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从“网红”到“长红”的密码是什么?】“我希望济南的软实力可以让这座城市‘长红’”“文化软实力提升对下一代的培养具有很深远的意义”“短视频以及直播正成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手段”“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既是人与城的关系,也是一个大写的‘人’”……

2024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济南将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济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如何让千年文脉不断焕发生机,让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围绕这一话题,记者特邀4位代表和委员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沟通中凝聚共识。

越是打“硬仗”,越要聚焦“软实力”

“软实力”一词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软实力的作用愈加凸显。有学者认为,城市软实力或者说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出现,正是软实力在城市空间中发展出来的新形态。

“一座城市的综合发展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说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精神内核的体现。”济南市人大代表徐琳认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比如,美术馆推出的一众展览项目,既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为城市增添一抹文化底色。”

2023年以来,济南国际双年展、超然楼亮灯、韩美林艺术展等文化活动引来无数围观,为济南带来流量的同时,更带来了“留量”,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不少困难和挑战。由此,济南要打好这场“硬仗”,必然要聚焦“软实力”。

济南市政协委员钟倩也提到,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海右人才工程、韩美林艺术展、《济南古城》系列丛书发布既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助推济南向着更高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跃升。”钟倩告诉记者,“所谓颗粒度、满意度、专业度,既是为项目服务,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一种具体而微小的感知。”

可以说,龙山文化、大舜文化、齐鲁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泉水文化、名士文化、二安文化……济南的文化“本儿”够厚,是济南的“金山银山”。我们也相信,随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一定会为城市综合水平的跃升提供“硬支持”。

济南所有的特色都是“软实力”

“杜甫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至今传诵,无数人因为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来到济南。”在聊及济南软实力最突出的特点时,济南市政协委员魏新如此谈到,泉水、名士、景观,等等,济南这座城市所有的特色都是软实力的一部分,“如同泉水持续喷涌是因为能够长期保持较高的水位,文化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在多个维度同时发力。”

说到文化软实力,泉水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泉,是济南的根和魂。汩汩喷涌,生生不息的泉水,造就了济南“天下泉城”的美誉。

济南市人大代表李冉认为,“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基于文化而具有的生命力、凝聚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济南城市软实力的特色,还是基于‘泉和城’而进行的多维度延展。”

“去年,淄博烧烤火爆网络,近期,‘尔滨’也在互联网上一炮走红。在烧烤和冰雪大世界面前,人们已经不是简单的吃和玩,而是成了‘朝拜之旅’‘时尚之旅’,山东人和东北人的真诚、善良、包容,成为这两个城市的符号,也成为这两个城市的名片。”李冉进一步阐释,在济南,大明湖超然楼、趵突泉锦鲤、百花洲、洪楼教堂、山东美术馆也都成为网红打卡地,相关视频在抖音上的播放量超过10亿,点赞数千万。这些地方都成为济南的文化名片。

同样,钟倩也认为,济南的与众不同就在于与生俱来的喷涌的泉水所带来的精神胎记,“在泉水的熏陶浸润下,济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越来越有创新活力。”钟倩曾经说,要让泉水在她的笔下生动一次。

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硬功夫”

作为一名文化战线上的老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徐琳倍感振奋。“报告用了很大篇幅提出要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这充分证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宣传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徐琳说,“近年来,我们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不断加大,比如济南市博物馆、韩美林艺术馆均已开工,随着文化场馆的建成使用,一定会对城市软实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艺作品的持续输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钟倩认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一项内外兼修的工程,每一位济南人都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封面,文艺作品可以让人们了解一座城,爱上一座城,自发地宣传一座城,“这一方面需要创作者本身拿得出立得住的精品作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搭建各种平台,推出相应的鼓励政策,为创作者提供发挥的舞台。”

“在当前时代下,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的传播,短视频以及直播正成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手段。”李冉认为,擦亮文化济南名片,政府可以加强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鼓励互联网企业发挥平台和技术优势,通过开展专项合作,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相结合,挖掘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短视频、动漫、音乐、网络文学、数字艺术等多种数字文化产品形态和表现方式,创作传播展现传统文化的数字文化精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这同时也是建设数字济南的有效手段。

