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对话金牛基金经理程洲:关于行情、未来与“固收+”

跨年行情波澜起伏,市场情绪飘忽不定,在大家都对新一年和春天迷茫的时候,我们请到了金牛基金经理程洲,和他聊了聊行情、未来与最近风头正盛的“固收+”产品。从业多年、穿越牛熊,他如何看待A股市场近年的变化?不同于业内大多数行业研究出身的基金经理,“另辟蹊径”的他如何看待宏观策略研究的背景对投资的影响?在选股和风险控制上他有哪些心得?程洲的开年力作、最新发行的“固收+”产品国泰通利有哪些亮点?已经展开的2021年,他如何展望,又对投资者有哪些建议呢?小幸把这些问题一一交给了程洲,听他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1、对于2021年行情的投资机会展望?

从历史上来看,几乎每年都会有春季行情。即使是2018年熊市,2018年1月也是往上走的,甚至是由金融地产等大市值股票来演绎的。展望新的一年,短期来看,正在发生的春季行情值得期待。宏观经济方面,季度数据环比改善非常确定,预计趋势可以延续到明年上半年;流动性方面,货币政策以稳健为主,尽管相对2020年疫情最严重时流动性宽裕的局面边际收紧,但从绝对水平来看,货币供应和流动性还是比较充裕;基本面方面,从三季报公告来看,盈利增长情况环比改善比较确定;海外方面,随着疫苗接种的不断推进,市场对疫情的恐慌程度已经下降,虽然对经济会有一些影响,但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综上所述,我们对2021年的A股市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慢牛行情值得期待。行业方面,看好医药、十四五规划利好的行业和消费中的机会。

2、程总是投资从业二十多年的老将了,这些年来,A股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基金投资操作有哪些影响?

A股一直是一个有效的市场。我在做基金经理之前是做宏观策略研究的,从策略的角度来看,A股一直是一个有效的市场。即使是在2007、2008年散户主导市场的时候,长期表现比较好的股票,公司的基本面都非常好。虽然有一些所谓“垃圾股”会有些股价的波动,但都比较短期,拉长时间看,真正的市场赢家还是那些能够把企业做好的上市公司。现在的A股也是一样,这一点一直都没有变。
说到A股的变化,我们关注到的有两点:
一是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之前市场以散户为主,现在则是机构投资者为主,而且机构投资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除了公募基金,还有保险公司、社保、境外投资者。这就导致了一个差异,十年前市场的估值结构是,市值越小的公司估值越贵。现在则恰恰相反,越大的公司反而会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现在很多行业,比如安防、医药,大市值龙头公司估值其实非常贵,小公司的估值反而非常低。这种现象与机构投资者占比越来越高有关,因为机构投资者更看中公司在未来行业中的地位、竞争优势,所以比较聚焦龙头公司,这些公司就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和更高的估值溢价。
第二个变化是分化。十年前A股也有几千家公司,但当时股价基本是同涨同跌的,而现在的分化则越来越严重。比如2020年,大家都觉得市场是大牛市,主动权益基金的中位数涨了50%左右,但看个股的话,有一半是跌的。这个变化一方面也是第一个变化,也就是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则是跟我们的经济基本面密不可分。
中国经济在2013、2014年的时候,每年实际增速在8%到10%左右,当时所有的行业都是高增长行业,都是增量市场。现在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速在4%到5%左右,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也就是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这样行业内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举个例子吧,比如工程机械行业,大家都知道是强周期行业,但随着经济的增速越来越平缓,固定资产投资越来越低之后,行业整体的增速是趋于平缓的,这时候行业内的公司就会分化,有些公司还是会保持继续比较快的增长,但有的公司则开始慢慢的没落,这跟经济从增量市场开始往存量市场的转化密不可分。
相比于十年前,现在的A股,这两点的变化,是比较明确的。

3、您如何定义价值投资?怎样的基金经理可以称得上价值投资者?

