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季心血倾注教学子无怨无悔
二十三年汗泪交融育桃李有屈有冤

邵教发[1998]32号文件不管是谁制定的,也不管是谁"萧规曹随",我一律不予追究,我只以邵教发[1998]32号文件(见照片1)为依据,实是求是,就事论事。

该文件有以下原则错误

一、法无授权不可为。

该文件说“股民同志自1991年离职","股民"不等于"服民",违反国办发(2018)37号文件第(一)条"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规定,剥夺了我入编转正的合法权益,人为地造成有职业的我变成无田土无工作的失业者,无异于从经济上生活上判处我的"死刑",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

二、捏造离职

如果把"股民“改为"服民“,说申服民老师“自1991年开始离职",那纯属捏造。

1991年~1992年申服民任火厂坪中学65班班主任,在岗在职在册,有以下8个证据:


1、有1991年3月26日邵东县妇联盖章的火厂坪中学65班班主任申服民老师和65班60位学生为龙艳宜募捐155元的证明和收据(见附件2~3)。

2、有1991年3月26日中共湖南邵东县妇联写给"邵东县火厂坪镇中学申服民同志收"的信封(见附件4)。

3、有1991年3月26日邵东县妇联给"火厂坪中学65班全体师生"的信(见附件5~6)。

4、有1992年上学期初中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安排中有申服民老师参加的监考表(见附件7)。

5、有火厂坪中学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月考试安排,语文有申服民老师参加阅卷的安排表(见附件8)。

6、有火厂坪中学65班班主任申服民老师签名的1991年元月31日成绩通知单(附件9~10)。

7、有火厂坪中学赵金芝老师亲笔写的二张证明(附件12)。

8、谎称说申服民老师"自1991年开始离职",那纯属捏造。1991年我担任现龙公桥中学葛运明老师所在65班的班主任,更有申登福等51位家长签字按手印的火厂坪中学65班一九九一年五项管理制度(见照片)可以证明。

三、说申服民老师“96年以来自动离职外出未归",纯属诬陷。

1996年以来,我属于火厂坪镇联校停薪留职勤工俭学的老师。金华山之先,我与火厂坪镇联校负责人欧阳明生签订的停薪留职合同(见附件14)的时间是:1995年8月20曰~1996年8月20日,交保职金500元。1996年8月20日之前,共交了停薪保职金1178元(见附件15)。1996年8月20日停薪留职合同到期,我因身体不适,不能及时赶回学校,我打电话给邵东三中李振民校长的爱人郭莲英,托她喊我老伴闵先娣到她家里接电话,托闵先娣走到棠下桥学校向镇联校负责人金华山,代我交了1997年度停薪留职金500元,金没有开收据,同意继续停薪留职,勤工俭学(见附件16)。1997年上学期开学初,我回火厂坪中学向李双荣校长提出停止勤工俭学回校上课的请求,李说:“你的编制在镇联校,我校已经满编,你去找联校负责人金华山安排任教,我没有权力安排。”于是我去找联校负责人金华山,金没有安排我任教,同意我继续停薪留职,于是我交了700元停薪留职金给金,金没开收据。1998年5月9日,我回镇联校找到金华山,要求回联校工作,不搞勤工俭学了,他没有安排,他说你原在火厂坪中学当老师,要我找火厂坪中学李双荣校长安排,我复去找李,李答复仍然是"学校不缺老师,你的编制早归联校管辖了。"于是我复找金华山,金还是没有安排我到哪所学校任教,且同意我继续搞勤工俭学,于是我留下电话给金,一旦有民转公机会,立马电话通知我回校。可我一直没有接到金要我回联校办理民转公的电话通知。特别需要说明的是1996年6月我接学校通知,回火厂坪中学参与职称评定,向教导主任交了参与职评的5本备课教案,时任火厂坪中学教导主任的鞠伯文老师于1996年6月28日在备课本上签了“此系申服民老师93年的备课本,96.6.28"共19个字,并在这19字上盖了"邵东县火厂坪乡初级中学"的印章。鞠伯文老师虽然仙逝多年,但鞠主任签字盖章的备课本仍然保存完好(见附件17)。

1996年、1997年和1998年的每年上学期,我都要按规定回镇联校接受计生结扎检查,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我在1996年~1998年5月先后6次回火厂坪镇联校,怎么空口无凭地说我"外出未归"呢?难道经镇联校同意的停薪留职勤工俭学等于"自动离职"吗?

