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 | 偏关县:以 “羊” 为媒 奏响乡村振兴 “新牧歌”

  “我们这儿的羊肉肉质软嫩滑爽,炖出的羊汤鲜香味美醇厚,喝了补气还养神,农历八月以后,羊肉更加肥美爽口。”9月21日,在偏关县窑头乡,村民们指着自家正在放牧的羊向记者介绍。

  俗话说: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在偏关县,“数伏”之后,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多出一碗羊肉汤,如今,秋高气爽,吃羊肉、喝羊汤已经成为当地餐桌的“主食”。

  偏关县作为传统的养羊大县和全省“一县一业”养羊业基地县,把握天然优势,养殖户从养殖到销售,全产业链条发力,全监管环节把握,全政策领域倾斜,让羊产业成为偏关优势产业,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县养羊业按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发展思路,在‘十四五’期间,打造了‘一带两区一品牌’的羊产业发展集群。”偏关县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尤春生说。

  “一带”,即以偏关县联众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肉羊繁育基地等为代表,辐射带动楼沟乡、窑头乡、新关镇建设生态福利肉用绵羊养殖园区及示范场产业带,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养殖园区集聚、产能充分释放的肉羊生产核心集群。“两区”,重点在水泉镇、万家寨镇、老牛湾镇发展肉羊发展潜力区,依托资源优势,开展人工种草,重点发展联农带农养羊户;重点在尚峪镇、老营镇、新关镇北部发展绒山羊绿色养殖区,依托丰富的牧草和秸秆资源及优质水源,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养殖,打造优质绿色羊肉品牌,形成特色的羊产业发展格局。

  “一带”“两区”集群式发展,让产业更加集中,优势更加明显,也为企业和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项目还能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农户稳定增收。

  养羊关乎偏关农民的“钱袋子”,偏关县50%以上的农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养羊。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该县羊存栏数发展到80余万只,已成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作为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之一,偏关县抓住示范县建设优势,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近年来,先后培育集种羊、饲草料加工、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带动建成1个万只优质肉羊生产基地、25个千只以上优质肉羊养殖场。

  偏关县以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提升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对“偏关羊肉”区域品牌再次进行深度包装,强化产品质量控制和特色品质保持,加强传统养羊文化挖掘和传承,让区域品牌叫响的同时,不断提升“偏关羊肉”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乡村振兴。

  “偏关羊”地标历史文化馆与专家工作站建设完成、申报认定“偏关山羊”“偏关羊肉”两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塑“南有平遥牛肉、北有偏关羊肉”的特色肉羊品牌……一张张“烫金名片”,让偏关县肉羊品牌在市场中打出名堂。

  “既是百姓的‘致富羊’,也是偏关的‘品牌羊’,肉羊产业已成为偏关县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偏关肉羊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显著提升。”尤春生说。

  产业兴、百业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农民稳定增收的有力保障,偏关县狠抓养羊业的发展,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扩大规模,全力打造养羊专业村,政府念“羊”经,群众发“羊”财,实现了由传统养羊方式向集约化、产业化的嬗变,走出了一条依靠养羊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的新路子。

  科学导报记者 魏世杰

“2023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 踏遍青山鉴草木 只为“立传”留后人——记大同市云冈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正高级畜牧师高立成

  开栏语:

  “‘点亮精神火炬科技创造未来’,我是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每当听到这句熟悉的话语时,或许很多人会疑问,他们为什么被选为“最美”?

  他们虽是一个个平凡人,但却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求索,以平凡的姿态追逐远大的科技梦;锐意攻关,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己任;不惧艰辛,以求新求变深入基层担当重任;笃行不怠,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努力推动科学传播;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他们是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他们交织汇聚成精神的火炬,他们是三晋这片热土上薪火不息的点点星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征途的序章,有了心中的期盼……

  致敬每一束微光,致敬每一位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即日起,山西省科协推出“2023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专栏,让我们一起品读他们的最美故事……

  “大同市拥有多种地形地貌,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这是一笔宝贵的自然财富。出于对野生植物的热爱和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那份执着,我利用业余时间,从17年前开始了对我市野生植物种类的摸底调查工作。”大同市云冈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正高级畜牧师高立成说。

