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3
【】矩阵这么多才多艺!??想不到你对风水还有所研究,怪不得矩阵墓里没什么陪葬品,原来你是赞成薄葬的
论作于万年六年,得请归葬时,其坚任已见。
如此世人谈其因果风水,致有僭占者,恐先父至愚不如,是也懋修言。
世言葬地能作人祸福,谓:葬得吉壤,家必兴隆,得恶地,家必衰替。若影响桴鼓之符应者,悉妄也。
夫人死则精神消散,魂气飞扬。其奄然僵卧者,体魄也。譬之人寐,则阳神出游,触感成梦,当其梦时,栩栩然不知身之在于床笫也。人死大梦也,不复觉者也。易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鬼气也。故能感而能适灵变,而化物。
  是以人禀正气之厚,及强死,而气未敢散者。类能为鬼神,作祸福,若体魄块然无知,与止石等耳,虽得吉地,岂能使之通灵乎?
故古不墓祭,以为?考之神灵,不在于是也。诗言:文王在上,于昭于天,传言忠臣,义士圣贤之流。
  死或为五星之佐,故傅说栖神于箕尾。
  萧何降精于昴宿,记言骨肉,聚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
  夫以死者为有知,则其灵在鬼,而不在魄灵。既不在,是又安能司人之祸福?夫人之情,岂不皆欲子孙累世贵显富,厚不绝哉?方其生时,鬼强神王,智能思,力能行,然欲为子孙图虑长久,亦有不能画如其愿者。死后枯骸,乃能庇覆其后人乎?
若谓凭借地灵,乃能垂荫后世,凡欲为子孙计者,速死而巳。恶用生为乎?书言:作善降祥,作恶降殃。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斯天道也,然亦有不尽然者。
今曰:家之兴替,皆系于葬之吉凶,则人欲避殃而趋祥者,惟取必于地而巳,又恶用作善为哉。
  且灾祥祸福之柄,既系于地,则彼苍苍者,又将安所司乎?天包乎地,地不能大于天,灾祥善戾之感,在天道犹不可必也,而况于地乎?
上古人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后乃归而掩之。当其委壑之代人,亦有贵有贱,有荣有枯,有贫有富,有寿有夭,彼无葬地也?
  是又孰为之乎?施丧之国亲,死则弃之于野,经月不视,俟虎狼野兽食尽,以为送终。
 西方之俗,盖从火化,彼诸国人,亦有贵有贱,有荣有枯,有生有死,有贫有富,又孰主之乎?
今吴越之间,有水葬者,鱼鳖之腹,人之邱陇也。彼其子孙,亦有通显贵盛,累世富厚者,是又孰为之乎?
黄帝葬于桥山,藏衣冠耳。尧葬济阴,坎而不墓。禹葬会稽,不改其列。殷汤无葬处,王季葬楚山之尾,栾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而文王不以为戚,魏惠王将葬雪深,及牛目反棺,而旋改期而葬彼,皆身为帝王,而葬礼如此。
  然其子孙为天子、诸侯,历世享国者,千有余年。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至若匹夫编户之民,贫寠( lóu)穷约,或掩骼荒邱,寄骸丛垒,而乎孙崛起,暴贵者,又不可胜数也。是遵何术哉?
上古死而不葬,中世葬而不墓,近古墓而不择地,不拘时日。今之言相地十兆者,皆叔季希觊之私,谬妄无稽之论也。