四、1996年10月1日邵东县职工互助互济会会员花名册(见照片),有火厂坪镇联校申服民老师缴纳的会费;1997年9月23日邵东县教育局火厂坪镇联校教师工资花名册(见照片),有申服民老师的月工资,还有原火厂坪中学赵梧华校长亲笔写的“当年办理民办教师转公办敎师手续的时候,我已不担任校长,据我所知当时没有通知申服民老师回家参加民办教师的转正考试”的证明,还有火厂坪中学和火厂坪镇中心学校签字盖章的证明,见照片。

以上事实都证明申服民老师是在岗在职在册的民办教师。

五、我老伴闵先娣于1996年8月向镇联校负责人金华山代我交了停薪留职金500元,1997年上学期开学初,我交了700元停薪留职金给金,我夫妻俩共交给金华山1200元保职金,超过了1996年8月20日~1998年12月31日的应交的全部停薪留职费。由此可知,在停薪留职期间,我没有拖欠火厂坪镇联校一分钱的停薪保职金。

六、 教发(1998)32号文件,既未经本人签字同意,又未向任何媒体公示,我想,即使我犯了"死罪",判我"死刑",也得事先让我看到"死刑判决书",死个清清白白。在我多年的不懈奔波和强烈请求下,才于2010年3月30日下午在火厂坪中心学校申安良(13973586626)书记手里拿到了已经尘封4187天的邵教发[1998]32号文件。该文件违反了国办发[1997]32号文件的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六条和第七条之规定,违反了国办发[2018]37号文件的第(一)条、第(二)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和第(十一)条之规定,以莫名其妙的污名将我无过错辞退,剥夺了我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剥夺了我“民转公”的合法权益。

七、我自诩自己是一个合格的中学教师,因为我有省、县教委发给我的中学民办教师任用证书,有湖南师大校长张楚廷颁发的师大毕业证书和北京自大校长李燕杰颁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证书。我停薪留职,外出勤工俭学是联校领导派遣批准的。上级发给我的工资全部由镇联校扣了,做为镇联校使用,我还交了停薪保职费。我停薪留职且交保职费,还买了城镇户口,将户口迁到火厂坪镇联校,唯一的目的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渴望“民转公”,重返魂牵梦绕的教育岗位,生做忠实的园丁,死为育花的鬼雄!

回想当年同年同月同日与我一起参加教育工作的同事,如今每月退休金5∽6千元,看病有门诊,住院有报销,七节一生有补贴,而我却是:

一根敎鞭,三尺讲台,数十学子,传道授业从教老,老无养;

百册范文,千本教案,数万粉笔,书春写秋劳成病,病没医。

九十二季心血倾注教学子无怨无悔,

二十三年汗泪交融育桃李有屈有冤!

鉴此,诚求政府和教育局以国办发(1997)32号文和国办发(2018)37号文为准绳,合情合理解决我的正当诉求问题:

1、 在政治层面上,召开全市教师大会,做出书面否定,当众宣布,恢复我的教师资格,维护我的人格尊严。

2、从经济层面上,依国务院(1997)32号文件精神,赔偿我23年教师工资和和福利待遇。

若如此,我在九泉之下,感激涕零!