价值投资者并不是简单的买PE低的股票。价值投资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是买的公司有价值,企业在不断创造价值。如果你买一个公司,基于的是一些事件驱动的策略,而不是真正看好这家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这种不能算是价值投资。第二个就是要有合理的价格。我们认为没有一个上市公司是无价之宝,再好的公司都应该有一个价值的上限,超出这个上限我们就不会去投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价值投资,就是用好的价格,买好的公司。

4、作为一位策略分析师出身的基金经理,您的选股体系是自下而上的还是自上而下的?如何定义您的能力圈?

策略分析师出身的基金经理比较少的,大部分都是来自行业研究员。我个人的体会是,各有优劣。从劣势来说,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没有对某些行业做过很深的研究,缺少一些有自己独到研究的领域。而那些行业研究员,对于某些行业相比于普通的基金经理会有一些更深的理解,这是他的优势。
优势方面,会更有大局观,或者对行业没有太多的偏见,更多会放在一个客观的或者是基于财务数据的比较来做一些分析。
落实到投资选股,还是要落实到每只股票上面。从这一点来说,策略分析师相比行业研究员是有些劣势。至少在我刚开始管基金的时候,也是恶补了一下公司的调研,比较高的强度去做公司调研,去了解一些行业的情况,包括了解一些公司的情况。还好,我当时开始管基金的时候,公司数量还比较少,也就几百家公司,跑跑还是能补回来的,当然现在的股票数量比较多,挑战就比较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我们资深的研究和调研,还要依靠公司投研平台给我们的研究支持。

5、您是如何进行风险控制的?

组合主要面临两类风险,第一类就是系统性的风险,第二类是非系统性风险。
理论上系统性风险没有办法直接消化,需要通过仓位调整来避免。当我们看到大的风险,比如整体市场泡沫比较高,或者有一些外部的风险等,我们会做一些择时,降低组合整体仓位。这些是针对系统性的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则主要依靠“分散”来规模。从理论上来说,27个股票就可以充分分散组合所谓的非系统性风险。我们管理的主动权益基金,一般来说股票数量会超过,同时我们考虑行业的分散和单只股票持股比例的分散,通过行业的分散、个股集中度的控制、包括股票数量的控制,来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最终所有的风险的源头来自于买的股票,其实只要坚持价值投资,坚持用好的价格买到好的公司的话,可以规避大部分的风险。

6、近年来公募产品中,“固收+”概念很火,您如何看待这一类产品?

我们认为“固收+”类产品顺应了资产新规的需求,在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相对偏无风险的产品收益率不断走低。而“固收+”类产品就是迎合稳健型投资者的需求,大部分投债券这一类的低风险资产,少量投资“+”类的风险资产,追求长期稳健收益。
“固收+”,“+”的部分一般来说是加风险资产,也就是偏权益类的资产,包括股票(二级市场)、新股、有锁定期的定向增发、大宗交易、可转债等。我本身是做权益市场投资为主,所以相信在“+”的部分,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力争给投资者赚取一个超额收益。
我们认为2021年的“固收+”产品还会有不错的发展。从底层资产——债券资产的角度来说,当前债市基本面逐步改善,利率水平继续提升的幅度不大,预计下半年会有下行的可能性。因此债券除了本身的票息收入,还会有票息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的收益,从而组合的底仓会有不错的表现。从“+”的权益类资产来说,目前A股市场没有太大的风险因素,慢牛格局有望持续,从而给组合带来一定的超额收益。

7、您最新发行的“固收+”产品国泰通利设置了9个月的持有期,是何用意?

稳健收益类的产品,其实每天交易的意义很小,因为波动很小。还是通过一定的持有期,来获得一定的收益。对于管理来说,有这样一个持有期,我们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规模的预期之后,可以去安排头寸、债券管理配置、久期的设置以及是不是放杠杆这样一些考虑。因为规模稳定,就方便做这样的事情。
市场一直在波动,也会有一些意外的因素会让很多投资者做一些比较冲动的交易。比如2020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出现大幅下跌,我们管理的基金也是面临了较大赎回,这个比例非常高。但其实我们回头看,2月3日的净值,可能是大部分基金在2020年的净值较低的点位。假设在那一天,大家都在持有期,很多人会规避掉这个时点的冲动交易,这样的话能赚更多。
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持有期是一个双赢的机制设置,对于管理者来说会更好安排资金的使用,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避免掉很多市场情绪影响带来的冲动性的交易。

8、国泰通利的建仓策略是什么样的?