且青乌之书,始于郭璞,彼固精于其术者,葬其亲边,宜得吉壤善地,而身为王敦所杀,后裔无闻。
  近世言堪舆者,皆宗江右曾、杨二姓。今江右之区,贵门世族,踵相接也。乃二姓之后,未闻有显者。彼其祖孙不求一善地以自庇其后人乎?又何工于为人谋,而拙于自谋乎?
若曰:地可遇而不可求,则人亦惟遇之而巳,何以求为?夫人固有未得吉地,而显贵巳,得吉地,而衰替者。祸福之应,然乎否耶?
  至如江南巨室,停丧待地。有子不葬父,孙不葬祖者,累累浅土,或被盗发,或因山兴讼,竭赀求胜。至于灭门,逮死而后巳者,将来之福,尚属杳难见,前之祸輙巳蒙被。
  吁嗟,愚哉,可悲也巳。
或曰膏沃之坏,华实必茂。刚卤之区,根荄靡托。物理如此,何得言无地脉乎?此殆不然也。
  夫地之美者,以其能生物也。然使树枯木朽,株于其间,亦未有能生者矣,今言地之善者,能使枯骨复华,僵尸再起乎。若谓风藏气聚,则体魄安安妥,或阅千百年而不化,不则有风吹,倒转虫蚁囓食之变,使死者体魄不安,祸及子孙,此大惑也。
  夫人死枯木朽株耳,虽不化,奚益战死之人脂膏。草野肉饱鸟鸢,而其乎孙亦有富贵显赫者,安在其能贻子逊之祸乎?且体魄无知,亦无安与不安也。
或谓古者建都立邑,皆必据形相水泉,故曰:我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今民间作一室,犹必求向背之利,纳阴阳之和,何独阴宅可无择乎?此又不然也。
  夫建邑筑室,为生大计耳,故必据形势,相水泉,择向背,纳休和,而后生人蒙利,体魄无知,何所爱憎乎?又何关于生人之休戚乎?
或谓术家之说,往往多验。苟无其实,安能逆睹于将来乎?此又不然也。
  夫相地之法,如射覆然未有的。然知其中之所存者也,有地于此,使三人视之。
  一曰吉,一曰凶,一曰先凶而后吉,或先吉而后凶,而贵贱荣枯,贫富寿夭者,生人之所必有也。他日出于吉,则言吉者验。出于凶,则言凶者验矣。出于先凶而后吉,或先吉而后凶,则言先后者验矣。而世皆传其验者,不传其不验者。故谬悠荒唐之说,不闻于人。而臆度幸中之谈,独存于世。
况术家者流,每挟奇以诳俗,饰浅以惊愚。而流俗之见,未有不惑于祸福之说者。故其术难穷恶,在其为多验乎。
  或曰:祸福之说,固不可以是拘拘为也。然以祖考之遗体,委而弃之,略不如意于心,宁能忍乎?
  子之言葬也,如之何?曰葬者藏也,欲人弗见也。
  人死则厝(cuò)之于草莽之中耳,平衍幻奥,兹焉允臧,毋居险地,恐其崩也。毋近水泽,恐其陷也。掘地为坎,衣周于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一瞑,而万世不视矣。
  其速化耶,吾乌乎知之其不化耶,吾乌乎知之其化与不化,又何足休戚反哭而虞设主于室,奉神灵而永孝思,焉而送终之事,毕矣。
  若夫世之延促家之隆替,命也。吾何知焉?君子强为善而巳矣。
  吴季子适齐,其子死,即葬于瀛博之间,深不及泉。其髙可隐也,掩而号之,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
  若灵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彼以为此天地之委蜕也,无之而不可藏也。奚以故国归,胜地之求乎。嗟乎!
  若季子者,可谓明也巳矣,可谓远也巳矣。