邵东市火厂坪镇镇联校申服民

2024.02.28

慧律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29

[「九、常怀施意」:]施意就是布施的心,常常怀着布施的心,[施即布施。做人如不贪图别人的钱财,对自己的钱财就自然看轻,]我告诉诸位,钱财你如果不看轻,临命终你别想要往生,对娑婆世界所以发生的事情,名、利、色看不开,有一件事情把你绑住了,你就跳脱不了,随便一件事情,感情绑住了你跳脱不了,钱绑住了你绝对跳脱不了,你稍微想想看一个臭皮囊,到临命终什么都没有,我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知道有这一条路,我们为什么不下定心,真奇怪,所以祖师大德对净土法门说:明明清清楚楚一条路,拖伊就是不肯走。说明明白白的一条净土法门了生死的路,硬拖着他也不肯跟我们走,讲起来,就是说众生实在很可惜,所以我们要了生死,对钱要看得很轻,[不重视自己的钱财,便时常怀抱布施之意。世间的钱财,本是流通的,今天在你的手里,明天便流到别人的手里,后天又流到另外一个人的手里。]所以[金钱既然是流通的,你不将之流通,而将之锁起来,成为死物一样,那又有什么用?如你不想把钱变成死的,就应该拿出来帮助别人,人类本是应该互助的,你有困难的时候,我帮助你,我有困难的时候,你帮助我。这样的多想想,自然常喜布施。]我常常说:你要把钱带进棺材里吗?那有作用吗?钱沾酱油能吃吗?你不把金钱有不形相的东西,化为无形的功德,那才是我们真正的财,所以真正的财产就是布施,布施就是我们真正的财库,无量无边善的因缘,都在其中具足,[一般人不肯布施,就在贪心大和悭吝]的心,悭贪、吝啬[心重。不然的话,必定]二十四小时有因缘,他都[常怀施意。]

[「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能远离偷盗,到临命终时,便往生天上,享受天上的福乐。这就是十大利益。「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这和上面不杀生后头所说的回向,其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所得的,都是属于世间的,如进一步的回向佛果菩提,那你自己将来成佛的时候,一定得证清净大菩提智,此智是由远离所知障]所知障就是指执著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的根本智,执著自己很有修行,自己知道很多,他不知道本自具足,因为所知被障碍,所以叫做所知障,本性是无所以不知,是由远离所知障[所得的,所以是最极清净的,再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染污成分在内。]

[丙三 明离邪行功德]意思是说:我们若有建立夫妻关系的家庭,这个要稍微注意。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邪行就是邪淫,超出夫妻以外的关系,【即得四种智所赞法。】就是赞叹。【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喧就是喧哗、吵闹的意思,掉就是掉举,心浮动,你如果不邪淫,心就不会浮动,安住在你的本分,也不怕一切的众生。【三、世所称叹;】丈夫做得很好,太太也做得很好,家庭很圆满,世人很赞叹。【四、妻莫能侵;】妻就是妻女。莫能。侵就是被侵犯。他若不邪行,当然这是指对男人的角度来讲,叫做妻莫能侵,如果对女人来讲叫做夫莫能侵。莫能侵,所以说妻女莫能被侵犯,不会被侵犯,【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就是马上阴藏相,马平常你看不到它的生殖器,隐藏起来,隐藏起来,表示清净的意思。