通利的债券部分,成立之后就会有比较积极的建仓,把久期组合控制在两年左右。当然这里面也会有结构性的差异,会配一些长久期的国债和两到三年的信用债。在信用风险方面我们还是坚持比较严格的策略。
股票仓位会根据产品成立后的市场情况稳健建仓。选股方面,会遵循分散的原则,通过分散不同行业、风格的配置,控制整个组合股票部分的波动性。具体到选股,跟我们的主动管理基金应该比较接近,我们会选行业龙头的企业、自主性更好的企业,同时会以合适的价格来买入。
备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会依据市场环境变化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

9、2021年对投资者有没有什么基金投资建议?

两个关键词,信心和平常心。
2019年、2020年A股市场已经连续两年创造了比较高的收益,所以我们认为2021年要适当降低下收益预期,应该有一颗平常心。
当然,大家也要对A股有信心,因为目前来看没有太大的风险点,而无论是企业基本面、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政策来看,2021年慢牛行情或会继续持续。
此外我们也说了,当前A股的分化是非常明显的,注册制大背景下股票数量越来越多,投资者自己炒股票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大家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通过买基金的方式,把自己的钱交给专业投资者打理。
2021年,希望投资者要对资本市场有信心,但也更有一颗平常心。无论是在牛市中的一荣俱荣、熊市中的泥沙俱下、还是震荡市中的多空博弈,我想我们应该始终坚信的是,无论什么时代,都应该尊重并且相信常识,重视选择公司的内生价值和增长性。

由程洲管理的国泰通利9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
A类:010830 C类:010831
正在发行中
2021年你值得拥有一只“固收+”~

风险提示
程洲的金牛奖为他管理的国泰聚信价值于2017年荣获《中国证券报》颁发的年度混合型金牛基金奖。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理论上其预期风险、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本基金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时,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基金由国泰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别把投资周期当成信仰

潮涨潮落,花谢花开,人世间的事情起起落落。在这一个个起落之中,我们的历史走出了一个又一个轮回与周期。而在这些轮回与周期里,许多的人们迷失了自我,把短暂的周期当成了长久的真理,产生了真挚的信仰。

但是,当浪潮退去、周期结束的时候,人们才幡然醒悟:那看似真理的信仰,却只不过是又一个历史的周期而已。

在投资中,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一个周期之中,把投资周期里显现的一些事物,当成自己投资的信仰,从而下巨大的赌注。在周期持续的时候,这种错误的认知得到市场的拥簇和周围人的支持,显得无比正确。但是,当周期一旦结束,投资者就会发现自己信仰的错误。而这种错误的代价,往往无比昂贵。

房价永远上涨?

在1989年以前,日本的房价曾经持续几十年上涨。对于一个在上世纪60年代踏入社会的日本青年来说,他职业生涯的前几十年都会认知到一个现象:日本的房价是永远会上涨的。身边的亲戚朋友会支持这个认知,房价本身的上涨也会让他一直赚钱。

在这个漫长的、数十年的周期的顶点,日本人甚至认为“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回头看起来,这是多么错误的认知,但是在当时,如果按市场价格计算,事情就是如此。

结果,当日本房价泡沫破裂以后,一代日本人在房地产上升周期中形成的对“房价永远涨”的信仰破灭了,客观而理性的投资常识再次回到人们的生活:估值太贵的资产,有朝一日总会回归基本面。

在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口罩行业也出现了一波明显的、快速的周期。随着新冠病毒的爆发和防疫需求的迅速扩大,原有的口罩厂商很快供不应求,口罩生产线几乎一夜之间成为摇钱树,这是周期的第一阶段。

在周期的第二阶段,大量投资者看到口罩厂的高额利润,纷纷冲进这个壁垒不高的行业。而原有的一些企业觉得时机千载难逢,也将原有的利润投入扩大再生产。人们认为,开口罩厂就是赚钱,时机千载难逢,只要抓住了这个机会就可以日进斗金。