  扎根基层工作30年,高立成本着一份热爱,为大同野生植物“立传”。从参加工作起至今,由他主持编撰的关于大同地区野生植物类书籍共计7本,约100多万字,其中2015年出版的《山西省大同地区野生植物彩色图鉴及名录》,不仅是大同市第一本野生植物分类工具书,该书还荣获了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立成个人先后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三晋英才”“大同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诸多荣誉。

  “书中展示了大同本地野生植物彩色图片700余张,野生植物名录达141科612属1769种,相比之前公开报道的103科473属1031种有大幅度增加,野生植物种类增加80%。”作为该书的主编,高立成付出了近十年的努力。

  因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牧草工作,高立成先后撰写了《大同地区天然牧草资源》《大同地区饲料资源》《大同市山区旱地农业技术》等专著。在此期间,他经常会接触杂草、野菜和牧草,面对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高立成深感资料短缺带来的诸多不便。“现有的植物名录已经过时,我就想能否利用业余时间来重新编写野生植物名录。”高立成说。

  从2006年起,高立成开始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经常自带干粮到各县区野外调查、采集标本、拍摄图片等,坐着长途汽车奔波在乡间的路上,在调查的途中他见山就攀,见沟就钻,见水就涉。从大同地区东部天镇的黑龙寺到西部南郊区的七峰山,从南北灵丘的盘山岭到北部左云的五路山,高立成爬过恒山、狼牙山、盘山等;漟过桑干河、口泉河、十里河等;钻过阳高县的峪门、大同县的乌龙峡、南郊区的龙虎沟等,大同市的公园、街道、小区,可以说无处不考察,处处都有高立成调查的足迹。

  在考察中,遇到暴雨冰雹、地质裂缝、毒蛇等都是“家常便饭”,调查到夜里时,高立成有时借宿在老乡家,有时睡在巨岩上,有时迷路要折返十几里。让高立成印象最深刻是,有一次在灵丘南山与河北阜鼓平的边界线上独行三天两夜……

  除了要攀登野外的大山外,高立成还要攀登更艰难的“学术大山”。近百册的《中国植物志》、七卷《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五卷《山西植物志》、各地的地方志、园林画册等,高立成都细心翻阅。大同市资料短缺,他就去省城各大图书馆,甚至北上去了首都,大同的顺城街、太原的南宫、北京的潘家园的旧书摊,也被高立成跑遍了。书里寻不到答案的,就去市林业局、省内各高校、省生物研究所,找专家教授们请教。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高立成经历了妻子身患乳腺癌,家里的住房面临拆迁,孩子上学巨额资金,他凭借坚强的毅力,都挺了过来。最终,《大同地区野生植物最新名录》于2012年面世,当时大同晚报以《大同野生植物种类远超1031种-专家呼吁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标题给予报道,引起了读者关注。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高立成没有停步不前,仍在继续从事生态研究工作。在与省内权威学者接触的中,他深感大同地区的学术落后,尤其是大同市被称为雁门关外的学术荒漠更深深地触动了他,让他树立通过学术让社会进步并为大同争光的信念。

  目前,高立成拍摄大同地区的野生植物植物图片已超千种,并撰写了12万字的《大同地区生态原理》一书,该书根据多年的实践编写而成,把抽象原理与具体现象结合起来,读起来饶有兴趣,甚至受到了本地作家们的好评。

  研究成为爱好,高立成顺手编起了《山西省野生植物名录》,利用休假日考察了山西省中部、南部的许多地方,拍摄了更多的图片,并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目前搜集的全省野生植物已经达3260种,远远超过《山西省植物志》中的2381种,适于作全省生态成果报道。

  今年5月,由高立成主编的28万字插图169幅的《大同野生食用植物》正式出版,其中收录生食用植物101科281属574种,这是山西省第一本野生食用植物工具书,填补了省市学术空白。

  在野外调查中,有与他同行的驴友们说,“以前我们每次爬山都匆匆走过,自从遇到你我们才认识什么花,什么药,什么草;到了山野什么植物都认得,很厉害;不拿架子,讲解知识不保留。”

  高立成从未想过做这些值不值得,他不在乎虚名,也不计损失。他说,“人生有方向,活的充实坦然,结交有学问和勤劳实干的人。精神世界丰富了,活的自然也就有了意义”。

  科学导报记者 杨洋

“2023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宣传专栏 | 三十六载育种路 农业战线谱华章——记朔州市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李淑兰

  开栏语:

  “‘点亮精神火炬科技创造未来’,我是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每当听到这句熟悉的话语时,或许很多人会疑问,他们为什么被选为“最美”?

