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冰芯

图1
照片来源:尼科尔•韦伯斯特

澳大利亚南极局正在为领导一项迄今为止在南极洲进行的最雄心勃勃、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项目--钻取一支含有一百万年地球气候和大气成分记录的冰芯做准备。

图2
万年冰芯项目动画。(原文有视频--译者注。)

这一记录将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关于过去冰期发生时间的谜团--为什么在大约100万年前,冰期的周期从常规的41000年周期转变为每10万年一次的冰期。

过去的见证

南极冰盖是由层层降雪形成的,这些降雪在深处被压缩成冰。被困在冰层中的微量化学物质和颗粒提供了气候和大气如何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过去的气温、火山爆发的频率和强度、海冰范围、含尘量以及风的模式都被记录下来。

雪中的气窝变成被困在冰层中的气泡。每个气泡都是大气的原始样本,从雪转变为冰的时候开始。二氧化碳、甲烷、氧气和其他气体可以从这些气泡中提取出来,以揭示它们过去在大气中的浓度。

41000年的冰期周期与已知地轴倾斜的周期性相吻合。10万年的周期与地球轨道形状的周期性相吻合。为什么冰期周期的节奏从一个轨道参数转变为另一个轨道参数是待解决的问题。南极冰盖见证了这些变化,于是这个难题的答案可能就在古老的冰层中。

一种主流理论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下降是更长、更冷冰期的原因。百万年的冰芯记录将为检验该理论提供极其重要的二氧化碳记录。另外,冰盖下物质的逐渐侵蚀可能使冰盖更稳定和更持久。我们也可以检验这一理论,因为冰层记录了基岩散发的气体。

还有其他一些重大问题需要解决。与轨道变动相比,地球接收来自太阳的能量的变化很小。然而,气候响应是巨大的。在冰期非常糟糕的状态期间,一公里厚的冰盖覆盖了北美和欧亚大陆。由于大量的水被转移到这些冰盖上,海平面下降了100多米,全球气温下降了大约5度。百万年冰芯将提供关键数据,以更好地了解气候系统如何以及为什么对这些相对较小的能量输入变化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

通过极大地扩展地球气候历史的详细记录,百万年冰芯也会把当前的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浓度与更深的背景联系起来。

一项国际合作行动

澳大利亚对国际地球物理调查的贡献有助于缩小这种可能含有100万年气候记录冰层的位置。这是一个位于南极高原高处被称为“小冰穹C”的地区。2021年12月,精确的钻探坐标被选择为122.52059°E、75.34132°S,海拔超过3000米。

选址代表了十多年来的合作工作。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团队收集并分享了对冰盖进行的广泛地面和空中调查雷达图像。这些调查和冰层建模似乎显示了该地点的一些关键地貌:
• 2.8公里厚冰层
• 未受干扰且连续保持的冰层
• 没有因地热而在底部融化。

澳大利亚和欧洲的团队(超越EPICA,获取最古老冰芯(Beyond EPICA Oldest Ice))分别在小冰穹C附近领导钻探作业。每个团队都在建造冰芯钻机,以适应他们将面临的条件、他们的作业方法和经验。这些团队将回收独立的冰芯,这对于共同重复和验证基岩附近最古老冰层的数据尤为重要。澳大利亚是一项在国际冰芯科学伙伴关系的管理下回收多支至少可以追溯到120万年前冰芯更大国际合作行动的一部分。

巨大的挑战

澳大利亚已经集合了一支高性能、重型、能够牵引移动考察站的现代化穿越队、营地基础设施和设备。这支重达500吨的车队将从凯西考察站出发,行驶1200公里到达钻探地点。未来几年的多次穿越将在小冰穹C建立完整的内陆考察站,以支持这个百万年冰芯项目。

阅读更多关于现代化内陆穿越能力的内容(https://t.cn/A6ltgmcX)。

一旦正式开始钻探作业,7、8人将进行两班每班8-9小时的钻探。

该团队预计每周钻探约150米,因此在一个6-8周的野外季节,他们可以钻取900到1200米的冰芯。每年将有6.5到8.5吨冰芯产出。

要钻到冰盖的底部,需要四到五年的钻探时间。在基岩上方几百米内,预计会有超过100万年的冰层,最理想的是达到150万年。该团队预计将在2027年左右钻探这一最古老的冰层。

这些冰芯将由穿越队运送到在凯西考察站的船上,然后返回塔斯马尼亚。澳大利亚南极局将与全国和国际合作伙伴一道,进行多年仔细的实验室工作,以测量冰芯中的气体和微量化学物质。关于冰期周期原因相互矛盾的理论接下来将受到冰冷的硬数据的检验!