[离邪行是对邪行说的。邪行,在上面已简单地说过。在世间上最重要的是家庭,在家庭中最主要的是夫妇,不但佛法重视这个]问题,我们孔子的[儒家亦极重视这个。]夫妻的关系[人类社会一向以男众为中心,因而关于男女问题,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女众方面。如女众中有不守妇道的,便会受到社会上很多人的指责和批评,但男众方面或有什么不是,反而会得到社会上很多人的同情和原谅。其实男女是平等的,不应专责那一方面。如现社会中,有的男子拥有三妻四妾,这是绝对不合法的,应该严格地遵守一夫一妇的制度,否则的话,就会造成家庭的不和,社会的不安,所以释迦牟尼佛,特别要我们远离邪行,但这不是专对女众说的,男众也要负起很大的责任,因为关系男女双方的相处,偏责那一方面,是不公平的。邪行,就是欲行,约男女不正常的结合说的,佛法特别将之视为罪恶。]因为会引起很多家庭的风波问题,这就是邪淫的果报,[众生在生死大海中漂流,不能得到生命的解脱,邪行是重要的动力之一。经说:「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而正性命,[如能远离邪行,不但可在世间做个好人,就是生死解脱,也不致成为问题。在家人,不论学佛不学佛,彻底的离欲,当然做不到,但最低限度,要远离邪行。]远离邪行,不过我在此再呼吁就是不但要远离邪行还要次数减少,慢慢地减,慢慢地减,譬如说你五十岁了,说实在话要有一个准备了,女的如果四十五岁,男的如果五十岁,要慢慢、慢慢地次数减少,这是说正当的夫妻,慢慢地,六十就亮起这个……,亮起黄灯,亮起黄灯,如果七十还没有断就亮起红灯了,亮起红灯了,如果八十就开始,叭、叭……所以身体好也是有困扰,身体不好也有困扰,身体不好难修行,生病、感冒、腹泻、肠炎,身体好也很难修行,整晚都睡不着,整晚都睡不着,所以我们自己要发道念、道心,自己要拿捏、自己要调伏,调伏。底下,所以说家庭最低的限度,远离邪行,[邪行实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大罪恶,我们从历史上去看,古今来的人群,在这上面的失败和生命的牺牲,真是不知多少!][可是,愚痴的人们,不接受教训,仍在这上面,继续不断地,表演着身败名裂的悲剧!我们稍微向社会的各个角落看一看,不难发现很多社会的罪恶,都是缘此而来,所以这是值得我人警惕的!佛经中说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过去有位独角仙人,]这一段是出自《大智度论》,这一段他是引用《大智度论》的故事:过去有位独角仙人,[修行已经得到神通,一次他上山时,刚刚碰到下雨,雨天山路难行,他走得很辛苦,而且跌了一交,所以动了嗔心,就运用其神通,命令龙王说:]我命令你,[十二年内不得下雨!诸位知道,天不下雨,农作物不得生长,人民便没有饭吃,岂不是全体要饿死?因此,国王很为怖畏,于是下命令说:如有谁能破坏那仙人的计划,我将国家分一半给他。命令发出之后,全国上下人等,没有谁敢答应。后来有位极为漂亮的淫女,去接受国王的命令。国王见她是个美丽的女子,便答应让她去试试。该女上山唱歌跳舞给那仙人看,]他说得比较简单一些,《大智度论》说的是她先搬到仙人的旁边,住在他的旁边,他说得比较简单一些,她搬到仙人的旁边住,这是《大智度论》讲的,[并亲自地侍奉仙人,由于常常接触的关系,仙人的欲心慢慢生起,终于与那女人发生关系。仙人原本是有五神通的,因与女人发生关系,所有神通便都失掉,因他没有神通,龙王便不听话,乃又继续下雨。女人最初去时,曾对国王说过,不但可以破坏他的计划,而且可以骑在仙人颈上回来。当她去时,带了很多美味的水果,每天供养仙人,后来鲜果吃完,仙人仍然要吃。女人便对他说:「你喜欢吃这样的果子,但是这个山上没有,如你一定要吃,我可以带你去」。仙人为了贪吃,便跟她下山来,快走到都城时,女子对仙人说:「我的肚痛,不能走了,骑在你的颈上走好不好?」仙人说好的,就给她骑在颈上。她又派人暗中去通报国王,到了国王那里,他已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不再是仙人了。一个仙人尚因男女关系失去神通,可见我们要远离邪行。]《大智度论》说这一段,它说这个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过去,是在说他过去的因缘,过去的因缘。