  他们虽是一个个平凡人,但却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求索,以平凡的姿态追逐远大的科技梦;锐意攻关,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己任;不惧艰辛,以求新求变深入基层担当重任;笃行不怠,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努力推动科学传播;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他们是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他们交织汇聚成精神的火炬,他们是三晋这片热土上薪火不息的点点星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征途的序章,有了心中的期盼……

  致敬每一束微光,致敬每一位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即日起,山西省科协推出“2023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专栏,让我们一起品读他们的最美故事……

  “这些年我们朔城区重点推广玉米及杂粮膜侧播种技术,5年来,累计推广应用111.7万亩,涉及玉米、谷子、高粱等8种作物,单靠这项技术,全区实现粮食增产2.2亿斤、节本增效3.6亿元。”9月1日,朔州市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研究员李淑兰说。  

  李淑兰,1987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从事马铃薯育种工作,1991年4月调回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基层农技推广工作,2006年任中心主任,2014年晋升为推广研究员。30多年来,她始终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常年奔波在乡镇农村、田间地头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先后入选山西省农技推广集成专家库首批入选专家、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农业部“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是全省的知名农业专家、朔州市“首届拨尖人才”、“种植业首席专家”,也是朔城区第六届人大代表、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新技术推广创造奇迹

  李淑兰在工作中编写了大量论著和培训资料,先后撰写了100多万字的论文、农民培训教材、农业实用技术资料彩页和技术明白纸,对全省农民科学种田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以来,她每年培训指导农民8000多人次,共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26个、新技术62项,先后创建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规模化应用示范基地66个。尤其是近年来,她带领县乡农技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推广玉米及杂粮膜侧播种技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势头明显。2017年试验示范膜侧播种50亩,获得好的效果,2018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到2022年短短5年时间,全区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被全国知名专家评价为“新技术推广史上的奇迹”。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地膜用量减少了25%,亩均增产200斤左右,亩节本增效320元左右。5年累计推广111.7万亩,涉及8种作物,单靠这项技术,全区共增产粮食2.234亿斤,节本增效3.58亿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极其显著。

  该技术的推广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带动其他市县推广80多万亩。多次被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为朔城区粮食产量实现“十六连增”和连续15年获得“全国产粮大县”荣誉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成绩突出,2022年11月,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被评为“全国五星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位列全国第一,也是山西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

  丰收的背后都凝结着她无数艰辛的汗水和点点滴滴的感动。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从2019年开始,李淑兰开始组建种粮大户微信群,老百姓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群里交流。她每天白天带领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晚上回家都要把群里的上千条信息全部看完,对农民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从不让老百姓的问题过夜。到现在,已发展到4个群共1428人,每天解答完农户的问题,已经晚上12点多了,最晚几次都1点半了。她这样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全区的老百姓,他们常在群里发自内心说些感激她的话语。面对老百姓的夸赞,她总是这样说:“农民挣钱太难了,我能为老百姓做点事根本不算什么”。

  2020年春天,下水村的种粮大户吴国章买了一台膜侧播种机,在实地教学培训时,他没有认真学,结果播种时,完全种不了,他认为是机器不好,在群里用最难听的语言诋毁膜侧播种新技术,并扬言要把膜侧播种机烧毁,李淑兰赶紧好言相劝,连夜协调厂家技术员上门为他调试机器,可种了一天又不行了,李淑兰又亲自带邻村的种粮大户到他地里,边播种边教他怎样调试,就这样,通过三次手把手的教,秋天,他的膜侧播种田比别人每亩增产了300斤。从此,他逢人就夸膜侧播种技术好,省工省力、增产增收,“烧机农户”变成“推广能手”。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李淑兰几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称赞她是“农业战线的标杆和旗帜”、“真正的农业专家”、“有三农情怀的人”等,老百姓更是对她好评如潮,称她是“农民的贴心人”、“共产党的好干部”……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李淑兰志在田野写丰收,努力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的工作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全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她先后获得“专家团队先进个人”“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最美农技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山西省劳动模范”等多个国家级和省市级荣誉。