围绕建设文化强市,提升文化软实力,政府工作报告在方方面面都作出了具体可行的部署。如魏新所说,提升城市软实力,既要在多种维度上持续发力,也要像绣花一样去细细打磨,“软实力最重要的是硬功夫,城市既要‘出圈’,更要接得住。济南是不是‘网红’并不重要,但是我希望济南的软实力可以让这座城市‘长红’。”

【“山”“海”蓬勃,大城起势,2023济南“字”述·“绩”字篇】大河之畔,未来之城。塔吊林立之间,一座巨大圆形建筑气势恢宏,展现着未来地标性场馆的雄伟英姿。
“目前,黄河体育中心足球场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封顶,钢结构灌顶平台已施工完成。”2023年12月25日上午10:00,在项目施工现场,工程师蔡子荣在工地上边走边向记者介绍。这个项目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开工,由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目前正按计划推进,即将进入无改钢结构施工及装饰装修阶段。

与此同时,在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的济南热力集团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紧盯智慧屏幕上的各种参数。2023年,由济南能源集团建设的“石热入济”项目实现首运,这条历经9个月奋战,跨越8个街道、97个村居的“长龙”,在寒流突袭的冬日,保障着西部城区近400万平方米用户的供暖。

无论是黄河体育中心建设的全速推进,还是“石热入济”项目的顺利完工投产,都是济南一年来“项目突破”弓满弦张的缩影。

山之势:“新春第一会”挺起项目建设“硬脊梁”

项目与城市互相哺育,抓住项目就是抓住了牛鼻子。

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新年上班第一天,济南召开以项目建设为主题的全市动员大会,确定今年为“项目突破年”。这个“新春第一会”,正式拉响“项目突破”冲锋号。自此,重大项目建设在泉城大地如火如荼,强省会蓬勃起势。

济南CBD片区,以绿地山东国金中心为代表的“五指山”建筑群拔地而起,周边二三十层的高层建筑物簇拥相生。2023年4月,备受关注的“五指山”之首—绿地山东国际金融中心(IFC)428米超高层项目外框钢结构顺利封顶。这是“山东第一高”突破的又一关键节点,标志着项目主体钢结构框架搭建完毕。

绿地山东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必将进一步提速项目整体建设进度,推动项目以“山”之势昂首齐鲁之巅,打造成为展现“强省会”现代化形象的新地标。

“山”之势,在于坚毅挺拔。在济南谋划的重点项目中,如比亚迪智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项目、济郑高铁开通等这样的“硬核”项目之所以多点开花,得益于济南对重点项目“硬桥硬马”的支持。

在政策方面,济南在年初出台《济南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提到,济南将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力争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资源环境等要素配置方面获得更多授权事项;

在保障方面,历下区联合相关部门成功破解明湖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二期、长岭山产业人才培育基地项目用地规划调整、用地指标不足等瓶颈问题,为21个省市重点项目申请列入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保障性工程;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济南对项目不遗余力的支持和推动,换来的是前11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跑赢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的背后,正是济南以“项目突破”赋能“发展突围”的实际成效。

海之势:“济南第一港”打开经济增长“大通道”

数量众多的重点项目,不仅为济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为济南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2023年7月4日,济南港热闹非常。附近村民自发来到这里,只为看一艘大船。当天18:55,编号“鲁清101”的试航船顺利抵达小清河济南港主城港区,圆满完成全线试航。这意味着这条900年历史的古河道华丽转身,断航26年后再鸣汽笛,为济南打通了“出海”新通道。

2023年12月10日,装载千吨级桅杆式起重机部件的“宝瀛6”号多用途船顺利抵达海南东方市八所港,圆满完成小清河航运首次“河海直达”运输任务,开启了山东省内河航运物流运输新模式。

“小清河复航是山东发挥既有航道的水运交通优势。”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告诉记者,小清河复航补齐了山东交通网络短板,五大交通运输方式从此在山东各有定位、立体呈现,“这其实代表新时代的发展思路,在高速度高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开始追求高质量发展,既要满足交通运输上的需求,也要满足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向往。”