但是,这些冒进的投资者忽略了口罩行业门槛极低、一台口罩制造机的成本可能只要十万元上下的事实。结果,大量涌入的资本开始造成产能增加,口罩厂赚钱也就没有原来那么容易。在周期中认为“口罩厂就是摇钱树”的投资者,犯下了“把周期当作投资信仰”的错误。

科技公司的迷思

而在科技行业里,也存在着投资者“错把周期当成投资信仰”的现象。在一些科技消费领域(指的是用科技手段改变原有的消费行业,比如购物、租房、出行、借贷等等),周期第一阶段的情况,是一些先发占据了市场重要地位的科技企业迅速做大。他们甚至不惜承担连年亏损的财务报表,依靠补贴用户当方法,和同行展开激烈的竞争,以便夺取市场占有率。

在第一阶段,科技消费行业快速发展的龙头公司们,似乎呈现了一种势如破竹的气势。它们在资本市场拿到的融资越多,就越能用高额客户补贴占据市场,而当他们的市场份额扩大以后,股票的估值也就越高,也就越能拿到新的融资。

在这个周期的第一阶段里,事情似乎进入了一个完美的正向循环。许多投资者开始把这种“科技消费公司高速增长”当成了自己的投资信仰,一些投资者开始鄙视实体资产,认为“无形资产才是未来新的趋势,实体资产已经落伍过时”。但是,这种错把周期的一个阶段当作投资信仰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

在科技消费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市场会开始趋于饱和,科技消费企业们在消灭了市场上的对手、抢到了市场份额之后,会彼此开始碰撞上:就像丛林里两只横扫一切的猛虎,终于开始互相争抢地盘一样。在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打车软件里可以开始借钱,外卖软件里可以开始打车,而网购平台上也可以开始点外卖。

在周期的第二个阶段出现的,不只是科技消费企业之间的碰撞。与此同时,依靠激烈竞争手段快速扩张的科技消费企业,也会激起社会舆论的不满,迫使他们不能再获取想象中的超高利润率。一些政府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措施,也会使得企业丧失原来预期中的超高利润。

当科技消费企业增长周期的第二个阶段来临时,那些在第一个阶段里“把高速扩张的周期当成永恒投资信仰”的投资者,就会突然发现他们的信仰崩塌了。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利润率达不到原来的预期,同时之前繁荣时给出的估值又显得太贵。当一个景气周期结束的时候,一切之前的信仰,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不坚定。

跳出周期的禁锢

在商业行业中,周期中的现象往往只是一时发生,一个现象之后会演变成下一个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却错被头晕的企业家和投资者们,错当成了永恒的商业信仰。而在投资市场中,这种现象则更为明显。

在2019年年中到2020年的这一年半中,A股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基本面成长型股票、所在行业比较好的股票(俗称好赛道股票),估值一路飞涨,而价值型、低估值型的股票表现非常一般。在这样一个周期里,一些投资者开始认为,投资就是要管赛道、就是要管公司质量,估值根本不重要。

但是,从美国漂亮50泡沫到2000年科技股泡沫,历史上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看估值、只买好公司”,永远只是周期的一部分。任何不看估值的投资,都难以成为长久的投资信仰。

虽然“把周期当成投资信仰”往往在事后看来,让人感觉十分可笑,后人往往无法理解当年为什么有人会秉承那样的信仰,但是在当时的人们来说,却又常常无法跳出周期的禁锢。

在一个周期之中,周围的事情都向周期的方向发展,顺应这个周期的人会得到无数同伴的拥护,而逆周期的人则会被社会所不容,以至在周期之中身败名裂。有时候,周期的时间又如此之长、社会覆盖范围如此之大,让人逃无可逃:既抵不住同一时期同伴们的压力,又无法熬过那漫长的时间。但是,周期又终究是周期,它毕竟不是真正可以信仰的东西。

在日本近现代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横跨几十年的超级大周期。从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但是,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势力也不断上升。

从19世纪末期开始,日本逐渐在一系列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从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到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到之后侵略中国、占领东三省、华北、南京、武汉,日本军国主义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涵盖两三代人、几十年时间的巨大周期中,一直都在取得胜利。