图3
为百万年冰芯项目测试钻机。(照片来源:乔尔•佩德罗)

图4
在劳冰穹的成功钻探。(照片来源:尼科尔•韦伯斯特)

图5
冰芯在一辆穿越科学实验室拖车外的雪中保持低温。 (照片来源:乔尔•佩德罗)

图6
为百万年冰芯项目测试钻机。(照片来源:乔尔•佩德罗)

图7
把钻机下放到雪地上挖出来的壕沟里。(照片来源:乔尔•佩德罗)

图8
冰芯样本的横截面,显示悬浮气泡。(照片来源:陶什•范•奥曼)

(鞘嘴鸥译自澳大利亚南极局网站:https://t.cn/A6ltgmcS,顺致感谢该网站和作者。)

【“可燃冰”是如何到达海表的?|#科技最前线#】#科学与中国#
在广袤神秘的深海中,蕴藏着一种特殊的“冰晶”。你可以在深海的泥土中发现它,也可以在一些岩石下方找到它,甚至能在一些空贝壳中发现它。那么问题来了,海底的温度并没有达到零下,“冰”又从何而来?

可燃冰不是冰

天然气水合物,顾名思义,是一种由天然气和水结合构成的固体化合物,由于外形酷似冰雪,但却能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因此常被称为可燃冰。

海洋中的可燃冰静静地躺在海底,等待人类的发现和利用。如果你想一睹可燃冰的真容,就需要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 (ROV) 等工具进入海洋深处。

可燃冰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810年,英国化学家Humphrey Davy首次在实验室中制备出氯气水合物。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已经在自然界中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身影,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此后,人们陆续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这些发现促进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发。

“可燃冰”与“冰”仅有两字之差,但区别很大。当气体分子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下相遇,就会形成一种类似冰晶的结构,这就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在可燃冰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相互结合形成一个个“牢笼”,包裹住气体分子,“牢笼”有大、中、小笼之分,被包裹住的气体分子又被称为“客体分子”。根据水分子形成的笼型与客体分子的不同,可燃冰又有I型、II型以及H型等三种结构。

不管哪种类型的可燃冰,都比较脆弱,一旦受到外界干扰,如升温、降压等,就会立即分解,释放出大量客体分子。据估算,在标准状态下,1m³可燃冰可释放出约164m³天然气。因此,在开采可燃冰时,需要采用非常精密的技术,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

“寄予厚望”的同时又“畏之如虎”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储量非常丰富,其燃烧过程中产生较少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比传统化石燃料排放污染物要少得多。

它被一些人寄予厚望的同时,也被另一些人畏之如虎。长期埋藏在海底和陆地的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巨大的“碳汇”,如不谨慎处理,可能会导致大量温室气体释放,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和规模。天然气水合物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物质,海平面变化、海底地震、滑坡,甚至是开采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失稳分解,对于它的开采与利用需进行科学、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方式评估,充分考虑排放控制、资源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稳定性等做过各种实验、预测与评估,但目前为止,天然气水合物发生失稳上升后,在海洋中经历的上升过程仍是未知的,天然气水合物携带冷泉中的甲烷气体在海水中的影响程度也无法监测。

在深海原位状态研究可燃冰的超级神器

近百年来,天然气水合物的各种理化参数在实验室得到了很好的表征。对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通常是通过保压取样之后在实验室内进行,或者通过低温、高压的方式在耐压舱中直接模拟水合物的形成分解。但由于深海与海面之间压力和温度条件的差异,在样品回收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一些原有性质会被破坏,并且实验室中的模拟舱也很难还原深海复杂的环境条件,因此急需一种技术能够在深海原位环境中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直接探测与解译。

拉曼光谱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结构和结构跃迁最方便的工具之一。拉曼光谱对天然气水合物笼状结构、客体分子的笼状占用率以及客体分子的相对大小非常敏感。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技术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技术,它为深海环境中的原位测量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在这项技术中,激光通过光纤系统传输到深海,并与待测样品发生拉曼散射,通过采集和分析散射光谱,可以获得关于样品组分、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等的有价值信息。

