉相争中,项羽坐视刘邦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