偶尔看到头条上还有古籍阅读,很大的方便了读者。大家有时间不妨一读。

我看了商君书开头,估计象史记上商君与秦孝公谈的霸王之道,就是商君书开始的那部分,当时这大概是主要同秦孝公的大臣解释清楚,秦孝公本人已经同意了商君的说法。

象商君说: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商、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可必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君无疑矣。

回答杜挚前边的话: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我们仔细看一下,商君的说法,是同杜挚讲的要改变当下的不适应国家发展的法律 ,

而象杜挚说的是古代法律的先进性,在什么情况下才去改变。
要按问题的概念而言,两人说的并不是一会儿,这实际就是人们通常对话的方式,就是你说你的话,我讲我的观点,互不相干,最后能达成一致,全在于最终做决定的人选择了谁说法。

最后,

孝公曰:善。吾闻穷巷多吝,曲学多辩。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于是遂出垦草令。

算是拍板了商君的说法。象秦孝公说,穷巷多吝,曲学多辨。可惜对中国制定了贸易壁垒,并制造各种借口的欧洲和美国,没有机会听到中国古人的话。https://t.cn/A6c2IAb2

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又名《 导凡趣圣悟解脱宗修心要论》、《一乘显自心论》

《最上乘论》,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唯一的著述。五祖弘忍曾经慧眼识得六祖惠能大师,并把佛祖亲用的衣钵给六祖。五祖此论,既指示见性成佛,又指示实修证果之方便,莫过于守心禅观。一如《楞严经》云“若弃生灭,守于真常”;达摩祖师《破相论》云“无作之修,以观心为要”。

此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内题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此论内容分果、行二门,十四条问答,论自心本来清净,与佛同源一体,持守本心,为涅槃根本、入道要门。所引经典有《楞伽经》《十地经》、《维摩经》、 《金刚经》、《心王经》、《涅槃经》、 《法华经》、 《观无量寿经》等。

此论敦煌藏本共有八部,或题为《 蕲州忍和尚导凡趣圣悟解脱宗修心要论》,或名曰《一乘显自心论》,其一部收于《少室逸书》中,与日本妙严尼复刻之正德本相比,在文字上略有出入。此外, 隆熙二年(1908),朝鲜梵鱼寺开版之《禅门撮要》卷上亦载录此论。

《最上乘论》

弘忍禅师著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清净?

答曰:《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照辉”。譬如世间云雾,八方俱起,天下阴闇。日岂烂也,何故无光?光元不坏,只为云雾所覆;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答曰:《维摩经》云:“如,无有生。如,无有灭”。如者,真如佛性,自性清净。清净者,心之原也。真如本有,不从缘生。

又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众贤圣亦如也”。一切众生者,即我等是也。众贤圣者,即诸佛是也。名相虽别,身中真如法性,并同不生不灭。故言皆如也。故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问曰:何名自心为本师?

答曰:此真心者,自然而有,不从外来不属于修。于三世中,所有至亲莫过自守于心。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迷心者,弃之则堕三涂。故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故论云: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

问曰:何名自心胜念彼佛?

答曰:常念彼佛,不免生死;守我本心,则到彼岸。《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云:守本真心胜念他佛。又云:胜者只是约行劝人之语,其实究竟果体平等无二。

问曰:众生与佛真体既同,何故谓诸佛不生不灭,受无量快乐,自在无碍。我等众生,堕生死中,受种种苦耶?

答曰:十方诸佛,悟达法性,皆自然照燎于心源,妄想不生,正念不失,我所心灭,故不得受生死。不生死故,即毕竟寂灭。故知万乐自归。

一切众生迷于真性,不识心本,种种妄缘,不修正念,故即憎爱心起。以憎爱故,则心器破漏;心器破漏故,即有生死;有生死故,则诸苦自现。

《心王经》云:“真如佛性,没在知见六识海中,沉沦生死,不得解脱”。

努力!会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自然与佛平等无二。

问曰:真如法性,同一无二;迷应俱迷,悟应俱悟。何故佛觉性,众生昏迷,因何故然?

