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扎仁波切在圆寂前,弟子问:未来佛法兴衰会怎样?仁波切说:“护持和依止闭关专修的上师,在他实实在在引导下,在自己未开悟之前,要闭关与专修。不然空说堪布遍满地,搞名利立帮派的愚从者多了起来,迟早让人们对佛教生起厌离心,导致佛教灭亡。正法不在寺里,不在书里,不在世上;正法在心里。把它修出来,悟出来,才叫传承佛法。” ​

华严广说

(一)功德法身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听华严笫一重要
华严讲堂宗旨:以佛为师以戒为师以了义不以不了义以大善知识为指导方向回归佛陀原经
华严讲堂目标:节约时间今生成佛
华严讲堂巜华严经》

达磨祖师《破相论》1.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

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

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

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

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

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

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

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

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

伐树者,去根而必死。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

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

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

了见自心起用,

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

一者净心,二者染心。

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

虽假缘合,互相因待。

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

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

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

若堕染心,

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

沉沦三界,受种种苦。

何以故?

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

十地经云: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

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

只为五阴重云所覆,

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又涅槃经云: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无明覆故,不得解脱。

佛性者,即觉性也。

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

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

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

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

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问:

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

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答:

无明之心,

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

皆因三毒以为根本。

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

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

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

彼三毒根,

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

倍过于前,不可为喻。

如是三毒心,

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

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

障真如体,故名六贼。

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

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

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绝,

乃能弥漫,波涛万里。

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

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

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问:

六趣三界广大无边,

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答:

三界业报,唯心所生;

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

其三界者,即三毒也;

贪为欲界,

嗔为色界,

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

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

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问:

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曰:

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

未免三界,生三轻趣。

云何三轻趣?

所谓:

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

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

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

如是三类,名三轻趣。


云何三重趣?

所谓:

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

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

嗔业重者,堕地狱趣;

痴业重者,堕畜生趣。

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

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

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

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问曰:

如佛所说,

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

云何今说,唯只观心,制三毒,即名解脱?
答曰:

佛所说言,无虚妄也。

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

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

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

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

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

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

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

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

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

末世众生愚痴钝根,

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

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问曰:

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

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

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答曰:

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

制三毒成无量善聚。

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

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

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

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问曰:

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

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
答曰:

佛所说是真实语。

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

为对三毒,发三誓愿,持一切净戒。

对于贪毒,誓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

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

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

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

诸恶消灭,名为断。

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

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

自它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

则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

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

故经云:

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

欲得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

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问曰:

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

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

若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答曰: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

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

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

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

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

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

六度者运也,

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问曰:经云:

释迦如来,为菩萨时,

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

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也?
答曰:

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

必因食乳,然使成佛。

言食乳者,有二种,

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清净法乳;

三斗者,三聚净戒,

六升者,六波罗蜜;

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

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

真如者,

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

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

经其说,

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

不食谷麦糠麸,不与挬牛同群;

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

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

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

养育一切求解脱者。

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

非但如来饮之成道,

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曰:经中所说,

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

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

种种功德皆成佛道;

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空也。
答曰:

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

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

所以假有为,喻无为;

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

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言伽蓝者:

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

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

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

铸写形像者:

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

所为修诸觉行,

彷像如来真容妙相,岂遣铸写金铜之所作也?

是故求解脱者,

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

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

镕炼身中真如佛性,

遍入一切戒律模中,

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

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

烧香者:

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

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

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种:

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

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

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

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

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

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

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

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

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

希望福报,云何得?

散花者,义亦如是;

所谓常说正法,

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

于真如性,普施庄严。

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雕落期。

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

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

以为散花,无有是处。

(接达摩祖师《破相论》2.)