  科学导报记者 武竹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不知道,我最轻浅的念想,不过是和你一起仰望天堂,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天堂。你不知道,我最轻浅的念想,不过是和你一起仰望天堂,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天堂。
  • 失恋叶白衣我们在课文里初识在诗文里相知我仿佛摸到过你的头饰粘满了菜花金黄麦花雪白和着杏花雨杨柳风等到蔷薇被风吹破红药被雨浸透……黄鹂百啭我能解我知道我永生永世恋
  • 不过,最近这位左后卫受内收肌伤患困扰,在德国杯首轮赢特雷斯登1:0之战并无出战,周日德甲主场对RB莱比锡能否披甲,现时尚待观察。曼城的“新绝代双骄之一”一事无成
  • 我不知道我自己行不行,但是我想冲一把,22岁了,上一次决定冲的时候还是在专升本的时候,去年一年的备考中,我没有投入百分百的心,导致落榜,虽然嘴上说着压分,但是自
  • 它由竹屋开发的选票用纸ユポ制成,这种纸不仅光滑柔韧,还具有不错的载墨性。它由竹屋开发的选票用纸ユポ制成,这种纸不仅光滑柔韧,还具有不错的载墨性。
  • 开玩笑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看秋天的方法,“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大火烧了一片树林,却无人问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秋天的残阳,凄凄惨惨戚戚
  • 精神世界的富足让我根本不care别人,虽然有时也会不安,但一个深夜的冥想就会逻辑自洽。生理期激素紊乱带来的情绪波动 不自觉的烦躁 情绪低落 不安感极强 确确实实
  • 04关于爱情土儿:先生您反抗封建婚姻,追求自己的爱情,当然,您又是一个有责任的人,这可以从您对朱安太太的生活负责中看出。很担心自己以后到了中年,是会往家里囤一堆
  • 生日快乐我们凯,一年又一年,从小朋友慢慢长成了大朋友,这几年真的看得出非常想证明自己的长大和成熟,看起来不太容易,但是你很坚持。23岁,你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1ran伊一:油痘肌,性价比确实可以,也不会冒痘,这套用完了,感觉无功无过,挺补水保湿但比较黏肤感普通听风离:这款还可以吧,快用完一套了,适合清洁完之后立马用,
  • ❤ご覧いただき、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GOOD_BOY_GONE_BAD_JP#TXTとすごす夏杋吧招新【】日专1-4张补u【】线下拆卡补u【】入坑指南【】
  •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男人知道,女人的爱情,离不开承诺,没有承诺,就是没有将来。
  • 【德阳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文明旅游行动”篇】#文明德阳# 为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
  • 我还摆了剪刀找塔罗牌占卜了[笑cry](大师说很难找到)找回来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反复问这是胖胖吗,感觉瘦了一大圈也不叫了[泪]anyway,昨天贴的寻猫启事可
  • #丽江新闻# 【两男子砍伐红豆杉被宁蒗警方查获】近日,宁蒗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快速反映、主动出击,查获2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查缴疑
  • #dadashow[超话]##dadashow##今天穿什么##时尚穿搭##买手店##穿搭##穿搭分享##会继续滑都是外星人干的# Tony嫂:我也不知道我怎么
  • [丰收了]电影《隐入尘烟》让我们懂得,一生最重,不过饱餐与被爱。她最初所感知,从来不是重见天日获得时光的喜悦,更不是与家乡亲近的温暖。
  • 」大概這幾年,張天賦學會「把壓力轉化成推動力」同樣,他從不把對手設定為假想敵,何況大家都是同期新人,總帶點一起成長的同學或星途上並肩作戰的隊友,「每一位都是我的
  • 不仅感慨,这样活着的意义何在,为了见证自己的成长经历,还是为了遇见如此美好的赐予新生命,我的俩宝,还是为了体验亲人朋友的生离病死。[打call]一场推了又推的姐
  • #张九南[超话]# 无畏少年郎 2020年寻到张九南。 — —《怦然心动》漫画#易烁人生# 鼻子为财帛宫,亦为显示一个人意志力、奋斗力之主要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