[「复次」,佛又叫声「龙王」说:「若」人能够远「离邪行,」那他「即得四种智所赞法。」赞即赞叹,普通人的赞叹,没有什么了不得,因他根本不知你有什么功德利益,不知而赞就不能赞得恰到好处;要有智慧的人来赞叹,才是最极希有难得的,因有智慧的人,了解你的功德,赞得恰到好处。同样是赞叹,赞多了就成为过誉,]这样就不好,过誉就是名誉超过实质,赞叹太多超过了实质,所以叫做过誉,超过实质的赞叹,[如你只有五种功德,他却赞成十种功德,这就使你受之有愧;如你有五种功德,我就赞你五种功德,使你受之感到无愧!所以不论赞叹人,或受人赞叹,都要恰如其分,]恰如其分,不要称赞得实在是……,你是菩萨,我看你的脸已经佛陀的脸了,称赞得令他起鸡皮疙瘩,会吓到人,所以我们要称赞人家,恰如其分就好,不要称赞得过分,称赞得那个人坐在椅子上立刻摔下来,马上吓着,所以赞叹也不可以过分,[既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这实在是最要紧的!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往往过甚其辞]过甚其辞就是言过其实[的赞美,反而使人受不了!所谓四种智所赞法,是哪四种呢?所以说「何等为四?」]

多读经:佛说大乘善见文殊师利问法经(升官、求职、事业)

《佛说大乘善见文殊师利问法经》:“是真佛子,是能仁子,能敌冤家弃掷烦恼,得大坚固无老无怖,无有疑惑亦无戏论,无彼无此,名此比丘为圣法幢。文殊师利,若得如是法忍,得大善利,应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而为供养。文殊师利,是故得一切国土无空过者,悉受清净饮食供养,为离轮回,得涅槃岸脱诸苦轮乃至一切正遍知正等菩提。起此心法,所求皆得。”

师兄分享:

这部经,也是师父介绍的,但当时并不是介绍给我的,而是介绍给一个公务员师兄的。因该师兄,工作表现突出,但是没有背景,升官无望,年纪也大了。师父就给这位师兄介绍了这部经,并说:“持诵这部经,你可以升为一方国土上的长官了。经文很短,念一万遍的时候,效果会很明显,对于求学、进职、升官、事业是个极好的法宝。”半年后,这位师兄立了一大功,年底就升了一级,师兄说,他估计这个功劳还会升的。平时师父都是带着那些大学生念,让那些大学生真的有不少人找到了很好的工作,考学的也都考得不错。末学于是也暗中念起来,但是因为末学不在事业单位,无法升官,但是念诵期间见到的官却越来越大了,办事也越来越容易,好像这些上级对我都特别有好感似的。后来,我将此法门介绍给一位熟人,他念了一年之后,他就升了两级。而我念此经,感觉人缘特别好,进财也不错。所求皆得,真实不虚。只是末学念得太少了,如此好的经文,以后有空要多念。特推荐到论坛,有想升学业、进职称、升官、找工作、治病延寿、求财,都是极好的法门。