如果说小清河复航在物理上为济南的发展打开出海“大通道”,那么盘活金融资源、畅通要素流通则为济南增加了发展的厚度。

在历下区,为推进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了以齐鲁科技金融大厦为主的科创金融主题园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园区聚焦全省“十强”产业、全市重点产业前沿,大力招募、孵化和培育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及项目,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区。“目前,孵化平台已累计签约入孵各类优质项目68家,12家企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26家企业获评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企业获评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数据要素流通及体系建设方面,济南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熙告诉记者,2023年,市大数据局加快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主体完工,蓝海领航大数据中心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市32家数据中心投入使用,12家数据中心获评省级新型数据中心4A级及以上试点,有效促进了数据流通使用。

重点园区项目,或孵化创新产业,或集聚产业之势,带动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助力强省会建设“动”起来。

城之势:“全球第一展”撑起泉城发展“大格局”

项目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在一定程度来说,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项目之间的比拼。

在济南之外,西安提出“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成都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南阳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各大城市不约而同都在全力以赴抓项目。“项目就是具体而微的经济,在经济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抓项目就是抓新增的市场主体、新增的市场供应以及新增的投资。”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整体来看,省会城市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济南的“项目突破年”成绩显著,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取得很好成果,对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会展经济被誉为“城市建设的加速器”“触摸世界的窗口”。2023年11月23日,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迎来首展。无疑,这将助力济南全面开启黄河时代,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际会展名城,彰显济南“会晤全球、展开世界”的眼界与格局。

董彦岭认为,作为黄河流域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济南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应当抓住“项目”为核心,将宏大的发展主题落地为具体的项目来谋划来考量,“项目本身是一种更深刻的民生,在初期阶段我们相对突出量增,在新的起点上,一方面应该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突出质优,对项目资源、项目结构等进行优化,进一步发挥省会城市的担当作为。”

项目为王!2023年即将过去,济南抓项目的行动与热情丝毫不减。从年初至岁尾,全市项目库中的项目数量已经由1301个,增至2200多个,不到一年时间几乎翻番。项目突破,其势已成。显然,2024年济南仍将沿着既定方向,在项目建设方面继续大踏步迈进。

【“山”“海”蓬勃,大城起势,2023济南“字”述·“绩”字篇】大河之畔,未来之城。

塔吊林立之间,一座巨大圆形建筑气势恢宏,展现着未来地标性场馆的雄伟英姿。

“目前,黄河体育中心足球场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封顶,钢结构灌顶平台已施工完成。”2023年12月25日上午10:00,在项目施工现场,工程师蔡子荣在工地上边走边向记者介绍。这个项目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开工,由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目前正按计划推进,即将进入无改钢结构施工及装饰装修阶段。

与此同时,在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的济南热力集团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紧盯智慧屏幕上的各种参数。2023年,由济南能源集团建设的“石热入济”项目实现首运,这条历经9个月奋战,跨越8个街道、97个村居的“长龙”,在寒流突袭的冬日,保障着西部城区近400万平方米用户的供暖。

无论是黄河体育中心建设的全速推进,还是“石热入济”项目的顺利完工投产,都是济南一年来“项目突破”弓满弦张的缩影。

山之势:“新春第一会”挺起项目建设“硬脊梁”

项目与城市互相哺育,抓住项目就是抓住了牛鼻子。

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新年上班第一天,济南召开以项目建设为主题的全市动员大会,确定今年为“项目突破年”。这个“新春第一会”,正式拉响“项目突破”冲锋号。自此,重大项目建设在泉城大地如火如荼,强省会蓬勃起势。

济南CBD片区,以绿地山东国金中心为代表的“五指山”建筑群拔地而起,周边二三十层的高层建筑物簇拥相生。2023年4月,备受关注的“五指山”之首—绿地山东国际金融中心(IFC)428米超高层项目外框钢结构顺利封顶。这是“山东第一高”突破的又一关键节点,标志着项目主体钢结构框架搭建完毕。

绿地山东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必将进一步提速项目整体建设进度,推动项目以“山”之势昂首齐鲁之巅,打造成为展现“强省会”现代化形象的新地标。

