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方两会关注哪些教育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话题最热】开年以来,各地两会密集召开。教育一直是地方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议题,今年地方两会关注哪些教育话题?中国教育报刊社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至2月22日,与地方两会教育议题相关的网络文章共223458篇/条。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教育强国建设、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20个方面。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成最热话题

今年地方两会哪个教育话题最热?中国教育报刊社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居榜首。地方两会期间,有23744条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网络文章,在热度榜上遥遥领先。普惠托育服务体系(17460条)、教育强国建设(16161条)分列第二、第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如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发展,如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教育力量,成为地方两会共同关注的教育话题。

多地代表委员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展开热议,并从加强高校科研能力和科研院所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

记者梳理发现,在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才”一词总计出现36次,主要体现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天津“海河英才”计划、辽宁“兴辽英才”计划等行动旨在吸引重点领域的高水平人才与科研团队,河北、重庆、江苏、陕西、新疆等10个省份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区、市),北京、上海、浙江、湖北等8个省份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考虑,一体化布局。

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受关注

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是各地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

百姓关切的教育话题也在今年地方两会的教育热度榜上,如师生心理健康(7969条)、高校毕业生就业(4827条)、家庭教育(3800条)、教师队伍建设(2689条)等。就相关问题,各地代表委员提出多方面建议,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也对此进行了部署和回应。

学前教育方面,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较多体现,主要举措集中在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增加托育服务供给等方面。代表委员也围绕“托幼一体化”体系建设、托育人才队伍建设、托育机构服务质量检测评价等方面给出建议。

基础教育方面,围绕如何应对基础教育学位变动,通过新改扩建持续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以新建及挖掘现有办学潜力的方式增加高中学位供给等举措被较多提及。

职业教育方面,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高计划”等内容展开。

高等教育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始终牵绊着公众的心。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主任方研翔认为,加强“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将有助于青年提升职业能力。

此外,各地代表委员也就教师队伍建设提出较多议案提案,主要集中在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负担、关注教师身心健康等方面,努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质量与创新成为教育工作重要追求

各地2024年教育工作部署事关教育改革的未来方向,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其中,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15209条)、高质量教育体系(6339条)、“双一流”建设(3791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3598条)等话题广受热议,中考改革(1799条)、教育数字化(1128条)等话题也具有一定热度。

记者发现,“质量”与“创新”成为各地2024年教育工作的重要追求,重点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时代强师赋能、教育合作与对外开放等领域谋篇布局。

其中,职业教育是各地关注的重点,“职教热”也体现在30个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精准施策:内蒙古将力争全区职业教育“工匠班”“订单班”在培学生达到3万人以上,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50家;宁夏将打造10个以上产教融合体,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重庆、天津、安徽重点建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活’,就是盘活,探索集团化办学,盘活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池春水’。‘动’,就是带动,深耕集团化办学,带动薄弱学校插上‘隐形的翅膀’。”河南省人大代表、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员杨华建议,要借助集团化办学,努力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

记者发现,26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部署提到义务教育,涉及集团化办学、教育经费、“双减”等方面。如河北将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00所,吉林重点抓好“优质校+薄弱校、新建校”集团化办学……(本报记者 张欣 孙谦 孙梦捷 刘昊雯)

#丝路驿站 向阳陪伴# 【宁来宁往 空铁联运】银川火车站与宁夏机场共同打造“宁来宁往”服务品牌,选择在铁路与航空间换乘的朋友,可通过铁路12306手机APP或者东方航空APP,进入“空铁联运”界面,选择始发和目的地,程序自动为您提供最合理的高铁车次与航班班次,做到“两段行程、一次支付”,真正实现了“一票到底”的出行梦想。

构建“一核两区四轴多组团”开发格局-《山西中部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解读

时间:2024-03-02 06:54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收藏 打印 字体: 放大 正常 缩小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转型发展的核心区域。为更好地支撑山西中部城市群领先发展、争先崛起、率先布局、创先转型,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公布《山西中部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太原省会城市核心引领功能更加强化,太原都市区一体化特征显著,忻定原、介孝汾、离柳中方、阳盂平4个城镇组群初具雏形。

  山西中部城市群区位优势明显

  《规划》指出,山西中部城市群地处山西腹地,东北临京津冀城市群,南望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北与呼包鄂榆城市群毗邻,是国家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战略区域。

  山西中部城市群地处北京辐射西安、成都、重庆等西部地区的交通主轴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集聚了全省40.9%的开发区、64%的高校及91%的中央及省属科研院所,是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主要承载区,也是全省创新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