随着巨型的、超长时间的社会周期让人慢慢膨胀,“皇国必胜”的信念弥漫在日本。军国主义者们开始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他们无法战胜的对手。但是,随着1941年珍珠港战争的爆发和在中国战场陷入战争泥潭的拖累,没有边界的军事扩张周期终于走到了尽头,日本、东亚乃至世界的历史,也就此被改写。

其实,纵观人类历史和资本市场史,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周期所组成。在这些周期里,绝大多数人会相信周期中所看到的表象,把短暂的周期现象作为自己永恒的信仰。而当周期结束之时,他们的信仰就会幻灭。但是,在这些周期之外,又有一些世界的真理恒久不变。只有发现并信仰这些真理的人们,才会历经周期而不败。 https://t.cn/z8i8LKn

#朗山晨读#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别把投资周期当成信仰

潮涨潮落,花谢花开,人世间的事情起起落落。在这一个个起落之中,我们的历史走出了一个又一个轮回与周期。而在这些轮回与周期里,许多的人们迷失了自我,把短暂的周期当成了长久的真理,产生了真挚的信仰。

但是,当浪潮退去、周期结束的时候,人们才幡然醒悟:那看似真理的信仰,却只不过是又一个历史的周期而已。

在投资中,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一个周期之中,把投资周期里显现的一些事物,当成自己投资的信仰,从而下巨大的赌注。在周期持续的时候,这种错误的认知得到市场的拥簇和周围人的支持,显得无比正确。但是,当周期一旦结束,投资者就会发现自己信仰的错误。而这种错误的代价,往往无比昂贵。

房价永远上涨?

在1989年以前,日本的房价曾经持续几十年上涨。对于一个在上世纪60年代踏入社会的日本青年来说,他职业生涯的前几十年都会认知到一个现象:日本的房价是永远会上涨的。身边的亲戚朋友会支持这个认知,房价本身的上涨也会让他一直赚钱。

在这个漫长的、数十年的周期的顶点,日本人甚至认为“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回头看起来,这是多么错误的认知,但是在当时,如果按市场价格计算,事情就是如此。

结果,当日本房价泡沫破裂以后,一代日本人在房地产上升周期中形成的对“房价永远涨”的信仰破灭了,客观而理性的投资常识再次回到人们的生活:估值太贵的资产,有朝一日总会回归基本面。

在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口罩行业也出现了一波明显的、快速的周期。随着新冠病毒的爆发和防疫需求的迅速扩大,原有的口罩厂商很快供不应求,口罩生产线几乎一夜之间成为摇钱树,这是周期的第一阶段。

在周期的第二阶段,大量投资者看到口罩厂的高额利润,纷纷冲进这个壁垒不高的行业。而原有的一些企业觉得时机千载难逢,也将原有的利润投入扩大再生产。人们认为,开口罩厂就是赚钱,时机千载难逢,只要抓住了这个机会就可以日进斗金。

但是,这些冒进的投资者忽略了口罩行业门槛极低、一台口罩制造机的成本可能只要十万元上下的事实。结果,大量涌入的资本开始造成产能增加,口罩厂赚钱也就没有原来那么容易。在周期中认为“口罩厂就是摇钱树”的投资者,犯下了“把周期当作投资信仰”的错误。

科技公司的迷思

而在科技行业里,也存在着投资者“错把周期当成投资信仰”的现象。在一些科技消费领域(指的是用科技手段改变原有的消费行业,比如购物、租房、出行、借贷等等),周期第一阶段的情况,是一些先发占据了市场重要地位的科技企业迅速做大。他们甚至不惜承担连年亏损的财务报表,依靠补贴用户当方法,和同行展开激烈的竞争,以便夺取市场占有率。

在第一阶段,科技消费行业快速发展的龙头公司们,似乎呈现了一种势如破竹的气势。它们在资本市场拿到的融资越多,就越能用高额客户补贴占据市场,而当他们的市场份额扩大以后,股票的估值也就越高,也就越能拿到新的融资。