答曰:自此己上,入不思议分,非凡所及。识心故悟,失性故迷,缘合即合,说不可定。但信真谛,守自本心。

故《维摩经》云:“无自性、无他性,法本无生,今即无灭”。此悟即离二边,入无分别智。

若解此义,但于行知法要,守心第一。

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

答曰:涅槃者,体是寂灭,无为安乐。我心既是真心,妄想则断;妄想断故,则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寂照智生故,穷达法性;穷达法性故,则得涅槃。故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

答曰:(法华经云) 乃至举一手爪,画佛形像,或造恒沙功德者,只是佛为教导无智慧众生,作当来胜报之业,及见佛之因。

一若愿自早成佛者,会是,守本真心。

三世诸佛,无量无边,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无有是处。

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故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也。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

答曰:如来于一切经中,说一切罪福,一切因缘果报;或引一切山河大地草木等,种种杂物,起无量无边譬喻;或现无量神通,种种变化者,只是佛为教导无智慧众生,有种种欲心,心行万差。是故如来随其心门,引入一乘。

我既体知众生佛性,本来清净,如云底日,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何须更多学知见?所生死苦、一切义理及三世之事,譬如磨镜,尘尽明自然现。则今于无明心中学得者,终是不堪。

若能了然不失正念,无为心中学得者,此是真学。

虽言真学,竟无所学。何以故?我及涅槃,二皆空故。更无二无一,故无所学。

法性虽空,要须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

故《涅槃经》云:知“佛不说法”者,是名具足多闻。故知求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也。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

答曰:三世诸佛,皆从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后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也。

上来四种问答,若欲广说何穷?吾今望得汝自识本心是佛,是故殷勤劝汝。千经万论,莫过守本真心是要也。吾今努力按《法华经》,示汝大车、宝藏明珠妙药等物,汝自不取、不服、穷苦奈何!

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一切功德,自然圆满,不假外求,归生死苦。于一切处,正念察心,莫爱现在乐,种未来苦,自诳诳他,不脱生死。努力努力!今虽无常,共作当来成佛之因;莫使三世虚度,枉丧功夫。

经云:“常处地狱,如游园观,在余恶道,如己舍宅”。我等众生,今现如此,不觉不知,惊怖煞人,了无出心。奇哉奇哉!

若有初心学坐禅者,依《观无量寿经》:

端坐正念,闭目合口,心前平视,随意近远,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即善调气息,莫使乍粗乍细,则令人成病苦。

夜坐禅时,或见一切善恶境界,或入青黄赤白等诸三昧,或见身出大光明,或见如来身相,或见种种变化,但知摄心莫著,并皆是空,妄想而见也。经云:“十方国土,皆如虚空,三界虚幻,唯是一心作”。

若不得定,不见一切境界者,亦不须怪。但于行住坐卧中,常了然守本真心。

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一切万法不出自心。

所以诸佛广说,如许多言教譬喻者,只为众生行行不同,遂使教门差别。其实八万四千法门,三乘八道位体,七十二贤行宗,莫过自心是本也。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炼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于念念中,常供养十方恒沙诸佛。十二部经,念念常转。若了此心源者,一切心义自现,一切愿具足,一切行满,一切皆办,不受后有。

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舍此身已,定得无生,不可思议!

努力莫造作,如此真实不妄语,难可得闻。闻而能行者,恒沙众中,莫过有一。行而能道到者,亿万劫中,希有一人。

好好自安自静,善调诸根,就视心源,恒令照燎清净,勿令无记心生。

问曰:何名无记?

答曰:诸摄心人,为缘外境,粗心小息,内炼真心。心未清净时,于行住坐卧中,恒微意看心,犹未能了了清净、独照心源。是名无记心也。亦是漏心,犹不免生死大病。

况复总不守真心者?是人沉没生死苦海,何日得出?可怜,努力努力!

经云:众生若情诚不内发者,于三世纵值恒沙诸佛无所能为。经云:“众生识心自度,佛不能度众生”。若佛能度众生者,过去诸佛恒沙无量,何故我等不成佛也?只是情诚不自内发,是故沉没苦海。

努力努力!勤求本心,勿令妄漏。过去不知,已过亦不及。今身现在,有遇得闻妙法,分明相劝:决解此语,了知守心,是第一道。

不肯发至诚心,求愿成佛,受无量自在快乐,乃始轰轰随俗贪求名利,当来堕大地狱中,受种种苦恼,将何所及?奈何奈何?