[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是2018年8月1号的经销商,在我考核出来成为经销商,我给公司打电话确认后,给我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我很兴奋地说妈妈我成为经销商了,我考核出来啦!两个人我希望是
  • 遵义是红色圣地,古兰设计师在打造酒店的时候,将红色的元素融入酒店的每一个空间,也能客人感受到遵义的文化。尽管兰州的家里有这么多的恶,一回到这里,我还是满心感激。
  • #学相[超话]# 缘主的掌纹属于川字掌,易有离婚迹象,加手中的木星丘出现同情纹,属于心地善良且桃花运旺盛的人,性格上属于独立性比较的强的人,有时会有一些小任性,
  • 我觉得结婚就得一步一步来才有意义,从认识到谈恋爱,牵牵手旅行,有缘分的还可以一起工作,再到提亲,订婚然后才结婚,顺序不能乱,有的女孩子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先怀了孕,
  • 喜的是,艰苦的生活终于有了翻转的希望,有了盼头;悲的是,孩子父母看不到这一天,分享不了这个喜悦,这是一辈子的痛。#王一博#宝贝25岁生日快乐要记得吃长寿面啊当年
  • 今天我和妹去水塔街吃小吃,买完吃的之后找了个地方坐着慢慢吃,突然过来个让我们扫码领东西的人,我们只想边吃边欣赏夜景,就明确拒绝了,而且旁边一起坐着那么多人,咋就
  • 这平静如水的夜晚,静得如此令人心动抑郁在心中无法言说的困惑似乎已逐渐融散,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索也似乎不经意地来到心间,人生如水心宜静…… #三卷书的基地[
  • 5月27日,金隅程远公司在金隅凤栖家园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根据汇总的购房人的反馈意见,此前购房人提出并广泛关注的诸多条款比如违约金使用费过高、车位使用管理、利息支
  • “预付式消费具有’先付费,后消费’和周期较长的特点,从我们以往投诉调解案例来看,由于消费者在预付时享受了不同程度的优惠,在解除合同退费时,双方余额认定方面极
  • 大‬背面的‮合和‬天神​可以求爱情,‮回挽‬失去‮爱的‬人,招更好​的‮缘姻‬,让‮拥你‬有更‮更好‬富足的爱情。‬抱​佛子是母爱的能‮,量‬每一位佩‮她戴‬的
  • 所以现在每次看到男女主感情戏都会跳过去,并且狠狠emo女主为什么看不上我们卓文远[失望]在后面这几次正剧放完之后的高光截图,左边放男女主开心抱抱,右边放卓文远一
  •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 #问天录# 古装玄幻剧 《问天录》 即将登陆江苏周播剧场,每周三四晚22点播出~ 全剧由6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皆以古典神话传说为背景拥有独立的故事线索以及时间
  • #提醒幸福的每日小确幸#6.251. 招待一家三口的餐食还蛮像样子的2. 晚上去健身房,跳操一小时,椭圆机半小时,跑步机走路半小时,最后拍的照片,真是要比以前瘦
  • 畢竟在看以前的演出影片時都會看到的花組組長,在今天後就要離開花組到專科組了[淚]咖喱讓組長站到中間為觀眾教學花組姿勢時真的好可愛,組長一直很惶恐的不好意思站中間
  • #武汉装修设计[超话]##日式装修风格##家居美学# 设计叔分享 | 唯壹品匠心,还原一个懂你的家面积:17.5㎡ 风格描述:日式风格最大亮点:将传统木造房屋
  • 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我赚来的,我陪你长大不如说你陪我变老,我会一步步的退出你的人生,我是多么的不舍,多想回到把你抱在怀里的时光,可是感觉你很快就会长大。[抱
  • 春水流啊流:清明组诗之一:忆史洪勃老师一口陕南普通话刻进一片岁月二十二年呵像仪农的荒草总是疯长着驮着外孙的木兰车美成一幅图画二十二年呵像老师门前那架葡萄总是缠绕
  • ————————————————世上再帅的男孩子我也不要,因为我有王俊凯世上再萌的男孩子我也不要,因为我有王源世上再酷的男孩子我也不要,因为我有易烊千玺世上再棒
  •   另外,其公告称,本期跨境电商业务结构做了一定调整,ST天润将业务重新聚焦于亚马逊渠道,独立站的业务比重和团队同步大幅缩减,由于费用支出的前置性,对本期利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