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妙法。
不久當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
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隨彼眾生臨終之時。
應聞妙法及應見僧。

亦皆普示。
  
四供養利益。
  
供養菩薩功德 :

若有眾生。
聞虛空藏菩薩
摩訶薩名。

或造形像或設供養。

是人現世無諸災患。
水不能漂火不能燒。
刀不能傷毒不能中。
人及非人無能為害。

亦無囹圄盜賊怨家
諸惡疾病饑渴之苦。

隨壽長短必無夭橫。
  
臨命終時。
眼不見色。
耳不聞聲。
鼻不聞香。
舌不知味。
身不覺觸。

手足諸根不能為用。
唯餘微識及身溫暖。

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隨彼眾生所事之神。

而現其身。
或轉輪聖王身。
或提頭賴吒身。
或毗沙門身。
或毗樓勒迦身。
或毗樓博叉身或餘天身。

或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

在其人前而說偈言 :

四聖諦義,
智者應觀,
若解了者,
能離生死。

善男子。
時彼眾生於命臨終。
既見其昔所事之神。
又聞為說如此要偈。
既終之後不墮惡趣。
因斯力故速免生死。
  
四 、 虛空藏菩薩法門
  
一 、 祈禱。
  
在虛空藏菩薩經中,
有法門教人在子夜後,

梵香面向東方,
對星星講話,

並望明星
能轉達自己的
心聲給虛空藏菩薩。

經中說 :
初發心菩薩。

應於後夜合掌
至心而向東方。

燒堅黑沉水
及多伽羅香。

請明星言。
明星明星成大慈悲。

汝今初出照閻浮提。
大悲護我。

可為我白
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願於夢中示我方便。
髮露懺悔犯根本罪。
令得大乘方便智眼。
  
二 、 求聞持法。
  
虛空藏菩薩法門
在唐代由當時的
三無畏三藏傳入,

他修持此本尊法,
並首先譯出此經文,

名為
《 虛空藏菩薩
能滿諸願最勝的
陀羅尼求聞持法 》,

簡稱
“ 虛空藏菩薩
求聞持法 ”。

善無畏將此法傳給道慈,
道慈又傳給日本的勤操,
勤操又傳給空海和尚,

空海入唐求法前
已在日本太龍山
修持此法達七年之久。
  
其咒語咒文是 :

南摩阿迦舍,
揭婆耶。

唵摩利,
迦摩利,
摩利娑訶。

意為 :
皈命不空、
大日、
大印、
寶蓮華,

光明轉
( 滅罪禍 ),

得菩提心金剛不壞義。

誦此咒一百萬遍
即可滅五無間罪,

獲得大智慧
過目不忘等。
  
三 、 持名。
經中說 :
  
若有眾生稱虛
空藏菩薩摩訶薩名。
至心歸命。

燒堅黑沉水及多伽羅香。
恭敬禮拜時。

虛空藏菩薩
觀此眾生心心善根。

若見眾生
諸見煩惱之所惑亂。

若見過去善根種子
心所行業。

於佛法僧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

及余功德隨所堪能。
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觀彼眾生隨所應見。
於其夢中現種種形。
即以方便而為說法。
  
若諸眾生種種身病。
及心狂亂聾盲喑啞。
手足拘躄諸根不具。

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
至心歸命。

燒堅黑沉水及多伽羅香。
恭敬禮拜。
或從乞藥或願除愈。

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即隨其願。

或現梵天像。……
在於夢者及寤者前。
為說病相。

並為分別諸藥對治。
病狀如此應服此藥。
若如是病宜服彼藥。

諸眾生等既聞說已。
各隨所應而合諸藥。
若自無者菩薩悉與。

是諸眾生
或有一服二服三服
眾病皆愈。

或有但見所現之身病即除者。
  
善男子。
若有眾生欲入大海。
欲為商賈。
欲服湯藥而求力驗。
欲脫系縛。
欲脫枷鎖。
欲求免脫輸送財物。

若愛別離。
若怨憎會。
欲避水火。
欲避盜賊。
欲避師子。
欲避虎狼毒蛇之難。
欲免疾病饑渴之患。
欲求尊位。
有如是等諸所求欲。

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
恭敬供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皆令滿願。
  
四 、 持咒
  
他又有咒語為 :