“山”之势,在于坚毅挺拔。在济南谋划的重点项目中,如比亚迪智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项目、济郑高铁开通等这样的“硬核”项目之所以多点开花,得益于济南对重点项目“硬桥硬马”的支持。

在政策方面,济南在年初出台《济南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提到,济南将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力争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资源环境等要素配置方面获得更多授权事项;

在保障方面,历下区联合相关部门成功破解明湖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二期、长岭山产业人才培育基地项目用地规划调整、用地指标不足等瓶颈问题,为21个省市重点项目申请列入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保障性工程;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济南对项目不遗余力的支持和推动,换来的是前11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跑赢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的背后,正是济南以“项目突破”赋能“发展突围”的实际成效。

海之势:“济南第一港”打开经济增长“大通道”

数量众多的重点项目,不仅为济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为济南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2023年7月4日,济南港热闹非常。附近村民自发来到这里,只为看一艘大船。当天18:55,编号“鲁清101”的试航船顺利抵达小清河济南港主城港区,圆满完成全线试航。这意味着这条900年历史的古河道华丽转身,断航26年后再鸣汽笛,为济南打通了“出海”新通道。

2023年12月10日,装载千吨级桅杆式起重机部件的“宝瀛6”号多用途船顺利抵达海南东方市八所港,圆满完成小清河航运首次“河海直达”运输任务,开启了山东省内河航运物流运输新模式。

“小清河复航是山东发挥既有航道的水运交通优势。”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告诉记者,小清河复航补齐了山东交通网络短板,五大交通运输方式从此在山东各有定位、立体呈现,“这其实代表新时代的发展思路,在高速度高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开始追求高质量发展,既要满足交通运输上的需求,也要满足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向往。”

如果说小清河复航在物理上为济南的发展打开出海“大通道”,那么盘活金融资源、畅通要素流通则为济南增加了发展的厚度。

在历下区,为推进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了以齐鲁科技金融大厦为主的科创金融主题园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园区聚焦全省“十强”产业、全市重点产业前沿,大力招募、孵化和培育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及项目,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区。“目前,孵化平台已累计签约入孵各类优质项目68家,12家企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26家企业获评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企业获评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数据要素流通及体系建设方面,济南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熙告诉记者,2023年,市大数据局加快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主体完工,蓝海领航大数据中心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市32家数据中心投入使用,12家数据中心获评省级新型数据中心4A级及以上试点,有效促进了数据流通使用。

重点园区项目,或孵化创新产业,或集聚产业之势,带动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助力强省会建设“动”起来。

城之势:“全球第一展”撑起泉城发展“大格局”

项目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在一定程度来说,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项目之间的比拼。

在济南之外,西安提出“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成都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南阳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各大城市不约而同都在全力以赴抓项目。“项目就是具体而微的经济,在经济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抓项目就是抓新增的市场主体、新增的市场供应以及新增的投资。”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整体来看,省会城市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济南的“项目突破年”成绩显著,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取得很好成果,对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会展经济被誉为“城市建设的加速器”“触摸世界的窗口”。2023年11月23日,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迎来首展。无疑,这将助力济南全面开启黄河时代,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际会展名城,彰显济南“会晤全球、展开世界”的眼界与格局。

董彦岭认为,作为黄河流域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济南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应当抓住“项目”为核心,将宏大的发展主题落地为具体的项目来谋划来考量,“项目本身是一种更深刻的民生,在初期阶段我们相对突出量增,在新的起点上,一方面应该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突出质优,对项目资源、项目结构等进行优化,进一步发挥省会城市的担当作为。”