在这个周期的第一阶段里,事情似乎进入了一个完美的正向循环。许多投资者开始把这种“科技消费公司高速增长”当成了自己的投资信仰,一些投资者开始鄙视实体资产,认为“无形资产才是未来新的趋势,实体资产已经落伍过时”。但是,这种错把周期的一个阶段当作投资信仰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

在科技消费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市场会开始趋于饱和,科技消费企业们在消灭了市场上的对手、抢到了市场份额之后,会彼此开始碰撞上:就像丛林里两只横扫一切的猛虎,终于开始互相争抢地盘一样。在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打车软件里可以开始借钱,外卖软件里可以开始打车,而网购平台上也可以开始点外卖。

在周期的第二个阶段出现的,不只是科技消费企业之间的碰撞。与此同时,依靠激烈竞争手段快速扩张的科技消费企业,也会激起社会舆论的不满,迫使他们不能再获取想象中的超高利润率。一些政府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措施,也会使得企业丧失原来预期中的超高利润。

当科技消费企业增长周期的第二个阶段来临时,那些在第一个阶段里“把高速扩张的周期当成永恒投资信仰”的投资者,就会突然发现他们的信仰崩塌了。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利润率达不到原来的预期,同时之前繁荣时给出的估值又显得太贵。当一个景气周期结束的时候,一切之前的信仰,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不坚定。

跳出周期的禁锢

在商业行业中,周期中的现象往往只是一时发生,一个现象之后会演变成下一个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却错被头晕的企业家和投资者们,错当成了永恒的商业信仰。而在投资市场中,这种现象则更为明显。

在2019年年中到2020年的这一年半中,A股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基本面成长型股票、所在行业比较好的股票(俗称好赛道股票),估值一路飞涨,而价值型、低估值型的股票表现非常一般。在这样一个周期里,一些投资者开始认为,投资就是要管赛道、就是要管公司质量,估值根本不重要。

但是,从美国漂亮50泡沫到2000年科技股泡沫,历史上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看估值、只买好公司”,永远只是周期的一部分。任何不看估值的投资,都难以成为长久的投资信仰。

虽然“把周期当成投资信仰”往往在事后看来,让人感觉十分可笑,后人往往无法理解当年为什么有人会秉承那样的信仰,但是在当时的人们来说,却又常常无法跳出周期的禁锢。

在一个周期之中,周围的事情都向周期的方向发展,顺应这个周期的人会得到无数同伴的拥护,而逆周期的人则会被社会所不容,以至在周期之中身败名裂。有时候,周期的时间又如此之长、社会覆盖范围如此之大,让人逃无可逃:既抵不住同一时期同伴们的压力,又无法熬过那漫长的时间。但是,周期又终究是周期,它毕竟不是真正可以信仰的东西。

在日本近现代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横跨几十年的超级大周期。从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但是,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势力也不断上升。

从19世纪末期开始,日本逐渐在一系列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从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到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到之后侵略中国、占领东三省、华北、南京、武汉,日本军国主义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涵盖两三代人、几十年时间的巨大周期中,一直都在取得胜利。

随着巨型的、超长时间的社会周期让人慢慢膨胀,“皇国必胜”的信念弥漫在日本。军国主义者们开始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他们无法战胜的对手。但是,随着1941年珍珠港战争的爆发和在中国战场陷入战争泥潭的拖累,没有边界的军事扩张周期终于走到了尽头,日本、东亚乃至世界的历史,也就此被改写。