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克服深海环境的极端条件,包括高压、低温、强磁场和盐度等因素对仪器性能的影响。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制了世界首台可以直接插入高温热液喷口进行原位探测的系列化RiP拉曼光谱探针,可对深海热液、冷泉、天然气水合物和沉积物孔隙水进行原位化学成分分析。

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科学”号科考船的“发现”号ROV机器人也搭载了RiP拉曼光谱探针,针对天然气水合物开展了系列化的原位实验研究,多次利用深海活跃的冷泉喷口表征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在我国南海区域首次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

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

目前国内外进行的关于天然气水合物原位实验的研究,大多是在时间尺度上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在海水中的动态过程并不清楚。

2021年6月,“科学”号在南海陵水冷泉区利用一个透明的底部开口的半封闭亚克力容器,在陵水活跃的冷泉喷口合成了一罐天然气水合物。在海底原位环境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是瞬时的。冷泉喷口喷出的甲烷气泡表面会迅速包裹上一层水合物膜,在遇到亚克力容器时逐渐堆积形成蜂窝状结构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样品在海底静置一段时间后,利用ROV携带样品,模拟天然气水合物的上升过程,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和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测天然气水合物的相态与形貌变化过程。

研究团队又相继于2022年5月在南海Site F冷泉区、2022年6月在海马冷泉区利用不同的冷泉环境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上升分解过程的平行实验,在不同的环境体系下进行原位实验,力求实验结果的普适性。相关研究结果作为封面文章,以The direct observ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as hydrate decomposition with ocean depth 为题发表在《地球化学观点快报》(Geochemical Perspectives Letters)上。
研究发现,在海洋空间尺度上,天然气水合物在海水中上升会经历三个阶段: 1、形貌没有变化但存在气体逸出过程的亚稳态阶段;2、外围水合物分解与内部水合物生长共存的第二阶段;3、内部水合物完全分解的第三阶段。
通过原位实验综合研判,我们发现水合物膜的形成能够大大增加甲烷气体的生存能力,携带甲烷气体到达较浅的深度甚至是大气。这可能是冷泉气体影响浅层水体或者大气环境的一种重要运输方式。
该研究细化了水合物分解过程与海水深度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气体水合物分解演化机制的理解,并且填补了天然气水合物原位上升过程数据缺失的空白。借助先进的深海激光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我们实现了对深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连续、动态、原位探测,为天然气水合物在海洋空间尺度上的运动过程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原位探测方法。

参考文献:
[1] Ma, L., Luan, Z., Du, Z., Zhang, X., Zhang, Y., Zhang, X. (2023) The direct observ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as hydrate decomposition with ocean depth. Geochem. Persp. Let. 27, 9–14.
[2] Zhang, X., Du, Z., Luan, Z., Wang, X., Xi, S., Wang, B., ... Yan, J. (2017). In situ Raman detection of gas hydrates exposed on the seafloor of the South China Sea.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18, 3700–3713.

【解振华:发起“冰川记忆:全球探访活动”很有意义,呼吁各方共同保护拥有冰天雪地的美丽地球家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当地时间3日下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 中国角举办的“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上,与会代表与嘉宾呼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并立即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全球冰川。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出席边会并致辞。他表示,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加速消融,希望通过聚焦冰川消融这样一个非常直观的气候问题,唤起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气候变化,推动更具雄心的全球气候行动。

  解振华介绍说,面对冰川消融危机,中国政府已经采取行动,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他指出,“冰”字的提出,是对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内涵的深化,明确了冰川保护的重要意义。出席边会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系统生态处副主任布鲁诺·波齐认为,保护冰川刻不容缓,他称赞中国为保护冰川实施的积极举措。

  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消融日益严峻,是全球面临的危机。美国《科学》期刊年初刊载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对全球冰川的威胁超出科学家先前预想,按照目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推算,到本世纪末,全球将近七成陆地冰川将完全消融;即使实现仅升温1.5摄氏度的“理想”目标,也会有接近半数的陆地冰川消失。

  冰川消融造成海平面抬升、水资源危机等系列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大声疾呼:“冰川在消退,但人类无处可退。”他呼吁人类“停止疯狂举动”,并立即采取行动保护在气候变化中首当其冲的人们。