“ 若有眾生。
樂欲讀誦種種書論
欲伏眾生。

所謂彼論。
或是佛說。
或菩薩說。
或聲聞說。
或世人說。

是人應於後夜淨自洗浴
著新潔衣。

燒堅黑沉水
及多伽羅香。

于一切眾生起慈悲心。
向於東方至心合掌。
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

而便誦此陀羅尼咒 :

阿禰邏闍鞞鈐浮娑闍鞞耶婆奈闍鞞 
博廁娑迷波吒邏闍鞞 
他奈婆邏鞞 
薩多羅伽邏泥休磨休磨 
摩訶伽樓尼迦 
娑婆呵
  
善男子。
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即令彼人得於
憶持不忘之力。
  
複次善男子。
若有王子貪樂王位。

欲希灌頂得自在力。
應於後夜淨自洗浴
著新潔衣。

燒堅黑沉水
及多伽羅香。

于一切眾生起慈悲心。
向於東方至心合掌。
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
而便誦此陀羅尼咒。
  
這也是修智慧
與學術相應的
成為此菩薩的
兩大咒語。

修持此法時先觀阿字,
阿字再變為月輪,

月輪中再出現
蓮花的種子字
“ 裏咕 ”
種子變成白色蓮座,

然後蓮臺上出現
虛空藏菩薩的種子字
“ 達剌咕 ”,

由此變成如意寶珠
再變成虛空藏菩薩。
  
五 、 懺悔法門。
  
佛告優波離。
汝及未來世
一切善持毗尼者。

應當教此犯罪眾生
安慰其意。

世尊大慈,
弘誓無量,
不舍一切。

于深功德經說治罪法。

名決定毗尼。
有三十五佛救世大悲。

汝當敬禮。
汝敬禮時當著慚愧衣。

如眼生瘡深生愧恥。
如癩病人隨良醫教。
  
1 、 祈禱。

汝亦如是應生慚愧。
既慚愧已。

一日乃至七日
禮十方佛。
稱三十五佛名。

別稱大悲虛空藏菩薩名。
澡浴身體。
燒眾名香堅黑沉水。

明星出時長跪合掌。
悲泣雨淚稱虛空藏。

白言大德。
大悲菩薩。
湣念我故為我現身。
  
2 、 觀想。

爾時當起是想。
是虛空藏菩薩
頂上有如意珠。

其如意珠作紫金色。

若見如意珠即見天冠。

此天冠中。
有三十五佛像現。

如意珠中十方佛像現。
虛空藏菩薩身長二十由旬。

若現大身與觀世音等。
此菩薩結加趺坐。
手捉如意珠王。

其如意珠演眾法音
與毗尼合。
  
3 、 驗相。

若此菩薩憐湣眾生故。
作比丘像及一切色像。

若於夢中。
若坐禪時。

以摩尼珠印印彼人臂。
印文有除罪字。
得此字已。

還入僧中如本說戒。

若優婆塞得此字者不障出家。
設不得此字。

便使空中有聲唱言罪滅罪滅。
若無空聲使知毗尼者。

夢見虛空藏菩薩。
告言毗尼薩毗尼薩。

某甲比丘。
某甲優婆塞。

更令懺悔。
一日乃至七七日。
禮三十五佛
虛空藏菩薩力故。

汝罪輕微。
知法者。

複教令塗治圊廁。
經八百日。

日日告言。
汝作不淨事。

汝今一心塗一切廁莫令人知。
塗已澡浴禮三十五佛。

稱虛空藏。
向十二部經。

五體投地說汝過惡。
如是懺悔複經三七日。

爾時智者應集親厚。
於佛像前。
稱三十五佛名。

稱文殊師利稱賢劫菩薩。
為其作證更白羯磨
如前受戒法。

此人因苦行力故。
罪業永除。
不障三種菩提業。
  
4 、 此為觀想法,
觀想不成,

則苦行掃廁所,
拜三十五佛,

經三七日後
如此方能除去罪障,
此為方便法。
  
佛告優波離。
汝持是觀虛空藏法。

為未來世無慚愧眾生
多犯惡者廣分別說。

說是語時。
時虛空藏菩薩。
結加趺坐放金色光。

如意珠中見三十五佛已。
白佛言世尊。
我此如意珠寶從首楞嚴出。

是故眾生見珠者。
得如意自在。