以下是根据《龙藏》《大正藏》、《永乐北藏》及各种藏经精校的经文,很短,可以打印之后直接持诵: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并大菩萨文殊师利等大众围绕。尔时佛告文殊师利童子言:“佛子,我今为诸众生于四圣谛心生颠倒,恒处轮回不能免离,说此真实四圣谛法。”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等觉,云何因缘而诸众生不能远离如是虚妄轮回之中,不觉不知?”佛言:“文殊师利,我见众生受如是虚妄轮回。何以故?善男子,皆因无始已来妄生计执分别彼我。文殊师利,以是因缘受此愚痴业报虚妄轮回。何以故?是诸愚痴众生不闻不知最上一切寂静法故。不自思惟警悟三业,恣身口意造众烦恼:我贪、我瞋、我痴等。我今于彼如来法中,得此出家,受清净戒,修持净行,远离轮回,得涅槃道,解脱苦轮。复自思惟:此烦恼性即善法故,即有漏法故,即无漏法故,即轮回法故,即世间,即出世间,即智,即蠲除法,即决定法,即观法圆满智,即观苦集灭决定道,乃至决定法界故。又复思惟:一切行虚假故,一切行苦恼故,一切行即无相故。我若得此,即能远离一切虚假得随意生。若观我见不离道谛,即得彼法所作随意。复于彼法忆念无惑,于一切法心无差别。能如是知,即得远离不信、疑惑、毁谤,赞叹得此解脱一切我苦。我于是时无有少分而难作者。若阿罗汉能知此我,彼临命终时自见所生,弃舍本心得佛菩提,随意所乐自在而往,即得至于无为界故,彼得此苦智、法智。若了知我集一切法,生不信心、疑惑、诽谤、种种怖畏,若不信此法尽此集。故彼作是思惟:决定灭谛。彼复思惟:此法应如是作得灭谛,故是法若作此决定灭,作是决定彼意心生疑惑,命终之后堕大地狱中。云何名如实思惟?生一切法故。”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见四圣谛心?”佛告文殊师利:“若见一切法即不生故,即见苦谛;若见出生一切法消除故,即是集谛;若见最上涅槃一切寂静法相,即是灭谛;若见究竟一切法性,即是道谛。文殊师利,若彼见此四圣谛非实非虚,是善法是不善法,是有漏是无漏,是世间是出世间,是有为智是无为智,是无变异法,是观苦集了别智法,即决定灭谛,乃至决定法界道谛不可改变。何故一切愚迷众生耽著欲乐,于此实相法中而生迷惑?彼诸众生于寂灭法不谛思惟,乃至一切法寂静自性不得现前。不知此法非取非舍,非离取舍。在彼贪界显现涅槃,瞋界、痴界乃至轮回界,悉能现彼涅槃寂静界故。若于一切法能现如是自性平等,当得一切法中自在无碍。云何不知彼真实法?若于不生不灭法,心同虚空,即佛平等不可得故,法平等不可得故,僧平等不可得故,乃至涅槃寂静平等亦不可得故。如是于一切未曾有法不生疑惑,即得离疑。不生不出,至一切最胜涅槃寂静界故。文殊师利,如是真谛一切法不可见,是故须菩提而不往诣礼如来足。如须菩提尚得无我,况复如来云何而见?勿作是解。文殊师利,如是一切不生法中,有所见故,即非见四圣谛。”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见四念处?”佛告文殊师利:“彼须菩提当得观身不净,见身念处;观受是苦,见受念处;观心无常,见心念处;观法无我,见法念处。”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如是实相云何而说,复云何见真实四念处?”佛告文殊师利:“止。此真实谛如来所说难解难知。”文殊师利言:“唯愿说之广演分别,彼真实四念处故。”佛言:“文殊师利,汝若见等虚空身,即见此身中身念处;又文殊师利,若于受中内外中间,有所得故即非见受念处;又文殊师利,若见此心智有方圆大小,即非见此心中心念处;又文殊师利,若于善不善,有漏无漏乃至烦恼,世出世间法中,有所得故,即非见此法中法念处。文殊师利,此真实四念处应如是解。”

文殊师利白世尊言:“云何见四正勤?”佛告文殊师利:“若观十二缘生究竟空寂乃至无性,一切法彼不可得,当起精进心称法,灭除所生不善一切业故,为未生不善法令不起故,未生善法起精进心令出生故,所生善法令得久住不废忘故。当起圆满精进心故,如一切法离取离舍、非离取舍。若得如是正忆念故,彼不复起心,即得此三摩地行。彼云何思惟?得神足故。云何住?平等一切法。文殊师利,应当如是见四正勤。”