  边会邀请冰川和气候问题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国际机构、社会组织、企业代表,围绕加强极地保护、应对冰川消融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嘉宾呼吁,“保护冰川,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边会还发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全球冰川》的行动倡议,并启动为期三年的“冰川记忆:全球探访活动”,计划组织科研人员、媒体及知名人士,深入调研全球七大洲代表性冰川,通过公众传播活动,推动全社会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解振华表示,中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发起“冰川记忆:全球探访活动”是很有意义的气候传播活动,对促进社会各界了解冰川,凝聚可持续发展共识,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他呼吁各方紧密合作,集智聚力,共同行动,保护拥有冰天雪地的美丽地球家园。

  中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表示,冰川承载着人类诸多文化记忆。中方发起此次全球探访活动,希望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首次探访活动将于明年3月启动。( 新华社迪拜12月4日电 记者:王燕 陈梦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之所以说沈阳全运村建设有限公司青悦汇商场手段恶势力相似,首先是行为有组织进行,那些大横幅悬挂张贴都是多人有策划下进行的 。 设围挡 ,拆招牌, 堵通道,贴
  • 又是感叹我真幸运的时候了[抱一抱]工作已签 论文答辩已过✅有好朋友一起打麻将️平板上还缓存了好几部韩剧没看[偷笑]许愿的时候还想了一下应该许什么愿望想要的都拥有
  • 第二级:高仿手表进货渠道在哪普通精仿价格一般在1000-1700元左右,这类手表外壳完全按照正品来做,细节做工比“普通高仿”要好很多;机芯方面主要采用的国产中高
  • #韩娱收出卡群[超话]#非偏首重5r的自印拼团进入截团倒计时❗️ 韩娱自印小卡长期开团 ‼️纯原创只为你们❗️ 动不如行动 宣一个超大食量自印团 可接受投稿一直
  • 呵呵(ꄱੈˍꄱੈ)  我感觉被下降头了清醒了就想扇飞自己,然后不清醒的时候该犯的俏是一点不少啊。#智悲妙语[超话]# -“众生和佛” 慈成加参仁波切原著我是钟你
  • #王一博[超话]# 为庆祝5.20博博诞生的第9785天 准备抽奖一份小礼物 希望大家喜欢~转发➕艾特两个好友即可参加仅限唯粉(超like 主超>8级) 抽中
  • 于是我预想百达翡丽之后应该会推出Twenty~4普通版本甚至是不锈钢材质的机械表,虽然石英表可以不用每天为腕表上链,但为百达翡丽上链实在是一种享受,而且还能照顾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
  • 但这次是2024年,虽然只有一辆T-34坦克受阅,但西方这次却笑不出来了。莫斯科开启雪中阅兵,只有一辆T34坦克受阅,但西方却笑不出来莫斯科红场“雪中阅兵式”虽
  • (3)班戈孕期胎儿无创亲子鉴定费用大概4180-4680元怀孕期间适合准妈妈的亲子鉴定,因为如果男方不想负责,可以要求男方对鉴定结果负责。2.孕期亲子鉴定预约无
  • 那就引出了一些问题:(1)如果欣响彪三人是同时入队,那张彪凭什么安排在窗边?虽然张彪也叫曹闯师傅,但明显李响最放不下师傅。扫墓张彪也没去,也没有师徒合照,师傅和
  • 写这个不是想cue中国区监管不力,欧美股市400年了,东亚区最长的应该是日本股市,大概七八十年了,你就看看日本股市对付这种事做到什么效率什么程度就行了。当你理解
  • 被嫌弃之后产生的浓浓的不可消散的自我厌恶感,好沉重,我会像你讨厌我一样讨厌你,你讨厌我的每个表情我都看在眼里,而这些都会狠狠的刻在我的心里内化成我自我厌恶的养料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就算先给定金也要小心…可能收个定金钱直接把你删了2️⃣以下是昨天遇到的 当时刷新看到这条帖子立马私信 由于急着私信没注意捆物是什么(还好当时有截图发我朋友…)私
  • 我怎么听着觉得后背像有东西一样不舒服呢[喵喵]#有一个娃##智悲妙语[超话]# -“清 醒”慈成加参仁波切/原著越来越清醒,意味着你越来越能时刻看到哪是现实,
  • 跟我的好朋友视频 她跟我分享了 她对象老家的新奇玩意 我之前好像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在河边洗衣服 我还挺新新的 哈哈 跟我的干饭搭子=对象 打卡了我一直想吃的螺蛳粉
  • 这就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陷入到“自我同一性”的矛盾之中,也就是有时他觉得自己是个好人,有时又觉得自己很坏。幼年的他不懂物品的价值与贵贱,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与物资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