爾時世尊敕優波離。

汝持此經。
不得為多眾廣說。

但為一人持毗尼者。
為未來世無眼目眾生。

作眼目故。
慎莫忘失。
時優波離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五 、 結語
  
虛空藏菩薩的
利益無有窮盡,

可惜漢傳佛教中
對此菩薩未能重視,

而修持的人更少。

在古代有修
准提佛母咒的,

有持六字大明咒的,

而此菩薩
對現世人間的
財富和智慧
有如此大的利益,

能修行此法
就能廣利人天。
  
虛空藏菩薩頭頂五冠,
又化為五方虛空藏,

這與五方佛
及五方智的
代表和體現,

因此,
他集中體現
和代表了
佛法的精華,

虛空藏菩薩
顯現了佛法根本的
虛空實相的境界,

即人與宇宙
融成一本的
高超境界。

因此在體解佛法的
高超時修持此法
有著重大意義。

而且又掌管財富,
對現世人生有著大利益,

也適合俗世的
人們來修行,

而且此菩薩
感應迅速加持力大,
故易於傳播。

因而如果此法門
能夠廣為人知,

則佛教在四大菩薩之外,

在准提菩薩之外
又多了一個福智無盡的
大菩薩了。

我要往生,
佛来救你

我要往生,
做甚麽都不可以?!

自从我得闻净土法门,
及后欲求生净土,

我常常问人 :

我要做甚麽
才可以往生净土。

当我接触了
善导大师的
净土思想后,

我才明白
凭我们自己
修世间一切善,

即使做甚麽
都不可以往生。

善导大师在
《 观经四帖疏 》 释
「 至诚心 」 时说 :

「 外现贤善精进之相,
内怀虚假。

贪瞋邪伪,
奸诈百端,
恶性难侵,
事同蛇蝎。

虽起三业,
名为杂毒之善,

亦名虚假之行,
不名真实业也。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
纵使苦励身心,

日夜十二时,
急走急作,

如炙头燃者,
众名杂毒之善。

欲迴此杂毒之行,
求生彼佛净土者,
此必不可也。」

为甚么不可以呢?

善导大师依
《 阿弥陀经 》
作出上述结论的 :

「 舍利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得生彼国。」

善导大师在
《 法事赞 》
解释此句时说 :
「 随缘杂善恐难生 」,

随缘杂善是
「 少善根福德因缘 」,

即凡夫随自己妄见
而起的世间因缘,

所修的善行悉名
「 杂善 」 ────

夹杂毒性的善行,
又名
「 虚假之行 」。

其业随缘生灭,
故言虚假而不真实,
所得的功德亦不真实。

凡夫的不实功德
又怎能迴向、

庄严弥陀的
真实报土呢?

用不上啊!

除非我等凡夫
具有真实功德,

否则枉论得生
真实报土!

那么,
我等凡夫怎么办?

我们本来就是
烦恼成就,
贪瞋邪伪是本性,

原则上,
我们做甚麽
都不可以往生,

那我们何来取得
真实功德呢?

若没有真实功德,
岂不是往生无份?

又说净土法门
是易行道,

阿弥陀佛会接引
我们得生净土,

从而出离三界生死,
如今岂不是往生无望?

佛要救你,
无一不生

净土法门
是一个彻头彻尾的
佛力救度的法门。

我们只会问 :

我要做甚麽
才可以往生净土,

却不曾问 :

阿弥陀佛
怎样救度我,

有甚么方法接引
我们得生净土?

问题似是差不多,
只是观点和立场不同,

但结果答案
则有天渊之别。

我们不妨
转换一个角度去问 :

阿弥陀佛
要救度一个众生,
哪一个他力有不逮,

救不了呢?

为甚么阿弥陀佛
不能救我呢?

是我的罪业太深,
佛力也敌不住业力吗?

是阿弥陀佛嫌弃我,
我做得不够好,

捨我而去吗?

