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 晨读#文史通义# 内篇原道(中)。

此篇明道不离器,学者应该即器以求道,离器而言道,则道为虚位,而人各自道其所道矣。

1、圣人因事立教,随所处之境而有不同。

2、道不出乎人伦日常之用,六经乃明道之器,不可舍人伦日常而专守六经。

3、舍器而言道,道始因人而名,而非天下共由之者。 https://t.cn/Rxm15yZ

 《金刚经》最精华的40句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10.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南怀瑾:这就是学佛的精神,换句话说,不要被一切现象骗了,或迷惑了……大乘菩萨走大乘的路,应该离一切相,发起求大彻大悟菩提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南怀瑾: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南怀瑾:学佛的人发心度一切众生,救了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认为是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菩萨道,是菩萨发心。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7.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南怀瑾: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不想要。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南怀瑾: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https://t.cn/Ryh9BSf

《金刚经》40句精华,值得你看!

《金刚经》,全名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佛教经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

《金刚经》: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
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百姓之家,无不推崇《金刚经》、奉持《金刚经》,历经千年,这部经典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浅处说,《金刚经》解决的是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生而言是很重要的。从深处说,《金刚经》谈的是宇宙真理、时空等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全人类来说亦是很重要的。

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这部经跟中国人特别有缘,念经者,欢喜念金刚经;讲经者,欢喜讲金刚经;注经者,喜欢注金刚。

自从鸠摩罗什法师把它翻译成汉字以来,历经南北各朝、直至唐宋元明清,“金刚经”所带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宝典。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的各宗各派都十分尊重《金刚经》,为其进行注疏。尤以唐宋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金刚经》更是结有深厚的因缘。

禅宗大德,六祖惠能禅师,是因为在街边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激发了他的佛性,后来,他远赴千里之外去亲近五祖,五祖专为他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于是他才豁然大悟。

《金刚经》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其探讨解脱生命困惑的大智慧,被奉为“佛门的智慧之母”。同时,不学佛的人也能够在其中获得重要的人生启迪,所以通常意义上,它也是一本人生哲理典籍。

《金刚经》最精华的40句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10.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南怀瑾:这就是学佛的精神,换句话说,不要被一切现象骗了,或迷惑了……大乘菩萨走大乘的路,应该离一切相,发起求大彻大悟菩提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南怀瑾: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南怀瑾:学佛的人发心度一切众生,救了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认为是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菩萨道,是菩萨发心。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7.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南怀瑾: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不想要。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南怀瑾: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任嘉伦[超话]#✨️I send my miss to the scattering stars and wish you a sweet dream und
  • 因此,八字可以说与人生关联紧密,而八字整体上更可以推算出这个人的性格、运势等等情况,对解决人生疑惑也有一定的作用。【宝宝取名改名】一个好名字会形成一个好气场,通
  • 这种龙最凶,纵有形穴,亦为不吉,葬下主一发富贵就退败,没有发福力量。逆龙前行和顺龙正好相反,这种龙最凶,纵有形穴的,也是不吉,主凶暴忤逆,盗寇刑罚。
  • 面相分析: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面部多少都会残留些皱纹,岁月的洗礼,这位大姐的面相就是典型的,印堂川子纹,山根横纹,额头乱纹,建议你平时还是开心一点,多笑一笑,休息好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世界上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中,超过十分之一在巴西,而在美洲,平均每4个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里,就有1个在巴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世界上
  • #股票##a股##微博热推大赛##带着微博去旅行# 生活不该被困在单调的空间,在路上随时发现新乐趣~​感受疯狂,感受畅快,感受温柔,感受惬意……​也许,只需要短
  • 一周十个月零五天,不再像以前那样好唬,完全有了自己的思想,目标明确,要干的事情必须要干,想转移她注意力毫无用处[允悲][允悲][允悲]每天就像打仗一样,互相耗费
  • *前置胎盘发生率增高、围产期并发症风险增高年龄和产次似乎是前置胎盘(可以理解为胎盘位置很低,容易引起孕期或者分娩时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40岁以上的初产妇与20
  • 那时候初代秦发售不久,当时那个价位再往上走10万也没有任何在加速上能打的过的,秦车主那时候对于加速的自信心不亚于如今的思域车主,那时候贴吧还有个梗叫“纽北跑不过
  • 这对卡梅隆犹如当头一盆冷水,这位完美主义者只好悻悻地收起手中的剧本,转而投身去重建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和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泳池。抛开故事情节,最爱的当然还
  • 梅花开后,玉兰接续,我满怀激情,期待着樱杏桃梨次第开放,生怕仅有的周末时间不够用,而错过它们的最佳观赏期,于是认真查资料,做攻略,可“倒春寒”突袭,宅家抗疫,心
  • 来自小伙伴投稿:#植发案例# 分享虽然我的额角秃得不是很严重,也就两个小圈那么大吧,但朋友都说我秃得有点像杀马特的造型,就差抹点发胶了[哼]去年就去把植发安排上
  • 邯郸市复兴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第四届园林博览会筹委会办公室成员闫士剑表示:“在全区转型突破、绿色发展的关键节点,园博园的落户将发挥转型升级‘加速器’的作用
  • #中本悠太[超话]# #中本悠太国宝美男# 【210630 视频】NCT日推更新悠太相关视频 饭截动图不给我糖糖 我就咬你哦[噘嘴][搬运: 晴/九大簋]cr.
  • 谁还纠结这个问题,就是每天只盯着大涨的看,那些有潜力大涨的,他们根本看不见,房产基建大涨过了,新能源车大涨过了,光伏大涨过了,风电大涨过了,【如果你是短线高手】
  • 悬挂峭壁1500年--山西悬空寺悬空寺位在山西的浑源县,建造在悬崖峭壁上。人们以“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甩”来形容这座寺庙,可见其有多么的险峻。
  • 20.找到真正令你沮丧的原因,并尝试解决它。21.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凡事尽力就好。
  • 从来就没有统一的人生目标,所以不管古今的哲人和思想家如何思考和追索,都无法给出一个让所有人满意的答案。但人生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如果未来是人尽皆知的答案,那样的人
  • (来源:邳州发布微信公众号)D姐说为什么学校公众号上榜那些考上名校的都是理科?思维局限于认知的我想了想只能说:根本不了解外国文化的人留学去读人家的文科考不上的吧
  • [抱一抱]但是比起肖战路透图,我还是觉得 肖战工作室 和 肖战粉丝 发的图更清晰,更帅气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肖战顾魏肖战玉骨遥 肖战时影肖战梦中的那片海 肖战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