努力努力!但能著破衣飧粗食,了然守本真心,佯痴不解语,最省气力,而能有功,是大精进人也。

世间迷人不解此理,于无明心中,多涉艰辛,广修相善,望得解脱,乃归生死!

若了然不失正念,而度众生者,是有力菩萨。分明语汝等:守心第一!若不勤守者,甚痴人也。不肯现在一生忍苦,欲得当来万劫受殃,听汝更不知何嘱?八风吹不动者,真是珍宝山也。

若知果体者,但对于万境起恒沙作用,巧辩若流,应病与药,而能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者,真是出世丈夫。如来在日,叹何可尽。吾说此言者,至心劝汝:不生妄念,我所心灭,则是出世之士。

问曰:云何是我所心灭?

答曰:为有小许胜他之心,自念我能如此者,是我所心,涅槃中病故。《涅槃经》曰:譬如虚空,能容万物,而此虚空不自念言“我能含容如是”。此喻我所心灭,趣金刚三昧。

问曰:诸行人求真常寂者,只乐世间无常粗善,不乐第一义谛、真常妙善,其理未见。只欲发心缘义,遂思觉心起,则是漏心;只欲亡心,则是无明昏住,又不当理;只欲不止,心不缘义,即恶取空,虽受人身,行畜生行。尔时无有定慧方便,而不能解了,明见佛性,只是行人沉没之处!若为超得到无余涅槃?愿示真心。

答曰:会是,信心具足,志愿成就,缓缓静心。更重教汝:

好自闲静身心,一切无所攀缘,端坐正念,善调气息,征其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好好如如,稳看看熟,则了见此心识流动,犹如水流,阳焰,晔晔不住。既见此识时,唯是不内不外,缓缓如如,稳看看熟,则返覆销融,虚凝湛住。其此流动之识,飒然自灭。灭此识者,乃是灭十地菩萨众中障惑。此识灭已,其心即虚,凝寂淡泊,皎洁泰然;吾更不能说其形状。

汝若欲得者,取《涅槃经》第三卷中“金刚身品”,及《维摩经》第三卷“见阿閦佛品”,缓缓寻思,细心搜捡熟看。若此经熟,实得能于行住坐卧,及对五欲八风,不失此心者,是人梵行已立,所作已办,究竟不受生死之身。

五欲者:色声香味触。

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此是行人磨炼佛性处,甚莫怪今身不得自在。经曰:“世间无佛住处,菩萨不得现用”。

要脱此报身,众生过去根有利钝,不可判;上者一念间,下者无量劫。

若有力时,随众生性,起菩萨善根,自利利他,庄严佛土。

要须了“四依”,乃穷实相。若依文执,则失真宗。

诸比丘!汝等学他出家修道,此是出家,出生死枷,是名出家。正念具足,修道得成,乃至解身支节,临命终时,不失正念,即得成佛。

弟子上来集此论者,直以信心,依文取义,作如是说,实非了了证知。

若乘圣理者,愿忏悔除灭。

若当圣道者,回施众生,愿:皆识本心,一时成佛。

闻者努力,当来成佛,愿在前度我门徒。

问曰:此论从首至末,皆显自心是道,未知果行二门,是何门摄?

答曰:此论显一乘为宗。然其至意,导迷趣解,自免生死,乃能度人。

直言自利,不说他利,约行门摄。

若有人依文行者,即在前成佛。

若我诳汝,当来堕十八地狱,指天地为誓!若不信我,世世被虎狼所食。(了悟按:虎狼喻贪瞋之心。)