其实,纵观人类历史和资本市场史,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周期所组成。在这些周期里,绝大多数人会相信周期中所看到的表象,把短暂的周期现象作为自己永恒的信仰。而当周期结束之时,他们的信仰就会幻灭。但是,在这些周期之外,又有一些世界的真理恒久不变。只有发现并信仰这些真理的人们,才会历经周期而不败。
#股票##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https://t.cn/R2WxEi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已经年老了,我的儿子是在哪一年丢失的……”穷子越听越像在说自己,“现在,我找到了我的儿子,是谁呢?12.时间久了,彼此感到很亲切,这个时候,长者就对他说:“不
  • 15.元宵许愿:希望这个世界 继续热闹16.你看这汤圆 又大又圆 像不像你的脸17.ʜᴀᴘᴘʏ̆̈✨ 月圆人圆事事圆满,花好灯好好事连连。19.༄༊࿆山珍海味,
  • 其实这些我都明白,但是从小叔嘴里听出这个话时,我才意识到,这里已经不在属于您和爷爷的家了,已经连同着小叔家一起了。因响应国家政策,没怎么多出门,也就去看了您一次
  • 【选评】《人月圆·雪中游虎丘》是元代张可久所写的一首散曲。开篇用三个妙喻领起,把漫天飞舞的大雪,比作是仙女洒下的晶莹洁白的美玉,又似点点扬花,片片鹅毛,飘逸灵动
  • 各位抱歉,真的抱歉,今晚可能要鸽一下了,实在是撑不住了,这两天为了孩子的事情累成狗了,昨天去省医院照彩超,今天来公路局医院验血验尿,现在在等报告,除了中午吃饭,
  • 生肖鸡五行:地支酉属阴金幸运颜色:黄色、紫色、绿色忌讳色:红色、蓝色酉鸡五行属金,五行中土生金为生气,金与金为旺气,对于属鸡人来说,黄色、紫色、绿色系列都是有助
  • !我都忘了为神马我没持续回购这个的原因。
  • #金钟仁壁纸# [鲜花]#金钟仁solo# 【金钟仁】live稳的一批黄金比例身材喜欢思考做事不急于求成喜欢吃炸鸡但是自我管理会忌口 易惊吓体质拥有反转魅力台下
  • #驴友[超话]##新疆旅行##新疆旅游攻略# ♥️一提到盐湖,大家首先想到的绝对是“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呈翡翠色的盐湖想到的又会是大柴旦翡翠湖、茫崖翡翠湖
  • #嘿呦猫咪#妈妈竟然还想让我考研再考柯桥老师 幸好有爸爸和姐姐拦着【我不想读书了[跪了]然后又强行被爸爸和姐姐灌了一波生猛鸡汤[喵喵]我发现讲做生意的时候我两眼
  • 主啊,求祢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照着祢的应许,让我们的道路亨通。亲爱的主,感谢祢赐下怜悯与眷爱,来到我们中间,又替我们背负罪孽,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使我们变成新造
  •   因此,王大户墓地可能是一个很普通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游牧民族墓葬群。  与低贱的牛不同,姚河塬墓葬坑里拉铜车的马匹是完整埋入墓葬坑,马骨上没有剔肉的刀痕,以此显
  • 开心的不要不要的,说给外甥女买东西就买东西不用向我妈要钱,特别仗义!开心的不要不要的,说给外甥女买东西就买东西不用向我妈要钱,特别仗义!
  • 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亏欠别人,不委屈自己。做一个乐观的人,心里有阳光,人生就充满希望。
  •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受苦时,你可以发自内心深处祈求,愿你的苦能代替别人的苦,让他们所有的痛楚和苦难永远了脱。
  • 美国公司注册在哪个州好(一)#外贸# #离岸公司注册# #美国#美国巨大的经济市场是众多投资者青睐的,因此大家也纷纷在美国注册公司进行商业投资,美国50个州,每
  • 果不其然,很快的,本科学妹联系我了,同门问活,知道事情的朋友又来了…那一刻也没有很生气了…可这些年最爱吃的面精,只剩下咸味与油油的…仔细回想了一直以来爱吃的东西
  • 【虎牙被抬员工当事人:已收到开庭通知,下周仲裁庭见】 钛媒体3月2日消息,“虎牙员工自曝被HR抬出公司”事件有了新进展。对此,虎牙直播发布相关声明表示,在季度例
  • 我假设她如果在18岁、20岁或者25岁的时候有非常多的人脉资源,她自己创造了非常好的成绩的话,那我不会感到意外——因为到了那个年龄,她已经做了十几年的积累。像上
  • 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以及对集体对组织的这种向心力,凝集力,在润物细无声中自然而然的就萌生,就强化了,对于基层政府而来讲,有了健全完善,运转高效的合作社,我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