  山西中部城市群内产业集聚度高,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和以旅游、物流、商贸、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是山西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

  《规划》确定了山西中部城市群国土空间战略定位为中部地区争先崛起重要增长极、京津冀和雄安新区服务保障区、山西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构建“一核两区四轴多组团”开发格局

  《规划》指出,以自然地理格局、城镇开发适宜性为基础,结合城市群阶段特征和演变规律,构建“一核两区四轴多组团”的开发格局,促进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的区域率先发展,支撑城市群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核”即太原都市区,是全省“试验区中的引领区、样板区中的示范区”,引领全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龙头,山西中部城市群主要增长极,侧重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两区”即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和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含重点辐射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以省会城市太原为核心,以雄忻高铁、108国道为双轴,引领带动忻州与太原、雄安新区相向发展的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北引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含重点辐射区)是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为核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以太中银铁路、大西客运专线为双轴,引领太原沿汾河河谷盆地南向扩展的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南引擎”。

  “四轴”即大运、石太—太中银、雄忻和太焦4条互通互联轴。大运轴是依托大西客运专线、大运高速综合运输通道,南北联通晋北城镇圈、晋南城镇圈和周边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南北向发展轴。石太—太中银轴是依托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等,向东承接京津冀,向西联动宁夏沿黄城市群的东西向发展轴。雄忻轴是依托京原铁路、雄忻高铁等,向东融入京津冀(雄安新区)的发展轴。太焦轴是依托太焦高铁、二广高速等,南向联通晋东南城镇圈和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轴。

  “多组团”即忻定原、介孝汾、阳盂平、离柳中方等城镇组群。忻定原、介孝汾构成南北“引擎”的核心,阳盂平、离柳中方构成东西“两翼”的增长极,“多组团”与太原都市区共同带动城市群领先发展、创先转型。

  推动城市群南北“引擎”高质量发展

  《规划》明确,我省将打造城市群“北引擎”,强化太原作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引领带动忻州与太原、雄安新区相向发展,强化板块之间互助合作、资源流动、交流创新和共同发展,建成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基地和世界级旅游康养目的地、国家级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山西省融入京津冀和服务保障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进一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

  共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基地。以大盂产业新城、秀容新城、忻州经济开发区、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载体,以新材料、装备制造为主导发展方向,推进关联产业的集群建设和高效互动,着力构筑太原产业首脑—忻州落地承载的分工格局,聚集同一产业链,发挥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共同提升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共建全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基地。

  增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含重点辐射区)发展动能,打造城市群“南引擎”。发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大学城、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优势,强化科技和人才集聚,深化转型综改合作,打造山西省科技智创与转型发展先导区、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国家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重点打造介休—孝义—汾阳城镇组群。协同整合介休、孝义和汾阳3个县市中心城区、产业园区和重点镇,一体化组建“组合型都市区”,支撑打造牵引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南向扩展的核心,建成城市群第二大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中心。(王佳丽)#太原[地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常州将迎来最佳赏花期,攻略都帮你做好了,赶紧出发吧
  • 公司员工盗取100个比特币 北京检方:依法批捕
  • 摩托车活活拖死大金毛!温州街头虐狗一幕让人痛心…
  • 中国IT领袖峰会24日在深圳举办,将在棕榈泉沙河高尔夫举办球赛
  • 【突发】今早,泸州龙马潭区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 任正非不再担任副董职位!华为新一届董事会名单全公布
  • 种族矛盾继续!波士顿15000名市民聚集游行示威
  • 男子造假房产证冒充梁静茹,诈骗多名女子获利数百万
  • 巴东公安局长何祖爱又被起诉了,亲自到州中级人民法院出庭应诉
  • 国足众将备战中国杯,心态放松静候首战到来
  • 买了会员更贵,越花钱越坑!大数据的套路深不可测!
  • 谈恋爱会让人发胖变丑???????
  • 拒绝傻白甜!《南方有乔木》来一段势均力敌的爱情
  • 猛料来了 | 从鹿晗陈伟霆说起,怎么不把天聊死
  • 想偶遇爱豆?来周杰伦的演唱会,因为半个娱乐圈都是他的迷弟迷妹
  • 茶陵一男子造假房产证、冒充梁静茹骗人……
  • 樱花树下的阆中汉服美女(颜值爆表)
  • 大学最委屈的专业,果然是这些!
  • 刚刚,微信朋友圈把抖音屏蔽了
  • 孙俪晒《后宫甄嬛传》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