祖师云 :

佛力是不可思议中的
不可思议。

又云 :

诸邪业繫,
无能碍者。

只有我们捨弃佛,
佛绝不会嫌弃我们的。

其实,
释迦牟尼佛随即在
《 阿弥陀经 》
告诉我们得生方法 :

执持名号,
一心 ( 专一 )
不乱 ( 不杂 )。

善导大师在
《 法事赞 》
解释此段经文,

云 :
「 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復专。」

真实功德从
称佛名号中来

我当然知道
净土法门的
行持是念佛 ────
南无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在
《 观经四帖疏 》 释
「 至诚心 」 时说 :

「 阿弥陀佛,
因中行菩萨行时,

乃至一念一剎那,
三业所修,
皆是真实心中作;

凡所施为趣求,
亦皆真实。」

施是施行,
为是造作;

趣是向,
是因,

求是取,
是果。

凡阿弥陀佛所
「 施为 」 的
光明名号功德,

及凡夫众生
「 趣求 」 的
念佛名号功德,
两者都是真实。

真实功德从
称佛名号中来!

我们口称
南无阿弥陀佛,

自然摄取
阿弥陀佛
迴施给我们的
光明名号功德!

既然称佛名号
具有真实功德,
岂不是往生有份!

称佛名号是易行道,
阿弥陀佛乘其本愿,

必会接引我们
得生净土,

从而出离三界生死,
岂不是往生有望!

善导大师在
《 往生礼赞 》 释
「 至诚心 」 时说 :

「 一者
『 至诚心 』 :

所谓身业礼拜彼佛,
口业赞叹称扬彼佛,
意业专念观察彼佛;

凡起三业,
必须真实,
故名至诚心。」

简单来说,
念佛是真实业。

「 自余诸行,
虽名曰善。

若以念佛者,
全非比较也。」

汝一心正念直来,
我能护汝

阿弥陀佛
为我们发大愿,

修净业,
成净土。

若我们不顺其愿,
必然是终生最大的遗憾。

又若我们不念佛,
不摄取他迴施
给我们的功德,

必然是终生
最大的损失。

又若我们不发愿
求生净土,
必然是终生最大错误!

善导大师在
《 观经四帖疏 》 释
「 迴向发愿心 」 时,

有一句十分精警的说话,

演绎阿弥陀佛的
本愿 ────
第十八愿 :

「 汝一心正念直来,
我能护汝!

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言汝者,
即喻行者也
( 十方众生 )。

言一心者,
喻深信也
( 至心信乐 ) 。

言直来者,
喻求生也
( 欲生我国 )。

言正念者,
喻称名也
( 乃至十念 )。

言我能护汝,
众不畏堕水火之难者,

喻唯能摄护行者的
正念 ────

称名必生也
(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

甚么是
「 正念 」?

请参阅前文
《 正念修行,
必得往生 》,

南无阿弥陀佛!

《六祖坛经》

付嘱 第一节

东祥书院 东祥书院 2024-05-02 10:26 上海 听全文

付嘱 第一节,东祥书院,13分钟

【原】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馀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译】
有一天,慧能大师叫来弟子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人,对他们说:“你们和其他人不一样,都有使命,等到我圆寂以后,你们要成为一方的佛法领路人,我现在教授你们怎样宣讲佛法,以不失佛法的根本宗旨。讲佛法时,先要举出三科法门,运用三十六对相对法,这样就能自如地讲说,不管怎么运用,都不会着两边之相,记住,在讲说一切法时,都不要离开本性而言说。假如有人向你提问,回答时要语义圆满,不着两边,涵盖两边,要用相对法,以来和去互为因果,如果言说究竟之法,最终连来和去相对二法也要全部予以消泯,不落在任何一面。
    

【原】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译】
“所谓三科法门,是指阴、界、入。阴是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入指的是十二入,就是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和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界是十八界,就是六尘、六门和六识的合称。自己的本性中能包含万种佛法,名叫含藏识。如果运用,就是转识。这时就会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像这样的十八界,都是从自己的本性中生发和运用的。自己的本性若起邪念,就会产生十八种邪见;自己的本性若不起邪念,就会显现十八种正见。如果有是非爱憎的分别心,即是恶念,就是众生的行为,如果大渡无渡,无是无非,无有分别,即是善念,就是佛的行为。这种种运用从何而来?从根本上讲,是从自己的本性中来的。
    

【原】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译】
“外境的相对,无情有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这就是五对,均为尘境之相。解说诸法相的语言有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这是十二对,均为对尘境之相的解说运用。来自本性运用的有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这就是十九对,均为本性智慧对尘境的识别。”