文殊师利又复白言:“世尊,云何见五根?”佛言:“文殊师利,若见究竟一切法不生,即解信根。何以故?文殊师利,此究竟不生信根。于一切法中,心不可得故,本离此名。又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离忆念故,无有趣求,不住方所,是为精进根。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离现前明了故,远离差别,心不起故,是为念根。又文殊师利,若于诸法,能离生灭,能觉所觉性,空性非空性故,是为定根。文殊师利,若性孰有孰无,一切法中不可得故,是为慧根。文殊师利,应如是解,了知五根故。”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见五力?”佛言:“文殊师利,若能见此离性离相一切广大心法,是为信力。文殊师利,若于菩提进求功德,能离取舍非离取舍,是为进力。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离诸忆念无有计执,是为念力。文殊师利,若至一切法无相故,是为定力。文殊师利,若能远离一切所见乃至涅槃,是为慧力。文殊师利,应如是解,了知五力故。”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见七觉分?”佛言:“文殊师利,若见一切无自性法,不忆念故,是为念觉分。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心不可测度,说善不善及得受记,是为择法觉分。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能离取舍非离取舍,又于诸法舍离思虑,是为精进觉分。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不生爱著,解一切法即无生故,是为喜觉分。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心生信乐,解一切法不可得故,是为轻安觉分。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心无掉举,是为定觉分。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无住无著不可觉知,于一切法不生贪著,若得此舍是为舍觉分。文殊师利,七菩提分,应如是解而能了知。”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见八正道?”佛告文殊师利:“若不见正,乃至不见一切无性法,无二相,心无挂碍,是为正见。文殊师利,若见一切法离诸挂碍,非离挂碍,心无所著,是为正思惟。文殊师利,若见一切法无有边际,称无边际,平等善说,是为正语。文殊师利,若见一切法无有动作,离悲愍心,本不生故,是为正业。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无喜无瞋,诸法不生,是为正命。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无有起灭无有力用,是为正精进。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念念不生,无有知觉离诸思惟,是为正念。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自性非性,而能远离无有所著,是为正定。文殊师利,此八正道,应如是解即能了知。

“文殊师利,若有见如是四圣谛心,即得见于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真实心故。是求彼岸,至实际地,得大安乐,悉舍重担远尘离垢,观身无相至无生忍。阿罗汉、沙门、婆罗门,至净彼岸,名曰多闻,是真佛子,是能仁子,能敌冤家弃掷烦恼,得大坚固无老无怖,无有疑惑亦无戏论,无彼无此,名此比丘为圣法幢。文殊师利,若得如是法忍,得大善利,应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而为供养。文殊师利,是故得一切国土无空过者,悉受清净饮食供养,为离轮回,得涅槃岸,脱诸苦轮乃至一切正遍知正等菩提。起此心法,所求皆得。”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得此法。彼诸天众于如来世尊应正等觉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散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而以供养,作如是言:“彼等于如来佛法中,当得出家受清净戒。若说此法,一心听受,得菩提道。”复有八千一百比丘众,心得漏尽,无生解脱。复有四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于时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魔王宫殿山林旷野大地六种震动,于虚空中雨众天华,赞言:“善哉善哉!善说此法,甚为希有。”出是音声十方普闻。

佛说此经已,文殊师利法王子,及大菩萨诸比丘众,一切世间诸天人民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各各欢喜,礼佛而退。