项目为王!2023年即将过去,济南抓项目的行动与热情丝毫不减。从年初至岁尾,全市项目库中的项目数量已经由1301个,增至2200多个,不到一年时间几乎翻番。项目突破,其势已成。显然,2024年济南仍将沿着既定方向,在项目建设方面继续大踏步迈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反思了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做的,我做的真的很差。该给他的安全感我没给他,我忘记了他也只是一个大男孩,没在意他也需要得到我对感情的坚定和认可。是我所受的精神荼毒太严重
  • 我好想你呀 我的爱丽丝怎样才能让你回来呢怎样才能让你继续与我朝夕相伴呢那晚你是特意来梦中与我告别的吧 我好想你 想看你摇尾巴 想看你围在我身边高兴的样子都
  • 一开始只想陪你走一段路,但走着走着就走长了,我真贪心,路走的长了点,就想走到最后。但修行太难了,哪有人能随随便便走到最后,既然是走一段路,那总有走到尽头那时。
  • 个人建议现在1420做空,损1425下看1415-13《回首我的学佛修行路 —— 从利益大福金座塔内众生开始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观自在佛教网》2014年4
  • 他在后来的职业生涯里,经常会讲当年组织大家穿越封锁线的场景。回到美国之后,他就开始召集英特尔的高管开会,发现日本人在存储器这个方向上,核心技术已经超越了硅谷。
  • #每日一善[超话]# 心善自然美丽,心真自然诚挚,心慈自然柔和,心凈自然庄严.澹泊寡欲可以养神,宁静致远可以养志,怡情适性可以养和,观空自在可以养心.人生就是一
  • 前几天小和小带我吃饭,我第一次吃到了章鱼小丸子和其他之前没有吃过的东西,每次跟他俩一起吃我之前没吃过的东西我都会发出感叹,然后他俩总是嘲笑我hhh 因为我一直对
  • 我爸也有那样的哥哥吧,虽然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我理解这个不要,小时候的我觉得那个龙舟活动有吸引我的地方,也有让人觉得尴尬的地方,就是“为什么要来这里盛面吃”.
  • 因為也沒有什麽人看到,只是覺得不要讓自己的心違背自己的心,雖然不是很好,但我覺得這歌有共嗚,唱吧,沒什麽的,生活是自己的,在這裏我是我自己的,喜歡你的人,自然喜
  • 我们自以为做出了公正的判断,其实往往都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你永远不懂为什么有人深夜痛哭,更不理解每个若无其事的笑脸背后,有多少无法言说的苦楚.......天地之
  • 更宽广的速比范围能够帮忙发动机在较低转速下运行(高速巡航才1500rpm)和更广泛的速度范围内寻找到最高效的速率,这款变速箱也是迈锐宝XL Redline 55
  • 2019 6 28 Hm昨天一个妈妈跟我念叨她老公完全不理解她在家有多辛苦动不动就说:你有啥辛苦的不就是做三顿饭?日晒奔跑洒汗我遛孩儿孩儿遛狗儿最近又是处于一种
  • 下午在永康路逛了一下,太有意思了。以前这里据说是老外们一下飞机就直接打车到的打卡圣地,后来整条街整治,酒吧都成了咖啡馆,每一家咖啡馆都按网红打卡地的装修标准做的
  • 你若是真为生死的修行人,就不会害怕世间的种种不顺。观察我们身边,很多寺庙已沦为在家人的社区,与喧嚣的闹市几乎无别,作为佛教道场,若不具备闻思修行的条件,又怎能称
  •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青葱的岁月,我们在校园里面遇到了想要携手终身得好的另一半,那时候没有物质的欲望,只有那真挚的情感,直到毕业以后,脱离了象牙塔的年轻人,遇到
  • 有人伤害你,就有人心疼你, 上天是公平,一切自有安排, 世上之所以有不圆满的结局, 错的不是人,是时间是命运, 你所遇见的每一个人,只是为了完成一场人生的修行!
  • 《回首我的学佛修行路 —— 从利益大福金座塔内众生开始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观自在佛教网》2014年4月婆婆的往生,牵动了我对生与死的疑问,人死后到底会去哪
  • [第一次炒菜]可能很难想象到这盘快炸了的#土豆丝# 和满头大汗的我经历了什么(゚o゚;·当别人往菜里加调料的时候我在疯狂加油(一开始我只加了一个半指甲盖大小的油
  • 贵网不混圈粉丝逻辑:你管我是不是首页刷你爱豆,即使我首页超话都是别的爱豆,我说是你爱豆粉丝那我就是,我就是要占着粉丝身份diss,因为我想被黄泉路人夸中肯贵网黄
  • 无论怎样,我们都是自己生命电影中的主角。无论怎样,我们都是自己生命电影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