    
【原】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

【译】大师说这三十六种相对的法则,如果能够理解运用,就能用本性智慧解读践行一切经法,就能在修行弘法中自如运用,不着两边之相,行于中道。
(待续)

东祥书院☀️

六祖坛经35

六祖坛经 · 目录

上一篇护法 第一节

下一篇付嘱 第二节

分享收藏❤️

请扫码关注东祥书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从六月区直笔试惨败,八月市直面试落选,这几个月来,真的是长到这么大,感觉最黑暗最孤单最爱哭的一段日子,之前理解不了那些被压力压到大哭的人,真的自己体验了才真
  • ”等等前22年,读书再读书22-25岁,职场迷茫25-30岁,职场成长30-40岁,拼命打拼40-50岁,中年危机50-65岁,准备退休这样看来,对于大多数人来
  • ⚠️半调教性质的spank梗,非标准意义上受宠攻,能接受即可收获美文,‼️不能接受会被雷‼️个人感受:觉醒了新的性癖[赞]池先声身上有种脆弱的美感,并且由于过于
  • 《华严经》字字珠玑且不可思议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说是佛陀悟道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其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
  • 《华严经》字字珠玑且不可思议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说是佛陀悟道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其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
  • 最全的测字歌诀,教你学会神奇的测字!(建议收藏) 字中有画,义从中藏;当短而长,其人慷慨。当长而短,其人吝啬。 凡妇人写来,字画不正者必是偏室。笔清墨秀琢磨深,
  • 所以,大数据归大数据,每个不同的群体面临不同的焦虑,而个体之间的问题更是各有差异,而婚恋中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我们对待感情的观念以及我们经营感情的能力。我们对爱情的
  • ‎为这‎​群​优​秀的年轻‎​人点​赞很多人在考虑斑马会员事业的时候一群高端设计师优服团队,今年八月接触斑马,迅速看懂,立即转行全职斑马,一个月升级优服。​合股
  • 要乐观!● 李梓嘉[4]vs舍沙·海仁,目前2胜2负。
  • 下午我爸问我茅台喝完了没有 我说还有点 剑南村和水井坊也没喝完 他问我咋回事 我说我自从上次我现在闻到白酒就想吐 他问我还能喝啥 我说也就能喝点甜酒了[胖红生气
  • 有的在我朋友圈中,有的人,用文字记录创业历程,书写品牌故事,吸引着一大批优秀的同行者。有的人,用文字书写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引发爆发式的疯传,铸就了自己的个人品牌
  • 2019收官之作,王瑾婚礼祝您: 新的一年,愿你幸福快乐,也并不惧怕任何哀愁,愿你得偿所愿,也并不苛求毫无遗憾,愿你拥有爱情,也并不失去自己,愿你进步,哪怕为
  • 本次共有114个宝宝参与了我们的开营仪式哦~在这一周中,老师们会一对一的帮助大家了解备考形势,获取备考经验,快速进入备考状态。每个孩子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我们家长
  • 【一日禅】 《印光大师文钞》9⃣️ 续上: 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少见明心。岂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历观传记高人,咸皆视经像如视活佛。其
  • “去年我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居住的社区群众,特别是老人、学生群体因无食堂就餐面临吃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加大对团餐业扶持力度的提案,希望在社区设立
  • 就像三毛说的那样:“快乐的源泉来自每个人的内心,如果你心中不快乐,他人是无法使你摆脱困境的。”《小王子》中,懵懂不懂爱的小王子,在“遇见”精神导师小狐狸后,懂得
  • 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 ​​​我们无法保证所有人都是处在能培养出良好性格的环境,所以不要轻易地去评论一个人的好坏。
  • 给大家分享一个清朝的故事,就是让大家感受一下枯坐(就是干坐在那边)打坐和念佛有啥区别,记得我看过一本书叫《念佛感应录》里边有一个清朝的姓陈的道士(在这里我声明:
  • ​​ [微笑]动漫情头#无水印头像##女头# ​​​[米奇比心]愿你在历经过所有的世事沧桑之后,忍受了所有的孤苦无依之后,手绘头像女捱过了无数个泪往肚里流
  • 前瞻推荐:IG 2-0 RR;IG十杀;游戏时间<36.5#沙龙电竞# #电竞bet#梦幻联赛S13莱比锡Major将于18日开赛,分组与首日赛程(北京时间)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