推荐回向:一者回向四谛平等,现量实证;二者回向佛果菩提,速疾圆满;三者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文章来自转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妈的,忍不了,一‮把拳‬地球打爆!妈的,忍不了,一拳‮地把‬球打爆!妈的,忍不了,一‮把拳‬地球打爆!
  • 今生缘,来自天意,一句问候,发自心底,感恩: 人生路上美好相遇,晚安好梦祝顺祝您吉祥如意[太阳]#男士发型[超话]##爱情语录[超话]##情话[超话]##微博渔
  • |纳博科夫《微暗的火》 ​​​昨日是她隔离,今日又是她隔离,反反复复,像极了牢狱。既不谵妄,也不松懈,一梦睡醒,面对新的清晨。
  • 她会在八月里订立目标,但也安慰自己不要和享乐作对,于是发现生命的珍宝大都隐藏在平凡事物之中,没有什么能够真地击垮这些微小的时刻。全书的后半程几乎每一篇都掺杂着关
  • 安士全书 万善先资 释仁民爱物之疑 释仁民爱物之疑(凡五辨) 【原文】问,君子亲亲仁民,仁民爱物,施之有序。戒杀放生,先务其末矣。?答,孟子所言,是亲
  • 其实喜欢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和他在一起,虽然有人常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快乐。喜欢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让他快乐,因为他的喜怒哀乐
  • 更為可怕的是,SpaceX一直在投資其衛星先進的推進系統,並指出可以讓「星鏈」衛星具備超強的機動變軌能力,並和其他的物體碰撞的風險降低到零,如果「星鏈」衛星發生
  • 是来为你祈福的,可是这美景,让人心灵宁静,又治愈了我,灯宝,我好爱好爱你打车送到火社,把手串送过去❤今天没空吃火锅了,直接回家接孩子了,灯宝,麻麻爱你千言万语汇
  • 连续四年的举办,搜狐酒业峰会已逐渐成长为酒业圈内一大品牌活动,成为各大酒类企业交流的舞台。本届峰会由搜狐财经、搜狐酒业主办,作为搜狐财经从2018年开始精心打造
  • 终于看了《猫鼠游戏》小李子年轻的时候是真的帅,还有就是不得不感叹美国的先进以及在拍摄上的经典,这是一部放在现在来看仍然可以打出高分的片子。 让更多的人通过使用
  • 那一晚,翁倩玉先后换了四套服装,据说每一套都是用相当于10多万元人民币的钱专门订做的,而中方的主持人倪萍虽然只穿了一套服装,但在舞台上却表现得得体大方。本来打算
  • ”潜台词,“我这么配合你,你还不相信我吗”吴振峰明明有所隐瞒,但是他还要在陈宇面前委屈,为什么不肯信自己,我很配合了诶,虽然我没和你说实话审讯时露出期待的眼神,
  • 感情上,我们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是为了当喜欢的那个人出现时,不管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可以张开双臂,与对方紧紧相拥。董宇辉说:“生活从来没有刻意为难你,是你的认
  • #一方伊人[超话]#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真正属于你,你也不必惋惜。即使青春不再,容颜已逝,站在人生的顶峰,你依然美。
  • ——东野圭吾34.如果你瞄准月亮,即使迷失也是落在星河之间35.人不是因为没有信念而失败,而是因为不能把信念化成行动,并且坚持到底。此弥浅,世与我世之资头而否
  • 也就是在苏州任职期间,胡恩燮与寓居吴门的前江苏巡抚张之万(1811~1897)过从甚密,两人“常以琴酒相招,颇极一时之乐”。他大抵很赏识胡恩燮的才华,便屡劝之不
  • #阳光信用[超话]#[坏笑]#阳光信用#生命不轻言放弃,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和坎坷。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超话]#
  • 1.洗脸柔肤、用对洗面奶:① 保湿的第一步就是清洁,每天我们做的必不可少的事情就是洗脸,面部的清洁尤为重要,清洁可以带走附和在肌肤上的污洉,卸去残妆、疏通毛孔,
  • 我们都是从洞穴走出来的人,如今我们学会了建造,而建筑本质上都是洞穴结构的各种变化,美克洞学馆则是要集合建筑、家居、艺术、设计、生活、餐饮、休闲业态于一体,成为人
  • [冲刺] 世界QS58·澳洲双证博士申请·在职读灵活授课[上课了] 蒙纳士大学,又译莫纳什大学,是一所位于墨尔本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冲刺] #莫纳什大学##莫纳