最上乘论一卷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Repetto限时精品店开业##前滩太古里# 店铺地址:石区L3层 S-L3-25a#随手拍#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能优秀当实力撑不起野心时,请你努力厚积薄发:
  • 华熙生物品牌众多,目前自己才用了它的德玛润的防晒霜和润熙泉的素颜霜,每天都会用素颜霜,不会像其它素颜霜的假白,可以持续一上午,就跟护肤霜一样,有提亮效果!此
  • #刘宇宁南珩# #刘宇宁书卷一梦#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南珩刘宇宁书卷一梦五一快乐[打call]今天刘宇宁工作室有五月行程,今天中
  • 【苦涩】爱心调节扣太实用啦,爱心也特别美【强】【强】可调节款一直都是大爆款,非常百搭,容量大【强】【强】超级推荐【色】【色】还是贴心的荔枝牛皮【强】3828小号
  • 好多人说我很厉害能同时斜杠这个那个,但只有我知道我快一年没有真正的休息了,完完整整能待在家的一天,好奢侈啊。好像扯远了,毕竟是深夜,不e一点也说不过去,毕竟很多
  • 频繁上综艺、录短视频、当美妆博主,极尽跨界和颠覆之能事,制造话题的能力甚至超过音乐创作的激情,梁龙和二手玫瑰让不少歌迷有点摸不着头脑——“看来你是学会新的卖弄了
  • 《怀孕一天一页》里面介绍了很多的怀孕所说一天一页,苏渺却一直停留在一页,她每天捧着这本书,在家里的佣人看来,她看的很认真,对肚子里的孩子很在意,实际上她眼睛盯着
  • 龙华广场上有庙会非遗市集,有不少非遗、手作工作室等可以现场体验,还有超多老字号点心美食、文化轻食、宠物手作小食~[爱慕]不过我还是最喜欢龙华寺的素面,逛完正好还
  • #DanielleMarsh[超话]# [音乐]#danielle卷发# 大家好,还有人想要买蛋黄的插卡立牌吗,想要省点国内u费的可以私信我和我拼,基本可以省3
  • 表盘为银白色,各个计时表盘分列于盘面的左右两侧,实现功能的同时为我们展示着对称的美感,表壳的右侧为表冠和三个计时按钮,为腕表增加了操作的感觉,棕色的鳄鱼皮表带也
  • 仿沛纳海佛罗伦萨手表应该在哪里购买百达翡丽仿得最好的高仿欧米茄海??00米潜水表 并搭载欧米茄8800至臻天文台机??精钢表带 男士腕表分辨高仿欧米茄机械女表质
  • [围观]:"이 세상에서 절대적으로 공정한 일이 있나여?" :"적어도 모든 사람의 하루는 24시간이라는 점은 동일하죠." 사실 인생과 생명은 유한
  • 本案被告人酒精含量99.2,远低于顺德起诉标准的140,之所以被起诉,是因为公诉机关认为,本案有无证驾驶这一从重处罚情节,“简单看,这一起诉没什么问题,但仔细分
  • 5,不要自我内耗自我内耗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他们总是在纠结过去、担忧未来,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他们知道,过分的炫耀只会引起他人的嫉妒和不满,而真正的实力是需
  • @aespa @SMTOWN让身体还没恢复的WINTER参加组合活动,SM的良心呢?悲剧比喜剧深刻 恨比爱刻骨失去与得不到比得到更让人辗转反侧遗憾永远大过于成全
  • 不过小孩子嘛哭累了总是能睡着的[允悲],第二天和小宝哥哥去五一公园踢足球到正弘城抓娃娃然后赶往我们的下一个住地陌野别墅,阿赞终于找到了能一直玩的两个项目,卡拉O
  • 其中,一种称为“短视性损失厌恶”理论,最早由Benartzi和Thaler提出,该理论构建于“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与“心理账户menta
  •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 然后这个小孩抱一条又一条鱼放回海里,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看海狮幼崽放出去的那一刻,我就想有什么用,还不是要继续生活在这样的不确定之中,还不是会有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超话]#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友好互动诚信必hui用单纯的眼光看待人生,你将少掉许多莫名的烦恼;用幸福的脚印丈量生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